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5

文史哲论丛(2014卷)图书

Cul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Forum(2014)

SSAPID:101-5918-2308-83
ISBN:978-7-5097-6575-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老中青三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哲学部分对国内先哲和古代哲学、近现代哲学思想进行了评析;文学部分从《诗经》到唐宋文化,从台湾眷村文化现象到大陆现代乡土小说以及影视、微博,多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历史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部族的发祥地以及其他一些历史地理及古代村镇进行了考证,此外还有对中国古代一些文化及遗产作了专题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高启;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前言

 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早期政治思想特点论析

  一 以“民本”承受“民主”

  二 高扬“道德理性”

  三 破“私(德)”而立“公(德)”

  四 以哲学或道德代宗教

  五 中国文化救世界

 “前衡猜想”:6×64的原生性*

  一 《周易》版本新诠

   (一)传统《易》学及其误区

   (二)传统易学的儒道互补品格

   (三)让文本回归历史的真实

  二 “前衡猜想”:逻辑历史相统一的《易》文本

   (一)什么是“前衡猜想”

   (二)神灵崇拜:命运关怀的古老形态

   (三)易学三阶段和三个《易》文本

  三 《周易》筮法:高概率保障的唯一确定性形式系统

   (一)筮法缘起和传统筮法的误区

    1.筮法缘起及其误区

    2.传统易学基本状况及其困境

   (二)《易》占不等概率:唯一确定性的《左》《国》证明

   (三)过程的结果是确定的

  四 科学、命运与开放神学

   (一)科学信仰与信仰科学

   (二)易→儒—道命运关切与希望哲学

   (三)信仰自由与开放神学

 从功利主义到专制主义

  一 墨子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一)墨子对人之为人的理解与规定

   (二)墨子与孔子“人禽之辨”的关系

  二 墨子政治哲学从功利主义到专制主义的理论线索

   (一)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表现与实质

    1.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表现

    2.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实质

   (二)从功利主义到专制主义的内在逻辑

    1.社会整合的原则

    2.社会整合的程序

    3.社会整合的结果

  余论

 墨子“尚贤”思想主旨浅析

  一 尚贤思想的基本内涵与主旨诉求

  二 先秦诸子对“贤”的看法及其相互影响

   (一)老子批判“贤能”做法和庄子否定“贤德”想法

   (二)孔孟要求“贤德”和“尊亲”的内在一致

   (三)荀子推崇“贤德”“贤能”“尊亲”高度统一

 从“宗教性”视角谈宗教文化

  一 西美尔的“宗教性”

   (一)宗教起源与本质的迷雾

   (二)西美尔“宗教性”概述

    1.西美尔对“宗教”与“宗教性”的划分

    2.“宗教性”的个人化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地位

   (二)儒学本身的“宗教性”因素

   (三)历史情怀对“宗教性”的替代作用

  三 宗教文化视域下“宗教性”理论的启示

   (一)从文化学角度对“宗教性”的正确理解

   (二)发挥宗教文化的积极因素

 关于王戎其人评价的几个问题

  一 王戎是否贪财好货

  二 王戎是否热衷功名

  三 对王戎典选的评价问题

  四 王戎与魏晋玄学之关系

 《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

  一 《诗经》在文章创作观念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主体性诗人明确出现与体现自我价值意识的确立

   2.《诗经》中的诗歌已成为主动的、有目的、有现实针对性的创作

   3.明确树立正视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

   4.全部作品都体现出较高水平的人文情怀、理性精神和家国意识

   5.《诗经》中的全部作品,显示出诗人们的“创作个性”已经觉醒

  二 《诗经》在中国文章体裁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 《诗经》对中国后世文章创作的影响

