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3~2014)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Commercial Sector(2013-2014)
[内容简介] 该书是研究中国商业发展的第一部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合作的结晶。自2010年以来,《中国商业发展报告》以中英文版在全球同步发行。登高望远的高立意,战略视角的前瞻性,紧随行业发展、追踪热点和趋势以及全面系统是本报告的四大特点。期望本报告能够给读者和业内同行带来一些启发,也期望本报告在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方面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主编简介
Abstract
皮书数据库
中国皮书网
流通蓝皮书编委会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六位一体 全面改革国家治理 均衡发展
一 从“一个中心”到“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二 中国经济:从失衡增长到均衡发展
三 小结:构建国家治理体系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BⅡ 产业分析
B.2 中国批发市场发展报告
一 批发市场的发展及其功能
二 我国亿元以上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一)我国限额以上批零企业近几年发展现状
(二)我国亿元以上批发市场整体发展情况
1.商品市场数量稳步增长
2.市场摊位数持续增加
3.营业面积快速增加
4.交易额大幅提升
(三)我国亿元以上批发市场整体结构情况
1.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的数量结构情况
2.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的摊位结构情况
3.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的营业面积结构情况
4.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的成交额结构情况
三 我国亿元以上批发市场四大区域结构情况
(一)四大区域亿元以上批发市场的整体分布结构
(二)亿元以上综合批发市场的四大区域分布
(三)亿元以上专业批发市场的四大区域分布
四 我国亿元以上批发市场的省域分布情况
(一)亿元以上批发市场在省域间数量分布
(二)亿元以上批发市场摊位在省域间的分布
(三)亿元以上批发市场营业面积在省域间的分布
(四)亿元以上批发市场成交额省域间的分布
五 我国批发市场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一)我国批发市场发展特点
1.区域发展不平衡:东多西少、东强西弱
2.市场综合管理服务提升:管理专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服务意识增强
3.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实体和虚拟、线下和线上融合发展
4.市场与产业相互促进,打造产业链竞争力
(二)我国批发市场的发展趋势
1.市场发展稳健,专业化趋势明显
2.市场规模化和高效化
3.市场功能提升强化
4.信息化进程加快,实体和网络市场融合
B.3 2013年中国分销市场概况以及其对投资者的启示
一 中国分销概况
二 分销渠道
(一)分销商和代理商
(二)批发市场
(三)厂商直销
(四)仓储式超市
(五)网上分销渠道
三 行业最新发展
(一)分销商仍扮演重要角色;竞争白热化,分销商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二)品牌商选择以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为市场拓展目标,但未必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回报
四 行业挑战
(一)去中介化
(二)个别产品的品牌商减少签订全国性分销协议
(三)交易行为不规范
(四)商业法规标准不一
(五)零供关系非常紧张
(六)营运成本上涨
五 对投资者的启示
(一)经营环境充满挑战
(二)营运成本上涨
(三)采用混合分销模式,尤其是网络分销
(四)持续拓展业务
B.4 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
一 中国百货行业的市场概况
二 中国百货业的经营模式
(一)联营模式
(二)自营模式
(三)出租场地收取租金模式
(四)代理商模式
三 中国百货行业的现状分析——运行特点及发展
(一)仍以联营模式为主,佣金为主要经营收入来源
(二)多业态经营,部分涉足不同商业领域
(三)内外资百货企业情况
1.内资百货企业:区域性企业为主,部分企业积极布局全国
2.外资百货企业:发展显著放缓,部分企业带着新的经营模式和理念进入中国市场
四 中国百货行业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一)联营模式带来的同质化
(二)运营成本上涨的压力
(三)职业买手的缺乏
(四)其他业态的激烈竞争
(五)百货企业电商平台的建设依然不成熟
(六)国家政策的影响
五 中国百货行业发展趋势
(一)增加自营比例,开发自有或独家品牌
(二)细分市场,瞄准特定人群
(三)增加餐饮、娱乐等休闲项目,为消费者提供购物体验
(四)加强品类管理,优化品类
(五)积极布局三、四线城市
(六)通过收购兼并扩大规模
(七)积极开拓探索“全渠道”销售
附录 关于百货行业开展自采自营的调查
一 百货行业开展自采自营的现状
(一)自采自营企业类型
(二)自采自营商品品类
(三)自采自营渠道构成
(四)自有品牌销售情况
二 开展自采自营挑战
三 开展自采自营模式的展望
B.5 中国产品分销情况
一 服装鞋履分销
(一)分销渠道
(二)分销格局
(三)分销成本结构
二 糖果分销
(一)分销模式
(二)分销渠道
(三)分销成本结构
三 美容及个人护理分销
(一)分销模式
(二)分销渠道
(三)分销成本结构
四 玩具分销
(一)分销模式
(二)分销渠道
(三)分销成本结构
B.6 中国零售业发展及相关问题分析
一 中国零售业概况
(一)零售行业发展概况
(二)消费景气动态
1.消费者信心指数
2.企业家指数
(三)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二 中国零售业的竞争态势
(一)总体规模发展放缓
(二)行业集中度逐渐降低
(三)企业注资助推网络零售行业迅猛发展
(四)外资连锁企业进入调整期
