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流浪儿童调查及救助机制探析图书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cue Mechanism of Street Children

SSAPID:101-5828-6850-07
ISBN:978-7-5097-8849-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叙述了与主流社会和主导文化具有同质性差异的边缘特征及亚文化之中的流浪儿童社会现象;深入全面地论证了流浪儿童群体是人道灾难和社会问题造祸的结果;将流浪儿童、流浪生活和流浪文化,既作为三位一体予以关联,又作为相互对应的范畴予以立体化、多面化调查和解析,清晰理出流浪未成年人生活现象和行为方式中的内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关于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理论、方法和对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书系·文库
作 者: 赵维泰
编 辑:高振华;张丽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第一章 流浪儿童现象

  第一节 流浪儿童含义和概貌

  第二节 流浪生活中儿童的生活和行为

   一 流浪生活行为

   二 不良的流浪生活活动

   三 学会的流浪生活行为

   四 流浪活动中群与非群的状况

   五 加入群伙的方式

   六 流浪活动的主要空间与地点

   七 活动时间

   八 流浪生活地区

  第三节 流浪儿童的生活景况

  第四节 流浪儿童的成因

  第五节 流浪儿童具备社会群体形式

  第六节 流浪儿童文化程度和年龄段状况

  第七节 流浪儿童父母职业状况

  第八节 流浪儿童自述流浪时间状况

  第九节 进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两次及以上儿童的情况

   一 被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中心救助两次及以上人数统计

   二 流浪儿童自述的离家流浪次数统计

   三 按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统计多次离家出走儿童数

    1.次数居第一位的是“11~14岁”年龄段流浪儿童

    2.次数居其次的是“15~16岁”年龄段流浪儿童

    3.文化程度

 第二章 流浪儿童特征和属性

  第一节 流浪生活不具备儿童的人性发展条件

  第二节 流浪生活中儿童群体特征

   一 边缘人特征

   二 总是受其原始本能驱动的特征

   三 对社会文化享受条件与能力非常低的特征

   四 失去社会性自我成长状态的特征

  第三节 流浪儿童现象具有非社会性成长性质

   一 流浪生活中儿童丧失了社会化机构与机制

   二 流浪生活是对儿童作为人的全面发展规则的逆抗

   三 流浪生活致使儿童原有的社会性思想失去作用

   四 流浪生活使儿童处于无社会性目标的成长状态

  第四节 若干流浪儿童个人特征和归属

   一 从非社会化到反社会化的牺牲者

   二 缺乏社会性发展条件就依靠非社会性方式舒展自我

   三 只认定流浪生活的“自主性”是最刺激的

   四 即将从非社会性流浪生活进入具有黑社会性质领域的少年

   五 恶劣性流浪生活行为的接续者

   六 有家回不了,主流社会照应不到的流浪儿童

   七 没有家,当“老大”混迹在流浪生活中的儿童

   八 深深陷入盗窃团伙想自拔却一次又一次深陷的流浪儿童

   九 “偷”就是生活的流浪儿童

 第三章 流浪儿童受伤害状况和分析

  第一节 流浪儿童自述受到伤害的样本实录和状况统计

   一 儿童自述受到伤害状况的实录

   二 受到伤害状况的统计

