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75

差序治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分层互动图书

Differentiated Governance between the State and Different Groups in Rural China: A Case of Hua Town in Post-Tax Era

SSAPID:101-6009-1517-83
ISBN:978-7-5201-0963-5
DOI:
ISSN:

[内容简介]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村治理出现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资源汲取型向资源输入型转变,行政村治权不断弱化。乡镇基层政府不得不深度卷入村庄的具体治理之中,直面乡村社会不同群体的诉求。花镇的治理,以基层政府为核心,精英群体、普通群体与边缘群体差序性地环绕在其周围,呈现愈推愈薄的差序治理结构。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中国
作 者: 贺海波
编 辑:任晓霞;王宁;王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文前辅文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意识

  二 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诸范式检讨

   1.从理论到经验的“国家-社会”关系研究

   2.从经验到理论的“国家-社会”关系研究

   3.村治研究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 行动者与“国家-社会”关系:一种嵌入性分析框架

   1.乡村治理转型与治理主体的多元

   2.行动者与“国家-社会”的结构关系:一种嵌入性分析框架

  四 研究方法设计

   1.个案研究

   2.研究单位:从村庄社区到镇域社会

   3.田野调查

 第二章 地域社会

  一 地域社会

   1.山区民族乡镇

   2.经济与生活

    婚俗

    分家

    离婚

    家庭权力结构与女性地位

    生育

    养老

    丧事与丧俗

    自杀与非正常死亡

    光棍

    上门女婿

    “过事”与人情

  二 后税费时期的花镇治理

   1.村级人事系统的网络和更替

   2.项目治理与村级能人治理

   3.纠纷调解从简约治理到复合治理

   4.资源匮乏与规则扭曲的乡村治理

   5.中西部农村治理的积极力量

 第三章 紧密互动:国家政权建设与治理农村精英群体

  一 不同时期国家与农村精英的关系变迁

   1.精英与乡村精英的类型化

   2.国家与农村精英关系变迁的分期表达

  二 国家政权建设与农村精英的关系

   1.文本表达:国家政权建设与农村精英

   2.历史进阶: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的国家政权建设

   3.个案探讨:花镇“富人治村”与国家政权建设

  三 国家与农村精英群体的紧密互动

 第四章 底线互动:分配正义与治理农村普通群体

  一 当代西方分配正义理论

   1.功利主义的分配正义

   2.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

   3.社群主义的分配正义

  二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

   1.分配正义与生产方式的关联

   2.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主要原则

   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的批判

   4.小结

  三 我国分配正义的转型

   1.分配现状及其原因

   2.分配正义转型

  四 花镇分配正义的表达

   1.制度政策的实质正义与底线互动

   2.执行制度政策的程序正义与底线互动

   3.小结

 第五章 离散互动:国家自主性与治理农村边缘群体

  一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研究进路

   1.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国家相对独立性

   2.新马克思主义与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

   3.“回归国家学派”与国家自主性

  二 乡村治理中的国家自主性

   1.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自主性

   2.我国改革前后国家自主性的实践特点

   3.国家自主性的表现在治理农村边缘群体中的未意图后果

  三 国家与边缘群体离散互动的实践表达

   1.花镇信访的整体情况

   2.花镇政府的自主性分析

   3.花镇边缘群体的主体性分析

 第六章 差序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镇域表达

  一 社会分层的理论变迁与社会分层的标准

   1.两种西方经典社会分层理论

   2.两种经典社会分层理论的当代典型发展

   3.社会分层标准讨论

  二 中国的社会分层理论变迁与镇域社会分层

   1.中国的社会分层理论变迁

   2.镇域社会分层

  三 差序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镇域表达

   1.差序格局的基本特征

   2.差序格局与当前治理的关联

   3.镇域治理中的差序格局

 序言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村治理出现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资源汲取型向资源输入型转变,行政村治权不断弱化。乡镇基层政府不得不深度卷入村庄的具体治理之中,直面乡村社会不同群体的诉求。花镇的治理,以基层政府为核心,精英群体、普通群体与边缘群体差序性地环绕在其周围,呈现愈推愈薄的差序治理结构。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埃里克·奥林·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阶级分析的比较研究》,陈心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埃里克·奥林·赖特:《理解阶级:建构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陈雪琴译,《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10期。

