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8

2011年走向世界级城市群的长三角图书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Stepping Towards the World-Class City Group(2011)

SSAPID:101-5928-1895-81
ISBN:978-7-5097-2486-6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1年《长三角蓝皮书》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负责主编,作者以江浙沪两省一市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及大学、科研单位、社会管理部门中的研究人员为主。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本书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群的城市化、信息一体化、服务业发展、城市空间演化、人口转移等问题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并对长三角城市群如何突破制度性障碍,进行区域合作,加快协调发展,从而建构世界级城市群等作了深入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长三角蓝皮书
编 辑:姚冬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摘要

 中国皮书网

 法律声明

 Abstract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BⅠ 总报告

  B.1 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评估与分析

   一 长三角建构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现状

    1.城市化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城市群

    2.便捷、快速、相互贯通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同城化效应逐渐显现

    3.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引擎与核心区

    4.《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使得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有了依据

   二 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水平不高,首位城市与中心城市作用不强

     2.经济效率不高,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不明晰

     3.行政壁垒与地方逐利仍在制约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二)面临的新挑战

     1.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给以外向型经济为重要支撑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2.“后世博效应”对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三 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路径与建议

    1.功能提升互补、空间有机集散: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元素

    2.政府、企业、社会联动: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建设主体

    3.市场和制度一体化: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选择

    4.创新驱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动力

    5.便捷沟通网络: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基础条件

 BⅡ 分报告

  B.2 2010~2011年江苏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0年江苏经济运行情况及主要特点

    1.工业保持高位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3.内需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

    4.内需发力的同时,外需保持高位增长

    5.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6.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二 2011年江苏经济走势展望

    1.国际经济

    2.国内经济

    3.江苏经济走势预测

   三 促进江苏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思考

    1.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不失时机进行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

    4.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约发展水平

    5.推动新一轮沿海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沿海开发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7.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8.切实增强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B.3 2010年及“十一五”浙江社会发展评估与分析

   一 2010年及“十一五”浙江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1.顺利完成“十一五”社会发展规划目标

    2.城乡居民生活步入全面小康

    3.城乡分割走向城乡统筹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初步形成

    5.城乡社区管理机制与社会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完善

    6.平安浙江建设取得成效

    7.生态省建设稳步推进

   二 浙江社会发展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不完善

    2.社会结构转型相对滞后

    3.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不足、供给失衡之间的矛盾仍较突出

    4.社会公共治理结构还很不健全,社会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三 “十二五”浙江社会发展需进一步突破的几个问题

    1.继续大力推进创业富民,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

    2.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3.加强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实现民生为重的发展体制

    4.加强社会公共治理结构建设,保障社会公众安居乐业

    5.加强对社会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省一级的社会建设机构

    6.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打造宜人宜居生态浙江

    7.提高公民素养,为新阶段浙江社会发展提供精神保障

  B.4 关于当前上海经济形势与未来走势判断

   一 2011年以来上海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态势,但通胀和结构调整压力增大

    1.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回落,未出现大幅下滑

    2.经济运行结构继续优化,宏观调控成效进一步体现

    3.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 未来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将逐步增多,外部环境趋紧

    1.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进一步增多

    2.国内经济出现“滞胀”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 2011年上半年上海经济总体上仍能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须采取措施积极防范经济可能出现大波动

   四 促进2011年上海经济平稳增长的对策建议

    1.抓住日本大地震和核事故的机遇,加快引进高端制造业和扩大出口

    2.积极促进建立国家石油安全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3.抓住欧元区进入加息通道的机遇,尽快推出国际板和扩大海外人民币债券发行

    4.进一步加大民生工作的力度

 BⅢ 专题报告

  B.5 江苏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

   一 江苏城市化进程的演变历史

   二 江苏城市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三 江苏新型城市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B.6 弥漫式泛城市化格局初步分析

