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9

环境与民生图书

SSAPID:101-5837-5389-72
ISBN:978-7-5097-8526-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运用环境史理论与方法,深入解析明代“灾区化”“三荒现象”“灾害型社会”等历史问题,明确提出“灾害型社会”作为小农社会“死去活来”间隙的特殊社会状态,是一种极端的社会自然化现象,借以探究明代灾区社会与明代社会变迁的关系,试图全面、细致地勾勒明代环境、民生与灾区社会三者互动的图景。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赵玉田
编 辑:周志宽;于占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后记

 重要人名和术语索引

 序

 绪论 学术史回顾与环境史视角

  一 西方环境史:“救时史学”与“新史学”

   (一)环境危机与“救时史学”

   (二)由“救时史学”而“新史学”

  二 “环境史概念”的思考

   (一)西方的“环境史概念”

   (二)“中国版”环境史概念

   (三)环境史主要研究问题与研究取向

  三 “舶来”与自创:环境史名与实

   (一)美国环境史:“名”为自创,“实”为舶来

   (二)中国环境史:有实无名与名实俱备

  四 明代灾区社会研究与环境史视角

   (一)明代灾区社会研究现状

   (二)明代灾区社会研究的环境史视角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目标

   (四)重点、难点与主要研究思路

 第一章 明朝:“灾区”的王朝

  第一节 明代灾区:“前所未有的纪录”

   一 灾区:“倒元”的重要力量

   二 明代灾区:“前所未有的纪录”

    (一)明代灾区次数统计

    (二)明代灾区特征

  第二节 明人笔下“灾区”景象

   一 农民形象与灾民形象

    (一)“足食者”与“劳动者”

    (二)“饥饿者”与“逃荒者”

   二 灾荒景象与灾区景象

    (一)前后类似,南北略同

    (二)明人视域“灾区”景象

 第二章 治世与江南“灾区化”

  第一节 明前期江南“灾区化”

   一 “灾区化”酝酿阶段

   二 局部“灾区化”

   三 “灾区化”加剧

  第二节 “灾区化”与明太祖的作为

   一 “图治”与江南社会经济的脆弱性

    (一)“抑南方略”:明初国家战略

    (二)重赋与“图治”:洪武时期江南战略定位

    (三)重赋、抑富与江南社会经济脆弱性

   二 求治心切,尤重“秩序”

   三 政治高压与“重赋政策”

  第三节 江南“灾区化”生成机制

   一 脆弱生态环境与“灾区化”

    (一)气候趋冷,江南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二)人为因素加重江南生态环境脆弱性

   二 社会环境恶化与“灾区化”

    (一)洪武以来,江南人口不断增加,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二)备荒仓储多废弛,民生缺少必要社会保障

    (三)吏治腐败加重灾民苦难与灾区混乱

    (四)江南“害民”因素不断增多,加重民生苦难

    (五)“重赋”成为“成法”,“重赋”而“民穷”

    (六)江南赋役繁重而不均,加重小民经济负担,百姓生计维艰

  第四节 “灾区化”:变态与常态

   一 治水与得人:朝廷之举

    (一)相对说来,明政府对江南水利建设还比较重视,朝廷此举,是江南得以保持社会经济生活“常态”的根本保障

    (二)选派有能力的官员任职江南,朝廷此举,是江南得以保持社会经济生活“常态”的重要组织保障

   二 革弊与兴利:官员作为

   三 地方性知识:民众的生存智慧

   四 间歇性经济与地域性差异

    (一)间歇性灾荒与间歇性经济

    (二)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异

    (三)农业生产环境相对较好,农民勤劳

  第五节 “灾区化”与江南模式

   一 “英国模式”与“超轻结构”

   二 “江南模式”与“灾区化”

 第三章 土地开发、灾荒与灾区社会

  第一节 土地开发与乡村建设

   一 明前期河南土地开发

    (一)开发目标:“雍熙之治”

    (二)开发战略:“田野辟,户口增”