三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零售市场快速增长
(二)移动电子商务成为热潮
(三)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形成全渠道购物途径
1.线上线下同价策略
2.线上线下产品异化策略
3.线上线下购物体验的融合策略
(四)新型城镇化发展拉动消费,促进零售业的发展
(五)零售企业形式向多业态发展
四 中国零售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
(一)零售企业净利润增长面临压力
(二)营业成本上涨
(三)电子商务冲击传统渠道
(四)物流等配套服务有待加强
B.7 中国餐饮产业回顾与展望
一 2012~2013年中国餐饮产业运行分析
(一)产业总体运行
(二)月度运行分析
(三)区域运行比较
(四)2012年餐饮百强运行分析*
二 2012~2013年中国餐饮产业运行特点
(一)粗放式增长面临严峻挑战
(二)餐饮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三)食品安全、成本两座大山依然沉重
1.餐饮产业食品安全隐患仍存
2.餐饮企业成本压力大
(四)中部地区成为近两年餐饮收入增长稳定器
三 中国餐饮产业与资本市场
(一)餐饮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二)餐饮企业与风险投资
四 中国餐饮业发展展望
(一)餐饮业前景依然广阔
(二)餐饮发展环境发生质变
(三)转型升级是餐饮业的重要任务
(四)食品安全依然是餐饮工作的重心
(五)餐饮产业并购行为将会增多
(六)餐饮电子商务将会迎来发展机会
B.8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一 发展现状
(一)电子商务规模继续快速增长
(二)B2B平台服务商探索在线交易
(三)小额外贸电子商务低位快速增长
(四)电子商务进入O2O时代
(五)金融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加速
(六)物流设施快速发展与管理落后并存
(七)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二 发展趋势
(一)电子商务“2B”和“2C”模式开始融合
(二)本地生活服务将成为下一个网络零售热点
(三)电子商务大数据利用将日益显著
(四)网络零售竞争格局从以企业为主导逐渐向以平台整体能力为主导转变
三 政策建议
(一)全面拓展电子商务应用
(二)加快和规范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
(三)不断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设
B.9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2012~2013年发展及趋势分析
一 现状篇:中国网络购物2013年发展状况
(一)市场规模
(二)市场结构
1.交易终端:PC端是主体,移动端占比提升
2.品类结构:服装箱包、3C家电领先,生鲜食品市场成为热门
3.市场份额:集中化趋势明显,天猫、京东优势明显领先
(三)市场特点
1.特点一: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引导开始更为主动和完善
2.特点二:传统电商企业从追求单一的规模向规模与效益并重的方向变化
3.特点三:早期进入电商的传统企业,线上业务开始进入规模化阶段
4.特点四:移动流量猛涨,带动移动购物进入爆发期
二 热点篇:中国网络购物O2O专题分析
(一)O2O发展概述
(二)典型企业的O2O布局*
1.阿里巴巴集团
2.腾讯科技
3.京东商城
4.传统零售商
(三)O2O发展的关键
三 趋势篇:中国网络购物发展趋势
(一)中国网络购物未来3年增速有所放缓,市场将进入相对成熟期
(二)移动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或将引发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格局的变化
(三)线上线下整合加速,泛零售将成为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方向
BⅢ 产业要素分析
B.10 中国流通业政策解读
一 2012~2013年中国出台的主要流通业政策
二 中国流通业政策出台的背景
三 中国流通业政策的主要着眼点
(一)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的现代流通体系,增强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二)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传统流通业转型升级
(三)“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培育中国流通产业竞争力
(四)以连锁经营、信息化技术和统一配送为手段,全面提高流通效率
(五)强调流通的公益性功能,保障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
(六)通过财政金融创新和税费改革,为流通业发展提供良好制度环境
B.11 2013年我国经济和价格分析及2014年趋势展望
一 2013年经济和价格运行情况
(一)投资增速稳步回落,投资结构趋于合理
(二)消费增速继续减缓,城乡和不同商品的消费增速有所变化
(三)工业增长保持稳定运行,企业效益较快增长
(四)农业实现“十连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城镇
(五)外贸进出口增长略有回升,出口压力有所增大
(六)货币供应量、存贷款余额均平稳增长
二 经济和价格运行特点
(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转型关键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
(二)经济对消费的内生性要求变得更为强烈
(三)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保障粮食供应安全和质量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定心丸
1.农产品价格呈长期上涨态势
2.劳动力价格上涨明显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和服务业价格
3.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和环保费用提高的迫切性更强
三 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继续保持高投资增速的难度大,更应关注投资效率
