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7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第1辑图书

Research on Urban Social Work Vol.1

SSAPID:101-5972-0896-19
ISBN:978-7-5097-9796-9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为推进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研究,引领都市社会工作的探索,不断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向纵深发展,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决定出版发行《都市社会工作研究》学术集刊。本书是第一辑,主题为医务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研究,内容包括长期住院患儿社会性需要与医院社会工作服务研究、沪台医务社工的比较研究、社区康复的精神障碍者就业状况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癌症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的质性探究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佟英磊;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1辑编辑组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编委会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发刊词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稿约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

  重新审视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的视域与方法

   一 男性是预防与干预家庭暴力行动的主体

    (一)“男性参与”从理念到行动

    (二)男性参与反对家庭暴力的效果

   二 重新审视施暴行为

    (一)男性对夫妻关系的理解

    (二)男性对性别角色不同的看法

     1.欣赏的男性

     2.欣赏的女性

     3.不欣赏的男性

     4.不欣赏的女性

    (三)男性对暴力行为的认知

     1.因妻子“唠叨”而发生暴力行为

     2.“暴力”是解决家庭矛盾的有效手段

   三 社会工作介入对暴力行为的矫治辅导

    (一)干预施暴者的工作经验与原则

     1.同理施暴者的处境

     2.警察是制止暴力行为的责任主体

     3.形成多部门合作工作网络,协力干预家庭暴力

     4.践行《反家庭暴力法》,推动完善对施暴者的惩戒制度

    (二)社会工作介入对施暴者的矫治辅导

    (三)对施暴者辅导中的难点讨论

     1.对暴力行为的本质认识含糊

     2.对女性带有歧视性的偏见

     3.施暴者个人的改变缺乏社会环境的支持

  我国老年群体社会福利态度现状的定量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回顾

    (一)老年个人福利问题与老年群体社会福利态度

    (二)社会福利态度现状与老年群体社会福利态度

    (三)社会福利态度影响因素与老年群体社会福利态度

    (四)对策研究与老年群体社会福利态度

   三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老年人

     2.社会福利态度

    (二)研究数据和指标体系

     1.数据基本情况

     2.概念操作

      (1)因变量

      (2)自变量

   四 结果分析

    (一)老年群体的社会福利态度现状

     1.收入方面的社会福利态度现状,大部分老年人不是特别满意

     2.政府责任方面的社会福利态度现状,老年人普遍认为提供福利是政府的责任

     3.纳税者征税方面的社会福利态度现状,老年人认为高收入者应该纳更多的税

    (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社会福利态度状况的比较

    (三)我国老年群体社会福利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个人特征与老年群体社会福利态度

     2.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群体社会福利态度

     3.社会支持网络与老年群体社会福利态度

   五 结语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的组织运作机制初探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土社区精神康复服务转型之背景

   三 从传统管控体系到社区的精神康复

   四 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的运作机制

    (一)成立背景与初衷

    (二)三级防治网络与组织关系

    (三)双重运作机制

     1.推行“五常”抑或选择“复元”

     2.如何对待污名化

     3.专业服务,还是安全优先

   五 结论与讨论

  建构赋权取向小组工作案例研究

   一 引言

   二 相关文献回顾

   三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二)方法

     1.小组工作方法

     2.评定工具

     3.量表评定

     4.统计方法

   四 结果

    (一)基线时两组的比较

     1.正态性

     2.独立样本t检验

    (二)基线与随访数据比较

   五 讨论

    (一)“赋权”于精神病患者的作用与意义

    (二)小组工作方法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三)本次研究的局限与建议

 【医务社会工作】

  长期住院儿童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一 研究背景: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与挑战

    (一)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历史回顾

    (二)大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

    (三)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启

   二 研究设计:问题、方法与理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理论视角

   三 白血病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设计与介入

    (一)进入策略:病房探访与关系建立

     1.链接护士长,获取基本信息

     2.随医生查房,获得合法性认同

     3.病房探访,与患儿及家长建立专业关系

    (二)评估诊断:白血病儿童的生活境遇与需求

    (三)服务设计:互动游戏+“病房内课堂”

