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1

技术进步与现代服务业图书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tegration, Interaction and Contribution to Growth.

SSAPID:101-5966-2795-00
ISBN:978-7-5097-1026-5
DOI:
ISSN:

[内容简介] 该书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与技术进步的内在关系和互动机制,评述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从体系框架、观点陈述、研究方法等方面力图创新。同时书中深入剖析了中国现代服务业技术进步存在的问题,从各方面测算了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与中国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实际表现和对增长的贡献,提出通过技术进步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具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姚战琪
编 辑:叶杰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概念基本界定

   (一)服务业

   (二)服务业的分类

    1.市场型服务业与非市场型服务业

    2.公共服务业与私人服务

    3.公共服务的分类

    4.公用事业与社会事业

    5.自然垄断性服务业与竞争性服务业

    6.营利性服务业与非营利性服务业

    7.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三)现代服务业

    1.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2.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和范围

  三 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增长方式转变与现代服务业

   (一)现代服务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现代服务业

   (三)技术进步对中国服务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增大

   (四)技术进步是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和提高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

  四 本书的创新和特色

  五 本书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通过技术进步发展中国现代服务业的意义、条件和方向

  一 技术进步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

   (一)现代服务业是新技术的主要推动者和促进者

   (二)信息服务业为工业化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三)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对现代服务业的渗透程度增强,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融合程度加强

   (四)通过技术进步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五)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力量

  二 现代服务业与技术进步:国际比较与中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主要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

   (一)大力调整服务业结构,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努力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吸纳就业的关系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四)促进高新技术向服务业的渗透及与服务业的融合

   (五)积极推动制造企业将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

   (六)制定服务业标准体系,促进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现代服务业有序发展

   (七)完善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八)加强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培育和引进

 第三章 技术进步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与互动:文献综述

  一 信息通信技术在现代服务业的广泛应用

  二 技术进步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的原因

  三 技术进步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的机理

  四 技术进步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的效果

   (一)服务业的信息技术悖论及其解释

   (二)技术进步对服务业行业发展的影响

   (三)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其他方面的影响

 第四章 技术进步与现代服务业成长的关系——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一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事实及相关理论综述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事实

   (二)技术进步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二 技术进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途径

   (一)技术进步使新的服务行业不断产生

   (二)技术进步使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界限日益模糊

   (三)技术进步促进了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与服务业FDI

   (四)技术进步使传统服务业得以升级

   (五)技术进步促进分工深化,并使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

   (六)技术进步使知识生产成为经济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三 几点初步结论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与服务业的融合与互动: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一 技术进步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作用和互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 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融合与互动的经验分析

   (一)从直接消耗系数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服务业的影响

   (二)技术进步与服务业融合背景下中国服务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

   (三)投入要素密集度、关联需求与服务业技术进步

  三 服务业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影响和其他部门技术进步对服务业的影响的估算

  四 两点简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六章 体制变革、技术进步与电信服务业发展

  一 电信服务业的界定及其特征

  二 中国电信体制变革与市场格局

   (一)1978~1992:电信服务业供给效率有效提高

   (二)1993年至今:电信服务业行政垄断的打破

  三 技术进步对电信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加剧电信市场的竞争

   (二)技术进步促进电信业快速发展

   (三)技术进步对电信监管提出挑战

  四 电信服务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促进

   (一)电信业发展水平提高与投资增长

   (二)电信业技术进步的未来发展趋势

  五 三点结论

 第七章 技术进步与创意产业的融合与互动

  一 创意产业: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一)创意产业内涵的研究回顾

   (二)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

  二 技术进步与创意产业的融合互动机理

   (一)几个概念

    1.技术进步

    2.创意产业创新(innovation in creative industry)

   (二)技术进步与创意产业的融合与互动:作用机理研究

    1.技术进步既是催生创意产业的重要动力,又是其存在与发展的技术基础

    2.创意产业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内容支撑,提高了技术的普及率和利用率

   (三)技术进步促进创意产业创新的实例

  三 创意产业:正在崛起的新兴服务业

   (一)创意产业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1.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主要行业发展评述

