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3

新型城镇化、乡-城人口迁移与社区转型图书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Community Transition with the Context of New Urbanization

SSAPID:101-5990-1929-77
ISBN:978-7-5201-3538-2
DOI:
ISSN:
关键词:

#N/A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异地城镇化(农民工)”及“就近城镇化(农转居转型社区)”双重视角,基于横向调查与纵向监测数据,阐释当前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及阶层分化现状、特征及问题,提出城乡差异化融入的应对策略,并对转型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及家庭发展进行评估,通过社会工作实务介入开展失地妇女就业促进、儿童抗逆力培养行动研究,提出构建系统化的家庭发展政策体系,以应对社区急剧转型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建娥
编 辑:胡庆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第一章 乡-城流动人口阶层分化、重构与差异化融入

  一 从整体论到阶层分化

  二 流动人口就业及阶层分化

  三 社会融入理论

  四 数据来源与样本概况

  五 就业结构与经济分化

   (一)雇主、雇员、自营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化:云南省纵向数据分析

   (二)精英农民工与新型工人阶层的发展:大型企业农民工的调研数据

   (三)收入差距加大、持续增长乏力且呈下降趋势

  六 制度安排与社会分化

   (一)参保水平及福利分化

   (二)定居选择与社会归属

  七 结论与政策意义

   (一)阶层分化与制度安排下的定居选择

   (二)流动人口阶层分化与重构模型

   (三)乡-城流动人口差异化融入路径

 第二章 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分化、评估及政策路径

  一 限制社会排斥与促进社会融入

  二 乡-城流动人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一)就业与经济融入

   (二)社会福利政策融入

   (三)社会参与及政治融入

   (四)身份认同与心理融入

   (五)代际转换与融入差异

  三 乡-城移民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一)户籍改革与定居选择

   (二)乡-城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

   (三)乡-城流动人口阶层分化

  四 乡-城移民融入指数及评估

  五 乡-城移民的融入分化层级

  六 四大层级移民群体的社会特征及融入路径

   (一)“企业发展型”:政策融入

   (二)“自雇发展型”:社区融入

   (三)“雇工生存型”:组织融入

   (四)“社区流动型”:分流安置

  七 乡-城移民城市融入的根本途径

 第三章 转型社区居民的离愁别绪

  一 城镇化进程中村落社区的终结与转型

  二 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

   (一)定义和基本研究问题

   (二)社区生活满意度

   (三)社会资本理论

    1.社会资本的界定及理论研究

    2.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四)研究假设

  三 转型社区生活满意度数据与测量

   (一)昆明市转型社区问卷调查数据

   (二)社区生活满意度指标设计及测量结果

   (四)社区生活满意度

  四 社区生活满意度回归模型分析

   (一)人口自然特征与家庭结构因素

   (二)经济资本与社区生活满意度

   (三)社会资本与社区生活满意度

    1.社区资本与社区生活满意度

    2.制度资本与社区生活满意度

   (四)人力资本与社区生活满意度

  五 结论与讨论:“转型焦虑”及政策应对

   (一)经济资本外强中干、“愁生计”:人力资本薄弱,家庭消费乏力

   (二)社会资本削弱、“愁适应”:邻里关系中断、社区参与不足,社区资本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削弱

   (三)福利制度资本薄弱、“愁养老”:制度资本在利益博弈中艰难前行,医疗保险政策获得优先发展,但养老保险令人担忧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阶段转型社区家庭发展评估

  一 城镇化研究:批判论、成效论与阶段论

  二 家庭政策与转型期的中国家庭

  三 数据来源与评估指数

   (一)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样本数据概况

   (三)转型社区家庭发展综合指数

  四 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

   (一)模型设计

   (二)结构方程模型

  五 家庭资本要素分析

   (一)家庭人力资本要素

   (二)家庭经济资本要素

   (三)家庭社会资本要素

  六 家庭结构要素分析

  七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转型社区待业妇女就业促进实务

  一 失地农民就业相关政策

   (一)安置思路:从“农转工”到“农转居”

   (二)政策目标:从“收入维持”到“就业融入”

