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6

沪港发展报告(2013)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nd Hongkong(2013)

SSAPID:101-5806-0500-58
ISBN:978-7-5097-5090-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沪港城市管理为研究主题,系统研究香港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公共服务体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城市管理运作机制等多个领域的理念、特点、做法、模式和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上海城市管理的现状、困境及模式,并对沪港城市管理现状、模式和运作机制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找出上海与国际知名大都市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最后借鉴香港的先进经验,提出完善上海城市管理能力的对策和加强沪港城市管理互动发展的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沪港蓝皮书
作 者: 尤安山 盛垒
编 辑:冯咏梅;高雁;王玉山;张景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Abstract

 摘要

 《沪港蓝皮书》顾问与编委会名单

 法律声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BⅠ 总报告

  B.1 沪港城市管理:经验借鉴与互动合作

   一 沪港城市管理现状及比较

    1.上海城市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香港城市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3.沪港城市管理现状特点比较

   二 香港城市管理的主要经验

    1.构建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严格执法,处罚力度大,处罚程序科学

    3.城市管理宏观规划与细节管理均衡结合

    4.城市管理主体多元,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重”合作

    5.注重城市管理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筹

   三 加强沪港城市管理互动合作的对策建议

    1.建立稳定有效的沪港城市管理合作沟通协调机制

    2.交流完善既有法规体系,促进执法效率提升

    3.优化市场准入环境,促进城市治理领域领先企业进驻发展

    4.师承香港,促进城市管理体系公共服务领域主体多元化

    5.促进执法人员的交流掌握法治条件下城市执法精神和方式

 BⅡ 上海篇

  B.2 2012年上海经济发展年度分析与2013年展望

   一 2012年上海经济运行特点和发展态势

    1.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结构调整领先全国

    2.产业转型纵深调整,新兴经济成为亮点

    3.经济效益保持平稳,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4.居民收入实现双超,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5.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率先转型筚路求新

    6.人口规模突破新高,结构分化趋势明显

   二 2013年上海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分析

    1.国际环境分析

    2.国内环境分析

   三 2013年上海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1.上海处于转型发展攻坚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2.仍然有相当多的因素有利于上海转型发展

   四 若干对策建议:区县视角

    1.稳步发展,调整结构,着力夯实发展动力

    2.致力改革,攻坚克难,加快破解发展瓶颈

    3.建管并举,协调推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B.3 沪港大都市治理模式特征比较

   一 香港大都市治理的主要特征

    1.增长导向与政府主导兼具的治理模式

    2.跨区域治理作用凸显

    3.城市内部治理的多层次性与多元化

    4.治理主体结构上的多中心特征

   二 上海大都市治理的特征与问题

    1.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相结合的“混合型”特征

    2.多中心特征初显

    3.行政体制的多元化与相对独立性特性

    4.国际化特征

    5.区域要素分布不均衡

    6.外部协调缺乏统一机制

   三 香港大都市治理对上海的主要借鉴

    1.发挥政府在治理中的主导因素至关重要

    2.重视“参与式”规划在大都市治理中的引领性作用

    3.关注多主体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模式选择

    4.重视区域治理的作用与阶段性特征

   四 上海大都市治理的对策思考

    1.明确大都市区政府职能边界,优化行政组织结构

    2.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分权化的综合发展

    3.在政府引导、监督下,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

    4.提高社会自主性,培育公众参与意识

    5.推进区域性政府组织或协调组织建设

  B.4 建设管理一流的现代都市:上海城市管理现状与优化方向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现代城市的管理特征与管理一流的城市标准

   四 国外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

   五 上海城市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1.城市安全管理

    2.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3.城市环境管理

    4.城市社会管理

   六 上海城市管理的优化方向与对策建议

    1.上海城市管理的优化方向

    2.优化上海城市管理的对策建议

  B.5 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 公交优先的本质内涵

    1.公交优先的目的

    2.公交优先的本质

    3.公交优先的内涵

   二 公交优先的具体实施

    1.确立战略地位

    2.明确公益属性

    3.给予通行优先

    4.注重系统整合

    5.提高服务质量

    6.保障职工权益

   三 公交优先的未来发展

    1.加强顶层设计,探索交通模式

    2.优化土地规划,合理组织交通

    3.组织决策评估,促进持续发展

    4.构筑多元系统,满足多样需求

  B.6 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断优化上海空间格局

   一 上海城乡规划和建设概况

    1.全市基本情况

    2.产业转型发展

    3.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4.市政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二 进一步优化上海城乡空间布局

