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63

经济学的时代问题(2010)图书

THE ECONOMIC ISSUES OF THE AGE(2010)

SSAPID:101-5831-1923-28
ISBN:978-7-5097-1555-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荟粹了深圳大学经济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21篇,内容涵盖区域经济、国际贸易、金融、会计和统计等领域,综合反映了近年来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教学和研究蓬勃发展的丰硕成果。论文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选题,既有缜密的理论探讨,又有鲜活的案例分析,展现了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特区学子们关注时代发展、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

相关信息

丛书名: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学者论丛
作 者:
编 辑:李玉平;孙振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序言

 理论探讨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

   一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

     2.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

   二 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理论基础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和分类

     1.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

     2.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三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制造业效率的理论模型

    (一)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效率的作用机制

     1.基于分工理论的机制

     2.基于模块化理论的机制

     3.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机制

     4.基于生态群落理论的机制

    (二)一个数理模型

     1.基本假设

     2.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四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制造业效率的经验分析

    (一)制造业效率的测度方法

     1.测度方法评述

     2.DEA的数据来源

    (二)基于地区层面的分析

     1.模型、指标与数据来源

     2.回归的结果

    (三)基于行业层面的分析

     1.行业的分类及模型设定

     2.生产性服务业对各类型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的区域差异

     3.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对各类别制造业效率的影响

   五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二)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3.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差别

  美国次贷危机:探因与反思

   一 次贷危机的诱发与次级抵押贷款

    (一)次贷危机不能完全归咎于次贷

     1.美国的次贷业务状况

     2.次贷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

     3.有次贷,不一定会爆发次贷危机

     4.仅有次贷,不会有如此巨大的危害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1.基准利率不断上升

     2.贷款合同重新设定

     3.居民储蓄水平过低

     4.房地产市场日渐低迷

   二 次贷变次债与资产证券化

    (一)次贷危机不能怪罪于证券化

     1.证券化是在吸取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正确运用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意义

     3.次贷危机不是证券化的必然产物

    (二)次贷危机放大和加速的原因

     1.金融创新过度

     2.信用评级失真

     3.金融监管不足

     4.以公允价值定价

     5.去杠杆化操作

   三 对次贷危机升级为国际金融危机的探析

    (一)次贷危机升级和国际金融危机肆虐

     1.美国金融机构集中倒闭

     2.全球股市受到重创

     3.全球失业率急剧上升

     4.众多经济体陷入衰退

    (二)次贷危机升级的外在条件

     1.国际货币体系为美国转嫁危机提供了可乘之机

     2.金融全球化为次贷危机国际传染创设了外部环境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1.美元霸权:一直伴随着次贷危机走向国际金融危机

     2.美国道德沦丧:次贷危机之前美国就为全球设下了陷阱

     3.全球经济失衡:次贷危机仅仅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导火线

   四 金融危机的防范、化解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防范

     1.加强危机预警

     2.改善监管体制

     3.强化金融监管

    (二)化解金融危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把握好救市政策的协调性

     2.救市的同时要防范道德风险

     3.要防止因救市引发通货膨胀

     4.注意保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1.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2.处理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

     3.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提高外汇储备管理水平

     4.倡导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分析及预测

   一 导言

   二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

    (二)经济增长的供给方面: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

     1.劳动力资源

     2.资本投入

     3.技术进步

    (三)经济增长的需求方面: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国外需求

     1.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国外需求的结构失衡

     2.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消费率走低的主要原因

   三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成因探析

    (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影响

     1.基尼系数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长期均衡关系

     2.对社会居民总体的分组分析

     3.城乡之间存在消费断层

   四 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预测

    1.数据处理

    2.模型选择

    3.参数估计

    4.预测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贡献和不足

     1.本文的创新

     2.本文的不足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外因说

     2.内因说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1.现有研究成果

     2.现有研究的不足

   三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的理论分析

    (一)公司治理

     1.公司治理理论

     2.委托代理理论

     3.交易费用理论

    (二)股权理论

     1.股权

     2.股权结构

     3.实际控制人

     4.公司管理层持股

   四 假设提出与变量定义

    (一)假设提出

    (二)变量定义与说明

     1.变量定义

     2.变量说明

    (三)样本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五 实证模型与结果分析

    (一)实证模型

     1.假设一

     2.假设二

     3.假设三

     4.假设四

    (二)模型回归结果

     1.假设一的模型回归结果(见表5、表6)

     2.假设二的模型回归结果(见表7)

     3.假设三的模型回归结果(见表8)

     4.假设四的模型归回结果(见表9)

    (三)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1.假设一的模型回归结果解析

     2.假设二的模型回归结果解析

     3.假设三的模型回归结果解析

     4.假设四的模型回归结果解析

   六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地方政府政策激励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

   一 文献综述

    (一)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理论基础

     1.外商直接投资的形成原因

     2.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激励的理论基础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市场因素

     2.成本因素

     3.基础设施因素

     4.制度因素

     5.聚集因素

   二 FDI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其影响

    (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的特点

     1.地区分布差异

     2.行业分布差异

    (二)外商投资分布的区域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 地方政府在吸引FDI中的作用

    (一)FDI激励政策框架

     1.税收优惠和激励

     2.减少投资限制

     3.地方政府在促进企业关联方面的作用

    (二)地方政府吸引FDI的商业便利化措施

     1.行政因素

     2.法制化因素

    (三)物质基础设施建设

    (四)我国各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四 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税收优惠和投资环境因素对FDI区位分布影响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2.解释变量的选择

     3.样本说明

     4.数据来源

     5.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6.结论

    (二)政策建议

     1.实施新的投资促进政策的必要性

     2.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竞争

     3.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建设

     4.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政策

     5.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贸易与物流

  B2C营销环境下的顾客忠诚度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B2C营销环境下的网络顾客行为分析

    (一)网络顾客呈现出新特点

     1.个性消费突出

     2.追求便利性

     3.把网购当做一种乐趣

     4.消费主动性增强

    (二)影响网络顾客产生购买行为的因素分析

     1.产品价格

     2.时间及体力成本

     3.个性需求

     4.个人资料及资金的安全性

    (三)网络顾客的购买行为过程

     1.唤起需求

     2.搜索产品相关信息

     3.比较挑选产品

     4.在线下订单

     5.购后评价

   三 B2C营销环境下影响网络顾客忠诚度的因素分析

    (一)B2C营销环境下影响顾客信任的因素分析

     1.顾客对网站的第一印象

     2.网络顾客与网站之间的互动性程度

     3.网络顾客个人资料和资金的安全性

    (二)B2C营销环境下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分析

    (三)B2C营销环境下影响顾客转换成本的因素分析

   四 B2C营销环境下网络顾客忠诚度的测量

   五 B2C营销环境下企业培养顾客忠诚度之策略分析——以当当网为个案

    (一)利用SET技术和完善物流配送来增强顾客的信任度

     1.利用SET技术,保障顾客个人资料和资金的安全

     2.完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提高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度

