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2

发达国家电子治理图书

E-Governanc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SAPID:101-5780-3211-63
ISBN:978-7-5097-3239-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稿通过对欧美国家电子治理案例的研究,试图对如下问题做出回答:(1)同种类型的不同国家,发展电子治理有何共性,反映出什么样的不同规律;(2)不同类型国家电子治理发展阶段和方向上有何差异;(3)不同体制类型国家的制度结构对电子治理发展的影响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两者是如何实现互动的。从而总结出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董礼胜 刘作奎
编 辑:李博;段其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政治理论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电子治理研究文献评述

   一 研究的内容和特点

   二 相关研究的缺点和不足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设计

   一 本书的研究假设

   二 本书的研究突破

   三 本书的研究思路

    (一)本书的理论框架

    (二)本书的研究思路

   四 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 国内外电子治理概念介绍

   二 电子治理的发展

    (一)电子治理的发展阶段

     1.政府是主导和焦点阶段

     2.公民成为主导和焦点阶段

     3.政府和公民的平等互动

   三 电子治理的定义

   四 本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子治理发展的决定因素辨析

  第一节 技术决定论评析

   一 技术及其作用

    (一)什么是技术

    (二)技术进步的历史

    (三)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四)作为一种技术的互联网

   二 技术决定论

    (一)技术决定论的内容

    (二)技术决定论的局限

  第二节 制度决定论评析

   一 制度及其作用

    (一)什么是制度

    (二)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 制度主义理论的发展史

    (一)经济学的制度主义

    (二)政治学的制度主义

    (三)社会学的制度主义

   三 制度决定论

    (一)经济制度决定论

    (二)政治制度决定论

    (三)制度决定论的局限

  第三节 技术与制度

  第四节 在电子治理领域两种观点的争论

 第三章 美国和德国的电子治理

  第一节 美国和德国的行政框架

   一 美国的联邦政府结构

   二 德国的联邦政府结构

  第二节 美国和德国电子治理战略的实施

   一 美国电子治理战略策略

    (一)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电子政府战略

    (二)小布什政府时期的电子治理战略

   二 德国电子治理战略策略

  第三节 美国和德国电子治理的特点

   一 美国电子治理的特点

    (一)以联邦政府的引导和规制为主要手段,治理为辅助手段

     1.以政府规制为主导的电子治理建设

     2.以治理为辅助手段的电子政府建设模式

    (二)美国实施电子治理战略的其他控制和激励工具

   二 德国电子治理的特点

    (一)联邦层面:以行政倡议和多元化为主

    (二)州层面:独立计划、区域和业务整合是州电子治理建设的主要特点

    (三)乡镇层面:保持差异性,实行多元治理

     1.德国乡镇层面电子治理建设的差异性

     2.德国乡镇层面电子治理建设的多元化因素

    (四)电子治理统一化的关键治理实体——KoopA ADV

  第四节 美国和德国电子治理的进展

   第一阶段:在线信息提供

   第二阶段:在线服务传递

   第三阶段:在线民主协商与民主决策

  第五节 制度因素对美国和德国电子治理的影响

  第六节 联邦制对电子治理的影响

   一 制度同质性导致的相同障碍

   二 两者做法的互补性问题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英国和法国的电子治理

  第一节 英国和法国的行政框架

   一 英国的单一制政府结构

    (一)主要权力分配

    (二)政府与市民关系

    (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二 法国的单一制政府结构

  第二节 英国和法国的电子治理战略策略

   一 英国的电子治理战略策略

   二 法国的电子治理战略策略

    (一)若斯潘政府的电子治理战略

    (二)拉法兰政府的电子治理战略

  第三节 英国和法国电子治理的共性

   一 单一制中央政府的指导角色

   二 多层次与多角色的协调互动

   三 日趋成熟的在线公共服务

