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7

女性类型与城市性别秩序图书

Woman's Type and Gender Order in City

SSAPID:101-5951-5293-03
ISBN:978-7-5097-2700-3
DOI:
ISSN:

[内容简介] 从传统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男主外、女主内”到计划经济时代的“男女一个样”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中国城市性别秩序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转型。面对转型,今天的女性具备了根据自身情境选择的可能性,出现了“全职太太”、“单身女贵族”、“兼顾工作家庭”型三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向各异的女性类型。本文对这三种女性类型的形成原因及其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入描摹和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当今中国城市性别秩序的变化,呈现中国女性主体性的发展及其面临的两难困境。文章最后提出要在国家和市场的相互制衡中建立合理的性别秩序,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平等的现代性别秩序。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方英
编 辑:高启;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Abstract

 序

 中文摘要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主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基本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 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

     (二)激进的女性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

     (四)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

     (五)存在主义的女性主义

     (六)后现代女性主义

    二 女性主义对性别秩序的研究

     (一)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

     (二)女性与家庭

     (三)女性与工作

    三 其他社会学理论对性别秩序的论述

     (一)帕森斯等功能主义理论

     (二)对男性气质和男性统治的研究

     (三)对性别秩序与现代性的研究

    四 中国市场转型期的性别秩序研究

     (一)对女性就业状况及“性别歧视”的研究

     (二)对家庭中两性关系的研究

     (三)对女性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角色冲突的研究

     (四)对大众文化中“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

    五 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对象的界定

    二 基本概念

     (一)性别秩序

     (二)社会性别

     (三)社会角色与角色冲突

     (四)女性的主体性

    三 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

     (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三)科尔曼“个人行动系统与社会行动系统”的理论

    四 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与研究目的

     (二)定量与定性的选择

     (三)抽样的方法

     (四)资料收集方法

     (五)资料分析和建构理论的方法

    五 分析框架

 第二章 市场转型:中国城市性别秩序分化的背景

  第二章 市场转型:中国城市性别秩序分化的背景

   第一节 市场转型与工作中性别秩序的变化

    一 计划经济时期“男女一个样”的性别秩序

    二 市场转型时期女性就业中的性别秩序

     1.就业排斥

     2.职业隔离

     3.工资差距

   第二节 市场转型与家庭中性别秩序的变化

    一 计划经济时代全能的单位体制对家庭性别秩序的冲击

    二 市场转型与家庭性别秩序的变化

   第三节 性别秩序分化下的三种女性类型

    一 “全职太太”型

    二 “单身女贵族”型

    三 “兼顾工作家庭型”

 第三章 “全职太太”:回归家庭

  第三章 “全职太太”:回归家庭

   第一节 “家庭主妇”与“全职太太”

    一 计划经济时代的“家庭主妇”

    二 市场转型时期的“全职太太”

   第二节 她们为什么辞职?——家庭性别秩序的要求

    一 在就业市场和家庭比较中处于双重劣势的女性

    二 就业市场上处于优势、家庭比较中处于劣势的女性

    三 就业市场上处于优势、家庭比较中旗鼓相当的女性

    四 在就业市场和家庭比较中都处于优势的女性

   第三节 辞职后的生活——传统家庭性别秩序的扮演者

    一 “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女平等”的融合

    二 “女主内”:家务劳动的“扩大化”

     1.女性包揽家务劳动

     2.家务劳动内容和标准的变化

     3.家务劳动带来的压力和成就感

    三 “全职太太”的休闲:家庭中边缘化的状态

     1.以家人为中心的休闲

     2.休闲的缺乏和不满意

   第四节 “无名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 “女性的奥秘”依然存在

    二 两条逃离“女性的奥秘”的路径

 第四章 “单身女贵族”:面向工作

  第四章 “单身女贵族”:面向工作

   第一节 为什么单身?——“找一个合适的特别难”

    一 宏观背景:现代性对家庭的冲击及其变化

    二 个体的困惑:“找一个合适的特别难”

   第二节 为什么能够单身?——以工作作为生活的支点

    一 以工作作为支点的生活

    二 传统的性别秩序依然对工作产生影响

   第三节 单身的个体化生活状态

    一 “自己的一间房子”