    (四)服务效果

    (五)对前期服务的反思与后续服务的思考

   四 “阳光小屋”:公共活动空间的营造

    (一)医院内的活动空间:“阳光小屋”的功能拓展

    (二)社会工作服务嵌入

   五 理论反思:鹏鹏离去以及对意义疗法的思考

    (一)鹏鹏走了

    (二)白血病儿童及家庭的苦痛

     1.治愈率与5年生存率

     2.生理痛苦与心理苦痛

    (三)理论选择:意义疗法

   六 对白血病儿童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展望

    (一)重视白血病儿童间接社会工作服务

    (二)对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服务资质的思考

    (三)重视社会工作实习中督导的作用

  上海市与台湾省医务社工的比较研究

   一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问题

    3.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界定

    2.医务社工研究现状

    3.医务社工的“嵌入性”发展

    4.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理论视角

     (2)研究框架

     (3)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三 案例分析

    1.医务社工的“嵌入”要素

     (1)“嵌入”主体

     (2)“嵌入”对象

     (3)“嵌入”过程和空间

    2.医务社工服务的“嵌入”

     (1)医务社会工作

      ①个案工作

      ②团体工作

      ③社区工作

      ④医患关系

     (2)志愿者服务与管理

     (3)教育培训

     (4)开拓性服务

    3.医务社工的“嵌入”效应

     (1)服务的范围

     (2)服务的认可

     (3)社区服务

     (4)经济援助

   四 总结

    1.上海市医务社工嵌入性发展的特点

     (1)医院志愿者管理与专业实习生介入

     (2)医务社工的管理模式不一

     (3)医务社工服务内容分散,重心偏移

     (4)社工服务的专业性较弱

  社会比较理论视角下癌症患者自我适应探究

   一 研究源起

   二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提纲

     2.资料收集

     3.资料处理与分析

     4.具体分析

   四 研究结果

    (一)社会比较产生的负面影响

     1.加重焦虑

     2.引发落差感

     3.引发不公平感

    (二)社会比较产生的正面影响

     1.信息支持

     2.自我提高

     3.反思自身

     4.身份认同

   五 讨论

    (一)链接癌友资源

    (二)设定适度的目标

    (三)适切引导心理社会平衡

    (四)促进其从被动治疗者向自助者转变

   六 总结

 【社会组织研究】

  妇联组织转型和妇女社会工作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和具体问题

    2.研究方法

    3.研究意义

    4.基本概念界定

   二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及讨论

    1.党和妇联组织的关系以及妇联组织变革的背景

    2.妇联组织变革的动因和方向

     (1)改良派观点

     (2)革新派观点

    3.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途径和内容

   三 浦东妇联组织转型和公共服务提供的经验研究

    1.浦东新区妇联的“手艺中国”项目简介

    2.剪纸坊和社区残疾妇女服务

    3.纸艺坊和社区妇女发展

   四 浦东妇联组织转型和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理论分析

    1.增能理论

    2.妇联组织、“手艺中国”项目和增能

    3.增能、基层妇女团队建设、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法团主义视角下上海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现状及功能研究

   一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概念界定

     1.社会组织

     2.枢纽型社会组织

   二 文献回顾

    (一)关于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研究

    (三)关于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研究

    (四)法团主义理论

   三 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四 上海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现状描述与分析

    (一)上海市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二)政府主导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分类研究

