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85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图书

Reports on China's Population and Labor (No.19)

SSAPID:101-5771-5585-85
ISBN:978-7-5201-4123-9
DOI:
ISSN:

[内容简介] 当前,中国人口结构进入以老年人口增长为主要特征的老龄化阶段。在这样的基本条件下,未来就业形势的稳定、工资增长以及人民社会保障体系等都需要提前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与此同时,全球新兴科技革命对传统劳动关系发起挑战,在稳定就业的前提下,加快人才培养、缩小劳动力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差距、优化劳动者权益保障将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重点。本书分为回顾和展望两大部分,就中国当前及未来的人口和就业问题进行分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作 者: 张车伟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皮书数据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摘要

 中国皮书网

 基本子库

 主编简介

 Ⅰ 总报告

  G.1 中国人口发展四十年(1978~2018)

   一 改革开放之初的人口形势

   二 生育率迅速转变与人口低增长

   三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与人口红利

   四 人口健康水平全面提高

   五 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

   六 人口城镇化和城镇人口分布

   七 人口迁移和流动

   八 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几个趋势性重大转折

    (一)劳动力变化趋势的转折

    (二)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的转折

    (三)生育政策的转向和生育率的回升

    (四)老龄化动力机制的转换

    (五)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

    (六)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

   九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人口综合发展水平

 Ⅱ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专篇

  G.2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就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一 就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轨迹与阶段性特征

    (一)就业繁荣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之一

    (二)改革开放贯穿于就业发展的全过程

   二 就业改革发展的主要表现

    (一)充分就业目标稳步实现

    (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就业质量逐步提升

    (四)就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三 面向新时代的就业发展战略

    (一)就业繁荣发展的不变规律

    (二)就业持续繁荣发展的战略方向

  G.3 我国工资与收入分配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一 引言

   二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资与收入分配变迁

    (一)两次工资改革

     1.新中国成立后的工资调整与第一次工资改革

     2.第二次工资改革

     3.“大跃进”到“文革”结束时期的工资制度调整

    (二)四部门分配关系

   三 改革开放以来功能性分配的变化

   四 规模性分配的变化:基尼系数真的下降了吗?

   五 对策思考

  G.4 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40年城乡劳动力转移

   一 引言

   二 从农村工业化到城镇化

    (一)1978~1992年乡镇企业崛起推动农村非农就业转移

    (二)1993~1996年农村劳动力外迁加速,城镇化开始起步

    (三)1997~2012年全球化推进城镇化跨越式发展阶段

    (四)2013年至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三 未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挑战

    (1)离土不离乡的非农化转移现实困境

    (2)户籍城镇化对农民吸引力不足

   四 启示与政策建议

 Ⅲ 展望:新时代新工作

  G.5 中国新就业形态的就业质量研究:以滴滴出行平台为例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数据与方法

   四 研究结果

    (一)新就业形态就业质量体系构建

    (二)滴滴平台就业质量评价

     1.宏观层面

      (1)新就业形态提高了工作机会的公平性

      (2)新就业形态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平台层面

     3.微观层面

   五 结论

  G.6 互联网使用是否增加了劳动者收入?

