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4

中国经济高增长中的信贷扩张与金融扭曲图书

The Credit Expansion and Financial Distortions in the Era of China's High Economic Growth

SSAPID:101-5762-5853-52
ISBN:978-7-5097-4812-1
DOI:
ISSN:
关键词:

信贷管理 金融市场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建立一个引入资本品生产不确定性和信贷约束的干中学世代交叠模型来刻画出口导向型工业化经济增长方式同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并由此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金融扭曲没有阻碍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体制成因。本书可为中国下一步货币金融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供相关研究、从业和决策人员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磊
编 辑:陈凤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附录二 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

 附录一 中国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增长方式的简要辨析

 摘要

 索引

 第一章 导言

  一 货币金融扭曲为什么没有成为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障碍

  二 文献回顾

  三 本书的方法

   (一)经济起飞、储蓄动员和中国货币金融体制改革

   (二)信贷扩张、储蓄动员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

    1.信贷扩张和储蓄动员机制

    2.信贷扩张的金融风险控制

   (三)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面临的挑战

   (四)小结

  四 本书内容安排

 第二章 模型

  一 经济环境

   (一)偏好与禀赋

   (二)消费品生产

   (三)资本品生产

   (四)风险投资项目与金融合同

  二 经济行为

   (一)家庭行为

   (二)信贷市场

    1.借款人(企业家)参与金融网络的必要条件

    2.信贷合同安排优化分析

   (三)金融发展和资本积累的相互决定

    1.资本积累对金融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2.金融发展对资本积累的推动作用

  三 阶段性最优金融发展政策

   (一)来自需求面的金融欠发达与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

   (二)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运行机制

   (三)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的隐性税收

 第三章 经济高增长中的信贷扩张与货币金融扭曲:国际比较和中国经验

  一 政府扶持金融发展的简要国际比较

   (一)先行经济体金融发展中的政府干预

   (二)后起经济体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的实践

  二 来自中国的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发展经验

   (一)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储蓄动员和经济增长

   (二)中国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的形成和经济增长绩效的改进

    1.中国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的形成

    2.中国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和信贷扩张风险控制

    3.小结

  三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扭曲和金融部门风险暴露

    1.汇率风险和对外投资风险

    2.国内信贷风险

    3.利率或证券价格风险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风险控制机制的失灵

   (三)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市场化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风险控制

  四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后记

 ABSTRACT

本书通过建立一个引入资本品生产不确定性和信贷约束的干中学世代交叠模型来刻画出口导向型工业化经济增长方式同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并由此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金融扭曲没有阻碍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体制成因。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面临突破低收入贫困陷阱、实现经济起飞的艰巨任务,中国亟须发展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激励银行信贷扩张,动员储蓄,对所有合格借款人提供充分的信贷支持。中国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的核心机制就是由国家提供金融中介免于破产的隐性担保,信贷利率管制和信贷利率补贴相配合复制低利率信贷集中性均衡。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所选择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增长方式获得有效的信贷扩张风险控制机制。在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增长方式下,中国的增长动力来自外部技术引进推动的国内要素和资本积累。在这一增长方式下,由于并不承担技术创新和市场销售的风险,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产品生产上,并可通过干中学带来的学习效应逐步降低。这就造成中国经济风险程度较低,也为控制国家隐性担保下的信贷扩张风险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在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增长方式下,中国较低的经济风险程度意味着选择投资时机的价值不大,国家隐性担保下的信贷扩张可以在通过银行提前清算控制风险的同时,为迅速投资和生产提供最为便利的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借助其具有足够深度和宽度的资本市场,以供给合格储蓄工具方式,集中承担和处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销售上的更高的风险,并可以为其经常项目赤字融资。与此相对应,类似中国这样的后起经济体则通过将各种形式的流入资本再投资于发达经济体资本市场,比如美国国债市场,达到转移风险、抑制信贷过度扩张的目的。因此,中国借助银行提前清算和流入资本再投资于美国国债市场两大风险控制机制,在反周期宏观调控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配合下,有效控制了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的信贷扩张风险。正是得益于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增长方式的相互配合,尽管中国产生了一系列货币金融扭曲,但人均GDP还是在2003年达到1000美元,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起飞。然而,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国内要素价格飙升,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剧了中国转变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增长方式的压力,也造成动员性货币金融体制风险控制机制面临全面失灵的危险,并对其提出市场化转型要求。

[1]奥斯卡·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王宏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文、彼得·温纳齐克:《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苏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

[3]蔡社文:《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分析》,《预算管理会计月刊》2007年第7期。

[4]曹远征、马骏:《问计国家资产负债表》,《财经》2012年6月。

[5]常欣:《中国资产负债表评估:地方政府部门分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讨论稿,2011。

[6]曹尔阶、李敏新、王国强:《新中国投资史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7]陈昌兵:《贸易余额的影响机制及计量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稿,2009。

[8]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9]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10]陈雨露、马勇:《社会信用文化、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业组织形式》,《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11]大卫·兰德斯:《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谢怀筑译,华夏出版社,2007,第2版。

[12]樊明太:《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3]葛致达:《财政、信贷与物资的综合平衡问题》,《经济研究》1963年第10期。