(二)原先短期消费热点效应在减弱,应开发新的消费热点
(三)产能过剩问题已非治不可,关注产能增量、存量关系
(四)环境问题倒逼经济转型,应尽快扭转环境恶化趋势
(五)2014年粮食再丰产难度大,应保持现有产量规模基本稳定
(六)企业出口竞争力下降,努力争取更多国际市场份额
四 2014年经济和价格前景展望
五 政策建议
(一)“宽财政”培植经济内生动力,“稳货币”实现金融市场稳定
(二)提升消费内生增长动力,促进消费持续增长
(三)继续抓好农产品生产与供应,重视质量安全
(四)积极稳妥推进资源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倒逼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五)强化市场价格及预期监管,研究目标价格调控机制
B.12 中国电子支付发展回顾与趋势分析
一 电子支付概述
二 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一)我国银行卡支付发展概述
(二)我国网上支付、移动支付、储值卡支付发展概述
(三)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概述
三 电子支付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
(一)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地位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1.电子支付发展已使央行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
2.电子支付发展使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更加复杂
3.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监管职能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二)电子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电子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影响
2.电子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影响
3.电子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服务方式的影响
(三)电子支付发展对商贸流通的影响
(四)电子支付发展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五)电子支付发展对支付产业的影响
四 中国电子支付发展趋势分析
(一)电子支付手段日趋多样化,支付创新向纵深发展
(二)电子支付产业分工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电子支付服务业国际化趋势增强
(四)电子支付企业从单纯的支付服务向提供泛金融服务发展
(五)各国加强对电子支付监管的国际合作
B.13 中国零售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 中国零售物流业市场的发展概况
二 中国零售物流业的竞争态势
三 不同商品特性对应的物流需求
(一)冷冻食品的储运需要温度控制
(二)消费品的季节性需求波动需要以妥善的存货管理来配合
(三)高效补货配送能力保障消费者的即时需求
大众服饰
时尚服饰/高端服装
(四)增值物流服务提升高端消费品的购物体验
四 中国零售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化运营对零售业日益重要
(二)网购风行推动零售物流业升级转型
(三)逆向物流服务的需求日增
(四)政府积极推动零售物流业发展
五 零售物流业面对的挑战
六 结语
BⅣ 品类市场分析
B.14 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概况
一 中国奢侈品市场概况
二 中国奢侈品市场背景分析
(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中产阶级群体快速壮大
(二)最高收入人士数目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
(三)城镇化进程加快;三、四线城市潜力无限
(四)消费升级进入快车道
三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运行特点及发展
(一)我国奢侈品消费者相对年轻,女性开始成为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
(二)消费者更加成熟与精明
1.品牌认知度显著提升
2.“无品牌化”等设计低调奢侈品备受青睐
3.对其他奢侈品消费者看法的转变
(三)海外购买奢侈品风潮持续
(四)对奢侈品网购表现出兴趣与信心
(五)海外“代购”成为趋势
四 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战略和模式分析
(一)社交媒体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品牌营销手段
(二)由加速扩张转向注重当前店铺或产品
(三)为中国市场定制的设计继续升温
(四)积极宣传品牌历史及品牌精益求精的手工制造理念
(五)中国本土品牌成为外国奢侈品集团的收购对象
五 结束语
B.15 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及展望
一 2013年中国汽车销售回顾
(一)乘用车销售增长较快但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下降
(二)商用车市场回暖
(三)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
(四)重点汽车企业出现明显的经济效益增长现象
二 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特点
(一)汽车进出口发展情况分析
(二)新能源车发展情况分析
(三)汽车市场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分析
(四)相关政策发展情况分析
三 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展望
(一)中国汽车市场的国内发展背景分析
(二)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1.认清现实,把握市场发展方向