     1.政府主导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分类

      (1)领域类枢纽型组织

      (2)地域类枢纽型组织

      (3)混合类枢纽型组织

     2.法团主义视角下政府主导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理论分析

      (1)在组织形成之初都是基于政府的考量

      (2)政府背景

      (3)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

    (三)社会自发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分析

     1.源于社会自下而上的需求,自发形成

     2.聘任领域专业人员

     3.经费自主筹集

   五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分析

    (一)政府主导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管理功能

     1.登记

     2.评估

     3.政府购买服务合同见证方

    (二)社会自发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

     1.传达信息,反映诉求

     2.指导咨询

     3.交流合作、项目对接

     4.公益人关怀

   六 结论和讨论

    (一)研究结论

     1.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呈现两种基本形态

     2.两类枢纽型社会组织特点鲜明

     3.兼具管理、服务功能,但各有侧重

    (二)进一步思考:权威性与独立性的平衡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20”社区青少年失业过程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青年失业:新失业群体出现

    (二)低龄社区青少年失业现象

    (三)研究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关于青年失业原因的研究

     1.个人内在原因

     2.社会文化原因

    (三)关于失业后果的研究

     1.社会互动缺失

     2.社会排斥与自我隐蔽

    (四)文献评述

   三 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2.资料收集过程

   四 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20”社区青少年失业过程分析

    (一)拒校阶段:偏离、逃离

     1.同伴关系

      (1)受欺凌现象下的逃离

      (2)结伴游戏下的逃离

     2.学校角色

     3.家庭弱支持

    (二)“宅”“隐”阶段:隔离、隐蔽

     1.家长的溺爱、庇护与放任

     2.与现实社会的脱离:沉迷网络

    (三)反复阶段:徘徊、迷茫

     1.求职、应聘、进入职场

     2.职场受挫

     3.“失业—就业—再失业—再就业”反复循环

    (四)退避阶段:回避、定型

     (一)合理化

     (二)“白日梦”

   五 “20”社区青少年失业的心理社会原因分析

    (一)同一性发展危机

     1.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2.自我接纳与自我否定的矛盾体

     3.退行

    (二)自身兴趣和社会兴趣的失衡

    (三)社会化缺失:虚拟社会化

   六 “20”社区失业青少年各阶段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探索

    (一)预防期——拒校阶段: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可能性

     1.“被欺凌”与“结伴游戏”

     2.专业选择

    (二)关键期——“宅”“隐”阶段:社工、家庭、学校、职介所的“四位一体”

     1.社工与家庭

     2.社工与学校

     3.社工与职业介绍所

    (三)风险期——反复阶段:“失业—就业”反复循环问题的探析

     1.发展项目和推动就业

     2.社会帮助的负功能

    (四)补救期——退避阶段:避免求职刺激,提升自信

为推进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研究,引领都市社会工作的探索,不断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向纵深发展,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决定出版发行《都市社会工作研究》学术集刊。第一辑主题为医务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研究,内容包括长期住院患儿社会性需要与医院社会工作服务研究、沪台医务社工的比较研究、社区康复的精神障碍者就业状况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癌症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的质性探究等。

Gerald Corey,1995,《咨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李茂兴译,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林西等,2000,《家庭暴力者辅导手册》,林明杰、陈文鑫、陈慧女、刘小青译,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陶勑恒、郑宁,2004,《施暴者教育与辅导培训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毕天云,2003,《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两个少数民族的福利文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陈华,2013,《我国传统福利文化研究综述》,《中国社会工作》第5期。

陈树强、李翊骏,1998,《社会变迁与社会福利基本概念的转变》,《无锡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成海军,2012,《当前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戴建兵、曹燕春,2012,《社会福利研究述评》,《浙江社会科学》第2期。

贺静媛,2013,《西方社会福利研究的启示》,《中国外资》第4期。

李晗琦,2011,《当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潮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祖云、田北海,2008,《老年社会福利的香港模式解析》,《社会》第1期。

马克思,20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彭华民,2010,《论需要为本的中国社会福利转型的目标定位》,《南开学报》第4期。

彭华民,2011,《中国组合式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学术月刊》第10期。

沈浩,1996,《社会福利问题与中国社会福利改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万国威,2012,《我国三类人群社会福利现状的定量研究》,《人口学刊》第3期。