   一 城镇高密度分布

   二 城市化面状均衡推进

   三 传统“三农”正在消失

   四 弥漫式泛城市化动力机制

    1.环境动因:投资均质化导致要素分散化的可能性

    2.制度动因:要素缺少流动导致分散化的必然性

    3.全球化动因:分散向集中的逆转

    4.动因增强:全球化导致的区域内距离趋零

   五 简要结论

  B.7 长三角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状况研究

   一 城镇居民收入的基本态势

    1.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2.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普遍回落

    3.收入结构保持稳定

   二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配秩序不规范

    2.地区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3.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

    4.居民家庭间的收入差距大

   三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市场机制方面

     1.积极的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

     2.消极的市场效应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

    (二)宏观调控方面

     1.个体间的差距:个人所得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企业间的差距:社会保障乏力

     3.能力上的差距:对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三)管理不力方面

   四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合理增长

    2.完善税收调节分配制度,调控过高收入差距

    3.建立工资增长机制,促进工资稳定增长

    4.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消除行业垄断

    5.大力实施全民教育政策,实现充分就业

    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质量

  B.8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与社会文化发展的研究

   一 当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新特点

   二 当下长三角城市群的四大社会文化现象

   三 当下长三角城市空间治理制度的现代性转换

   四 结语

  B.9 长三角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 长三角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二 长三角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

   三 长三角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1.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劳动力需求总量形成了抑制

    2.农村劳动力就业缺技能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3.制度、政策和观念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阻力

    4.外来劳动力输入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四 促进长三角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1.努力搞活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培训事业,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整体素质

    3.加快形成长三角区域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B.10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一 长三角16城市的农民工现状

    1.所在城市分布

    2.年龄分布

    3.婚姻状况

    4.在本地的时间

    5.受教育程度

   二 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及问题

    (一)就业状况

     1.行业分布

     2.雇主类型

     3.工作时间长短与工资收入

     4.对工作岗位的安全感与稳定性

    (二)居住状况

    (三)社会保障与劳动保护状况

     1.社会保障情况

     2.劳动保护

    (四)子女教育状况

    (五)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六)人际交往情况

   三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入度

    (一)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适应性

     1.经济层面的适应性

     2.社会层面的适应性

     3.心理和文化层面的适应性

      (1)归属感

      (2)价值观

    (二)城市适应性与农民工个体特征关系

   四 若干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农民工的重大贡献和已经付出的沉重代价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制度障碍仍然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

     1.二元的户籍制度和附着于其上的相关制度障碍

     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障碍

    (三)子女教育问题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农村劳动力分散型和多层次的转移模式具有良好效果

    (五)刘易斯模型仅能解释第一阶段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刘易斯拐点”和第二阶段则不会自动到来

    (六)在农民管理和服务中,地方政府之间的治权交易能起到较好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1.通过城乡福利、用地指标等多种“治权”的综合交易,建立有效的农民工迁移机制

     2.农民工流入地与流出地统筹发展的教育培训

     3.流入地与流出地统筹的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

     4.农民工社会福利保障和公共教育资源在两地的协调流动

    (七)各级地方政府一直在中国的改革中扮演着“侦察兵”和“开路先锋”角色,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则迫切需要由中央政府统筹解决

  B.11 长三角加快城市协调发展研究

   一 城市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1.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2.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

    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二 长三角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初具雏形

    1.达成系统的合作框架协议

    2.建成多层面区域共享平台

    3.一体化的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三 城市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1.合作协议的行政公信力较弱

    2.城市间的产业联合不够强大

    3.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缺乏协调

   四 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构建公平合作的城市关系

    2.建立有效的市场主体诉求表达渠道

    3.形成区域共同治理的管治权威

    4.促进泛长三角合作空间扩大

  B.12 高铁时代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路径探索

   一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背景

   二 高铁时代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趋势

    (一)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镇密集空间

    (二)将构建我国大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

    (三)将建成不同类型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四)高铁时代后,应有结合国情的发展路径