    (二)从细微处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三)通过超低价策略和CRM系统来提高顾客的转换成本

     1.实行超“低价”策略,把顾客吸引过来

     2.建立一套卓越的CRM系统,培养“真正”的忠诚顾客

   六 本文的结论、不足之处和研究方向

    (一)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二)本文研究的两个不足之处

    (三)今后的研究方向

  中国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贸易与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效应研究

    (二)贸易对环境影响的概述

   三 研究思路以及方法

   四 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

    (一)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1.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本质

     2.贸易的环境效应

     3.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模型分析

   五 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1.对外贸易的总体特征

     2.出口贸易的变化

    (二)我国工业环境污染现状

    (三)对外贸易与工业污染的关系——以出口为例

     1.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对环境的规模效应

     2.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环境的结构效应

     3.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环境的技术效应

   六 实证模型和结果

    (一)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

     1.模型理论基础以及假定

     2.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3.参数的估计结果

     4.参数经济学解释

    (二)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

     1.单位根检验

     2.协整检验

     3.参数解释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下的绿色物流推进策略研究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绿色物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现状总结与评价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四)本文的创新点

   二 绿色物流的特征和实施障碍

    (一)传统物流的“非绿色”因素

    (二)绿色物流与企业社会责任

    (三)绿色物流的基本特征

     1.学科边缘性

     2.多目标性

     3.多层次性

     4.时效性和地域性

     5.多功能性

    (四)绿色物流实施的主要障碍

     1.成本因素

     2.外部性因素

     3.供应链激励障碍因素

     4.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5.环境意识薄弱

   三 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

    (一)现代主流企业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悖论

    (二)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内部动力

     1.经济效益

     2.差异化优势

     3.企业形象

    (三)绿色物流的外部性分析和管理者的偏好

     1.绿色物流的外部性分析

     2.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

    (四)绿色物流推进的外部压力

     1.社会公众的监督

     2.供应链管理的压力

     3.政府的监管

   四 绿色物流的供应链激励模型

    (一)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二)供应链激励的非合作静态博弈

    (三)供应链激励的非合作动态博弈——Stackelberg均衡

    (四)供应链激励的合作博弈

    (五)剩余利润的利益分享

   五 绿色物流的政府激励模型

    (一)政府与企业的简单博弈分析

     1.政府与企业的静态博弈分析

     2.企业寻租行为的影响

     3.政府与企业的动态博弈分析

    (二)政府对企业的激励模型

     1.政府针对传统物流的环境税

     2.政府针对绿色物流的补贴

   六 绿色物流推进的对策与建议

    (一)企业方面的措施

     1.加强物流要素的绿色化

     2.提高物流系统的柔性

     3.加大供应链系统的激励

     4.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头作用

     5.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倡物流外包

    (二)政府方面的措施

     1.建立绿色标准体系

     2.加强政府激励与监管

     3.引导绿色物流观念

     4.营造良好行业环境

     5.加强政府廉洁建设

    (三)社会公众方面的措施

 会计与审计

  新会计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1.检验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合理性

     2.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二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概述

     1.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2.会计信息质量的计量

    (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

     1.引入公允价值作为新的会计计量属性

     2.确立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

     3.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充分

    (三)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1.基本准则强调可靠性

     2.存货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

     3.部分资产减值不允许转回

     4.严格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5.企业合并准则的变化

   三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会计赢利的信息质量的研究

     2.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价值相关性比较

     3.我国新旧会计准则的价值相关性的比较

    (三)文献评述

   四 新会计准则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样本、数据和实证结果

   五 新会计准则赢利可靠性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样本、数据和实证结果

   六 新会计准则赢利质量的市场反应

    (一)研究模型

    (二)变量定义

     1.超额报酬率(AR)

     2.非预期赢利(UE)

     3.基本信号(S)

    (三)结果分析

   七 结论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 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

   二 研究设计

    (一)假设

    (二)变量设计

     1.盈余质量

     2.权益资本成本

     3.控制变量

    (三)模型

    (四)样本

   三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相关性分析

    (三)多元回归分析

   四 结论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一 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一)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二)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二 相关实证文献回顾

    (一)国外相关实证文献回顾

    (二)国内相关实证文献回顾

   三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1.时间的影响

     2.公司差别

     3.上市公司的规模(LnAsset)

     4.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

     5.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

     6.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

     7.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性质

    (二)研究样本和变量定义

     1.样本的选取

     2.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的构造

      (2)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年度控制变量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相关样本均值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4.多元回归分析

     5.稳健性检验

   四 研究结论、启示及未来研究

    (一)研究结论

    (二)启示

    (三)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研究

  “四大”与“非四大”在中国的审计市场和执业质量实证研究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本文的创新点

   二 文献回顾和评述

    (一)国外关于“四大”审计市场与审计质量的研究状况

    (二)国内关于“四大”审计市场和审计质量的研究状况

   三 “四大”与“非四大”在我国的审计市场状况比较分析

    (一)“四大”与“非四大”的排名状况分析

    (二)“四大”与“非四大”的市场份额分析

    (三)“四大”与“非四大”的客户状况分析

    (四)“四大”与“非四大”的审计意见状况分析

   四 “四大”在中国执业质量的案例分析

    (一)审计质量的内涵

    (二)“四大”在中国的“橘枳之变”现象分析

     1.德勤卷入“科龙门”事件

     2.普华永道被索赔2亿元

   五 “四大”在中国执业质量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样本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1.样本的选取

     2.数据的来源

    (三)实证研究的设计

     1.审计质量的衡量

     2.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的计量

     3.检验模型的设计

    (四)实证检验的结果和分析

     1.单变量检验分析

     2.相关性分析

     3.多元回归分析

   六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性

 金融与保险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研究

   一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选题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 小额信贷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金融中介理论

     1.金融中介理论概述

     2.金融中介的理论突破

     3.金融中介理论简要评述

    (二)金融抑制和深化理论

     1.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概述

     2.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内在机制

     3.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简要评述

    (三)金融约束理论

     1.金融约束理论概述

     2.金融约束理论的内在机制

     3.金融约束理论简要评述

   三 小额信贷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1.NGO与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阶段

     2.农信社的小额信贷阶段

     3.商业性小额信贷阶段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1.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分析

