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4

世界华文教学(第一辑)图书

Worl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SSAPID:101-5912-3101-50
ISBN:978-7-5097-6917-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提升海内外华文教学与研究水平为目标,着重反映华文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华文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本辑收入相关文章13篇,可分为四大类,分别为华文教育理论研究、华文教学与习得研究、华语调查与研究、汉语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贾益民
编 辑:孙燕生;赵慧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编委会

 华文教育理论研究

  海外华文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一 引言

   二 华文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三 华文教育建设需要两岸携手合作与协同创新

  关于华文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华文教育的理论建设和规范化问题

   一 华文教育的学科结构理论体系

   二 华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三 华文教育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华文教学与习得研究

  华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

  华语二语教学的香港模式*

   一 引言

    1.1 粤语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与互动

    1.2 大学语言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1.3 香港华语二语教学的其他特点

   二 香港“两文三语”语言政策的落实和现状

    2.1 香港模式有别于内地模式和国外模式

    2.2 香港模式:要区分中学语言教学与大学语言教学

    2.3 香港模式:要注意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之间的区别

    2.4 香港模式:以语带文和双语双向交流

   三 语用为纲、口语先行、以考促学的模式

    3.1 从学习目的到能力评估

    3.2 从能力评估到课程设置

    3.3 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

    3.4 从教材到教师培训和教学活动

   四 小结

  留学生习得汉语程度副词“十分”和“万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引言

   二 留学生调查问卷中使用“十分”“万分”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问卷内容简介

    (二)调查对象

    (三)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问卷中客观题的分析

     2.调查问卷中主观题的分析

   三 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使用“十分”“万分”存在的问题

    (一)语料库简介

    (二)语料库搜索结果

     1.留学生使用“十分”的否定结构的情况

     2.留学生使用“十分+形容词”结构的情况

     3.留学生使用“万分”结构的情况

    (三)小结

   四 关于“十分”和“万分”的语法意义及对比分析

    (一)“十分”的语法意义

     1.“十分”与形容词的搭配

     2.“十分”与动词的搭配

    (二)“万分”的语法意义

     1.“万分”与形容词的搭配

    (三)“十分”和“万分”与形容词搭配中的异同

    (四)“十分”和“万分”与动词搭配的异同

   五 留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初探

    (一)对“十分”和“万分”的区分不明确

    (二)对书面语的使用不熟练

    (三)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比较明显

   六 留学生习得“十分”和“万分”的教学策略

    (一)设定完整的教学任务

    (二)注重对书面语使用的引导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七 总结

   附录 调查问卷

    一、选词填空(可多选)

    二、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三、根据所给情景造句

 华语调查与研究

  美国纽约地区华人语言生活调查*

   一 引言

   二 社会背景

    (一)美国华人移民:历史与现状

    (二)纽约华人社区:地理概况及语言环境

   三 调查过程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语言使用调查

     1.家庭领域

     2.工作领域

     3.生活领域

    (四)语言态度调查

    (五)语言族群竞争力调查

    (六)语码混用调查

     1.语码夹杂的使用及接受度

     2.对语码夹杂的看法

  基于口语库统计的两岸华语程度副词比较研究*

   一 引言

   二 两岸华语口语里程度副词使用频率统计

   三 台湾国语特色程度副词分析

    3.1 程度副词“比较”

     3.1.1 台湾国语里“比较不”的特殊用法

     3.1.2 两岸华语里“比较”的语义韵差异

    3.2 程度副词“蛮”

    3.3 程度副词“好”

     3.3.1 “好+形容词语+喔”格式分析

     3.3.2 “好好”的同形异构分析

    3.4 程度副词“超”

    3.5 小结

   四 结语

 汉语研究

  从依存语法看黎锦熙语法体系的几个重要思想

   1.国内至今仍缺乏对这二者做较为系统的研究,遑论二者的比较研究

   2.两种图示都能够对真实的自然语言语句进行句法分析

   3.两种图式都显式地表示句法分析结果

   一 “无”与“不显示”

