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06

创新型国家建设报告(2010)图书

Annual report on building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SSAPID:101-5786-9825-31
ISBN:978-7-5097-1772-1
DOI:
ISSN:

[内容简介] 紧紧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主题,在掌握大量理论文献和第一手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2006年以来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评价,特别是设计了“创新型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和“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两套体系,对我国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建设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报告还对2010年科技金融领域的重大创新——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情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实践参考价值和一定的学术价值。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两院院士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针对问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促进院士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创新蓝皮书
作 者: 詹正茂
编 辑:周映希;姚冬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3 科学、科学研究

 Abstract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化“危”为“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发展方式转型

 创新型国家建设报告(2010)课题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创新蓝皮书编委会

 中文摘要

 总报告:创新、分权与效率——走向繁荣的选择

  一 创新带来什么

   (一)经济增长

   (二)创造新的产业

   (三)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四)保障国土安全

  二 创新的制度

   (一)我国创新制度中的各个主体及其职能*

    1.政府部门

    2.高等院校

    3.科研院所

    4.企业

    5.其他主体

   (二)创新制度与创新活力

    1.我国地方分权制度的演变

    2.财政分权与创新活力

    3.官员晋升锦标赛与创新活力

    4.小结

  三 创新的效率*

   (一)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说明

   (三)模型结果与区域创新效率差异分析

  四 建议

   1.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事创新

   2.更加注重基础研究,为明天的创新播撒种子

   3.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激励环境

 创新政策的基础理论、国际经验与研究前沿

  一 技术进步、创新与经济增长

   (一)引言

   (二)创新、技术进步的含义、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三)技术进步、创新的决定因素及作用机制

    1.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启示及问题

    2.内生增长理论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1)早期内生技术变化的经济增长理论

     (2)罗默与卢卡斯的内生增长理论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内生技术进步增长理论

   (四)技术扩散、技术赶超与经济发展

    1.技术扩散的历史现象

    2.技术扩散的理论解释

    3.追赶理论与技术赶超

    4.技术扩散的途径

   (五)我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1.国外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经验研究

    2.国外有关技术扩散的经验研究

    3.中国技术进步、技术扩散的经验研究

    4.经验研究对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启示

  二 创新政策的国际对比与借鉴

   (一)创新政策的基本观点

    1.创新政策定义的研究

    2.创新政策工具的研究

    3.中国的创新政策研究

   (二)创新政策的国际比较

    1.国外的创新政策

     (1)日本的创新政策

     (2)韩国的创新政策

     (3)美国的创新政策

     (4)德国的创新政策

     (5)法国的创新政策

     (6)小结

    2.中国的创新政策

     (1)科技投入政策

     (2)税收激励政策

     (3)金融支持政策

     (4)政府采购政策

     (5)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

     (6)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政策

     (7)人才队伍政策

     (8)教育与科普政策

     (9)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政策

     (10)统筹协调政策

     (11)其他政策

    3.国外创新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1)强化对技术自主性的追求应成为政策设计的出发点

     (2)明确政府实施创新战略的路径

     (3)改善研发投入结构,建立合理的研发投入机制

     (4)构建良好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环境

     (5)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强化全社会的创新意识

     (6)发挥政策体系的联动作用,促进各类创新政策形成合力

     (7)制定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支持政策

  三 创新政策研究前沿——Research Policy(2009)

   (一)引言

   (二)关于创新与研究活动的主体的研究

    1.个体研究者

    2.企业

     (1)创新与研发活动中的合作

     (2)技术应用

     (3)吸收能力

     (4)竞争

     (5)公司创业

     (6)案例研究

    3.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

     (1)研究效率

     (2)《贝多法案》——大学科研成果商业化

     (3)高校创业

     (4)企业与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合作

   (三)关于主体的组织的研究

    1.科技园和产业集群

    2.行业

     (1)不同行业的科研创新实践

     (2)高新技术行业的创新与研发活动

     (3)中低技术行业的创新与研发活动

    3.区域或国家

     (1)发达国家

     (2)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处于转型期的国家

   (四)关于创新与研发活动过程的研究

    1.创新管理、政策、战略

    2.知识管理:知识的创造、共享、转让和利用等

    3.技术的变革和演进

    4.产品开发和流程开发

   (五)关于创新与研发活动成果的研究

    1.对研究成果的评价

    2.科研与创新的作用

     (1)微观层面——科研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2)科学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六)关于创新与研发活动环境的研究

