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0

虚拟生存研究图书

Study on Man's Virtual Survival

SSAPID:101-5972-3051-33
ISBN:978-7-5097-3185-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之一种。作者对由虚拟技术与互联网架构的另类生存时空“虚拟生存”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描写与剖析。作者指出,虚拟生存作为现实生存的延伸、丰富与拓展正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与必需。然而,虚拟生存不可避免地带有技术化的弊端。为此,必须确定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各自的边界和合理范围。必须以现实生存为依托,以虚拟生存作补充、丰富和拓展,促进虚拟认同与现实认同的兼容、平衡与互补,有效地消除虚拟实在可能造成的“混沌”与失序,最终使人类的虚拟生存纳入正常的生活轨道。

相关信息

丛书名: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
作 者: 郑元景
编 辑:李兰生;李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致谢

 内容提要

 出版说明

 导论

  一 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状况

   2.国内研究状况

  三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四 本书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本书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技术“考古学”与人的技术化生存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技术趋势的普遍性

   一 技术与人类的起源

   二 技术趋势的普遍性

  第二节 技术的文化本质与人的技术化生存

   一 技术的文化本质

   二 人的技术化生存

 第二章 虚拟生存:技术化生存的当代新样态

  第一节 虚拟:人的活动的普遍特性

   一 虚拟的语义辨析

   二 虚拟:人的活动的普遍特性

  第二节 虚拟实在与人的虚拟生存

   一 虚拟实在的理论透视

    1.虚拟实在的三重视域

    2.虚拟实在——“世界3”的当代拓展

   二 虚拟生存的生成及虚拟生存的实质

    1.虚拟生存:虚—实共生的存在

    2.虚拟生存的生成

    3.虚拟生存的实质——基于网络虚拟技术的符号化存在及其体验

 第三章 虚拟生存:现代性的聚合与重构

  第一节 虚拟生存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

   一 二者在对“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的依赖上相一致

   二 二者在对“主体性”的追求上相一致

   三 二者共同受制于一个“总体性”逻辑——现代商业逻辑

  第二节 虚拟生存呈现的现代性新形态

   一 虚拟生存的主体形态

    1.实践活动与人的主体性的历史演变

    2.虚拟生存的主体形态

   二 虚拟生存的理性形态

    1.社会实践与理性形式

    2.虚拟生存的理性形态——网络理性

 第四章 虚拟生存的矛盾分析

  第一节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

   一 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拒斥

   二 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侵蚀

   三 现实世界对虚拟世界的控制

  第二节 网络技术与人文价值的矛盾

   一 虚拟生存可导致人与现实社会的疏离

   二 信息、知识与生存智慧的张力和矛盾

   三 符号异化与生存意义的失落

  第三节 网络信息权利诸向度及其矛盾

   一 网络信息权利的内涵

   二 网络信息的自由平等及其假象

    1.网络信息访问权与数字鸿沟

    2.网络信息发布权及其异化

    3.互联网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的二律背反

   三 网络信息控制权与商业利益的矛盾和网络信息安全权与信息监控的矛盾

    1.网络信息控制权与商业利益的矛盾

    2.网络信息安全权与信息监控的矛盾

   四 保持文化多样性的权利与网络文化霸权之争

 第五章 虚拟生存的现代认同与人的虚实和谐发展

  第一节 虚拟生存中的认同问题

   一 现代性与认同危机

   二 虚拟生存中的认同问题

    (一)个体认同困境

     1.虚拟自我对现实真我和本我的遮掩

     2.虚拟自我与现实社会关系的分离

    (二)群体认同困境

     1.虚拟社区的认同困境

     2.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削弱与淡化

    (三)类的认同困境

  第二节 虚拟生存的现代认同及其运行

   一 虚拟生存的现代认同

    1.虚拟认同的含义

    2.虚拟认同的特征

   二 解决虚拟认同困境的运行机制、文化准则与行为调适

    1.虚拟认同的有效运行机制:信任与合作以达成上下互动的共识

    2.虚拟认同的文化准则与行为调适:自由、自律与多元宽容

  第三节 虚—实和谐共生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 虚拟世界的实质与虚—实和谐共生

    1.虚拟世界是一种特殊的、人造的“现实世界”

    2.虚—实共生、和谐互动

   二 网络环境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虚拟生存与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2.虚拟生存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

    3.虚拟生存与人的“类本质”的全面发展

 结语

 附录1 虚拟生存:虚—实共生的存在

  一 虚拟生存的产生与拓展

  二 虚拟世界的实质:一种特殊的、人造的“现实世界”

   1.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网络虚拟世界是从现实物理世界中发展而来的

   2.从归属关系来看,网络世界是现实物理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从虚拟世界的创造性来看,其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或“创造”是以现实世界为根基的,最终还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加以验证和实现

  三 虚拟生存:虚—实共生的存在

   1.虚拟生存是在当代科技发展基础上,人类的现实生存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一种呈现

