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9

中国碳排放:区域分异、部门转移与市场衔接图书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s, Carbon Flow across Industrial Sectors and Markets Linkage

SSAPID:101-5799-5976-75
ISBN:978-7-5201-3784-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建立了对中国碳排放,特别是工业部门碳排放在核算、评价、预测、市场配额方面的模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全国分区域/ 部门碳排放清单分析、中宏观尺度LEAP预测模型、部门间碳转移评价与预测模型、碳排放权及用能权市场配额设计模型,并结合模型分析结论,给出了对中国碳排放区域/ 部门分异、部门间转移路径和相应环境权益市场衔接的评价和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杨顺顺
编 辑:吴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项目说明

 后记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一)产业部门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

   (二)对影响碳排放驱动因素的考察

    1.基于各类恒等式形式的回归分析法

    2.指数分解法

    3.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分析法(SDA)

    4.非参数距离函数分解法

   (三)对碳排放影响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讨论

   (四)对产业部门隐含碳转移的评估

   (五)碳排放的环境规制方式论证

   (六)对特定产业部门碳减排的对策研究

  三 研究思路和总体框架

 第二章 基于IPCC清单分析法的全国分区域/部门碳排放核算研究

  一 碳排放的核算方法选择

  二 中国能耗碳排放量核算

   (一)按能源消费品种大类分区域核算

   (二)按碳排放部门核算

  三 中国工业过程碳排放量核算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LEAP模型的分区域/部门碳排放趋势情景分析

  一 LEAP模型方法简介

  二 基于LEAP模型的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现状核算

   (一)LEAP-YREB模型设计

   (二)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现状分析

  三 长江经济带分区域/部门碳排放趋势情景分析(2016~2030年)

   (一)情景假设

   (二)情景仿真结果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工业部门间碳转移路径分析

  一 中国工业部门直接(能耗)碳排放细类核算

   (一)数据来源和数据整理

   (二)核算方法与能源细类排放因子

   (三)核算结果

  二 部门间碳转移评价模型(修正)及部门分类分析

   (一)工业部门完全碳排放核算模型(修正)设计

   (二)工业部门间碳排放转移现状评价

   (三)工业部门间碳排放转移特征分类方法及结果分析

  三 中国进出口碳转移评价模型(修正)及结果讨论

   (一)进出口碳转移分析模型设计

    1.进出口碳转移的计算

   (二)工业部门进出口碳转移结果分析

  四 中国工业部门间碳转移路径分析模型及结果讨论

   (一)工业部门间碳转移路径分析模型设计

   (二)工业部门间碳转移路径分析结果讨论

  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RAS法的工业部门碳转移变动预测研究

  一 基于RAS法的工业部门碳转移预测模型设计

  二 情景假设与投入产出表预测

   (一)迭代求解过程

   (二)直接消耗矩阵和完全需求矩阵的预测

  三 中国工业部门碳转移预测结果讨论

   (一)完全碳排放强度双情景预测

    1.对无控制情景的简单分析

    2.按相关规划减排情景

   (二)未来工业部门碳转移特征变化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纳入部门碳转移的减排成本分担及双市场衔接机制研究

  一 中国用能权/节能量及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进展

   (一)中国用能权/节能量交易市场建设进展分析

   (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展分析

    1.国际碳交易市场对中国市场的经验启示

    2.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建设进展和成效

  二 “用能权+碳排放权”双市场配额配置模型设计

   (一)用能权/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2.不突破总量控制目标的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

