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0

1995-200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图书

Report on gender equality and women development in China(1995-2005)

SSAPID:101-5998-1963-53
ISBN:7-80190-966-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总报告、发展状况分析篇、法律政策分析篇、专题调查研究篇、社会行动篇、评估报告篇及附录,对中国各领域的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形势进行了专题调查和分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妇女绿皮书
编 辑:徐逢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皮书系列》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

 前言

 PREFACE

 总报告

  世纪之交的平等、发展与和谐

   一 中国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主要进展

    (一)提高妇女地位,促进性别平等的国家机制不断完善

    (二)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对性别平等的关注日益增强

     1.阶段性就业政策在设计阶段被阻止

     2.制定并实施向妇女倾斜的扶贫政策

     3.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调整性别利益

    (三)妇女主体意识增强和妇女组织多样化发展

     1.妇女/性别研究学者及活动家群体日益活跃

     2.高层女性和知识女性的性别意识觉醒和性别身份认同

     3.女企业家群体在市场经济中不断成长壮大

     4.农村妇女参与城乡流动,摆脱局限,改变命运

     5.多元化妇女组织的发展

    (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议题的拓展

     1.多视角认识妇女的平等权利

     2.关注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对妇女的影响

     3.重视妇女的生活福祉

   二 中国社会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有待提高

    (二)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资源分享的性别不平等

    (三)妇女参与政治和决策的程度亟待提高

    (四)妇女的人身和健康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五)性别不平等的文化障碍仍需高度重视

   三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趋势与对策

    1.将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纳入和谐社会战略

    2.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规制作用,治理经济领域的性别不平等

    3.从政治民主和社会文明的角度认识妇女参政的重要意义,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认识提高妇女参与决策面临的严峻挑战

    4.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重视保障妇女的人身权利和健康权益

    5.充分认识建设和倡导平等、和谐、文明的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意义,使社会主流文化成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发展状况分析篇

  中国妇女的受教育状况

   一 中国妇女受教育的现状

   二 受教育程度的地区差距和性别差距

    (一)文盲人口的性别差距

    (二)初等教育的性别差距

    (三)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性别差距

    (四)受高等教育的性别差距

   三 结论与讨论

  中国妇女的就业状况

   一 妇女就业的基本状况

    (一)就业妇女总量

    (二)就业妇女的职业结构

    (三)就业妇女的身份构成

    (四)就业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构成

   二 城镇单位就业的女性

    (一)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变化的性别构成

    (二)城镇单位女性的行业构成

     1.女性在技术知识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和新兴行业从业的数量和比例上升,在传统产业从业的数量和比例下降

     2.女性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集中的程度提高,在第一、第二产业从业的数量和比例大幅度下降

     3.城镇单位部分行业女性从业人员的减少,更多地与经济结构调整中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改组相关,并不意味着城镇单位以外的女性在传统产业部门就业数量和比重的下降

   三 非正规就业*的女性

    (一)非正规就业女性化:事实与原因

    (二)非正规就业对女性经济地位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1.非正规就业对劳动性别分工进而对女性职业地位的影响

     2.非正规就业对两性收入差距的影响

     3.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保障性别差距的影响

     4.非正规就业对劳动者组织化程度的影响

   四 结论

  中国妇女的政治参与状况

   一 妇女参政状况的历史回顾

   二 知政议政能力增长,民主参与程度提高

    (一)知政能力增长

    (二)议政水平提高

    (三)参与选举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三 参政、从政水平不断提高

    (一)全国人大女性参与情况

    (二)全国政协女性参与情况

    (三)中共中央委员会女性参与情况

    (四)民主党派女性参与情况

    (五)女干部的增长情况

    (六)各级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情况

    (七)女检察官和女法官参与情况

    (八)基层组织女性参与状况

   四 现阶段妇女参政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大代表女性比例徘徊不前,在国际上排位持续下降