   一 引言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模型和数据

    (一)模型

    (二)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四 实证结果

    (一)回归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

   五 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

   六 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技能劳动者的影响

   七 研究结论与启示

  G.7 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的挑战及应对

   一 数字经济带来的就业市场变化

    (一)数字技能成为基本就业技能

    (二)就业方式越来越弹性化

    (三)就业机会发生巨大变化

    (四)产业就业结构和区域就业结构受到显著冲击

   二 数字经济带来的就业制度挑战

    (一)劳动用工制度

    (二)就业保障制度

    (三)就业培训制度

    (四)就业服务制度

   三 国外应对数字经济对就业挑战的经验

    (一)美国经验总结

    (二)欧盟经验总结

    (三)英国经验总结

   四 我国应对数字经济对就业挑战的建议

    (一)完善就业相关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制度和政策的灵活性和普惠性

    (二)重视数字人才培养、数字技能培训,加强数字人力资源开发

    (三)构建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全面优化就业服务体系

    (四)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就业创造能力

  G.8 我国非标准就业的发展及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一 导言

   二 标准就业与非标准就业的界定

   三 我国非标准就业的规模、分布与特征

   四 非标准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五 结语与建议

  G.9 应对新技术革命的一个可行政策工具:全民基本收入

   一 UBI产生背景与基本内涵:从现实到空想

   二 UBI在国际上的试验进展:从空想到现实

   三 UBI在中国的未来:一个基础优良的试验田

 Abstract

 Contents

 法律声明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人口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完成了人口转变,人口质量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口流动高度活跃,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丰厚的人口红利。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刘易斯转折点”的出现,当前劳动力增长处于停滞;劳动年龄人口加速减少和老年人口加速增长,导致人口抚养比将会持续提高;以老年人口增长为主导力量的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这些趋势性的转变不仅直接改变了人口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一年。就业形势稳定至关重要,就业工作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妥善应对过去几年化解产能过剩和地方债务风险过程中积累的潜在就业影响,积极做好就业转移、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相关工作;二是监测贫困人口和脱贫家庭的就业状况,继续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增强脱贫攻坚成效;三是关注边疆民族地区、人口净流出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等就业形势,防止出现局部性大规模失业;四是继续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同时关注退休返聘或再就业人员、农村迁移老年人再就业等新现象,落实相关就业政策。为应对数字经济对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所带来的各项挑战,我国要做好数字经济大环境下就业服务的顶层设计,推动从工业经济的“千人一面”到数字经济下“千人千面”的转变,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跨越发展。为了激发数字经济的全部潜力,政府要完善就业相关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制度和政策的灵活性与普惠性;要重视数字人才培养、数字技能培训,加强数字人力资源开发;要构建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优化就业服务体系;要努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充分发掘数字经济的就业创造能力。

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蔡昉:《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金融经济》2008年第2期。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蔡昉、都阳:《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9期。

陈卫:《2000年以来中国生育水平评估》,《学海》2014年第1期。

都阳、王美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估计及其含义》,《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郭志刚:《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6期。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中国人口流动发展报告2017》,中国人口出版社,2017。

国家统计局:2015,《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

国家统计局:2018,《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

孙敬水、董亚娟:《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王丰、安德鲁·梅森:《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3期。

王金营、杨磊:《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人口学刊》2010年第5期。

王桂新、潘泽瀚:《我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分析》,《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第3期。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6)》,中央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Fang Cai and Dewen Wang. 2005. 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Implications for Growth. in Garnaut and Song(eds)The China Boom and Its Discontents,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

UNDP. 2018. Human Development Indices and Indicators:2018 Statistical Update. http://hdr.undp.org/sites/default/files/2018_human_development_statistical_update.pdf.

World Bank. 2018. Human Capital Index and Components 2018 http://www.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human-capital.

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United Nations,2018.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7. https://population.un.org/wpp/.

United Nations,2018.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2018. https://population.un.org/wup/.

UNESCO. UIS. http://uis.unesco.org/.

World Bank. Health Nutrition and Population Statistics. 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source/health-nutrition-and-population-statistics.

WHO. Global Health Observatory(GHO)data. http://www.who.int/gho/en/.

Fang Cai and Meiyan Wang(2010).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Employment in Transition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38.

Fang Cai,Yang Du,and Meiyan Wang(2011). Labor Market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Protection Mechanism,Background Paper for China 2030,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Chin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Beijing.