   2.虚拟主体是现实主体的化身,是现实基础上的符号虚拟存在,体现出现实主体的各种欲求和行为预期

   3.虚拟社会关系的基础仍源于现实社会,孕育着、蕴涵着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

   4.虚拟生存是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开放性的创新过程,不仅要遵守虚拟社会的各种技术与伦理规范,更要遵守现实社会秩序

 附录2 科技进步与社会和谐

  一 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1.科学技术具有巨大的物质功能与经济功能,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具有强大的精神、文化与政治功能,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不竭源泉

  二 科学技术开发和应用中的价值偏离及其社会风险

   1.科学主义泛化、技术理性膨胀及与价值理性偏离

   2.科技异化及其社会风险

  三 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必须坚持三原则,必须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1.坚持客观公正性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3.坚持公众利益优先原则

 附录3 现代性的起源和演化脉络

  一 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的词源、词义考察

  二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一)启蒙精神与现代性意识的形成

   (二)西方学者眼中的现代性的基本原则(理性与主体性)的确立

  三 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和后现代主义的诘难与反叛

   (一)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与张力

   (二)后现代主义的诘难与反叛

 附录4 网际互动与虚拟认同

  一 网际互动:流动的现代性

  二 网际互动中的认同难题:个体与群体认同困境

   (一)个体认同困境

   (二)群体认同困境

  三 网际信任机制的建立和虚拟认同模式的构建

   (一)网际信任机制的建立

   (二)虚拟认同模式的构建:虚—实共生、和谐互动

  四 结语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编辑委员会

网络化生存亦即虚拟生存作为现实生存的延伸、丰富与拓展正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与必需。然而,虚拟生存不可避免地带有技术化的弊端。作者指出,必须确定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各自的边界和合理范围,寻求并保持虚拟与现实的共生、和谐与平衡,有效消除虚拟生存可能造成的“混沌”与失序,最终使人类的虚拟生存纳入正常的生活轨道。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

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费·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陈嘉明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

孙伯鍨、张一兵:《走近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4]布鲁诺·雅科米:《技术史》,蔓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让-伊夫·戈菲:《技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0。

[6]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00。

[7]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8]E.舒尔曼:《科技文明和人类未来》,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7。

[9]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

[10]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

[11]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宋祖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2]邹珊刚主编《技术与技术哲学》,知识出版社,1987。

[13]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4]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5]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三联书店,1991。

[16]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17]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

[18]李伯聪:《高科技时代的符号世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9]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20]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

[21]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卞崇道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22]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3]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杨立平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4]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何道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5]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6]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译,海南出版社,1996。

[27]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8]比尔·盖茨:《未来时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9]戴维·申克:《信息烟尘: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30]科恩:《自我论》,三联书店,1986。

[31]巫汉祥:《寻找另类空间——网络与生存》,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32]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刘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3]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南出版社,1998。

[34]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5]尼尔·巴雷特:《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6]波斯特:《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2000。

[37]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8]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9]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0]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1]安德鲁·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陆俊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2]史蒂文·拉克斯编《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禹建强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

[43]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网络时代公共知识领域的警世喻言》,李旭译,中信出版社,2004。

[44]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3。

[45]李河:《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6]高清海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47]李伦:《鼠标下的德性》,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48]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9]周寰:《点击网络文明》,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50]黄少华:《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51]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2]张雷:《虚拟技术的政治价值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53]曾国屏等:《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4]张明仓:《虚拟实践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55]王前:《技术现代化的文化制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56]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7]金伯利·S.杨:《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毛英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58]查尔斯·普拉特:《混乱的联线:因特网上的冲突与秩序》,郭立新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59]大卫·约翰斯顿等:《在线游戏规则:网络时代的11个法律问题》,张明澍译,新华出版社,2000。

[60]巴雷特:《赛伯族状态:因特网的文化、政治和经济》,李新玲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61]勒内·贝尔内:《欢腾和虚拟:复杂性是升天还是入地?》,《第欧根尼》1997年第2期。

[62]李伯聪:《符号世界与符号异化》,《哲学研究》1998年第7期。

[63]肖峰:《虚拟实在的本体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64]李湘德、彭斌:《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综述》,《创新论坛》2004年第6期。

[65]张世英:《现实·真实·虚拟》,《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66]刘大椿:《虚拟技术的现代性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2期。

[67]张怡:《虚拟实在论》,《哲学研究》2001年第6期。

[68]徐梦秋:《科学规范的内涵、类别、功能、结构和形式》,《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3期。

[69]郦全民:《从世界3到虚拟世界的涌现》,《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5期。

[70]成素梅、漆捷:《“虚拟实在”的哲学解读》,《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5期。

[71]殷正坤:《波普尔的世界3和虚拟世界》,《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72]王前:《网络伦理视角的自我定位问题》,《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73]李三虎:《技术、空间和权力——米歇尔·福柯的技术政治哲学》,《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3期。