  四 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路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视授权

   (二)推进投融资体系改革

   (三)搭建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

   (四)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培养和引进创意产业人才

   (五)依托传统文化,培育一种激发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

 第八章 企业分工深化与研发产业形成

  一 文献回顾

   (一)R&D与经济增长

   (二)R&D产业规模测度

   (三)R&D与政策激励效应

   (四)关于我国研发的激励作用

  二 研发服务业理论分析框架

   (一)研发服务业的内涵与结构

   (二)R&D活动的性质

    1.外溢性

    2.风险性

   (三)社会分工深化:研发服务业发展的驱动主因

   (四)研发服务业产业化历程回顾

   (五)研发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1.专业性企业将成为研发服务主体

    2.在社会分工深化基础上研发产业集群式发展

    3.研发人员地位日益重要,工资成本成为研发的主要成本

  三 技术进步背景下我国研发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加快研发产业发展的意义

   (二)我国研发服务业规模分析

    1.从产值分析研发服务业规模

    2.从研发人员工作量分析研发服务业规模

   (三)我国研发服务业结构分析

    1.对研发资金的来源与投入进行分析

    2.对研发资源的行业与地区分布进行分析

    3.从生产效率看我国研发服务业现状

    4.从技术市场看我国的研发现状

   (四)我国研发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研发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2.研发服务业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

    3.研发服务效率亟待提高

  四 促进我国研发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制定产业远景发展规划,促使研发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二)深化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三)设立研发产业引导资金,加快研发主体的成长步伐

   (四)搞好研发产业布局,推动研发产业发展

   (五)加大中西部研发产业试点力度,缩小研发活动区域差距

 第九章 科技进步推动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 科技进步:助推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力量

   (一)以高新技术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迅猛崛起是国际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二)大力发展高技术现代服务业符合北京实际的产业定位

    1.北京要彻底改变目前的服务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就必须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

    2.北京拥有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环境

  二 北京已经成为国内高技术服务业的先导者

   (一)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已成为高技术产业的主导力量

   (二)北京的研发产业领先全国,其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1.北京研发产业的产值规模全国最大

    2.技术市场的交易量北京稳居全国之首

   (三)北京高技术服务业集群化态势非常明显: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

    1.总体情况

    2.独特的区位优势

    3.信息服务业和科技研发服务业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中之重

    4.高技术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

  三 科技进步促进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思路

   (一)强化高新技术在传统服务业的渗透与运用

   (二)重视软件与信息技术在北京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应用

    1.高端突破,做大做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2.加快融合,提升服务业信息化水平

    3.发挥软件与信息服务作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4.积极发展远程服务,提升服务业辐射力

    5.大力发展外包业务,走“转包和承接”相结合的道路

    6.发展电子政务、远程办公等,提高城市承载力

   (三)坚持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方略

   (四)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成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

   (五)重点在六大高端功能区聚集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1.中关村科技园区

    2.金融街

    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4.商务中心区

    5.临空经济区

    6.奥林匹克中心区

   (六)设立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专项基金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现代服务业

    1.市区两级政府都要设立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专项基金,并竭力用好政府采购政策

    2.搭建科技型企业的融资平台,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

    3.支持社会多元化投入,积极发展风险投资

   (七)竭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现代服务业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对服务业的渗透程度不断增强,同时,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技术进步的速度、技术创新的深度和技术变化的发展方向。该书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与技术进步的内在关系和互动机制,评述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从体系框架、观点陈述、研究方法等方面力图创新,从而为推动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该书深入剖析了中国现代服务业技术进步存在的问题,从各方面测算了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与中国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实际表现和对增长的贡献,提出通过技术进步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具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1]夏杰长:《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2006年研究报告。

[3]姚战琪:《服务业的概念界定和基本分类》,载夏杰长主持《中国“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2006年研究报告。

[1]Baumol,William J.:“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3),pp.415-426.