    1.专利管理

    2.经济、技术、社会和政治环境

   (七)其他主题

   (八)总结

    1.对中国创新与研发活动的借鉴意义

    2.对中国相关研究的启发

     (1)研发主题的选择

     (2)相关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的区域创新

  一 创新型国家中的创新区域概况

  二 区域创新评价

   (一)区域创新评价体系综述

   (二)区域创新评价体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三)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选取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代表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与步骤

    3.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4.基本指标解释

     (1)区域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2)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3)区域企业创新能力

     (4)区域环境创新能力

   (四)2010年区域创新评价体系结果及分析

  三 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评价

   (一)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2008~2009年)

    1.区域创新政策或法规

    2.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

     (1)区域创新主体分析

     (2)区域创新资金投入分析

     (3)创新产出分析

   (二)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的SWOT分析

    1.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具有的优势

     (1)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

     (2)区域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明显

     (3)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4)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群落和产业集群发达

    2.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存在的问题

     (1)“产学研”合作的转化机制不成熟

     (2)政府引导创新的力度不够

     (3)投入产出水平不高,创新效益不显著

     (4)科技中介服务业作用发挥不充分

     (5)区域创新资金缺乏

    3.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面临的机会

     (1)国际资本和技术的转移推动跨国公司加大投资

     (2)国家政策的支持

     (3)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出台

     (4)世博会效应

    4.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面临的挑战

     (1)资源环境问题

     (2)来自珠三角、山东半岛等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

     (3)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人才优势的威胁

   (三)完善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1.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创新一体化

    2.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创新环境

    3.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鼓励其与企业联合进行科技攻关

    4.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四 珠三角地区创新能力评价

   (一)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2008~2009年)

    1.区域创新政策或法规

    2.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

     (1)区域创新主体分析

     (2)区域创新资金投入分析

     (3)创新产出分析

   (二)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的SWOT分析

    1.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具有的优势

     (1)区位和外贸地理优势突出

     (2)区域投资环境优越

     (3)区域创新资源聚集优势明显

    2.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存在的问题

     (1)创新政策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2)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结合少,缺乏需求激励政策

     (3)自主研发能力有限

    3.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面临的机会

     (1)毗邻港澳,为珠三角创新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2)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珠三角的产业转型创造了条件

     (3)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为珠三角地区创新提供了契机

    4.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面临的威胁

     (1)劳动力成本上升

     (2)外贸环境恶化

   (三)完善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1.制定完整的创新政策体系

    2.引进和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五 中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

   (一)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2008~2009年)

    1.区域创新政策或法规

    2.中部地区区域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

     (1)区域创新主体分析

     (2)区域创新资金投入分析

     (3)创新产出分析

   (二)中部地区区域创新的SWOT分析

    1.中部地区区域创新具有的优势

     (1)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2)资源禀赋优势突出

     (3)科技和人才资源丰富

     (4)工农业基础雄厚,产业结构关联互动

    2.中部地区区域创新存在的问题

     (1)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企业创新实力弱

     (2)科技投入力度不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后

     (3)受传统文化制约较深,创新文化氛围尚不浓厚

     (4)创新制度建设落后,产学研合作水平不高

    3.中部地区区域创新面临的机会

     (1)中部崛起计划带给中部的历史机遇

     (2)中部地区要注重与西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进行区域间合作

     (3)经济全球化为中部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国际环境

    4.中部地区区域创新面临的威胁

   (三)完善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1.把中部六省的区位联动优势转化为创新互动优势

    2.以产业集群为内核梯次推进

    3.积极推进观念创新

    4.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六 东北地区创新能力评价

   (一)东北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2008~2009年)