万国威,2014,《我国儿童群体社会福利态度的定量研究》,《南开学报》第4期。

王思斌,2009,《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

王思斌,2011,《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伍晓奕、汪纯孝,2005,《西方企业员工福利满意度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第5期。

闫慧娜,2013,《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的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杨梨,2012,《分析中国养老困境的重要视角》,《社会福利》第4期。

杨蓉蓉,2007,《福利文化与中国养老保障对策选择》,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社会保障学院。

张军、陈亚东,2014,《中国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民意基础——基于重庆市城乡居民福利态度的实证调查》,《西北人口》第6期。

张秀兰、徐月宾,2005,《中国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重建》,《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张秀兰、徐月宾,2006,《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目标及途径探讨》,《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郑功成,2011,《中国社会福利改革与发展战略:从照顾弱者到普惠全民》,《中国人民大学报》第2期。

郑功成,2013,《中国社会福利的现状与发展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邹家祥,1994,《西方社会福利的再认识》,《现代财经》第6期。

丁瑜、李会,2013,《住院康复精神病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充权:一个广州的个案研究》,《社会》第4期。

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2015,《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外部评估报告》。

黄晓春,2015,《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

刘白驹,2014,《中国古代精神病人管理制度的发展》,《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

史泊海等,2013,《森田疗法社会适应期课程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中国民康医学》第11期。

童敏,2006,《社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的社会服务介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第3期。

童敏,2008,《当今西方精神健康服务发展的新趋向——复原模式的演变和争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第3期。

王彦凤、蔡军,2014,《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上海医药》第22期。

王玉婷、张东红,2006,《五常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第17期。

杨念群,2006,《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锃,2014,《“反精神医学”的谱系:精神卫生公共性的历史及其启示》,《社会》第2期。

杨锃,2015,《残障者的制度与生活:从“个人模式”到“普同模式”》,《社会》第6期。

臧苇萍,2012,《建立康复站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效果观察》,《护理学报》第15期。

Lerman,Paul. 1982. De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Lin,Tsung-Yi. 1982. “Culture and Psychiatry:A Chinese Perspectiv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Psychiatry 16.

常国胜、李丽,2008,《开放心理病房抑郁症患者团体心理治疗》,《中国科技成果》第2期。

范克新、肖萍,2001,《团体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顾东辉,2008,《社会工作实务需求评估》,《中国社会导刊》第33期。

胡莹,2013,《小组增权在精神卫生社会工作中的实践——以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增权小组为例》,《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期。

江开达,2010,《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秀华、许禄云,2001,《康复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自理能力恢复作用》,《现代康复》第5期。

廖荣利,1993,《精神病理社会工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刘俊、武艳红、苏献红、李晋华、孙俊梅,2013,《小组社会工作对改善精神疾病患者孤独感的效果》,《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21期。

莫藜藜,1998,《医务社会工作》,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莫丽平、武姣宁,2011,《浅谈小组工作对精神病患者社会性康复的作用——以成都市精神病院为例》,《金田》第8期。

Marlene G.,Cooper Joan and Granucci Lesser,2005,《临床社会工作实务——一种整合的方法》,库少雄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Robert Adams,2013,《赋权、参与和社会工作》,汪冬冬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Roberta G.Sands,2003,《精神健康——临床社会工作实践》,何雪松、花菊香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申连城,2011,《社会支持对恶劣心境障碍患者心理压力影响研究》,《中国医药指南》第9期。

施忠英、柳少艳、聂磊嬿、张菊英、张松兰,2012,《团体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感知病耻感的影响研究》,《护士进修杂志》第27期。

孙霞、苑成梅,2015,《双相障碍的团体心理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第35期。

陶明娟,2012,《浅谈小组工作模式在促进精神病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中的作用》,《求医问药》(学术版)第10期。

王海惠、魏芳、姜明璐,2014,《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观察》,《大家健康》(学术版)第23期。

王宪琴、张程桢,2012,《恢复期心境障碍患者抑郁和自尊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第18期。

吴辉霞等,2013,《社工专业小组工作介入精神康复于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第25期。

徐一峰,2010,《社会精神医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Alsop,R. & Heinsohn,N. 2005. “Measuring Empowerment in Practice:Structuring Analysis and Framing Indicators.”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Cannon,I.M.,1932. Social Work in Hospitals:A Contribute to Progressive Medicine,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Cattaneo L.B. and Chapman A.R.,2010. “The Process of Empowerment:A Model for Use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65,No.7:646—659.