[2]Barry P.Bosworth and Jack E.Triplett,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Issues in Services Industries:“Baumol’s Disease” Has Been Cured,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2003,September 1.

[3]Jack Triplett,“The Solow Productivity Paradox:What Do to Productivity?”,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Vol 32(2),pp.309-334.

[4]Qin,Duo:“Is the Rising Services Secto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eading to Cost Diseases?”,Asian Development Bank,ERD Working Paper,2004,No.50.

[5]顾乃华:《1992~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4期。

[6]郭克莎:《第三次产业增长因素及其变动特点分析》,《经济研究》1992年第1期。

[7]胡秋阳:《我国劳动力投入增长及其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与日本的比较》,http://www.cenet.org.cn。

[8]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财贸经济》2003年第10期。

[9]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10]任艳玲、原鹏飞:《中国工业生产率水平与变迁——基于DEA模型的实证研究》,《统计与观察》,2006年第2期。

[11]王岳平:《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实证与政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2]姚战琪、夏杰长:《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1期。

[13]周毅、明君:《中国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学术研究》2006年第8期。

[14]庄宗明、孔瑞:《美国制造业变革的特征及其影响》,《世界经济》2006年第3期。

[15]吕铁:《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管理世界》1999年第1期。

[16]徐冠华:《徐冠华部长谈发展现代服务业》,http://kbs.cnki.net/forums/6903/ShowThread. aspx,2007年2月1日。

[1]Abernathy,W. & Utterback J.: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echnology Review,1978,June-July,pp.41-47.

[2]Baker W,M Marn,C Zawada:Price Smarter on the Net,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1,2,pp.122-127.

[3]Barras,R.:Interactive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and Business Services:The Vanguard of the Service Revolution,Research Policy,1990,19,pp.215-237.

[4]Barras,R.: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Research Policy,1986,15,pp.161-173.

[5]Baumo,W.J.,Blackman,S,and Wolff,E.:Productivity and American leadership:The long view,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89.

[6]Baumol,W.J: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pp.415-426.

[7]Berry,Leonard(1996),On Great Service:A Framework for Act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pp.147-155.

[8]Biema,M.van and B Greenwald:Managing our way to higher service sector productiv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7(8),pp.69-79.

[9]Bilderbeek R.,Pim Den Hertog,Goran Marklund,Ian Miles,Service Innovation: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As Co-producers of Innovation,the result of SI4S synthesis paper,1998.

[10]Bosworth,B.P. and J.E.Triplett:Services produ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Griliches’ services volume revisited,Brookings Institution Working Paper,2003.

[11]Brynjolfsson E.,and Hitt L.:Beyond Comput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MIT press,2000.

[12]Brynjolfsson E.,Smith M.:Frictionless Commerce:A Comparison of Internet and Conventional Retailers,Management Science,2000,4,pp.33-51.

[13]Cairncross,F.:The Death of Distance.Boston:HBS Press,1997.

[14]Clemens E K,L M Hitt,Hann:The Nature of Competition in Electric Markets:A Comparison of On-line Travel Agent Offerings,Technical Report,Wharton School,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8.

[15]Committe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Performance of Service Activit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ervice Society,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

[16]Drucker P.F.,Managing for the Future:The 1990s and Beyond,New York,Truman Talley Books/Dutton,1992,pp.95-96.

[17]Evangelista,R.: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services,economics of innovation,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0,Vol.9,pp.183-221.

[18]Fabio A:Pricing and the Internet:Frictionless Commerce or Pricier Paradise,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2,20(6),pp.680-687.

[19]Gallouj F.:Innovating in reverse:service and the reverse product cycle,the result of SI project,topical paper 1998,5.

[20]Gallouj,F.,Innovation in Reverse:Services and The Reverse Product Cycle,the result of SI4S topical paper 5,SI4S project,1998,5.

[21]Gallouj,F.,Weinstein Olivier,Innovation in Services,Research Policy,1997,16,pp.537-556.

[22]Gaynor,Gerard H.Management of Technology:Description,Scope,and Implications,in G.H.Gaynor(ed.)Handbook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New York,McGraw-Hill,1996,pp.1.3-1.17.