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刘磊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白立强:《究竟是“社会国家化”还是“国家社会化”?——从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看当代中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理论探讨》2007年第2期。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刘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彼得·德鲁克:《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边沁:《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7。

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曹胜:《国家自主性的知识逻辑与研究视域——以国家回归理论为中心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陈锋:《论基层政权的“嵌入式治理”》,《青年研究》2011年第1期。

陈家建:《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陈嘉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及市民社会的发育》,《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第1期。

陈曼蓉:《当前社会研究方法的特点、趋势及问题》,《社会》2002年第5期。

陈琼、曾保根:《对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解读》,《行政论坛》2004年第5期。

陈剩勇:《村民自治何去何从——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思考》,《学术界》2009年第1期。

陈同庆:《毛泽东社会分层理论的实践得失及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2期。

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陈肖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乡村精英与村民自治研究的文献综述》,《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2期。

陈毅:《对分配正义的论争及相关理论的逻辑起点——基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考察》,《中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陈毅:《中国转型社会的国家治理有效性》,《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陈跃、熊洁、何玲玲:《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理论与现实的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9期。

陈仲元:《反思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学海》2005年第3期。

陈舟望:《政治现代化与国家自主性》,《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1期。

戴桂斌:《阶级与阶层:社会分层的两种模式》,《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戴维·李、布赖恩·特纳:《关于阶级的冲突》,姜辉译,重庆出版社,2005。

戴杨:《浅谈地方政府自主性研究》,《中国市场》2011年第1期。

淡卫军:《“过程—事件分析”之缘起、现状以及前景》,《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6期。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邓正来:《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科学研究的自主性问题——以澳门社会科学发展为视角》,《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狄金华:《“乡域政治”:何以可能,何以可为——评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开放时代》2008年第4期。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段塔丽:《20世纪早期费孝通社会学思想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意涵》,《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

段忠桥:《马克思正义观的三个根本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5期。

范毅:《“乡政村治”良性对接的实践难题和基本对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和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付春:《试析毛泽东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4期。

高杨、叶萌、王颖、张金:《“富人治村”现象的成因考察及其隐忧探析——基于浙江义乌市7个村的实地调研》,《社科纵横》2011年第5期。

巩建华:《中国公共治理面临的传统文化阻滞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顾昕:《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郭坚刚、席晓勤:《全能主义政治在中国的兴起、高潮及其未来》,《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

郭建明、朱满良:《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研究范式及其变迁》,《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

郭剑鸣:《浙江“富人治村”现象剖析——基于浙江金台温三市7个村的调查研究》,《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5期。

郭亮:《地根政治:江镇地权纠纷研究(1998—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郭夏娟:《“最大多数人”与“最少受惠者”——两种正义观的伦理基础及其模糊性》,《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

哈耶克:《通往奴役的道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韩海浪:《差序格局中的界圈及其文化存在》,《学海》2007年第6期。

韩焕霞:《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学者的正义理论之争》,《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郝娜:《政治学语境中的“国家政权建设”——一个关于理论限度的检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何平:《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理论与参考》2012年第7期。

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

何艳玲:《街区组织与街区事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何增科、包雅钧:《公民社会与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河度亨:《中国市民社会理论模式的建构及其局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贺东航:《“简约治理”与林改政策在乡村的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贺海波:《主体间性:社会管理持续变迁的一种分析框架》,《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2期。

贺雪峰:《差序格局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贺雪峰:《当前县乡村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6期。

贺雪峰:《富人治村与“双带工程”——以浙江F市农村调查为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贺雪峰:《论村级权力的利益网络》,《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

贺雪峰:《论富人治村——以浙江奉化调查为讨论基础》,《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

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法律出版社,2008。

贺雪峰:《小农立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査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贺雪峰:《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东岳论坛》2006年第2期。

侯钧生、韩克庆:《西方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两种理论范式》,《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胡华、刘毅:《农村公共产品问题文献综述》,《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2期。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胡祥:《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黄辉祥:《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治理的特点及负面影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黄杰:《耦合治理结构与大国治理:对“双轨政治”的重温和拓展性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贾中海、张景先:《三种经典公平正义理论之比较》,《理论探讨》2011年第4期。

