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图书

China's Low Fertility Level and the Neglected Population Risk

SSAPID:101-5822-9367-22
ISBN:978-7-5097-3110-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郭志刚近十几年中对中国生育率及有关问题的30篇学术论文,系统反映了他在中国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阶段以来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本书包括了他追踪借鉴国际人口学最新理论和方法,对生育率指标、方法与人口预测模型的探讨和改进,以及对中国人口调查数据的一系列应用分析的研究结果。2004年,郭志刚率先提出中国时下的生育率很可能远低于当时的权威估计。郭志刚还认为,多年来人口统计陷入一个怪圈,严重高估了实际生育水平,进而导致严重低估人口老龄化的风险,事关人口发展战略决策和未来我国长期持续发展,是中国人口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之后,他认真地用新数据和新方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多角度检验,并努力从多方面探索研究了中国生育转变过程的复杂性。他还针对时下人口宣传中的一系列似是而非的思想认识问题及其在生育率、老龄化和人口发展战略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进行了旗帜鲜明的学术批评。尽管他的学术观点提出后并未很快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却不断得到实际人口数据的验证,其中也包括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印证,因而来自学术界和社会方面的认同越来越多了。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大社会学·教授自选集系列
作 者: 郭志刚
编 辑:郑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我的低生育率研究历程(自序)

 新形势下对中国人口发展的思考*

  一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人口发展

  二 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看人口发展

  三 关于人口总量与人口结构的关系

 人口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一 关于人口与人

  二 关于人口理论中“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的陈述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初步理论思考*

  一 人口、资源、环境的概念化

  二 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经济过程得以建立

  三 在处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经济过程中,生产方式是主要矛盾方面

  四 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极为重要

 中国近期生育水平的胎次递进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胎次递进总和生育率及递进比

  三 平均胎次间隔

  四 农村与城市递进生育指标的分析

  五 小结与讨论

 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去进度效应研究*

  一 引言

  二 方法和数据

  三 检验结果

  四 近年来TFR′指标的分析

  五 小结与讨论

 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

  一 引言

  二 方法和数据

  三 结果及分析

  四 小结与讨论

 开展学术创新,推动人口科学*

  一 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面临的新问题

  二 新问题的研究需要推进孩次递进模型的学习、应用与创新

  三 一个方法创新的研究

  四 有关评论

 总和生育率的内在缺陷及其改进*

  一 总和生育率的应用目的及评价原则

  二 缺陷一:总和生育率对终身生育水平的背离

  三 缺陷二:总和生育率不能控制育龄妇女的孩次结构

 我国现行生育政策与未来的家庭结构*

  一 前言

  二 研究方法

   1.研究概念的分解和定义

   2.研究的技术关键

   3.基础数据与预测方法

   4.对母子两代与独生子女关联属性的判别

   5.孩次递进预测方法

  三 队列终身状况的分析

   1.按出生年份划分的母亲队列终身生育孩次分布情况

   2.子女队列的终身同胞属性分布

  四 时期分析

   1.时期老年妇女人口中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比例

   2.时期成年人口中的独生子女比例

   3.时期的两代人综合分析

  五 未来“双独”婚姻出现的时期最大可能性

  六 小结

 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

  一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重建1990年代总和生育率

  二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重建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

  三 其他数据来源的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比较和讨论

 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

  一 1990年代的平均初婚年龄

  二 从终身生育统计看1990年代的生育水平

  三 我们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低生育水平

 对五普和四普队列人口一致性的再检验*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新的研究思路

  三 统计结果与讨论

  四 小结

 利用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对独生子女信息的估计*

  一 数据与方法

  二 匹配的初步结果及分析评价

  三 最终估计结果与分析比较

  四 小结

 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

  一 前言

  二 “政策生育率”的引入以及有关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三 三个经济带的划分及其地区和人口的分布

  四 按地区平均政策生育率分类的统计分析

   1.不同政策生育率的地区分布:

   2.不同政策生育率的人口分布

   3.不同政策生育率地区在各经济地带的人口分布

   4.按政策生育率划分的地区级地理分布

  五 按实际执行的生育政策在各经济带的人口分布

  六 按执行现行生育政策的生育结果划分的人口分布

  七 政策生育率的平均值

  八 结语

 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人口模拟方法探讨*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二 用生育递进预测取代常规生育率预测

   1.从普查的妇女年龄别曾生孩次分布和年龄别孩次生育数计算年龄别孩次递进比

   2.递进生育率计算(假设队列)

   3.孩次递进生育率与孩次递进比之间的关系(假设队列方法)*

   4.从分孩次生育递进参数反推年龄别孩次递进比,用于递进预测

  三 常规生育预测的其他方法问题

   1.预测模拟中的子人口划分问题

   2.对政策调整方案的模拟方式问题

  四 对政策调整方案模拟方法的建议

  五 简评考虑年龄模式变化的政策调整方案模拟

  六 小结

 孩次递进比的计算与调整生育指标的理解*

  一 年龄别孩次递进比计算公式的订正与说明

  二 年龄别生育率和年龄别孩次递进比

  三 对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理解

 北京市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及外来人口影响*

  一 北京市的生育水平及外来人口的影响

  二 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及其外来妇女生育的影响

   1.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期间的出生婴儿性别比

   2.比较本市妇女与外来妇女的出生婴儿性别比

  三 小结

 关于京津沪超低生育率中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检验*

 关于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再讨论*

  一 对学术争鸣的态度

  二 对检验的进一步说明和补充

   1.不同划分口径的检验

   2.关于样本规模问题

  三 关于婚育年龄变化的测量

  四 关于婚育年龄推迟的进度效应和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1.我为什么更强调婚育年龄推迟效应对时期生育水平的影响

