篇章数

3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5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No.6(2008)图书

Morde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Series China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y No.6(2008)

SSAPID:101-6020-1602-73
ISBN:978-7-5097-0215-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缓解资源约束的基本战略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新资源观》、《战略资源无限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关于我国资源发展的几点构想》等文章。

相关信息

丛书名:当代经济发展战略丛书
作 者: 李成勋
编 辑: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网站

 缓解资源约束的基本战略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约束在强化

  二 造成资源约束强化的原因分析

   1.我国正处于高投入、高消耗的工业化中期阶段

   2.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3.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4.出口规模的扩大

   5.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资源约束的基本战略路径

   1.转变思想观念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4.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5.全社会都要厉行节约

  结束语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新资源观

  一 资源观的演化

  二 以科学的发展观更新资源观

   (一)新资源观是对资源本质的科学认识

    1.自然资源

    2.经济资源

    3.人力资源

    4.文化资源

    5.政治资源

    6.组织制度

   (二)新资源观的主要特征

    1.可持续发展性

    2.整体性

    3.效应的非均衡性

    4.宏观开放性

  三 以新资源观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优先开发利用社会性资源

   (二)永续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三)重点开发利用战略性资源

 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与后发国家赶超发展

  引言

  一 研究述评

  二 资源禀赋驱动型经济增长路径的特征

   (一)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均具有独特的要素禀赋条件

   (二)中俄两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源依赖特征明显

    1.禀赋优势部门在中俄两国经济中占有关键地位

    2.中俄两国出口中禀赋优势依赖倾向突出

   (三)中俄两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源性特征比较

    1.中俄两国经济增长中资源依赖的相似之处

    2.中俄两国经济增长资源依赖的差异

  三 资源禀赋型增长路径转换的必然性

   (一)现代经济增长内生化演变规律对传统增长模式提出新挑战

   (二)传统禀赋优势依赖模式面临多重约束

    1.内部约束方面

    2.外部约束方面

   (三)从禀赋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是后发国家赶超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1.禀赋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

    2.资源禀赋型后发国家追赶式发展需要培育竞争优势

  四 基本总结与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中的资源战略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

  一 资源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

   (一)资源瓶颈日益严重

   (二)劳动力供给出现了重大变化

   (三)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关键性转变

  二 资源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三 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与资源开发

   (一)抢救与保护先行,夯实发展基础

   (二)加强研究力量,大力挖掘、整理、提升我国的丰富文化资源品级

   (三)创造中国元素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文化市场

   (四)主攻高端产品、开发高端市场,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逐步稳健推进

 战略资源无限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 确定战略资源特定范围的科学依据及战略资源的双重属性

   1.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2.每一种战略资源都具有“双刃剑”作用

   3.人类在开采战略资源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性:既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带来福祉,同时又对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造成各种污染及生态失衡

   4.人类在使用战略资源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属性

  二 突破战略资源时空上的有限性瓶颈,实现战略资源时空上的无限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国战略资源时空上的有限性瓶颈的主要表现

    1.既是战略资源大国,又是战略资源小国

    2.战略资源自然禀赋上的天然缺陷

    3.我国对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的特点导致其紧缺矛盾凸显。

  二 战略对策

   1.“开源”无限

   2.“节流”无限: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

   3.“循环”无限

   4.“生态”无限

 关于我国资源发展战略的几点构想

  一 确保石油和铁矿石等大宗进口资源产品的安全稳定供应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基本情况分析

   2.加大力度、加快石油进口多元化发展的步伐

   3.协调外交、外贸、军事和国防等战略部署,确保国外石油的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输

  二 大西线调水工程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三 海洋资源开发应当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崛起、走向未来、走向全球的战略工程

 立足科技创新 破解资源诅咒 推动产业蛙跳

  一 “荷兰病”与“资源诅咒”

  二 科技创新与先发国家的成功转型

   1.美国的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

   2.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与经济集约化发展

   3.香港的投资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方式演变

  三 科技进步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1.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瓶颈

   2.科技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然资源的稀缺

  四 科技突破与我国产业蛙跳

  五 立足科技创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措施

   1.建立以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综合决策和管理协调机制

   2.加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科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3.加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构筑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

   4.完善支撑科技创新投资与融资体系,引导企业拓展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加大对R&D的投入

   5.提高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技术引进、吸收与扩散能力,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6.大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消费升级、资源约束与政府调控的战略选择

  一 居民住行消费升级的资源约束日益明显

   (一)消费升级是先富起来的居民的现实需求

   (二)与居民消费升级相关的资源约束显著增强

  二 理论与实证:在缓解资源约束中实现住行消费“双拉动”

  三 以制度创新为先导 加强和改善政府调控

   (一)在增加重要资源供给方面

   (二)在调节住行消费需求方面

   (三)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方面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一 世界新能源发展趋势

   (一)各国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二)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成为现实

   (三)国际社会对再生能源开发的投资加大

  二 发展新能源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急需发展新能源

   (二)发展新能源是缓解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新能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一)风能