    1.区域创新政策或法规

    2.东北地区区域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

     (1)区域创新主体分析

     (2)区域创新资金投入分析

     (3)创新产出分析

   (二)东北地区区域创新的SWOT分析

    1.东北地区区域创新具有的优势

     (1)区位和交通优势比较突出

     (2)基础资源丰富

     (3)科技资源丰富,后发优势明显

     (4)工农业基础雄厚,产业集群效应潜力巨大

    2.东北地区区域创新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灵活的创新机制

     (2)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确立,中介机构力量薄弱

     (3)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不足,创新资金来源渠道狭窄

     (4)产学研合作机制扭曲,缺乏足够的创新型人才

    3.东北地区区域创新面临的机会

     (1)东北振兴的政策支持

     (2)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3)沿海和边疆大开放

    4.东北地区区域创新面临的威胁

     (1)区域竞争日益激烈

     (2)周边国家的竞争压力

   (三)完善东北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1.把握优惠政策,整合创新资源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金融支持环境

    4.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

  七 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

   (一)西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2008~2009年)

    1.区域创新政策或法规

    2.西部地区区域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

     (1)区域创新主体分析

     (2)区域创新资金投入分析

     (3)创新产出分析

   (二)西部地区区域创新的SWOT分析

    1.西部地区区域创新具有的优势

     (1)战略位置重要,劳动力成本低

     (2)基础性生产要素资源丰富

    2.西部地区区域创新存在的问题

     (1)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

     (2)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新主体意识

     (3)政府“越位”与“缺位”并存

     (4)产业链不完整,企业间缺乏协作

    3.西部地区区域创新面临的机遇

     (1)全国工业化升级的契机

     (2)三大经济区助阵,行业前景广阔

     (3)创新市场——来自邻国的“机遇”

    4.西部地区区域创新面临的挑战

     (1)中部崛起加剧了对科技人才的争夺

     (2)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压力

   (三)完善西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1.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

    2.提高区域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推进官产学研合作,构建区域创新网络

    4.加大投入力度,拓展融资渠道

    5.加强内外交流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八 中国区域创新发展趋势及对策与建议

   (一)我国区域创新的发展趋势

    1.区域创新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明显增加

    2.区域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

    3.不同区域的创新模式各具特色

   (二)区域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跨行政区域、超地方政府的区域创新协调组织

    2.树立企业区域创新主体的地位

    3.打破区域创新壁垒,促进创新主体联动

    4.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

    5.加强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6.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完善区域创新机制

 中国的城市创新

  一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背景及现状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及主要任务

    1.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2.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二)我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

   (三)各级政府制定的与创新相关的政策

    1.中央政府制定的创新政策

    2.地方政府制定的创新政策

    3.创新型城市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的不足

  二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研究综述

   (一)创新型城市研究兴起的背景

   (二)西方社会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概况

    1.创新型城市的代表观点之一——“the Creative City”

    2.创新型城市的代表观点之二——“the Innovative City”

    3.其他有关创新型城市的观点

   (三)中国开展创新型城市研究的历程及现状

    1.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2.学者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代表性观点

    3.资源型城市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独特观点

    4.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

  三 中国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1.中国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2.国外学者及组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3.中国研究机构及学者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1)研究机构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2)专家学者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4.国内一些省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中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构建中国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1.反映城市的创新要素投入水平

    2.反映城市的创新环境支撑能力

    3.反映城市的创新效益实现程度

   (三)中国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1.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