   二 “演员”说与“小戏”说

   三 “转类”与“转用”

   四 形象化与形式化

   五 结语

  主观强化与情态追加:单音节语气副词后置现象探究*

   一 引言

   二 结构性质与语义属性

    (一)句法分布:追补性与重复性

    (二)语调单位:语调内、语调间与独立语调

    (三)语义属性:隐性否定与超预期

   三 移位的作用与表达效果

    (一)追加强调与命题流畅

    (二)协调节奏与收尾命题

   四 移位的动因与机制

    (一)元语增量与语义辖域

    (二)主观强化与量度凸显

    (三)信息排列与简练原则

   五 余论

  语气副词“最好”的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

   一 语义特征与性质

    (一)“建议性”语义特征

     1.正向建议

     2.负向建议

    (二)“意愿性”语义特征

     1.积极意愿

     2.消极意愿

    (三)语义性质

   二 评注辖域与对象

   三 语用功能与特征

    (一)规劝功用

     1.指明预设

     2.突出焦点

     3.缓和语气

    (二)元语功能

     1.评价作用

     2.衔接作用

   四 结语

  也说“通过”与“经过”

   一 引言

   二 句法分布差异

   三 特征与表达差异

   四 句法条件与演化历程

   五 结论

  名词“真心”虚化为副词考察

   一 引言

   二 “真心”的来源和用法

    (一)“真心”的来源

    (二)“真心”的用法

   三 “真心”的虚化路径

    (一)在“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考察

    (二)在“现时语料库”中的考察

     1.对新兴网络社交媒介的考察

     2.在传统电视、广播及报刊媒介中的考察

   四 “真心”虚化的动因、机制

    (一)“真心”虚化的动因

    (二)“真心”虚化的机制

     1.语义泛化

     2.认知心理

     3.主观化与语法化程度

   五 余论

    (一)“名词作状语”的定义

    (二)语言传播媒介与语法化速度

    (三)名词虚化为副词探究

 《世界华文教学》发刊词

该刊以提升海内外华文教学与研究水平为目标,着重反映华文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华文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本辑收入相关文章13篇,可分为四大类分别为华文教育理论研究、华文教学与习得研究、华语调查与研究、汉语研究。

孙浩良:《海外华文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贾益民:《海外华文教学的若干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3期。

贾益民:《华文教育研究的重点与方向》,《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2期。

贾益民:《华文教育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郭久辉:《教育现代化关键要理念现代化》,《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10月29日。

教育部:《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2010。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

黎加厚:《信息技术课程架构: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素养教育》,载《全球华人学习科技研讨会论文集》(台湾),2001;《教育技术教程——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多样化探讨》,《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吕芳婷:《试论现代化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科研》2012年第6期。

攀枝花市教育局:《“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课题报告》,2008。

邬志辉:《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及其转变中介》,《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席培华:《浅论现代化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的关系》,《教书育人》2007年第15期。

郭熙:《华文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7。

齐沪扬:《汉语国际推广需要语言文字规范化》,《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12月13日。

齐沪扬:《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法应该研究什么》,《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

齐沪扬:《从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的角度谈教学、评价和测试的重要性》,〔新加坡〕《华文学刊》2012年第1期。

齐沪扬、蒋叶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普通话规范问题》,《海外华文教育》2008年第1期。

徐杰、王惠:《华语概论》,〔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04。

周聿娥:《东南亚华文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郭熙主编《华文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7。

郭熙:《关于华文教学当地化的若干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2期。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署:《中学华文课程标准2011》。

新加坡教育部:《乐学善用:2010母语检讨委员会报告书》。

郑通涛、蒋有经、陈荣岚:《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一,《海外华文教育》2014年第1期。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商务印书馆,2012。

陈瑞端:《普通话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载李学铭主编《语文测试的理论和实践》,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李宇明:《语言学习需求与对外汉语教学》,载李晓琪主编《汉语教学学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钱芳:《“港味普通话”与港人在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时的语用问题初探》,载吴伟平等主编《语言学与华语二语教学: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与实践》,香港中文大学,2012。