   四 方兴未艾的电子互动模式

  第四节 制度因素对英国和法国电子治理的影响

   一 行政区划的层次和规模差异

   二 中央与地方关系差异

   三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关系差异

  第五节 单一制对电子治理的影响

   一 如何发挥中央政府应有的主导角色

   二 如何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的能动性

   三 如何促进方兴未艾的电子民主进程

   四 如何有力保障公民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第五章 新加坡电子治理研究

  第一节 新加坡电子治理的管理机构、法律保障和战略规划

   一 新加坡电子治理的管理机构

    (一)中央信息技术组

    (二)国家电子商务行动委员会

    (三)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

   二 新加坡电子治理的法律保障

    (一)信息安全法规

    (二)电子交易法规

    (三)电子时代的法律和电子法庭

   三 新加坡电子治理的发展规划

    (一)国家计算机化计划

    (二)国家信息化计划

    (三)IT2000计划

    (四)Infocomm 21计划

    (五)“互联新加坡”计划

    (六)正在实施中的“智慧国2015”计划

  第二节 新加坡电子治理的进展及评估

   一 新加坡电子治理行动计划的实施

    (一)民事服务计算机化项目(1980~1999年)

    (二)电子政府行动计划Ⅰ(e-Government Action Plan Ⅰ,2000~2003年)

    (三)电子政府行动计划Ⅱ(e-Government Action Plan Ⅱ,2003~2006年)

    (四)“整合政府2010”计划

   二 新加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技术开发

    (一)“新加坡一号”(Singapore One)工程

    (二)电子开发应用系统(Electronic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System)

    (三)IT2000计划和Infocomm 21计划

   三 新加坡电子治理成果

    (一)电子公民中心

    (二)在线综合服务应用系统

    (三)网络建设

    (四)公众服务咨询

   四 新加坡电子治理评析

   五 制度因素对新加坡电子治理的影响

 第六章 联邦制、单一制和城市

  第一节 三种制度类型国家电子治理模式的共性

   一 电子治理的定位

   二 电子治理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三 电子治理的制度化保障

    (一)联邦制国家的电子治理制度建设

    (二)单一制国家的电子治理制度建设

    (三)城市国家的电子治理制度建设

   四 以国家层面的政府机构为核心的电子治理运行机制

   五 电子治理的财政激励

   六 一站式服务理念

   七 在电子决策协商与互动上处于停滞状态

  第二节 三种制度类型国家电子治理模式的差异

   一 电子治理阶段设计与进展的差异

    (一)从阶段设计的内容来看

    (二)从电子治理的阶段进展速度来看

   二 电子治理运行机制的差异

   三 电子治理制度建设的差异

    (一)制度的适用范围不同

    (二)规制的效力不同

  第三节 三种制度类型国家面临的挑战

   一 各自面临的挑战

    (一)整合的困境

    (二)财政压力

    (三)参与鸿沟

   二 共同面临的挑战

    (一)个人隐私安全的保护

    (二)政府网站安全的维护

    (三)在线服务的有限性限制

  第四节 不同电子治理发展模式对各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一 有利的影响

    (一)提高政府服务程序的便捷性

    (二)对政府治理领域的拓展

    (三)高效政府的建设

    (四)对阳光政府建设的推进

   二 不利的影响

 第七章 欧盟电子治理发展研究

  第一节 目的由制度确立

  第二节 进程由制度推进

  第三节 内容由制度规范

   一 规制性制度

   二 影响性制度

  第四节 动力通过制度赋予

   一 动力之一:参与决策制度

    (一)欧盟的基本决策制度框架

    (二)欧盟的电子治理决策方式

   二 动力之二:工程评估制度

   三 动力之三:奖励制度

   四 动力之四:财政资助制度

   五 动力之五:协调执行制度

    (一)协调执行的特点

    (二)协调执行的范围

     1.成员国与欧盟的协调

     2.成员国之间的协调

      (1)欧盟主持的协调交流

      (2)自觉的协调沟通

     3.成员国内部的协调

      (1)对英国的影响

      (2)对丹麦的影响

  第五节 欧盟电子治理现状

 第八章 发达国家电子治理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与发达国家电子治理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 电子治理目标的设定

