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4

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 NO.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2012)NO.2

SSAPID:101-5927-6390-99
ISBN:978-7-5097-2882-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按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到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不少国家在进入到阶段后,经济增长停滞,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中国是否会落入这个陷阱?从中国产业竞争力走势和结构分析,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存在结构性缺陷,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的经济低迷、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不断施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度。中国亟须建立一种适应复杂经济特性、摆脱产业转型升级锁定的政策体系和治理机制,实现成功跨越。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产业蓝皮书
编 辑:吴敏;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法律声明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No.2》编委会

 前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皮书数据库

 摘要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

   一 中国已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

   二 产业竞争力的技术水平结构

   三 服务业的竞争力

    1.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市场份额一直呈弱势上升,但与美国相比差距巨大

    2.中国服务业的贸易竞争力下降势头难改

    3.在服务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行业,竞争力一直处于下降通道

   四 创意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

   五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措施

    1.中国面临着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

    2.主要对策措施

 BⅡ 综合篇

  B.2 中国产业竞争力走势分析与展望:2011~2012年

   一 2011年产业竞争力走势分析

    1.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竞争力总体上进一步走弱

    2.中国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出现下降,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仍然保持弱势

    3.中国的出口结构,仍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二 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1.广东、江苏、浙江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省份,中部各省除湖南省外,其他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呈上升势头

    2.位居产业国际竞争力前列的地区,竞争力都出现了下降

    3.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十大园区,产业国际竞争力普遍出现下降

    4.外商投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东强西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 2012年中国产业竞争力走势展望

    1.发达国家2012年的经济增长情况不容乐观

    2.美国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影响

  B.3 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一 研究方法

    1.碳排放模型及LMDI分解方法

    2.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 影响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三 未来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B.4 地区产业低碳竞争力比较

   一 全国各地区产业竞争力比较

    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

    2.主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二 全国各地区低碳竞争力比较

    1.碳排放总量

    2.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

    3.产业的碳生产率

   三 “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地区低碳竞争力展望

    1.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低碳竞争力都将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

    2.西北、西南地区低碳竞争力可能会不升反降

    3.长三角地区有可能会取代南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低碳竞争力最强的区域

    4.环渤海地区有可能成为中国低碳竞争力提高最快的区域

 BⅢ 行业篇

  B.5 新能源工业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1.新能源产业市场份额(MSI)

    2.装机出力指数

    3.产业集中度

    4.跨国化指数

   二 新能源产业国际比较

    1.主要国家新能源产业竞争优势比较

    2.风电产业竞争力

    3.光伏发电产业

    4.地热发电产业

    5.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

    6.其他新能源产业

   三 趋势与展望

    1.风电产业

    2.光伏发电产业

    3.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

  B.6 电力工业竞争力

   一 电力行业发展状况

    1.电源结构长期以燃煤火电为主

    2.发电效率略低于发达国家

    3.电力的输配需求不断提升

   二 电力行业的低碳发展

    1.电力行业碳排放状况

    2.近年来中国电力行业减排措施

    3.当前电力行业减排面临的困难

    4.减排的行政依赖性过高

   三 促进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取向

    1.加快技术进步,推进燃煤机组清洁高效节能发电

    2.加强电网建设与改造,降低输配电损耗

    3.推广节能调度,深化电力市场建设

    4.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科学合理有序用电

  B.7 采掘工业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力指数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4.劳动生产率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3.影响碳生产率的原因

    4.“减少”碳排放技术的分析

   三 趋势与展望

  B.8 钢铁工业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力指数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4.劳动生产率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低碳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3.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碳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4.中国低碳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三 趋势和展望

    1.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

    2.低碳竞争力将成为制约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3.需从多方面着手提高低碳竞争力

    4.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挑战

  B.9 水泥工业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评估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力指数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4.劳动生产率

    5.跨国化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3.影响碳生产率的原因

    4.减少碳排放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 趋势与展望

    1.碳排放总量将可能影响中国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2.并购日益激烈,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3.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B.10 石油化学工业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评估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力指数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4.劳动生产率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3.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4.减少碳排放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 趋势与展望

  B.11 纺织服装工业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评估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力指数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4.劳动生产率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3.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4.减少碳排放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 趋势与展望

  B.12 家电工业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力指数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4.劳动生产率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3.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4.减少碳排放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 趋势与展望

    1.家电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将维持稳定或稳步提高

    2.家电产业的低碳竞争力将逐步增强

    3.降低消费环节的碳排放将是近期家电产业低碳转型的重点

  B.13 汽车工业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力指数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4.劳动生产率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增加值/碳排放)

    2.中国新能源(低碳)汽车的发展情况

    3.中国新能源(低碳)汽车在国际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

    4.影响低碳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三 趋势和展望

    1.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将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

    2.中国汽车工业将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

    3.核心零部件发展滞后仍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短板

    4.采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传统汽车仍然是中国汽车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

    5.中国新能源汽车步入产业化的关键时期

  B.14 机械工业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力指数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4.劳动生产率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趋势与展望

    1.政策环境有利于提升机械工业竞争力

    2.内外部环境总体向好,机械工业面临机遇

  B.15 航天航空工业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评估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力指数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4.劳动生产率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3.影响碳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4.中国航天航空制造业碳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与减少碳排放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 2012年中国航天航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B.16 交通运输业竞争力

   一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

    1.主要运输工具数量

    2.运输线路年末里程

    3.客运量变化情况

    4.货运量变化情况

   二 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

    1.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

    2.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

    3.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竞争力

   三 交通运输业未来的碳减排路径

    1.继续推进“两型”行业建设,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2.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3.提高油品质量,鼓励替代能源多渠道发展