    2.女领导干部任正职的数量偏少

    3.基层政权女性任正职比例过低

    4.民主选举和社会参与不充分

    1.制定参政的比例或规定,提高参政比例的增长速度

    2.在人大、党派代表选举中,向女性适度倾斜

    3.修改不平等的退休政策

    4.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倡导力度

    5.对女性进行宣传、培训,以增强和提高妇女的权力意识以及民主和参与意识

    6.要研究女干部的特殊需求,解决女干部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帮助女干部成长

  中国妇女的家庭生活状况

   一 妇女家庭生活状态的描述

    (一)家庭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较高

    (二)初婚年龄推迟,早婚率下降

    (三)择偶更自由,但婚姻满意度仍低于男性

    (四)六成分享家庭实权,个人事务决定权较高

    (五)家务时间减少,但女性负重的格局未改观

    (六)生育率下降,但避孕责任仍主要由女性承担

    (七)家庭暴力屡有发生,部分女性权益受损

   二 制约妇女家庭地位的因素分析

    (一)妇女经济资源的弱势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牵制

    (三)传统性别观回潮的影响

   三 结语

  中国妇女的健康状况

   一 1995年以来中国妇女健康状况的改善

   二 中国妇女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

    (一)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1.生命安全方面的性别差异

     2.获得营养和保健服务方面的性别差异

     3.在计划生育责任承担方面的性别差异

     4.在健康水平方面的性别差距

    (二)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

     1.健康水平的地区差距

     2.健康服务利用的地区差距

     3.职业环境健康状况的差距

    (三)健康状况的阶层差异

   三 结论与建议

    1.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提高了妇女的健康福祉

    2.健康水平、健康服务利用在性别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都存在明显差距

    3.职业、收入、教育等个人资本的差异对不同阶层妇女的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利用机会和能力有显著影响

    1.加大对边远贫穷农村地区的卫生资金投入

    2.增加对妇女尤其是贫困妇女的教育投资

    3.遵循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

  中国老年女性人口的发展趋势及生存状况

   一 中国老年女性人口发展趋势

    (一)快速增长的老年妇女人口

    (二)老龄人口女性化,特别是高龄人口的女性化尤为显著

    (三)老年妇女自身的高龄化趋势显著

   二 老年女性的基本生存状况

    (一)经济保障状况

     1.收入水平及来源

     2.消费及经济保障

    (二)健康及医疗保障状况

     1.健康状况

     2.医疗保障

     3.照料需求

    (三)其他基本状况

     1.婚姻及住居状况

     2.文化及社会参与

   三 改善老年妇女生存状况的重要性和国际经验

    (一)改善老年妇女生存状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国际社会的经验

   四 结论

  中国妇女组织的发展

   一 妇女组织与机构发展状况的历史回顾

    (一)妇联组织的发展

     1.基层妇联组织发展状况

     2.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发展状况

     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妇女组织发展状况

    (二)工会妇女组织的发展

    (三)中国妇女研究会的成立与妇女研究机构的发展

    (四)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妇女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妇女组织等的发展