    (三)特殊惠农政策:“永不起科令”

   二 社会秩序与制度建设

    (一)“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

    (二)重视基层社会保障,加强荒政建设

  第二节 农民贫穷与乡村“灾祸”

   一 贫困与灾荒:开发者家园

    (一)洪武、永乐时期,河南农民比较贫困,饥荒频发

    (二)洪熙、宣德时期,河南饥民大增,农民贫困问题加剧

   二 农民贫困与乡村“人祸”

    (一)政治高压与乡村社会“形式化”

    (二)赋役繁重,小民抗灾自救能力低下

    (三)官员漠视民瘼,加重灾民苦难,加剧灾区问题恶化

    (四)荒政建设缺失,加重灾荒破坏力,灾荒连年而民众愈加贫困

    (五)正统以降,小农“永不起科田”渐被攘夺

   三 农民贫困与乡村天灾

  第三节 “民多惰于农事”

   一 明前期山东土地开发

   二 “惰于农事”与农业致贫

    (一)“惰于农事”现象

    (二)赋役繁重与农民“惰于农事”

   三 环境恶化与地荒人稀

    (一)“惰于农事”与饥饿:开发者的遭遇

     1.元明之际:地荒人稀

     2.明前期:迁民、垦荒与社会经济恢复

     3.饥荒:开发者的处境

    (二)恶性互动:摆不脱的“循环”

     1.莘县民生困局与人口问题

     2.“地理耦合”与社会脆弱性——以武城县为个案

 第四章 灾民生计与灾区秩序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控制体系

   一 救灾制度与救灾机构

   二 乡村组织与备荒仓储

    (一)里甲制:赋役单位而非救灾组织

    (二)备荒仓储:惠民与害民

   三 地方官:灾区安危所系

   四 富户与灾区秩序

   五 天神意志与灾区重建

  第二节 灾民生计与社会安危

   一 灾民生计及其社会影响

    (一)政府经济救助是灾民民生主要来源,是稳定灾区社会秩序、稳定民心的决定性条件

    (二)灾区富户助赈钱粮是政府赈济的主要补充,是灾民最为直接有效的生计来源

    (三)灾区多为粮食短缺而粮价过高,灾民无法承受,难以苟活,只好外流

    (四)灾荒之年,灾民人伦与亲情被饥饿践踏,灾民内心由社会人趋于自然人,社会与制度观念在他们的心目中越发淡漠

    (五)外出谋生是明中后期灾民谋生的主要途径,也是灾区社会组织瓦解的主要途径

    (六)劫掠钱粮成为明代部分灾民最具危害性的生计来源,“盗贼”是灾区社会组织秩序最恶劣的破坏者与最危险的分子;“缉盗剿匪”成为灾区社会重建的重要前提,也是灾区民生的必要保障

    (七)明代灾区灾时及灾后生产自救,既是灾民最可靠的生计来源,又是灾民主要的经济收入,对于安定灾民民心、稳定社会秩序都非常重要。相对于灾区社会恢复之目的而言,其社会意义实际上大于经济意义

   二 灾区自救与灾区社会

    (一)重视自救:灾区救灾方向性转变

    (二)灾区:国家与社会异势

    (三)灾区生产与灾区秩序

 第五章 区域环境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区域水环境与社会失范

   一 水利兴废,地方安危系焉

   二 霸州水利兴废故实

    (一)霸州水利与水害

    (二)水利失修与社会失范

   三 河间府环境与“水灾社会”

    (一)明初河间府社会建设的效果

    (二)灾区化社会:河间府“水灾社会”

  第二节 灾荒控制:成化六年京畿之殇

   一 京畿饥荒与瘟疫

   二 救灾措施与灾区民生

    (一)救灾措施

    (二)京畿灾区民生

   三 “灾荒议政”与灾荒原因

    (一)“灾荒议政”

