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与健康图书
status and healthy:the health risks,modical security and medical service accessibility of the peasant
[内容简介] 决定人们的健康的是经济社会地位,而不是病毒和病原体。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差异与城乡差距密切相关,而这种相关性的背后,则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以及城乡居民在社会权利和健康权利方面的巨大差距。农民的经济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健康风险, 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社会权利贫困是当前农民健康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当前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首先是改善其经济社会地位,增强其社会安全和职业安全,降低其健康风险,提高其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改变其生活状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农民真正得了大病还是看不起。农村医疗体系建设的方向应该是为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医疗要防治结合、重防;大病要充分发挥社会互助的作用,扩大新农合的统筹范围。
相关信息
总序
第一编 农民的健康风险
第一章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
一 健康是什么
二 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健康
三 社会经济地位、权利与健康
(一)地位与健康
(二)权利与健康权
第二章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城乡居民健康差距
一 城乡二元的社会体制
(一)城乡二元的就业体系
(二)以就业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的福利保障体系的建立
(三)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投入体系
(四)户籍制——社会权利配置的身份符号
二 农村和农民的贫困化
(一)农民的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
(二)城乡实际差距远远大于数字上的差距
1.填平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任重道远
2.目前城乡生活质量的差距至少在15年以上
三 城乡居民健康差距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民的健康风险
一 财富向上积聚,风险向下积聚
(一)从劳动致富到财富致富
(二)贫困化与健康风险出现叠加效应
二 当前农民面临的各种健康风险
(一)工业污染所导致的健康风险
(二)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
(三)非农务工导致的工伤和职业病
(四)健康知识的缺乏带来的潜在危害
三 健康权的博弈
1.知情权
2.话语权
3.行动权
4.行动能力
第四章 职业病:农民工的致富噩梦
一 开胸验肺:农民工的职业病这样进入公众视野
二 农民工是职业病的主要受害者
三 国家的职业病防治和诊疗力量严重不足
(一)职业卫生监督难以保护大多数农民工的职业健康权益
(二)职业病诊疗力量在萎缩,国家在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领域严重缺位
四 职业病防治:如何惠及农民工?
(一)农民工:挣了几文钱,落了一身病
(二)职业病防治法规难以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
第二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守护农民的健康
第五章 看病难、看病贵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的背景
(一)卫生资源城乡配置不平衡,卫生公平性下降
(二)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问题严重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状况及本研究关注的问题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状况
(二)本研究关注的问题
第六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民医疗服务可及性
一 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一)可及性和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二)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
二 当前我国农民的医疗服务可及性
(一)农民医疗的结构困境
(二)农民的医疗服务可及性问题
三 可及性和公平性:农民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分析框架
第七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民就医行为变化
一 农民的疾病观念与就医行为
二 医疗保障制度对就医行为的影响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民就医行为的变化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后农民医疗行为的变化
(二)农民就医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
1.对疾病认识的改变提高了农民的就诊率
2.通过经济补偿提高了就诊率
第八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与农民医疗服务可及性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模式的新变化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模式的公平性分析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模式探讨
(一)建立新型合作医疗筹资的稳定增长的财政补贴机制
1.合作医疗筹资中稳定增长的财政补贴机制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直接作用
2.从当前拉动内需的角度看,增加合作医疗的财政补贴是拉动内需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3.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增加国家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投入
4.从我国的财政能力来看,政府补贴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农民缴费标准的确定应关注不同收入群体的缴费能力差异
(三)防止逆向选择,在减免较低收入阶层农民缴费同时,变自愿为强制
第九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与农民医疗服务可及性
一 新型合作医疗的主要补偿机制和方法
二 不同补偿模式下实际补偿的总体情况
三 不同补偿模式下的补偿公平性分析
四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机制的探讨
第十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社会评价
一 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评价
(一)参与意愿和保障期待
(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的评价
(三)对医疗机构的评价
(四)对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的认识
二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建议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效果的衡量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影响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的政策建议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目标问题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性问题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费用控制问题
4.农村医疗服务提供问题
第三编 农村医疗服务:能否质优价廉
第十一章 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
一 农村医疗系统的现状
(一)农村医疗机构的状况
二 当前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过剩与人才短缺并存
(二)服务能力不足与过剩并存
(三)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过度市场化*
(四)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错位
三 农民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就医选择
(一)农民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评价
第十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影响
(一)合作医疗资金在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的分布
(二)参合人员就医流向县乡两级,但流向乡镇卫生院的比例在下降
(三)农民就医上移给乡镇卫生院发展带来挑战
二 新农合实施对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影响——W县调查
(一)W县新农合补偿资金流入乡镇卫生院的比例较大
(二)新农合实施后乡镇卫生院有了较快发展
1.乡镇卫生院整合之后形成了一定的竞争
2.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
3.乡镇卫生院创收的压力依然较大
(三)乡镇卫生院发展面临的问题
序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