     2.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分析

     3.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与供给总结

    (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面临的挑战

     1.农村小额信贷产品业务发展不足

     2.小额信贷组织发挥作用有限

     3.政府对小额信贷过度干预

   四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模式选择

    (一)小额信贷的核心运作原理

     1.小额信贷缓解逆向选择问题的机制

     2.“检验性贷款”和“后续放款承诺”的小额信贷激励机制

    (二)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的创新分析

     1.小额信贷的经营理念创新

     2.小额信贷金融制度方面的创新

     3.小额信贷组织方面的创新

    (三)我国发展小额信贷的模式选择分析

     1.小额信贷模式的国际比较

     2.综合小额信贷制度模式是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

   五 我国农发展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一)深化金融创新,促进小额信贷发展

    (二)加快金融机构改革,引领小额信贷规范发展

  中国封闭式基金“周内效应”的实证研究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封闭式基金

     2.“周内效应”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本文创新之处

     2.本文的不足之处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

    (二)国内相关文献

   二 数据说明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统计特征

    (三)数据检验

     1.平稳性检验

     2.“ARCH效应”检验

   三 实证模型的评析及识别

    (一)模型的评价标准

    (二)相关模型简介

     1.描述性统计

     2.最小二乘法(OLS)估计模型

     3.ARCH模型族

    (三)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四)模型的识别

     1.虚拟变量简介

     2.标准化残差序列分布假设的选择

     3.检验“周内效应”的模型

   四 “周内效应”的检验与分析

    (一)简单描述性统计

    (二)“周内效应”检验

   五 结论

  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三)主要创新点

   二 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分析方法简介

     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2.向量自回归模型

     3.协整检验

     4.格兰杰因果检验

    (二)样本区间及数据的选取

     1.样本区间的选取

     2.样本数据的选取

    (三)实证分析

     1.ADF检验

     2.向量自回归检验

     3.Johansen协整检验

     4.格兰杰因果检验

   三 我国股市与宏观经济背离原因探析

    1.股指编制方法所致

    2.市场规模过小所致

    3.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所致

    4.投机之风长期盛行所致

    5.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差所致

    6.政府非理性干预所致

    7.股权分置所致

    8.股市自身规律所致

   四 政策建议

  隐性保险下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的风险自律效应研究

   一 特许权价值的概念、来源及度量

    (一)特许权价值的概念及来源

     1.特许权价值的概念

     2.特许权价值的来源:市场和银行

      (1)市场相关因素

      (2)银行相关因素

    (二)特许权价值的度量

     1.托宾Q值法

     2.活期存款法

     3.资产负债法

     4.税前利润法

     5.本文选用的衡量特许权价值的指标

   二 银行特许权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样本及数据的选取

     1.模型设定与变量假设

     2.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3.变量说明

    (二)模型实证分析结果

     1.提取特许权价值的市场因子

     2.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

   三 特许权价值与隐性保险的交叉效应对银行风险动机的影响

    (一)银行的风险动机和隐性保险

     1.银行的风险动机

     2.隐性保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风险自律效应的影响

    (二)隐性保险与特许权价值交叉效应对银行风险动机影响的实证分析

     1.样本和数据的选择

     2.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3.对非国有银行特许权自律效应的检验

   四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1.着重从“银行相关”因素方面提高特许权价值

     2.加强监管,逐步取消全面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我国债券型开放式基金和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绩效比较研究

   一 导论

    (一)研究背景

     1.研究意义

     2.研究目的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情况

     2.国内研究情况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 开放式基金的概念和分类

    (一)开放式基金的概念

    (二)开放式基金的特点与分类

     1.开放式基金的特点

     2.开放式基金分类

   三 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选取

    (一)风险和收益指标

     1.基金周净值收益率

     2.标准差

     3.特雷诺指数

     4.夏普指数

     5.詹森指数

    (二)基金经理人的择时和选股能力衡量

     1.T-M二次项模型

     2.H-M二项式模型

    (三)基金绩效持续性分析

     1.横截面回归法

     2.盈亏双向表法

   四 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市场基准收益率的选择和无风险利率的确定

     1.市场基准收益率的选择

     2.无风险利率的确定

    (三)实证结果及检验

     1.基金风险指标和收益指标的实证结果

     2.三大经典指数的排序、比较和分析

     3.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指标

      (1)在全市期

      (2)在强市期

      (3)在弱市期

     4.基金绩效持续性的回归分析

   五 结论

 特区经济

  深圳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1.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2.研究的方法

    (三)主要创新

   二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内涵

     1.技术创新的内涵

     2.经济增长的内涵

    (二)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1.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三 深圳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的现状

    (一)深圳技术创新的特点

     1.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3.对外技术交流活跃

     4.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5.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

    (二)深圳经济增长的特点

     1.经济实力增长迅速

     2.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3.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

   四 深圳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深圳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

     1.实证研究思路

     2.样本数据的选取及基本特征

     3.综合指数的构建

      (1)技术创新综合指数(TII)的构建

      (2)经济增长综合指数(EGI)的构建

     4.实证分析

    (二)技术创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1.变量的选取

     2.模型的建立

     3.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1)参数的估计

      (2)模型检验

     4.结果分析

   五 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深圳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的引进、培养及稳定工作

    (四)推动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

   六 结论

  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一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的背景

     2.选题的意义

    (二)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1.内容结构

     2.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二 文化产业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一)文化产业相关概念辨析

     1.文化产业内涵界定

     2.文化产业的特征

    (二)国内外文化产业研究及发展现状

     1.西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

     2.我国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研究状况

    (三)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概述及分析

     1.“软实力”理论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产业结构理论

   三 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深圳经济发展状况

     1.深圳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

     2.深圳发展面临的困境

     3.发展文化产业带动深圳产业结构调整

    (二)深圳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空间

     1.深圳市民闲暇时间

     2.深圳所处消费阶段

     3.深圳人口结构

    (三)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深圳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2.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

     3.“文化深圳”品牌构建现状

     4.文化产业人才现状

     5.文化产业促进体系

   四 深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一)一个思路——构建完善的深圳文化产业链

     1.整合生产要素,推动上游文化产业链发展

     2.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中游文化产业链发展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下游文化产业链发展

    (二)两条路径——深圳文化产业“走出去”与“引进来”

     1.“走出去”的方法

     2.“引进来”的方法

     3.用好“文博会”平台

    (三)三方推进——政府、孵化器与企业

     1.政府制定“量身打造”的文化产业政策

     2.构建文化企业“孵化器”

     3.文化企业发展对策

  深圳港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三)创新之处

   二 港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一)区港协调发展的定义

    (二)港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

   三 深圳港与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一)珠三角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1.区域产业发展分析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二)深圳港与珠三角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分析

     1.深圳港与珠三角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总趋势分析

     2.珠三角经济和深圳港发展阶段分析

     3.深圳港货物吞吐量与珠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的关系分析

     4.深圳港货物吞吐量与珠三角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

    (三)国内外港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验

   四 深圳港与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

    (一)深圳港与珠三角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值的计算

    (二)深圳港与珠三角区域经济静态协调度的计算与分析

    (三)深圳港与珠三角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度的计算与分析

   五 深圳港与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一)深圳港与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分析