    2.综合性和系统性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

    4.动态连续性原则

    5.导向性原则

   (四)中国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指标体系的框架

    2.基本指标构成

     (1)创新要素投入水平指标

     (2)创新环境支撑能力指标

     (3)创新效益实现程度指标

  四 创新型城市评价

   (一)50个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总体排名及分析

   (二)创新要素投入水平指标的因子分析

    1.主要变量与统计量

    2.因子解释

    3.50个城市创新要素投入水平与影响因子的得分及排名情况

    4.样本城市创新要素投入水平的比较与分析

     (1)F1教育投入因子

     (2)F2企业资金投入因子

     (3)F3城市创新投入因子

     (4)F4企业创新动能因子

   (三)创新环境支撑能力指标的因子分析

    1.主要变量与统计量

    2.因子解释

    3.50个城市的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与影响因子的得分及排名

    4.样本城市创新环境支撑能力的比较与分析

     (1)F5创新宏观基础因子

     (2)F6创新活力因子

     (3)F7人力资源潜能因子

     (4)F8经济独立性因子

   (四)创新效益实现程度指标的因子分析

    1.主要变量与统计量

    2.因子解释

    3.50个城市的创新效益实现程度与影响因子的得分及排名

    4.样本城市创新效益实现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1)F9企业创新效益因子

     (2)F10城市工业环境因子

     (3)F11城市生态环境因子

     (4)F12产业结构高级化因子

     (5)F13高新技术创新效益因子

     (6)F14创新投入转化能力因子

  五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

   (一)北京

   (二)上海

   (三)深圳

   (四)大连

   (五)青岛

   (六)厦门

   (七)沈阳

   (八)西安

   (九)广州

   (十)成都

   (十一)南京

   (十二)杭州

   (十三)济南

   (十四)合肥

   (十五)郑州

   (十六)长沙

   (十七)苏州

   (十八)无锡

   (十九)烟台

   (二十)天津

   (二十一)重庆

  六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

   (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明确政府的功能定位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

   (五)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

   (六)加快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七)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

   (八)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

 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基于城市的数据

  一 消化吸收再创新与创新城市建设

   (一)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形式与内涵

   (二)消化吸收再创新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 韩、日消化吸收再创新经验与启示

   (一)韩国的做法

   (二)日本的做法

   (三)韩、日两国对我国的启示

  三 指标、样本选取与数据

  四 直辖市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

   1.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能力分析

   2.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能力分析

   3.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能力分析

   4.重庆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能力分析

  五 江苏省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

   1.无锡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2.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3.苏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六 消化吸收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技术引进存在盲目性,重复引进现象严重

   (二)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重引进、轻消化”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在科研机构与技术人才方面严重不足

   (四)产学研体制性脱节严重

  七 政策建议

   (一)培养并增强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的自主创新意识

   (二)建立并强化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机制

   (三)增强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力度

   (四)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构建企业的技术创新团队

   (五)发挥政府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六)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整合科技资源联合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中国的企业创新

  一 企业创新概述

   (一)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增加,企业资金成主要来源

   (二)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规模,R&D经费支出逐年增长

   (三)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增长,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四)企业专利受理和授权逐年快速增长,且在三项专利中均处于绝对优势

   (五)企业已成为国内技术卖方市场的绝对主体

  二 大中型企业创新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二)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研实力有所增强

   (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研投入强度整体不高,原始创新能力较弱

   (四)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及销售表现优异

   (五)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效益及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六)企业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居绝对主体地位

  三 民营企业创新

   (一)研发人员规模扩大,但素质有待提高

   (二)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稳步上升

   (三)民营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规模相对较大,素质相对较低

   (四)民营企业高度重视建立科技机构和开展科技活动

   (五)民营企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日益增强

   (六)民营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逐年增加

  四 中国企业创新的行业特征

   (一)企业创新的总体行业特征

    1.高技术行业人才投入规模大,低技术行业人才投入规模小

    2.不同行业之间以及同一行业内部科技活动人员的素质差异明显

    3.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规模与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高度相关

   (二)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的创新特征

    1.创新投入能力

    2.创新活动能力

    3.创新产出能力

  五 中国企业创新的区域特征与比较

   (一)不同省区企业创新指标的排名与比较

    1.科技活动机构及人员情况

    2.科技活动经费、新产品开发及销售情况

    3.科技活动经费的来源分布

   (二)东、中、西部的比较

    1.科技活动情况

    2.科技活动经费、新产品开发及销售情况

    3.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渠道情况

    4.专利申请和受理

  六 政策建议

   (一)要转变观念,增强自主创新意识,促进企业整体创新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三)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四)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完善创新服务环境