     1.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妇女社团的发展

     2.工商注册的非营利妇女组织

     3.非正式妇女组织

   二 妇女组织在推进性别平等领域的作用得到加强

    (一)妇女组织的性别平等意识增强

    (二)妇女组织参与立法与影响决策的作用加强

    (三)形成了妇女工作社会化的新格局

   三 现阶段妇女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妇联能力建设面临新挑战

    (二)民间妇女组织成长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三)妇联基层妇女组织面临新形势

     1.加强妇联组织的能力建设

     2.进一步探索民间妇女组织的发展机制

     3.基层妇女组织应进一步体现为弱势妇女提供倾斜性服务的理念

 法律政策分析篇

  从保障妇女权益到反对性别歧视

   一 法律:国家与妇女之关系

   二 《妇女权益保障法》与妇女权益的实现状况

    (一)公民的妇女法律意识状况

    (二)妇女对法律权利实现状况的评价

    (三)“认知”与“事实”间的差距

    (四)城市在职妇女的法律权益严重受损——性别和阶级的交织

    (五)农村妇女的法律权利——难以摆脱的身份制

   三 妇女、家庭与国家

    (一)家庭与妻子身份

    (二)公领域问题的私领域化

    (三)国家权力的缺席

   四 行动的意义:通过法律改变结构

  创业扶持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

   一 研究背景

    (一)免费创业培训

    (二)资金扶持

    (三)税费减免

    (四)优化创业环境

   二 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

   三 创业扶持政策执行过程及结果的性别分析

    (一)免费创业培训

     1.培训学员的选拔及性别结构

     2.培训过程中的性别问题

    (二)小额贷款

     1.小额贷款政策的执行过程

     2.小额贷款政策的执行结果

    (三)减免税费

    (四)优化创业环境

   四 创业扶持政策及其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在国家和政府层面

    (二)在市场层面

    (三)在社区/非政府组织层面

    (四)在家庭层面

   五 结论与建议

  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及其政策保障

   一 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法律规定与政策分析

   二 农村妇女土地权利遭受排斥的基本类型

   三 农村妇女土地权利遭受排斥的社会习俗根源

   四 制度分析与政策选择

    1.拥挤性

    2.有限产权

    3.共同使用

    1.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农村,要积极推行土地经营权及收益权的股份化改造,通过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妇女土地权利问题的解决

    2.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对落后的农村,要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并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对各地农村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做出的涉及村民基本权利的决定进行合法性清理,废止同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地方性规约、民约以及“土政策”等等

    3.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乡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水平,对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制、劳动体制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

  中国人口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影响

   一 计划生育与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

   二 人口政策转变的背景

   三 人口政策转变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影响

    (一)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的两个转变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三)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

    (四)计划生育利益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

    (五)“关爱女孩行动”

  扶贫政策对性别公平的影响分析

   一 扶贫政策中的性别公平

    (一)扶贫政策中性别公平的涵义

    (二)政策规定中对妇女发展给予的支持

    (三)扶贫政策实施计划中的性别敏感

    (四)决策者及政策实施者的性别意识

   二 扶贫政策的实施对性别公平的影响

    (一)获得并控制资源

    (二)妇女的参与

    (三)劳动性别分工

    (四)扶贫政策对满足妇女的现实需求与战略需求的影响

   三 完善性别公平的政策环境的建议

    (一)在制定相关政策的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关注妇女脱贫

     1.将妇女发展计划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2.帮助妇女脱贫应该被纳入地方扶贫计划以及技术部门的发展计划

     3.关注妇女脱贫计划的实施过程及结果应该被各级地方政府纳入绩效评估系统

    (二)参与式村级规划要具有性别敏感性

     1.参与式村级规划的总体设计

     2.增强性别意识的机制

    (三)实施小额信贷或贷款项目时要发挥扶贫机构的作用

    (四)利用综合性的优惠政策为妇女提供更具生产性的资源及福利

  现行退休政策与女公务员的利益诉求

   一 现行公务员退休年龄性别差异政策的历史由来及影响

   二 实行男女同龄退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

    1.男女退休年龄相同的国家和地区多于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2.发达国家的男女退休年龄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

    3.男女退休年龄是可变的,且近年来向后推迟的趋势愈加明显

   三 公众对现行的退休年龄性别差异政策的不同看法解析

    (一)广大女公务员认为自身素质已与男性相当,普遍希望获得与男性同龄退休的权利

    (二)部分领导干部担心女公务员推迟退休会增加就业压力

    (三)少数女公务员和女职工担心消除公务员退休年龄性别差异会影响自己对于工作年限的自主选择权

   四 调整现行退休年龄性别差异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宪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原则,为专门法律的制定修改提供了依据,各专门法应与《宪法》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二)中国签署或批准并承诺实施的涉及平等权利的国际公约应在国内切实履行

    (三)女公务员在生理条件上具备了与男公务员同龄退休的优越性

 专题调查研究篇

  对高层决策者社会性别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二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三 主要研究发现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特征

    (二)对社会性别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认知

    (三)对中国性别平等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价

    (四)针对一些观点的社会性别敏感测试

    (五)对人口与健康领域性别平等问题的认识

     1.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认识与分析

     2.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认识与分析

     3.对男性全面参与生殖健康的认识和分析

    (六)对性别平等倡导内容与形式的需求

   四 结论与建议

    1.高层决策者赞同男女平等原则,关注妇女平等权利的实现,对于社会性别领域里的新概念具有一定的知晓度

    2.高层决策者对社会性别知识具有一定的需求

    3.一些决策者虽然认同男女平等的原则,但仍没有将男女平等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