2.积极进行自主品牌建设
3.提高集中度,发展规模经济
4.积极发展相关配套服务
四 结束语
B.16 我国鲜活农产品市场运行分析*
一 我国鲜活农产品市场运行现状
(一)政府持续支持鲜活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二)以批发市场为核心,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三)农产品经纪人成为鲜活农产品市场的中坚
(四)新型交易模式不断涌现
(五)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得以发挥
二 我国鲜活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主要问题
1.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结构有待优化
2.部分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缺位
3.鲜活农产品市场信息搜集发布的质量不高
4.部分鲜活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且批零价差扩大
5.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公益性不强
6.一些或许不是问题的“问题”
(二)主要原因
1.鲜活农产品市场的行政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2.与鲜活农产品相关的法律缺失
3.对“秋后算账”的担忧导致先进的交易设施闲置
4.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成本难以降低
5.相关调控政策的合理性与针对性有待加强
三 改善我国鲜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建议
B.17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一 发展现状
(一)发展历程
(二)基本类型
(三)发展规模
(四)兴办方式及治理模式
二 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体系不健全
(二)缺乏全国统一规划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服务功能单一
1.商品集散功能不够强大
2.乱收费现象严重
3.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4.加工增值功能不完善
5.商品配送功能需增强
(四)交易模式落后
(五)食品质量安全无法保障
1.大部分农产品未办理“身份证”
2.农产品供应链是多环节、开放性的,缺乏统一的市场准入体系
3.农产品批发市场机制不健全
4.农产品批发市场抽检环节缺乏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
5.规模化、系统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
(六)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七)改善环境动力不足,存在社会负外部性
1.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城镇居民提供了重要的食品物资保障,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2.农产品批发市场路网规划不健全
三 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法律体系
(二)制定全国统一的发展规划
(三)健全管理机制,增强服务功能
(四)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市场更好发挥公益性职能
(五)创新交易模式
(六)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七)积极引导,减弱对社会的负外部性影响
BⅤ 专题分析
B.18 建立中国流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数的设想
一 引言
二 流通业界定
三 经济指数回顾
四 中国流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设计原则
2.评价模型
3.体系架构
4.指标解析
5.数据来源
6.指标权重
五 结论
B.19 业态变迁与流通革命
一 零售业态的变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技术变革的必然产物
二 对零售业态变迁的学说解释
三 流通革命与产业融合
四 百货业:如何避免成为21世纪最后的恐龙
五 优化中国流通革命的环境
误区1:美国电子商务征税,我国应该照搬
误区2:中国电子商务是免税天堂、偷税漏税的重灾区
误区3:电子商务目前征税利大于弊
B.20 2013年全球消费市场发展
一 全球消费市场概况
(一)全球经济稳步复苏
(二)2013年,中东及非洲和亚洲地区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
(三)网上销售增长强劲,移动商务崛起
(四)奢侈品销售增长大幅下滑
二 全球零售商竞争态势
三 零售企业最新发展趋势
(一)千禧世代(Millennials):未来的主要消费群
(二)移动应用及社交媒体塑造未来营销
(三)全渠道零售改变传统零售模式
(四)零售商创建新零售业态迎合小众市场
(五)大数据让零售商与消费者更接近
(六)灵活性强的供应链有助于增加竞争力
(七)零售企业重视新兴市场
(八)零售企业更加着力于可持续性发展
四 区域零售市场
(一)北美洲
1.概览
2.竞争态势
3.发展趋势
(二)欧洲
1.概览
2.竞争态势
3.发展趋势
(三)亚洲
1.概览
2.竞争态势
3.发展趋势
五 挑战
(一)失业率高企,影响消费者消费意愿
(二)重新建设商业模式的成本高
(三)配送海外的物流成本高
(四)实体店受“展厅现象”所困
(五)信息泛滥
(六)开拓新兴城市的挑战
六 启示及结语
(一)提高在全球的分布
(二)重视消费体验,摆脱“展厅现象”
(三)适当地使用大数据
(四)与消费者沟通
(五)改造供应链
(六)重视绿色经营
B.21 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地区差距、结构性差异、热点及趋势分析*
一 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
(一)文化消费的整体规模逐年扩大,相对比重不断提升
1.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升