     1.珠三角区域对外贸易与深圳港发展的问题分析

     2.珠三角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与深圳港发展的问题分析

     3.深圳港适应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分析

     4.深圳港港口空间拓展与珠三角地区发展的问题分析

     5.小结

    (二)深圳港与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扩大内贸集装箱运输,降低港口对外依存度

     2.协调区域主导产业和临港产业,促进临港经济发展

     3.加强空间管理,发展江海联运和江铁联运

   六 总结

  国际旅游城市开发策略研究

   一 旅游经济学理论及方法论

    (一)理论研究

     1.城市旅游经济理论研究与发展

     2.我国旅游经济理论研究与发展

     3.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二)研究方法

   二 深圳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现状

    (二)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1.检验数据处理

     2.检验结果

     3.结果讨论

    (三)发展趋势分析

     1.深圳入境旅游生命周期

     2.入境旅游业发展趋势

   三 城市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以深圳为例

    (一)竞争态研究——以客源地为标准

     1.竞争态模型

     2.竞争态分析

    (二)入境旅游市场开发策略探讨

     1.市场类型划分

     2.市场开发策略

   四 区域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以珠三角为例

    (一)竞争态研究——以目的地为标准

     1.珠三角入境旅游现况(见表8)

     2.竞争态势分析

    (二)区域入境旅游市场开发策略探讨

     1.深圳入境旅游发展优劣势

     2.入境旅游集散中心发展趋势

     3.区域入境旅游市场开发

 编委会

本书精选荟萃了深圳大学经济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21篇,内容涵盖区域经济、国际贸易、金融、会计和统计等领域,综合反映了近年来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教学和研究蓬勃发展的丰硕成果。论文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选题,既有缜密的理论探讨,又有鲜活的案例分析,展现了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特区学子们关注时代发展、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

[1]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财贸经济》2004年第2期。

[2]程大中:《生产者服务论——兼论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开放》,文汇出版社,2006a。

[3]程大中:《我国服务业的增长、技术进步与国际竞争力》,文汇出版社,2006b。

[4]《日本进入服务产业新时代》,公文俊平、雨谷译,新华出版社,1987。

[5]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经济学家》2006年第6期。

[6]华而诚:《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7]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7年第8期。

[8]青木昌彦等:《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周国荣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9]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汪斌、金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基于发达国家的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07年第1期。

[11]阎小培、钟韵:《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向功能特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地理科学》2005年第5期。

[12]郑吉昌:《基于服务经济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13]Daniels P.,Service Indus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3.

[14]Hansen N. Do Producer Services Induc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0,Vol.30 Issue 4,pp.465-476.

[15]McKee DL. Growth,Development and the Service Economy in the Third World.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8.

[16]Shugan S M. Explan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Services. Service Quality: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h10,1994:pp.223-236.

[17]Windrum P,Tomlinson M.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 Four Country Comparison.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1999,11(3):pp.391-408.

[1]边卫红:《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有限,各方重拳出击重塑信心》,《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11期。

[2]曹龙骐:《美国金融危机蔓延为全球金融海啸:路径剖析与对策选择》,《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增长与改革——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3月28日。

[3]葛奇:《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金融监管的启示》,《国际金融危机研究》2008年第11期。

[4]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10期。

[5]杨文超:《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启示》,《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6]梁佳丽、张捷:《基于微观视角的次贷危机行业影响研究》,《国际金融》2008年第10期。

[7]史健忠:《CDO对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8]钟伟:《美国次级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深远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11期。

[9]吴培新:《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对货币政策框架的涵义》,《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10期。

[10]束庆年、汪增群:《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思考》,《银行家》2007年第11期。

[11]刘勘:《次贷危机实质是全球金融市场一次大洗牌》,2008年2月15日《上海证券报》。

[12]Cecchetti,Stephen G:“Crisis and Response:The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7-2008”.NBER working paper,June,2008.

[13]BIS,“Innovations in credit risk transfer: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stability”.BIS working paper.No.255,July,2008.

[14]Dynan,Karen E,Douglas W.Elmendorf,and Daniel E.Sichel:“Can Financial Innovation Help to Explain the Reduced Volatility of Economic Activity?”. 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 054,Federal Reserve Board,2005.

[1]李晓莉:《提高消费需求应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4期。

[2]李鹤、严于龙:《当期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3期。

[3]吉尔·福斯乐:《2009:全球经济预测与展望》,《国际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4]雍红月、包桂兰:《组合时间序列ARMA模型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内蒙古“十一五”期间GDP预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第11期。

[5]张晓晶:《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未来走势和政策选择》,《财贸经济》2008年第10期。

[6]闫荣国、赵关维:《我国实际人均GDP的趋势分析及预测》,《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第9期。

[7]王秀芳:《中国内需与外需关系协调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8]林毅夫、姚洋:《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房爱卿:《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和消费政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0]刘芳棫:《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邹志庄:《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200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沈红芳:《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14]孙国锋:《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5]孙凤:《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以中国城镇居民为例》,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15~26页。

[16]增璧钧:《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17]Kuznets.S.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18]Kuznets.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

[19]Lusardi Annamaria.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C autionary Saving Motiv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

[1]李维安、张国萍:《经理层治理评价指数与相关绩效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2]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3]周业安:《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4]张红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及实证分析》,《经济学》2000年第4期。

[5]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6]施东辉:《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绩效表现》,《世界经济》2000年第12期。

[7]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8]吴淑焜:《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1997~2000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9]杜莹、刘立国:《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实证研究》,《管理世 界》2002年第11期。

[10]张宗益、宋增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11]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12]施东辉:《转轨经济中的所有权与竞争: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13]田利辉:《国有股权对上市公司绩效影U型曲线和政府股东两手论》,《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14]孙菊生、李小俊:《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当代财经》2006年第1期。

[15]张兆国、张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16]白重恩、刘俏、陆洲、宋敏、张俊喜:《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17]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18]Michael A.Habib and Alexander P.Ljungqvist(Novemeber 30,2000). Firm Value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Working paper.

[19]Harold Demsetz and Bel Villalonga.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2001). Working paper.

[20]McConnell.J and H.Servaes,1990,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8.

[1]杨璐萍:《税收优惠政策影响FDI区位选择研究》,湖南大学,2008。

[2]吴柏均、钱世超等:《政府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万解秋、徐涛:《论FDI与国家经济安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学分析》,格致出版社,2007。

[5]杨玉桢:《地方政府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6]张汉亚、张长春:《投资环境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7]蔡昉、王德文:《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8]潘镇:《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一般性、异质性和有效性——对江苏省3570家外资企业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

[9]柳德荣:《区域经济因素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南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0]刘荣添、林峰:《我国东、中、西部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差异因素的Panel Data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

[11]潘镇、潘持春:《制度、政策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来自中国各地区的经验证据》,《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2]朴商天:《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地区性差异的决定因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

[13]Armstrong,H.,Taylor,J.,2000,Regional Economics Policy,Blackwell Publishers,p.376.