[23]Griliches,Zvi:Output measurement in the service sector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24]Griliches,Zvi:Productivity,R&D,and the data constrai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pp.221-236.

[25]Kendrick,Jack:Improving productivity measures,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

[26]Kim M,D Kliger,B Vale:Estimating Switching Costs:the Case of Banking,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3,12(1),pp.25-56.

[27]Kuhota T.:Creation of new industry by digital convergence,Hitachi Ltd,1996.

[28]Leamer,E.,Storper,M.: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Internet Ag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1,32(4),pp.641-665.

[29]Licht,G.,Ebling,N. and Niggemann,H.: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Sector-Selected Facts and ome Policy Conclusions,Luxembourg:European Commission,1999.

[30]Lynch J G,D Ariely:Wine Online:Search Cost Affect of Competition on Price,Quality and Distribution,Marketing Science,2000,19(1),pp.83-103.

[31]Miles,I.:“Innovation in services”,in Fagerberg,J.,Mowery,D.C. and Nelson,R.R.(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32]OECD: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Economy,Paris:OECD,2000.

[33]OECD:The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of Electronic Commerce:Preliminary Fin-dings and Research Agenda,OECD Publications,1999.

[34]Ramirez,R.:A Model for Rural and Remot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A Canadian Exploration,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01,25(5),pp.315-330.

[35]Sherwood,M.K.:Difficulti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Service Outputs,Monthly Labor Review,1994,3,pp.11-19.

[36]Shy O.:A.Quick-and-Easy Method for Estimating Switching Cos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2,20(1),pp.71-77.

[37]Strassman P.A:Will Big Spending on Computer Guarantee Profitability?The Squandered Computer,New Canaan,CT:Information Economic Press,1997.

[38]Tether B.S.,Hipp,C. and Miles,I.:Standardization and Particularization in Services:evidence from Germany,Research Policy,2001,Vol.30,pp.115-1138.

[39]Thijs Ten Raa,and Ronald Schettkat:The Growth of Service Industries:the Paradox of Exploding Costs and Persistent Demand,Edward Elgar,2001.

[40]Wolff Edward N.:The productivity paradox:Evidence from indirect indicators of service sector productivity growth,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1999,32(2),pp.281-307.

[41]〔冰岛〕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吴经邦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42]〔美〕本·斯太尔、戴维·维克托、理查德·内尔森:《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3]〔美〕森吉兹·哈克塞弗、巴里·伦德尔、罗伯塔·S.拉塞尔、罗伯特·G.默迪克:《服务经营管理》(第2版),顾宝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4]蔡四青:《国外现代服务业与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及启示》,《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期。

[45]陈德人:《信息技术的革命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中国建设信息》2007年第16期。

[46]陈秀山、倪小恒:《信息通信技术对服务业布局的影响分析》,《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4期。

[47]〔意〕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钟学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48]顾乃华:《1992~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4期。

[49]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信息技术展望200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0]荆林波:《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渗透与影响》,《财贸经济》2004年第7期。

[51]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2]刘明华:《国外服务生产率增长缓慢理论解释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0期。

[53]刘书翰:《新熊彼特服务创新研究:服务经济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4期。

[54]〔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5]汪琦:《美国服务业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互动实证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1期。

[56]王瑞丹:《高技术型现代服务业的产生机理与分类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卷第1期。

[57]夏杰长、顾乃华:《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耦合——理论分析和基于英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检验》,《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第2期。

[58]夏杰长等:《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59]徐宏毅、欧阳明德:《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年第5期。

[60]鄢显俊:《从技术经济范式到信息技术范式——论科技产业革命在技术经济范式形成及转型中的作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61]杨向阳、徐翔:《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经济学家》2006年第3期。

[62]张诚、董俭:《网络效应、信息技术与服务业跨国公司客户管理》,《财贸研究》2005年第6期。

[1]Singleman:From Agriculture to Service,Sage Publication,1979.