   三 受到伤害后流浪儿童的评述

  第二节 对流浪生活中“伤害”的分析

 第四章 “愿意回家”和“不愿意回家”两种状况的对比和分析

  第一节 “愿意回家”流浪儿童的状况和分析

   一 “愿意回家”的状况

   二 离家出走原因的归类

   三 在流浪生活中所依赖的主要生活行为

   四 “愿意回家”的原因和分析

  第二节 “不愿意回家”流浪儿童的状况和分析

   一 “不愿意回家”的状况

   二 离家出走原因

   三 “不愿意回家”的家庭原因详析

   四 对待流浪生活的态度

   五 “不愿意回家”儿童在流浪生活中依赖的主要生存行为和流浪生活态度之间的关系

   六 明确表示“不愿意回家”的态度和分析

  第三节 “愿意流浪生活”态度的分析

  第四节 “愿意回家”儿童与“不愿意回家”儿童的对比和分析

   一 年龄构成的对比和分析

   二 学业年级的对比和分析

   三 家庭经济状况的对比和分析

   四 兄弟姐妹人口数的对比和分析

   五 外出流浪时间的对比和分析

   六 离家出走原因的比较和分析

 第五章 离家出走原因

  第一节 流浪儿童自述的直接性离家出走原因

  第二节 结伙结伴离家出走原因

  第三节 从自述离家出走原因,到陷入流浪生活的人数比例

  第四节 由直接性离家出走原因产生的流浪生活状态和行为

  第五节 离家出走的性质

   一 过激性质

   二 非良性质

   三 脱离了社会联结性

   四 对抗性质

   五 越轨性质

  第六节 离家出走原因归类方法

   一 矛盾类型原因

   二 层次性与多元性原因

   三 状况性原因

   四 儿童行为倾向原因

   五 成长目标性原因

   六 伴有儿童主观感受的离家出走原因

   七 形成流浪生活后再次离家出走的原因

 第六章 离家出走的家庭原因与分析

  第一节 家庭感情的离心力原因与分析

  第二节 家长的子女价值观原因与分析

  第三节 家长专制原因与分析

  第四节 家庭教育原因与分析

   一 蛮横型教育方式

   二 用指标规定孩子

   三 过于一致性

   四 挑错教育

   五 家长与教师的不良教育方法

  第五节 家庭暴力原因和分析

  第六节 离婚家庭原因的认识和分析

  第七节 家庭“贫困”原因和分析

  第八节 亲情纽带遭到破坏原因和分析

 第七章 离家出走归因分析

  第一节 离家出走是社会原因

   一 与人们一般性喜爱倾向有关

   二 社会性关怀与家庭性关怀不够

   三 针对儿童个性特点的适合性教育缺乏

   四 与现代的儿童社会化特点不符

  第二节 离家出走具体行为原因和分析

   一 企求“打工”原因和分析

   二 习于“偷窃”原因和分析

   三 “不愿学习”原因和分析

  第三节 儿童的发展状况原因和分析

   一 原生长生活社区原因和分析

   二 儿童“主体性”价值丧失的原因和分析

   三 社会地位原因和分析

  第四节 社会心理原因和分析

   一 “逃避”原因和分析

   二 “诱因”的作用即诱惑的原因和分析

   三 “压抑”原因和分析

   四 流浪生活中产生的“欲望”予以刺激的原因和分析

   五 “自尊心”损伤原因和分析

  第五节 个性原因和分析

   一 个性发展不同阶段原因和分析

   二 个体心理因素与环境关系的原因和分析

   三 社会心理学意义的社会化与个体关系上的原因和分析

  第六节 “先有倾向”原因和分析

 第八章 离家出走儿童陷入流浪生活的原因

  第一节 儿童离家出走后可能遭遇的情景

  第二节 儿童离家出走后陷入流浪生活的原因

  第三节 离家出走就意味着进入形态化的流浪生活

  第四节 陷入流浪生活的初始

 第九章 流浪生活与儿童发展关系的解析

  第一节 流浪生活中儿童的性质与特征

   一 流浪生活从现象到性质都极其消极

   二 流浪生活是社会恶行的“教唆”者

   三 流浪生活摧毁儿童的社会品性

   四 流浪生活是一种极端偏狭的生活圈

  第二节 流浪生活与流浪儿童

   一 流浪生活对其中儿童的“意义”和“效能”