   (二)太阳能

   (三)水电

   (四)核能

   (五)地热能

  四 新能源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全社会对发展新能源重要性意识不够

   (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三)相关科学研究滞后,技术创新不够

   (四)资金短缺,融资能力薄弱

   (五)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低

  五 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

   (二)进一步实行税收优惠

   (三)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可再生能源产业融资能力

   (四)推动科技创新,降低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

   (五)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中国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

  (一)制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二)正确认识中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1.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能源拥有量较低

   2.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和运输压力较大

   3.中国能源资源结构不合理,环境压力较大,将在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4.中国能源约束突出,能源的利用效率低

  (三)制定全球化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1.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定位

   2.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产量峰值与中国石油资源战略

  一 石油产量峰值理论研究的意义

   1.石油产量峰值理论的提出

   2.研究石油峰值理论的意义

  二 石油产量峰值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状况

   2.国内研究状况

  三 石油产量峰值预测的数学模型

   1.Hubbert模型:

   2.广义翁氏模型:

   3.HCZ模型:

   4.威布尔模型

   5.其他模型

  四 典型模型的对比分析

   1.基于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进行对比

   2.基于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与建立过程进行对比

   3.基于峰值出现时累计产量Npm与最终可采储量NR的关系进行对比

   4.基于全程预测模型与递减阶段预测模型进行对比

   5.基于预测结果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进行对比

  五 石油产量峰值预测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1.多循环模型的研究

   2.从预测资源探明高峰期转向预测产量高峰期

  六 石油产量峰值模型在石油产量预测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对我国石油产量峰值时间的预测

   2.石油产量峰值影响因素分析

  七 石油产量峰值问题研究对我国石油战略的启示

   1.大力开发石油替代品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合理规划石油产量

 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的建立与能源安全战略

  一 基于供需特点的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分析

   (一)能源安全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现阶段石油供需特点的分析

    1.国内需求特征

    2.国内石油供给能力及特征

    3.石油供应安全风险分析

   (三)我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必要性

  二 石油储备分类及模式比较

   (一)石油储备的分类与作用

    1.战略石油储备

    2.商业石油储备

   (二)石油储备资金的筹集

    1.由政府筹措资金

    2.由民间筹措的资金

    3.发达国家的资金筹集方式对我国的启示

   (三)石油储备体系的主要模式

    1.政府直接承担型的美国储备模式

    2.政府储备与民间储备结合型的日本储备模式

    3.政府、储备机构和石油公司共同承担型的德国储备模式

  三 我国石油资源战略储备体系的发展模式

   (一)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规模及选址

    1.对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2.我国石油储备基地的选点

   (二)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相关保障措施

    1.物质保障

    2.体制保障

    3.立法保障

    4.进口来源保障

    5.建立和完善石油期货市场

 高油价背景下我国能源的战略选择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我国能源消费的特点

   1.能源结构严重依赖煤炭,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3.我国自身能源生产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能源总体对外依存度不到5%,但是能源结构矛盾比较严重,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正逐年提高

   4.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大刺激了对能源的消费

   5.终端能源消费主要是制造业的能源消费

   6.我国在开发新能源方面的力度不足

  三 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国际石油价格趋势进行预测

  四 主要发达国家能源战略及其对策

   1.美国是人均能源消耗量最多的国家,常规能源自给不足,能源供需矛盾将会长期存在

   2.日本作为一个主要资源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国家,长期承受着资源和环境制约,因此其能源政策措施全面而细致

   3.欧盟的能源战略主要是注重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注重环境保护

  五 保证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的对策

   1.强化节能,提高能效

   2.有序发展煤炭,实现煤电联营

   3.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

   4.以进口石油为主,国内石油为辅,实现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

   5.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六 结论

 开放条件下中国能源安全的测度指标及其战略对策*

  序言

  一 能源安全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一)能源安全的内涵

   (二)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分析

  二 目前中国所面临的能源安全形势分析

   (一)国际能源形势与格局

    1.全球能源分布

    2.世界能源新格局形成

   (二)中国能源构成与能源安全特点

    1.中国人均能源资源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能源进口来源地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

    3.中国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单位能耗较高

    4.中国核能利用有限,差距明显

  三 对我国能源安全指标体系的定量分析

   (一)计算能源安全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二)计算能源供应稳定性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三)计算能源使用安全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四)关于层次分析法运用中的几点说明