[2]Nanno Mulder: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Americas,Edward Elgar,2002.

[3]Eric C.Thompson:Producer Services,Kentucky Annual Economic Report,2004.

[4]Joseph F.Francois:Producer services,scale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Oxford Economic Papers,New Series,1990,Vol.42,No.4(Oct.1990),pp.715-729.

[5]John Tschette: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es why are they growing so rapidly,1987,http://www.bls.Gov.

[6]Rome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4,5,pp.1002-1037.

[7]Romer,P.M.:“Growth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 A.E.R.,1987,V.77-NO.2,pp.56-62.

[8]Riddle:Riddle,Dorothy I.,(1986):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Praeger,1986.

[9]William J.Coffey and Réjean Drolet:Make or Buy: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 Inputs in the Montreal Metropolitan Area,working paper,2005.

[10]Pugno:see McCombie,J.,M.Pugno and B.Soro,Productivity Growth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Essays on Verdoorn’s Law(London:Palgrave-Macmillan),2003,Chapter 1.

[11]Triplett,Jack E. and Barry P.Bosworth:Baumol’s Disease Has Been Cured:IT and 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in U.S.Service Industries,Final Revision,2003.

[12]Szalavetz A.Tertiar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economy:expe-riences in Hungarian companies,NBER working paper,2003.

[13]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4]黄永兴、刘莉:《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现代服务业与产业集聚》,《统计教育》2007年第6期。

[15]李敬、冉光和、温涛:《金融发展、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工作论文。

[16]陶纪明:《生产者服务业的功能及其增长》,《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17]沃克、格鲁伯:《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及影响》,三联书店,1993。

[18]谢林伟、陈凯:《生产服务外化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6期。

[19]姚耀等:《现代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9期。

[20]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1]杨小凯:《劳动分工网络的超边际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3]钟韵、阎小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人文地理》2003年第3期。

[1]Baumol,William J.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3),pp.415-426.

[2]Triplett,J. The Solow Productivity Paradox:What Do to Productivity?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32(2),pp.309-334.

[3]Bosworth,Barry P.,Triplett,Jack E.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Issues in Services Industries:Baumol’s Disease Has Been Cured[M].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2003.

[4]庄宗明、孔瑞:《美国制造业变革的特征及其影响》,《世界经济》2006年第3期。

[5]顾乃华:《1992~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4期。

[6]徐宏毅:《服务业生产率与服务业经济增长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7]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技术进步》,《世界经济》2003年第7期。

[8]顾乃华:《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耦合: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与政策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2006。

[9]姚战琪:《中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比分析》,2007年8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10]雷小清:《结构变动与中国服务业增长因素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3期。

[1]李贵平、王锋:《从美国电信业看电信产业自然垄断属性的演化》,《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14期。

[2]荆林波等:《电子商务与信息服务业》,载江小涓主编《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报告2: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孟晔:《“十一五”期间中国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载江小涓、裴长洪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3:“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体制政策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孟晔:《中国电信业的对外开放:机遇、挑战与对策》,载裴长洪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4: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沈奇威、廖建新:《P2P技术在电信业务中的一种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第8期。

[6]盛攀峰:《电信产业经济学特征分析》,《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7]孙雪梅:《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辨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2卷第4期。

[8]王力、卢子芳:《电信业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的关系》,《电信快报》2006年第11期。

[9]徐自华:《从自然垄断属性的变化看我国电信产业的改革》,《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3期。

[10]翟雪梅:《技术进步挑战电信监管》,《中国电信业》2005年第9期。

[11]张同须:《当前电信业热点技术综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第10期。

[12]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Banks,M.,Lovatt,A.,O_Connor,J.,Raffo,C. Risk and trust in the cultural industries[J]. Geoforum,2000,31,pp.453-464.

[2]DCMS,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http://www.culture.gov.uk/refe-rence_library/publications/4632.aspx,2001.

[3]Di Bernardo B. and Rullani E. Il management e le macchine,Il Mulino,Bologna,1990.

[4]Florida R. 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M]. New York:Basic,2002.