    4.因袭千年的传统性别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部分决策者的思想观念

    5.一些高层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还不能适应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性别平等主流化的需要

    1.加强高层性别平等倡导,促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

    2.提高决策者对社会政策的性别分析能力,推进性别平等主流化进程

  加入WTO对中国工农业部门妇女的影响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中国加入WTO对工农业部门妇女影响的分析

    (一)工农业部门妇女的地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加入WTO将对工农业部门妇女经济与社会地位的挑战

     1.经济地位面临的挑战

     2.社会地位面临的挑战

   四 加入WTO后中国工农业部门妇女可能面临的问题

    (一)性别分析的视角未进入社会发展主流

    (二)教育和培训缺乏性别敏感性

    (三)小额贷款制度没有考虑性别因素

    (四)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

    (五)劳动立法与执法力度需要加强

    (六)土地流转过程存在妇女权益受侵害的现象

    (七)妇女的政治角色需要进一步增强

   五 政策建议

    (一)将性别视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流

     1.提倡各级政府开展向社会公众宣传社会性别问题的活动

     2.在政府统计和调查中增强性别视角

     3.将社会性别分析纳入政府的政策制定、实施以及评价领域

    (二)增加妇女受教育、培训和社会参与的机会

     1.保障女性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提高妇女的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程度

     2.开发适合妇女的职业和技术培训方法,为妇女提高就业技能创造条件

    (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拓展妇女就业渠道

     1.完善小额信贷制度,为农业和非正规部门妇女创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2.允许设立妇女创业基金和发行妇女创业彩票,为帮助妇女创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帮助贫困妇女

     1.政府应将农村和城市边缘妇女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纳入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2.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性别视角

    (五)推进各项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1.加大立法和司法力度,使女性的劳动权得以充分实现

     2.促进土地分配制度的改革,消除因制度给妇女带来的不公平影响

     3.促进行业协会的成立和发展,为妇女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社会支持

     4.建立公开透明的基层、企业和社区干部的选举制度,提高妇女干部的比例

  中国改善女孩生存环境的社区实践

   一 项目背景

   二 项目设计

    (一)实验区目标

    (二)干预框架

    (三)组织与协调

     1.2000年3月~2001年2月,实验区初期试点阶段

     2.2001年3月~2002年2月,实验区中期小规模推广阶段

     3.2002年3月~2003年3月,实验区终期大规模推广阶段

    (四)监测与评估体系

     1.实验区内5岁以下死亡儿童基线和跟踪调查

     2.实验区年度社会与人口资料的收集

     3.社区民众参与式评估与监测

     4.开展人生转盘活动

     5.定期实地考察

     6.进行女孩生存风险高危区域的专项调查

   三 项目实施

    (一)项目培训

     1.2000年3月,实验区启动与培训会议

     2.2001年2月,项目中期阶段工作培训

     3.2002年1月,项目终期阶段工作培训

    (二)社区发展活动

     1.宏观环境建设

     2.微观环境建设

    (三)传播与扩散

     1.国内交流

     2.国际交流

   四 项目效果与影响

    (一)下降中的女孩生存风险

    (二)改进中的社区环境和民众观念

    (三)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可行模式

    (四)推广和应用

   五 几点认识

    1.改善女孩生活环境项目是一个风险较大的工作,必须得到政府的认可、承诺和支持

    2.关注人的变化,培养社区妇女积极分子,改变干部和社区民众的观念,是实验区项目成功的核心

    3.在项目工作中,要注意对各种资源的整合性应用

    4.理论研究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性别差异与决定大学生就业收入的主要因素

   一 影响大学生就业收入的因素

    (一)性别与收入

    (二)就读学校与收入

    (三)英语水平与收入

    (四)就业单位与收入

   二 决定大学生就业收入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收入的多种因素分类分析

    (二)发现与讨论

     1.社会发展与自身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大学生自身实力是决定其职业层次及就业收入的主要因素

   三 结论及对策建议

  人口变动中土地分配的性别分析*

   一 研究背景

   二 数据来源

   三 研究发现

    (一)样本农户对有关妇女土地权利问题的回答

    (二)村干部对有关妇女土地权利问题的回答

    (三)获得土地可能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 结论

  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偏高的现象和本质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出生性别比异常偏高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1.男孩偏好的人群