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港式中文与标准中文的比较》,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6。

田小琳:《香港语言生活研究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吴伟平:《汉语教学中的语用点:由点到面的教学实践》,《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1期。

吴伟平:《对外汉语教学:语用为纲口语水平测试的实践与讨论》,载李晓琪主编《汉语教学学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吴伟平:《语用框架与课程设置:从对外汉语教学到语言教学》,载吴伟平等主编《语言学与华语二语教学》,香港大学出版社,2009。

ACTFL 2013Website,http://www.actfl.org.

CAL 2013Website,http://www.cal.org.

Bates,Elizabeth. 1976. Language and Context:The Acquisition of Pragmatics. New York:Academic.

Green,G. 1989. Pragmatics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Hillsdale,NJ:Erlbaum.

Hu,W. & C.Grove. 1998. Encountering the Chinese:A Guide for Americans (2nd edition). Intercultural Press.

Hymes,D. 1977. Founda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

Lado,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Norman,J. 1988. Chine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W. 2011. Pragmatic framework and its role in language learning: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In W.Chan et al (eds.),Processes and Process-Orient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65-90). Germany:De Gruyter Mouton.

蔡光明:《泰国汉语专业四年级学生程度副词偏误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卢惠惠:《近代汉语程度副词“十分”的语法化及其特殊用法》,《语言研究》2005年第2期。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2005。

彭小川:《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商务印书馆,2008。

唐韵:《近代汉语的程度副词“十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

张亚军:《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1。

朱景松:《现代汉语虚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07。

〔美〕彼得、邝治中(P. Kwong):《新唐人街:当代美国华人社区》,杨立信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蔡国萱:《美国华文媒体的发展及其对华人社区的影响》,《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洪丽芬:《马来西亚华人家庭语言的转变》,《东南亚研究》2010年第3期。

刘伯骥:《美国华侨史(1848~1911)》,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6。

乔磊:《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华人五分之四来自中国大陆》,http://www. chinanews. com.cn/hr/hr-hryj/news/2009/11-17/1967907.shtml。

谢涛:《亚裔人口超华埠,法拉盛或变身纽约最大华人生活圈》,http://www. chinanews.com/hr/2011/03-27/2932929.shtml,2011-03-27。

曾少聪:《美国华人新移民与华人社会》,《世界民族》2005年第6期。

周敏:《美国华裔人口发展趋势和多元化》,《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3期。

邹嘉彦、游汝杰:《汉语与华人社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班编《现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1996。

仇志群、范登堡:《台湾语言现状的初步研究》,《中国语文》1994年第4期。

崔平:《海峡两岸“比较”一词用法比较》,载吕同舟、刁晏斌主编《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新收获》(2),语文出版社,2014。

刁晏斌:《台湾话的特点及其与内地的差异》,《中国语文》1998年第2期。

刁晏斌:《差异与融合:海峡两岸语言应用对比》,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刁晏斌:《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新收》,语文出版社,2013。

方清明:《现代汉语副词连用频率考察》,《汉语学报》2012年第3期。

方清明:《基于口语库统计的两岸华语语气标记比较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3期。

方清明:《基于口语库统计的两岸华语情态标记“会”比较研究》,宣读于“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泉州-厦门,华侨大学,2013年11月8日。

方清明:《基于口语库统计的两岸华语指示标记比较研究》,《语言科学》2014年第2期。

韩爱珍:《马来西亚华语和中国现代汉语语法差异现象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黄河:《常用副词连用时的顺序》,载《缀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黄国营:《台湾当代小说的词汇语法特点》,《中国语文》1988年第3期。

李珠:《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思考》,载孙德金主编《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2006),商务印书馆,1997。

刘娅琼:《汉语会话中的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

彭小川、严丽明:《广州话形成中的程度副词“超”探微》,《广西社科科学》2006年第2期。

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苏金智:《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4期。