[5]Graham Drake.“This Place Gives Me Space”:Pla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J]. Geoforum,2003,34,pp.511-524.

[6]Howkins J.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 London:Penguin Books,2001.

[7]Luciana Lazzeretti,Rafael Boix and Francesco Capone.Do Creative Industries Cluster?Mapping Creative Local Production System in Italy and Spain[J]. Working paper,Departament d’Economia Aplicada,2008.

[8]Marco Bettiol and Stefano Micelli.The Strategic Role of Design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talian Industrial System.Working paper,2008.

[9]Scott,A.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M]. London:Sage,2000.

[10]Shahid Yusuf and Kaoru Nabeshima. Creative Industry in East Asia[J].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 Group,The World Bank,2005.

[11]Towse R.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M]. Edward Elgar,Northampton-Cheltenham,2003.

[12]Castaner,X. and Campos,L.. The Determinants of Artistic Innovation:Bringing in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s[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02(26),pp.29-52.

[13]Ian Miles Innovation,Convergenc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working paper of MOSTI service innovation seminar 8,Manchester,2009.

[14]NESTA. Hidden Innovation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NESTA Research Report,by Ian Miles and Lawrence Green,2008.

[15]杜德斌等:《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经济导刊》2005年第8期。

[16]金元浦:《创意产业的全球勃兴》,《社会观察》2005年第2期。

[17]厉无畏等:《关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的思考》,《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18]厉无畏主编《创意产业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9]厉无畏等:《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0]马琨等:《深圳创意产业排行榜》,《深圳特区科技》2005年第7期。

[21]荣跃明:《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22]任珺:《创意产业——未来城市经济的动力》,《深圳特区科技》2005年第7期。

[23]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等:《创意产业》,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4]盛垒:《北京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比较优势及其应对策略》,《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5]王国荣:《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

[26]汪明强等:《创意产业与国际艺术授权》,《文艺研究》2004年第6期。

[27]王旭琨等:《创意产业和群众文化》,《剧作家》2005年第2期。

[28]叶辛等:《创意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9]张晓明等:《走向“创意产业”》,《出版参考》2005年第1期。

[1]Aghion,P.,and Howitt,P.:“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Econometrica,1992,60:pp.323-51.

[2]Bernstein,J.I.:“Costs of Production,Intra-and Inter-Industry R&D Spillovers:The Canadian Evidence”,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88,21(2),324-347.

[3]Chen Kuan,Wang Hongchang,Zheng Yuxin,Jefferson,G.H. and Rawski T.:“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ese Industry:1953-1985”,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88,12,pp.570-591.

[4]Cullen,Julie Berry and Roger H.Gordon.:“Taxes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Theory and Evidence for the U.S.,” NBER Working Paper No.9015,2002.

[5]David,P.A.,B.H.Hall und A.A.Toole:Is public R&D a complement or substitute for private R&D?A review of the econometric evidence,Research Policy,2000,29,pp.497-529.

[6]Dagenais,M.,P.Mohnen and P.Therrien:Do Canadian Firms Respond to Fiscal Incentive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entre interuniversitaire de recherche en analyse des organisations-CIRANO,Discussion Paper 97s-34,1997,Mont.

[7]Gentry,William M. and R.Glenn Hubbard:“Tax Policy and Entry into Entrepreneurship,” mimeo,2000.

[8]Guellec,D. and Van Pottelsberghe:The Impact of Public R&D Expenditure on Business R&D.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Volume 12,Number 3/April 2003.

[9]Griliches,Z.,1964,“Research Expenditures,Education,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54(6),pp.961-974.

[10]Griliches,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pp.92-116.

[11]Gordon,Roger.:“Can High Personal Tax Rates Encourag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IMF Staff Papers,March 1998,pp.49-80.

[12]Hall,B.H. and J.van Reenen:How effective are fiscal incentives for R&D?A review of the evidence,Research Policy,2000,29,pp.449-469.

[13]Hall,B.H.: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2,18(1),pp.35-51.