 唐代古文运动的文化阐释*

  一 北周、北齐统治者关于文化转型的不同思考

  二 唐初国家文化认同建设是北周文化变革转型的后续和纵深

  三 唐代古文运动的文化阐释

  结语

 杜甫与长安京城文化*

  一 杜甫在长安的困顿生活及思想转变

  二 杜甫思想和诗歌创作的成熟与长安文化的嬗变

   (一)成熟的标志之一:思想上的成熟

   (二)成熟标志之二:诗体的成熟

   (三)成熟标志之三:开辟了直面现实的诗歌风格

  三 长安文化对杜甫的影响

   (一)长安文化强烈的政治性培养了杜甫敏锐的政治嗅觉

   (二)长安社会阶级的对立促进了杜甫思想和立场的转变

   (三)长安文化对杜甫的文化素养和诗歌创作产生多方面影响

   (四)对长安官场文化和皇帝的失望使杜甫弃官西走

 宋代菊谱的编纂与传播

  一 宋代菊谱存佚考略

   (一)胡融菊谱

   (二)马揖菊谱

   (三)沈競菊谱

   (四)文保雍菊谱

  二 宋代专类菊谱的编纂情况

   (一)刘蒙菊谱

   (二)范村菊谱

   (三)史正志菊谱

  三 广录众谱的菊花总集——《百菊集谱》

  结语

 台湾眷村文学的离散经验与文化特质*

  一 第一代眷村居民的离散经验

  二 离散经验下身份的不确定性

  三 离散经验下乡土的双重性

  四 眷村文化的多重特征

   (一)原乡文化的延续

   (二)强大的社区凝聚力

   (三)家国一体的文化想象

  结语

 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风俗仪式书写的传承与嬗变

  一 风俗仪式的野蛮与温情

  二 记忆中乡村风俗的宁静与美好

  三 风俗仪式消逝的担忧与焦虑

 传播学视阈下电影的微博文化探析

  一 微博文化的特征分析

   (一)微博文化主体的草根性和平等性

    1.内容浅显,门槛低

    2.开放空间,平等自由

   (二)微博文化本体的多重特性

    1.内容的立体化与创造性

    2.传播方式的便捷性与时效性

    3.传播功能上的社交性与话题引导性

  二 电影微博文化的演变和传播学解析

   (一)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电影微博文化的传播学理论解析

    1.5W传播模式解析

    2.传播过程中的“议程设置”

    3.关系营销及名人效应

  三 电影微博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对电影宣传而言:定位营销,小投资大回报

   (二)对微博自身而言:创造话题,活跃用户

   (三)对目标群体而言:丰富文化生活,满足情感交流

   (四)对传统媒体而言:提供话题,刺激传统媒体跟进

  结语

 从两河流域到溱洧之滨

  一 黄帝部族起源问题观察

   (一)古巴比伦说

   (二)匈牙利与俄罗斯说

   (三)曲阜说

   (四)黄陵说

   (五)清水说

   (六)长沙说

   (七)蒙古高原说

   (八)涿鹿说

  二 黄帝部族发祥于新郑

   (一)黄帝故里轩辕丘在新郑

   (二)黄帝之国有熊故都在新郑

   (三)黄帝之父少典国都在新郑

   (四)黄帝所居之姬水可能是新郑潩水

   (五)黄帝史迹遍布于新郑及其周边地带

  结语

 光州穆陵关考

  一 光州穆陵关的出现年代

  二 光州穆陵关的得名及地望

  三 光州穆陵关的演变

  四 光州穆陵关的历史地位

   (一)军事要地

   (二)交通要道

 汉代孝治文化探微

  一 孝治与汉代仕进制度

   (一)孝治与西汉初年的仕进制度

    1.在法律上保障官吏孝亲的权力

    2.规定了上下级之间的尊卑关系

    3.对孝悌的表彰和置任

   (二)仕进制度中的孝廉察举

   (三)孝治对仕进制度的影响

    1.推行“孝治”,使“孝”成为两汉选官的重要标准

    2.推行“孝治”,鼓励吏民“孝亲”