2.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基本实现与经济的同步增长
3.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增速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二)文化消费的结构差异
1.文化消费的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2.居民文化消费的地区差距显著存在
3.文化消费的内容差距突出:重娱乐、轻发展
二 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热点和趋势
(一)城乡文化消费的热点
1.时尚消费
2.动漫消费
3.高科技背景下的文化生活服务消费
4.与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培训等服务性消费
5.体验式文化消费
(二)城乡文化消费的趋势
1.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重在提升层次
2.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重在推广普及
三 提升城乡文化消费的政策建议
(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拉动文化消费的支出
(三)加快建设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
(四)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五)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旅游等服务性消费
(六)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七)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文化消费的购买力
(八)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丰富文化产品市场
(九)理顺文化管理体制,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
(十)加快文化产业立法,加强对文化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法律声明
摘要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关年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10。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WDI》,2010。
联合国发展署:《人类发展报告》,相关年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社,2013年11月12日。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新华网,2013年11月15日。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12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2013。
德勤:《中国零售力量2013》,2013。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香港利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百货店自采自营模式研究》2013。
李飞:《中国百货店:联营,还是自营》,《中国零售研究》2010年第1期。
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各省市统计局网站。
中国烹饪协会网站,www.ccas.com.cn。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3。
杨柳主编《2006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杨柳主编《2007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杨柳主编《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2008)》,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杨柳主编《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杨柳主编《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杨柳主编《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杨柳主编《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杨柳主编《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中国网络零售革命:线上购物助推经济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3。
《小即是美:2012年度网商发展研究报告》,阿里研究中心,2013。
《2011~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年度监测报告》,艾瑞咨询集团,2010~2011。
《网络购物深度研究系列报告》,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2012。
Li & Fung Research Centre,Online Retailing in China,July 2012.
Mckinsey & Company High Tech Practice,Online and Upcoming:the Internet’s Impact on Aspiring Countries,January 2012.
http://www.zjdpc.gov.cn/art/2013/12/21/art_791_610980.html.
http://www.zj.xinhuanet.com/adnews/index_adnews/2013-11/07/c_118048841.htm.
http://dzsws.mofcom.gov.cn/article/d/201311/20131100386610.shtml.