   三 结论与讨论

  B.13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战略定位研究

   一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基础与瓶颈

    1.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基础

    2.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问题与瓶颈

   二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战略定位

    1.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

    2.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特征

   三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对策建议

    1.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提高国际贸易整体水平

    2.大力发展服务业,建立国际贸易服务体系

    3.与国际规则接轨,提高国际贸易便利程度

    4.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

  B.14 上海自由港建设的实践与对策

   一 上海自由港(保税区)建设的历程

    1.第一阶段:1990~1996年,初步发展阶段

    2.第二阶段:1997~2000年,功能成熟阶段

    3.第三阶段:2001~2004年,内部结构与功能调整阶段

    4. 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区港联动阶段

   二 上海建设自由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立法滞后,政策之间的协调性有待改善

    2.定位不清,政府职能错位

    3.港城联动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

    4.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三 主要国际自由港的基本特点

    1.德国汉堡港

    2.荷兰鹿特丹港

    3.比利时安特卫普港

    4.中国香港自由港

   四 上海建设自由港的政策建议

    1.明确上海自由港的战略定位

    2.进一步明确洋山港、外高桥保税区、北外滩的分工

    3.推动自由港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4.构建综合性自由港信息化平台

    5.探索引进多元化经营主体

    6.制定推进城区建设政策

    7.完善自由港社会保障制度

    8.完善自由港相关产业的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机制

    9.建立长三角区域港区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

  B.15 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一)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主要进展

    1.区域合作机制由点线合作向网络化、系统化协调机制发展

    2.区域合作模式从政府主导向政府推动、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合作模式发展

    3.区域合作范围逐步从经济合作为主向经济社会多元化合作发展

    4.区域合作深度从务虚合作向务实合作发展

    5.区域合作平台从单一平台向综合性平台发展

   (二)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经验总结

    1.制度引领,联动发展

    2.重点突出,务实推进

    3.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二 长三角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存在的问题

     1.区域发展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2.各城市发展定位和分工不够合理,区域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3.要素合理流动的制度环境和市场体系有待完善

    (二)面临的形势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营造的先行先试的政策环境

     2.“同城效应”催生的联动发展机会

     3.“世博”抓手失去后的冲击

    (三)发展趋势

     1.合作主体多元化

     2.协调机制联动化

     3.合作领域纵深化

   三 长三角区域合作的重点与难点

    (一)近期长三角区域合作难点

     1.规划落实与对接

     2.区域共同市场建设

     3.制度合作纵深发展

    (二)长三角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展望

     1.推进网络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2.以上海“三大中心”建设联动区域合作

     3.建设创新型区域

     4.社会事业联动发展

     5.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合作

     6.深化区域制度合作

   四 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制化的制度环境,夯实区域合作基础

     1.制定区域公约

     2.统一法规标准

     3.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

    (二)健全深化组织机构保障,理顺区域合作关系

     1.完善联络沟通平台,理顺工作关系

     2.完善咨询委员会,形成多方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3.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合作主体多元化建设

    (三)建立区域合作发展资金,构建合作资金平台

     1.设立专项发展资金

     2.专项资金使用核查

    (四)建立应急处理协调机制,提高区域治理职能

    (五)积极搭建专题合作平台,扩展区域合作领域

    (六)深化区域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合作制度供给

  B.16 如何突破制约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

   一 调查背景

   二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问卷结果及其分析

     1.长三角法规政策差异冲突的现状

      (1)税收优惠和招商引资政策的差异冲突

      (2)人力资源法规的差异冲突

      (3)社会保障法规政策的差异冲突

      (4)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的差异冲突

      (5)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的差异冲突

      (6)其他调查

     2.长三角法规政策冲突产生的原因

      (1)地区利益冲突

      (2)制度冲突

      (3)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的矛盾

      (4)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3.长三角法规政策冲突的博弈分析

     4.长三角法规政策冲突的消极影响

   三 长三角法规政策冲突的协调对策和建议

    (一)明确立法协调的范围

    (二)清理修改现有冲突的法规政策

    (三)实施区域协作立法

    (四)建立长三角立法协调机构

    (五)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经济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法规协调法》