   (五)加强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

   (六)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平台

   (七)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七 企业创新案例

   (一)吉利集团创新发展案例

    1.企业概况

    2.企业主要创新活动

     (1)创新战略思路

     (2)体制与机制创新

     (3)研发支撑体系建设

     (4)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

     (5)人才队伍凝聚

     (6)企业品牌塑造与市场营销

     (7)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3.企业创新成效

    4.结语

   (二)神华集团创新发展案例

    1.企业概况

    2.企业创新活动

     (1)创新战略思路

     (2)体制与机制创新

     (3)研发支撑体系建设

     (4)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

     (5)人才队伍凝聚

     (6)品牌塑造与市场营销

     (7)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3.企业创新成效

    4.结语

   (三)海尔集团创新发展案例

    1.企业概况

    2.企业主要创新活动

     (1)创新战略思路

     (2)体制与机制创新

     (3)研发支撑体系建设

     (4)知识产权管理

     (5)人才队伍凝聚

     (6)企业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

     (7)创新文化建设

    3.企业创新成效

    4.结语

   (四)华为企业创新发展案例

    1.企业概况

    2.企业主要创新活动

     (1)创新战略思路

     (2)体制与机制创新

     (3)研发支撑体系建设

     (4)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

     (5)人才队伍凝聚

     (6)品牌塑造与市场营销

     (7)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3.企业创新成效

    4.结语

 中国的科技金融

  一 科技金融概念与内涵

  二 政策性银行支持科技创新

   (一)政策性银行概述

    1.国家开发银行*

    2.中国进出口银行*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二)政策性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现状

    1.国家开发银行

    2.中国进出口银行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三 政策性担保支持科技创新

   (一)政策性担保概述

    1.政策性担保的概念及功能

    2.政策性担保的实现形式

    3.政策性担保的意义

   (二)政策性担保支持科技创新现状

  四 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

   (一)商业银行科技概述

   (二)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现状

  五 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

   (一)创业投资概述

   (二)1985~2009年我国创业政策

   (三)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现状

    1.创业板推出使退出机制多层次化

    2.创业投资机构数量与资金管理额迅速增长

    3.投资来源中国有资本份额依然较大

    4.创业投资行业新兴化,投资资本地区集中化

 创业板:功能、结构与趋势

  一 科技金融的里程碑——创业板推出

   (一)中国创业板的推出之路

   (二)创业板现状概述

    1.创业板设立的意义、市场定位及企业上市条件

    2.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地域概述

    3.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行业概述

  二 创新型国家体系与创业板

   (一)创业板是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科技金融平台

    1.创业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2.创业板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

    3.创业板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创业板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

    5.创业板“宽进宽出”的机制确保科技创新的活力与动力

   (二)创业板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

    1.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支持

    2.创业板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了有效的退出通道

    3.创业板市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创业板:中国自主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希望

    1.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作用

    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发展困境

    3.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三 创业板之电子信息产业

   (一)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三)自主创新、创业板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四)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全球产业布局进一步调整

    2.技术与产品持续创新

    3.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

    4.绿色IT是未来发展重点

  四 创业板之先进制造业

   (一)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2.日本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3.德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二)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背景、现状及未来趋势

    1.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自主创新、创业板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四)先进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控制世界制造中心

    2.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加速融合

    3.绿色化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 创业板之生物与新医药产业

   (一)世界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1.美国的生物制药产业

    2.德国的生物医药产业

    3.日本的生物医药产业

    4.印度的生物医药产业

   (二)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2.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

   (三)自主创新、创业板和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发展

    1.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2.生物医药产业与风险投资

    3.创业板与自主创新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四)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在生物医药产业中居主导地位

    2.市场并购重组高潮迭起,生物制药企业间加强联盟

    3.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六 创业板之新材料产业与新能源产业

   (一)世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2.我国新材料产业存在的问题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2.存在的问题