 BⅣ 地区篇

  B.17 上海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B.18 江苏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B.19 浙江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B.20 广东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评估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1.发展低能耗工业,提高碳生产率

    2.转变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加值

  B.21 福建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评估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1.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B.22 广西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1.限制高耗能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2.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用低碳能源代替高碳能源

  B.23 海南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评估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1.发挥自然优势,重点扶持优势产业

    2.保护环境,加强节能减排

  B.24 河北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

    2.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能耗过快增长,淘汰落后产能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B.25 山东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评估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1.推进结构性减排,加快低碳产业发展

    2.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解决低碳经济的发展瓶颈

  B.26 黑龙江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原因

   三 经验与借鉴

    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改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二氧化碳排放结构

    2.大力推动资源型城市发展方式的深度转变

  B.27 吉林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原因

   三 经验与借鉴*

    1.通过重点城市的示范效应,带动全省低碳竞争力的提高

    2.通过重要产业的试点效应,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

  B.28 辽宁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评估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原因

   三 经验与借鉴

  B.29 内蒙古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B.30 河南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1.三大产业竞争力评估

    2.工业内部产业竞争力评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B.31 山西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1.三大产业竞争力评估

    2.工业内部产业竞争力评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经验与挑战

  B.32 湖北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1.三大产业竞争力评估

    2.工业内部产业竞争力评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经验与挑战

  B.33 湖南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评估

    1.三大产业竞争力评估

    2.工业内部产业竞争力评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B.34 安徽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三大产业竞争力评估

    2.工业内部产业竞争力评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B.35 江西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1.三大产业竞争力评估

    2.工业内部产业竞争力评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经验与挑战

  B.36 陕西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陕西产业竞争力的近期走势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1.以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的能源化工向精细和高端化工转型

    2.能源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B.37 青海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原因

   三 经验与借鉴

    1.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2.以中藏药材为主导发展现代化医药制造业

  B.38 新疆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影响碳生产率的原因

   三 经验与借鉴

    1.依托资源优势,加速产业发展

    2.延伸产业链,建设产业基地

  B.39 贵州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贵州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1.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减排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

  B.40 四川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四川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1.坚持因地制宜,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积极探索低碳发展路径,各地开展试点取得实效

  B.41 重庆产业低碳竞争力

   一 产业竞争力变化

    1.市场占有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二 低碳竞争力

    1.碳生产率

    2.重庆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三 经验与借鉴

    1.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路线图,打造低碳产业群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3.加快开发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Abstract

《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No.2》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最新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全书包括四部分。总报告分析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结构。中国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是否会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总报告力图在分析了中国产业竞争力走势和结构的基础上,对此作出科学的回答。综合篇分析了中国2011年的产业竞争力变化,对2012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走势进行了展望,并运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对各省、56个地区和44个园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此篇还对结构变化对减排的影响和碳关税对工业增长与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评估。产业篇和地区篇重点分析各个产业和地区的低碳竞争力。产业篇分析了12个碳密集度高的行业的竞争力变化和低碳竞争力的情况。地区篇用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碳生产率对各地的产业竞争力新变化和低碳竞争力进行了测评。主要发现:1.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存在结构性缺陷,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的经济低迷、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不断施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度。2.东部地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中部地区有所提升,东北和西部地区城市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现象较普遍。3.中国的碳生产率仍要低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南部沿海和长三角是碳生产率最高的地区,而西北和东北地区是碳生产率较低的地区。4.中国完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措施包括:提高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中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推进中高技术产业的进口替代;加强服务业、创意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链建设,提高其竞争潜力。

B.W.Ang,“The LMDI approach to decomposition analysis-a practical guide”,Energy Policy,2005.

B.W.Ang,F.L.Liu,E.P.Chew,“Perfect 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Energy Policy,2003.

B.W.Ang,F.L.Liu,“A new energy decomposition method:perfect in decomposition and consistent in aggregation”,Energy Policy,2001.

郭朝先:《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2期。

白玫:《中国水泥行业CO2排放峰值及减排路径(研究报告)》,2011。

罗忠涛等:《水泥工业节能减排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材料导报》2011年第6期。

Wind数据库:《中材国际财务报告》,2011。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张其仔等:《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王燕谋:《中国水泥工业的强大——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数字水泥网,2011年6月8日。

徐宪平:《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编制的新思路》,《中国交通年鉴2010》,中国交通出版社,2011。

铁道部统计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0年铁道统计公报》,2011。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

交通运输部:《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9。

中国民航局:《201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大气环境保护战略专题研究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王立新:《新中国民航60年》,《中国交通年鉴2010》,中国交通出版社,2011。

黄民:《对中国交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交通年鉴2010》,中国交通出版社,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16日,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

《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23日,http://www.hlj.gov.cn/wjfg/system/2011/04/19/010168984.html。

《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黑龙江统计年鉴》(2009、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9、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低碳年鉴》编委会:《中国低碳年鉴201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16日,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8日,http://www.jl.gov.cn/jlgk/fzgh/fzgh_01/201103/t20110316_961707.html。

《吉林统计年鉴》(2009~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9、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低碳年鉴》编委会:《中国低碳年鉴201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4月1日,http://www.ln.gov.cn/zfxx/zfwj/szfwj/201104/t20110425_649244.html。

《辽宁统计年鉴》(2009~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9~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低碳年鉴》编委会:《中国低碳年鉴201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22日,http://www.bynr.gov.cn/xxgk/ghjh/201102/t20110210_13591.html。

《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内蒙古统计年鉴》(2009~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9、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低碳年鉴》编委会:《中国低碳年鉴201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0~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潘家华、张丽峰:《中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5期。

《陕西统计年鉴》(2000~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李淑惠:《陕西经济低碳环保发展战略研究》,《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