    1.上海城乡空间布局结构

    2.近期六个重点发展区域

   三 正确处理六个方面的关系,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1.正确处理“四个中心”建设与宜居城市建设的关系

    2.正确处理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关系

    3.正确处理产业转型与城市功能提升的关系

    4.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资源承载、环境保护的关系

    5.正确处理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的关系

    6.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

  B.7 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分析与前瞻

   一 2012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回顾与评价

    1.房地产投资继续稳步增长

    2.土地市场从冷到温

    3.房地产市场供应趋于回落

    4.“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形成

   二 上海房地产市场重点问题探讨

    1.大型居住区建设问题

    2.“房地产”问题

    3.公共租赁房问题

   三 2013上海房地产市场前瞻

    1.2013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分析

    2.2013年下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展望

   四 推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1.继续加快住房保障建设

    2.“两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应该成为住房保障主体

    3.对房价回暖应有政策储备

    4.尽早开征存量房“房产税”

    5.完善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刻不容缓

 BⅢ 香港篇

  B.8 2012年香港经济回顾与2013年展望

   一 2012年香港经济回顾

    1.主要经济领域发展评析

    2.2012年香港经济的综合评述

   二 2013年香港经济增长预测

    1.发达经济体经济预测

    2.香港经济前景

    3.香港经济中期展望

  B.9 香港的用地布局:“因地、事、时、人制宜”的演进

   一 引言

   二 香港城市规划的背景

   三 功能效率型的发展模式

    1.土地利用

    2.空间布局

    3.紧凑型城市的功能效率

    4.紧凑型城市的挑战

   四 可持续宜居的城市规划

    1.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

    2.城市规划措施

    3.未来城市的土地利用及空间布局

   五 城市空间规划的范式及理念

   六 城市规划的体系

    1.香港政府架构及城市规划组织

    2.城市规划制度

    3.城市规划体系以外的配合

   七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1.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2.想法分享

  B.10 政府与公众在香港城市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

   一 香港特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1.与城市管理有关的香港政府行政部门

    2.香港政府与城市管理相关的财政开支

    3.香港政府对城市管理的决策

    4.香港政府城市管理中公共服务的购买

    5.香港城市管理中的半官方机构

   二 香港公众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角色

    1.民间组织是香港政府城市管理团队的组成部分

    2.志愿者给香港城市管理增添光彩

    3.社区服务是香港民众参与城市管理的一个特色

   三 香港城市管理的几个理念

    1.由共识到共治的管理理念

    2.由讲理到讲法的管理理念

    3.决策以公平优先的理念

    4.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理念

  B.11 国际城市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及对上海的启示

   一 主要国际城市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

    1.巴黎:通过公交优先和合理布局,创建和谐畅达的交通环境

    2.纽约:注重科学的交通组织管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3.香港:高度依赖公共交通,合理控制私人汽车增长

   二 国际城市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对上海的启示

    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众多国际先进城市优化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

    2.日益重视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是西方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都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B.12 香港土地规划与管理机制引介

   一 相关法规与技术标准

    1.香港土地法律体系

    2.城市规划技术标准

   二 行政和辅助执行体系

   三 规划运作体系

    1.全港层面

    2.次区域层面

    3.地区层面

   四 地产市场运行机制

   五 城市土地价值获取机制

    1.土地价值获取工具分析

    2.土地价值获取机制的整体框架

   六 结语

  B.13 试论香港房地产的发展及其启示

   一 香港房地产发展历程与现状

   二 内地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三 香港房地产业发展的启示

    1.制度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2.明晰市场边界与政府角色

    3.发展过程中应防止泡沫

    4.房地产企业应遵循房地产市场循环周期,采取“人弃我取”的投资策略

    5.房地产业趋向集中,逐步形成一些较大的集团

 BⅣ 比较篇

  B.14 沪港都会竞争力研究的回顾

   一 有关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1.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讨论