   (三)管理方式:从特殊对待到统一管理

  二 W社区概况

  三 W社区待业妇女就业现状

  四 W社区待业妇女就业评估分析

   (一)转型社区待业妇女的不利因素

    1.年龄偏大,人力资本薄弱,就业技能缺乏

    2.社会资本缺失,就业服务滞后

    3.农民与市民的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危机

    4.就业与家庭照顾双重压力加剧社会角色冲突

   (二)转型社区待业妇女的有利因素

    1.生活经验丰富、择业观务实、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女性价值和工作伦理

    2.具备一定的受教育水平,具有较大人力资本提升空间和就业潜能

    3.丰富的潜在的社区社会资源优势

  五 转型社区待业妇女就业促进小组实务

   (一)建立阶段:确立组员角色与身份,建立规范与信任

   (二)发展阶段:减压小组活动和激励小组活动

   (三)拓展阶段:技能提升与职业生涯规划

   (四)结束阶段:强化成长与改变

  六 实务评估

   (一)妇女就业促进小组的专业优势

   (二)局限和反思

   (三)政策意义

 第六章 提升转型社区留守儿童抗逆力实务研究

  一 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

  二 理论评述

   (一)抗逆力理论缘起、发展及其评述

   (二)优势视角

   (三)儿童抗逆力的培养

  三 抗逆力实务小组

   (一)组员招募及活动方案设计

    1.组员招募

    2.小组成员介绍

    3.小组的性质

    4.小组活动目的

    5.小组设计方案

   (二)小组实务一:增强乐观感

   (三)小组实务二:提升效能感

   (四)小组实务三:增强归属感

  四 小组活动的效果评估

   (一)前后测对比分析

    1.小组工作对提升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是有效的

    2.积极构建家庭和学校的外部支持

   (二)小组实务满意度评估

  五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1.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内部差异较大

    2.小组工作有助于提升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

    3.以优势视角来看待留守儿童,提升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4.充分发挥儿童之家“家”的作用,增强留守儿童的归属感

    5.要搭建家-校-社区良性互动平台,增强留守儿童的外部支持力量

   (二)建议

    1.留守儿童个体层面的介入

    2.留守儿童家庭层面的介入

    3.留守儿童学校层面的介入

    4.留守儿童社区层面的介入

 文前辅文

本书介绍我国新型城镇化阶段乡-城人口迁移的重大转变、发展趋势及政策路径。本书以“异地城镇化(农民工)”及“就近城镇化(农转居转型社区)”双重视角,基于横向调查与纵向监测数据,发现当前乡-城流动人口群体日渐分化为“技能型”、“资本型”、“雇工型”和“流动型”四大典型社会层级,需要采取差异化融入策略,推动流动人口在总体向上流动的社会机制中顺利融入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同时,本书对转型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及家庭发展进行评估,并通过社会工作实务介入开展失地妇女就业促进、儿童抗逆力培养行动研究,提出构建系统化的家庭发展政策体系,以应对社区急剧转型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埃斯平·安德森编(Gosta Esping- Andersen)《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杨刚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

安东尼·吉登斯(Giddens, Anthony):《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陈锋、徐娜:《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动因及其社会适应——以云南沙村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第2期。

陈技伟、江金启、张广胜、郭江影:《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收入效应及其性别差异,《人口与发展》2016年第3期。

陈旭峰、田志锋、钱民辉:《社会融入状况对农民工组织化的影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呈贡区委、区政府:《中共昆明市呈贡区委、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涉农居民创业就业的意见(呈发〔2017〕8号)。

呈贡区委、区政府:《中共昆明市呈贡区委、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涉农居民创业就业的意见(呈发〔2017〕8号)。

呈贡新区管理委员会:《呈贡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失地农民基本保障的试行办法(呈政发〔2004〕32号)。

呈贡新区管理委员会:《呈贡新城规划区内被征地人员养老统筹办法试行通知(呈政发〔2005〕41号)。

呈贡新区管理委员会:《呈贡新区以房保障的指导意见(呈新管发〔2009〕5号)。

呈贡新区管理委员会:《呈贡新区以房保障的指导意见(呈新管发〔2009〕5号)。

程诚、边燕杰:《社会资本与不平等的再生产以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收入差距为例,《社会》2014年第4期。