[14]Asiedu,E.,2002,“On the Determinants of FDI to Developing Countries:Is Africa Different?”,World Development,30(1):pp.107-119.

[15]Cheng,L.K.,Kwan,Y.K.,2000,“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 Chinese Experie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1,pp.379-400.

[1]查金祥、王立生:《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2006年12月第1期。

[2]程华、宝贡敏:《网上购物意向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3]常金玲:《网络书店经营成功策略分析——以当当网为个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07。

[4]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营销管理》第11版,梅清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范月娇、李佳洋:《浅析我国网络零售业的远程物流配送服务——以当当网和卓越网为例》,《物流科技》2007年第5期。

[6]高丹:《B2C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浅析》,《中国电子商务》2004年第6期。

[7]黄漫宇:《虚拟社区提高顾客忠诚度的法宝》,《电子商务世界》2005年第5期。

[8]李来财、李倩:《顾客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68期。

[9]李妮蔚、李政、高福霞等:《我国顾客忠诚度研究文献述评》,《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1期。

[10]李忠宽:《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3期。

[11]雷大章:《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分析》,《商业研究》2004年第23期。

[12]庞川、黄丽华:《你相信网上交易吗?》,《电子商务世界》2001年第4期。

[13]伍青生、余颖:《我国市场中外互联网企业竞争研究——系列之一:当当超越Amazon卓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

[14]许统邦、梁嘉成、夏剑龙:《B2C模式下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21期。

[15]严浩仁:《试论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和理论模型》,《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126期。

[16]岳文锋:《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管理》,《科技与管理》2003年第3期。

[17]周梅华:《顾客忠诚度的测量及其实证研究》,《科技导报》2004年第12期。

[18]赵兵:《电子服务领域如何达到消费者满意》,《经济论坛》2005年第5期。

[19]Andesron,R.E. & Srinivasan,S.S. E-satisfaction and E-loyalty:A contingency framework.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2003,20(2):pp.123-138.

[20]Balabanis,G,Reynolds,N. &Simintiras,A bases of e-store loyalty:perceived switching barriers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crh,2006(59):pp.214-224.

[21]Luarn&Lin:A customer loyalty model for E-service context.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2003,4(4):pp.45-67.

[22]Leen,J.,Kim,J.,& Moon,J.Y,What made Internet users visit Cyber stores again? Key factor for Customer loyalty.Proceedings of the CHI 2000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Computing Systems,2000:pp.305-312.

[23]Park,C.H. &Kim,Y.G,Identifying key factors affecting consumer purchase behavior,in an online shopping contex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2002(31):pp.16-29.

[24]Shankar.V,Smith,A. & Rangaswamy,A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in online and offline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003,20(2):pp.153-176.

[25]Srinis,S.Srinivasan,Anderson,Ponnavolu,Customer loyalty in e-commerce:an exploration of it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2,78(1):pp.41-50.

[1]赵玉焕:《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环境与贸易》2003年第5期。

[2]张连众、朱坦、李慕菡、张伯伟:《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国际经济问题》,《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3]许士春:《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4]朱启荣:《我国出口贸易与工业污染、环境规制关系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5]李慕菡、陈建国、张连众:《我国国际贸易中污染产品的跨境转移》,《贸易与环境》,《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0期。

[6]党玉婷、万能:《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制造业为例》,《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7]谷祖莎:《绿色屏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彭水军、包群、赖明勇:《自然资源耗竭、内生技术进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9]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10]Antweiler W,Copeland B R Taylor M S. Is free trad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11]Grossman G M,Krueger A 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91.

[12]Copeland B R.,Taylor M S. Trade and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

[13]Lopez R. The Environment as a factor of production:The effect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4.

[14]Winters A.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An Overview. The Economics Journal,2004.

[1]王长琼:《绿色物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R.科斯:《企业的性质》,上海三联书店,1991。

[3]张照贵:《经济博弈与应用》,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

[6]胡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下的绿色物流推进与政府管制》,《消费导刊》2008年第10期。

[7]周启蕾、胡伟、黄亚军:《绿色物流的外部性及其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8]H.J Wu and S.Dun.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Logistics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1995,Vol.25(2):p.20.

[9]Nagel M.H. Environmental Supply-chain Management Versus Green Procurement in the Scope of a Business and leadership perspective. IEEE,2000:pp.219-224.

[10]Walton. the green supply chain:integrating suppliers int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1998,4:pp.2-10.

[1]李晓强:《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价值相关性比较——来自会计盈余和净资产账面值的证据》,《会计研究》2004年第7期。

[2]孔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实证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07。

[3]秦秀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衡量指标体系研究》,南京财经大学,2006。

[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5]陈桂云:《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苏州大学,2008。

[6]秦秀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衡量指标体系研究》,南京财经大学,2006。

[7]吴雨薇:《规范与自由的博弈——现行会计准则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经济与社会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7期。

[8]潘琰、陈凌云、林丽花:《会计准则的信息含量:中国会计准则与IFRS之比较》,《会计研究》2003年第7期。

[9]王立彦、冯子敏:《A股——H股上市公司双重财务报表价值相关性》,《经济科学》2002年第6期。

[10]陆庆春:《新旧会计准则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来自每股净资产的证据》,《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2期。

[11]柳木华:《盈余质量的市场反应》,《中国会计评论》2003第7期。

[12]俞乔:《市场有效、周期异常与股价波动——对上海、深圳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4年第9期。

[13]张兵、李晓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14]Leuz,Christian. 1999. IAS Versus US GAAP:A New Market Based Comparison. Working Paper,Wharton School,Pennsylvania University,Philadelphia,PA.

[15]Harris,M.S. and K.Muller. 1999.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IAS Versus US GAAP Accounting Measures Using Form 20-F Reconcili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6,pp.285-312.

[16]Auer,K. 1996. Capital Market Reactions to Accounting Earnings Announcements-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IAS-Based Earnings and EC-Directives-Based Earnings. The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5(4):pp.587-623.

[17]Elizabeth Eccher,and Healy. 2000.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Transitional Economics:A stud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orking paper.

[18]Shimin Chen,Zheng Sun,Yuetang Wang. 2002. Evidence from China on whether harmonized accounting standards harmonize accounting practice. Accounting Horizons,Vol.16,Iss.3,pp.183-198.

[19]Bao,B.,&Chow,L. 1999. The usefulness of earnings and book value for equity valuation in emerging capital markets: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10,pp.85-104.