    3.推行“孝治”,追究官吏的法律责任

  二 孝治措施之优抚高年

   (一)高年优抚诏令

    1.颁赐三老、鳏寡孤独、高年

    2.颁行供养高年的法律

    3.颁行宽宥高年的法律

    4.颁赐王杖

   (二)优抚高年与养老责任

    1.官府

    2.社会

    3.家庭

  余论

 范仲淹第二次贬谪生涯述论

  一 犯颜直谏,被贬睦州

  二 理或当言,死无所避

  三 兴办学校,礼敬先贤

  四 寄情山水,体察民情

 韩琦与尹洙交游考述

  一 韩琦尹洙在西北战场的交往

  二 患难之中的诗信往来

  三 尹洙逝后的交情延续

  小结

 明代河南的城镇分布及其城镇化发展*

  一 明代城镇的数量

   (一)元末明初城镇的破坏与恢复

   (二)明代中后期城镇的发展与繁荣

    1.人口的增加与州县的调整

    2.集镇数量迅速增长

  二 城镇的地域分布

   (一)不同区域的城镇分布

    1.州县的变化

    2.明代中后期集镇的分布

   (二)集镇的县域分布

  三 中原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一)州县密度的提升

   (二)城镇化水平分析

    1.城镇密度和人口密度

    2.交易面积和交易半径

 河洛文化及其研究中的不足与差距

  一 河洛文化及特点

   (一)河洛文化的界定

   (二)河洛文化的特点

  二 河洛文化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 河洛文化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差距

   (一)河洛文化内容、内涵等的研究尚缺乏较为全面、深入、准确的学理概括

   (二)研究队伍尚缺乏高水平的权威领军学术带头人

   (三)研究基地建设尚缺乏人才群体的支撑

  余论

 关于宋学若干问题的探析

  一 宋学是宋代学术文化

  二 宋学的本质是信仰

  三 宋学精神是一种理想主义

  结语

 浅谈都市民俗志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 提出都市民俗志的必要性

   (一)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化形成了在文化特质上既有某种相似之处,又存在显著区别的两种民俗文化

   (二)都市民俗及都市民俗学的确立

  二 文献典籍中的都市民俗:城乡分野的记录传统

   (一)地方志中有关民俗的记录

   (二)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各种“记”和“录”

  三 当代都市民俗志:寻找城市“土著”的局限性

  四 “另眼”看“市景”:对未来都市民俗志的想象

 中国古代经典石桥与世界桥梁遗产对比研究

  一 世界桥梁遗产简述

   (一)加德桥

   (二)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的古桥

  二 中国古代经典石桥与世界桥梁遗产的遗产价值对比

   (一)历史人文价值层面

   (二)艺术审美价值层面

   (三)科学技术价值层面

  三 世界遗产视角下中国古代经典石桥面临的问题

   (一)保护理念的落后是当前中国经典石桥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桥梁自身的保护方式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文史哲论丛(2014卷)》编辑委员会

本书哲学部分有5篇文章,对国内先哲和古代哲学、近现代哲学思想进行了评析。文学部分有8篇文章,从《诗经》到唐宋文化,从台湾眷村文化现象到大陆现代乡土小说以及影视、微博,多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历史部分有6篇文章,对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部族的发祥地以及其他一些历史地理及古代村镇进行了考证。其余4篇文章对中国古代一些文化及遗产作了专题研究。本书汇集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老中青三代学者的智慧,在编撰过程中,力争做到跨越不同研究学科,统合不同研究主题,采取不同研究方法,以利于文史哲学科的会通观照。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第一卷第六号,1916。

邓晓芒:《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郭齐勇:《近20年中国大陆学人有关当代新儒学研究之述评》,载冯天瑜:《人文论丛(2001)》,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黄克剑等:《徐复观集》,群言出版社,1993。

〔德〕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四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与自由民主人权》,台湾学生书局,1988。

余英时:《有感于“悼唐”风波》,载罗义俊:《评新儒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徐良英、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76。

安继民:《秩序与自由:儒道互补初论·前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董光璧:《易学科学史纲》,武汉出版社,1992。

傅佩荣:《易经与人生》,上海三联书店,2009。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

廖名春等:《周易研究史》,湖南出版社,1991。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7。

苏勇点校:《易经》,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英〕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