姜涌:《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理论探讨》2009年第2期。

金东日、李勇、马会周:《乡镇政府的选择性政策行为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金华宝、靳乐山:《“富人治村”研究述评》,《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6期。

金太军:《村庄权力结构研究综述》,《文史哲》2004年第1期。

金太军:《村庄治理中三重权力互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金太军、王运生:《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文史哲》2002年第2期。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

拉尔夫·密里本德:《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黄子都译,商务印书馆,1984。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社会》2008年第3期。

李金:《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

李金龙、柳汨:《论村民自治与乡政管理关系的重构——基于理论、制度与运行相结合的视角》,《江汉论坛》2011年第8期。

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学海》2006年第4期。

李强:《宪政自由主义与国家构建》,来源于《公共论丛: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李婷婷:《“兜底”的调解者——转型期中国冲突管理的迷局与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

李先桃:《社群主义正义观与集体主义之比较》,《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11期。

李智超、罗家德:《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一个社会网的观点》,《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

李梓、王佳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行业协会分析——以足球协会为例》,《社科纵横》2009年第1期。

林克雷、陈建利:《当代中国分层研究中的制度主义范式》,《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张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安:《改革后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述评与反思》,《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

刘刚:《“管控型”稳定: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稳定的一个分析框架》,《东南学术》2012年第2期。

刘红旭:《乡村秩序建构中的村庄精英历史嬗变》,《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33期。

刘剑:《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刘京希、王彩霞:《公民社会理念与和谐社会建设——政治生态理论的视角》,《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

刘琳:《多维分层与政治冲突:试析韦伯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冲突理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刘永华:《传统中国的市场与社会结构——对施坚雅中国市场体系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的反思》,《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

卢福营:《派系竞争:嵌入乡村治理的重要变量——基于浙江省四个村的调查与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鲁西奇:《“小国家”、“大地方”:士的地方化与地方社会——读韩明士〈官僚与士绅〉》,《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

吕德文:《简约治理与隐蔽的乡村治理:一个理论述评》,《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8期。

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万鹏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罗嗣源:《论我国的第三次收入分配现状与发展》,《知识经济》2013年第8期。

麻宝斌:《社会公正测量的五个维度》,《理论探讨》2012年第1期。

马宝成:《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村级治理的模式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5卷,人民出版社,1963。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张长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尼克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叶林、王宏周、马清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倪斐:《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学说中两大基本命题的逻辑论证——兼对凯尔森观点的批驳》,《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4期。

聂伟迅:《论20世纪中国全能主义政治及其成因》,《江汉论坛》2007年第9期。

欧阳静:《“维控型”政权:多重结构中的乡镇政权特性》,《社会》2011年第3期。

欧阳静:《富人治村:机制与绩效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欧阳静:《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以桔镇为研究对象》,《社会》2009年第5期。

潘修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重建国家自主性》,《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4期。

彭恒军:《一种将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结合起来的努力——赖特的阶级理论及其价值》,《学术论坛》2007年第2期。

普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叶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齐雅德·胡萨米:《马克思论分配正义》,林进平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

乔榛:《收入分配的逆向转移: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特殊机理》,《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6期。

秦小建:《压力型体制与基层信访的困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6期。

《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

渠桂萍:《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权威在基层政治中的变动趋向——以晋西北乡村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冉冉:《“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3期。

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徐强编译,九州出版社,2007。

饶静、叶敬忠:《我国乡镇政权角色和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综述》,《社会》2007年第3期。

任剑涛:《国家治理的简约主义》,《开放时代》2010年第7期。

荣敬本:《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人民论坛》2009年第2期。

荣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桑玉成:《政府角色——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与不作为的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申端锋:《迈向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农村区域比较研究——第三届农村研究方法高级研讨班综述》,《学术界》2005年第6期。

申端锋:《农村研究的区域转向:从社区到区域》,《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施坚雅:《中国城市与地方系统的等级》,载《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1)》,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史云贵:《中国政党“全能主义”治国模式及其政治现代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束锦:《农村民间组织与村民自治的共生与互动——基于市民社会语境下的探讨》,《江海学刊》2010年第4期。