  四 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加速国内稳定供应步伐,提高自给率

   (二)能源进口多元化

   (三)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建设的投入力度

    1.正视差距,提高认识

    2.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国际能源署

    3.开设国内石油期货交易市场,降低市场风险

   (四)大力推进并采用节能、降耗、减排新技术、新设备

   (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危机意识

 我国物资储备的战略选择

  一 我国战略物资储备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战略物资储备的建立

   (二)我国战略物资储备功能的演变

   (三)我国战略物资储备的现状

    1.战略物资储备的类别

    2.管理机构及运作模式

  二 我国战略物资储备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

   (二)管理分散,资源重复配置,应急反应能力弱

   (三)轮换机制不健全,操作风险加大

   (四)储备资金补偿机制缺失

   (五)品种结构老化,保障能力较低

   (六)仓库布局陈旧,物资调用效率差

   (七)海外来源渠道集中,供应风险加大

  三 原因分析

   (一)计划色彩

   (二)法律依据

   (三)管理体制

   (四)社会认知

  四 完善我国战略物资储备的战略选择

   (一)加快立法步伐,完善法律法规

   (二)优化整合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信息共享,建立战略物资“大储备”体系

    2.建立应急管理组织

   (三)创新轮换方式,实施动态储备

    1.跨期套利

    2.跨市套利

    3.跨商品套利

   (四)国家财政保障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所需资金

   (五)科学确定品种、规模,提升战略物资储备实力

   (六)调整仓库布局,实现合理有效配置

   (七)广泛开展国际交流,获取供应“活水”

    1.“走出去”,建立稳定的海外战略物资资源供应

    2.开展资源外交,拓宽来源渠道

    3.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世界和地区性的能源合作组织

   (八)启动用户储备,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九)探索外汇储备与国家战略物资储备转换的新机制

    1.外汇储备转换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2.外汇储备转换为实物储备的途径

 资源型财政和政府预算稳定基金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一 资源型财政及其基本特征

  二 国外通过设立财政稳定基金以保障资源型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

   1.挪威的国家石油基金(State Petroleum Fund)

   2.智利的铜稳定基金(Copper Stabilization Fund)

   3.委内瑞拉的宏观经济稳定基金(Macroeconomic Stabilization Fund)

   4.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阿拉斯加常设基金(Alaska Permanent Fund)和宪法预算储备基金(Constitutional Budget Reserve Fund)

   5.科威特的石油基金(Oil Fund)与后代储备基金(Reserve Fun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6.俄罗斯的联邦预算稳定基金

  三 启示与借鉴

   1.深入认识资源型财政的特点和规律,高度重视地方资源型财政面临的问题

   2.关于处于资源衰落期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转型成本问题,应当明确各级政府财政共同承担的原则,特别是要明确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承担必要的转型成本

   3.可以考虑在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设立资源型城市补偿基金

   4.对于成熟期、成长期以及新开发的资源型城市,应当未雨绸缪,设立地方财政长期稳定基金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实现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

  一 金融资源理论研究进展评述

   1.金融资源论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产物

   2.从古典经济学到信息经济学为金融资源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3.金融资源论与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逻辑关系

   4.金融资源论在现时的政策含义

  二 金融资源的性质

   1.稀缺性

   2.重要性

   3.风险性

  三 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矛盾和问题

   (一)金融资源的总量配置

   (二)金融资源的结构配置

    1.我国金融资源的市场结构

    2.我国金融机构的股权结构

    3.我国金融资源的区域结构

  四 优化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1.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市场结构

   2.合理适度推进我国金融开放步伐,优化金融机构股权结构

   3.加快西部金融业发展,优化金融资源的区域结构

 人力资本与民营企业成长的战略选择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我国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及其变化

   1.人力资本向企业家集中

   2.人力资本向较发达地区的企业集中

   3.人力资本向科技含量高的行业集中

   4.人力资本向规模较大企业集中

   5.人力资本向存续时间较长的企业集中

  三 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家族制已经成为制约企业人力资本累积并发挥作用的因素

   2.民营企业家自身存在人力资本缺失问题

   3.多数民营企业并不重视人力资本培育的投入

   4.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民营企业人力资本的外部环境不理想、市场不健全

  四 民营企业成长的人力资本战略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战略理念

   (二)为人力资本高效运转提供制度保障

   (三)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1.强化人力资源的招聘管理

    2.重视人力资源培养和培训,增加员工培训投入

    3.推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4.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有国际化的视野

    5.积极扩展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增加企业社会资本的投入力度

   (四)激励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

   (五)扶持职业经理人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六)扶持职业教育

 私营资本开发旅游资源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一 旅游资源产品特性的内在制约

  二 生态环境对私营资本开发景区的外部制约

   (一)生态资源保护对企业资金实力的要求

   (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制约旅游活动的开展

  三 民营企业经营目标与资源保护的偏差

  四 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政府积极进行政策引导和扶持,改善民营企业生存环境

    1.实施公平、合理的财税和价格政策,在有些领域采取鼓励政策,以促进民营资本进入

    2.对不同发展区域以及不同产业,给予差别政策待遇以及鼓励措施以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实施指导性优惠政策,促进产业均衡发展,加速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3.出台民营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建立相应的中介机构组织