    二 自由的休闲

    三 简单的家务劳动

 第五章 “兼顾工作家庭型”:在冲突中寻找平衡

  第五章 “兼顾工作家庭型”:在冲突中寻找平衡

   第一节 “双事业”家庭中的女性

    一 工作中“弥散的隐性不平等”和强烈的成就动机

    二 双重支持下的家庭性别秩序

   第二节 “双工作”家庭中的女性

    一 “非正式就业”的女性

    二 “性别化”的家务劳动

   第三节 “男性事业、女性工作”家庭中的女性

    一 以家庭为“风向标”的工作

    二 “女主内”的家庭格局

   第四节 “女性事业、男性工作”家庭中的女性

    一 职业上“女高男低”格局的逐步形成

    二 家庭中的性别秩序

 第六章 性别秩序的分化与女性的主体性

  第六章 性别秩序的分化与女性的主体性

   第一节 两种性别秩序作用下的分化

    一 分化的基础:两种性别秩序

    二 分化的体现:不同类型女性群体的出现

   第二节 女性的主体性在性别秩序分化中呈现

    一 女性主体性初现端倪

    二 女性主体性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第三节 女性主体性发展的困境

    一 市场转型与女性主体性的困境

    二 现代性与女性主体性的困境

   第四节 走出女性主体性困境的思考和建议

    一 在国家和市场的相互制衡中建立合理的性别秩序

    二 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平等的现代性别秩序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 市场转型导致性别秩序分化和公正的部分缺失

    二 现代性是性别秩序分化重要的全球性背景

    三 性别秩序的选择成为女性的“生活政治”

    四 女性主体性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困境

   第二节 反思和讨论

 附录

  附录一 家务劳动分工:女性的“生活实验”与“性别政治”

   一 文献回顾

    (一)国内文献回顾

     1.经济学的视角

     2.社会角色的视角

     3.家庭社会学视角

     4.就业与政策的视角

     5.其他视角

    (二)国外文献回顾

     1.女性对家务劳动的心理感受

     2.家庭类型和家庭生命周期对家务劳动分担的影响

     3.家务劳动与性别观念和性别扮演

     4.家务劳动与工资就业

     5.纵向对比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的特点和差异

     1.研究的视角

     2.研究的方法

   二 家务分工中的“生活实验”

    (一)观念和行动一致的类型

     1.在观念和行动上都以女性为主的类型

     2.得到家庭系统支持的女性

     3.得到社会系统支持的女性

     4.在观念和行动上都由两性分担家务劳动

    (二)观念和行动冲突的类型

     1.观念上是两性分担,但行动上是女性承担绝大部分家务劳动

     2.观念上是两性分担或女性为主,在行动上是男性为主导(包括得到家庭系统支持和社会系统支持的情况)

   三 家务分工中的“性别政治”

  附录二 女性休闲与性别秩序建构

   一 问题的提出:女性休闲与性别秩序

   二 传统父权制性别秩序对女性休闲的影响

    (一)从主观意识上来说,传统的父权制性别秩序影响到女性对休闲类型的选择和女性参与休闲的意识和愿望

     1.传统的性别秩序影响到女性对休闲类型的选择

     2.传统的父权制性别秩序使女性参与休闲的意识和愿望受到抑制

    (二)从客观条件上来说,女性休闲受到时间和生命周期、经济基础和设施、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限制

     1.女性承担的工作和家庭双重角色使女性缺乏参与休闲的时间

     2.女性相对较弱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权力限制了女性参与和使用不同的休闲设施的可能性

     3.人际交往的限制也是影响女性休闲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女性在休闲中对传统父权制性别秩序的抵制

   四 结论

  附录三 访谈对象一览表

  附录四 访谈提纲

   前期女性访谈提纲

   后期女性访谈提纲

   后期女性访谈提纲(“单身女贵族”)