艾瑞咨询集团,http://www.iresearch.cn。
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http://www.aliresearch.com。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
荆林波:《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第6期。
荆林波:《技术变革与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3期。
姜增伟:《搞活流通和促进消费》,《上海商业》2012年第4期。
张立群:《我国经济已进入7%~8%的增长区间》,《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12期。
左晓蕾:《中国经济正逐步走向新平稳增长阶段》,《上海证券报》2013年12月17日。
章玉贵:《中国经济向存量改革切换的关键之年》,《证券时报》2013年12月12日。
史蒂芬·罗奇:《中国经济迎来消费崛起》,《上海证券报》2012年12月5日。
赵洋:《引导好通胀预期需要稳定货币金融环境》,《金融时报》2013年11月9日。
李伟:《中国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0月30日。
徐连仲:《现阶段我国经济与价格运行特点》,《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25期。
梁达:《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10期。
曹红辉等:《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荆林波、刘波:《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研究》,《现代商业》2007年第10期,第6~10页。
荆林波、梁春晓主编《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潘辛平:《电子支付行业应用前景探析》,《电子商务》2007年第1期,第37~39页。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2006~2013年各年报告。
Humphrey,David,Magnus Willesson. “Benefits from a Changing Payment Technology in European Banking”,
Kahn,Charles M.,William Roberds. “An Introduction to Payments Economics”,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2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编著《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12~2013)》,2013。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关于降低我国物流成本问题及其建议》,《经贸参考》2013年第14期。
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编著《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案例精编》,2011。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与南开大学编著《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12)》,2012。
《速冻面食需冷链支持》,《物流》2011年2月刊。
《DHL在中国高端时尚之都建成定制物流卓越中心》,http://www.dhl.com.hk/tc/press/releases/releases_2013/local/041113.html。
《速冻食品的“三国”》,http://www.xinshangwu.com/business/column/201304-1266.shtml。
《中国服装品牌如何缩短“最后一公里”》,http://www.chinasspp.com/News/Detail/2011-6-23/101866.htm。
刘强东:《比“菜鸟”先飞京东物流年底开放》,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 xinhuanet.com/fortune/2013-06/23/c_116254667.htm。
《1号店进军生鲜领域物流配送或成软肋》,http://ec.iresearch.cn/shopping/20130408/196756.shtml。
《顺丰快递争抢冷链物流》,http://www.lenglian.org.cn/news/zixun/1/18219.shtml。
《电商试水冷链宅配》,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1304/10/219642.shtml。
《食品电商的现状》,http://home.ebrun.com/blog-35826.html。
《顺丰优选华东华南仓启用生鲜配送城市增至11个》,http://tech.qq.com/a/20130909/016509.htm。
《顺丰跨界做电商:为圆“零售帝国梦”》,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info/2013-05/25/c_132407428.htm。
《亚马逊中国推出自提服务》,http://tech.sina.com.cn/i/2013-03-26/18578183526.shtml。
《中国电子商务:网购成为消费新势力》,http://www.joneslanglasalle.fr/Pages/ResearchDetails.aspx?ItemID=12212。
《双“11”网购退货率高达25%》,http://news.wenweipo.com/2013/11/15/IN1311150029. htm。
贝恩公司:《2013年全球奢侈品市场研究》,2013。
胡润财富:《2013富豪消费价格指数》,2013。
麦肯锡:《中国的下一步?》,2013。
麦肯锡:《赢取中国新中产》,2013。
2010~2013年《胡润财富报告》。
贝恩公司:《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2012。
毕马威:《迈向国际的中国奢侈品市场》,2013。
罗兰贝格:《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调查报告——迎接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新时代》,2012。
陈晓梅:《中国汽车销售市场现存问题及治理对策》,《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程长财:《我国汽车销售市场渠道管理研究》,《中国商贸》2010年第10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李文:《浅谈中国汽车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第32期。
林雷:《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特点与未来趋势》,《市场研究》2012年第1期。
孙秀洁、崔增辉、顾洪建等:《2009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发展综述》,《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第1期。
吴玉峰:《汽车业进入调整期政策是主导力量》,《中国质量万里行》2011年第12期。
肖军:《上海大众斯柯达创领真爱生活——专访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版》2012年第9期。
张喆:《比亚迪之后奇瑞电动车开向美国中国新能源车为何总是“借美生蛋”?》,《中国汽车市场》2010年第34期。
周昭元:《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其展望》,《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年第3期。
朱汉阳、胡锡铭、李军等:《浅析我国汽车销售的秘诀》,《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2011年第8期。
安玉发:《中国农产品流通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展望》,《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6期。
卞靖:《蔬菜价格调控:国内实践与国际经验》,《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第10期。
冯中越等:《北京农产品流通体系与协调机制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姜长云:《完善我国农产品流通政策的若干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8期。
李志强、张玉梅:《关于蔬菜等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的思考》,《农业展望》2013年第10期。
马增俊、徐振宇、纳绍平:《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技术的演化:基于激励相容视阈的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任兴洲:《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第5期。