     2.性别选择技术

     3.性别选择技术的管理

    (二)根本原因

   三 出生性别异常偏高的主要后果

   四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综合治理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男女两性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差距分析

   一 前言

   二 近年来男女两性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差距状况

   三 男女两性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差距原因解析

   四 结论及政策含义

  中国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状况的回顾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参与状况和影响因素

    (一)妇女参选的资格和权利

    (二)妇女的投票意识和行为

     1.妇女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2.妇女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3.影响妇女政治认知水平和参与积极性的因素

    (三)妇女作为候选人的参与

     1.妇女本人是否积极参加竞选

     2.选民如何认识女性候选人、是否投女性候选人的票

     3.妇女竞选的职位

    (四)选举结果:当选的妇女和她们当选之后

   三 结论与建议

  关于信息传播技术与性别的研究报告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主要研究结果

    (一)互联网用户的性别比例

    (二)影响互联网接近的因素

    (三)信息传播技术使用的性别差异

     1.使用时间的性别差异

     2.满足媒体需求的性别差异

    (四)互联网使用的性别差距

     1.上网月数比较

     2.互联网使用频率比较

     3.互联网使用时间比较

     4.使用互联网的用途比较

   四 结论和分析

    (一)互联网接近途径的性别差异

    (二)在影响互联网接近途径的经济、文化因素存在性别差异

    (三)信息传播技术使用方面的性别差异

    (四)互联网使用方面的性别差异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研究

   一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的提出和相关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现状

     1.在婚姻家庭等研究中,附带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状况的调查

     2.有关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专门的调查研究

   二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存在原因探讨

    (一)从个案角度探讨

    (二)从社会、文化、经济不平等角度探讨

     1.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的体现

     2.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控制与强权的反映

     3.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夫妻不平等的结果

     4.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制度性支持和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三 对策

    (一)以法律形式保护妇女不受家庭暴力

    (二)加强公众宣传与教育

    (三)应加强和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作用

    (四)应提高对反性别歧视与反家庭暴力的认识水平

  中国工作场所的性骚扰及反性骚扰的行动发展

   一 中国工作环境中的性骚扰状况及其后果

    (一)新兴的经济类型中性骚扰更为突出

    (二)管理规范化程度较低的企业更容易发生性骚扰

    (三)服务业是性骚扰高发的行业

     1.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道德价值观念在社会中的控制作用被减弱

     2.在向市场化转变过程中的制度相对缺失

     3.一些女性主义学者认为,女性的身体化以及滥用是性骚扰得以普遍化和被宽容的文化原因

   二 中国现有的性骚扰控制机制及其缺陷

    (一)党政监控模式

    (二)制度化规范模式

    (三)宣传与培训模式

   三 反性骚扰的社会行动的发展

 社会行动篇

  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家机构

   一 职能及作用

    (一)完善职能

    (二)发挥作用

     1.参与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组织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3.召开四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

     4.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法制建设进程

     5.向联合国适时反映中国政府履行国际公约的情况

     6.开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实施状况的监测评估

     7.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优化资源配置

     8.加强社会性别培训和能力建设

     9.建立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信息网络

     10.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二 障碍与对策

    (一)妇儿工委的性质、职能与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职责不相适应

    (二)妇儿工委的组织结构与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责任不相适应

    (三)妇儿工委及办公室的资源配置与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任务不相适应

    (四)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敏感程度与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五)性别统计工作与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六)社会性别预算政策的空缺与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需求不相适应

  关爱女孩行动

   一 关爱女孩行动的背景、目标及原则

   二 关爱女孩行动的具体措施

    (一)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制定落实有利于女孩和女孩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

    (三)提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质服务

    (四)加强对B超、终止妊娠手术和药物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活动

    (五)建立出生性别、引产登记报告制度

   三 关爱女孩行动的社会效果

  扶贫与妇女发展

   一 巾帼扶贫工作新进展

    (一)以教育培训为基础,提高贫困地区妇女的脱贫能力

    (二)以科技示范基地为龙头,带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三)以合作经济组织、科技指导中心为纽带,引领农村妇女共同致富