   男性访谈提纲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法中的深度访谈法和文献法展开研究,尝试了解在市场转型影响下中国性别秩序的变化,以及女性在这种变化之中如何面对与平衡家庭和工作中两种不同的性别秩序的要求。在传统文化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秩序之下,中国女性被规定在家庭中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这个角色的扮演确立了女性在家庭中的位置和理所当然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女性的主体性淹没在为家人的奉献之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以行政总动员的方式很快在工作领域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性别秩序,绝大部分的城市女性进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这时一方面是各个单位成立了食堂、幼儿园等生活设施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在“舍小家、为大家”的意识形态下个体的家庭生活处于压制状态,因而女性所面临的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冲突并没有凸现出来。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效率优先”的市场理性的影响下,所有的个体都要求尽可能多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这时女性因为抚育成本带来的影响而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开始受到性别和年龄带来的歧视。此外,随着个体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家庭生活质量的要求成为一种正当的诉求,而这种诉求在传统性别秩序的规范下要求女性更多地关注家庭。这两股力量的作用使女性面对工作和家庭的矛盾冲突显现出来,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女性来说成为一种生活政治。不再有统一的性别秩序模式要求个体必须遵循,女性个体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情境进行了不同的选择。本文根据女性对待工作和家庭的不同选择和态度将女性分为“全职太太”、“单身女贵族”和“兼顾工作家庭”三种类型。“全职太太”是在适应家庭性别秩序的要求下选择了放弃工作回归家庭,她们在家庭中力求扮演传统性别秩序所要求的“贤妻良母”的角色。这种选择使她们避免了平衡工作和家庭带来的紧张,但是她们也面临弗里丹所说的“无名的问题”,容易在家庭中迷失自我。“单身女贵族”是处于一种延期进入婚姻家庭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下她们往往选择工作成为生活的支点。她们对爱情和婚姻依然有着期待,但是她们的年龄和工作上的成就都和传统性别秩序所要求的“男高女低”的模式产生了冲突。“兼顾工作家庭”型女性是在两种性别秩序对女性的要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对于她们来说平衡的紧张难以避免。与此同时,社会分工对家庭功能的分化使这部分女性在家庭中的压力减轻,但与此同时她们也经常面临母亲关怀伦理对女性的要求和女性参与工作这个事实的矛盾。在女性不同的类型选择中体现了中国当代城市性别秩序的分化和女性主体性的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性带来的个体自主性的增强、单位制的松动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为女性主体性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不同的女性需要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家庭和工作的情境选择适合自身的生活形态,这种自下而上的女性主体性的发展有可能成为推动当代女性解放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女性主体性的发展也面临着市场转型和现代性带来的困境,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的过度退却导致处于市场低端的女性缺乏应有的再分配机制的调节而承受着市场的过度剥削,导致这部分女性缺乏应有的选择权和机会,而现代性对性别秩序的冲击和分化则导致了女性在面对工作和家庭、稳定和自由、差异和平等时的两难选择。通过国家力量对女性的生育成本进行社会统筹,引导各类用人单位推行“有益于家庭”的工作政策、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女性的权益保护等措施可以使两性都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使人性朝着更为丰富和完善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一种在承认差异和女性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平等的现代性别秩序。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丘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

〔美〕Anselm Strauss,Juliet Corbin:《质性研究概论》,徐宗国译,巨流图书公司,1997。

〔美〕Anselm Strauss,Juliet Corbin:《质性研究入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吴芝仪、廖梅花译,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法〕安德烈·比尔基埃主编《家庭史:现代化的冲击》,袁树仁等译,三联书店,2003。

〔美〕布莱恩·特纳:《后现代性、消费文化与身体》,见余虹等主编《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英〕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李安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

〔美〕帕特里夏·A.麦克布鲁姆:《第三性》,赵达雅、沈一龙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美〕贝蒂·弗里丹:《非常女人》,邵文实、尹铁超译,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法〕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美〕凯瑟琳·马歇尔、格雷琴·B.罗斯曼:《质性研究:设计与计划撰写》,李政贤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杜芳琴、王向贤主编《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邓伟志、徐新:《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加〕大卫·切尔:《家庭生活的社会学》,彭铟旎译,中华书局,2005。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2。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程锡麟等译,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德〕斐迪南·藤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美〕弗罗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商务印书馆,1987。

〔美〕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荒林主编《中国女性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

〔美〕Harry F.Wolcott:《质性研究写作》,顾瑜君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

〔美〕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王献生、王宇译,商务印书馆,1998。

〔日〕江原由美子:《性别支配是一种装置》,丁莉译,商务印书馆,2005。

〔法〕吉尔·里波韦兹基:《第三类女性》,田常晖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澳〕杰梅茵·格里尔:《女太监》,欧阳昱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康筝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美〕卡拉·亨德森等:《女性休闲》,刘耳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刚、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李银河主编《西方性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奥〕赖因哈德·西德尔:《家庭的社会演变》,王志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法〕米歇尔·福柯:《性史》,林莉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美〕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宋践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