吴前衡:《〈传〉前易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熊十力:《体用论》,中华书局,1994。

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学林出版社,1997。

余敦康:《〈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思想——一个儒道互补的新型的世界观》,载于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自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赵玉强:《〈周易〉的希望品格及其文化价值》,《周易研究》2009年第4期。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华夏出版社,1995。

〔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

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赵峰:《由功利到信仰——墨子思想重估》,载于袁行霈:《国学研究》(第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六卷),群言出版社,2003。

高师宁:《格奥尔格·西美尔:宗教性创造出宗教》,《中国民族报》2011年8月16日。

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景海峰:《从“三纲五常”看儒家的宗教性》,《孔子研究》2007年第1期。

吕大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以儒家伦理而不是宗教为准则——关于宗教与文化之关系的若干思考(之五)》,《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王定安:《儒家的“宗教性”:儒教问题争论的新路径》,《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4期。

〔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周礼》,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89。

《左传》,蒋冀骋标点,岳麓书社,1988。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卷1,中华书局,1960。

(汉)班固(原著):《汉书·艺文志》,陈焕良、曾宪礼标点,岳麓书社,1993。

(明)黄佐:《六艺流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5。

(清)孔尚任:《桃花扇》,王季思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梁)刘勰(原著):《白话文心雕龙·宗经》,郭晋稀译注,岳麓书社,1997。

(梁)刘勰(原著):《文心雕龙解说》,祖保泉解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南怀瑾、徐芹庭:《白话易经》,岳麓书社,1988。

钱钟书:《钱钟书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汤彰平:《从出土文献看〈诗〉〈骚〉之承传》,《中州学刊》2013年第2期。

(元)杨载:《诗家法数》,郑奠、谭全基:《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商务印书馆,1980。

赵敏俐:《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东方论坛》1996年第2期。

周振甫:《中国文章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东汉)郑玄:《郑氏诗谱》,(清)马骕辑,王利器整理,中华书局,1998。

郑志强:《〈诗经〉中“形象思维”的形态与构成》,《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1996。

钟锦:《〈尚书〉“诗言志”本意之探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祝尚书:《关于文章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1期。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的转变的历程》,中华书局,2006。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

张清华:《韩愈诗文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清)赵怀玉:《毗陵集》,商务印书馆,1919。

邹文荣:《元结的诗文创作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86。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58。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台北新兴书局,1984。

(清)陆廷灿:《艺菊志》,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81册,齐鲁书社,1997。

钱志熙:《说戴复古的两首诗——五律〈寄沈庄可〉、〈山行〉》,《文史知识》2012年第1期。

(宋)史铸:《百菊集谱》,载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84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宋)苏轼:《苏东坡全集》,中国书店,1986。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陈义芝:《悲悯感人,为一个时代作结》载于苏伟贞:《离开同方》,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

风信子:《永远的地标:眷村物语》,台北百巨国际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姜思章等:《流离记忆:无法寄达的家书》,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

李广均:《从过客到定居者——战后台湾“外省族群”形成与转变的境况分析》,《中大社会文化学报》1996年第5期。

罗于陵:《眷村:空间意义的赋予和再界定》,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1991。

梅家玲:《性别,还是家国?五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台湾小说论》,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04。

齐邦媛:《得奖者张启疆——看不见的眷村》,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齐邦媛、王德威:《最后的黄埔:老兵与离散的故事》,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04。

苏伟贞:《台湾眷村小说选》,台北二鱼文化出版公司,2004。

孙鸿业:《污名、自我、与历史:台湾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与认同》,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3。

吴忻怡:《“多重现实”的建构:眷村、眷村人与眷村文学》,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5。

杨放:《落地生根——眷村人物与经验》,台北允晨出版社,1996。

袁琼琼:《今生缘》,联合文学出版社,1988。

张错:《凡人的异类离散的尽头——台湾“眷村文学”两代人的叙述》,《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4期。