    (四)以劳动力有序转移为着力点,组织农村妇女转移致富

    (五)以信息化服务为手段,帮助农村妇女网上致富

    (六)以对口帮扶、定点帮扶为突破口,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以项目为依托,推进农村妇女脱贫致富

   二 妇联组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情况

    (一)参与扶贫工作机构

    (二)筹措扶贫资金

    (三)注重制度建设

    (四)严格规范操作

    (五)提供配套服务

    (六)明确操作原则

   三 困难和建议

  积极推进下岗妇女创业与再就业行动

   一 推进下岗妇女创业与再就业的措施与成就

    (一)创造适用于城市扶贫的信贷模式

    (二)将孵化器概念引入就业领域

    (三)对下岗女工进行多批次、系统化、开发式的培训

    (四)建立下岗再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五)加强经验的总结与交流

   二 推进下岗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的经验

    (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促进下岗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

    (二)先进的工作理念是促进下岗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三)科学的工作模式是促进下岗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参与式社会性别培训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一 组织背景介绍

    (一)京津社会性别与发展协作者小组成立的背景

    (二)小组的宗旨、目标及特点

     1.宗旨

     2.目标

     3.特点

   二 组织的主要行动、成果及影响

    (一)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行动

     1.社会性别培训

     2.培训者队伍建设

     3.建立和管理“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网站*

     4.与各地GAD小组、培训团队合作交流与合作

    (二)成绩与影响

     1.社会性别概念和分析方法的普及

     2.参与式方法的普及/推广

     3.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推动

     4.京津小组个人和整体能力的提高

   三 挑战与对策

    (一)问题与挑战

     1.社会大环境

     2.团队小环境

     3.个人能力建设

    (二)展望与对策

     1.加强理论研讨

     2.增加有关性别平等倡导的培训内容

     3.团结妇女NGO及各地培训力量,形成合力与联动

     4.团队和个人能力建设

  提高大众性别意识的NGO行动

   一 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的创建及概况

   二 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的主要行动与效果

    (一)传媒守望专栏

    (二)推动媒体反对家庭暴力

   三 思考

  社会性别与发展在陕西贫困农村的本土实践

   一 背景介绍

   二 项目目标、策略与行动

    (一)项目目标

    (二)项目策略、行动及影响

     1.减少农村妇女在贫困、健康、教育以及参与社区事务方面的困难和障碍,提高妇女获得享受权利的机会和程度

     2.推进社会性别意识教育,提高公众的社会性别觉悟,唤醒社会对妇女问题的关注

     3.促进社会转型期妇女问题的行动研究、倡导与政策建议

   三 思考与建议

    1.注重了对目标群体进行社会性别、领导力、社区组织技巧、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活动

    2.项目设计引入和尝试了新的发展理念、思路和方法

    3.与项目所在县的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4.培养了一批社区健康教育培训者队伍和一批健康项目的发展人员,能够为其他机构承担相关培训及评估

  健康促进、金融服务与社区发展模式的行动性研究

   一 项目背景介绍

   二 行动干预及有关活动

    (一)调查研究与社会性别分析阶段

    (二)参与式行动设计与规划阶段

    (三)以小组形式形成工作网络,实施健康服务与脱贫结合活动阶段

    (四)促进农村妇女管理社区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巩固自信和挖掘潜力阶段

   三 思考及建议

  从一本小杂志到一项大事业:我们用行动说话

   一 让农家女成为《农家女》杂志的主人

   二 让“自下而上”成为农家女发展项目的精髓

   三 让打工妹之家成为打工妹成长的摇篮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 改革开放造就红枫中心的诞生

   二 红枫中心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展

    (一)研究妇女问题是红枫中心创办的初衷

    (二)开通妇女热线,为社会各界妇女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三)推动妇女热线在全国普及,促进热线咨询质量不断提高

    (四)开展社会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

   三 红枫中心的发展轨迹

    (一)红枫中心始终以弱势人群作为服务对象,关注于赋权妇女,促进她们的成长与发展

    (二)红枫中心将研究、服务、活动融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和在更高的起点上为弱势妇女人群服务