    2.城市发展与聚集经济的讨论

    3.地区投资环境的研究

   二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及其衡量

    (一)操作性定义与讨论

    (二)城市竞争力的概念模型

     1.本身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

     2.吸引外资、外企的能力

     3.经济成长基础

     4.引资能力

    (三)指标体系、衡量方法与数据源

     1.官方统计资料

     2.问卷

   附录一 竞争力金字塔模型

   附录二 竞争力金字塔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三层次要因体系(2007年)

   附录三 WEF国际竞争力评比指标参考体系

  B.15 企业评估城市竞争力:上海与香港(2001~2002)

   一 绪言

   二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一)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

     1.生产因素(投入)条件

     2.既有经济基础

     3.城市经济发展成就与政策

    (二)引资环境

     1.营商环境

     2.生活环境

     3.引资政策

    (三)形象

   三 指标体系、衡量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次级资料

    (二)问卷

   四 问卷调查结果

    (一)全部样本

    (二)分组样本分析

    (三)问卷分析小结

   五 若干统计数据的观察

    (一)两地宏观经济

    (二)与腹地关系:珠三角与长三角

   六 小结

  B.16 沪港经济发展比较

   一 沪港经济发展的综合比较

    1.沪港两地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比较

    2.上海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3.沪港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二 沪港经济发展的结构比较

    1.沪港金融业投资比较

    2.沪港贸易发展比较

    3.沪港商业比较

    4.沪港旅游业比较

    5.沪港运输业比较

    6.沪港教育比较(见图38~图41)

    7.沪港人口与就业比较

   三 结束语

  B.17 沪港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竞合新关系分析

   一 沪港主要行业发展对比

    1.金融服务业

    2.贸易及物流服务业

    3.旅游业

   二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香港自由港

    1.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竞争

    2.香港自由贸易港的法律与政策之于上海的借鉴

   三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沪港金融中心发展

    1.人民币国际化的沪港发展新定位

    2.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BⅤ 热点篇

  B.18 香港地铁成功运营的经验及启示

   一 香港地铁发展现状

    1.香港地铁发展概况

    2.全球盈利最好的地铁

    3.温馨便利,服务乘客

    4.运营机制——官办民营

   二 香港地铁成功运作的经验分析

    1.引入市场运作机制

    2.多元化的理想融资模式

    3.“地铁+地产”的盈利模式

    4.提高员工素质,提供优质服务

   三 香港地铁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1.地铁建设带动了以站点为核心的城市区域发展

    2.地面、地下的一体化规划、发展

   四 启示

  B.19 香港的流动摊贩管理策略及对上海的启示

   一 前言

   二 流动摊贩的界定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1.流动摊贩概念的界定

    2.流动摊贩存在的合理性

   三 香港流动摊贩的管理策略与理念

    1.分工明确的管理架构

    2.详尽完善的管理政策

    3.重罚严治的城管法规

    4.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

    5.鼓励小贩参与日常管理

   四 上海流动摊贩管理借鉴香港经验的新思路

    1.统筹流动摊贩管理机构

    2.制定灵活多样的管理政策

    3.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4.扭转流动摊贩管理思路,加强流动摊贩自律管理

  B.20 上海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一 上海产城融合的历史沿革

   二 上海产城融合的基本特点

    1.以提升城市功能为最终目标的产城融合

    2.以优化产业布局为核心的产城融合

    3.以推进新城建设为重点的产城融合

    4.以优化人口布局为主要目的的产城融合

    5.以创新发展模式为主线的产城融合

   三 上海产城融合中的主要问题

    1.产城融合的理念还有待提高

    2.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对产城融合的促进作用有待提升

    3.园区定位与城市功能的分工协作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4.公共服务资源的分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5.开发密度低逐步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不利因素

   四 上海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

    1.注重制定和实施产城融合的平衡性政策

    2.园区规划纳入城区总体规划

    3.提高容积率,降低产城融合的成本

    4.制定必要的人口导入政策,形成人口集聚

    5.注重城区民生资源的共享

    6.统筹规划跨区域园区,处理好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关系

  B.21 公共医疗政策利益失衡分析

   一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危机原因分析

   二 公立医院人手不足对医患关系和政策未来发展的影响

   三 结语

 BⅥ 附录

  B.22 “沪港创新发展与城市治理高层研讨会”综述*

   一 城市规划与公交优先

   二 城市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三 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企业和公众参与

