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3

国际政治哲学图书

Philosoph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Deconstructing the American paradigm of IR theory

SSAPID:101-5838-3173-75
ISBN:978-7-5097-7774-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植根于特定民族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土壤中的“美国范式”带有浓厚的“政治科学”色彩,其底色中蕴含由资本逻辑支撑的“特殊主义普世化”政治立场。本书以“国际政治的哲学理论”来解构国际关系理论的“美国范式”,试图告诉读者:它作为试图突破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瓶颈期”的一次跨学科尝试,旨在为超越国际关系理论“美国范式”的话语体系,提供一种元理论层面上崭新的研究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起
编 辑:曹长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8 外交、国际关系

 导言

 第一章 反思主流IR理论范式的美国性

  第一节 问题:何谓IR理论的“美国范式”

  第二节 回应:何谓“国际政治哲学”

  第三节 “美国范式”的三大传统概览

   一 现实主义传统

   二 自由主义传统

   三 社会建构主义

 第二章 为何需要“国际政治哲学”

  第一节 全球化:“美国范式”的历史语境

   一 全球主义的基本概念

   二 全球化的三维内容

  第二节 从IR理论范式的分类方法看“美国范式”

   一 IR研究中的范式概念

   二 第一个层面的范式划分

   三 第二个层面的范式划分

    (一)“美国范式”和反思主义范式

    (二)马丁·怀特的三种“传统”划分

  第三节 “国内类比”:两种国际政治哲学的困境

   一 从政治哲学到国际政治哲学

   二 罗尔斯的“万民法”进路质疑

    (一)世界人民的周延性问题

    (二)两种原初状态和差异原则的运用问题

   三 国际社会的“霍布斯条件”能否成立

 第三章 “美国范式”的方法论审视

  第一节 IR研究中方法论对本体论的优先性

  第二节 方法论的唯理主义与方法论的建构主义

   一 方法论唯理主义

   二 方法论理性主义因果模型的逻辑困境

   三 方法论建构主义

    (一)方法论建构主义的内涵透视

    (二)方法论建构主义和方法论理性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 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

   一 方法论个体主义和“还原主义”问题的分析

    (一)方法论个体主义的内涵

    (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是一种“还原主义”吗?

   二 方法论的整体主义

    (一)方法论整体主义的内涵

    (二)“美国范式”中方法论整体主义的问题

 第四章 “美国范式”的本体论反思

  第一节 “美国范式”隐含的本体论问题

  第二节 国际政治本体论争议的审视、反思和定位

   一 从“物质主义”到国际政治的“社会实在”

    (一)本体论争议视角下的国际政治实在论

    (二)国际政治事实本体的进一步辨析

   二 对建构主义本体论立场的反思

   三 社会实在建构论视角

    (一)关于主客观的两种内涵

    (二)功能归属、集体意向性和制度创造

     1.功能归属

     2.集体意向性

     3.构成性规则和制度创造

   四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视角

 第五章 “美国范式”的认识论定位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知识”与认知方法反思

   一 国际政治中的“知识”

   二 对获取国际政治“知识”的归纳法的批评

   三 IR理论中“知识”的定位

  第二节 从基础主义到融贯论

   一 基础主义视角下的反思

    (一)基础主义和真理符合论的概念区分

    (二)基础主义在“美国范式”中的角色

   二 融贯论、实用主义和科学实在论

 结语 展望马克思主义立场的IR理论中国范式

曹义恒、曹荣湘主编《后帝国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陈琪、刘丰主编《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陈玉刚著《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程毅、杨宏禹著《国际关系基础理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和平、俞景华、李鹏、胡小磊著《全球化与国际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马宽等编著《“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案例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胡传荣著《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蒋庆著《保守主义的真义——评刘军宁〈保守主义〉一书对伯克保守主义思想的误解》,《儒学的时代价值》,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金应忠、倪世雄著《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李绍军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5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刘军宁著《保守主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刘少杰主编《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刘胜杰主编《国际政治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卢现详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任晓编著《国际关系理论新视野》,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