[14]Hu,Albert,G.Z.:“Ownership,Government R&D,Private R&D,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Industry”,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1),pp.136-157.

[15]Jones,Charles I.,Williams,John C.Measuring the Social Return to R&D.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4),pp.1119-1135.

[16]Krugman,P.:“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1994,73(6),62.

[17]Lucas,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p342.

[18]Minasian,J.:“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Rates of Retur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5,pp.80-85.

[19]Mansfield,E.,Industri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 Econometric Analysis,New York:Norton for the Cowles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in Economics at Yale University,1968.

[20]Mueller,D.C.:“Patents,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ventive Activity”,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66,15(1),pp.26-37.

[21]Pakes,A. and Griliches,Z.:“Patents and R&D at the Firm Level:A First Report”,Economics Letters,1980,5,pp.377-381.

[22]Romer,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pp.71-102.

[23]Romer,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Vol.94,pp.1002-1037.

[24]Sanjaya Lall.:“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World Development,Volume 20,Issue 2,February 1992,pp.165-186.

[25]Sachs,J.D. and Woo,W.T.:“Understanding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1997,Paper 5935.

[26]Schumpeter,J.A.: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Unwin,London.中文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7]Solow,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Vol.70,pp.65-94.

[28]World Bank,1997,China 2020: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D.C.:World Bank.

[29]World Bank,1997,China 2020: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D.C.:World Bank.

[30]Young,A.:“The Tyr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3),pp.641-680.

[31]http://www.census.gov/.

[32]http://www.unesco.org/.

[33]http://www.sinotechmart.org/.

[34]陈晓、方保荣:《对增值税转型的几点逆向思考》,《税务研究》2001年第5期。

[35]陈靖:《北京市技术市场交易对GDP的贡献》,《科技潮》,2006年第7期。

[36]高汝喜、张国安、谢曙光:《上海R&D产业发展前景》,《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37]胡卫、熊鸿军:《R&D税收刺激—原理、评估方法和政策含义》,《管理科学》2005年第2期。

[38]黄鲁成:《R&D产业内涵、成因及意义》,《科研管理》2005年第9期。

[39]黄鲁成、张红彩、王彤:《我国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年第12期。

[40]金碚编著《产业组织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1]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42]李明亮、林耕:《关于技术市场的释义、发展意见及建议》,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http://www.ctp.gov.cn/。

[43]马伶俐:《各国对 R&D支出的会计处理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论坛》2005年第22期。

[44]石林芬、何榕、刘莹:《R&D的税收激励政策与构成要素——基于OECD国家的设计经验》,《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6期。

[45]吴秀波:《税收激励对于R&D投资的影响:实证分析与政策工具选择》,《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第2期。

[46]夏杰长、尚铁力:《我国研发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思路——以北京为例》,《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7]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48]杨茜:《我国企业R&D投入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社科纵横》2005年第4期。

[49]曾国祥:《税收政策与企业科技创新》,《财贸经济》2001年第3期。

[50]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2期。

[51]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

[52]张仁开、张洛锋:《加快我国研发产业的发展》,《科学决策》2005年第11期。

[53]张桂玲、左浩泓:《对我国现行科技税收激励政策的归纳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3期。

[54]赵彦云、伍业锋:《我国地区科技竞争力的分析和对策》,《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实施方案》(试行),2006。

[3]邢志俊:《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北京经济信息网,2008年5月22日。

[4]北京泰华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研究报告,北京软科学课题,2008。

[5]林向阳:《加快发展首都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重点》,研究报告,2009年2月。

[6]张苏娅:《高技术服务业呈现集群化发展》,2008年8月1日《经济日报》。

[7]赵弘、王小兰主编《中关村创新型服务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夏杰长等著《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9]夏杰长、刘奕、顾乃华:《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知识化》,《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0]霍景东、夏杰长:《现代服务业研究开发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0期。

[11]夏杰长、霍景东:《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对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作用与对策研究》,研究报告,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委托课题,2008。

[12]夏杰长:《北京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北京市软科学招标课题,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