  B.23 跋

 序言 沪港创新发展与城市治理

 皮书数据库

 主要编撰者简介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推进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令世人瞩目。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使得全球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可以享受到现代城市带来的文明生活质量;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出现了各种“城市病”,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城市贫困、文化冲突等,都在不断削弱城市的吸引力和市民的幸福感,“城市病”正在并将长期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城市管理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发动机。一直以来,国际社会各界讨论和研究的焦点,不仅是如何更加科学地建设好城市,更重要的是应当如何更为高效地管理好城市。本年度《沪港蓝皮书》以城市管理为核心议题,以上海和香港这两个核心大都市为对象,立足城市管理的多元化领域,全面分析沪港两地城市管理的现状特点,深入比较沪港两地在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差异,总结归纳香港在百余年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积累的先进经验,尤其是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并提出上海借鉴香港经验、加强两地互动合作的对策建议。报告认为:处在城市转型期的上海,在城市交通组织、基础设施运营、环境秩序、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均面临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而香港作为世界知名的国际大都市,其城市管理水平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在百余年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香港形成的城市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特别是交通管理体系、土地规划布局制度、房屋管理政策等方面,非常值得上海学习和借鉴。除总报告外,本书从四个专题视角对沪港两地城市管理进行深入研究。第一个专题为上海篇,从上海经济运行管理、大都市治理模式、公交优先战略、空间格局优化、房地产市场管理等多个角度,剖析上海城市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完善方案。第二个专题为香港篇,重点解析香港在经济管理、用地布局管理、土地规划管理机制、交通管理以及城市管理中政府和公众参与五个层面的做法和经验。第三个专题为比较篇,着重从沪港都市竞争力、经济竞争力、未来竞合关系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回顾、梳理和比较。第四个专题为热点篇,聚焦当前沪港两地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细分领域的多个热点和焦点进行专题分析,包括流动摊贩问题、地铁运营问题、产城融合问题、公共医疗问题等。

1.黑龙江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关于考察香港特别行政区城市交通管理情况》,http://www.hljjj.gov.cn/。

2.雷彬:《香港城市交通对武汉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启示》,《铁道勘察与设计》2008年第6期。

3.《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概况》,http://www.shanghai.gov.cn。

4.袁钢:《上海城市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兼论信息化手段的作用与地位》,http://www.mohurd.gov.cn/csgl/hydt/gllwj/201107/t20110721_205615.html。

5.《沪机动车如何治堵成难题》,http://qtnews.zjol.com.cn/fad/text_fad.asp?Id=392663&page=1。

6.《上海上半年发生火灾3636起 老式民宅仍是重灾区》,http://www.legaldaily.com.cn/locality/content/2013-06/05/content_4531151.htm?node=31369。

7.曾荫权:《香港政府施政报告(2011~2012年度)》,http://hm.people.com.cn/GB/42273/15872955.html。

8.刘祖云、吴开泽:《香港公屋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内地的启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92~97页。

9.陈旭、范冬梅:《上海借鉴香港勾地制度的思考》,《上海房地》2010年第12期,第32~34页。

10.王才强、伍江:《亚洲城市点评:从〈香港城市规划与发展〉一文想到的》,《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第4期,第36~43页。

1.上海市统计局:《201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上海2012年经济运行状况评估2013年经济形势分析》。

3.周振华、周国平:《稳中求进,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上海经济形势分析》,《科学发展》2013年第1期。

4.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守住底线、深化改革,确保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2012/2013年上海社会形势研究报告》,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2。

5.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2年上海对外开放形势研究报告》,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6.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2年上海消费者信息指数走势回顾与展望》,上海统计局。

7.《2012年上海对外开放形势研究报告》,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8.王天龙:《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与我国宏观调控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1期。

9.王一鸣:《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前瞻》,《中国金融》2013年第2期。

10.范剑平、祝宝良、牛犁、闫敏:《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物资》2013年第3期。

11.朱平芳等:《2013年上海经济形势预测与分析》,《新民晚报》2012年12月18日。

12.张宇燕、徐秀军:《2012~2013年世界经济:回顾与展望》,《当代世界》2012年第12期。

13.周振华等:《砥砺前行中的新突破——2012/2013上海区县发展调研报告》。

1.Heinelt,Hubert,Metropolitan Governance:Capacity,Democracy and the Dynamics of Place,Routledge,2005.