    4.建立旅游开发基金

   (二)尽快出台有关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门法律

   (三)规范民营企业开发旅游资源的运作模式

    1.建立旅游景区规划权威机构

    2.实行多方契约制

    3.完善监督体系

 关于我国女性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战略思考

  一 引言

  二 我国女性人力资源利用的状况

  三 女性人力资源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女性就业中日益突出的歧视问题

    1.择业中的性别歧视

    2.职业结构反映的性别歧视

    3.不同的就业状态所体现的性别歧视

   (二)女性就业带来的双重角色冲突问题

   (三)社会经济变动中就业女性的劣势地位

   (四)女性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四 对新形势下女性人力资源利用的再认识

   (一)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女性人力资源利用的认识

   (二)关于市场经济与女性的选择权

   (三)关于女性就业中的歧视问题

   (四)应在家庭的框架下看待女性人力资源的利用问题

   (五)女性的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

   (六)走出就业观念上的误区

  五 相关战略构想

   (一)将雇用女性的成本负担社会化

   (二)提供女性复出的宽松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三)加强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四)教育方面为女性发展提供保障

   (五)发挥社区优势

 全球文化资源竞争战略凸显:中国贡献及面临的挑战

  一 谁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二 文化资源成为国际竞争战略重点的两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文化资源本身的特性及引领和导向的功能作用日益凸显

   第二大原因:世界市场机制的功能被人为扭曲所导致的灾难,迫使人类寻求新的出路

  三 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四 中华文化在国际文化战略竞争中面临现实挑战

 我国资源环境压力与新时期对外经贸政策调整

  一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对外经济现状与发展阶段特征

    1.出口导向经贸政策使得对外经济取得巨大成就

    2.我国经济呈现外资拉动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阶段特征

    3.贸易结构不合理在引起贸易摩擦的同时,更加剧了环境资源的承载压力

   (二)传统经贸政策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的影响分析

    1.能源、资源全面趋紧,将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经济和贸易的高速增长与能源利用的低效率形成鲜明对比

    3.污染严重的粗放外经贸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4.长期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也给资源环境带来较大压力

    5.按目前对外经贸发展模式所对应实施的节能减排任务很难完成

  二 新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思路——可持续贸易战略

   (一)可持续贸易的定义与原则

    1.可持续贸易的定义

    2.可持续贸易应遵循和体现的原则

   (二)确立可持续贸易战略的思路

    1.强化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健全我国贸易与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

    2.政府要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发挥环境外交的作用

    3.调整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使出口产品结构由低度化向高度化升级

    4.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开发适销的国际生态产品

    5.关注国际环境标准动向,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6.积极推进外贸企业的生态化建设,确立生态型企业的建设目标

  三 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的经贸政策调整策略

   (一)改变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调整贸易政策向竞争力导向转变

   (二)外资政策应因势利导,逐渐取消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三)引导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淘汰部分落后企业

   (四)改善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五)努力开拓新兴市场,实施绿色增长战略

   (六)加强同周边各个经济体的经贸关系,设立自由贸易区

   (七)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

   (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我国高端服务业的竞争战略

  一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与趋势

   1.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国际市场不断拓宽

   2.中心城市发展迅速,服务外包园区初具规模

   3.外包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本土外包企业迅速成长

  二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势明显

   1.人力资源优势

   2.市场优势

   3.环境和体制优势

   4.基础设施优势

  三 目前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发挥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加大推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力度

   2.发挥各地经济比较优势,确立行业外包重点,避免服务外包产业趋同化现象

   3.发挥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带动作用,为全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不断提供经验与示范

   4.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和品牌

   5.加快人才培养,缓解当前服务外包人才急缺问题

   6.加强服务外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7.不断完善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8.建立服务外包战略联盟,增强承接重大项目服务外包的能力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区域资源整合

  一 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

  二 加强区域资源整合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三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的对策

   1.切实加强区域运行的调控,认真发挥政府的协调、组织和指导作用

   2.认真明确区域发展的现实态势与发展趋势,实践中的整合要向多方位、多形式方向发展

   3.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是科学技术,区域资源整合要向科技型方向发展

   4.加强规划,规范规则,防止资源整合的盲目性和比例失调

 信息资源与地区发展战略

  一 信息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方式

   (一)网络降低交易费用仍然以制造业为主

   (二)网络提供的低成本虚拟空间运营效果取决于对网络工具的使用程度

   (三)网络对于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作用需要一定的前提

  二 网络与地区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

   (一)渗透率与人均GDP的相关性

   (二)域名数量与GDP的相关性

  三 网络对地区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

   (一)网络与经济效率的增长趋势

   (二)网络与地区经济运行效率的关系

  四 结论

   (一)网络扩大了当前的地区差距

   (二)网络对地区经济的作用仍然停留在低端层次上

   (三)数字鸿沟的经济影响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使用水平的差距

   (四)网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地区发展水平

 整合环渤海港区资源,推进环渤海港群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一 整合环渤海港区资源、推进环渤海港群体系的提出

  二 整合资源与推进港群一体化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环渤海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是连接东西和南北的通道,更是东西部及东北亚地区资源最有可能选择在此地聚集并形成扎根性增长极产业带的区域

    2.环渤海港口的港址资源优良、集疏运能力较强以及区域内正在形成的陆上交通网,为港区资源整合准备了前提条件

    3.大枢纽港具有互补优势

    4.港群发展的内外环境有利,为本地区从全球范围内调动和配置资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劣势