Finfgeld D.L.,2004. “Empowerment of Individuals with Enduring Mental Health Problems:Results from Concept Analyses and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s.” Advancing in Nursing Science,Vol.Z7,No.1:44-52.

Leino-kilpi H,Luoto E.,and Katajisto J.,1998. “Elements of Empowerment and MS Patients.” Journal of Neurosience Nursing,Vol.30,No.2:116-123.

常蕾、霍莉钦,2011,《白血病患儿的心理干预》,《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第4期。

郭永松等,2009,《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现状研究》,《医学与社会》第2期。

胡亚美、江载芳,2002,《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百芳、王卓、高红梅、曹励之,2009,《急性白血病儿童在长期治疗中的心理问题与对策》,《护理研究》第23期。

刘继同,2008,《医务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学版社。

洛伊斯·A.考尔斯,2011,《医疗社会工作》,刘梦、王献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秦安兰、吴继霞,2014,《医务社会工作学校、医院与社会合作模式》,《医学与哲学》第2期。

尹放、黄莉,2014,《美国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及其启示》,《医学与哲学》第2期。

张烨、林晓云、邢磊,2008,《白血病住院儿童家属需求的调查分析》,《护理研究》第33期。

朱凡,2010,《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现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

陈瑜、张瑞华、孙渤星、赵薇、陈晓佳、何思长,2014,《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与思考》,《现代医院》第9期。

仇立平,2010,《社会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

丁瑜、李会,2013,《住院康复精神病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充权——一个广州的个案研究》,《社会》第4期。

杜治政,2009,《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实践与医学整合》,《医学与哲学》第9期。

国家卫生部人事司,2007,《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现状与政策开发研究报告(摘要)》,《中国医院管理》第11期。

姜华,2014,《建立健全中国本土医务社会工作机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人民论坛》第19期。

赖志杰,2013,《浦爱德与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医务社会工作——兼谈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端与早期发展》,《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第6期。

李妍斐,2011,《医务社工和医院志愿者如何融入医院系统》,《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第S1期。

廖荣利,1991,《医疗社会工作》,巨流图书公司。

刘斌志,2007a,《医务社会工作在和谐医院构建中的专业使命及其策略》,《中国医院管理》第2期。

刘斌志,2007b,《社会工作介入医疗纠纷的过程分析》,《中国医院管理》第8期。

刘斌志,2007c,《我国医院社会工作部门的设置与功能运用》,《中国医院管理》第9期。

刘斌志,2008,《医务社工会工作的含义及其课程建构》,《南方医学教育》第1期。

刘继同,2008,《医务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继同、孔灵芝、严俊,2010,《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建构的战略重点与发展策略》,《医学与社会》第6期。

刘岚、孟群,2011,《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研究》,《中国卫生经济》第5期。

马偕纪念医院,2013,《社会服务工作报告》(未刊稿)。

马瞾玄,2014,《医务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初期的路径分析——以C市J医院为例》,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秦安兰、吴继霞,2014,《医务社会工作学校、医院与社会合作模式》,《医学与哲学》第2A期。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试行)》,《中国上海》网,网址:http://wap.sh.gov.cn/nw2/nw2314/nw12344/u26aw31003.html。

施睿谊,2014,《台湾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分析:1949~1967年》,《社会工作》第4期。

王思斌,2011,《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王莹、谭晓东,2014,《近十年来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进展——基于CNKI的统计分析(2004~2013)》,《社会工作》第2期。

武扬帆,2012,《嵌入性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初探——以南京市某医院为例》,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许莉娅,2012,《专业社会工作在学校现有学生工作体制内的嵌入》,《学海》第1期。

许廉、朱建民、赵桂绒、陶慧佳,2014,《构建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联动发展模式》,《中国医院》第6期。

郑玥,2012,《医务社会工作嵌入初期的“绞溢”现象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周沛,2011,《谈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性”与“嵌入性”》,《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第4期。

Camille Gregorian. 2005. “A career in hospital social work:Do you have what it takes?”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Vol.40(3):1-13.