王兢、梁娜、何雨竹:《展望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景——2010年下半年全国基本农产品价格失控性暴涨所引发的思考》,《农业展望》2010年第12期。
吴小丁:《蔬菜价格大起大落的症结所在:供给的不确定性》,《中国商贸》2013年第4期。
徐柏园、刘富善:《面对WTO海峡两岸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二次创业》,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徐振宇:《小农—企业家主导的农业组织模式——天星村葡萄业技术与市场演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徐振宇:《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难点分析:兼析政策运行逻辑》,《商业时代》2013年第23期。
徐振宇、赵烨:《我国大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演进趋势——以北京为例》,《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曾寅初:《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难点与对策:基于浙江、山东两省的调查分析》,《中国市场》2007年第2~3期。
张国、徐振宇、毛绪强:《从海南实践看我国农产品流通改革与发展》,《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第32期。
张红宇:《中国农业管理体制:问题与前景——相关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张瑞东、陈亮:《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2)》,阿里研究中心,2013。
赵一夫:《中国生鲜蔬果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农业部:《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总报告》,2011。
卢凌霄:《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向》,《商业研究》2010年第394期。
廖伟斌:《农产品批发市场竞争力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曾寅初:《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结构特征分析》,《农业食品资源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马增俊:《如何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农经》2012年第Z1期。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农产品批发市场亟须制定全国统一的发展规划》,《商业现代化》2011年第664期。
马增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及定位》,《中国市场》2010年第17期。
祝合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基本思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2期。
苟建华:《农产品批发市场供应链封闭化运行模式研究》,《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李学圣:《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冷链物流》,《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王兢、梁娜、何雨竹:《展望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景——2010年下半年全国基本农产品价格失控性暴涨所引起的思考》,《农业经济展望》2010年第12期。
苏威:《关于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思考——基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视角》,《商业时代》2012年第13期。
刘雯:《加强公益性建设是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方向》,《农村经济》2011年第4期。
赵尔烈:《建议实施“国家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工程”》,《市场营经销导刊》2009年第3期。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商业现代化》2012年第704期。
于艳红:《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现代物流的整合》,《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634期。
龚蓉、谷洪波:《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中突出问题分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7期。
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北京构建流通现代化评价体系》,《商贸经济》2004年第8期。
顾毓芳、乔均、管明:《2011年江苏省物流指数研究报告》,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
郭冬乐、方虹:《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财贸经济》2002年第3期。
金永生:《中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荆林波:《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第6期。
李飞、刘明葳:《中国商品流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框架》,《市场营销导刊》2005年第1期。
林文益:《贸易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马龙龙:《流通产业组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彭辉:《流通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10。
裘炜毅:《国外社会物流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物流技术》2004年第6期。
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夏春玉:《流通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张绪昌、丁俊发:《流通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95。
Jean-Fran?ois Arvis,Monica Alina Mustra,Lauri Ojala,Ben Shepherd,Daniel Saslavsky,“The World Bank Connecting to Compete 2012:Trade Logistics in the Global Economy — The 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 and Its Indicators”,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National Press Club,Washington D.C.,2012.
Nishimura Kiyohiko,“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Japan and United States:A Comparative study From the Viewpoint of final-good buyers”,
OECD,“Regul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the Distribution sector”,Paris:OECD Working Papers,1997,5(75).
Rosalyn Wilson,“24th Annual State of Logistics Report”,National Press Club,Washington D.C.,2013.
Arieh Goldman,“The Role of Trading-Up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tailing System,”
Malcolm P. McNair,“Significan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Post War Period,”in competitive Distribution in a Free,High-Level economy,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versities,ed. A. B. Smith(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58):18.