国家统计局:《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2018年9月12日。

蔡昉、都阳:《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9期。

蔡昉:《从国际经验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源泉》,《比较》2015年第3期。

蔡昉:《十八大以来就业优先战略的丰富发展》,《人民日报》(理论版)2017年3月21日。

程杰、蔡翼飞、贾朋:《有效挖掘农村劳动力供给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农村工作通讯》2017年第16期。

都阳:《以更高的人力资本水平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动力》,《劳动经济研究》2017年第6期。

高尚全:《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改革40年的回顾与思考》,《全球化》2017年第9期。

高文书、程杰等:《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载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课题组编著《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报告》,中国工商出版社,2016。

高文书、屈小博、程杰:《就业的成就、经验与挑战》,载蔡昉、张车伟主编《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屈小博、程杰:《中国就业结构变化:“升级”还是“两极化”?》,《劳动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

世界银行:《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华盛顿,2016。

王德文、张展新、程杰、侯慧丽:《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张车伟、王博雅、高文书:《创新经济对就业的冲击与应对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5期。

张车伟:《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新特点和就业优先战略新内涵》,《人民日报》(理论版)2017年7月19日。

张车伟:《新经济新就业激活居民增收动力》,《经济日报》2016年12月22日。

杨奎松:《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张车伟、赵文:《我国劳动报酬份额问题——基于雇员经济与自雇经济的测算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

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比较》总第48辑,中信出版社,2010。

甘犁:《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收入差距研究》,《经济资料译丛》2013年第4期。

李实、罗楚亮:《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白重恩、唐燕华、张琼:《中国隐性收入规模估计——基于扩展消费支出模型及数据的解读》,《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杨巧、党琳:《虚拟租金核算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年第9期。

张车伟、赵文(a):《“统计外收入”及其对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的影响——两种统计口径的对比分析》,《劳动经济研究》2018年第1期。

张车伟、赵文(b):《“统计外收入”对基尼系数的影响》,《经济学动态》2018年第10期。

UNDP(2018),Human Development Indices and Indicators:2018 Statistical Update,(http://hdr.undp.org/sites/default/files/2018_human_development_statistical_update.pdf.).

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

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董文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再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9期。

胡鞍钢、吴群刚:《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经济问题》2001第1期。

梁潇:《户籍制度改革“半城镇化之痛”的现状、问题及法律对策——来自重庆“一圈两翼”地区294户农民的调查》,《社科纵横》2013第4期。

陆杰华、韩承明:《论小城镇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1期。

陆铭:《建设用地指标可交易: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的突破口》,《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

于立、姜春海:《中国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

张翼:《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2期。

钟宁桦:《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Cazes S.,Hijzen A.,Saint-Martin A.,Measuring and Assessing Job Quality[J].2015.

Clifton J.,Coming Jobs War[M]. Simon and Schuster,2011.

Walsham,G.,Interpretive Case Studies in IS Research:Nature and Method[J].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1995,4(2).

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16。

赖德胜、苏丽锋、孟大虎等:《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测算与评价》,《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V(11)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课题组:《2017移动出行去产能就业帮扶报告》,2017。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课题组:《新就业,高质量:中国新就业形态就业质量研究报告——以滴滴平台为例》,2018。

Acemoglu D.,P. Restrepo,2016. “The Race Between Machine and Man: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Growth,Factor Shares and Employment”. NBER working paper,No.22252.

Acemoglu D.,1998. “Why Do New Technologies Complement Skills?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lit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9).

Akerman A.,I.Gaarder,M.Mogstad,2015. “The Skill Complementarity of Broadband Interne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5).

Autor D. H.,L. F. Katz,M. S. Kearney,2006.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U.S. Labor Marke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96).

Autor D.H.,D. David,2009. Inequality and Specialization:The Growth of Low-Skill Service Jobs in the United States[J]. MIT Working Paper, No.15150.

Brynjolfsson E.,A. Mcafee,2015. The Second Machine Age:Work,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Deming D.,2017. “Skill Requirements Across Firms and Labor Markets:Evidence from Job Postings for Professionals”.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36(S1).

Dustmann C.,J. Ludsteck,U. Schonberg,2007. “Revisiting the German Wage Structure”. IZA Discussion Paper,No.2685.

Forman C.,A. Goldfarb,S. Greenstein,2012. “The Internet and Local Wages:A puzzl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2).

Freeman R. B.,2002. “The Labour Market in the New Information Economy”. NBER Working Paper,No.9254.

Goos M.,A. Manning,A. Salomons,2009. “Job polarization in Europ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

Goos M.,A. Manning,2007. “Lousy and Lovely Jobs:The Rising Polarization of Work in Britai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89).

