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78

企业工会与企业组织团结 ——以员工参与为视角图书

Trade Union and Organizational Solidarity at Workpla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mployees' Participation

SSAPID:101-5805-1565-01
ISBN:978-7-5097-7993-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企业工会的运作为研究对象,以员工参与为研究视角,尝试对企业组织的根本属性——组织团结的社会过程,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模型建构,并且对企业组织的性质、组织成员的意识结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的关系、组织中的集体意识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青年学者文库
作 者: 吴建平
编 辑:高明秀;沈晓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7 劳动科学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1.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企业理论

   2.社会学视野下的企业组织理论

   3.企业组织团结理论

   4.企业工会与员工参与

  二 文献综述

   1.组织团结的基础

   2.企业工会、员工参与与企业治理

   3.小结

  三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第二章 企业工会的功能及其运作:经验调查的结果

  一 私营企业中的企业工会工作

   1.各种福利生活方面的职能

   2.组织职工代表大会和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

   3.应对外在制度和规范的要求

   4.协助企业行政处理非生产经营方面的事务

   5.信息沟通与交流

   6.协调行政之间的矛盾

   7.工会职能的界限

  二 国有企业中的企业工会工作

   1.各种福利生活方面的职能

   2.组织职工代表大会和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

   3.组织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其他职能

   4.企业工会工作目标和方式

   5.企业工会工作与员工满意度

  三 合资企业中的企业工会工作

   1.中德合资公司XZ的工会工作

   2.中法合资公司AB的工会工作

  四 小结:企业工会的功能

   1.劳动关系现状及企业工会的性质

   2.企业工会的具体职能

   3.企业工会功能与企业组织运作

 第三章 员工参与和组织认同

  一 员工参与和组织认同

   1.员工参与和组织认同

   2.员工参与和企业组织治理

  二 企业中员工参与的制度安排

   1.自我发展空间与机会

   2.关系环境及沟通

   3.工作场所中的参与

   4.员工申诉及信息反映渠道

   5.组织对成员的认可、承诺与支持

  三 小结:员工满意度与组织认同

 第四章 结论:企业组织团结的社会过程

  一 企业组织团结的社会过程

   1.自我利益结构模型

   2.关系性团结模型

   3.制度性团结模型

   4.社会性共同体团结模型

   5.行政与非行政协助/协调模型

   6.结论

  二 讨论:研究中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附录一 早期工运领袖论工会

  一 李立三论工会工作*

   1.工会在企业中的工作

   2.工会与行政之间的关系

   3.工会自身的建设问题*

   4.劳资冲突问题的解决

  二 刘少奇论工会工作

   1.工会组织内部建设问题

   2.工会的职能和任务

   3.工会与行政的关系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争论

  三 赖若愚论工会工作*

   1.企业中工会的职能和任务

   2.企业中工会与党的关系

   3.企业中工会与行政的关系

  四 小结

   1.企业工会的职责和特点

   2.企业工会与行政的区别与联系

   3.工厂经营的企业化与工厂管理的民主化

 附录二 1978年至今中国工会历史分期及重点问题

  一 工会工作的恢复及四项职能的提出时期

  二 推进工会组建工作和突出工会维护职能时期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工会工作道路时期

 序

以企业工会为重要渠道的员工参与有助于提升员工满意度和认同感、提高企业制度与规章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协调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矛盾、增强企业组织内在的集体情感和共识,从而实现企业组织团结。在这过程中,员工自我利益的满足、企业内部的关系性团结、制度性团结和社会性共同体团结的建立,再加上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和协助,就构成了整个企业组织团结的社会过程,这也是我们考察企业组织时应该采取的一种总体性的视角。

Allen,Natalie J.,& John P. Meyer,“The Measurement and Antecedents of Affective,Continuance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Vol.63,1990,pp.1-18.

Ashforth,Blake E.,and Fred Mael,“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14,No.1. 1989,pp.20-39.

Breiger,Ronald L.,& John M. Roberts,Jr.,“Solidarity and Social Networks”,in Doreian,Patrick,& Thomas Fararo(eds.),The Problem of Solidarity:Theories and Models,Amsterdam:Gordon and Breach Publisher,1998,pp.239-262.

Brown,Michael,“Identification and Some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al Involvement”,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14,No.3,1969,pp.346-355.