    1.管理体制约束

    2.产业结构约束

  三 推进环渤海港群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打造沿渤海的“港口(仓储)带-城市带-产业(高技术密集)带-国际贸易金融带”,实现港口-城市互动、城市-产业互动、产业-贸易-金融互动

   (二)使港群体系与港口后方工业形成物流链,拉动产业整合,建成世界制造业基地,不仅使该区域逐步形成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更要使其吸引东西部及东北亚地区的资源在此聚集并形成扎根性增长极产业带

   (三)淡化行政区划,实现港口的分工协作,协调好环渤海各港口的分工与合作

  小结

 资源优势与支柱产业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利用资源优势选择支柱产业

   (一)有利于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二)有利于三峡移民的脱贫致富

   (三)有利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四)有利于放大三峡大坝的综合效应

   (五)有利于优化湖北全省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

  三 旅游业与三峡坝库区的支柱产业

   (一)加快三峡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二)进一步明确了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六化”思路

    1.旅游交通网络化

    2.旅游城镇特色化

    3.旅游景区精品化

    4.旅游企业集团化

    5.旅游环境生态化

    6.区域协作一体化

   (三)旅游业成为三峡坝库区第一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

  四 把加快发展三峡坝库区第一支柱产业,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建议

   (一)全面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战略,推动基础设施、市场营销、产品、经营、管理、资本、环境等不同层面的整合,推进旅游的空间集聚、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化,培育龙头、整合推进一体化发展,实现转型提升

   (二)建立长江三峡旅游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三峡旅游业的发展

   (三)设立三峡库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三峡坝库区旅游业的投入力度

   (四)成立长江游船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三峡旅游市场秩序

   (五)开放大坝和三峡专用公路,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强化鄂渝两省市合作,共同办好三峡国际旅游节

   (七)把湖北三峡库坝区四县区和神农架林区纳入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范围

 对山西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 山西煤炭产运销长期稳定合理增长

   (一)煤炭产量连续合理增加

   (二)煤炭外运量明显增加

   (三)产业集中度增加

   (四)安全事故大幅减少

  二 能源基地应该为救灾保煤作贡献,但经济关系不能失调

  三 对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继续资源整合、关小上大、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提高煤炭供给的可靠性来源比重

   (二)理顺煤矿、电厂、电网的利益关系

   (三)要把能源问题与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水资源匮乏等问题统筹考虑,不能把能源方面的压力转嫁到其他方面

 对青海实施资源转换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 树立新的自然资源价值观念

  二 推进自然资源价格改革

  三 建立自然资源开发管理新体制

   1.明确划分自然资源产权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

   2.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途径

 青藏高原冬虫夏草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思考

  一 冬虫夏草资源基本状况

   1.冬虫夏草的产量、分布

   2.冬虫夏草价格分析和预测

  二 冬虫夏草资源在青藏高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1.开发冬虫夏草是产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2.采挖冬虫夏草是产区牧民最易掌握的生存技能

   3.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移民的成败

   4.冬虫夏草的开发利用是聚集人气商气的重要源泉

   5.冬虫夏草是实现自我发展不可替代的优势特色资源

  三 冬虫夏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乱采滥挖直接危及“中华水塔”的生态平衡

   2.产区与非产区群众的利益矛盾事关农牧区社会稳定

   3.利益冲突长期淤积影响当地各民族和谐相处

   4.品牌意识不强,冬虫夏草交易市场监管缺失

  四 保护冬虫夏草资源,推进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1.端正对保护与开发关系的认识,为合理开发冬虫夏草营造良好的舆论与政策环境

   2.积极主动地开展基础性工作,为保护冬虫夏草资源和发展冬虫夏草产业创造条件

   3.确定冬虫夏草为草场承包者所有,由其自主分配采挖权,并以相应的制度加以保障

   4.利用多种方式,精心打造冬虫夏草品牌,为其铺就一条绿色的流通渠道

   5.引导、扶持更多的私营企业参与冬虫夏草研发,进一步加快人工替代品的开发步伐,以增强冬虫夏草经济增长力

 外向型发展约束下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

 中文摘要

 主要编撰者简介

资源就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投入。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等;也可分为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成为长期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资源约束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使全体社会成员时时处处都能自觉地节约资源,使全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符合节约资源的要求。为此,本书在研讨的基础上,重点从资源战略的基本理念、国家资源战略的选择以及诸如石油、煤炭、财政金融、旅游、人力资本、文化等广义资源的战略选择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编《2007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王梦奎主编《迈向新增长方式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王梦奎主编《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本书编委会编《中国节能降耗研究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论坛(第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Kuznets,Simon 1966. Modern Economic Growth:Rate,Structure and Speed. New Han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Leibenstein,H. 1966. “Allocative Efficiency vs. X-efficien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6,June.