苏长和著《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孙宽平、腾世华著《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王缉思主编《文明与国际政治——中国学者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王缉思著《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王逸舟著《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探寻新的视角和解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王正毅著《边缘地带发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王正毅著《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王正毅著《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王正毅、张岩贵著《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杨筱刚著《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当代社会主义的自我意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俞可平著《全球化与政治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郁建兴著《全球化:一个批评性的考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赵汀阳著《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周方银、高程主编《东亚秩序:观念、制度与战略》,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周敏凯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澳〕安德鲁·文森特著《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克劳斯·黑尔德编《现象学的方法(修订本)》,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德〕卡尔·施米特著《政治的概念》,刘宗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俄〕M.M.列别杰娃著《世界政治》,刘再起、田园译,刘再起审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法〕邦雅曼·贡斯当著《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冯克利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美〕阿马蒂亚·森著《从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美〕阿马蒂亚·森著《理性与自由》,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美〕阿瑞吉等著《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王宇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经济学》,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苏长和、门洪华、魏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著《世界政治》,王玉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美〕查莫斯·约翰逊著《帝国的警钟:美国共和制的衰亡》,周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美〕大卫·鲍德温著《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美〕丹尼尔·豪斯曼著《经济学的哲学》,丁剑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弗朗西斯·福山著《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王胜利译,刘榜离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美〕哈伊姆·奥菲克著《第二天性——人类进化的经济起源》,张敦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美〕汉斯·摩根索著、肯尼思·汤普森·克林顿修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熙、郝望、李保平译,王缉思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赫伯特·金迪斯、萨缪·鲍尔斯等:《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来自桑塔菲学派的看法》,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美〕赫伯特·金迪斯、萨缪·鲍尔斯等著《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美〕克瑞斯汀·丝维斯特著《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金潇风、潘一禾、郭夏娟译,郭夏娟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美〕肯尼·沃尔茨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美〕肯尼思·W.汤普森著《国际思想之父:政治理论的遗产》,谢峰译,2005。

〔美〕肯尼斯·J.阿罗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二版),王宇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美〕列奥·施特劳斯著《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施特劳斯思想入门》,潘戈编,郭振华等译,叶然校,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美〕列奥·施特劳斯著《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美〕列奥·施特劳斯著《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美〕鲁德拉·希尔、彼得·卡赞斯坦著《超越范式:世界政治研究中的分析折中主义》,秦亚青、季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美〕路易斯·P.波伊曼著《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第2版),洪汉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美〕罗伯特·O.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批判》,郭树勇译,秦亚青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著《合作的进化》(修订版),吴坚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和河、信强、何曜译,苏长和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美〕罗伯特·诺奇克著《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主编《批判的范式: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学》,施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乔治·萨拜因著、托马斯·索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第4版)(上卷),邓正来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美〕乔治·索罗斯著《开放的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美〕森·菲尔德著《利他主义——行为科学、进化论与互惠的起源》,赵培、杨思磊、杨联明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卷),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吴象婴审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卷),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吴象婴审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美〕伊曼努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美〕依曼努尔·沃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美〕约翰·R.塞尔著《社会实在的建构》,李步楼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美〕约翰·波洛克、乔·克拉兹著《当代知识论》,陈真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美〕约翰·凯科斯著《为保守主义辩护》,应奇、葛水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美〕约翰·罗尔斯著《万民法》,张晓辉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美〕约瑟夫·拉彼德著《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美〕约瑟夫·奈著《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美〕约瑟夫·奈、约翰·D.唐纳胡主编《全球化的世界治理》,王勇、门红华、王荣军、肖东燕、高君、戴平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兹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邵文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

〔美〕詹姆斯·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宝、刘晓林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日〕星野昭吉著《全球政治学:全球化进程中的变动、冲突、治理与和平》,刘小林、张胜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日〕星野昭吉、刘小林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匈〕卢卡奇著《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白锡堃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匈〕卢卡奇著《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白锡堃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英〕F.A.哈耶克著《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冯克利、胡晋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英〕巴里·布赞著《人、国家与恐惧: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议程》,闫健、李剑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世界历史中的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刘德斌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英〕戴维·赫尔德著《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杨雪冬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英〕戴维·米勒(英文版主编)、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英〕霍布斯著《利维坦》,王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英〕贾斯汀罗森博格著《市民社会的帝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批判》,洪邮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英〕理查德·贝拉米:《重新思考自由主义》,王萍、傅广生、周春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英〕罗伯特·吉尔平著《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杨宇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英〕休谟著《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英〕休谟著《人性论》(上、下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英〕以赛亚·柏林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主编《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现代西方哲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下),《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

陈振明:《西方政治科学的兴起与学科分化》,《东南学术》2004年第2期。

董青岭:《现实建构主义理论评述》,《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

高程:《历史经验与东亚秩序研究: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视角》,《外交评论》2013年第3期。

高云涌:《资本逻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内涵》,《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郭夏娟:《女性主义国际政治学方法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2期。