   2.外来人口分母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

  五 对梁教授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推算的质疑

  六 结语

 中国当前生育水平与未来人口展望*

  一 对当前实际生育水平的迷茫状况

  二 现行生育政策要求的生育水平到底有多高

  三 从近年来调查结果看总和生育率的水平

  四 如何理解极低总和生育率的调查结果

  五 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低生育水平

  六 未来人口发展预测模拟与分析

   1.本预测在技术方法上的特点

   2.预测基础数据

   3.生育政策调整方案

   4.主要预测方案的结果

   5.预测模拟研究的总结

 人口研究发展过程的启示*

  一 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反思

  二 回顾生育研究及对有关影响

  三 当前生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四 小结

 认真做好当前生育水平的监测与研究*

  一 背景和问题

  二 若干研究思路

  三 国外生育研究及启示

 中国人口形势已进入低生育率新时代*

  一 多次调查均证实生育率很低

  二 思维定式和盲区造成认识滞后

  三 经济、社会生活变化导致生育率降低

  四 结语

 再论队列平均子女数不能作为当前TFR的估计*

  一 研究背景

  二 人口统计原理分析

   1.35~39岁组平均子女数不能反映当前全面生育情况,只反映该队列多年以前的生育情况

   2.35~39岁组平均子女数不能反映一些时期因素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

  三 经验数据分析

  四 “无漏报”数据的模拟分析

  五 小结与讨论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一 低生育水平的分类

  二 划分不同低生育率口径的意义

  三 对近年生育率估计的简要评论

  四 中国低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

  五 人口流动对近年生育率降低的影响

  六 结语

 近年生育率显著“回升”的由来*

  一 研究背景

  二 近年不同来源的生育率比较

  三 对调查分孩次生育率的分析

  四 调查口径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

  五 对调查样本的结构分析

  六 结语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相关人口研究问题*

  一 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与生育率下降的简略回顾

  二 2006年人口调查的生育率飙升系调查偏差所致*

  三 在出生漏报和生育率问题上的认识迷茫

   1.用以往人口变动调查出生统计做估计不过是对当年调整假设的重申而已

   2.小学生统计数并不是生育率估计的确凿根据

   3.用调查的妇女平均子女数直接作为总和生育率估计是一种错误

   4.以五普低龄人口对比后来调查同队列人数来证明出生漏报的方法缺陷

  四 当前人口研究的状态与思想方法问题

   1.当前人口研究的状态

   2.当前人口研究中的思想方法问题

   3.对若干问题的评论

    (1)生育率下降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2)全球低生育率的人口主要在哪里?

    (3)中国未来人口长期发展以什么生育率为好?

    (4)调整生育政策会不会导致新的失控?

  五 中国低生育水平的其他影响因素

  六 长期持续很低生育率会有什么样的人口后果

  七 结语

 流动人口对当前生育水平的影响*

  一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二 研究的数据与方法

  三 人口流动对全国生育率的影响

  四 流动人口年龄别未婚结构对其生育率的影响

  五 小结

 上海市近年人口发展状况分析*

  一 不同口径的上海人口自然变动统计

   1.上海市户籍人口的自然变动统计

   2.上海市常住人口的自然变动统计

  二 上海市近年各类人口的出生孩次分布情况

  三 上海市2005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四 上海人口发展的启示

  五 小结

 中国的低生育率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

  一 中国的低生育率被严重高估了

  二 以往的出生漏报率被严重高估了

  三 生育率迷茫与当前人口老龄化的低估

  四 关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五 低生育率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六 结语

本书收集了郭志刚近十几年中对中国生育率及有关问题的30篇学术论文,系统反映了他在中国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阶段以来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本书包括他追踪借鉴国际人口学最新理论和方法,对生育率指标、方法与人口预测模型的探讨和改进,以及对中国人口调查数据的一系列应用分析的研究结果。2004年,郭志刚率先提出中国时下的生育率很可能远低于当时的权威估计。郭志刚还认为,多年来人口统计陷入一个怪圈,即严重高估实际生育水平,进而导致严重低估人口老龄化的风险。这事关人口发展战略决策和未来中国长期持续发展,是中国人口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之后,他认真地用新数据和新方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多角度检验,并努力从多方面探索研究了中国生育转变过程的复杂性。他还针对时下人口宣传中的一系列似是而非的思想认识问题及其在生育率、老龄化和人口发展战略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进行了旗帜鲜明的学术批评。尽管他的学术观点提出后并未很快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却不断得到实际人口数据的验证,其中也包括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印证,因而来自学术界和社会方面的认同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