Saurabh RamBihariLal Shrivastava,and Prateek Saurabh Shrivastava,and Jegadeesh Ram-asamy. 2014. “Medical social worker:Strengthening linkages between the hospital and the community.” Hort Communication. Vol.2(2):130-131.

Shelley L.Craig,and Barbara MuskatBouncers.Brokers,and Glue. 2013. “The Self-described Roles of Social Workers in Urban Hospitals.” Health & Social Work. Vol(38),NO.1:7-16.

Social Workers in Hospitals & Medical Centers-occupational profile,2011.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本刊编辑部,2007,《世界卫生组织将癌症确定为可控慢性病》,《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第4期。

Charmaz.K.,2009,《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重庆大学出版社。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窦刚、毕重、汪宏、黄希庭,2008,《自信社会认知的自我-同学目标比较分析》,《心理科学》第31期。

郭淑斌、黄希庭,2010,《社会比较的动力:动机与倾向性》,《西南大学学报》第4期。

韩晓燕、迟毓凯,2012,《自发社会比较中的威胁效应及自我平衡策略》,《心理学报》第12期。

卢长宝、林阳阳、段奕君,2013,《社会比较意义下嫉妒情绪的认知、情感及行为机制》,《东南学术》第5期。

裘佳佳、胡雁、黄嘉玲、陆箴琦,2008,《乳腺癌康复互助志愿者病友支持方式的应用及效果》,《中华护理杂志》第8期。

王小棉,2000,《自我适应与适应环境的分析》,《心理科学》第1期。

翁定军,1999,《公平与公平感的社会心理分析》,《上海大学学报》第2期。

邢淑芬、俞国良,2005,《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心理科学进展》第13期。

邢淑芬、俞国良,2006,《社会比较: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心理科学进展》第6期。

曾红梅、陈万青,2013,《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化学进展》第9期。

张玲,2010,《社会比较研究综述》,《研究生法学》第3期。

张野、宫林海,2000,《癌症患者在社会比较中的认同——对立过程和大五因素关初探》,《健康心理杂志》第5期。

周爱宝、赵鑫,2008,《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探究:“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心理学探新》第1期。

周浩、龙立荣,2010,《公平感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选择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第6期。

Brickman,P. & Bulman,R.J. 1977. “Pleasure and Pain in Social Comparison.”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Thera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pp.149-186).Washington.DC:Hemisphere.

Chambers,J.R.,Windschitl,P.D. & Suls.J.(2003). “Egocentrism,Event Frequency,and Comparative Optimism:When what Happens Frequently is More Likely to Happen to m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No.29:1343-1356.

Colaizzi,P. 1978.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st View i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llins,R.L. 1996. “For Better or Worse:The Impact of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on Self-evalua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Vol.119,No.1:51-69

Festinger,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Vol.7:117-140.

Hakmiller,K.L. 1966. “Threat as a Determinant of Downward Comparis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1:32-39.

Molleman,E. & Pruyu,J. 1986.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Among Cancer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ol.25:1-13.

Mussweiler,T.,Ruter,K. & Epstude,K. 2004. “The ups and downs of Social Comparison:Mechanisms of 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87,No.6:832-844.

Stapel,D.A. & Suls,J. 2004. “Method Matters:Effects of Explicit Versus Implicit Social Comparisons on Activation,Behavior,and Self-view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87,No.6:860-875.