陈红艳:《科学发展观下对“资源优势”的重新审视》,《特区经济》2007年第2期。

吕国平:《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适应的新资源观》,《资源科学》2001年第3期。

杨立勋:《论新资源观》,2006年1月11日《深圳特区报》。

杨荫凯:《论科学的资源观》,《问题研究》2001年第2期。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张德容、陆云航:《关于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7期。

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张玉玲访谈《给中国经济把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金善明、车维汉主编《赶超经济理论》,人民出版社,2001。

威廉·伊斯特利:《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姜世明译,中信出版社,2005。

理查德·R.纳尔森:《经济增长的源泉》,汤光华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吕冰洋、于永达:《要素积累、效率提高还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经济科学》2008年第1期。

王云:《“资源诅咒”的实证分析及破解》,《经济问题》2008年第1期。

李宝元、闫彩琴:《走向人力资源强国——我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历史路径、主要成就和战略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7期。

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7年第4期。

贾利军:《俄罗斯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15卷2期。

David Owen and David O.Robinson,2003,《Russia rebounds》,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3.

Г.Х.Попов,1998,《Будет ли у России второе тысячелетие》,Москва,Экономика.

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я наук,Институт экономики,2007,《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я》,Москва,Наука.

А.А.Пешков,Н.А.Мацко,2007,《Современные данные о влиянии минерально-сырьевого сектора на темпы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оста》.《Проблемы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экономики》,No.4.

С.Губанов,2006,《Рост без зазвития и его пределы》,《Экономист》,No.4.

Р.Аренд,2005,《Источники посткризичесног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оста в России》,《Вопросы экономики》,No.1.

В.Кушлин,2006,《Переход к новой модели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Экономист》,No.10.

Ф.Клоцвог,2006,《Ключевые подходы к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ю экономики》,《Экономист》,No.11.

С.Губанов,2006,Рост без зазвития и его пределы,《Экономист》,No.4.

Всемирный банк,2005,Принципы финансирования структруных реформ,《Вопросы экономики》,No.6.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管理世界》2007年第8期。

蔡昉:《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6期。

蔡昉、王美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珠江三角洲调查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锋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

张亚雄、赵坤:《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韩智勇、魏一鸣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系统工程》2004年第7期。

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胡汝银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尚列:《资源有效使用、产业发展方向与和谐社会建设》,李成勋、剧锦文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No.5(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尚列:《产业结构调整与中长期发展战略》,李成勋、剧锦文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No.4(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尚列:《从资源短缺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杜基尔、蔡富有主编《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7。

陈凤英、赵宏图:《国际战略资源调查》,时事出版社,2005。

张雷、刘毅:《中国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科学出版社,200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

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

周孝信、黎明:《矿产资源科学与工程》,科学出版社,200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丁照:《理解自然——文明起源自然背景初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何伟:《中国节能降耗研究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红旗出版社,2007。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吴义生、孔慧英:《自然科学概要》,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王冰冰、于传利:《循环经济》,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周志中:《农村基层干部环境保护知识读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李春才:《科学发展观与绿色产业论》,花城出版社,2005。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编《2006~2007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中国生产力学会秘书处编《追求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第十四届世界生产力大会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李成勋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结构与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戴凤秀:《防恐战略与对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宋毅主编《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法〕H.孟德拉斯著《农民的终结(序)》,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左铁镛:《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全国技术经济与创新暨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北京,2004。

李斌:《我国处在知识经济萌芽阶段》,1999年1月11日《光明日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体系”课题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

卢奇、陈士俊:《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1年第5期,第23卷。

麻剑辉、柯冬英:《知识经济下的日本知识产权保护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现代日本经济》2002年第122卷第2期。

张振峰:《知识经济时代与扁平化开放式管理模式》,《决策借鉴》2000年第13卷第1期。

陈亚温:《知识经济与开放经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时璟丽:《可再生能源十一五展望》,《建筑新能源》2007年第8期。

《BP世界能源统计2007》:http://www.bp.com。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改委能源局:《2006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郑照宁、刘德顺:《中国风电投资成本变化预测》,《中国电力》2004年第7期。

中国风能协会:《2006年中国风电场装机容量统计》,http://www.cwea.org.cn。

国金证券研究所:《太阳能电池行业2007年年度行业报告》,2006。

《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管理之家论坛,http://51manage.aa.topzj.com。

宋昭峥等:《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展望》,《当代化工》2007年第5期。

任东明:《“十一五”时期能源供求形势、生物质能源发展及相关政策》,《化学工业》2007年第6期。

刘延伟:《我国生物柴油产业链发展前景》,《化学工业》2007年第8期。

张正敏:《中国风力发电经济激励政策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胡润清:《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深圳能源》2007年12期。

孔力:《中国最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第2期。

刘茜等:《新能源投资与银行信贷风险防范》,《西南金融》2007年第6期。

李明芹:《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探讨》,《理论探讨》2007年第3期。

谢恒等:《发展可再生能源政府将大有作为》,《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5期。

国家发改委:《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张耀明:《中国光伏太阳能发电产业的现状与前景》,《上海节能》2006年第6期。

庾晋:《风电发展直面三大问题》,《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年第11期。

张文佳:《中国风电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第4期。

曹广晶:《水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中国能源》2007年第6期。

冀卫军:《水电开发:向左,还是向右?》,《国家电网》2007年第5期。

李才华:《完善可再生能源电价机制的设想》,《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5期。

苗昆:《燃料乙醇之变局》,《环境经济》2007年第7期。

陈燕和:《燃料乙醇产业经济学分析与发展前景展望》,《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7期。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07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形势与对策——中国外经贸发展与改革》,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7》。

国际能源署:《2007世界能源展望》。

Hubbert,M.K.,Energy from fossil fuels,Science,Feb.4,1949,pp.103-09.

