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3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0

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图书

Crisis and turning of China's environment 2008

SSAPID:101-5959-2186-09
ISBN:978-7-5097-0083-9
DOI:
ISSN: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太湖蓝藻事件为典型,显示江河湖泊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危机的临界点,颠覆了靠牺牲环境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

相关信息

丛书名:环境绿皮书
作 者: 杨东平
编 辑: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环境绿皮书调查意见反馈表

 Abstract

 名词解释及索引

 环境绿皮书编委会与撰稿人名单

 特别鸣谢

 中文摘要

 总报告

  中国的绿色长征:在危机与转机中前行

   一 环境态势喜忧交集

    (一)太湖蓝藻再次大暴发

    (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新宠”

    (三)长江生态令人关注

     1.过度开发的水电

     2.生物多样性减少

     3.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4.让江河休养生息

    (四)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1.节能减排的转折之年

     2.“区域限批”再刮风暴

     3.遏止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

     4.加强环境执法和制度建设

    (五)“绿色奥运”阶段性达标

     1.体育场馆“瘦身”计划

     2.治理大气质量的“蓝天工程”

     3.治理交通拥堵

     4.调水行动:水资源危机

   二 公众参与向纵深发展

    (一)厦门“PX项目”风波和北京“六里屯事件”

    (二)环境立法重视公众参与

    (三)中国公民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积极开展公众倡导活动

     1.环保民生指数(2007)发布

     2.节能20%公民行动

     3.绿色出行

     4.中国空气污染地图

     5.减少塑料袋行动

     6. 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

   三 讨论与展望

    (一)“生态文明”如何推进?

    (二)环境保护出现“拐点”?

    (三)“利益集团”怎样平抑?

     1.“绿色GDP”发布和《规划环评条例》遇阻

     2.发展困局:利益集团之患

 水危机

  太湖蓝藻事件

   一 无锡蓝藻之害

   二 富庶之地的发展之痛

   三 反思“苏南模式”

   四 加强太湖污染治理的新举措

  2007,中国城市的水危机

   一 不安全的城市水源地

   二 城市发展反自然化的代价

   三 治理与对策

  给长江体检:正视长江生态环境问题

   一 过度开发的水电

   二 洄游水生生物面临新水情

   三 脆弱的消落带

   四 长江流域水污染总体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五 长江来水减少和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公众参与*

   一 气候变化与中国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脆弱地区和人群的影响

     1.中国自然生态环境对弱势人群的影响

     2.中国是否是最脆弱地区之一

    (二)中国公民社会的努力

   二 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公民社会的应对

    (一)农业、农村与粮食

     1.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前景的影响

     2.中国的“气候难民”

    (二)水危机与荒漠化

     1.水危机

     2.气候变暖、冰川与水资源

     3.荒漠化

    (三)自然灾害

     1.洪涝灾害

     2.泥石流

     3.灾害“青睐”穷人

    (四)海平面上升

    (五)能源

     1.农业、农村减排与清洁能源

     2.公共倡导

    (六)国际谈判

   三 中国公民社会的立场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气候变化与中国*

   一 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平性与适应性视角

   二 NGO参与国际谈判

   三 反思碳交易: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与局限

   四 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

    1.能源革命

    2.贸易全球化中的碳排放转移问题

   五 国家内部的公平问题

   六 结语

  气候变化与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一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2007年

    1.强降水

    2.暴雪

    3.干旱

    4.高温

    5.其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二 应对气候变化,积极防御极端天气气候灾害

  气候变化与中国青年如何看待可持续消费

   气候变化与青年的认知

   中国青年消费行为令学者惊异

   可持续消费行为尚难进入青年生活

   环保意识影响可持续消费

   政府成为公众期望的可持续消费的示范者

   需要在青年中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城市环境

  “绿色奥运”与北京城市环境改善

   一 奥运场馆“瘦身”计划

   二 北京市的“蓝天工程”

   三 奥运交通战略

    1.奥运交通建设提速

    2.“好运北京”交通测试

    3.倡导公交优先、绿色出行

   四 首都城市绿化

    1.全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

    2.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

    3.形成三道绿色生态屏障

    4.“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万公顷的绿化带

    5.市区建成1.2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

    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7.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全市国土面积的8%

   五 调水行动:北京的水资源危机

  北京离“生态城市”有多远

   一 城市化进程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二 “垃圾分类”仍需努力

   三 需要继续“理解水”

   四 空气污染的治理困境

   五 孤独的植物和动物

 政策与公众参与

  中国环境法治建设的进展和问题

   一 环境立法取得新进展

    1.环境立法重视公众参与

    2.新法盘点,亮点不断

     《节约能源法》

     环境信息公开

     《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

     《环境统计管理办法》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二 环境执法:步履蹒跚中前行

   三 环境司法:公益诉讼崭露头角

   四 企业守法:企业的法定义务

   五 公众监督的进展

    1.依法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重视“协商解决”环境纠纷

    3.改变NGO注册难的状况

  艰难推进之中的“规划环评”