   二 中央的统筹管理

   三 运行机制中地方政府的作用

   四 社会力量的作用

   五 整合的力度

   六 电子治理的建设标准

   七 政策保障

   八 发展现状

    (一)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二)政府网站服务方面

  第二节 发达国家电子治理对中国的启示

   一 建立实现电子治理目标核心价值的制度

   二 推行稳定中央统筹管理的制度

   三 实施发挥地方政府作用的制度

   四 健全吸引社会多元力量积极参与的制度

    (一)参与建设

    (二)参与互动

    (三)参与保障

   五 完善实现资源整合的制度

   六 改善统一建设标准的制度

   七 落实法制保障电子治理的制度

 第九章 对中国电子治理发展战略的展望和建议

  第一节 中国电子治理的前景展望

  第二节 中国电子治理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一 理念变革

   二 组织变革

   三 流程再造

   四 治理结构变革

   五 职能履行方式转变

  第三节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电子治理体系的建议

   一 制定政府主导的电子治理建设方案

   二 营造安全的电子治理规制环境

    (一)加快电子治理专项立法

    (二)加快新旧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

    (三)突出重点分步推进

    (四)加强政策规划工作

   三 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缩小“数字鸿沟”

   四 统一政府门户网站,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五 强化对公务员的培训

 第十章 结论

  一 假设的提出

  二 问题的回答与假设的验证

   (一)同种类型的不同国家,发展电子治理的共性与规律

    1.定位(目标、服务对象)与实际成果相同

    2.电子治理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3.对电子治理的制度化保障

    4.对电子治理的统一领导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5.对电子治理的财政激励

    6.一站式服务理念

    7.个人隐私安全的保护、政府网站的安全维护与在线服务的有限性制约

   (二)不同类型国家在电子治理发展阶段和方向上的差异

    1.电子治理阶段设计与进展的差异

    2.电子治理方向上的差异

   (三)不同体制类型国家的制度结构对电子治理发展的具体影响及其两者的互动

    1.制度结构对电子治理发展的影响

    2.电子治理对制度结构的影响

  三 制度对电子治理决定作用的两面性

   (一)制度对电子治理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的必然性

   (二)制度在电子治理发展中的消极表现

  四 制度的两面性决定作用带来的启示

   (一)如何理解制度在电子治理中的作用

   (二)制度决定作用的启示

    1.对完善电子治理的启示

    2.对制度决定作用的进一步认识

本书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发达国家电子治理进行了创新性分析,通过对联邦制的美国与德国、单一制的英国与法国、城市国家新加坡以及区域治理的代表——欧盟的电子治理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制度对于电子治理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之间,表现为电子治理的差异、面临的挑战、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同作用;还存在于同一政治体制的国家之间,表现在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会形成不同的电子治理策略和运行模式;在超国家层面,电子治理模式也受到现实政治制度的决定性影响。各模式的共同点证明电子治理正是在制度的双向作用力下,对政府目标实现的效能施加影响。本书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我国未来电子治理发展的战略思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陈福卫:《电子政府与政府治理创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陈立川:《欧洲网络治理的现状与问题》,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郭明星等:《经济增长制度决定论的前沿文献综述》,《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8期。

何丰:《制度变迁中的企业创新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电子治理前沿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蒋岩岩:《网络条件下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焦宝文、薛晓户主编《全球电子政府发展概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李希光:《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

李永忠:《新加坡电子政府建设初探》,《电子政务》2006年第7期。

李章程、王铭:《英国电子政府建设进程概述》,中国电子政务网。

刘邦凡:《电子治理引论——面向21世纪电子政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刘邦凡:《论电子治理下的政府管理转变与创新》,《电子政府》2007年第1期。

刘邦凡:《全球电子治理纵览》,《电子政务》2005年第15/16期。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4。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刘作奎:《西方国家的网络治理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年第3期。

马千山:《英国政党对互联网的应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孙杨、张新民:《2008年联合国电子政务报告探析》,《电子政务》2008年第12期。

滕赋骋:《电子治理:超越电子政务的治理模式》,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汪玉凯:《中国电子政务的十年回顾与发展展望(1):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信息界》2009年第12期。

王长胜、许晓平主编《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王浦劬、杨风春:《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向》,《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期。

王元放:《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电子政务》2007年第11期。

王忠民、高树枝:《制度和技术共同决定论》,《人文杂志》1997年第3期。

吴鹏、邓三鸿:《新加坡电子政务案例》,《电子政务》2005年第11期。

夏显波:《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关键因素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9月。

徐有守(中国台湾):《美国合作联邦主义论》,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六十一年(1972)。

许良:《技术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姚国章、林萍:《国际电子政务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姚国章、胥家鸣:《新加坡点子政务发展规划与典型项目解析》,《电子政务》2009年第12期。