     (1)基础研发领域投入不足,核心技术瓶颈未有突破

     (2)产业链不完整,市场培育严重落后于产业发展

   (五)自主创新、创业板与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院士与创新型国家建设调研报告

  一 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二 参与调查的两院院士的基本信息

  三 问卷分析

   (一)两院院士参与科研活动的基本情况

    1.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及经费额度情况

    2.发表的论文数量

    3.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4.科研价值取向和研究诉求

   (二)两院院士参与决策咨询和国家科技思想库建设的情况

    1.院士参与决策咨询的基本情况

    2.院士参与决策咨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院士对决策咨询活动的评价

    4.院士参与决策咨询活动的期望和要求

   (三)两院院士参与人才培养的状况

  四 总结和建议

   (一)本调查的主要发现

    1.院士的基本价值观念引导着他们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2.参与课题研究和决策咨询是院士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要形式

    3.政府部门的资助是院士项目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4.院士们积极地参与课题研究,但研究成果的产业化程度有待提升

    5.院士研究成果的转化渠道狭窄,制约了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社会化程度

    6.相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咨询活动,院士们更喜欢参加政府的决策咨询活动

    7.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参与决策咨询活动的类型差异较大

    8.决策咨询活动目标明确,但组织性、系统性不强,部分活动流于形式

    9.院士希望在参与政府决策咨询活动过程中,能够建立一支稳定的运作团队

    10.自身能力不足和专业不符等因素,影响了院士参与决策咨询活动的实际效果

    11.院士们积极参与人才培养

   (二)政策建议

    1.扩展院士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鼓励企业加大对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

    2.拓宽研究成果的转化渠道,提高院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程度

    3.为院士参与决策咨询活动建立一支稳定的运作团队

    4.加强院士工作站的建设,鼓励院士积极运用科技力量服务企业

    5.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改善科研创新环境

    6.建立院士信息库,强化院士参与决策咨询活动的专业吻合度

 关于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建议

  一 中国科技创新投入的情况分析

   1.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对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的引领作用逐步提高

   2.金融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3.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逐步凸显

   4.支持科技创新的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二 中国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一)中国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主要表现

    1.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总量不足

    2.政府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偏低

    3.企业创新投入强度较低

    4.金融市场科技创新融资量少

    5.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资金严重短缺

   (二)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原因

    1.对科技创新投入重视不够

    2.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

    3.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统筹协调不力

    4.金融工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较弱

  三 几点建议

   1.明确工作思路

   2.加大财政投入

   3.完善税收政策

   4.搭建融资平台

   5.加强统筹协调

 法律声明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为深化创新理论研究,动态跟踪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评述年度创新热点,我们继续出版了《创新型国家建设报告(2010)》。在理论层面,报告全面梳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沿革,总结技术与经济增长关系一般研究方法;对创新政策理论和各国经验展开评述,以期为我国创新建设提供借鉴;综述Research Policy 2009年全年文献,以反映创新政策研究的最新动态。在宏观层面,报告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四个角度构建了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创新综合排名,根据该体系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西部、中部五大功能区展开创新的投入产出研究,并提出建议;城市报告构造了要素投入水平、环境支撑能力和效益实现三个维度的创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年GDP排前50名的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并对21个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进行创新案例分析。在微观层面,报告将创新的微观要素——企业、金融支持、人才等与调研和热点问题相结合,并展开讨论。我们从规模、性质、行业、区域四个角度,考察企业创新状况,研究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费投入较高,但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弱;民营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强度不断提高,但存在研发人员素质不高、科技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技术密集程度不同的行业在人才规模、素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上,均存在显著差距;企业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按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科技金融近年发展迅速,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资本市场推出了创业板,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报告针对创业板推出,结合其行业分类特点开展创业板专题研究,着重分析创业板各高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院士问卷调查显示,院士在成果产业化、组建稳定团队等方面存在困惑,而科研体制进一步优化是院士2010年继续关注的问题。

Acemoglu,Daron,Fabrizio Zilibotti,“Productivity Differenc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116 (2),pp. 563-606.

Acmoglu D.,Introduction to Modern Economic Growth,MIT,2007,forthcoming.