Hubbert,M.K.,Degree of advancement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APG Bulletin,Vol.52,No.11,1967,pp.2207-27.

Weng,Wenbo,The Foundation of the Forecasting Theory,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84.

Chen Yuanqian,“Deri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eneralized Weng Model,” Natural Gas Industry Journal,Vol.16,No.2,1996,pp.22-26.

Hu Jianguo,Chen Yuanqian,and Zhang Shengzong,“A New Model forPredicting Production and Reserves of Oil and Gas Fields,” Acta Petrolei Sinica,Vol.16,No.1,1995,pp.79-86.

Feng Lianyong,Li Junchen,Pang Xiongqi,Tang Xu,Zhao Lin,“Peak oil models forecast China’s oil supply,demand”,Oil & Gas Journal,Jan.14,2008,pp.43-47.

魏一鸣、范英等:《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

刘刚、吴长春:《中国石油储备体系探讨及对策》,《能源工程》2005年第1期。

金三林:《建立符合国情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9期。

万弢:《我国石油战略储备资金问题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王世声、王振明:《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法的制定》,《中国石化》2007年第7期。

熊韶辉:《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

贾文瑞、徐青、王燕灵:《2020年中国GD户翻两番目标下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中国能源》2003年第7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07。

郝士杰、任鹏辉:《中国能源紧张的现状分析及策略》,《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第2期。

“中国能源供求状况及前景分析”课题组:《中国能源供求状况及前景分析》,《统计研究》2007年10月第24卷第10期。

张生玲:《我国能源安全问题解析》,《经济纵横》2007年第8期。

唐衍伟、黄运成、杨婕:《中国石油进口参与国际定价的现状、趋势及策略分析》,《资源科学》2007年1月第29卷第1期。

王新新:《中国的能源安全与能源战略选择》,《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期。

邹艳芬、魏晓平:《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顺序》,《能源科学》2005年第27卷第5期。

牛冲槐等:《我国能源安全性分析(六)——能源安全评判及对策》,《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4卷第4期。

迟春洁、黎永亮:《能源安全影响因素及测度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卷第4期。

刘强等:《中国能源安全预警指标框架体系设计》,《中国能源》2007年第29卷第4期。

迟春洁:《能源安全预警研究》,《统计与决策》2006年11月(下)。

郭小哲、段兆芳:《我国能源安全多目标多因素监测预警系统》,《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第2期。

曹志峰:《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丁润萍:《论能源安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其保障》,《经济问题》2005年第8期。

曾友谊:《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特区经济》2005年第3期。

吴双:《中国能源安全对策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13期。

于文金等:《南海开发与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26卷第2期。

张曙光、李晶:《中国能源安全与石油消费对策》,《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2卷第6期。

朱杨兵:《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层次分析》,《前沿》2006年第10期。

门洪华:《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期。

谭蓉娟:《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对策》,《经济论坛》2006年第21期。

吴荣庆、胡小平:《矿产资源“走出去”开放战略研究》,大地出版社,2002。

许勤华:《新地缘政治:中亚能源与中国》,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

李宝林:《新世纪前期中国“资源安全”透视》,《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年第1期。

А.Золотарева,С.Дробышевский,С.Синельников,П.Кадочников:《Перспективы создания стабилизационного фонда в РФ》(研究报告),Москва,Март 2001。

宋冬林、汤吉军:《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6期。

白钦先、杨涤:《21世纪新资源理论——关于国民财富源泉的最新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崔满红:《金融资源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许诺金:《金融生态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何秉孟主编《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中国人民银行:《各期金融市场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网。

金昱:《重新审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的深度》,2007年12月4日《中国经济时报》。

谢小东:《推进保护性金融开放》,2007年12月10日《上海证券报》。

Grossman,Sanford,and Oliver Hart,“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雅各布·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张凤林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雅克、菲兹-恩兹:《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尤以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李新春、张书军主编《家族企业:组织、行为与中国经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段兴民、张志宏等:《中国人力资本定价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陈凌主编《民营经济与中国家族企业成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1,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05、2006。

戴园晨主编《中国经济的奇迹——民营经济的崛起》,人民出版社,2005。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毛寿龙:《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聂晓民:《民营旅游企业的历史与未来》,2001年3月7日《中国旅游报》。

裴泽生:《中国旅游景区(点)开发建设中的认识问题》,2002年9月18日《中国旅游报》。

王锡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问题》,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王兴斌:《风景名胜资源的“四权”分离与制衡》,《旅游》1999年第4期。