   一 城市规划失当酿成严重后果

    1.厦门“海沧PX项目”风波

    2.北京缓建六里屯垃圾发电项目

    3.前车之鉴:规划失当的惨痛教训

   二 “规划环评”进展缓慢

    1.主推两年仍未摆脱“难”字

    2.规划环评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建立规划环评制度的观念尚未建立

     规划环评遭遇利益冲突

     环保部门缺乏审批权限

     规划环评立法本身存在的问题

     规划环评经费渠道不畅

   三 规划环评在艰难中已经起步

    1.政府必须依法开展规划环评

    2.通过公众参与促进规划环评

    3.规划环评艰难进展

  中国的“绿色信贷”

   一 “绿色信贷”在中国

   二 国际金融界“赤道原则”的产生

   三 我国的环保NGO与“绿色信贷”

  对我国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思考

   一 环境污染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开始凸显

   二 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1.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性

    2.网络和手机技术被广泛使用

    3.环境群体性事件开始出现规模化对抗性的趋势

   三 环境群体性事件凸显的原因

    1.污染危及受损者的基本生存

    2.公众环境参与的权利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3.压力型体制下的地方政府经济增长驱动

    4.政经一体化体制下地方政府经济增长驱动

   四 地方政府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策略与行为

    1.“捂盖子”仍然是地方政府的基本选择

    2.“以压为主”,强力化解的策略

    3.通过网络监管控制信息传播

   五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机制

    1.环境群体性事件可能增多

    2.建构制度化的社会表达机制

    3.构建常规化的社会合作机制

    4.培育社会中间组织,尤其是环境非政府组织

    5.加强环境法律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

  绿色出行与公众参与

   车友:每月少开一天车,作绿色行者

   无车日行动:从民间到政府

   自行车:从一场秀到公共自行车出现

   公交:低价引发绿色出行最大浪潮

 特别关注

  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一 2006年:开局之年的“不降反升”

   二 2007年:“组合拳”重拳出击

    1.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2.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

    3.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4.促进节能减排的制度建设和“绿色信贷”

     “一票否决”制度

     政府采购节能产品

     “绿色信贷”

    5.公众参与节能减排

   三 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华南虎的真实与谎言

   “华南虎事件”始末

   网聚真相的力量

   野生华南虎的真相

   保卫华南虎与“三生主义”

  探讨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恶化的“真凶”

   一 现行的草原保护措施值得商榷

   二 探寻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真正原因

    “人民公社”化是导致草场退化的强大力量

    游牧的生态功能

    “牲畜承包到户”制度对草原生态的影响

    枯草层消失的后果

    反思牧区经济发展政策

   三 探讨拯救内蒙古大草原的良方

  大兴安岭火灾20年祭:让轻度火烧“回归”森林

   一 大兴安岭火干扰的历史与现状

    (一)大兴安岭火开发前的火状况

    (二)大兴安岭开发后的火状况

    (三)火烧迹地的天然更新

    (四)大兴安岭火灾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二 火干扰对森林作用的两重性

    (一)中等干扰假说

    (二)刀耕火种并非只是“落后”

    (三)热带森林与强度火干扰

   三 美国从森林防火到林火管理的转变

    (一)黄石公园大火带来的启示

    (二)林火管理的新思路:让轻度的火烧回归森林

    (三)迎接现代生态学对我国林业工作的挑战

     1.将“护林防火”、“森林防火”改为“林火管理”

     2.将“打早、打小、打了”的一刀切的灭火方针,改为“分清类型,区别对待”

     3.调整相关法律和管理规定,引入“计划烧除”

  中国环保NGO的社会合法性调查

   一 一组有意义的数据

    1. NGO组织的存在形式

    2. NGO组织希望的存在形式

    3. ENGO与政府的关系现状

   二 ENGO的社会合法性现状

    (一)ENGO的社会合法性低下

    (二)社会合法性不能归结于法律问题

     1.登记注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申请组织的社会合法性

     2.如果拥有社会合法性,即使没有登记注册,仍能获得相当大的活动空间

     3.登记注册之后,真实的运作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ENGO的社会合法性

     4.政府的功能垄断与ENGO的社会合法性的缺乏

   三 社会合法性低下的解决之道

    1.依靠科学、专业、客观性提高社会合法性

    2.依靠脚踏实地做事增加社会合法性

    3.增加与政府合作的积累

    4.整合各类社会资源

    5.利用ENGO的所有优势

 大事记

  2007年中国环境保护大事记

 附录

  环境绿皮书2007年度指标*

   第一主题 大气

   第二主题 水

    湖泊

    近海海域

   第三主题 固体废弃物

   第四主题 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

   第五主题 二氧化碳排放

   第六主题 环境财政

   第七主题 城市环境

    《北京2008年奥运会环境审查报告》

  2006/2007年度国家新颁布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列表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30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政府公报摘要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7年4月11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国务院 2007年6月4日

   ·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7年7月12日

   ·天然气利用政策

    国务院 2007年8月30日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年9月4日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国家环保总局 2007年9月16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7年10月28日修订

   ·战略环评(环评规划)

    国家环保总局 2007年11月3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 2007年11月22日

  “全球变暖,人人买单”公众倡议书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呼吁直面太湖污染

  自然之友:坚持绿色核算中国环保新政任重道远

  绿色和平“拯救森林筷行动”