   二 流浪生活惑乱儿童对社会化的需求

   三 流浪生活使儿童社会性行为解体

   四 流浪生活无助于个性化成长而是一种极端私性主义

   五 流浪生活抹杀儿童的人伦天性

 第十章 流浪儿童行为状况和分析

  第一节 被调查者亲自送回家流浪儿童系列行为汇集

  第二节 流浪儿童行为的性质

   一 流浪儿童行为的社会性质

   二 流浪儿童行为对流浪儿童的意义

  第三节 流浪儿童与流浪行为之间的关系和自护

  第四节 流浪儿童社会隔阂性行为表现

   一 非常注意不外泄他人情况

   二 行为上不愿出现与社会有顺然恰好的相互交流和接触苗头

  第五节 流浪儿童独有的行为特征

   一 表情与注意力上的特殊表现状态

   二 刺激性是流浪儿童行为的特殊生命力

   三 习惯于在隐蔽状态下进行

   四 不仅含有生存和刺激因子,还含有戏弄调耍性质

 第十一章 流浪儿童“团伙”探讨

  第一节 流浪儿童团伙含义和状况

   一 流浪儿童团伙含义

   二 组织方式

   三 团伙组织权力

   四 组织规模

   五 规则性

   六 行为类型与方式

   七 行为活动方式与特点

  第二节 参入流浪儿童团伙的阶段

  第三节 参入流浪儿童团伙的手段

   一 以一种所谓的劝说理由作为手段

   二 以一种情绪、情景、情念或者技能作为烘托或怂恿手段

   三 使用暴力手段

   四 以同化和受邀为手段

   五 以精神激励为手段

   六 以威逼加利诱为手段

   七 以分工合作式为手段

  第四节 流浪儿童自组织团伙

  第五节 反人性和反社会性的团伙性歇斯底里状况

  第六节 流浪儿童团伙“老大”的性质

  第七节 “老大”对团伙的控制方式

   一 交换关系

   二 相互依从式

   三 共同分配型

   四 定额奖惩型

   五 承包合同转让型

 第十二章 多次离家出走即多次流浪生活现象分析

  第一节 状况统计

  第二节 有些流浪儿童已完全不适应在家庭中生活

  第三节 已经形成流浪癖

  第四节 流浪生活精神满足法

  第五节 最容易形成再次流浪生活的几种状况

  第六节 回归家庭后还总是认为“在外生活”比“在家好”的原因和分析

   一 孩子回归家庭后家长还是老样子

   二 认为流浪生活比家庭具有更多吸引力

   三 角色扮演之间的不对称

 第十三章 流浪文化

  第一节 流浪文化与流浪生活、流浪儿童

  第二节 流浪文化的结构性不良作用

  第三节 流浪文化依赖的基础

  第四节 流浪文化对流浪儿童的控制方式

   一 产生困苦情景,让遭难情景压力决定行为

   二 迎合刺激性需要,使自我主张无序冲动,让社会化失灵,本能充分嚣张

   三 使流浪儿童完全丧失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第五节 流浪文化在流浪儿童中的不当认识的分析

   一 流浪生活是自己适者生存的表现的分析

   二 流浪生活能给予我精神上满足感的分析

   三 流浪生活能满足自己的“自主性”,即“自由性”的分析

  第六节 流浪文化在流浪儿童中的两个主要特征和表现

   一 流浪文化使流浪儿童人格解体

   二 流浪文化使流浪儿童具有行为与心理上的封闭性

 第十四章 流浪儿童中流浪文化现象

  第一节 用极力寻找辩解性理由的方式作为助长不良行为的机制

  第二节 “无关心”与“有关心”表现的倾向性不同

  第三节 紧张性角色人格表现

  第四节 不具备创造性和升华性

  第五节 成长本性中那种儿童个性与主体状况消亡了

 第十五章 流浪儿童心理与意识内容和分析

  第一节 流浪儿童心理意识上的特点

   一 本能性心理意识特点

   二 私性的生活逻辑观念

   三 功利主义本位观念

   四 对象的极小性特征

   五 当下现实性为唯一

   六 狭隘私利主义特点

  第二节 对调查中流浪儿童表现的意识观念及社会心理的认识和分析

   一 对流浪生活是一种“自由”的意识观念的认识和分析

   二 对流浪儿童为自己不良行为辩解心理的认识和分析

   三 对两种不同“痛苦”的认识和分析

   四 流浪儿童与救助保护工作者对立意识的认识和分析

   五 对普遍论及的“对流浪生活不适应,但自己养活自己并不难”意识的认识和分析

   六 流浪儿童帮助他人心理的认识

   七 流浪儿童对流浪生活快乐观的认识

   八 流浪儿童自尊心的表现与使用

   九 对流浪儿童“义气”的认识和分析

 第十六章 流浪行为“习性”亦即“习惯”问题

  第一节 流浪生活“习惯”的定义

  第二节 儿童流浪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 流浪生活之前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 流浪环境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形成