Clark,Peter B.,and James Q. Wilson,“Incentive Systems:A Theory of 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6,No.2,1961,pp.129-166.

Coase,R.,“The Nature of the firm”,in Williamson,O. E. & Sindey G. Winter(eds.),The Nature of the Firm:Origins,Evolution,and Developmen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18-33.

Collins,Randall,Conflict Sociology,New York:Academic Press,INC,1975.

Collins,Randall,“On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Macrosoc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6,No.5,1981,pp.984-1014.

Collins,Randall & Robert Hanneman,“Modeling the Interaction Ritual Theroy of Solidarity”,in Doreian,Patrick,& Thomas Fararo(eds.),The Problem of Solidarity:Theories and Models,Amsterdam:Gordon and Breach Publisher,1998,pp.213-238.

Crow,G.,Social Solidarities:Theories,Identities and Social Change,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2.

Demsetz,Harold,“The Theory of the Firm Revisited”,in Williamson,O. E. & Sindey G. Winter(eds.),The Nature of the Firm:Origins,Evolution,and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159-178.

DiMaggio,Paul J.,& Walter W. Powell,“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in Powell,Walter W.,& Paul J. DiMaggio(eds),1991,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pp.63-82.

Donzelot,Jacques,“The Promotion of the Social”,in Gane,M. and Terry Johnson(eds.),Foucault’s New Domains,London:Routledge,1993,pp.106-138.

Fararo,Thomas,& Patrick Doreian,“The Theory of Solidarity:An Agenda of Problems”,in Doreian,Patrick,& Thomas Fararo(eds.),The Problem of Solidarity:Theories and Models,Amsterdam:Gordon and Breach Publisher,1998,pp.1-32.

Feldman,Ronald A.,“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Three Bases of Group Integration”,Sociometry,Vol.31,No.1,1968,pp.30-46.

Golden-Biddle,Karen,Hayagreeva Rao,“Breaches in the Boardroom: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nd Conflicts of Commitment in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Vol.8,No.6,1997,pp.593-611.

Granovetter,Mark,“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1,1985,pp.481-510.

Gross,Neal,& William E. Martin,“On Group Cohesivenes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57,No.6,1952,pp.546-564.

Hagstrom,Warren O.,& Hanan C. Selvin,“Two Dimensions of Cohesiveness in Small Groups”,Sociometry,Vol.28,No.1,1965,pp.30-43.

Hall,Douglas T.,Benjamin Schneider,“Correlates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a Function of Career Pattern and Organizational Typ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17,No.3,1972,pp.340-350.

Hall,Douglas T.,Benjamin Schneider,Harold T. Nygren,“Personal Factors i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15,No.2,1970,pp.176-190.

Harper,Paul,“The Party and the Unions in Communist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No.37,1969,pp.84-119.

Hechter,Michael, Principles of Group Solidari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Hirschman,A. O.,The Passions and the Interests,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Joskow,Paul L.,“Asset Specific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Vertical Relationships:Empirical Evidence”,in Williamson,O. E. & Sindey G. Winter(eds.),The Nature of the Firm:Origins,Evolution,and Developmen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117-137.

Klein,Benjamin,“Vertical Integration as Organizational Ownership:The Fisher Body—General Motors Relationship Revisited”,in Williamson,O. E. & Sindey G. Winter(eds.),The Nature of the Firm:Origins,Evolution,and Developmen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213-226.

Lee,Kibeom,Natalie J.Allen,& John P. Meyer,Kyung-Yong Rhee,“The Three-Component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An Application to South Korea”,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Vol.50,No.4,2001,pp.596-614.

Lee,Sang M.,“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14,No.2,1971,pp.213-226.

Lindenberg,Siegwart,“The Microfoundation of Solidarity”,in Doreian,Patrick,& Thomas Fararo(eds.),The Problem of Solidarity:Theories and Models,Amsterdam:Gordon and Breach Publisher,1998,pp.61-112.

Lynd,Robert S.,“Planned Social Solidarity in the Soviet Un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51,No.3,1945,pp.183-197.

Macaulay,Stewart,“Non-Contractual Relations in Business:A Preliminary Stud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28,No.1,1963,pp.55-67.

Masten,Scott E.,“A Legal Basis for the Firm”,in Williamson,O. E. & Sindey G. Winter(eds.),The Nature of the Firm:Origins,Evolution,and Developmen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196-212.