  关于积极参加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倡议书

  WWF呼吁奥运会运动员夺金路上抵碳排

   抵消碳排放

  中国50多家民间组织发起“节能20%公民行动”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

   “环保与民生”关键词

    环境形势恶化——改善民生的“绊脚石”

     数据1:46.1%

     数据2:66.9%

     数据3:22%

    环境与发展——“鱼与熊掌”的尴尬

     数据1:44%

     数据2:73.1%

    政府“亮剑”——构筑环保“防火墙”

     数据:64.4%

    污染企业——执行“休克疗法”

     数据1:44.5%

     数据2:36.9%

    环保知识——公众素质“盲点”

     数据:86.1%

    环保行为——切勿“小看”自己

     数据1:2.8%

     数据2:80%和70%

    水安全——“生命之痛”

     数据:32.3%

    装修污染——“居危思安”

     数据:39.7%

    食品安全——“食”恶不赦

     数据:60.7%

    空气污染——“气”愤填膺

     数据:71.9%

    服装污染——“心腹之患”

     数据:41.8%

    企业环保——社会责任缺失

     数据:27.7%

    环保部门——挺起腰杆执法

     数据:45.9%

    环保责难——国外媒体“炒作”

     数据:54%

   2007年环保主题词: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相关:《民生指数2007》

  巴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 自然化与现代化共存

   二 昨天与今天、国际化与个性化共存

    1.历史文化遗存保护重在原真性与完整性

    2.城市建筑文化的个性与风格是城市价值与魅力之所在

   三 节俭与繁荣、穷人与富人、温情与财富共存

  携手中国,净化大气

  OECD环境绩效评估:中国结论和建议

   一 环境管理 加强实施环境政策的有效性和效率

    大气

    水

    废弃物

    自然

   二 迈向“和谐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决策中综合考虑环境问题

    环境和社会综合决策

   三 国际合作

  SEE-TNC生态奖

  福特汽车环保奖

  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中华宝钢环境奖

  国际圣弗朗西斯环境奖

  法学教授王灿发荣获“世界环境英雄”称号

  唐锡阳获麦格塞塞奖

  奚志农获首届“亚洲野生动物与环境电影节”——“马来熊奖”

 主要编撰者简介

 法律声明

 后记

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是由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编撰的中国环境年度报告,由自然之友会长、著名学者杨东平任主编,一批优秀的学者、NGO骨干和媒体记者通力协作而成。2007年,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危机与转机并存的格局,充满转型和博弈的张力。以太湖蓝藻事件为典型,显示江河湖泊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颠覆了靠牺牲环境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中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2007年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和极端天气,加剧了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忧虑和关注。对长江的过度开发和长江的生态恶化引起社会重视,也引起人们对三峡工程产生新的担忧和质疑。绿色GDP评价和规划环评条例立法遇阻等事态,不仅显示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强大惯性,也再次暴露出“特殊利益集团”正在成为环境持续恶化的主因之一。2007年我国环境保护最大的亮点,是“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污染物排放首次下降。“流域限批”、“区域限批”行动“敲打”了地方政府和企业这两个强势利益集团,环保“博弈”走向白热化的“对决”。“绿色信贷”则通过机制创新,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作为备战奥运的“决胜之年”,“绿色奥运”实现了既定的阶段性目标,体育场馆成功“瘦身”,北京成为全国地铁票价最便宜的城市。厦门市和北京六里屯的市民通过理性的民意表达迫使严重污染环境项目下马,显示了正在崛起的公众参与的力量。中国公民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报告,环保NGO加强能力建设,开展节能20%公民行动、绿色出行、减少塑料袋行动等活跃的公众倡导活动,显示了公众参与向纵深的发展。即将正式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将进一步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强烈宣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成为中国13亿人的绿色长征的历程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虽然环境保护转机的曙光隐约可见,但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惯性,生态变化的不可逆性,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早已超过了环境容量,以及地球变暖等新的全球性因素的不利影响等,中国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前景不容乐观。OECD的报告称:“中国的经济在向发达国家迅速靠拢,但环境水平却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近似。”人们认识到 “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公众”。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注定是曲折崎岖、艰难漫长的。环境绿皮书重视从民间的视角记录、审视和思考中国环境状况,主要以数据和事实说话,强调实证性、真实性,从而建立权威性。上年的环境绿皮书《2006年: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一书,已由荷兰Brill公司出版英文版。

简 介:本书紧紧围绕河南省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在法治领域所面临的新情况与新挑战展开讨论,为读者揭示依法治国、中原新常态的具体概念与相互关系,进而引导读者了解和探索依法治国是如何促进河南省向经济新常态的转变及依法治国又可为中原经济新常态提供怎样的保障的。书中还针对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农村生态保护以及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建设进行...

作者: 王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7月

简 介:在环境权不断受到新社会形势挑战的困境下,一种新兴的权利形态即生态权应运而生,然此权利可能并不完全被认可,但这种权利形态的确立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关注生态权,用生态权的思想构筑或者修正法律制度,这也是本书主要的理论贡献。

作者: 王开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