  第三节 流浪生活习惯的特点

   一 具有群类性特点

   二 具有个人独特性和团伙类同性特点

   三 属于控制方式的一种

   四 具有价值目的

  第四节 家庭、家长和社会工作者在流浪生活习惯面前容易出现的消极态度

   一 厌烦态度

   二 放任态度

 第十七章 流浪儿童“谎言”现象

  第一节 流浪儿童“谎言”的存在状况和分析

  第二节 说谎的原因

   一 不愿让他人知道实情

   二 出于对团伙、对同类人、对同行为人的保护

   三 为自己的目的需要创造机会

   四 出于对自己继续流浪生活行为的保护

   五 由于其流浪行为不能公开的性质

  第三节 谎言的机制和作用

   一 一种逆反性的心理自我防卫机制和作用

   二 为保护自尊心而使用的机制和作用

 第十八章 将来流浪儿童现象的变化和预测

  第一节 多种家庭纽带丧失

  第二节 社区和家庭不能满足儿童多向性需要

  第三节 家庭内多种地位和角色缺陷严重

  第四节 儿童不良行为

  第五节 其他社会关系

 第十九章 流浪儿童使用儿童权利提出的发展要求

  第一节 流浪儿童回答儿童权利对自身的意义

   (1)学习儿童权利内容之后

   (2)让流浪儿童从儿童权利角度谈谈对自己流浪生活的看法

   (3)又让在场儿童列举出对流浪儿童的歧视现象

  第二节 要求全社会做到真实性和科学化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第三节 要求围绕儿童权利进行的社会事业