    (二)京畿灾荒原因

  第三节 万历时期灾区民生

   一 万历二十二年河南灾荒

   二 钟化民的救灾活动

   三 河南灾区民生

    (一)灾荒初期,官员应对失措,灾区粮价高涨,饥荒加剧

    (二)以食粥度命,以赈银续命,此乃灾区前期基本生活内容

    (三)灾民多贫困,疾病瘟疫侵袭,祸不单行

    (四)灾民多家室萧条,灾区又生“盗贼”,劫掠焚烧,人心惶惧,民心涣散,生产无以为继

    (五)灾区由于备荒仓储荒废,地方社会保障体系缺失;礼乐教化亦废弛,社会秩序混乱

   四 钟化民成功救灾的原因

   五 备荒与灾区建设

    (一)全面备荒与社会建设

    (二)侧重农田水利建设,主张推广稻作种植

 第六章 “三荒现象”与灾区自然化

  第一节 “人荒”与“见在户”社会

   一 “人荒现象”

   二 “见在户”社会

  第二节 “人荒”:两种类型

   一 “人荒”两种类型概说

   二 山西“生态型”人荒

    (一)“生态型”人荒成因

    (二)“生态型”人荒现象表现

   三 北直隶“地理耦合型”流民

    (一)人口迁入与生态恶化

    (二)徭役繁重,民生困苦,社会因之动荡

  第三节 “三荒现象”及环境机制

   一 “三荒现象”的主要特征

    (一)灾荒频繁,生态流民“颠踣道路”,“三荒”问题严重

    (二)“三荒”经由地域扩张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普遍性特征

   二 “三荒现象”的环境机制

    (一)农业经济衰落、生态环境脆弱是明中前期北方最为主要的区位特征

    (二)脆弱环境与乡村贫困陷入恶性互动,成为“三荒”主要生成机制

  第四节 “三荒”问题的历史思考

   一 “三荒”问题的主要症结

   二 “三荒”问题本质

   三 “三荒”加剧南方“灾区化”

 第七章 “灾害型社会”与明朝覆亡

  第一节 明亡原因诸说

   一 清代关于明亡原因检讨

   二 当代学者的明亡论析

   三 明亡于“成化时代”说

  第二节 “萌芽”与“时代”

   一 “灾害型社会”与“早期商业化”概念

   二 “成化时代”与资本主义萌芽

    (一)成化帝与“成化时代”

    (二)“资本主义萌芽说”检索

  第三节 “成化时代”与“灾害型社会”

   一 “前成化时代”:一个过渡期

   二 “成化时代”:“灾害型社会”陷阱

    (一)成化时期,灾荒问题不再是区域性问题,而是严重的全国性问题

    (二)随着农民贫困化及乡村社会脆弱性加剧,灾荒破坏性增强,加之疫病流行威胁*及社会失范效应*,成化中后期,灾荒更加严重,灾区饿殍剧增

   三 早期商业化:成化时代另一面

  第四节 “成化时代”:否定与被否定

   一 救时与“逆时”

   二 最高统治者:逆时而为

   三 “严复定律”与明朝覆亡

    (一)“严复定律”:治乱现象归纳与思考

    (二)明朝覆亡与“严复定律”

 第八章 应对:情感与方略

  第一节 经世情怀与救时主张

   一 社会危机与“人心”迷失

    (一)贫困化与奢靡化:传统社会危机

    (二)人心:“奉意而不奉法”

   二 丘濬的经世情怀与“有志用世”

    (一)“不可及者三”

    (二)“匡时有术无师处”

    (三)《大学衍义补》

    (四)“可堪临老履危机”

   三 救时理念与救荒主张

    (一)救时理念

     1.“养民”抑或“养己”:丘 的“时代”检讨

     2.“为民理财”与“崇教化”:养民思想的核心内容

    (二)丘濬救灾主张

   四 余论:理念与现实

  第二节 “成化时代”与“利玛窦现象”

   一 万历以来的“成化时代”

    (一)万历以来,明代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万历以来,救时运动兴起

   二 利玛窦东来

   三 救时之举:“利玛窦现象”