2.Stephens,G.Ross.Metropolitan Government and Governance:Theoretical Perspectives,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e Fu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荷〕曼纳·彼得·范戴克:《新兴经济中的城市管理》,姚永玲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迈克尔·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玲、鄞益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6.郑天祥、赵大英、钟黄河:《粤港基础设施协调与合作发展》,《当代港澳研究》2012年第1期。

7.龙国智:《香港公共服务模式改革对我国的启示》,《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8.闵学勤、黄灿彪:《适度的社区自治及其路径选择:基于香港和内地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9.曾宇青:《香港与深圳社区自治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期。

10.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发展局及规划署,2007。

1.〔美〕阿普罗迪西澳·A.拉谦:《跨越大都市:亚洲都市圈的规划与管理》,李寿德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强、尤建新:《现代城市管理学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陈伟新:《法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第1期。

5.顾朝林、沈建法、姚鑫等:《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李西建:《城市环境污染的根源及治理措施》,《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宋刚:《超越还原论:现代城市管理之路》,《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年第2期。

8.宋刚、陈锐:《复杂性科学与现代城市管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年第4期。

9.姚永玲:《城市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袁钢:《上海城市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兼论信息化手段的作用与地位》,数字化城市管理经验交流论文集,2011。

11.张敦富主编《城市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2.诸大建:《城市管理:上海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性课题》,《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上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上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上海经济蓝皮书》,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香港政府组织图》,www.gov.hk。

2.《香港年报2011》,www.yearbook.gov.hk。

3.《香港政府经常开支》,www.gov.hk。

4.《香港基本法》。

5.《略论香港原型政府管理的特点及启示》,www.anylw.com。

6.《社区发展服务还有存在价值吗?》,www.hkcss.org.hk。

7.亚洲发展银行:《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终期报告》,www.adb.org。

8.《香港的社会工作》,www.hkswgu.org.hk。

9.《香港福利概况》,www.overseababy.com。

10.《香港民间组织的作用及几点启示》,www.96818.com。

11.吴木銮:《香港政府如何收集民意》,www.21cbh.com。

12.香港义工发展局,www.avs.org.hk。

13.《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的转变——香港的发展情况》,web.worldbank.org。

14.武少民:《依法规管,和谐有序——解读香港城市管理机制》,www.people.com.cn。

15.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www.wikipedia.org。

1.李罗力主编《深港衔接,共创繁荣》,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2.段樵:《香港与珠江三角洲:政策与都会经济区的塑造》,(台北)台湾综合研究院,2000。

3.段樵:《由香港到港珠都会区:兼论香港的经济发展方向》,《改革》1999年总96期。

4.段樵、伍凤仪:《香港与上海的城市竞争力》,论文稿,2001。

5.段樵、伍凤仪、黄炽森:《香港的跨境生产与都会经济区的形成》,《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2期。

6.段樵、黄锡楠、叶春生:《国人创业者研究——香港与广州地区的个案分析》,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第68号专著(Monograph),1986。

7.施祖麟、白永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研究》,《经济论文汇集: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年第10期,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张幼文、伍贻康:《浴火重生:入世后中国金融的结构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2000。

9.傅崇兰主编《港澳与其周边地区合作关系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10.蔡来兴主编《上海:创建新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1.Begg,Iain,“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Urban Studies,Vol.36,No.5-6,1999,pp.795-809.

12.Gordon,Ian,“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Urban Competitiveness”,Urban Studies,Vol.36,No.5-6,1999,pp.1001-1015.

13.Hong Kong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Hong Kong’s Competitiveness in Services”,1998.

14.“Hong Kong:Trade Development Series”,Hong Kong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

15.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Lausanne:IMD,1999,2001.

16.Jao,Y.C.,Hong Kong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Evolution,Prospects and Policies”,Hong Ko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1997.