仇立平:《城市新移民的“中产焦虑”,《人民论坛》2014年第15期。

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戴安娜·库图:《有一种力量叫复原力,《商业评论》2003年第7期。

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段成荣、段力刚:《流动人口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留守儿童的就学和学业成绩——基于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双重视角,《青年研究》2013年第3期。

范燕宁:《抗逆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两面性特点——以北京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服刑者的情况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11期。

符平、唐有财、江立华:《农民工的职业分割与向上流动,《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6期。

关信平:《非户籍人口视角下的特大城市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23日,第A08版。

关信平:《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实质及相关政策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郭菲、张展新:《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三群体研究,《人口研究》2012年第1期。

郭菲、张展新:《农民工新政下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险:来自中国四大城市的证据,《人口研究》2013年第3期。

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http://www. stats.gov.cn/tjsj/zxfb/201604/t20160428_1349713.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7月11日。

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http://cn. chinagate.cn/news/2017-04/30/content_40721463.htm,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7月5日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家庭司编著《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中国人口出版社,2015。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编《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中国人口出版社,2017。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30/content_9105.htm, 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7月6日。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06/content_5039947. htm,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7月11日。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管理世界》2014年第4期。

韩俊强:《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行为与城市融合——基于武汉市的调查,《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第4期。

韩丽丽:《学困生抗逆力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分析——基于对266名学困生的问卷调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

何雪松、黄富强、曾守锤:《城乡迁移与精神健康: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和红、任迪:《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人口研究》2014年第6期。

洪岩璧:《再分配与幸福感阶层差异变迁(2005~2013),《社会》2017年第37期。

侯亚杰、姚红:《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模式与差异——基于潜类别分析的方法,《人口研究》2016年第2期。

《户籍制度改革重在赋权和增利》,http://opinion.people. com.cn/n/2013/0811/c1003-22518705.html。

怀默霆(K.Whyte):《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第1期。

黄斌欢:《双重脱嵌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阶级形成,《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2期。

黄嘉文:《收入不平等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社会》2016年第2期。

李春岭:《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李国平、孙铁山、刘浩:《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研究及其展望,《人口与发展》2016年第3期。

李汉林、魏钦恭、张彦:《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李培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跨越“陷阱”,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703/18/t20170318_21133902.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7月5日。

李培林、李炜:《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社会》2012年第5期。

李倩、李小云:《 “分类”观念下的内倾性社会交往: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困境,《思想战线》2012年第5期。

李强:《“双重迁移”女性的就业决策和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5期。

李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融入”与“不融入”,《河北学刊》2011年第5期。

李强、王昊:《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结构问题与发展对策,《社会》2017年第3期。

李荣彬:《生计资本视角下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人口与发展》2016年第6期。

李荣彬、袁城:《社会变迁视角下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人口与发展》2013年第6期。

李若建:《工人群体的分化与重构——基于人口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5期。

李树茁、王维博、悦中山:《自雇与受雇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差异研究,《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2期。

李铁、徐勤贤:《城镇化视角下的人口发展,《人口研究》2017年第1期。

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梁辉、胡健、杨云彦:《迁移模式对农民工人际网络构建的影响研究,《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2期。

刘成斌:《农民工流动方式与子女社会分化——对中国人口流动制度设计的反思,《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第4期。

刘成斌、童芬燕:《农民工子女随迁现状与推进路径,《青年研究》2016年第1期。

刘红春:《论社会组织促进平等就业的法律角色,《思想战线》2017 年第 1 期。

刘建娥:《从农村参与走向城市参与:农民工政治融入实证研究——基于昆明市2084份样本的问卷调查,《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1期。

刘建娥:《企业农民工赋权式融入的困境、内涵及对策研究——基于八家大型企业的高端访谈与深度调研,《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14年第1期。

刘建娥:《青年农民工政治融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基于2084份样本的问卷调查数,《青年研究》2014年第3期。

刘建娥:《乡-城移民(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实证研究——基于五大城市的调查人口研究,《人口研究》2010年4期。

刘建娥:《乡-城移民家庭融入趋势及政策研究框架——基于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刘建娥、范雅康、罗明辉:《乡-城移民家庭融入趋势及政策研究框架——基于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刘建娥《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策略研究》,《社会》2010第1期。