   (二)基于综合评价的用能权/碳排放权初次分配模型设计

    1.建立用能权/碳排放权配额调整综合评价体系

    2.核定工业部门的目标年(2020年)用能权/碳排放权基数

    3.按综合评价指数调整工业部门用能权/碳排放权初始配额

   (三)基于部门间碳转移强度的用能权/碳排放权配额二次修正模型设计

    1.基于部门间碳转移强度的历史性用能权/碳排放权配额补偿

    2.基于部门间碳转移变动的趋势性用能权/碳排放权配额修正

  三 “用能权+碳排放权”双市场配额优化及分析

  四 “用能权+碳排放权”双市场衔接机制讨论

   1.完善政策法规顶层设计

   2.建立标准和认证制度

   3.设立用能权/节能量交易平台

   4.建立交易工具的周期滚动机制

   5.建立用能权/节能量交易的奖惩机制

   6.建立非用能责任主体的参与机制

   1.双市场衔接的现实价值

   2.双市场衔接的主要途径

   3.双市场衔接的其他障碍

  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展望

近年来,国际气候政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压力剧增,中国碳减排已由国际公约博弈逐步转向减排路径的合理设计和一系列的政策实践。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经济学也逐渐成为生态经济学界的热门领域。本书建立了对中国碳排放,特别是工业部门碳排放在核算、评价、预测、市场配额方面的模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全国分区域/部门碳排放清单分析、中宏观尺度LEAP预测模型、部门间碳转移评价与预测模型、碳排放权及用能权市场配额设计模型,并结合模型分析结论,给出了对中国碳排放区域/部门分异、部门间转移路径和相应环境权益市场衔接的评价和建议。

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曹广喜、刘禹乔、周洋:《中国制造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空间计量研究——四大经济区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21期。

曹淑艳、谢高地:《中国产业部门碳足迹流追踪分析》,《资源科学》2010年第11期。

查建平、唐方方、郑浩生:《什么因素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业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2003~2010)省级工业面板数据的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1期。

陈诗一:《工业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参数化和非参数化方法》,《世界经济》2010年第8期。

陈诗一:《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陈诗一:《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世界经济》2011年第4期。

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

陈晓红、胡维、王陟昀:《自愿减排碳交易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为例》,《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第4期。

陈欣、刘明、刘延:《碳交易价格的驱动因素与结构性断点——基于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2016年第11期。

程施:《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大连理工大学论文,2011。

戴洁:《上海集成电路制造业碳排放特征及减排路径》,《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第7期。

邓明翔、李巍:《基于LEAP模型的云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碳排放影响情景分析》,《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第2期。

邓晓兰、鄢哲明、武永义:《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服从倒U型曲线关系吗——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重新解读》,《财贸经济》2014年第2期。

杜增华、陶小马:《欧盟可交易节能证书制度及其对中国节能降耗的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0期。

樊纲、苏铭、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冯悦怡、张力小:《城市节能与碳减排政策情景分析——以北京市为例》,《资源科学》2012年第3期。

郭朝先:《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2期。

国涓、刘长信:《中国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减排潜力》,《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2013年第2期。

何介南、康文星:《湖南省化石燃料和工业过程碳排放的估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何维达、张凯:《我国钢铁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1期。

何小钢、张耀辉:《中国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与CKC重组效应——基于STIRPAT模型的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期。

胡剑波、郭风:《中国进出口产品部门隐含碳排放测算——基于2002~2012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商业研究》2017年第5期。

黄国华、刘传江、李兴平:《长江经济带工业碳排放与驱动因素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

黄国华、刘传江、赵晓梦:《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现状及未来碳减排》,《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4期。

黄鑫、陶小马、邢建武:《两种节能政策工具的效率比较分析》,《财贸经济》2009年第7期。

姜克隽:《征收碳税对GDP影响不大》,《中国投资》2009年第9期。

蒋金荷:《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资源科学》2011年第4期。

康俊杰、蒯文婧、李军等:《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发展低碳效果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12期。

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李长胜、范英、朱磊:《基于两阶段博弈模型的钢铁行业碳强度减排机制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2年第2期。

李建豹、黄贤金:《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江经济带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0期。

李健、王铮、朴胜任:《大型工业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基于PLS-STIRPAT模型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7期。

李蒙、胡兆光:《国外节能新模式及对我国能效市场的启示》,《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年第5期。

李陶、陈林菊、范英等:《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我国省区碳强度减排配额研究》,《管理评论》2010年第6期。

李婷、李成武、何剑锋:《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我国碳交易市场展望》,《经济纵横》2010年第7期。

李小平、卢现祥:《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排放》,《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李远、朱磊:《白色证书与碳市场关系研究及启示》,《中国能源》2014年第1期。

李志强、刘春梅:《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2010。

栗新巧、张艳芳、刘宏宇:《陕西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分异特征》,《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第4期。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刘红、唐元虎:《外部性的经济分析与对策———评科斯与庇古思路的效果一致性》,《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刘强、庄幸、姜克隽等:《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8期。