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0。

依绍华:《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财政》2005年第1期。

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国家风景名胜资源上市的国家利益权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2005年8月。

叶文振:《中国女性教育问题的理论解释》,2006年10月31日《中国妇女报》。

陈桂蓉等:《和谐社会与女性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王金玲等:《中国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赵瑞芹:《都市女性为家务所累》,2003年11月26日《中国妇女报》。

谭琳、陈卫民:《女性与家庭——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全国妇联党组:《中国共产党推动妇女解放的八十年》,2001年6月23日《人民日报》。

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雷吉斯特、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第15版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7版中译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张李玺:《角色期望的错位——婚姻冲突与两性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全国总工会女工工作委员会:《城市妇女在就业等方面面临的新问题》,《工运研究》1988年第2期。

唐建华:《社会转型中女性的经济平等问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12期。

潘锦棠:《经济转轨中的中国女性就业与社会保障》,《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

张晓明等:《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池田大作:《我的人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孙有中等:《美国文化产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产业分析:三大引擎推动中国石油业绩持续增长》,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

易露霞:《循环经济时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机遇与挑战》,《商业时代》2007年第14期。

郭丽:《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2期。

王娜、张瑾、王震、陈向东:《基于能源消耗的我国国际贸易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8期。

李细满、戴瑞娇:《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经济论坛》2007年第10期。

《我国开始步入重工业化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s.net.cn。

《巨额贸易顺差背后: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不合理》,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张之佳:《中国环境外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前言。

赵丹:《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苏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李翠锦、李万明、王太祥:《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12期。

陈柳钦:《环境贸易壁垒与我国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亚太经济》2007年第2期。

邹志武:《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2007年10月9日《深圳商报》。

沈根荣:《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国际商务研究》1997年第2期。

赵玉洲:《企业创新的绿色途径——碳交易》,《中小企业科技》2007年第6期。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全球经验与中国对策》,2007。

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人民出版社,2007。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编《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编《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升高端服务业竞争力报告》(内部刊物),2007年12月。

王子先:《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

李辉:《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特点与趋势》,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编《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升高端服务业竞争力报告》(内部刊物),2007。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于光远:《论地区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李成勋:《经济发展战略学》,北京出版社,1999。

刘树成:《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陈宣庆、张可云:《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姚永玲:《我国地区经济布局、问题及对策研究》,《统计参考资料》(国家统计局内部),2003年12月8日,第150期。

Kauffman R. J.,Wang B.Bid Together,“Buy Together:on the Efficacy of Group-buying Business Models in Internet-based Selling”,P.B.Lowry,J O Cherrington,R R Watson (ed.). Handbook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Business and Society. FL:CRC Press,2002,58-62.

Garicano L.,Kaplan,S. N.,“The Effects of Business-to-business E-commerce on Transaction Costs”,New York:NBER Working Paper 8017,2000,23-36.

Brynjolfsson E.,Smith M.“Frictionless Commerce?A Comparison of Internet and Conventional Retailers”,Management Science,2000,46(4):563-585.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E-states,www.census.gov/estats,15-04-2004.

Mattila M.,Karjaluoto H.,Pento T.,“Internet Banking Adoption among Mature Customers:Early Majority or Laggards”,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2003,17(5):514-528.

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编《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1997,1999~2007)http://www.cnnic.net.cn/。

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编《中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编《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4~2005)》,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Arquette T.J.,Assessing the Digital Divide:Empirical Analysis of A Meta-analytic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CA: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01,69-85.

《中国信息年鉴》编委会:《中国信息年鉴》,中国信息年鉴出版社,2001~2006。

陈艳霞:《2006年河北省港航经济统计分析》,《中国港口》2007年第3期。

李衍民:《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11月下半月刊。

河北省交通厅:《河北省沿海港口建设规划简介》,2007年6月(内部资料)。

朱明新、陈艳霞:《河北省港口“十一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中国港口》2005年第2期。

天津港务局:《天津港“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内部资料)。

方瑞祥、史继才:《山东半岛港口资源整合策略》,《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辽宁省港航管理局:《辽宁省港口“十一五”发展思路、目标和主要建设项目情况》,《中国港口》2005年第1期。

王舒曼、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价值观》,《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晏智杰:《自然资源价值刍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第119~151页。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268~269页。

劳成玉:《绿色GDP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2004年9月29日《光明日报》。

罗丽艳:《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思考——论劳动价值论中自然资源价值的缺失》,《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6期。

冯之浚:《论循环经济》,《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0期。

高岚、吴红梅:《资源瓶颈:可持续发展之痛》,《半月谈》(内部版)2005年第4期。

谢志华:《低价资源具有“七宗罪”》,经济参考报网,2005-12-6。

《资源税改革结束廉价能源时代》,中国税务网,2005-12-6。

邓仕礼:《西部开发应放弃还是坚持资源导向型发展战略》,《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几个问题》,《资源科学》2000年第1期。

孟昌:《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改革》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