刘军强、熊谋林、苏阳:《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追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刘茜、杜海峰、靳小怡、崔烨:《留下还是离开——政治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社会》2013年第4期。

刘玉兰:《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科学流派》2011年第6期。

卢晖临、潘毅:《当代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情感与集体行动,《社会》2014年第4期。

陆文荣、何雪松、段瑶:《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困境及出路选择——基于苏浙沪七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分析,《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10期。

吕利丹:《从“留守儿童”到“新生代农民工”——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终止及影响研究,《人口研究》2013年第1期。

罗遐:《农民工定居城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合肥市为例,《人口与发展》2012年1期。

罗兴佐:《阶层分化、社会压力与农民上访——基于浙江 D 镇的调查,《思想战线》2015年第4期。

马流辉:《底层社会、非正规经济与参与式治理——基于上海城乡结合部桥镇的考察,《学习与实践》 2015年第11期。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宁光杰、李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工流动范围与市民化差异,《中国人口科学》2016第4期。

裴小茹:《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养成——以上海市MH区X学校为例,《社会工作》2012年第11期。

亓昕:《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形成——基于建筑业农民工的考察,《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6期。

钱民辉、扈秀海:《社会热点面对面,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全国“十三五”异地扶贫搬迁规划》,http://www. chinanews.com/gn/2016/09-24/8013391.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7月11日。

任远:《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研究,《复旦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任远:《重构土客关系: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与发展性社会政策,《复旦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沈之菲:《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读和培养,《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期。

盛亦男:《流动人口家庭迁居的经济决策,《人口学刊》2016年第1期。

盛亦男:《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人口研究》2013年第4期。

石鹏娟、孙立霞:《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的民族地区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模式研究——以西宁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1期。

石智雷、施念:《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城市融入分析,《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2期。

罗小琴、桂江丰:《流动人口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障的行为及成因分析,《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6期。

史学斌、熊洁:《家庭视角下的农民工城市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5期。

宋月萍、陶椰:《融入与接纳:互动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证研究,《人口研究》2012年第3期。

孙中伟:《农民工大城市定居偏好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人口研究》2015年第5期。

田丰:《逆成长: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十年变化(2006~2015),《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3期。

田国秀:《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汪传艳:《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东莞市的调查,《青年研究》2013年第2期。

汪建华:《城市规模、公共服务与农民工的家庭同住趋势,《青年研究》2017年第3期。

汪建华、黄斌欢:《留守经历与新工人的工作流动 农民工生产体制如何使自身面临困境,《社会》2014年第5期。

王春光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量”与“质”,《人民论坛》2018(18)。

王春光:《城市化中的“撤并村庄”与行政社会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3期。

王春光:《外来农村流动人口本地化的体制性困境,《学海》2017年第2期。

王静:《融入意愿、融入能力与市民化——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1期。

王瑞民、陶然:《“城市户口”还是土地保障:流动人口户籍改革意愿研究,《人口与发展》2016年第4期。

王晓刚:《失地农民就业质量评价——以郑州市为例,《城市问题》2015年第7期。

王跃生:《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

隗苗苗、张汝立:《从保护到支持:中国失地农民政策的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3期。

魏万青:《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魏万青:《自选择、职业发展与农民工同乡聚集的收入效应研究,《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5期。

吴帆、李建民:《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政策路径分析,《人口研究》2012年第4期。

吴菲、王俊秀:《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检验农民工的多重参照群体,《社会》2017年第2期。

吴昊、郑永军、谷玉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转型社区的发展陷阱及其治理困境,《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5期。

吴业苗:《农村城镇化、农民居住集中化与农民非农化——居村农民市民化路径探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4期。

武岩、胡必亮:《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民工收入差距,《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6期。

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健康心理杂志》2002年第4期。

谢建社、牛喜霞、谢宇:《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珠三角城镇地区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1期。

谢勇、丁群晏:《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1期。

《新型职业农民超1400万人》,http://www.gov.cn/xinwen/2018-01/28/content_5261442.htm ,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7月5日。

熊景维、钟涨宝:《农民工市民化的结构性要件与路径选择,《城市问题》2014年第10期。

熊跃根:《女性主义论述与转变中的欧洲家庭政策——基于福利国家体制的比较分析,《学海》2013年第2期。

许莉亚:《学校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许熙巍、夏青、汤岳 :《中英城乡结合部社区案例的经济与社会转型比较,《国际城市规划》2014年第5期。