[74]林德宏:《“技术化生存”与人的非人化》,《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75]冯鹏志:《迈向共生的理想——关于网络化与人类生存方式之前景的思考》,《新视野》2000年第3期。

[76]杨富斌:《虚拟实在与客观实在》,《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6期。

[77]卢山冰、黄孟芳:《网络主体的理性解读》,《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4期。

[78]何明升、白淑英:《在线生存:现代性的另一种呈现》,《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

[79]贺善侃:《虚拟主体性: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80]郦全民:《软智能体的认识论蕴涵》,《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

[81]贾英健:《论虚拟生存》,《哲学动态》2006年第7期。

[82]贾英健:《虚拟生存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域》,《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3期。

[83]唐魁玉等:《网络传播与生活方式的现代性》,《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84]张晓荣:《人文主义视野下的Cyborg》,《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4期。

[85]童星、严新明:《网络社会控制的悖论》,《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86]郑永廷、银红玉:《试论人的信息异化及其扬弃》,《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87]王治东:《选择与超越:关于技术化生存的哲学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3期。

[88]常晋芳:《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89]韩震:《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5期。

[90]王成兵、张志斌:《认同危机:一个现代性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4期。

[91]李辉:《网络虚拟交往中的自我认同危机》,《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92]高兆明:《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认同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93]黄鸣奋:《电子边疆艺术:想象与现实的会聚》,《文史哲》2005年第4期。

[94]王成兵等:《论虚拟社会与当代认同危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95]何明升、李一军:《网络生活中的虚拟认同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4期。

[96]王爱民:《论网络媒介受众认同问题》,《求索》2005年第1期。

[97]张彦:《论网络空间的精神治理与青少年网德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4期。

[98]肖永梅、胡树祥:《论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4期。

[99]冯鹏志:《从混沌走向共生》,《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7期。

[100]叶险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哲学的现实基础》,《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01]周甄武:《促进人性与人的生存方式的和谐发展》,《淮南师范学院报》2006年1期。

[102]唐魁玉:《复杂性与数字化和谐社会的建构》,《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103]王淑梅:《从人的生存发展看网络虚拟实在》,《学术论坛》2007年第7期。

[104]H.霍利:《全球化和社会失范》,《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第11期。

[105]汪丁丁:《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硅谷时代》1999年第11期。

[106]金吾伦:《关于“virtual reality”的翻译》,《光明日报》,http://www.gmdaily@public.bta.net.cn,1996-10-28。

[107]陈志良:《虚拟:哲学必须面对的课题》,《光明日报》,http://www.gmdaily@public.bta.net.cn,2000-01-18。

[108]戴汝为:《关注网络行为的规范和道德问题》,《光明日报》,http://www.gmdaily@public.bta.net.cn,2005-6-30。

[109]约翰·佩利·巴洛:《网络空间独立宣言》,http://yjrg.net/HT/bbsindex?b=con?B=297&F=M.1119154617.A。

[110]佚名:《网络时代的主体和自我认同:一个技术哲学和媒介研究的思路》,我爱资源网:http://www.lovezy.cn/content/catlog2/lwhzw/1w1221229430.htm。

[111]朱林军:《垃圾电子邮件引发的个人网络隐私权思考》,中国法院网,2007年6月18日。

[112]黄厚铭:《模控空间(cyberspace)的空间特性:地方的移除(dis-place)或取代(re-place)?》,http://inf.cs.nthu.edu.tw/cbmradm/conference2000/read&respond.html。

[11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nnic.net.cn。

[114]David R.Koepsell,The Ontology of Cyberspace,Carus Publishing Company,2000.

[115]Pierre Levy,Becoming Virtual Reality in the Digital Age,New York and London:Plenum trade,1998.

[116]Tim Jordan,Cyber power: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9.

[117]Brian D.Loader(ed),Cyberspace Divide:Equality,agency and polic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118]William Seager,Ground Truth and Virtual Reality:Hacking vs Van Fraassen,Philosophy of Science,1995.

[119]Stephen Talbott,The Future Does Not Compute:Transcending the Machines in Our Midst,Sebastopol CA:O’Reilly & Associates,Inc,1995.

[120]Annalee Newitz,Identity and the Internet,http://www.levity.com/julian/bungle.html.

[121]Enrico Pattaro,Norms Laws and the Internet,Paper presented to the “II Congreso mundial de derecho inoformatico”,Madrid,2002.

[122]Howard Rheingold,The Virtual Community:Finding Connection in a Computerized World,London:Secker & Warburg,1994.

[123]James M.Beniger,Who Shall Control Cyberspace?Communication and Cyberspace:Social Interaction Environment,Hampton Press,Inc,1996.

[124]Tim Jordan,Cyberspace: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9.

[125]Andrew Wenn,Virtuality?The problem indentity in cyberspace,http://www.uiowa.eduhcommstud/resources/Gender Medial cyber txt.html.

[126]Bell,David,An introduction to cybercultur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127]Spinello,Morality and law in cyberspace,Sudbury,Massachusetts: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