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2004。

〔美〕南西·乔多罗:《母职的再生产:心理分析与性别社会学》,张君玫译,台湾群学出版社,2003。

〔英〕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海天出版社,2002。

〔美〕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邱仁宗主编《女性主义哲学与公共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美〕R.W.康奈尔:《男性气质》,柳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德〕莎乐美:《阁楼里的女人》,马振聘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申平华、邓薇合:《女性的世界——现代女性社会学》,湖南出版社,1992。

单艺斌:《女性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

〔日〕上野千鹤子:《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吴咏梅译,商务印书馆,2004。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童勺素主编《角色的困惑与女人的出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谭林、陈卫民:《女性与家庭》,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波〕W.布鲁斯:《社会主义的所有制与政治体制》,郑秉文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候小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王逢振主编《性别政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王周生:《关于性别的追问》,学林出版社,2004。

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魏开琼:《中国:与女性主义亲密接触》,九州出版社,2004。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文译,译林出版社,2004。

徐安琪主编《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性别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1。

〔美〕雪儿·海蒂:《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李金梅译,海南出版社,2002。

〔法〕伊丽莎白·赖特:《拉康与后女性主义》,王治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美〕伊沛霞:《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胡志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裔昭印主编《社会转型与都市知识女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姚建平:《消费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杨晓民、周翼虎合著《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中正大学教育学研究所主编《质的研究方法》,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张静:《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郑丹丹:《中国城市家庭夫妻权力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陈义平:《广东妇女就业状况分析》,《南方人口》2002年第3期。

蔡禾:《社会变迁与职业的性别不平等》,《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柴效武:《家务劳动手段现代化实现的内在机制与社会效应》,《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第3期。

陈那波:《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董雅珍:《论妇女的家庭劳动与就业》,《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3期。

杜洁:《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4期。

段纪宪、赵小华:《当代中国妇女地位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创刊号。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2001年9月4日。

戴雪红:《他者与主体:女性主义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高韵萌:《性别模式与性别平等》,《社会》2002年第4期。

高小贤:《“银花赛”:20世纪50年代农村妇女的性别分工》,《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郭景萍:《女性消费文化的社会意义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韩廉:《对戊戌妇女运动局限的历史审视》,《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1期。

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蒋永萍:《他山之石——“妇女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国际研讨会”西方学者观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

蒋永萍:《世纪之交关于“阶段就业”、“妇女回家”的大讨论》,《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

蒋永萍:《两种体制下的中国城市妇女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1期。

蒋永萍:《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中国妇女就业论坛”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3期。

蒋永萍:《重建妇女就业的社会支持体系》,《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

梁理文:《市场经济条件下妇女的角色选择》,《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刘茂松:《论家庭消费性生产与家务劳动产品价值》,《消费经济》2002年第1期。

刘银花:《对家务劳动社会化发展的思考》,《经济与问题探索》2001年第12期。

刘伯红:《从“北京、广州、香港在职女性就业调查”看三地职业妇女的角色冲突》,《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

李小江:《“男女平等”: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失与得》,《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

林松乐:《1981~1992年中国职业女性角色冲突观点综述》,《南方人口》1993年第6期。

倪志娟:《突围与迷失:信息技术背景下女性的生存与发展》,武汉大学科技哲学博士论文。

宋少鹏:《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之间的关系》,《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田浩:《国外双职家庭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2003年第5期。

佟新:《女性的生活经验与女权主义认识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谭深:《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致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王宁:《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王宁:《消费劳动与消费发展》,《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王宁:《知识分子:从立法者到解释者》,《读书》1992年第12期。

王立波:《日本家庭主妇阶层的形成》,《社会》2004年第10期。

王小波:《女性休闲——解析女性的新视角》,《浙江学刊》2002年第5期。

王政:《浅议社会性别学生中国的发展》,《社会研究》2001年第5期。

吴小英:《探寻性别关系和性别研究的潜规则——从〈父权的式微:江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研究〉说起》,《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吴忠民:《社会公正研究的现状及趋向——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社会公正研究述评》,《社会学》2007年第2期。

周怡:《男女家庭角色分享中的困境及对策》,《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叶苗:《略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叶敬德:《家务劳动,男女平等与企业政策》,《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4期。

华世平:《丑男人、美女子:中国新电影中的两性政治》,《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2期。

徐安琪:《家务分配及其公平性》,《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3期。

周亚越:《论家政业发展对妇女就业与发展的双重作用》,《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钟雪萍:《“女人味”大观——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女性话语”》,载于《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郑丹丹:《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分层理论》,“第17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2007年。

周怡:《男女家庭角色分享中的困境及其对策》,《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周怡:《市场转型理论与社会整合》,《社会》2005年第1期。

章立明:《身体消费与性别本质主义》,《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6期。

章立明:《后现代女权主义视野中的性别分工与妇女解放》,《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左际平:《20世纪50年代的妇女解放和男女义务平等:中国城市夫妻的经历与感受》,《社会》2005年第1期。

张云鹏:《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

张广利:《重构女性主体性:一种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Bernd Simon,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2004).