苏金智:《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研究》,《中国语文》1995年第2期。

汤志祥:《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现状及其嬗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陶红印:《从语音、语法和话语特征看“知道”格式在谈话中的演化》,《中国语文》2003年第4期。

陶红印:《口语研究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语言科学》2004年第1期。

陶媛、陶红印:《从“开始”看词类范畴与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语言学论丛》第四十辑2009年。

王泽鹏、张燕春:《语义韵律理论》,《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武果:《副词“还”的主观性用法》,《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3期。

席建国、陈黎峰:《插入式语气标记语语用功能研究》,《外语研究》2008年第1期。

邢福义:《南味“好”字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又见《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邢福义选集》(2001),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徐建宏:《程度副词“很”与“太”的用法辨析》,《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尹洪波:《否定词与副词连用的句法语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

游汝杰:《台湾与大陆华语文书面语的差异》,《语文建设》1992年第11期。

袁毓林:《多项副词连用的语序原则及其认知解释》,《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商务印书馆,2002。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

Chui,Kawai,and Huei-ling Lai. 2009. The NCCU corpus of spoken Chinese:Mandarin,Hakka,and Southern Min.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119-144.

卞觉非:《谈谈汉语语法分析方法及其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冯志伟:《特斯尼耶尔的从属关系语法》,《国外语言学》1983年第1期。

冯志伟:《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中语言自动分析的新方法》,《情报科学》1987年第1期。

冯志伟:《自然语言处理的形式模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冯志伟:《语言与数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高松、颜伟、刘海涛:《基于树库的现代汉语动词句法功能的计量研究》,《汉语学习》2010年第5期。

哈杜默德·布斯曼:《语言学词典》,陈慧瑛编译,商务印书馆,2007。

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胡明扬:《现代汉语语法的开创性著作——〈新著国语文法〉的再认识和再评价》,《语言科学》2002年第1期。

黄婉梅:《黎氏语法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黎锦熙:《“实践论”语法图解》,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黎泽渝:《黎锦熙与汉语语法学》,《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黎泽渝、刘庆俄:《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黎锦熙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刘丹青、张拱贵、刘宁生:《〈新著国语文法〉对汉语语法学理论的贡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6期。

刘海涛:《泰尼埃的结构句法理论》,《北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刘海涛:《依存语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9。

刘海涛:《从图解法到句法树》,载刁晏斌主编《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11。

吕云生:《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及其发展趋势》,载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编《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七辑),商务印书馆,2010。

彭炜明、宋继华、王宁、康明吉:《汉语传统语法及其在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展望》,《中文信息学报》2012年第4期。

史锡尧:《〈新著国语文法〉的历史贡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6期。

吴蔚天、罗建林:《汉语计算语言学——汉语形式语法和形式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

周明、黄昌宁:《面向语料库标注的汉语依存体系的探讨》,《中文信息学报》1993年第3期。

朱治平、马思宇:《“句本位”观与基础阶段汉语教学》,载刁晏斌主编《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11。

Bamman,D.,& Crane,G. 2006. “The Design and Use of a Latin Language Treebank.”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TLT 2006,Prague,Czech Republic.

Liu,H.,Zhao,Y.,& Li,W. 2009. “Chinese Syntactic and Typological Properties Based on Dependency Syntactic Treebanks.” Poznán Studies in Comtemporary Linguistics 45. 4,pp.495-509.

Nivre,J. 2005. “Denpendency Grammar and Dependency Parsing.” MSI report 05133. V?xj? University: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1982。

陈鸿瑶:《副词“也”主观性的认知解释》,《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陈佩玲、陶红印:《台湾官话叙事体中韵律单位的语法构成及其规律初探》,《语言研究》1988年第1期。

高顺全:《“都”、“也”、“又”主观化用法的异同》,《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高增霞:《副词“还”的基本义》,《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2期。

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汲传波:《从认知心理学视角论语言中的“强调”》,《语言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

康春光等:《几种特殊的表示强调的手段》,《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胡建刚:《主观量度和“才”“都”“了”的句法匹配模式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1期。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形式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当代语言学》2005年第1、2期。