刘清欣:《河南省能源行业碳足迹在产业间传递路径研究》,《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第9期。

刘祥霞、王锐、陈学中:《中国外贸生态环境分析与绿色贸易转型研究——基于隐含碳的实证研究》,《资源科学》2015年第2期。

刘晓、熊文、朱永彬等:《经济平稳增长下的湖南省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预测》,《热带地理》2011年第3期。

刘晓辉、闫二旺:《能源与产业结构调整下我国工业碳排放峰值调节机制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6年第12期。

卢娜、冯淑怡、孙华平:《江苏省不同产业碳排放脱钩及影响因素研究》,《生态经济》(中文版)2017年第3期。

吕肖婷:《东北老工业基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论坛》2017年第12期。

雒晓娜:《投入产出系数的修订及其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马向前、任若恩:《中国投入产出序列表外推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04年第4期。

潘家华:《经济要低碳,低碳须经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彭江颖:《珠江三角洲植被对区域碳氧平衡的作用》,《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5期。

蒲军军:《浅谈碳排放交易与节能量交易间的衔接》,《上海节能》2016年第9期。

齐静、陈彬:《城市工业部门脱钩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8期。

齐绍洲、王班班:《碳交易初始配额分配:模式与方法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钱明霞:《产业部门关联碳排放及责任的实证研究》,江苏大学论文,2015。

秦海岩、张华、李承曦:《欧洲的节能量认证机制》,《节能与环保》2010年第6期。

秦少俊、张文奎、尹海涛:《上海市火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估算——基于产出距离函数方法》,《工程管理学报》2011年第6期。

邱立成、韦颜秋:《白色证书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能源研究与利用》2009年第6期。

任建兰、徐成龙、陈延斌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工业结构调整与碳减排对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4期。

任烁:《重庆制造业低碳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科技和产业》2017年第4期。

邵帅、张曦、赵兴荣:《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经验分解与达峰路径——广义迪氏指数分解和动态情景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3期。

沈源:《中国工业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及其增量的结构分解——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东南大学论文,2012。

盛仲麟、何维达:《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9期。

施陈晨、于凤光、徐寒:《欧盟白色证书机制研究和应用分析》,《建筑经济》2013年第11期。

石敏俊、袁永娜、周晟吕等:《碳减排政策:碳税、碳交易还是两者兼之?》,《管理科学学报》2013年第9期。

史姣蓉、廖振良:《欧盟可交易白色证书机制的发展及启示》,《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第9期。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等:《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5期。

孙睿、况丹、常冬勤:《碳交易的“能源-经济-环境”影响及碳价合理区间测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7期。

孙亚男:《碳交易市场中的碳税策略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3期。

孙作人、周德群、周鹏:《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一种生产分解分析新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谭娟、陈鸣:《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中欧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分析》,《经济学家》2015年第2期。

唐方方、李金兵、姜超等:《中国的节能量交易机制设计》,《节能与环保》2010年第12期。

唐建荣、李烨啸:《基于EIO-LCA的隐性碳排放估算及地区差异化研究——江浙沪地区隐含碳排放构成与差异》,《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4期。

陶小马、杜增华:《欧盟可交易节能证书制度的运行机理及其经验借鉴》,《欧洲研究》2008年第5期。

陶小马、周雯:《中国地区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及碳排放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技术经济》2012年第9期。

涂正革:《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八大行业部门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王长建、张小雷、张虹鸥等:《基于IO-SDA模型的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机理分析》,《地理学报》2016年第7期。

王锋、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王会芝:《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情景预测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7期。

王俊岭、张新社:《中国钢铁工业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脱钩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王丽琼:《基于LMDI中国省域氮氧化物减排与实现路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第6期。

王思强、关忠良、田志勇:《基于Excel表的RAS方法在投入产出表调整中的应用》,《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9期。

王旭:《基于生产流程的我国水泥工业碳减排潜力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第1期。

王扬雷、杜莉:《我国碳金融交易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北京碳交易市场的分形理论分析》,《管理世界》2015年第12期。