[1]柳木华:《盈余质量的市场反映》,《中国会计评论》2003年第1期。

[2]王兵:《盈余质量与资本成本——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科学》2008年第21期(3)。

[3]徐丽莎:《信息风险、盈余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分析》,《财会月刊》(理论版)2008年第5期。

[4]余建耀:《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5。

[5]柳木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6]J.R.Hicks:《价值与资本》,商务印书馆,1962。

[7]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8]罗伟岭:《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6。

[9]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源于融资成本低吗?》,《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10]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1]Ball,R.,& Brown,P.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6:pp.159-178.

[12]D.Diamond,R.Verrecchia. Disclosure,Liquidity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Journal of Finance,1991,46(4):pp.1325-1359.

[13]Ross,S.A.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the incentive signaling approach.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Spring,1977,pp.23-40.

[14]Grossman,Sanford J. and Oliver D.Hart. Takeover Bids,the Free-rider Problem,and the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Spring,11(1),pp.42-64.

[15]Bloomfield R,Wilks T. Disclosure Effects in the Laboratory:Liquidity,Depth,and the cost of capital.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0,75(1):pp.13-41.

[16]C.Barry,S.Brown. Differential Information and Security Marke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85,20(4):pp.407-422.

[17]Coles,J.U.Lowenstein,and J.Suay. On equilibrium pricing under parameter uncertainty.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5,30(3):pp.347-364.

[18]Handa P. and S.Linn. Arbitrage pricing with estimation risk.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3,28(1),pp.81-100.

[19]O’Hara,M. Presidential Address:Liquidity Risk and Price Discovery. Journal of Finance,2003,56,pp.1335-1354.

[20]Easley.D.,and M.O’sHara. Information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Journal of Finance,2004,59:pp.1553-83.

[21]Francis,J.;R.Lafond;P.Olsson;and K.Schipper. Costs of Equity and Earnings Attributes.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79:pp.967-1010.

[22]Bhattacharya,U.;H.Daouk;and M.Welker. The World Pricing of Earnings Opacity.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3,pp.78:641-78.

[23]Dechow,P.,and Dichew,D. 2002. The Quality of Accruals and Earnings:the Role of Accrual Estimation Errors. The Accounting Review,Supplement:pp.35-59.

[24]Jones,J.;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1,29(2):pp.193-228.

[25]Jennifer Francis,Dhananjay Nanda,Per Olsson. Voluntary Disclosure,Earnings Quality,and Cost of Capit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8,46(1):pp.53-99.

[26]Basu,S.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4(1):pp.3-37.

[27]Ball,R.,S.P.Kothari and A.Robin. 2000.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p ropertie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 ics,9(February):pp.1-51.

[28]Dechow,P.Sloan,R. and Sweeney,A. 1995.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70(2):pp.193-225.

[29]Leuz,C.,D.Nanda and P.D.Wysocki 2003.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9:pp.505-527.

[30]Gebhardt,W.R.,C.M.C.Lee,and B.Swaminathan,Toward an Implied Cost of Capit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Research,2001,39(1):pp.135-76.

[31]Fama Eugene F,Kenneth R French. Multifactor Explanations of Asset Pricing Anomalies. Journal of Finance,1996,(51):pp.55-84.

[32]Aion Brav,Reuven Lehavy,and Roni Michaeiy,Using Expectations to Test Asset Pricing Models. Financial Management,2005,Autumn:pp.31-64.

[33]Gebhardt,W.,C.Lee,and B.Swaminathan. 2001. Toward an implied cost-of-capit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9(1):pp.135-176.

[34]Feltham,G. and J.Ohlson. Valuation and clean surplus accounting for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spring):pp.689-731.

[35]Fama,E. and French K.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1992,47:pp.427-467.

[1][日]井上寿枝、西山久美子、清水彩子:《环境会计的结构》,贾昕、孙丽艳译,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第9~13页。

[2]李晚金、匡小兰、龚光明:《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市201家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8年第29期(153)。

[3]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4]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会计研究》1999年第4期。

[5]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会计研究》2002年第1期。

[6]李建发、肖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会计研究》2005年第4期。

[7]唐欣:《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析》,《财会通讯·学术》2008年第8期。

[8]汤亚莉、陈自力、刘星、李文红:《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

[9]沈洪涛:《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10]朱金凤、薛惠锋:《公司特征与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预测》2008年第5期。

[11]唐久芳、李鹏飞:《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化工行业的经验证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

[12]Belkaoui,A. The impact of the disclosure of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n the market,Financial Management,1976,5:pp.26-31.

[13]Bowman. Strategy,annual reports,and alchem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78,20:pp.64-71.

[14]Anderson,J. and Frankle,A.. Voluntary social reporting:An Iso-Beta portfolio analysis,Accounting Review,1980,55:pp.467-479.

[15]Ingram,R. and Frazier,K..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disclos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pp.614-622.

[16]Trotman,K. and Bradley,G..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 and characteristics.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81,6:pp.355-362.

[17]Leftwich,Richard,Watts,Ross L. and Zimmerman,Jerold L. Voluntary corporate disclosure:The case of interim report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Supper.1981,19:pp.50-77.

[18]Watts,Ross L.,and Zimmerman,Jerold L. 1986.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2 Hill.

[19]Jensen,Michael.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and takeovers.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86,76:pp.323-329.

[20]Lang,M.,R.Lundholm. Cross-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analyst ratings of corporate disclosur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eh. 1993.31(2):pp.246-271.

[1]李增泉:《实证分析: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会计研究》1999年第8期。

[2]吴联生、刘慧龙:《中国审计实证研究:1999~2007》,《审计研究》2008年第2期。

[3]漆江娜、陈慧霖、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国际“四大”中国审计市场收费与质量研究》,《审计研究》2004年第3期。

[4]郭颖、柯大钢:《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2003~2005年的实证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第29(5)期。

[5]于鹏:《公司特征、国际“四大”与审计意见》,《审计研究》2007年第2期。

[6]刘峰、周福源:《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7]原红旗、李海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质量》,《审计研究》2003年第1期。

[8]刘明辉、李黎、张羽:《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年第7期。

[9]余玉苗:《中国上司公司审计市场结构的初步分析》,《经济评论》2001年第3期。

[10]温国山:《“四大”在中国A股证券审计市场的行为研究》,《财经论丛》2008年第138(4)期。

[11]周红:《“四大”的国际地位和中国审计市场结构》,《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12]刘云国、麦剑青:《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46(3)期。

[13]王艳艳、陈汉文:《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来自中国上司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6年第4期。

[14]Palmrose Z.,Auditor Fee and Auditor Size:Further evide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spring 1986:pp.136-159.

[15]Palmrose Z.,An analysis of auditor litigation and audit service quality. The Accounting Review,1988,(63):pp.55-73.