闫伯汉:《乡城流动与儿童认知发展——基于2012年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数据的分析,《社会》2017年第4期。

阳毅、欧阳娜:《国外关于复原力的研究综述,《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6年第14期。

杨凡:《流动人口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研究——基于倾向值方法的分析,《人口研究》2015年第6期。

杨刚强、孟霞、王艳慧:《城乡流动人口结构分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优化,《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

杨菊华:《人口流动与居住分离:经济理性抑或制度制约?,《人口学刊》2015年第1期。

杨菊华:《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人口研究》2012年第5期。

杨菊华、陈传波:《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人口与发展》2013年第3期。

杨菊华、何炤华:《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变迁与延续,《人口研究》2014年第2期。

杨菊华、吴敏、张娇娇:《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代际差异研究,《青年研究》2016年第4期。

杨穗、李实:《中国城镇家庭的收入流动性,《中国人口科学》2016年第5期。

叶继红:《集中居住区移民身份认同偏差:生成机理与调整策略,《思想战线》2013年第4期。

尹志刚:《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几点思考,《新型城镇化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论文集》,2014。

于宏、周升起:《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城市问题》2016年第7期。

于潇、孙悦:《城镇与农村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析,《人口研究》2017年第1期。

余敬文、徐升艳:《土地保障、逆向激励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行为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第1期。

翟年祥、项光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支持,《中国行政管理》 2012年第2期。

张春泥、谢宇:《同乡的力量:同乡聚集对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社会》2013年第1期。

张汝立:《从农转工到农转居——征地安置方式的变化与成效,《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第4期。

张汝立:《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张秀兰、徐月宾:《建构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张亚兰、刘建娥:《抗逆力视角下流动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介入案例研究——基于云南省HIH民办社工机构社区服务实践,《云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张翼:《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2期。

赵芳、陈艳:《近二十年来的欧洲家庭政策:变化及其延续,《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浙委〔2001〕20号),20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644805.htm,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7月11日。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17564281?fr=aladdin,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7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6。

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4期。

朱启臻、胡方萌:《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环境的几个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10期。

朱晓、段成荣:《“生存-发展-风险”视角下离土又离乡农民工贫困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16年第3期。

朱宇、林李月:《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从“城市融入”到“社会融入”,《地理科学》2011年第3期。

Alcock, Pete. ,. Basingstoke:Palgrave. 2006.

Amit,K.,& I.riss.“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Immigrants:Pre-and Post-migration,” ,Vol. 119,No.1,2014.

Atkinson, A. B., Cantillon, B., Marlier, E., & Nolan, B.. RePEc. 2002.

Atkinson, A. B., Cantillon, B., Marlier, E., & Nolan, B. .Luxembourg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05.

Atkinson,T.,B. Cantillon, E. Marlier, and B. Nola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Bingqin Li, ChunLai Chen and BiLiang Hu. “Governing Urbanization and the NewUrbanization Plan in China,” , Vol.28, No. 2, 2016.

Brockmann,H.J.Delhey,C.Welzel,H.Yuan.“The China Puzzle: Falling Happiness in a Risi Economy,”Vol.10,No.4,2009.

Burchadt ,T. Le,Grand,J.and Piachaud D.“Degrees of Exclusion:Developing a Dynamic, Muti-dimensional Measure,”in J.Hills (eds.),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Burt, R. 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Byrne David.Berkshire: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9.

Cassarino,J.P. “Theorising Return Migration:the Conceptual Approach to Return Migrants Revisited,” , Vol.6, No.2 , 2004.

Cassarino,J.P. . Triandafyllidou, Anna, ed. Routledge ,2015.

Chris Ling and Ann Dale.“Agency and Social Capital: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s,”, Vol.49,No.1,2014.

Diener,E.,Oishi,S.,Lucas,R.E. “Personality,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 ,Vol.54.No.1.2003.

Diener, E., Emmos, R., Larsen, R., & Griffin, S.“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Vol.49,No.1,1985.

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 ,1984.

Furstenberg, F. F., & Hughes, M. E.“Social Capital and Successful Development among at-risk Youth,” JVol. 57,No.3,1995.