17.Kresl,Peter Karl,“The Determinant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A Survey”,in Peter Karl Kresl and Gary Gappert(eds),North American Citi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Thousand Oaks:Sage,1995,pp.45-68.

18.Meyer,David R.,Hong Kong as a Global Metropol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9.Porter,Michael E.,On Competition,London:Macmillan,1998.

20.Porter,Michael 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21.Shanghai Office for Implementing “China’s Agenda 21”,China’s Agenda 21:Shanghai Plan of Action,Shanghai:Translation Press,1999.

22.Tuan,C.and Ng,L.F.Y,“Hong Kong’s Outward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Guangdong:Process and Implications”,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6(3),1995,pp.385-405.

23.——“Export Trade,Trade Derivatives and Economic Growth of Hong Kong:A New Scenario”,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7(1),1998,pp.111-137.

24.—— “Outward FDI and Domestic Productivit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1(2),2000,pp.1-26.

25.——“From Manufacturing Cross-border Operations to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Evolution of Hong Kong’s Economy and the Guangdong Factor”,in A.Yeh,Y.F.Lee,T.Lee,and N.D.Sze(eds.),“Building a Competitiv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Cooperation,Coordination,and Planning”,Hong Kong:Center of Urban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1(a).

26.——“The Post-industrialized Economic Growth of Hong Kong Perspectives from a Mega-city Formation”,in J.Behrman,et.al,“Restructuring Asian Economi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North Holland:Elsevier Science,2001(b),pp.513-532.

27.——“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from 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Perspective:Some Evidence”,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12(1),2001(c),pp.65-85.

28.——“FDI Facilitated by Agglomeration Economics:Evidence from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Joint Ventures in China”,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2.

29.Wong,Lwan-yiu and Shen,Jianfa,Resources Management,Urbanization and Governance in Hong Kong and the Zhujiang Delta,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2.

30.World Economic Forum(WEF),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2000.

31.Yeung,yue-man,“A Tale of Three Cities:The Competitiveness of Hong Kong,Shanghai,and Singapore in the Eva of Globalization”,Hong Kong:Occasional Paper,No.1,2001,Shanghai:Hong Kong Development Institute.

32.Yeung Yue-man and Sung Yun-wing(eds),Shanghai: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Under China’s Open Policy,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6.

33.Yin,Jizuo(ed.),A Report i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2000,Shanghai: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Press,2000.

1.虞同文:《香港铁路新近发展》,《交通与运输》2002年第4期。

2.谭仲平、郑光前:《中国内地与香港铁路过境货物运输的现状与前景》,《铁道运输与经济》1997年第7期。

3.蔡美芬、罗志松、曹钟勇:《回归前后的香港铁路》,《交通与运输》1997年第4期。

4.王铮:《香港铁路运输的现状及展望》,《铁道货运》1997年第3期。

5.宋健:《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二期工程的造价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年第3期。

6.刘强:《上海与香港现代物流的比较分析》,《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A)。

7.梁日池:《香港铁路回顾与前瞻》,《铁道知识》2007年第4期。

1.曾纪茂:《向港澳台学摊贩管理》,http://www.dfdaily.com/html/8762/2012/11/6/890703.shtml。

2.曾勇:《城管行政执法内地与香港之比较》,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李嘉毅:《上海流动摊贩问题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黄岳:《香港经验破解“暴力城管”困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31日,第008版。

5.赵炎雄:《香港小贩受多重保护》,http://news.xinhuanet.com/gangao/2012-07/20/c_123441552.htm。

6.赵茂盛:《香港小贩的“幸福生存”能否复制》,http://hlj.rednet.cn/c/2012/07/22/2686238.htm。

1.〔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改革政府》,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杨祥银:《近代香港医疗、疾病与卫生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11期。

3.〔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著《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 Adams,J.Stacy,“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3,Vol.67,No.1,pp.422-436.

5.Bourne,D.D.,“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Antioch Review,1950,Vol.10,No.2,pp.225-231.

6.Mahmud,A.,“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Pulse,July 2009,Vol.3(1).

7.WHO,SARS:How A Global Epidemic was Stopped,Manila:WHO Regional Director for the Western Pacifi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