[16]Subramanyam K.R.,The pricing of discretionary accrual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22):pp.249-282.

[17]Defond M.L. and Jiambaloo J.,Debt Covenant and Manipulation of Accrual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4,(17):pp.145-176.

[18]Becker C.L.,DeFond M.L.,Jiambalvo J. and Subramanyam K.R.,The effect of audit qualit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8,(15):pp.1-24.

[19]Jeong S.W.,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audit report review between Big 6 and non Big 6 auditors.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Research,1999,(35):pp.193-217.

[20]Becker C.M,DeFond,J.Jiambaloo and K.Subramanyam,The effect of Audit qualit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8,(15).

[21]Francis J.R.,Maydew E.L. and Sparks C.H.. The role of Big 6 auditors in the credible reporting of accruals. 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1999,(18):pp.17-34.

[22]Randolph P.Beatty,Auditor Reputation and the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The Accounting Review,1989,LXII(1):pp.27-31.

[1]茅于轼:《兴办小额信贷的几点经验》,《金融经济》2007年第5期。

[2]李猛:《小额信贷的经济学原理》,《贵州社会科学》,2007。

[3]张杰:《二重结构与制度演进:对中国经济史的一种新的尝试性解释》,《社会科学战线》,1998。

[4]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5]Liza Valenzuela,Getting the Recipe Right:The Experience and Chllenges of Commercial Bank,2001.

[6]Vigenina,Denotes;and Alexander S.Kritikos. The Individual Micro-Lending Contract:Is it Better Design than Joint Liability?Evidence from Georgia. Economic System,2004(28):pp.155-176.

[7]Brian P.Cozzarin 1 Brad W.Gilmour,A Methodological Evaluation of Empirical Demand Systems Research,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

[8]Mark Drabenstott,and Larry Meeker.. Financing Rural America a. Conference Summary Econmic Review Second Quarter. 1997:pp.90-98.

[9]Allen,Franklin and Santomero,Anthony M,1998,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ournal of finance 21(1998),pp.1461-1485.

[10]Leland,H. and Pyle,D.1977,Information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ournal of Financce,32,p.2.

[11]Chan,Y.,1983,On The Positive Rol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In Alloction of Venture Capital in a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ournal of Finance,38,pp.1543-1568.

[1]陈浪南、黄杰鳗:《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2年第5期。

[2]张兵:《中国股市日历效应研究:基于滚动样本检验的方法》,《金融研究》2005年第7期。

[3]崔婧、杨扬、程刚、赵秀娟:《“周内效应”在牛市、熊市中的异化现象——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实证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8期。

[4]傅东升:《我国封闭式基金波动的实证研究》,复旦大学,2007。

[5]许承明、宋海林:《中国封闭式基金价格报酬过度波动的经验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6]杨湘豫、周屏:《GARCH模型在开放式基金中的实证研究》,《系统工程》,2006。

[7]李学、欧阳俊、秦宛顺:《中国股市的星期效应研究》,《统计研究》2001年第8期。

[8]朱战宇、吴冲锋、王承炜:《不同检验周期下中国股市价格动量的营利性研究》,《世界经济》2003年第8期。

[9]李凌波、吴启芳、汪寿阳:《“周内效应”和月度效应: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04年第1期。

[10]刘晓星、何建敏、刘庆富:《基于VaR-EGARCH-GED模型的深圳股票市场波动性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8期。

[11]郭晓亭:《基于GARCH模型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风险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10期。

[12]黄宗远、沈小燕:《ARCH模型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应用情况研究》2007年第1期。

[13]吴启芳、赵秀娟、汪寿阳:《中国证券市场的周期性异象检验》,《南方经济》2006年第2期。

[14]Tak-Kee Hu. Day-of-the-week effects in US and Asia-Pacific Stock markets during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05,(33):pp.277-282.

[15]Holden K,Thompson J,Ruangrit Y. The Asian Crisis and Calendar Effects on Stock Returns in Thailand.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5,(163):pp.242-252.

[1]靳云汇、于存高:《中国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1998年第12期(3)。

[2]李红艳、汪涛:《中国股市价格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分析》,《预测》2000年第25期(3)。

[3]殷醒民、谢洁:《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8期(4)。

[4]石建民:《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58期(5)。

[5]张卫国、马文霞、任九泉:《中国股价指数与宏观影响因素的协整关系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44期(11)。

[6]李国旺、童威、周侃:《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资本市场》2004年第62期(2)。

[7]刘勇:《我国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经验研究》,《财贸经济》2004年第34期(4)。

[8]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29期(10)。

[9]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00年第68期(3)。

[10]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1年第45期(3)。

[11]李广众:《银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2002年第85期(2)。

[12]冉茂盛、张卫国:《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25期(11)。

[13]赵振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4年第290期(8)。

[14]王连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180期(12)。

[15]Fama E F. Stock returns,real activity,inflation,and mone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pp.545-565.

[16]Fama E F.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II. Journal of Finance,1991,1575-1616.

[17]Levine Ross and Zerovs Sara. Stock Markets、Banks and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34(6):pp.325-345.

[18]Domian D.L. and Louton D.A. A threshold autoregressive analysis of stock returns and real Economic activit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1997,36(6):pp.167-179.

[19]Chung S.Kwon and Tai S.Shin.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nd stock market returns. Global Finance Journal. 1999,10(9):pp.71-81.

[20]Thorsten Beck and Ross Levine. Stock markets,banks and growth:panel evidence[J].Massachusetts Avenue Cambridge,2002,44(6):pp.51-55.

[21]Thorsten Beck and Demirguc-Kunt and Luc Laeven and Ross Levine. Finance,Firm Size,and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2004:pp.137-142.

[22]Poon S. and S.J.Taylor. Macroeconomic factors and the UK stock market.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91,48(6):pp.619-636.

[23]Harris R. Stock markets and development:a reassessme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7,41(5):pp.139-146.

[24]Arestis P. and Demetriad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assessing the evidence. The Economic Journal,1997,107(9):pp.783-799.

[25]Levine R. and Zervos S. Stock markets,banks and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8,24(6):pp.537-555.

[1]韩立岩、李燕平:《中国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与风险行为》,《金融研究》2006年第12期。

[2]马晓军、欧阳姝:《中美两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4期。

[3]厦门银监局课题组:《银行牌照管理研究——兼谈我国银行市场准入的政策建议》,《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

[4]许国新:《我国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7。

[5]贺琪凯:《我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与风险动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

[6]张正平、何广文:《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力的实证研究》(1994~2003),《金融研究》2005年第10期。

[7]韩立岩、李燕平:《特许权价值、隐性保险与风险承担》,《金融研究》2008年第1期。

[8]谈儒勇:《金融抑制和金融约束》,《金融研究》1998年第12期。

[9]Anderson,R.C.,and D.R.Fraser,“Corporate control,bank risk-taking and the health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0,24:pp.1383-1398.