Aghion,Philippe,Peter Howitt,“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Econometrica,1992,60,pp. 323-351.

Aghion,Philippe,Peter Howitt.“Growth with Quality Improving Innovations:An Integrated Framework”,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North Holland,Amsterdam,2005,pp. 67-110.

Aghion,Philippe,PeterHowitt,Endogenous Growth Theory,MIT Press,Cambridge,MA. 1998.

Aitken B.,Harrision A.E.,“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Venezuel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3):605-618.

Alaxander Gerschenkron,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Belkhap Press,Harvard University,1979.

Arkinson,Anthony B.,Joseph E. Stiglitz,“A New View of Technological Change”,Economic Journal,1969,LXXXIX,pp. 573-578.

Arrow,Kenneth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pp. 155-173.

Barro,Robert,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A Cross Country Empirical Study,MIT Press,Cambridge,MA. ,1997.

Barro,Robert J.,Xavier Sala-i-Martin,“Convergence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ies, 1991,1,pp. 107-182.

Brock,W. A.,Taylor,M. S.,“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s”,NBER Working Paper 10854,2004.

Barro,Robert J.,Xavier Sala-i-Martin,“Technological diffusion,convergence and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997,2,pp. 2-36.

Barro.R.,Lee,“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3,32,pp.363-394.

Barro,R.,“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106 (2),pp.407-443.

Basu,Susanto,David Weil,“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113(4),pp. 1025-1054.

Becker,Gary S.,Kevin M. Murphy,Robert Tamura,“Human Capital,Fertility,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part 2,1990,pp. S12-S37.

Benhabib,Jess,Mark M. Spiegel,“Huma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North Holland,Amsterdam,2005,pp.935-966.

Benhabibhe J.,Spiegel M.,“Huma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2005,1-52.

Blomstrom,M.,Persson,H.,“Foreign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 efficiency in an underdeveloped economy:Evidence from Mexic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World Development,1983,11,pp.493-501 .

Borensztein,E,De Gregorio,J,Lee,J.W.,“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pp.115-135.

Branstetter Lee,“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 channel of knowledge spillovers?Evidence from Japan’s FDI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6,68,pp.325-344.

Cass,David,“Optimum Growth in an Aggregate Model of Capital Accumul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5,32,pp. 233-240.

Coe,Helpman,Elhanan,“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859 .

Crossman,Gene Elhanan,Helpman,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Cambridge,MIT Press,1991.

Dixit,Avinash K.,Joseph E Stiglitz,“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pp. 297-308.

Elise S. Brezis,Paul R. Krugman,Daniel Tsiddon,“Leapfrogging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A Theory of Cycles in National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83,No. 5 (Dec.,1993),pp.1211-1219.

Fare R.,Grosskopf S.,Norris M.,and Zhang Z.,“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pp.66-83.

Findley,R.,“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A Simple Dynamic Model”,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8,92,pp.1-16.

Gerschenkron A,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Globerman 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s Efficiency Benefits in Canad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12,pp.42-56.

Griliches 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10),pp.92-116.

Grossman,Gene M,Alan B. Krueger,“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 (2),pp.353-377.

Haddad M.,Harrison,“Are there positive spillover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Morocco”,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3,42,pp.51-74.

Howitt,Peter,“Steady Endogenous Growth with Population and R&D Inputs Growi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9,107,pp. 715-730.

Jones,Charles I.,“R&D-Based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95,103,pp. 759-784.

Judd,Kenneth,“On the Performance of Patents” ,Econometrica,1985,53,pp. 567-585.

Keller,W.,“Do trade patterns and technology flows affect productivity growth”,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0,(14),pp.17-47.

Keller,W.,“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42 (3),pp.752-782.

Krugman,Paul,“A Model of Innovation,Technology Transfer,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9,87,pp. 253-266.

Kuznets,Simon,Modern Economic Growth. 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1966.

Lichtenberg F.,van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B.,“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a com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8,42 (8),pp.1483-1491.