Krueger A. B.,R. Hall,2012. “Evid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Wage Posting,Wage Bargaining,and On-the-Job Search”.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4(4).

Reshef A.,2013. “Is Technological Change Biased Towards the Unskilled in Servic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16(2).

Stewart I.,D.De,A.Cole,2015. “Technology and People:The Great Job Creating Machine”.

蔡昉、Richard Freeman、Adrian Wood:《中国就业政策的国际视角》,《劳动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

陈云松:《互联网使用是否扩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CGSS2006的工具变量分析》,《社会》2013年第5期。

陈玉宇、吴玉立:《信息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个人电脑使用回报率的估计》,《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4期。

高梦滔、颜明、毕岚岚:《计算机使用对青年人工资率的影响:来自云南的经验证据》,《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1期。

江永红、张彬、郝楠:《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引致劳动力“极化”现象》,《经济学家》2016年第3期。

克劳斯·施瓦布:《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信出版社,2016。

李飚:《互联网与创业——基于北京市青年创业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年第5期。

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刘树成、李实:《对美国“新经济”的考察与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陆铭、高虹、佐藤宏:《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毛宇飞、曾湘泉:《互联网使用是否促进了女性就业——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分析》,《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6期。

卜茂亮、罗华江、周耿:《Internet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南方人口》2011年第5期。

汪建华:《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开放时代》2011年第11期。

王文彬、吴海琳:《互联网使用及其对社会认同的影响——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江海学刊》2014年第5期。

邢春冰:《分位回归、教育回报率与收入差距》,《统计研究》2008年第5期。

世界银行:《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华盛顿:世界银行》,2016。

邵敏、刘重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的偏向性与我国工资不平等》,《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

周冬:《互联网覆盖驱动农村就业的效果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6年第3期。

D.Acemoglu,P.Restrepo. The Race Between Machine and Man: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Growth,Factor Shares and Employment[J]. Nber Working Papers,2016.

D.Acemoglu. Technical Change,Inequality,and the Labor Market[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40(1).

Decanio. Robots and Humans-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16,49.

Frey,Osborne.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3,114.

Lawson,Daniel. Autom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the Workforce[M]. Dissertations & Theses-Gradworks,2010.

Reed,Lansley. Universal Basic Income: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London:Compass.

Srnicek,Williams. The Future isn’t Working[J]. Juncture,2015,22(3).

World Bank Group(2018),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18:Learning to Realize Education’s Promise.

Zon. Would a Universal Basic Income Reduce Poverty. Maytree Policy Brief,2016.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集团2017~2018年社会责任报告》,2018。

阿里研究院:《AI+:2016人工智能影响力微报告——AI对8大领域及法律规则的影响分析》,2017。

阿里研究院:《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2016。

阿里研究院:《数字经济2.0报告》预测,2017。

波士顿咨询公司、麻省理工学院:《企业如何跨越“AI应用鸿沟”》,《机器人产业》2017年第6期。

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业4.0时代的人机关系:到2025年,技术将如何改变工业劳动力结构?》,2016。

波士顿咨询公司:《迈向2035(上):4亿数字经济就业的未来》,2017。

波士顿咨询公司:《迈向2035(下):攻克数字经济下的人才战》,2017。

波士顿咨询公司:《机器人和AI崛起,服务型经济的春天来了》,《科技中国》2018年2期。

布鲁金斯学会:《数字化和美国劳动人口》,2017。

滴滴:《2017年滴滴出行平台就业研究报告》,2017。

郝建彬:《数字经济下新就业形态顶层设计的思考》,《人才资源开发》2017年第12期。

纪雯雯:《数字经济与未来的工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年第12期。

科技部:《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18。

克劳斯·施瓦布:《第四次工业革命》,李菁译,中信出版社,2016。

蓝志勇、刘洋:《美国人才战略的回顾及启示》,《党政视野》2017年第2期。

玛丽·米克尔:《2015年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2015。

麦肯锡:《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2017。

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1999。

逄健、朱欣民:《国外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数字经济国家发展战略》,《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8期。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摩根大通:《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2016。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2017。