赵刚:《小心国家族——批判的社运、社运的批判》,台北唐山出版社,1994。

朱双一:《近20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台北远流出版社,1992。

朱天文:《秭归》载于王成华:《大地有爱》,台北业强图书出版社,1989。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贾平凹:《秦腔》,作家出版社,2008。

李莉:《中国现代小说风俗叙事的兴起》,《文学教育》2007年第8期。

卢风:《人类的家园》,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南帆:《文学:城市与乡村》,《上海文坛》1990年第4期。

汪曾祺:《谈谈风俗画》,《钟山》1984年第3期。

王庆:《现代中国作家身份变化与乡村小说转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王晓恒:《“五四”乡土小说与寻根文学民俗描写特征论》,《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温儒敏、陈晓明:《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新星出版社,2011。

〔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尹鸿、程文:《2011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喻国明:《全民DIY:第三代网络盈利模式》,《新闻与传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6年第2期。

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程喜霖:《唐代过所研究》,中华书局,2000。

段木干:《中外地名大辞典》(第七册),台中人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0。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

刘钧仁:《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三册),凌云书房,1980。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清)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

邵文杰:《河南大辞典》,新华出版社,199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中华书局,1995。

(宋)王应麟、《玉海》,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

晏兆平:《光山县志约稿》,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杨敬等:《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清)杨修田:《光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

臧励龢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3。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

(清)赵尔巽等:《清史稿》,第八册,中华书局,1976。

周祖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中华书局,1992。

《辞源》(修订本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82。

《史记》,中华书局,1974。

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中华地图学社,1975。

新县志编纂委员会:《新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信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信阳市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信阳书》(上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光山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光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安作璋:《说“孝”》,《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胡和平:《浅议“魏晋以孝治天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刘厚琴:《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修明:《“汉以孝治天下”发微》,《历史研究》1983年第6期。

孙筱:《孝的观念与汉代新的社会统治秩序》,《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

(清)孙星衍等:《汉官六种》,周天游点校,中华书局,1990。

考古研究所编辑室:《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王杖十简释文》,《考古》1960年第6期。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

连云港市博物馆、东海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8。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岳麓书社,1992。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

(宋)韩琦:《安阳集编年笺注》,李之亮、徐正英笺注,巴蜀书社,2000。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85。

(宋)魏泰:《东轩笔录》,李裕民校点,中华书局,1983。

(宋)尹洙:《河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陈锡辂:《归德府志》,清乾隆十九年刻本。

邓玉娜:《清代河南的城镇化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

方行:《清代前期农村市场的发展》,《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

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

(清)何文明:《洧川县志》,清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明)黄钧、李嵩:《归德志》,明嘉靖三十二年刻本。

李希程:《兰阳县志》,中华书局,1965。

(明)刘讱:《鄢陵志》,明嘉靖六年刻本。

牛平汉:《明代政区沿革综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

(明)潘庭楠:《邓州志》,明嘉靖四十三年刻本。

(明)屈可伸:《延津县志》,清康熙十一年刻本。

宋端仪:《立斋闲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明)汪心:《尉氏县志》,明嘉靖二十七年刻本。

王兴亚:《明清河南集市庙会会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明)魏有本等:《永城县志》,明嘉靖二十七年刻本。

(清)吴乔龄、李栋:《获嘉县志》,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清)杨殿梓:《光山县志》,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明)张应辰:《商城县志》,明嘉靖三十年刻本。

《明太祖实录》,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上海书店,1982。

冯天瑜:《正明先生楚文化研究二三事》,《江汉论坛》2007年第12期。

刘玉堂:《张正明先生的学术人生》,《江汉论坛》2007年第12期。

张正明:《“长江文化研究”发刊辞》,《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

张正明:《古希腊文化与楚文化比较研究论纲》,《江汉论坛》1990年第4期。

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1996。

高秀昌:《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哲学动态》1996年第8期。

李泽厚:《哲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路闻:《宋学·道学·理学》,《中州学刊》1984年第1期。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

钱穆:《朱子学提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连阔如:《江湖丛谈》,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刘铁梁:《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门头沟区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陶思炎等:《中国都市民俗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