[10]Cebenoyan,A.S.,E.S.Cooperman,and C.A.Register,“Ownership Structure,Charter Value,and Risk-taking Behavior for Thrifts”. Financial Management,1990,28(1):pp.43-60.

[11]Galloway,T.M.,W.B.Lee.,and D.M.Roden,“Banks’ changing incentiv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risk-taking”.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7,21:pp.509-527.

[12]Gan,J.,“Banking market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stability:Evidence from the Texas real estate crisis in the 1980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4,21:pp.509-527.

[13]Gorton,G.,and R.Rosen,“Corporate Control,Portfolio Choice,and the Decline of Banking”.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5,50(5):1377-1420.

[14]Hellmann,T.,K.Murdock,and J.Stiglitz,“Liberalization,moral hazard in ban-king,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are capital requirements enoug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2000,90:pp.147-165.

[15]Keeley,M.C.,“Deposit insurance,risk and market power in bank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1990,80:pp.1183-1200.

[16]Saunders,A.,E.Strock,and N.G.Travlors,“Ownership structure,deregulation,and bank risk taking”. Journal of Finance,1990,45:pp.643-654.

[1]石磊、王毅捷:《新基金的业绩分析》,《预测》1999年第5期。

[2]徐涵江:《证券投资基金经营业绩评价研究及其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0年第4期。

[3]史代敏:《证券投资基金经营业绩评价研究及其实证分析》,《管理现代化》2000年第6期。

[4]谢可、雷静、李黎:《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探讨》,《资本市场》2001年第4期。

[5]沈维涛、黄兴孪:《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6]汪光成:《基金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研究》,《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7]周泽炯、史本山:《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9期。

[8]倪苏云、肖辉、吴冲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研究持续性研究》,《预测》2002年第6期。

[9]吴启芳:《基金研究持续性的回归实证》,《系统工程》2003年第1期。

[10]肖奎喜、杨义群:《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检验》,《财贸研究》2005年第2期。

[11]王守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研究与评价》,《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12]巴曙松:《对推进基金评价体系建设的战略性思考》,《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6月13日。

[13]王勇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实证分析》,东北财经大学,2007。

[14]许荣:《开放式基金投资与管理实务》,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15]朱小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

[16]蔡明超:《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理论与实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7]杜书明:《基金绩效衡量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8]徐亮:《对我国投资基金封闭转开放的思考》,《商业研究》2003年第15期。

[19]杨飞虎:《现代西方基金业绩评价理论评述》,《理论探讨》2006年第5期。

[20]庄云志、唐旭:《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4年第5期。

[21]晏艳阳、席红辉:《我国封闭型基金与开放式基金业绩比较研究》,《财贸经济》2003年第12期。

[22]李德辉、方兆本:《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综述》,《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8期。

[23]杨晓兰、满臻:《我国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业绩比较的实证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第1期。

[24]周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择券择时能力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期。

[25]Treynor J.L,How to Rate Management of Investment Funds?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43,pp.63-75.

[26]Sharpe,W.F,Mutual Fu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Business, Vol.62,pp.393-416.

[27]Jensen,M,The Performance of Mutual Funds in the Period 1945-1964,Journal of Finance,Vol.23,No.2,pp.389-416.

[28]Fama,E and French,K.,The Cross 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Journal of Finance,Vol.47,pp.427-650.

[29]Carhart,M.,On Persistence in Mutual Fu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Finance,Vol.52,No.1,pp.57-82.

[30]Treynor J.L.,Mazuy K.K,Can Mutual Funds Outguess the Market?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43,pp.63-75.

[31]Henriksson,R.D. and Merton,R.C. On Market Timing And Investment Perfor-mance2:Statistical Procedures for Evaluating Forecasting Skills,Journal of Business,Vol.54,pp.513-534.

[32]Grinblatt.M.Titman and Wermers.R,Momentum Investment Strategies,Portfolio Performance and Herding:A Study of Mutual Fund Behavior,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5,No.5,pp.1088-1106.

[33]Hendricks,D.Patel.J,and Zeckhauser,R.,Hot Hands in Mutual Funds-Short-Run Persistence of Relative Performance,Journal of Finance,Vol.48,No.1,pp.93-130.

[1]〔美〕约瑟夫·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何畏、易家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2]张凤海:《技术创新理论述评》,《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2)期。

[3]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7版),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2002。

[5]西蒙·库兹涅茨1971年12月11日的讲演《现代经济增长:事实和思考》,载《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69~198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蔚文靖:《技术创新与山东省经济发展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2。

[7]那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特性》,《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第1期。

[8]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金元浦:《创意产业勃兴》,《中国文化报·文化产业周刊·思想》2004年11月18日(第T00版)。

[2]汪治:《深圳印刷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策略研究》,《今日印刷》2007年第4期。

[3]张旭亮、王利婕:《深圳印刷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

[4]罗格林:《深圳印刷业:内容外患待扶持》,《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第9期。

[5]何建平、李蕾蕾:《深圳动漫产业发展路径及其本地和外部因素分析》,《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

[6]胡野秋:《新机遇 新挑战 深圳动漫发展新思路述略》,《深圳特区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第7期。

[7]罗清和、丁浩然:《深圳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考》,《消费导刊》2008年第7期。

[8]乌兰察夫:《新思路实现深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年第1期。

[9]陈新华:《香港文化产业及其对深圳的启示》,《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第4期。

[10]花建:《文化产业离我们有多远》,向勇:《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群言出版社,2004,第28页。

[11]刘家顺、杨洁、孙玉娟编著《产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199页。

[12]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第89页。

[13]张旗华:《深圳休闲文化发展趋势初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17期(29),第168页。

[14]倪鹤琴:《探寻深圳民营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彭立勋主编《2008深圳文化蓝皮书 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394页。

[15]吴忠:《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年第1期。

[1]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13期。

[2]陈红:《从产业变迁规律看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http://www. chinavalue. net,2007年2月13日。

[3]H.钱纳里:《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4]闫小培、曹小曙:《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港澳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5]王光振、张炳申:《珠三角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6]孙倍钧、华碧云:《喜中有忧的当前印度经济形势》,《南亚研究》2007年第1期。

[7]高琴、陈涛、杨家其:《珠三角港口集装箱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珠江水运》2008年第9期。

[8]珠三角集装箱港口调研组:《珠三角港口集装箱运输的新格局及对深圳港的影响——珠三角集装箱港口调研报告》,《深圳港口协会》,2007。

[9]陈焰、王少梅:《发展深圳港水路集装箱支线运输》,《集装箱化》2007年第18期(5)。

[10]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经济研究中心,深圳市发展经济研究会:《深圳市保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保税区管理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