Meyer,J. W. and Brian Rowan,“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3,No.2,1977,pp.340-363.

Morris,Richard,“Trade Un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13,1985,pp.51-67.

Parsons,Talcott,“The Central Problem of Modern Societies:Integration”,in Parsons,Talcott,The Evolution of Societies,New Jersey:Prentice-Hall,1977,pp.182-214.

Parsons,Talcott,“Durkheim’s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 of Social Systems”,in Kurt H. Wolff(ed.),Emile Durkheim,1858-1917: New York:Arno Press,1979,pp.118-153.

Rotondi,Thomas,Jr.,“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Group Involvement”,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18,No.4,1975,pp.892-897.

Sakurai,Melvin M.,“Small Group Cohesiveness and Detrimental Conformity”,Sociometry,Vol.38,No.3,1975,pp.340-357.

Salk,Jane E.,Oded Shenkar,“Social Identities in a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Organization Science,Vol.12,No.2,2001,pp.161-178.

Scholl,Richard W.,“Differentiat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from Expectancy as a Motivating Force”,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6,No.4,1981,pp.589-599.

Scott,W. Richard,Organizations:Rational,Natural,and Open Systems,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Inc. 1998.

Shibutani,Tamotsu,“The Sentimental Basis of Group Solidarity”,Sociological Inquiry,Vol.34,No.2,1964,pp.144-155.

Shils,Edward,“Primordial,Personal,Sacred and Civil Ties:Some Particular Observa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ory”,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No.2,1957,pp.130-145.

Tilly,Charles,“Review:Principles of Group Solidarit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4,No.4,1989,pp.874-876.

Wiener,Yoash,“Commitment in Organizations:A Normative View”,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7,1982,pp.418-428.

Wiesenfeld,Batia M.,Sumita Raghuram,Raghu Garud,“Communication Patterns as Determinants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in a Virtual Organiz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Vol.10,No.6,1999,pp.777-790.

Williamson,O. E.,“The Logic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in Williamson,O. E. & Sindey G. Winter(eds.),The Nature of the Firm:Origins,Evolution,and Developmen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90-116.

〔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美〕阿尔奇安、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奥〕安戈、陈佩华:《一个中国单位社区的内部政治:国有企业职工影响企业决策的个案研究》,见冯同庆主编《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宝贡敏、徐碧祥:《组织认同理论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期。

卞国福:《关于工会参与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调查报告》,《中国工运》1995年第12期。

〔美〕布劳:《科层组织中的合作和竞争》,见米尔斯、帕森斯等《社会学与社会组织》,何维凌、黄晓京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曹艳春:《工会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新观点》,《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常凯:《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改革》1994年第5期。

常凯:《工会何为?》,《南风窗》2005年第12期。

陈光耀:《困难企业工会如何做好职工的稳定工作》,《现代企业》2006年第10期。

陈君聪、曹宏遂:《刘少奇工运思想研究》,工人出版社,1988。

陈美霞:《中国工业经济转型时期的工人参与和他们的健康安全保障》,见冯同庆主编《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陈沙:《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与集体合同制度》,《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期。

陈世平、李斐斐:《企业员工职业承诺的结构模型研究》,《心理科学》2006年第5期。

陈先红:《企业理念认同的情感问题》,《经济论坛》1999年第18期。

陈银娥:《激励契约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9期。

陈咏梅:《借员工满意度调查解企业管理症结》,《中国劳动》2006年第7期。

程承坪、伍新木:《竞争论、产权论与管理论的理论缺陷及其变革限度——兼论国有企业改革》,《改革》2004年第3期。

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a年第2期。

程延园:《集体谈判:现代西方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安排》,《教学与研究》2004b年第4期。

楚金桥、李建华:《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6期。

戴春:《对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几个问题的思考——西方企业员工参与管理启示与借鉴》,《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戴建中:《资本原始积累的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工人阶级》,http://xiangbalao36.bokee.com/385318.html。

邓劲松:《知识型企业的组织认同与员工忠诚》,《计划与市场》2002年第2期。

邓雪:《论企业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商业研究》2003年第3期。

东风:《工会要积极参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国工运》1997年第6期。

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美〕菲莫:《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法〕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冯钢:《SA8000标准与中国企业工会的“困境”》,《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冯钢:《企业工会的“制度性弱势”及其形成背景》,《社会》2006年第3期。