Craig J. Thompson and Elizabeth C.Hirschman,“Understanding the Socialized Body:A Poststructuralist Analysis of Consumers’ Self-Conceptions,Body Images,and Self-Care Practices,”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2(1995).

Cynthia Rexroat and Constance Shehan,“The Family Life Cycle and Spouses’Time in Hous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1987).

Donna Hodgkins,Berardo and Constance L.Shehan,“A Residue of Traditon:Jobs,Careers and Spouses’Time in Hous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1987).

Diana C.Parry,“Women’s Leisure as Resistance to Pronatalist Ideology”,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7(2005).

Helene Thomsson,“Yes,I Used to Exercise,but…——A Feminist Study of Exercise in the Life of Swedish Wome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1(1999).

Hilary Silver and Frances Goldscheider,“Flexible Work and Housework:Work and Family Constraints on Women’s Domestic Labor,” Social Forces 72(1994).

Heidi I.Hartmann,“The Family as the Locus of Gender,Class and Political Struggle:The Example of Housework,” Signs 6(1981).

Ivy Kennelly and Sabine N.Merz,“What Is Gend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6(2001).

Jiping Zuo and Yanjie Bian,“Gendered Resource,Division of Housework and Perceived Fairness-A.Case.in Urban China,”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63(2001).

Jane Stets,Peter J.Burke,“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3(2000).

Joni Hersch and Leslie S.Stratton,“Housework and Wages,”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37(2002).

Jean C.Robinson,“Women and Washing Machines:Employment,Housework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hood in Socialist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01(1985).

Julie E.Press and Eleanor Townsley,“Wives and Husbands’ Housework Reporting:Gender,Class and Social Desirability,” Gender and Society 12(1998).

John P.Robinson and Melissa A.Milkie,“ Back to the Basica:Trends in and Role Determinants of Women’s Attitude Toward Hous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1998).

Kari Fasting and Mari Kristin Sisjord,“Gender Roles and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2(1985).

Myra Marx Ferree,“Working-Class Jobs:Housework and Paid Work as Sources of Satisfaction,” Social Problems 23(1976).

Marjorie L.De Vault,“Producing Family Time:Practices of Leisure Activity Beyond the Home,” Qualitative Sociology 23(2000).

Marybeth J.Mattingly and Suzanne M.Bianchi,“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Free Time:The U.S. Experience,” Social Forces 56(2003).

M.Deborah Bialeschki and Sarah Michener,“Re-entering Leisure:Transition Within the Role of Motherhood,”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6(1994).

Mary Clare Lennon and Sarah Rosenfield,“ Relative Fairness and the Division of Housework:the Importance of Option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1994).

Nona Glazer-Malbin,“Housework,” Signs 1(1976).

Patricia A.Stokowski,“Exploring Gender,”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2000).

Robert K.Yin,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Califoria:Sage Publications,Inc,1995).

Sheldon Stryker and Peter J.Burke,“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 of an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6(2000).

Sampson Lee Blair and Michael P.Johnson,“Wives’Perceptions of the Fairness of the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The Intersection of Housework and Ideolog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1992).

Sanjiv Gupta,“The Effects of Transitions in Marital Status on Men’s Performance of Hous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1999).

Susan M.Shaw,“Conceptualizing Resistance:Women’s Leisure as Polit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3(2001).

Susan M. Shaw,“Gender,Leisure and Constraint:Towards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Women’s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6(1994).

Sarah Ashwin,“The Influence of the Soviet Gender Order on Employment Behavior in Contemporary.Russia,” Sociological Research 41(2002).

Scott Coltrane and Masako Ishii-Kuntz,“Men’s Housework: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1992).

Tat’iana M.Karakhanova,“Housework and Daily Urban Life,1965-1998,” Sociological Research 4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