    (一)“利玛窦现象”与万历时政

    (二)“利玛窦现象”与儒学危机

    (三)“利玛窦现象”与救时思潮

 结语

  一 明代灾区社会之基本认识

  二 环境与灾区社会关系的理论思考

   (一)历史:人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环境在灾区社会中的作用

《明太祖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太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仁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宣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英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宪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孝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武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世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穆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神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光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明熹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崇祯长编》,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

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

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

查继佐:《罪惟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

傅维鳞:《明书》,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中华书局,1985。

李贽:《续藏书》,中华书局,1959。

焦竑:《国朝献征录》,上海书店,1987。

何乔远:《名山藏》,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

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台北《中国史学丛书》本。

余继登:《典故纪闻》,中华书局,1981。

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

万历《明会典》,中华书局,1988。

王圻:《续文献通考》,现代出版社,1991。

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皇明宝训》,万历壬寅大有堂刻本。

张萱:《西园闻见录》,燕京大学1940年铅印本。

吕坤:《吕坤全集》,中华书局,2008。

张燧:《经世挈要》,《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张陛:《救荒事宜》,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俞森:《荒政丛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陆曾禹:《康济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明崇祯九年刻本。

徐光启:《农政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宋应星:《天工开物》,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

冯应京:《月令广义》,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朱元璋:《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台湾学生书局,1966。

《皇明诏令》,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9。

毕自严:《度支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崇祯刻本。

万表:《皇明经济文录》,广文书局,1972。

陈子龙等辑《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

黄宗羲:《明文海》,中华书局,1987。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1934。

叶盛:《水东日记》,中华书局,1980。

黄瑜:《双槐岁钞》,中华书局,1999。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华书局,1982。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1984。

王锜:《寓圃杂记》,中华书局,1984。

谢肇淛:《五杂俎》,中华书局,1959。

于慎行:《谷山笔麈》,中华书局,1984。

顾起元:《客座赘语》,中华书局,1987。

张瀚:《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

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

田艺蘅:《留青日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临亨:《粤剑编》,中华书局,1987。

李乐:《见闻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

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叶梦珠:《阅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i981。

袁黄:《了凡杂考》,《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全祖望:《鲒埯亭集外编》,《四部丛刊初编》本。

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

杨士奇:《东里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况钟:《况太守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陈献章:《陈献章集》,中华书局,1987。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林希元:《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翁万达:《翁万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张永明:《张庄僖文集》,《四库全书》本。

海瑞:《海瑞集》,中华书局,1981。

叶春及:《石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明人文集丛刊》本,1993。

庞尚鹏:《百可亭摘稿》,道光十二年刻本。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汪道昆:《太函集》,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张居正:《张太岳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何心隐:《何心隐集》,中华书局,1981。

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4。

高攀龙:《高子遗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邹元标:《愿学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毕自严:《石隐园藏稿》,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陈龙正:《几亭全书》,清康熙四年刻本。

祁彪佳:《祁彪佳集》,中华书局,1960。

史可法:《史可法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顾炎武:《亭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丘濬:《大学衍义补》,京华出版社,1999。

丘濬:《琼台诗文会稿重编》,明天启三年(1623)刻白口本。

黄佐:《泰泉乡礼》,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黄宗羲:《明儒学案》,康熙刻本。

唐甄:《潜书》,中华书局,1963。

冯梦龙等:《明清民歌时调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中华书局,1993。

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

徐光启:《徐光启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邹元标:《愿学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贽:《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

《中国荒政全书》(第一辑),北京古籍出版社,2003。

弘治《八闽通志》,弘治四年刻本。

弘治《徽州府志》,天一阁藏弘治刻本。

弘治《太仓州志》,明弘治十年修,清宣统元年《汇刻太仓旧志五种》本。

正德《松江府志》,天一阁藏正德刻本。

正德《大同府志》,正德刻嘉靖增修本。

正德《大名府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本,1966。

嘉靖《吴邑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嘉靖《广东通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嘉靖《惠州府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2002。