Giambona,U. F.,and E. Vassallo.“Composite Indicator of Social Inclusion for European Countries,” , Vol.116, No.1, 2014.

Gu,Baochang, “Internal Migration Dominates Population in China,”, Vol. 10, No. 1, 2014.

Guo,S, Zou,J.“ Study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of Rural Areas in China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Pattern Urbanization—Taking Zhanqi Village, Pi County for Instance,”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Vol.3,No.9,2015,pp.137-144。

Hamama, L., & Arazi, Y.“ Aggressive Behavior in at-risk Children:Contribu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Family Cohesion,” ,Vol.17,No.3,2012.

Harris, J.and Todaro, M. P. 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 , Vol.60, No.1, 1970.

Henderson, P. . Bristol :Policy Press. 2005. Vol3,No.9,2015.

Jurgen Habermas.“ Towards a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Vol.13,No.(1-4),1970.

Kuschminder, K. “Interro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migration and Sustainable Return,”, Vol.55, No.3, 2017.

Leung,A., Kier,C., Fung,T., et al.,“ Searching for Happiness: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apital,” , Vol.12,No.3, 2011.

Levitas,R. :.Macmillan, 2005.

Marshall,T.H.“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in T. H. Marshall and Tom Bottomore (eds.) , , London :Pluto Press,1992.

Massey,D.S., Arango J., Hugo G., et al.“An 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Theory:The North American Case,” , Vol.20, No.4, 1994.

Oxoby, R. Robert Oxoby, Vol.36, No.12, 2009.

Parcel, T. L., & Menaghan, E. G.“Family Social Capital and Children's Behavior Problems,”, Vol.56,No.2,1993.

Park,R.E and E.W.Burgess, (2nd e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1.

Payne Malcolm. , the third edition.Palgrave Macmillan, 2005.

Qiaobing Wu, Bill Tsang, and Holly Ming.“Social Capital, Family Support, Resilience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of Chinese Migrant Children,” ,Vol.44,No.3,2014.

Qiaobing Wu,et al. Anderson Johnson,“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Depression of Urban Chinese Adolescents:An Integrative Framework,”,Vol.45,No.1,2010.

Richard,A.,Easterlin, Robson Morgan, Malgorzata Switek and Fei Wang.“China's Life Satisfaction,1990-2010,”e , Vol.109,No.25,2012.

Rutter,M.“Pathways from Children to Adult Life,”1989.

Soleimani,M., S.Tavallaei., H.Mansuorian., Z.Barati.“The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Transitional Neighborhoods,”,Vol.119,No.3,2014.

Song Ligang, Wu Jiang and Zhang Yongsheng.“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Vol.31, No.3, 2010.

Stark, Oded & J. Edward Taylor. “Migration Incentives, 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No.01, 1991.

Taylor, M. “Communities in Partnership:Developing a Strategic Voice,”, Vol.5, No.2, 2006.

Taylor-Gooby, Peter. The Divisive Welfare State. , Vol.50 ,No.6, 2016.

Tito Borri. Gordon Hanson, and Barry McCormick.(eds.)

Todaro, M. P. Internal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Review of Theory, Evidence,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Geneva: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 1976.

Vemuri A.W., Grove J.M., Wilson M.A., et al. “A Tale of Two Scales: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fe Satisfaction, Social Capital, Incom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t Individual and Neighborhood Levels in Metropolitan Baltimore,”, Vol.43,No.1, 2011.

Walker,R.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 in A.Walker and C.Walker (eds.), London:Child Poverty Action Group, 1997.

World Bank. “Inclusion Matters :the Foundation for Shared Prosperity,”. 2013.

Wu Xiaogang and Jun Li. 2013.“Economic Growth, Income Inequ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Evidence from China,” 2017.

Yang Song. “Hukou-based 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in Urban China,”, Vol. 53, No.8, 2016.

Ying Liang & Peigang Wang.“ Influence of Prudential Value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hinese Urban-Rural Residents,” ,Vol.118,No.3,2014.

Ying Liang & D.Zhu.“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hinese Landless Peasants in Relatively Developed Regions:Measurement Using PANAS and SWLS,”, Vol.123,No.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