Suls,J.M. & Wheeler,L. 2000. Handbook of Social Comparison: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Plenum Press.

Taylor,S.E.,Falke,R.L.,Shoptaw,S.J. & Lichman,R.R. 1986. “Social Support,Support Groups,and the Cancer Patient.”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Vol.54:608-615.

Thornton,D.A. & Arrowood,A.J. 1966. “Self-evaluation,self-enhancement,and the Locus of Soci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8:40-48.

Vander,K.,Oldersma,F.,Buunk,B.P.,& Bos,D. 1998. “Social Comparison Preferences among Cancer Patients as Related to Neuroticism and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75,No.3:801-810.

Wheeler,L. 1966. “Motiva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upward Comparis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1:27-31.

Wood,J.V.,Taylor,S.E. & Lichman,R.R. 1985. “Social Comparison in Adjustment to Breast Canc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49:1169-1183.

陈树强,2003,《增能: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第5期。

丁娟、曲雯,2006,《妇联在政府职能转变中的作用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

孔静绚,2009,《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机遇和障碍》,《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

宋丽玉等,2002,《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王思斌,1999,《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肖扬,2004,《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第7期。

赵明,2009,《浅析社会转型期妇联组织的社会角色调整》,《中国妇运》第4期。

Kieffer,C.H. 1981. The Emergence of Empowerment:A Development of Participatory Competence Among Individuals in Citizen Organiz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erkins,D.D. & Zimmerman,M.A. 1995. “Empowerment 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Vol.23,No.5.

Rappaport,J. 1984. “Studies in Empowerment: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 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es,3.

Rappaport,J. 1987. “Terms of Empowerment/Exemplars of Prevention:Toward a Theory For Community Psyc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5(2).

陈成文、李冰仙,2005,《社会组织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陈家建,2010,《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社会学研究》第2期。

陈家喜,2008,《市民社会抑或统合主义》,《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戴敏,2007,《浅论社会组织发展的途径》,《党政干部论坛》第2期。

邓国胜,2001,《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邓伟志,2005,《构建和谐社会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工会理论研究》第2期

邓伟志,2011,《“社会管理创新”的创新》,《党政论坛》第11期。

邓志强,2012,《社会转型对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挑战及其应对》,《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范明林,2010,《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范明林、程金,2007,《核心组织的架空——强政府下社团运作分析对H市Y社团的个案研究》,《社会》第5期。

顾昕,2004,《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浙江学刊》第3期。

官有垣,2000,《非营利组织与社会福利:台湾本土的个案分析》,台北:亚太出版有限公司。

李璐,2012,《分类负责模式: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为例》,《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廖鸿、田维亚、石国亮,2012,《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调查研究——基于全国三省一市调查的分析与展望》,《中国青年研究》第2期。

刘为民,2005,《法团主义与中国政治转型新视角》,《理论与改革》第4期。

刘一纯、村夫,2012,《论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主体地位及其法治保障》,《社团管理研究》第11期。

卢建、杨沛龙、马兴永,2011,《北京市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实践与策略》,《社团管理研究》第9期。

马立,2006,《论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和谐运作》,《理论文萃》第5期。

马秋莎,2007,《比较视角下中国合作主义的发展:以经济社团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彭善民,2012,《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与社会自主管理创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孙荣、许结,2001,《政府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王劲颖,2008,《关于枢纽组织的探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期。

王名,2000,《中国NGO研究2001——以个案为中心》,北京: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

王乃波,2012,《创新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刊授党校》第5期。

王向民,2008,《工人成熟与社会法团主义:中国工会的转型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1期。

吴建平,2012,《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社会学研究》第1期。

夏江旗、包蕾萍,2012,《上海群团组织枢纽性功能建设研究——以社会组织的枢纽式服务管理为中心》,《社团管理研究》第5期。

杨丽,2012,《“枢纽型”社会组织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学会》第3期。

尹志刚、李泓,2009,《关于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调查与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曾永和,2011,《培育综合性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上海市推进社会组织枢纽式管理的调查与思考》,《社团管理研究》第8期。

张大明,2012,《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运作及思考》,《社团管理研究》第2期。

张静,1998,《法团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Carolyn J.Heinrich. 2002. “Outcomes-Bas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Implications for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2,No.6.