    (三)红枫中心角色的多元化发展:研究、支持、服务、倡导

 评估报告篇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1995~2005)

   一 健康领域

    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

    2.各地区妇女健康状况比较

   二 教育领域

    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

    2.各地区教育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比较

   三 经济领域

    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

    2.各地区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比较

   四 政治与决策领域

    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

    2.各地区政治与决策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比较

   五 家庭领域

    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

    2.家庭领域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地区比较

   六 环境领域

    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

    2.各地区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环境比较

   七 中国及各地区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综合评估

  安徽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一 对安徽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二 安徽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 安徽全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分析

    (一)健康领域

    (二)教育领域

    (三)经济领域

    (四)参政领域

    (五)家庭领域

    (六)环境领域

   四 安徽各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的排序和分析

    (一)受各市城乡人口比例和县域经济状况的影响

    (二)各市的经济结构对人均GDP影响较大,但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数的影响要小得多

    (三)受地域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四)受党政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参政领域

   五 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为社会发展和性别平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强调和重视社会发展和性别平等工作,使性别平等的意识融入决策主流

    (三)将性别平等指标体系应用于各级政府的妇女儿童工作,建立政府主管下的分性别统计制度

    (四)继续深入开展性别平等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陕西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一 对陕西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的意义

   二 陕西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整体状况描述与评估

    (一)健康领域

     1.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性别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2.妇女享有健康服务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教育领域

     1.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男女受教育的实际差距在缩小

     2.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

     3.男女两性平均受教育水平差距缩小

    (三)经济领域

     1.女性在经济资源的占有方面弱于男性

     2.女性就业结构和就业层次得到逐步优化和提高

    (四)参政领域

     1.女性进入党和政府工作机构的人数比例逐年提高,但女性进入权力与决策的人数比例仍偏低

     2.女性参与立法和政治协商的比例偏低,且多年徘徊不前

     3.城乡女性参与基层管理的水平极不平衡,农村女性参与基层管理的水平偏低

    (五)婚姻家庭领域

     1.女性早婚和60岁以上女性单身均高于男性

     2.女性是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

    (六)环境领域

     1.女性的环境参与水平偏低

     2.农村女性的生活环境水平下降

     3.妇幼保健经费占省卫生事业经费投入比重偏少

   三 陕西省各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综合评估与排序

    (一)陕西省各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整体状况

    (二)陕西省各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分领域评估及排序

     1.各市妇女健康指数

     2.各市教育性别平等指数

     3.各市经济领域性别平等指数

     4.各市参政领域性别平等指数

     5.各市环境领域性别平等指数

   四 结论与建议

    1.陕西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与理想值尚有较大差距,而且各领域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2.陕西省各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水平不平衡,各个领域间的发展也参差不齐

    3.对陕西省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建议

  河北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一 对河北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二 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赋权及评估方法

    (一)河北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二)评估方法

     1.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2.指标的规格化处理

     3.指标的赋权及汇总

   三 评估结果

    (一)河北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1.健康领域

     2.教育领域

     3.经济领域

     4.参政领域

     5.家庭领域

     6.环境领域

    (二)各市性别平等状况比较

     1.健康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数得到较大提高

     2.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数有所提高

     3.经济领域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数有所提高

     4.参政领域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数普遍有所提高

     5.家庭领域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数变动明显

     6.环境领域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数变化也较大

   四 结论与建议

    (一)健康和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程度提高

    (二)女性失业率高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三)女性政治决策领域地位的缺失较为严重

    (四)实行倾斜性政策,支持妇女发展

  江苏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一 构建江苏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 江苏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评价体系二级指标的选用

     1.经济就业

     2.参与决策

     3.教育水平

     4.生命健康

     5.法律保护与生存环境

    (三)江苏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三 评估方法与评估结果

   四 江苏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一)全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分析

     1.全省妇女事业发展与推进性别平等成效显著

     2.妇女经济就业备受关注

     3.妇女决策参与程度提高较快

     4.女性受教育水平全面提高

     5.提高女性生命质量有保障

     6.对妇女权利的法律保护得到加强,妇女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分地区各地区(省辖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分析