王媛、王文琴、方修琦等:《基于国际分工角度的中国贸易碳转移估算》,《资源科学》2011年第7期。

吴贤荣、张俊飚:《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增长主导效应与减排退耦效应》,《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第5期。

吴英姿、都红雯、闻岳春:《中国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第1期。

熊灵、齐绍洲、沈波:《中国碳交易试点配额分配的机制特征、设计问题与改进对策》,《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7期。

徐成龙、任建兰、巩灿娟:《产业结构调整对山东省碳排放的影响》,《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第2期。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6期。

徐如浓、吴玉鸣:《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生态经济》2016年第12期。

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5期。

闫云凤:《全球碳交易市场对中国经济—能源—气候系统的影响评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期。

杨志、陈波:《碳交易市场走势与欧盟碳金融全球化战略研究》,《经济纵横》2011年第1期。

杨子晖:《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关系研究》,《世界经济》2011年第6期。

叶懿安、朱继业、李升峰等:《长三角城市工业碳排放及其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3期。

叶震:《投入产出数据更新方法及其在碳排放分析中的应用》,《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第9期。

于楠、杨宇焰、王忠钦:《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不完整性及其形成机理》,《财经科学》2011年第5期。

袁富华:《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袁泽、李琦:《基于LCA的工业过程碳排放建模和环境评价》,《测绘科学》2017年第5期。

张懋麒、陆根法:《碳交易市场机制分析》,《环境保护》2009年第2期。

张巧良、丁相安、宋文博:《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微观经济后果的比较研究》,《商业会计》2014年第17期。

张为付、杜运苏:《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失衡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4期。

张益纲、朴英爱:《世界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配额分配机制研究》,《环境保护》2015年第10期。

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张臻、刘金兰、陈立芸等:《节能低碳视角下的我国工业行业效率》,《江淮论坛》2015年第4期。

赵黎明、殷建立:《碳交易和碳税情景下碳减排二层规划决策模型研究》,《管理科学》2016年第1期。

赵霞、朱林、王圣:《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实践对我国的借鉴》,《环境保护科学》2010年第1期。

赵晓梦、刘传江:《节能减排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及增长动力分析——基于长江经济带数据的研究》,《学习与实践》2016年第8期。

赵志耘、杨朝峰:《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分析》,《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6期。

赵智敏、朱跃钊、汪霄等:《浅析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基本条件》,《生态经济》2011年第4期。

郑婕、张伟、王加平:《节能量交易机制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7期。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国民经济各部门水资源消耗及用水系数的投入产出分析——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五》,《统计研究》2007年第3期。

朱玲玲:《中国工业分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朱启荣:《中国外贸中虚拟水与外贸结构调整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2期。

Ang B.W.,Choi K.H.,“Decomposition of Aggregate Energy and Gas Emission Intensities for Industry:A Refined Divisia Index Method”,,1997(3).

Ang B.W.,Zhang F.Q.,Choi K.H.,“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1998(6).

Ang B.W.,Zhang F.Q.,“A Survey of 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2000(12).

Bertoldi P.,Huld T.,“Tradable Certificates for Renewable Electricity and Energy Savings”,,2006,34(2).

Bertoldi P.,Rezessy S.,Lees E.,et al.,“Energy Supplier Obligations and White Certificate Schemes: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xperiences in the European Union”,,2010(3).

Bicknell K.B.,Ball R.J.,Cullen R.,et al.,“New Methodology for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New Zealand Economy”,,1998(2).

Boyd G.A.,McDonald J.F.,Ross M.,et al.,“Separating the Changing Composition of US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from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s:A Divisia Index Approach”,,1987(2).

Broc J.S.,Osso D.,Baudry P.,et al.,“Consistency of the French White Certificates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Framework Proposed for the European Energy Services”,,2011(3).

Chen W.Y.,“The Costs of Mitigating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Findings from China MARKAL-MACRO Modeling”,,2005(7).

Cong R.G.,Wei Y.M.,“Potential Impact of(CET)Carbon Emission Trading on China's Power Sector:A Perspective from Different Allowance Allocation Options”,,2010(9).

Criqui P.,Mima S.,Viguir L.,“Marginal Abatement Cost of CO Emission Reductions,Geographical Flexibility and Concrete Ceilings:An Assessment Using POLES Model”,,1999(10).