叶校正:《电子治理是中国走向善治的有效路径选择》,《电子政务》2007年第4期。

喻国明:《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锐昕主编《电子政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张新红、于凤霞、〔澳〕罗彼得:《聚焦“第四差别”——中欧数字鸿沟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电子政务法研究课题组:《国外电子政府立法总结与分析报告——“电子政务法研究”课题专题报告之—》,《电子政务》2009年第7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组编《国情调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陈锋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

〔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翻译,海南出版社,1996。

〔美〕托斯丹?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

〔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陈波、郁仲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译本。

Acemoglu,Daron,Simon Johnson and James Robinson,Institutions as a Fundamental Cause of Long-Run Growth,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Aikins,Stephen Kwamena,“Web-Enabled Governance:The Challenge of Pursuing Internet-Based Citizen Participation,”doctoral dissertation from the Graduate College at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2005.

Alexander,Cynthia J.,and Leslie A.Pal,Digital Democracy:Policy and Politics in the Wired World,Oxford Univ.Press,1998.

Anthopoulos,Leo G.,Panagiotis Siozos & Ioannis A.Tsoukalas,“Applying Participatory Design and Collaboration in Digital Public Services for Discovering and Re-Designing E-Government Services,”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4(2007).

Backus,Michiel,“E-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HCD Research Brief,No.1,March 2003.

Bellamy,C.,and J.Taylor,Gove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

Berger,Peter and Thomas Luckmann,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Anchor,1967.

Browning,Graeme,Electronic Democracy:Using the Internet to Influence American Politics,Wilton,Conn.:Pemberton Pr.,1996.

Carlitz,Robert D.,& Rosemary W.Gunn,“Online Rulemaking:a Step Toward E-Governance,”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19(2002).

Carter,Lemuria D.,“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a Digital Age: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on the Impacts of the Internet on Voter Turnout,”doctoral dissertation from the Faculty of the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2006.

Chan,Calvin M.L.,Yi Meng Lau & Shan L.Pan,“E-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A macro analysis of Singapore's e-government initiatives,”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5(2008).

Chung,Jongpil,“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Network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doctoral dissertation from the Graduate School of Syracuse University,2005.

Curtin,Gregory G.,Michael H.Sommer,Veronika Vis-Sommer,The World of E-government,Routledge,2003.

Dahlgren P.,“The Transformationof Democracy,”in Axford,B.and Huggins,R.(Eds)New Media and Politics.London:Sage.

Dunleavy,Patrick,Digital Era Governance:IT corporations,the state,and E-govern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Eifert,Martin and Jan Ole Puschel,National Electronic Government:Comparing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Multi-layer Administrations,Routledge,2004.

Evans,Donna,& David C.Yen,“E-Government:Evolving Relationship of Citizens and Government,Domestic,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3(2006).

Fang,Zhiyuan,“E-Government in Digital Era:Concept,Practice,an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puter,The Internet and Management,Vol.10,No.2,2002.

Fuchs,D.,and M.Kaase,Electronic Democracy,in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olitical Science,Quebec,Canada,2000.

Gibson,Rachel K.,Andrea Rommele,Stephen J.Ward,Electronic Democracy:Mobilisation,Organ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Via New ICTs,Routledge,2004.

Gore,A.,Access America:Reengineering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Washington,D.C.,1997.

Graber,D.,The Power of Communication,Managing Information in Public Organizations,CQ Press,2003.

Grant,Daniel R.,and H.C.Nixon,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America,Allyn and Baon INC.,Boston,1975.

Green,Lelia,Communication,Technology and Society,Saga Publication LTD,2002.

Grossman,Lawrence,The Electronic Republic,New York,Viking,1995.

Hsinchun Chen,Lawrence Brandt,Valerie Gregg,Roland Traunmuller,Sharon Dawes,Eduard Hovy,Ann Macintosh,and Catherine A.Larson,Digital Government:E-Government Research,Case Studies,and Implementation,Springer,2008.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Center for Social Innovation,Background Paper to”the Information Society,Bring Administration Closer to the Citizen Conference”,November 1998,organized by the Center for Social Innovation on behalf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Forum/Work Group 5/Public Administration.

Jaeger,Paul T.,“The Endless Wire:E-Government as Globle Phenomenon,”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3,20:323-331.