Dennis R.Young. 2000. “Alternative Models of Government-nonprofit Sector Relations:Theoret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9(1):149-172.

Gidron,B,Kramer,R,Salamon,L.1992. Government and Third Sector:Emerging Relationship in Welfrare States. 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Publishers.

G?ran Therborn. 1987. “Does Corporatism Really Matter?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Issues of Political Theory.”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Vol.7,No.3,The Politics of Unemployment(Jul.-Sep).

Kuhnle & Selle. 1992. Covernment and Voluntary Organizations: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Alders-hot,Hants,England;Brookfield,Vt;Ashgate.

Roger Magazine. 2003. “An Innovative Combination of Neoliberalism and State Corporatism:The Case of a Locally Based NGO in Mexico City.”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590,Rethink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hmitter,Philippe C.1974.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The Review of Politics,36(1).

阿德勒,2011,《超越自卑》,徐家宁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陈成文,2005,《社会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庆滨,2006,《社会排斥视角下的“新失业群体”现象研究》,《青年研究》第7期。

陈艳丽,2010,《非正式群体和高职生职业社会化》,《职教通讯》第1期。

戴香智、侯国凤,2006,《“啃老”现象的社会工作视域分析》,《社会工作》第11期。

邓志强,2007,《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互动》,《湘电培训与教学》第3期。

董小苹、程福财,2003,《都市里的辍学青少年——以上海为例》,《青年研究》第8期。

董雪,2008,《中国“NEET族”现象的教育关注》,《中国电力教育》第7期。

杜蕾,2004,《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浅析》,《南昌高专学报》第2期。

费梅苹,2010,《次生社会化:偏差青少年边缘化的社会互动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风笑天,2001,《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郝福锦,2011,《高职生职业适应心理辅导策略研究》,《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期。

黄梅,2006,《浅析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5期。

景晓芬,2004,《“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甘肃理论学刊》第2期。

裴森森、朱友岗,2007,《对“NEET”族现象思考误区的反思——以社会化的视角》,《青年探索》第5期。

裴森森、朱友岗,2007,《关于“NEET”族发展趋势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沈之菲,2006,《NEET族之家庭教育应因》,《上海教育科研》第2期。

孙军、张艳,2011,《英国和日本“NEET”族解决对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王玉欣,2009,《上海“啃老族”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8期。

魏莉莉,2005,《贫困文化视野下的城市青少年辍学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魏莉莉、董小苹,2010,《日本“不登校”研究对我国城市辍学研究的启示》,《青年研究》第1期。

徐迅、方雅静,2008,《大学生“毕业不就业”之现状和成因探析》,《职业》第33期。

曾群,2004,《失业的社会后果:欧美文献回顾》,《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曾群、魏雁滨,2004,《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第3期。

张大均,2003,《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训》,《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期。

张世鹏,1996,《德国贝克教授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现象》,《国外理论动态》第33期。

周瀛,2011,《毕业生职业适应常见问题及对策》,《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Ahoda,M.,Lazarsfeld,P.F.,& Zeisel,H.,2002,Marienthal:The Sociography of an Unemployed Community,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

Ansbacher,H.L.,1992,“Adler’s Concepts of Community Feeling and of Social Interest and The Relevance of Community Feeling for Old Age”,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1(48).

Bakke,E.W.,1933,The Unemployed Man:A Social Study,London:Nisbet and Co.Ltd.

Gallie,D. & Paugam,S.(eds.),2000,Welfare Regimes and the Experience of Unemployment in Europ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lver,H.,1995,Social Exclusion:Rhetoric,Reality,Responses,Genev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4-08/12/conte-nt_1766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