Dietz T.,Rosa E.A.,“Rethink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Population,Affluence And Technology”,,1994(1).

Eyre N.,“Energy Saving in Energy Market Reform:The Feed-in Tariffs Option”,,2013(1).

Garnaut 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Ghosh A.,“Input-output Approach in an Allocation System”,1958(97).

Giraudet L.G.,Bodineau L.,Finon D.,“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White Certificates Schemes”,,2012(2).

Hoekstra R.,van der Bergh J. J.C.J.M.,“Comparing Structural and 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2003(1).

Howarth R.,Schipper L.,Duerr P,et al.,“Manufacturing Energy Use in Eight OECD Countries:Decomposing the Impacts of Changes in Output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nergy Intensity”,,1991,13(2).

IPCC,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Hayama:IGES for the IPCC,2006.

Jacoby H.D.,Ellerman A.D.,“The safety Valve and Climate Policy”,,2004(4).

Junius T.,Oosterhaven J.,“The Solution of Updating or Regionalizing a Matrix with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ntries”,,2003(1).

Kaya Y.,“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on GNP Growth:Interpretation of Proposed Scenarios”,Paris:Presentation to the Energy and Industry Subgroup,Response Strategies Working Group,IPCC,1989.

Lee C.F.,Lin S.J.,Lewis C.,et al.,“Effects of Carbon Taxes on Different Industries by Fuzz Goal Programming:A Case Study of the Petrochemical-Related Industries,Taiwan”,,2007(8).

Marland G.,Boden T.A.,Griffin R.C.,et al.,“Estimates of CO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 Burning and Cement Manufacturing,Based on the United Nations Energy Statistics and the US Bureau of Mines Cement Manufacturing Data”,ORNL/CDIAC-25,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1989.

Matthews H.S.,Hendrickson C.T.,Weber C.L.,“The Importance of Carbon Footprint Estimation Boundaries”,,2008(16).

Mundaca L.,“Markets for Energy Efficiency:Exploring the Implications of an EU-wide ‘Tradable White Certificate' Scheme”,,2008(6).

Nordhaus W.D.,“The Cost of Slowing Climate Change:A Survey”,,1991(1).

Oikonomou V.,Jepma C.,Becchis F.,et al.,“White Certificat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with Energy Taxes:A Theoretical Economic Model”,,2008(6).

Okada A.,“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on Climate Change:A Noncooperative Game Analysis of the Kyoto Protocol”,in Avenhaus R.,Zartman I.W.,,Berlin:Springer Publisher,2007.

Park S.H.,“De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An Alternative Method”,,1992(4).

Peters G.P.,Hertwich E.G.,“CO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Climate Policy”,,2008(5).

Peters G.P.,Weber C.L.,Guan D.,et al. “China's Growing CO Emissions:A Race between Increasing Consumption and Efficiency Gains”,,2007,41(17).

Porter M.E.,“America's Green Strategy”,,1991(1).

Rohde C.,Rosenow J.,Eyre N.,et al.,“Energy Saving Obligations:Cutting the Gordian Knot of Leverage?”,,2015(1).

Shrestha R.M.,Timilsina G.R.,“Factors Affecting CO,Intensities of Power Sector in Asia:A Divisia Decomposition Analysis”,,1996(4).

Stone R.,Brown A.,A Computabl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2.

Torvanger A.,“Manufacturing Secto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Nine OECD Countries,1973-87:A Divisia Index Decomposition to Changes in Fuel Mix,Emission Coefficients,Industry Structure,Energy Intensities and International Structure”,,1991(3).

Vine E.,Hamrin J.,“Energy Savings Certificates:A Market-based Tool for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2008(1).

Wang C.,Chen J.N.,Zou J.,“Decomposition of Energy-related COEmission in China”,,2005(1).

Wang C.,“Decomposing Energy Productivity Change:A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2007(8).

Weber C.L.,Peter G.P.,Guan D.,et al.,“The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Exports to Climate Change”,,2008(9).

Wu L.,Kaneko S.,Matsuoka S.,“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Stagnancy of China's Energy-Related CO Emissions from 1996 to 1999: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Intensity Change and Scale Change”,,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