陆俭明:《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中国语文》1980年第1期。

陆镜光:《句子成分的后置与话轮交替机制中的话轮后续手段》,《中国语文》2000年第4期。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

齐春红:《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沈家煊:《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中国语文》2001年第6期。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史金生:《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中国语文》2003年第1期。

史金生:《“又”、“也”的辩驳语气用法及其语法化》,《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4期。

唐敏等:《程度副词“还”的主观性》,《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王方圆:《试析“NP 了都”句式的话语功能》,《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王小静:《现代汉语副词后置现象初探》,《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1期。

温锁林:《现代汉语的申辩口气——兼论语气副词的研究方法》,《语言研究》2010年第1期。

武果:《副词“还”的主观性用法》,《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3期。

徐鹏波:《“还、又、也”语气义的表达机制》,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张谊生:《副词“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兼论“都”的表达功用和内部分类》,《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张宝胜:《副词“还”的主观性》,《语言科学》2003年第5期。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卢普生:《语气副词“最好”的词汇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罗主宾:《“最好”的主观性分析》,《中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戚国辉、杨虎城:《“最好”的词义演变与主观化》,《宁波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石毓智:《论判断、焦点、强调与对比之关系——“是”的语法功能和使用条件》,《语言研究》2005年第4期。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于康:《命题内成分与命题外成分——以汉语助动词为例》,《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

袁毓林:《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2004。

乐耀:《汉语中表达建议的主观性标记词“最好”》,《语言科学》2010年第2期。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10。

陈昌来:《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和虚化机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曹起:《试论“经(经过)”的词性》,《渤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方清明:《也论“经过”的词性——兼与曹起先生商榷》,《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方清明:《“经过”与“通过”的多角度辨析》,《海外华文教育》2009年第1期。

胡绍修:《“经过”与“通过”》,《语文知识》2005年第6期。

胡丽珍、雷冬平:《“经过”、“经”、“通过”的虚化和认知解释》,《汉语史学报》2009年第9辑。

金昌吉:《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焦丹:《留学生学习“经过”一词的偏误分析》,《语文学刊》2011年第20期。

李俊程:《“经过”“通过”辨析》,《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6期。

卢英顺:《说“通过”》,《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

刘晓曦、任海波:《“经过”和“通过”的比较分析》,《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马贝加:《介词“经”的产生与发展》,《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2002。

屈哨兵:《“经过/经”结构的受动特性和语用势能》,《语言科学》2004年第3期。

裘珊珊:《“通过”的语法化和语义研究》,《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石毓智:《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中国语文》1995年第1期。

王琴:《认知语言学与汉语介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岳中奇:《表示途径的介词短语及其介词的内涵表达》,《语言科学》2013年第4期。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周小兵:《介词的语法性质和介词研究的系统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郑超:《“通过”和“经过”的辨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方清明:《再论“真”与“真的”的语法意义与语用功能》,《汉语学习》2012年第5期。

解惠全:《谈实词的虚化》,《语言研究论丛》第四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匡鹏飞、胡茜:《名词虚化为副词二例——“大力”和“死力”的语法化》,《语言研究》2012年第3期。

刘慧清:《名词作状语及其相关特征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彭睿:《临界频率和非临界频率——频率和语法化关系的重新审视》,《中国语文》2011年第1期。

彭小川、胡玲:《转折句中的“还是”》,《汉语学习》2009年第6期。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期。

孙德金:《现代汉语名词做状语的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

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文坤梅、徐帅、李瑞轩等:《微博及中文微博信息处理研究综述》,《中文信息学报》2012年第6期。

邢福义:《词典的词类标注:“各”字词性辨》,《语言研究》2013年第1期。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中国语文》2000年第1期。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状语的标记选择》,《汉语学习》2012年第4期。

张谊生:《程度副词“到顶”与“极顶”的功能、配合与成因——兼论从述宾短语到程度副词的结构与语义制约》,《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