全球企业中心:《平台公司的崛起:一项全球调查》,201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

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7)》,2018。

世界经济论坛:《2016全球人力资本报告》,2016。

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就业(2018)》,2018。

世界银行:《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2016。

世界银行:《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工作性质的变革》,2018。

腾讯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2018。

英国国会:《英国数字经济报告》,2017。

张地珂、杜海坤:《欧盟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举措及启示》,《世界教育信息》2017年第22期。

张茉楠:《新工业革命冲击全球劳动力市场》,《上海证券报》,2016年7月27日,第9版。

张影强、张瑾:《如何促进数字经济创造就业》,《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5期。

智联招聘:《2016年秋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2016。

智联招聘:《2018年夏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20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201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白皮书(2018)》,2018。

陈微波:《共享经济背景下劳动关系模式的发展演变》,《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9期。

都阳:《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劳动经济研究》2014年第2卷第4期。

郭志刚、刘昌宇:《国外劳动关系发展变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理论与改革》2017年第1期。

纪雯雯、赖德胜:《网络平台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与实践分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李骏:《非稳定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内地与香港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5期。

钱叶芳:《非标准雇佣与非正规就业:区分、交集与调整》,《中国劳动》2018年第4期。

王文珍、李文静:《平台经济发展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中国劳动》2017年第1期。

Connelly,Catherine & Daniel Gallagher(2004). Emerging Trends in Contingent Work Research. Journal of Management,30(6).

Eurofound(2015). New Forms of Employment. Luxembourg: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ILO(2016). Non-standard Employment Around the World:Understanding Challenges,Shaping Prospects. Geneva:ILO.

Kalleberg,Arne(2000). Nonstandard Employment Relations:Part-time,Temporary and Contract Work.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6(1).

Mckeown,Tui(2005). Non-standard Employment:When Even the Elite are Precarious.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7(3).

OECD(2015). In It Together:Why Less Inequality Benefits All. Paris:OECD Publishing.

Brian Barry,Real Freedom and Basic Income[J].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1996(09).

Chen Shaohua,Martin Ravallion(2005),Decentralized Transfers to the Urban Poor:China’s Di Bao Program.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memo.

Friedman,Capitalism and Freedom[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Jennifer Golan,Terry Sicular,Nithin Umapathi(2015),Un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s in China:An Analysis of the Rural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Guarantee Program,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7374,Social Protection and Labor Global Practice Group,World Bank Group,July.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 Universal Basic Income:A Policy Option for China beyond 2020? UNDP China Office,July 2017.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16:Digital Dividends. Washington DC:February 2016.

蔡恒进、曹晓丽、黄政:《为全民建立社会保障个人账户的构想——人民币升值红利的再分配》,《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1期。

程杰:《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发展观察》2017年第21期。

崔之元:《市场经济中的公有资产与全民分红》,《商务周刊》2006年第17期。

党爱民:《过剩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菲利普·范·派瑞斯:《基本收入:21世纪一个朴素而伟大的思想》,《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6期。

金炳彻:《基本收入的学理构思与模型研究》,《社会保障评论》2017年第2期。

劳拉·泰森、列尼·门多萨:《“天上掉馅饼”的全民基本收入设想》,《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4期。

梁豪、刘科:《真实自由、资源平等与基本收入——派瑞斯无条件基本收入方案的政治哲学维度》,《南昌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托马斯·史班达:《那些关于“全民基本收入”的事儿》,《IT管理世界》2018年第7期。

王美艳:《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计与实施》,《劳动经济研究》2015年第3期。

王有捐:《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统计研究》2006年第10期。

亚历山德罗·平莎尼、瓦尔基里娅·多米尼克·莱奥·雷戈:《巴西的扶贫政策:家庭补助金计划对受益者的影响》,《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8期。

张蕴岭:《值得思考的“全民基本收入”试验》,《世界知识》2017年第10期。

周建军、黄胤英:《社会分红制度的历史考察:阿拉斯加的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3期。

简 介:本书是《201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姊妹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的名义推出的。本报告预测了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作者: 李扬 李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