金亨真:《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论》,《国际政治论坛》2004年第5期。

李诚邦:《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从世界体系论角度的分析》,《欧洲》2001年第3期。

李石:《罗尔斯〈万民法〉中“people”一词的翻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11期。

李小科:《当前国内外罗尔斯研究介绍》,《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美〕尼古拉斯·奥努夫:《建构主义的哲学渊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9期。

彭新万、彭春燕:《美国的新保守主义》,《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

秦亚青、亚历山大·温特:《建构主义的发展空间》,《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期。

苏长和:《理性主义、建构主义与世界政治研究——兼评〈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

孙吉胜:《国际关系中的言语与规则建构——奥努夫建构主义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6期。

万俊人:《正义的和平如何可能——康德〈永久和平论〉和罗尔斯〈万民法〉的批判性解读》,《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上),《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9期。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0期。

吴征宇:《马丁怀特与国际关系理论三大思想传统——兼论对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5期。

信强:《“无政府状态”证义》,《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

亚历山大·温特:《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目的论与无政府逻辑》,秦亚青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叶显明:《“政治全球化”辨析》,《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4期。

叶显明:《对全球化的一种主体性思考》,《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袁正清:《建构主义与外交政策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

朱立群、聂文娟:《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8期。

Aadrew Moravcsik,“Taking Preferences Seriously:A Libe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1,No.4,1997.

Alex Callinicos,Making History:Agency,Stucture,and Change in Socail Theory,Cambridge:Polity Press,1987.

Alexander Wendt,“On Constitution and Caus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4,1998.

Amitav Acharya and Barry Buzan,eds.,Non-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Perspectives on and beyond Asia,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0.

Anthony Giddens,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Cambridge:Polity Press,1993.

Barry Buzan,From International to World Society?English School Theory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Glob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Bruce Haddock,eds.,Principles and Political—Order the Challenge of diversity,Peri Roberts and Peter Sutch,Ro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2006.

Colin Wight,Agents,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olitics as Ont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Daniel Little,Varieties of Social Explanation,Boulder:Westview,1991.

David Cambell,Writing Security: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8.

David Dessler,“Constructivism within a Positivist Social Science”,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5,1999.

Derek Layder,Structure,Interaction and Social Theory,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81.

Edward Fulbrook,eds.,Intersubjectivitity in Economics,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2006.

Harold Kincaid,“Reduction,Explanation and Indivedualism”,Philosophy of Science,Vol.53,December 1986.

Hedley Bull,Adam Watson,eds.,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Hedley Bull,The Anarchical Society: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London:Macmillan,1977.

Hedley Bull,“Society and 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Herbert 131.Butterfield and Martin Wight,Eds.,Domestic Investigation:Essay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London:Allen and Unwin,1966.

Henry Nau,At Home Abroad,Identity and Power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2.

James D. Fearon,“Domestic Politics,Foreign Policy and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Vol.1,1998.

John Mearsheimer,“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9,No.3,1994/95.

John W.Meyer and others,“World Society and the Nation-Stat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3,July,1997.

Martha Finnemore,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

Matthew Hoffmann and Alice Ba,eds.,Contending Perspectives on Global Governance:Coherence,Contestation,and World Order,London:Routledge,2005.

Mikael Baaz,A Meta-T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Global Era: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Goteborg University,2002.

Ole Jacob Sending,“Constitution,Choice and Change:Problems with the ‘Logic of Appropriateness’ and its Use in Consturctivist Theory”,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Vol.8 No.4,2002.

Peter A.French,Collective and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Peter Katzenstein,Cultural Norns and National Security.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ajeev Bhargava,Individualism in Social Science:Forms and Limits of a Method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Robert Gilpin,“The Richness of the Rradition of Political Realism”,in R.keohane,ed.,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Robert W.Cox,Social Forces,States and World Orders: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in Robert O.Keohane,ed.,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Robert W.Cox:“Social Forces,States and World Orders: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in Robert O.Keohane,ed.,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R.B.J.Walker,Inside/Outsid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Political Theory,Cambridge:Cambre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Samuel Barkin,Realist Constructivi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Stefano Guzzini,“The Enduring Dilemmas of Real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10,No.4,2004.

Stephen D.Krasner,International Regime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Ted Hopf,“The Promise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3,No.1,1998.

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updated revised deluxe edition),New York:Gramercy Book.

William M.Sullivan,Will Kymlicka:The Globalization of Ethic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Yosef Lapid and Friedrich Kratochwil,eds.,The Return of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IR Theory,Boulder:Lynne Rienner,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