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a。

冯同庆:《全球化下工会前景》,《当代矿工》2002b年第8期。

冯同庆:《中国的劳工调查与研究》,《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

冯同庆:《国家、企业、职工、工会之间关系的良性调整》,见冯同庆主编《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a。

冯同庆:《国家、企业、职工、工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转向》,见冯同庆主编《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b。

冯同庆、许晓军:《中国职工状况——内部结构及相互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高爱娣:《李立三关于处理劳动纠纷的思想》,《中国工运》1999年第12期。

高爱娣:《李立三关于新民主主义时期劳动关系的理论概述》,《工会博览》2004年第24期。

广东省总工会第四课题组:《广东省进城务工人员劳动经济权益维护和工会组建相关问题的研究》,见李滨生主编《全国工会理论政策研究文集(2004年卷)》,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郭军:《集体合同——灵活有效协调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郭祥智、方盛友:《工会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探讨与实践》,《煤炭企业管理》2006第5期。

郭毅、徐莹、陈欣:《新制度主义:理论评述及其对组织研究的贡献》,《社会》2007年第1期。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韩雪松:《西方组织认同理论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5期。

郝红:《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经营管理者》2006年第1期。

何秉孟:《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5期。

何广亮、丛玲:《试论工会组织“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

胡寒军、郭娅娟:《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国外的实践与我们的对策》,《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胡其柱:《工会转向:建国初期的工会之争》,《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见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巨流图书公司,1988。

黄兴年:《利益冲突与企业治理机制的整合》,《改革》2005年第6期。

季年芳:《基于员工满意度分析的企业人力资本流失风险规避》,《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总第213期。

贾良定、陈永霞、宋继文等:《变革型领导、员工的组织信任与组织承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江苏省总工会课题组:《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工会活力的研究报告》,见李滨生主编《全国工会理论政策研究文集(2004年卷)》,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金英杰:《工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辨析》,《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金莹、李志、唐孝云:《民营企业员工参与的影响因素与管理研究》,《企业活力》2004年第7期。

〔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美〕柯林斯:《冲突社会学中的迪尔凯姆传统》,见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戴聪腾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美〕柯林斯:《哲学的社会学》,吴琼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

〔美〕科斯:《企业的性质》,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美〕克莱因、克劳福特、阿尔奇安:《纵向一体化、可挤占租金和竞争性缔约过程》,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李春琦、石磊:《国外企业激励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6期。

李富润:《对工会改革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索和反思》,《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

李根海、王韶:《工会组织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几点思考》,《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李汉林、渠敬东:《制度规范行为》,《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李汉林、渠敬东:《中国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中的失范效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李汉林、渠敬东、宋时歌等:《中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员工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员工参与”课题组研究报告(尚未公开出版),2006。

李汉林、渠敬东、夏传玲、陈华珊:《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李汉林、渠敬东、夏传玲、陈华珊:《组织变迁的社会过程——以社会团结为视角》,东方出版中心,2006。

李惠斌:《劳动产权理论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

李永威:《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会论坛》2003年第4期。

李玉刚、胡君莲:《员工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实证研究》,《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

李兆熙:《工会、职代会的作用和职工参与决策》,《工厂管理》1999年第9期。

梁守兰:《世纪之交看中国产业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梁守兰:《关于产业工会的展望和思考》,《中国工运》2000年第2期。

梁雄军:《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治理的实证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1期。

林彬:《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见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林毅夫、蔡昉、李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

蔺安林、王成璋:《企业理论的演变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7期。

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刘晴、简洁:《私营企业年轻员工参与意识调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刘晴、赵健杰、何布峰、吕吉凤:《中小私营企业发展与员工参与》,《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4期。

刘世定:《乡镇企业发展中对非正式社会关系资源的利用》,《改革》1995年第6期。

刘世定:《占有制度的三个维度及占有认定机制》。见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同》,《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刘卫东:《新形势下企业工会职能的转变》,《改革与战略》2005年第4期。

刘小平、王重鸣:《不同文化下企业员工组织承诺概念的调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3期。

刘元文:《相容与相悖——当代中国的职工民主参与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刘元文:《工会组织变革与形象再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刘元文、高红霞:《产权改革后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基本状况》,《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6期。