    (六)应用冲突规范选择来解决地方法规冲突问题

     1.法院所在地法

     2.相对人户籍或住所地规则

     3.行为地法规则

     4.不动产所在地法

  B.17 长三角城市群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进程、挑战与对策

   一 长三角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进程

    (一)长三角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背景

     1.长三角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的社会背景

     2.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背景

    (二)长三角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状况

     1.生活用水

     2.公共道路

     3.公共交通

    (三)长三角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现状(以浙江为例)

     1.污水处理项目

     2.垃圾处理项目

     3.高速公路项目

    (四)长三角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意义

   二 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会使其公平性和普遍性受到挑战

    (二)公用事业市场化后会产生新的价格垄断

    (三)市场机制不完善

    (四)配套制度改革滞后

    (五)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尚未建立

    (六)政府管制不规范

    (七)政府职能转换不彻底

    (八)政府服务理念淡薄

   三 长三角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对策

    (一)明确责任的合理分配和承担方式

    (二)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转变管理理念,对公用事业市场化的目标有准确的定位

    (三)建立补偿机制,实现普遍服务

    (四)促进竞争

    (五)加强法治建设,保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市场秩序的建立和运行,为公用事业市场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六)完善监管机制

  B.18 长三角服务业发展与对策

   一 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与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服务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服务业产值增大,经济贡献逐步凸显

    (三)现代新型服务产业发展迅速

    (四)长三角服务业从业人员情况

    (五)长三角服务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显现

   二 长三角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服务业产值占比还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二)服务产业结构层次有待提升

    (三)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协作水平不高

   三 长三角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推进服务产业结构升级

    (二)建立长三角服务业区域分工协作体系

    (三)规范行业准入,加快服务业向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

    (四)加强高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五)重构开发区产业结构,构建生产性服务网

  B.19 长三角信息一体化的理念与实践

   一 长三角信息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1.长三角信息化的基本状况

    2.长三角信息一体化的内涵

    3.长三角信息一体化的意义

    4.长三角信息一体化的目标

   二 长三角信息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1.健全管理的协调机制

    2.协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3.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

    4.加强信息产业的合作

    5.构建“数字城市”体系

    6.共同推动“两化”融合

   三 长三角信息一体化的制度探索

    1.长三角信息化“十一五”合作规划出台

    2.长三角信息化建设联动工程启动

    3.长江沿岸中心城市信息合作联盟成立

    4.企业参与长三角信息一体化建设

    5.长三角物联网的研究与应用备受关注

    6.长三角信息化的联合研究工作展开

 长三角蓝皮书编委会

《长三角蓝皮书》为长三角区域年度发展报告,今年的主题为“走向世界级城市群的长三角”。这也是国家发展战略,本书正是对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状况的评估与分析。本书认为,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中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同时,便捷快速、相互贯通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同城化效应逐渐显现,已成为中国最大城市群和中国经济发展引擎与核心区。但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如首位城市与中心城市作用不强,经济效率不高,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不明晰,行政壁垒与地方逐利仍制约着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对以外向型经济为重要支撑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因素,等等。因此,本书认为长三角建构世界级城市群需要注重功能提升互补、空间有机集散,便捷沟通网络,政府、企业、社会有机联动,创新驱动及市场和制度的一体化。本书还对长三角两省一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群的城市化、信息一体化、服务业发展、城市空间演化、人口转移等问题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并对长三角城市群如何突破制度性障碍、进行区域合作、加快协调发展等作了深入研究。

鲍世行、顾孟潮:《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易凌、王琳:《长三角区域法规政策冲突与协调研究——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杨寅:《行政区域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法学评论》2006年第3期。

郑悦:《长三角法制一体化探讨》,《江南论坛》2005年第9期。

胡健:《区域立法协调的法治示范意义》,《政府法制》2006年第9期。

孟涛:《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立法协调问题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4期。

易凌:《影响长三角地方立法效益的因素及其对策——一种成本效益分析的视角》,《浙江学刊》2008年第6期。

简 介:本书遴选自首届粤港澳学术研讨会所提交的论文。研讨会主题是“深化粤港澳合作与广东新一轮发展”,共征集到113篇论文,最终遴选56篇论文参会。在研讨会上,来自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全面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促进广东新一轮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收入本书的论文,在会议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修订,最终形成了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