Productivity Commission,Economic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Australian Retail Industry,2011,Report no. 56,Canberra.
Ralph Hower,The history of Macy’s of New York 1858-1919(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3),73.
Stanley C. Hollander,“Notes On the Retail Accordion,”
Thomas J. Maronick and Bruce J. Walker,“The Dialectic Evolution of Retailing,”in Proceedings:Southern Marketing Association,ed. Burnett Greengurg(1974),147.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4。
黄国雄:《把握商品流通发展的基本趋向——三谈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7期。
李骏阳、余鹏:《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12期。
荆林波:《流通业担纲中国经济血脉》,《中国商贸》2008年第6期。
荆林波:《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厦门电子商务发展峰会论文,2013年10月。
荆林波:《家具产品的电子商务路径分析》,工作论文,2013年7月。
荆林波、甄宇鹏:《加快推进宽带中国战略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18日。
欧阳小迅、黄福华:《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度量及其决定因素:2000~2009》,《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2期。
徐从才:《现代商品流通:转型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0。
夏春玉:《流通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杨宜苗、肖庆功:《不同流通渠道下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效率比较研究——基于锦州市葡萄流通的案例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2期。
埃森哲:《揭开千禧购物者的神秘面纱》,2013年6月。
科尔尼:《2013年全球零售业发展指数》,2013年6月。
科尔尼:《2013年全球电子零售业指数》,2013年12月。
贝恩公司:《2013年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2013年10月。
法国巴黎银行房地产公司:《西欧零售地产市场报告》,2013年第二季。
高力国际:《2013年全球零售市场热点》,2013年10月。
德勤、STORES杂志:《2014年全球零售力量》,2014年1月。
经济学人信息社:《全球消费品及零售市场展望》,2013年8月。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网上零售在亚太区崛起》,2013年10月。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日本零售市场》,2013年5月。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台湾零售市场》,2013年4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13年10月。
尼尔森:《全球消费者购物习惯》,2012年第三季。
尼尔森:《解读亚洲移动消费者》,2013年9月。
普华永道:《2013年亚洲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前景展望》,2013年1月。
普华永道:《美国网上消费者如何重塑零售体验》,2012年3月。
Pricewaterhouse Coopers.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年。
范周、齐骥等:《中国城市文化消费报告(总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刘书峰、戴潇雅:《中国城市文化消费报告:广州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陈曼冬、陈小申:《中国城市文化消费报告:上海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王亚南主编《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李婷、周仕参、熊菀君、钱金英:《中国文化消费研究》,《新西部》2008年第4期。
徐振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左鹏:《中国城市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报告》,http://it.sohu.com/20130717/n381857937.shtml,2013年7月17日。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电视社交最活跃》,希赛网,http://www. educity.cn/shenghuo/825467.html,2014年2月25日。
姜煜:《中国城市人口中平板电脑总体使用率达30%》,中国新闻网,http://finance. chinanews.com/it/2013/08-19/5180375.shtml,2013年8月19日。
《瑞信:SNS学生使用时间下降,54%的人用移动设备》,搜狐IT,http://it.sohu.com/20110519/n280623994_7.shtml,2011年5月19日。
《2013年中国数字出版业进账两千亿》,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30712/092034939.html,2013年7月12日。
《成人动漫消费市场开始升温总产值达760亿元》,前瞻网,http://www.kejixun.com/article/201312/27572.html,2013年12月31日。
《中国动画产业与消费调查报告》,中国动画产业网,http://www.cnaci.com.cn/html/dhzx/gnyw/13884.html,2013年12月18日。
《我国动漫衍生产品产业凸显新特点消费力增强》,动漫产业网,http://www. cccnews.com.cn/2012/1102/14807.shtml,2012年11月2日。
《中国玩具消费调查报告2012》,人民网,http://comic.people.com.cn/n/2013/0507/c122366-21389957.html,2013年5月7日。
《中国农村居民上网行为调查》,21CN科技,http://it.21cn.com/tel/a/2014/0211/16/26364581.shtml,2014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