陆一:《员工参与:中共公司治理中被忽视的一极》,《商务周刊》2005年第5期。

吕克勤、赵明山:《对工会参与处理劳动争议的认识》,《工会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6期。

吕天奇:《现代企业中的员工参与管理机制》,《理论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6期。

〔美〕马修:《凝聚性“公众”的分立成形》,见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美〕摩尔:《组织个性》,见米尔斯、帕森斯等著《社会学与社会组织》,何维凌、黄晓京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倪志福:《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上、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牛德生:《企业治理结构背后的理论逻辑——关于企业理论的研究与评论》,《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美〕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

〔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

祁华清:《试论内部职工参与企业治理结构的意义》,《商业时代》2005年第14期。

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与教育:以涂尔干社会理论为视角》,上海三联书店,2006。

佘云霞:《刍议西方国家集体谈判理论研究》,《工会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3期。

佘云霞:《对集体谈判的理论分析》,《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三资”企业工会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5期。

沈琴琴:《“入世”后工会维护职工就业权益的战略对策》,《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期。

沈伟:《工会在国企改制中全过程参与依法维权》,《中国工运》2004年第8期。

史美兰:《企业工会和企业党组织的功能融合——探索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改革模式》,《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英〕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陈玮、冯克利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宋红梅:《职工参与企业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

宋伟:《集体谈判——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及工会职能》,《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苏晓红、侯朝轩:《中外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比较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5期。

苏晓华:《企业治理观的变迁及其原因——基于人力资本特异性的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期。

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a。

〔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b。

童爱农:《论工会组织在企业人力资本运作中的作用》,《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佟新:《企业工会:能动的行动者》,《新华文摘》2005a年第22期。

佟新:《全球化下的劳资关系和产业民主——对跨国公司之订单企业的个案分析》,见冯同庆主编《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b。

佟新:《工会实践中的“效率合约”——以BJC工会集体合同为案例的分析》,http://qkfz.pku.edu.cn/printpage.asp?id=8。

〔法〕涂尔干:《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法〕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法〕涂尔干:《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王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会的参与——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工会工作经验谈》,《工会理论与事件》1997年第1期。

王尔玺:《浅析新中国成立前后李立三、赖若愚工会理论的同和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王根宝:《双赢:私营企业工会工作的价值取向——关于私营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思考》,《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

王建平:《工会参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中国工运》2006年第12期。

王金源:《认同——现代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江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王珏:《劳动力产权及其实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王开国、宗兆昌:《论人力资本性质与特征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王敏:《浅谈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协商》,《中国工运》1997年第12期。

王如华、孟庆文:《关于工会参与企业改革工作的几点思考》,《工会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

王向前:《吸纳职代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见李滨生主编《全国工会理论政策研究文集(2004年卷)》,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王娅丽、方文德:《工会要积极参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5期。

王彦斌:《转型期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认同》,《天府新论》2005年第2期。

王兆国:《在全总十四届三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讲话》,http://news.sina.com.cn/c/2004-01-05/08591507526s.shtml,2003。

王兆国:《在全国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工运》2005a年第10期。

王兆国:《在全总十四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jagh.org.cn/zl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2005b。

王兆国:《在全总十四届十次主席团〔扩大〕会议讲话》,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4/file.jsp?cid=318&aid=46631,2006。

〔美〕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段毅才、王伟译,商务印书馆,2004。

温可人:《工会应当积极参与制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国工运》2005年第3期。

吴强:《工会如何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工友》2006年第9期。

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吴易风:《不能让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误导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美〕希尔斯:《人际关系论》,见米尔斯、帕森斯等著《社会学与社会组织》,何维凌、黄晓京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夏明:《李立三、刘少奇的工会思想理论》,《工会博览》2004年第2期。

谢敏:《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工会要素参与机理的探索——和谐社会对企业制度创新的诉求》,《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15期。

谢文年、许晓虹:《论工会维权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徐小洪:《论劳资关系性质的重新定位——温州私营企业职工对劳资关系认同性调查分析》,见李滨生主编《全国工会理论政策研究文集(2004年卷)》,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许晓军:《工会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许晓军、李珂:《职工眼中的企业工会——企业工会现状调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严逸敏:《试论企业走向市场 工会加大参与力度的途径和措施》,《理论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3期。