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刘北成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孙立平:《博穽: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孙玉娟:《利益冲突视角下的政府和农民非对称博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谈萧:《政商新统:近代中国商会法的实践意蕴》,《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唐文玉:《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向何处去?——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视角》,《思想战线》2012年第1期。

陶东风:《一种值得倡导的研究》,《博览群书》2001年第8期。

田先红:《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开放时代》2010年第6期。

田先红:《当前农村谋利型上访凸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基于湖北省江华市桥镇的调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童星、张海波:《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社会》2005年第6期。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5。

T.H.马歇尔:《公民权与社会阶级》,《国外社会学》2003年第1期。

万斌、顾金喜:《功利主义与公共政策伦理:如何从冲突走向和谐》,《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王德福、林辉煌:《地方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实践与反思》,《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王家峰:《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自主性:一个解释框架》,《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王金元、史文哲:《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王立:《正义的边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王立胜:《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村关系》,《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王倩:《马克思正义观解析》,《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

王锡军、王佳:《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学术纵横》2012年第12期。

王小鲁:《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王小章:《国家、市民社会与公民权利——兼评我国近年来的市民社会话语》,《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王玉鹏、冯颜利:《马克思与正义:国外学者观点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魏建、王安:《服务业发展的三大突破口》,《理论学刊》2011年第3期。

文长春:《分配正义及其局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文军、桂家友:《1949年以来中国城乡公民权利的发展:基于经济结构视角的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1期。

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第二版),华夏出版社,2000。

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十九世纪至二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吴建平:《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吴理财:《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学习与实践》2002年第1期。

吴理财:《农村税费改革与“乡政”角色转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5期。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秩序与权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吴毅:《何以个案 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

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伍俊斌:《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福建论坛》2006年第1期。

夏美武、佘云美:《恩格斯的国家祸害论不是能淡忘的——兼与李延明先生等商榷》,《学术界》2012年第2期。

“县乡人大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 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新密市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作机制的调查研究报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4期。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萧功秦:《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谢俊:《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

谢立中:《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杨宝、王兵:《差序治理:从征地拆迁的实践中透视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学术论坛》2013年第6期。

杨光斌、郑伟铭、刘倩:《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杨玉宏:《“差序格局”思想的现代诠释》,《学术界》2013年第2期。

姚大志:《评桑德尔的分配正义观》,《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姚大志:《一种约定主义的正义?——评沃尔策的正义观》,《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4期。

应国瑞:《个案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李永贤、张蘅译,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

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郁建兴、黄红华:《村民自治研究的研究》,《学术月刊》2002年第8期。

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郁建兴、周俊:《马克思的国家自主性概念及其当代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袁久红:《正义与历史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岳德常:《关于“压力型体制”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6期。

臧乃康:《统治与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进》,《理论探讨》2003年第5期。

曾凡军:《整体性治理:一种压力型治理的超越与替代图式》,《江汉论坛》2013年第2期。

詹姆斯·G.马奇、约翰·P.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张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詹姆斯·N.罗西瑕:《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张传有:《正义的困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张厚安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张江华:《卡里斯玛、公共性与中国社会:有关“差序格局”的再思考》,《社会》2010年第5期。

张静:《法团主义——及其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们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

张丽曼:《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3期。

张倩、林美卿:《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与我国中间阶层的培育》,《文史哲》2010年第1期。

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

张钟汝、范明林、王拓涵:《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社会》2009年第4期。

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商务印书馆,2010。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郑超欣、于建星:《构建和谐社会更需注重实质正义》,《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

郑卫东:《“双轨政治”转型与村治结构创新》,《复旦学报》2013年第1期。

郑永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现状和政策选择》。《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

周建勇:《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分析》,《理论月刊》2011年第9期。

周松强:《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与多中心民主协作治理制度的创新——以浙江省温岭市村级“民主恳谈会”为例》,《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

朱光磊:《滞后与超越:中国地方政治发展总体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朱建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探析》,《求实》2013年第1期。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Coser,L.,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Ideas in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second Edition,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1977.

Michael Mann,States,War and Capitalism,New York:Basil Blackwell,1998.

Michael Mann,States,War,and Capitalism: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Oxford:Blackwell,1988.

Prasen jit Duara,State Involution:A Study of Local Finances in north China,1912-1935,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29,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