     1.各级政府推动有力,各领域指数运行稳中有升

     2.各地区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层级性特征明显

     3.受发展不平衡影响,地区差距较突出

   五 江苏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价研究的基本结论

 附录

  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大事记*

   一 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修改和制定

   二 重要事件和学术活动

 相关链接

 《妇女绿皮书》编委会

[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5。

[2]蒋永萍:《中国城镇男女两性的收入差距及原因分析》,载于《世纪之交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

[3]雷洁琼主编《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李虹、陈启芳:《婚姻满意感量表的北京和香港常模》,《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第4期。

[5]刘炳福:《上海当代婚姻家庭》,上海三联书店,1996。

[6]李银河:《北京市婚姻质量的调查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夏季卷,1996。

[7]沈崇麟、杨善华主编《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沈峻:《五十年来婚姻家庭中妇女地位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9]宋丽君、林聚任:《职业地位取得的社会性别差异》,《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0]谭琳、李军峰、王静:《教育的投入与回报:性别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载于《世纪之交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

[11]徐安琪主编《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2]徐安琪:《婚姻权力模式: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台大社会学刊》,2001年第29期。

[13]徐安琪:《家庭生活质量的微观分析》,载于《上海社会发展蓝皮书(200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14]徐安琪:《女性的家务贡献和家庭地位》,载于《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章黎明主编《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中国妇女出版社,1994。

[16]中国农村家庭调查组编《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17]左际平:《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1期。

[18]高桥惇子:《婚姻成立过程について——婚姻生活の幸福感を指标として》,《鸟取女子短期大学研究纪要》,1984年第13期。

[19]Kluwer,E.S.J.A.M.Heesink and E. Van de. Vliert. Marital Conflict About the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 and Paid 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6,(58)958~969.

[20]Lye,D. N. and T. J. Biblarz. The Effects of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Life and Gender Roles on Marital Satisfaction,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993,(14)157~188.

[21]Norton,R.. Measuring Marital Quality:a Critical Look at the Dependent Variabl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83,(45).

[22]Schumm,W. R.,L. A. Paff-Bergen,R. C. Hatch,F. C. Obiorah,J. M. Copeland,L. D. Meens and M. A. Bugaighis. 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the Kansas Marital Satisfaction Scal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86,(48).

[23] Thompson,L.. Family Work:Women’s Sense of Fairn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991,(12)181~195.

[1]金一虹:《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妇女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3期。

[2]蒋永萍:《城市妇女就业中的国家干预》,《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3期。

[3]嵇昆梅:《妇女权益法律保障的回顾与前瞻》,《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3期。

[4]North,D. 1990,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U. K. and N. 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Parsons,T. 1964,Evolutionary Universals in Socie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9:339~57.

[6]Smart,Carol 1989,Feminism and the Power of Law,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7]叶至诚:《蜕变的社会——社会变迁的理论与现况》,台湾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8]杜厚琪:《论妇女继承权的有效保障》,《思想战线》,1996年第2期。

[9]洪谦德:《21世纪社会学》第十章“法律社会学”,台湾扬知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10]〔英〕弗里德利·冯·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

[11]Berheide,Catherine White & Chow,Esther Ngan-ling著:《全球视角:妇女、家庭与公共政策》,王金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刘伯红主编《女性权利》,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13]〔英〕韦恩·莫里森:《法理学》第十七章“解读女性主义法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徐颂陶主编《新编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

[2]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退休年龄不平等导致女性权益受损系列报道》,《中国妇女报》,2000年8月17日~9月2日。

[4]毛寿龙:《国家公务员制度与有效政府》,见《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网站。

[5]《男女退休年龄平等呼声强烈》,《中国妇女报》,2003年3月5日。

[6]中国社会科学院“职业女性研究”课题组:《职业女性的发展、参与及社会地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第128页。

[7]〔法〕安德烈·拉布戴特:《退休制度》,商务印书馆,1997。

[8]潘锦棠:《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性别利益——兼评关于男女退休年龄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联合国:《联合国千年发展宣言》,2000。

[2]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3]肖扬、冯媛:《通过提高社会性别敏感和社会性别意识促进性别平等倡导战略》,2003。

[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重要文献汇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8。

[6]《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第五周期中国国别方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