Lucas,Robert,“Why Doesn’t Capital Flow from Rich to Poor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pp.92-96.

Lucas,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pp.3-42.

M. Abramovitz,Thinking about Grow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M. Levy,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a setting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Prinston University,1966.

Meadows,D. H.,Meadows,D. L.,Randers,J.,Behrens,W., The limits to growth. Universe Books,1972.

Nelson,Richard R.,Edmund S. Phelps, “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and Economic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6,56,pp. 69-75.

Nelson,Richard R.,Edmund S. Phelps,“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and Economic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6,56,pp.69-75.

P.A. Geroski,“Models of Technology Diffusion”,Research Policy, 2000.

P.A. Geroski,“Models of technology diffusion”,Research Policy 2000,29,pp.603-625.

Park,W.,“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and OECD Economic Growth”,Economic Inquiry,1995,23,pp.571-591.

Paul M.Sweezy,Theor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1942,pp.218-219.

Porter,M.E.,Stern,Scott,Furman,Jeffrey L.,“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NBER Working Paper,No.7876(September).

Prescott,Edward,“Needed:A Theory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pp. 525-553.

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life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0,1996.

Ramsey,Frank,“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Economic Journal,1928,38,pp.543-559.

Rebelo,S.,“Long-Run Policy Analysi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pp.500-521.

Ricardo,David,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UK,1817.

Robert J. Barro,Xavier 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 (2nd ed),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译本,2000。

Rogers,EM.,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Free Press,1995.

Romer,P.,“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8,pp.71-102.

Romer,P.M.,“Endogenous techn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pp.71-102.

Romer,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pp. 1002-1037.

Romer,Paul M.,“Growth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7,77,pp. 56-62.

Romer,Paul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part 1,1990,pp. S71-S102.

Rosenberg,N.,Inside the Black Box:Technology and Econom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Segerstrom,Paul S.,“Endogenous Growth without Scale Effec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8,pp.1290-1310.

Segerstrom,Paul S.,T.C. A. Anant,Elias Dinopoloulos,“A Schumpterian Model of the Product Life Cycl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0,pp. 1077-1091.

Sen,A.K.,Choice of techniques,Srinivasan,T.N.,1962.

Smulders,J. A.,“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Henk Folmer and Landis Gabel(eds),Edward Elgar,2000.

Solow,Robert 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pp. 65-94.

Solow,Robert M.,Growth Theory:An Exposition,Clarendon Press,Oxford,UK. 1970.

Stokey,N.,“Are there limits to Grow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1),pp.1-31.

Uzawa,Hirofumi,“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65,6,pp.18-31.

Xu B.,“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Host Country Productivity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0,62,pp.477-4931.

Yang,Borland,“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Vol. 99,pp. 460-482.

Young,Alwyn,“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Dynamic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pp. 369-405.

Young,Alwyn,“Growth without Scale Effect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06,pp. 41-63.

陈继勇、盛杨怿:《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陈涛涛:《影响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何洁:《FDI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世界经济》2000年第12期。

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江汉论坛》2002年第9期。

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赖明勇、包群、彭水军、张新:《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李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李平:《国际技术扩散及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李平:《技术扩散理论及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

林毅夫、董先安、殷韦:《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6期。

苗文龙、万杰:《经济运行中的技术进步与选择——基于中国技术发展路径与经济增长、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评论》2005年第3期。

潘士远:《技术选择、模仿成本与经济收敛》,《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

潘士远、史晋川:《内生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7期。

潘文卿:《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03年第6期。

史清琪、尚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佟家栋:《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分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王立平:《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魏后凯等:《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决策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局,1990。

徐瑛、陈秀山、刘凤良:《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尹翔硕:《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张海洋、刘海云:《外资溢出效应与竞争效应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3期。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赵奇伟、张诚:《金融深化、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7~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简 介:城市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本书提出从效率、健康两个维度对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评价,并运用这套评价体系对中国35个主要城市进行了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打破了统计数据的局限,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型数据获取方法,并对个别城市进行了进一步的案例剖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供城市决策者参考的建议。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