杨春学:《经济人的“再生”:对一种新综合的探讨与辩护》,《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杨冬梅:《关于集体合同履行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杨瑞龙、陈放鸣:《现代非主流企业理论评述》,《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杨瑞龙、聂辉华:《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叶迎春、夏厚勋:《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于建嵘:《中国工人抗争的出路何在》,http://post.baidu.com/f?kz=162267937。

余晓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工运动:现象、问题与理论》,《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袁志超:《工会组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

翟继霞、冯莉:《加强工会民主参与 切实维护职工利益》,《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4期。

〔美〕詹森、马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者行为、代理费用与产权结构》,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张国祥:《建立现代企业必须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中国劳动》1994年第8期。

张吉会:《对工会维权两个根本机制的再认识》,《工会论坛》2002年第5期。

张静:《“法团主义”模式下的工会角色》,《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a年第1期。

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b。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张立江:《新形势下企业工会组织民主参与的有效途径》,《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张良金:《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会工作的难点及其对策》,《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

张玲、吴维库:《企业管理的新追求:价值认同感》,《中国工商》2000年第11期。

张勉、李树茁:《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决定因素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1年第8期。

张勉、张德、王颖:《企业雇员组织承诺三因素模型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第5期。

张维迎:《西方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发展》,《经济研究》1994年第11期。

张维迎:《从现代企业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1995年第1期。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张暎硕:《当代中国劳动制度变化与工会功能的转变》,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张跃平、刘荆敏:《委托—代理激励理论实证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6期。

赵东辉:《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职工教育》2004年第11期。

赵旺兴:《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工会博览》2002年第22期。

赵勇校:《工会要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中国社会科学》1996a年第3期。

折晓叶:《农民再合作的制度体系和社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b年夏季卷,总第15期。

折晓叶、陈婴婴:《超级村庄的基本特征及“中间”形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折晓叶、陈婴婴:《产权制度选择中的“结构—主体”关系》,《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5期。

折晓叶、陈婴婴:《资本怎样运作》,《中国社会科学》2004a年第4期。

折晓叶、陈婴婴:《村庄经验与产权理论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与调查”内部文稿,2004b年。

折晓叶、陈婴婴:《产权怎样界定》,《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郑海航、熊小彤:《基于不同理论框架下的公司治理——兼论我国国有企业治理》,《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6期。

郑红亮:《公司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

中国工运学院编《李立三赖若愚论工会》,档案出版社,1987。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1986》,工人出版社,1987。

中华全国总工会:《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上、下)》,工人出版社,1989。

中华全国总工会:《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工人阶级——1992年全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调查文献资料集》,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

中华全国总工会:《2002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人权》2003年第2期。

中华全国总工会:《2004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摘要)》,《人权》2005a年第6期。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4/file.jsp?cid=561&aid=37934,2005b。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71513,2005c。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切实发挥工会群众监督作用促进安全生产的通知》,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4/file.jsp?cid=561&aid=37937,2005d。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http://www.hyedu.com/gh/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50,2005e。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推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意见》,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4/file.jsp?cid=561&aid=38000,2006a。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意见》,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4/file.jsp?cid=561&aid=37986,2006b。

中华全国总工会:《2005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http://acftu.people.com.cn/GB/67582/4565515.htm,2006c年。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4/file.jsp?cid=561&aid=38002,2006d年。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中国职工队伍思想状况调查1991》,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研究室:《当代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状况调查报告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中国工会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5年中国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发展状况统计公报》,《中国工运》2006年第6期。

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企业领导制度历史文献》,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a。

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编《企业民主管理的理论、历史和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b。

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工会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周建漳:《“道德人”:计划经济行为主体的制度假设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夏季卷,总第15期。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周万玲:《参与调解劳动争议是工会的责任》,《中国工运》1997年第10期。

周新城:《国有企业改革若干理论问题辨析(上下)》,《高校理论展现》2000年第3、4期。

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周玉清:《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努力开创工会民主管理工作新局面》,见李滨生主编《全国工会理论政策研究文集(2004年卷)》,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朱国清、万威武:《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及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应用研究》,《系统工程》2005年第2期。

朱庆华、王冬岩:《我国物流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及对员工参与的影响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8期。

朱晓阳、陈佩华:《职工代表大会:治理时代职工利益集中表达的制度化渠道?》,见冯同庆主编《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