  第四节 流浪儿童认知回归主流社会的环境和条件

   一 流浪儿童对其回归主流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回答

   二 何谓流浪儿童回归主流社会环境和条件

   三 回归主流社会的环境的性质规定

   四 条件的性质规定

  第五节 流浪儿童从其权利范畴要求的救助保护工作方式

 第二十章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学研究

  第一节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学的框架

   一 从儿童整体水平上进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学研究

   二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制机制研究

   三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社会技术研究

  第二节 救助保护内容和方法的确定

   一 内容和方法的确定

   二 内容和方法的角度

  第三节 救助保护工作内容

   一 基本生存物质物品提供条件的准备和实施

   二 基本生活需要的服务

   三 形成正常生活的保护

   四 给予社会性自我发展权利实现的保障

   五 造就适宜性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六 给予高雅人格、人性宽容的社会资本保障

  第四节 救助保护方法

  第五节 救助保护工作对象和方法的区别

 第二十一章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社会事业

  第一节 救助保护事业与儿童发展

  第二节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活动的理论含义

   一 救助保护依据的原理

   二 救助保护的和谐含义

   三 构成重要的儿童社会性发展形式

   四 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意义

   五 延伸主流社会文化,再续文化社会化

  第三节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社会事业理论模式

  第四节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社会事业体制模式

   一 物质承担形式

   二 物质承担形式的表现

    1.救助保护政策、方式和过程的建设

    2.救助保护组织机构的建立

    4.建设网络性体制机制

 第二十二章 回归主流社会

  第一节 “回归主流社会”概述

  第二节 用“社会性”含义导引“回归主流社会”活动

  第三节 回归主流社会原理探析

  第四节 回归主流社会机制要论

  第五节 回归主流社会方法

   一 再续社会化方法

   二 设施机制方法

   三 社会性适应性的训练方法

   四 转化方法

   五 对他人感情参与法

 第二十三章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设置

  第一节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设置的建设

   一 给予一定法律依据和依法监护监管权力

   二 职能

   三 规则

  第二节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设置的活动目标

   一 生活支持

   二 知识学习支持

   三 生活技能准备的支持

   四 活动类型

  第三节 救助保护机构设置的本然性方法

   一 儿童主体性动力方法

   二 环境促进激励方法

   三 群体促进激励方法

 第二十四章 建立救助保护学校

  第一节 设想的缘由

  第二节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特性要求建立救助保护学校

  第三节 救助保护学校的意义

  第四节 救助保护学校应对的流浪儿童主要特征

   一 首先从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入手

   二 激励自主性提供人格活力

   三 从具体准则和规定入手

   四 平等性原则和区别性对待相结合

   五 注意流浪儿童的个体特征

  第五节 救助保护学校活动

   一 活动应具有的特点

   二 让儿童长期担任社会性角色的活动方法

   三 活动导引

   四 活动评价

   五 要求标准

   六 活动热情

   七 活动习惯

  第六节 激励方法

  第七节 群体疗法

 第二十五章 回归家庭

  第一节 增添国家监护人职能和责任

  第二节 流浪儿童回归家庭的意向

  第三节 回归家庭后儿童使用的方法

  第四节 对待回归家庭孩子的态度和保护方式

  第五节 学校和社区的支持方式

 第二十六章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社会工作者

  第一节 救助保护工作者的质性

  第二节 吸引儿童的工作者形态

  第三节 工作素养

   一 确实了解流浪儿童的需要

   二 具备一贯性的仁爱温暖贡献观

   三 正确使用批评和惩罚手段

   四 将救助保护工作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第四节 厚重型的教育方法

   一 提供问题并能适当加以解释性教育方法

   二 联系融通性

   三 对各种社会现象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能够加以随机介绍,增强其对事物规律的认识

   四 让儿童自己去寻找赖以生存的主体性生活方式

   五 注意方式方法

  第五节 救助保护工作者的若干困难

 第二十七章 适性教育

  第一节 流浪儿童教育方法的论述

  第二节 救助保护教育的内义——价值给予工程

  第三节 “为他人着想”教育之中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节 大理论教育方法的无效之处

  第五节 社会性价值和标准要永远立于教育内容的核心地位

  第六节 正确使用二分法对比教育

  第七节 劝导教育方法的分析

  第八节 惩罚方法问题

  第九节 流浪儿童对施与教育者的要求

 第二十八章 救助保护工作应注意的难点

  第一节 难点之一:流浪意识具有独立性

  第二节 难点之二:流浪儿童认为流浪生活就是“自由”

  第三节 难点之三:流浪文化的本能性刺激

  第四节 难点之四:流浪生活顽劣习性

  第五节 难点之五:流浪儿童将流浪生活方式看成是一种价值而不是生活

  第六节 难点之六:家庭贫困成为再次流浪的真正原因

 第二十九章 23名典型的流浪儿童实例与分析

  实例1 亲情俱丧 飘零流浪但不屈服于恶势力被刀砍剁指——向航驰

  实例2 被同村干部亲戚骗卖 凄惨做童工——张连洁

  实例3 玩乐于流浪生活——胡漠

  实例4 天天受亲父折磨 被摧残得惨不忍睹——关天培

  实例5 悲情于母亲经常性毒打 从不敢回家到不愿回家——范立华

  实例6 得不到关怀的留守儿童经常跑出来流浪——鞠六征

  实例7 “家”漂泊 自己就浮荡在流浪生活中——赖行中

  实例8 无父无母无亲情 被奶奶卖做小长工——李来旺

  实例9 轻微弱智得不到尊重多次愤怒离家——尤畅达

  实例10 从惯于拽金项链到偷窃手机的能手——林度加

  实例11 当老大勇于帮人打架 靠他人生活——林丰

  实例12 貌似弱智实则流浪生活高手——乔天楚

  实例13 流浪经验丰富 谙熟黑道方式——苟默任

  实例14 离家在外自认为工作不难挺自由自在——景小辉

  实例15 从新疆被骗到外地偷窃 被作为发财工具——阿德江

  实例16 抛却优越学习工作条件 偷窃技能虽高超但被老大控制转而想当老大的维吾尔族少年——阿艾力

  实例17 幼儿时期从新疆喀什市被骗到外地盗窃的儿童——可赛斯

  实例18 已经成人化的流浪青少年——马安表

  实例19 处处拒绝我们的少年——佚名

  实例20 父母离异缺憾 伤害自尊而离家出走的儿童——李梁

  实例21 流浪儿童同伙的小老大——哈留修

  实例22 从离家出走想学艺反而成为偷窃自行车的人——金限

  实例23 惯窃习气严重者——米厦

 前言

努力坚持忠实于人性的根本,用于描述和详析儿童陷入流浪生活的历程,是本书的预期目标。一是详细叙述了与主流社会和主导文化具有同质性差异的边缘特征及亚文化之中的流浪儿童社会现象。二是深入全面地论证了流浪儿童群体是人道灾难和社会问题造祸的结果。三是将流浪儿童、流浪生活和流浪文化,既作为三位一体予以关联,又作为相互对应的范畴予以立体化、多面化调查和解析,清晰理出流浪未成年人生活现象和行为方式中的内在关系,使之成为可以适度切中及完全掌握的对象。以上述为基础,本书构建了适其需、切其症、对其行、易其习、更其弊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理论、方法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