嘉靖《沔阳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嘉靖《南宫县志》,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影印本,1992。

嘉靖《思南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嘉靖《太平县志》,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影印本,1992。

嘉靖《香山县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2002。

嘉靖《江阴县志》,嘉靖二十六年刻本。

嘉靖《武定州志》,《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嘉靖《雄乘》,《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嘉靖《邵武府志》,《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龚辉:《全陕政要》,嘉靖刻本。

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嘉靖刻本。

万历《承天府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万历《嘉定县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万历《新修南昌府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万历《通州志》,天一阁藏万历刻本。

万历《汶上县志》,康熙五十六年刻本。

万历《漳州府志》,清抄本。

万历《余杭县志》,万历刻本。

万历《钱塘县志》,光绪十九年刊本。

崇祯《嘉兴县志》,书目文献出版社《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

崇祯《松江府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崇祯《吴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康熙《延绥镇志》,康熙刻乾隆增补本。

康熙《徽州府志》,康熙三十八年万青阁刻本。

乾隆《广州府志》,乾隆二十四年刻本。

乾隆《震泽县志》,清光绪十九年吴郡徐元圃刻本。

乾隆《上杭县志》,国家图书馆藏乾隆二十五年刻本。

乾隆《苏州府志》,国家图书馆藏乾隆十三年刻本。

道光《阳曲县志》,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同治《湖州府志》,同治十三年本。

光绪《江西通志》,光绪七年刻本。

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吴晗:《读史札记》,三联书店,1956。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黎明书局,1937。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

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美〕卜凯:《中国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1937。

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邓拓:《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

〔美〕德·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胡寿田等:《生态农业》,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

马宗晋:《灾害与社会》,地震出版社,1990。

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

牛建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刘燕华、李秀彬主编《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商务印书馆,200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至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三至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

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

阮炜:《地缘文明》,上海三联书店,2006。

赵毅:《明清史抉微》,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

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张全明、王玉德:《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左玉辉:《环境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周广庆:《人口革命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周春生:《文明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江涛:《历史与人口——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

王子平:《灾害历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高寿仙:《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黄山书社,2006。

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4。

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刘燕华、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商务印书馆,2001。

王利华:《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下册,(台北)光启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1986。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

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台北)光启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1986。

Atwell,William S.:Notes on Silver,Foreign Trade,and the Late Ming Economy,Ching-shih wen-ti,1977.

Atwell,William S.:International Bullion Flows and the Chinese Economy circa 1530-1650,Past and Present,1982.

Atwell,William S.:Ming Observations on the “Seventeeth-Century Crisis” in China and Japan,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86.

Barrett,Ward:World Bullion Flows,1450-1800,in The Rise of the Mechant Empires,Long Distance Trade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1350-1750,ed. by James D.Tra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Boxer,C.R.:Fidalgos in the Far East 1550-1770,Martinus Nijhoff,The Hague,1948.

Boxer,C.R.:Macau na Epoca da Restauracao,Fundacao Oriente,Lisboa,1993

Braga,J.M.The Western Pioneers and their Discovery of Macao,Imprensa Nacional,Macau,1949.

Glahn,Richard von:Fountain of Fortune:Money and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1000-170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1996.

Godinho,Magalhaes:Os Descobrimentos e a Economia Mundial,Lisboa,1963.

Hamilton,Earl J.:American Treasure and the Price Revolution in Spai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Reid,A.:Southeast Asia in the Age of Commence 1450-1680.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Sansom,George:A History ofJapan 1334-1615,London,1961.

〔日〕森正夫等编《明清时代史の基本问题》,东京汲古书院,1997。

〔日〕谷口规雄:《明代徭役制度史研究》,东京同朋舍,1998。

〔日〕奥崎裕司:《中国乡绅地主の研究》,东京汲古书院,1978。

〔日〕滨岛敦俊:《明代江南农村社会の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