Katzen,Sally,“Testimony to the Committee on Government Reform,Subcommittee on Government Management,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2000.

Khosrow-Pour,Mehdi,Practicing E-Gover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Hershey,PA,USA:Idea Group Publishing,2005.

Kraft,M.E.,& N.J.Vig(eds),Technology and Politics,Durham & London,1988.

Kuklinski,J.H.,Citizens and Politics:Perspectives from Political Psych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Laynea,Karen & Jungwoo Lee,“Developing Fully Functional E-Government:A Four Stage,”Lianjie,Ma,Jongpil Chung and Stuart Thorson,“E-government in China:B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Administrative Reform,”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2(2),2005.

Levy,Pierre,Cybercultur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1.

Margolis,M.,and D.Resnick,Politics as Usual,Sage,2000.

Martin Eifertand Jan Ole Puschel,National Electronic Government-Comparing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Multi-Layer Administrations,Routledge,2004.

Masuda,Y.,Managing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Blackwell,1990.

Mayer-Sch?nberger,Viktor and David Lazer,Governa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From Electronic Government to Information Government,Cambridge Univ.Press,2007.

Mechling,J.,and T.M.Fletcher,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Government:The Need for New Leadership,Cambridge,MA:John F.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Harvard University,1996

Mechling,J.,and V.Sweeney,Overcoming Budget Barriers:Fu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s in the Public Sector:Strategic Comput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Cambridge,MA:John F.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Harvard University,1997.

Mohamed A.Nour and Rahman A.Abdel,“A Context-based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E-government Initiatives,”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no.25,2008.

Morten Falch and Anders Henten:“Case study:Digital Denmark:from information society to network society,”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4(2000).

Murphie,Andrew and John Potts,Culture and Technology,Palgrave Macmillan,2003.

M?lki?,Matti,Ari-Veikko Anttiroiko,and Reijo Savolainen,eTransformation in Governance:New Directions 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Hershey,PA:Idea Group Pub.,2004.

Naisbitt,J.,Megatrends 2000,Pan,1991.

P.,Norris,Digital Divid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North,Douglass,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Norton,1981;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Nour,Mohamed A.,and Rahman A.Abdel,“A Context-based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E-government Initiatives,”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No.25,2008.

Noveck,Beth,“Paradoxical Partners: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 Electronic Democracy,”Democratization,Spring,7(1),18-35,2000.

Park,Ronnie,“Measur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uccess of E-government Initiatives,”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2007.

Paul G.Nixon and Vassiliki N.Koutrakou and Rajash Rawal,Understanding E-Government in Europe:Issues and Challenges,Routledge,2010.

Paul G.Nixon and Vassiliki N.Koutrakou,E-Government in Europe:Re-booting the State,Routledge,2007.

I.,Pool,Technologies Without Boundari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Powell,Walter and Paul DiMaggio,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Qiang Hong,“Analysis of China's Current Internet Policy,”doctoral dissertation from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2006.

Rash,Wayne,Politics on the Nets,New York,Freeman,1997.

Reddick,Christopher G.,Comparative E-Government,Spinger,2010.

Reddick,Christopher G.,“A Two-Stage Model of E-Government Growth:Theori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or U.S.Cities,”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1(2004).

Relyea,Harold C.,“E-gov: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19(2002).

Riley,Thomas B.,Electronic Governance and Electronic Democracy:Living and Working in the Wired World,SFI Pub.,2000.

Sartori,G.,The Theory of Democracy Revisited,Chatham House Publishers,1987.

Scott,Richard,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Ideas and Interests,Sage Publications,The Third Edition,2007.

Six,Dr Perri,E-governance:Styles of Political Judg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olity,Macmillan,2004.

Soumitra Dutta and Irene Mia,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9-2010:ICT for Sustainability,by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and INSEAD,2010,Switzerland.

Stratford,Juri,“Computerized and Networked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lumn Developments in U.S.Federal E-Government Efforts,”Journa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30(2004).

Street,J.,Politics and Technology,Macmillan,1992.

West,Darrel,“E-Gover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Sector Service Delivery,”paper presented to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San Francisco,August 30-September 2,2001.

Winner,L.,Autonomous Techonology,The MIT Press,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