[14]G.M.格罗斯曼、E.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何帆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5]黄达:《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

[16]黄达、周升业:《什么是信用膨胀,它是怎样引起的?》,《经济研究》1981年第11期。

[17]黄志忠、陈龙:《中国上市公司赢利成长规律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12期。

[18]姜国华、王汉生:《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应该被“ST”吗?》,《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19]蒋跃:《当前流动资金短缺机制及其缓解对策》,《经济研究》1986年第5期。

[20]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陈雨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1]卡罗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田方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2]李富强、董直庆、王林辉:《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23]林继肯:《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

[24]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三联书店,1999。

[25]刘霞辉:《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26]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

[27]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卢骢译,三联书店,1988。

[28]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周庭煜等译,三联书店,1997。

[29]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30]吕江林:《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股价变动做出反应?》,《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31]M.宾斯维杰:《股票市场,投机泡沫与经济增长》,张建森译,三联书店,2003。

[32]尼尔斯·赫米斯、罗伯特·伦辛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理论与经验》,余昌淼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3]皮埃尔·理查德·阿根诺、彼得·J.蒙蒂尔:《发展宏观经济学》,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版。

[34]平新乔、李自然:《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的确定与虚假信息披露》,《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35]钱彦敏:《论企业外部性行为与货币政策效率》,《经济研究》1996年第2期。

[36]尚明、吴晓灵、罗兰波:《银行信用管理与货币供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7]沈艺峰、田静:《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定量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11期。

[38]石建民:《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39]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财政部世界银行业务司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40]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财政部世界银行业务司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41]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的反思》,王玉清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2]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43]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4]童盼、陆正飞:《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45]王广谦:《提高金融效率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46]汪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47]王晋斌:《金融控制、风险化解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48]王晋斌:《金融控制政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49]王一江:《经济改革中投资扩张和通货膨胀的行为机制》,《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

[50]小罗伯特·E.卢卡斯:《经济发展讲座》,罗汉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1]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52]西拉、蒂利、托特拉:《国家、金融体制与经济现代化》,吕刚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53]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张凤林译,商务印书馆,2009。

[54]杨胜刚、朱红:《中部塌陷、金融弱化与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持》,《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55]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6]易纲、林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57]约翰·C.科菲:《看门人机制:市场中介与公司治理》,黄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8]张杰:《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

[59]张杰:《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60]张磊:《后起经济体为什么选择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世界经济》2010年第9期。

[61]张兴胜:《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2]张卓元:《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经济学思考》,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63]赵进文、黄彦:《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模型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64]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6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干中学、低成本竞争机制和增长路径转变》,《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6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67]钟伟、宛圆渊:《预算软约束和金融危机理论的微观建构》,《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68]周叔莲、吴敬琏、汪海波:《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人民日报》1978年12月31日。

[69]周业安:《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70]Ben S.Bernake and Mark Gerter,“Agency Costs,Net Worth and Business Fluctua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9),1989.

[71]Bencivenga,Valerie R. and Smith,Bruce D.,“Deficits,Inflation and The Banking Syst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Optimal Degree of Financial Repression”,Oxford Economic Papers(44),1992.

[72]Benjamin M.Friedman,Kenneth N.Kuttner,Ben S.Bernake and Mark Gerter,“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Short-Term Credit Markets:An Analysis of Prices and Quantitie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1993.

[73]Boyreau-Debray,G.,“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Growth:Chinese Style”,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3027,2003.

[74]Carroll,Christopher D. and Weil,David N.,“Saving and Growth:A Reinterpretation”,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40),1994.

[75]Evans,Peter,Embedded Autonomy: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76]Gavin,Michael,Hausmann,Ricardo and Talvi,Ernesto,“Saving Behavior in Latin America:Overview and Policy Issues”,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Office of the Chief Economist Working paper,No.346,1997.

[77]Hellmann,T.,K.Murdock and J.Stiglitz,“Financial Restraint:Toward a New Paradig”,forthcoming in M.Aoki,M.Okuno-Fujiwara and H.Kim eds,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78]IMF,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 Assessment,IMF Country Report,No.11/321,2011.

[79]J.C.Berthelemy and A.Varoudakis,“Economic Growth,Convergence Clubs,and The Rol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Oxford Economic Papers(48),1996.

[80]Jeremy Greenwood and Boyan Jovanovic,“Financial Development,Growt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98),1990.

[81]Maxwell J.Fry,“In Favour Of Financial Liberalisation”,Economic Journal(107),1997.

[82]Mckinnon,Ronald 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

[83]Mckinnon,Ronald I.,The Order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2nd ed,(Baltimore,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1993).

[84]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Putting China’s Capital to Work:The Value of Financial System Reform”,2006.

[85]Niloy Bose and Richard Cothren,“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Loan Contracts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9),1997.

[86]Pagano.Macro,“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An Overview”,Financial Markets Group Discussion Paper,No.153,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1992.

[87]Patrick H.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4),1966.

[88]Ricardo J.Caballreo,Emmanuel Farhi,Mohamad and Pierre-Olivier Gourinchas.,“An Equilibrium Model of ‘Global Imbalances’and Low Interest Rates”,NBER Working Paper,No.11996,2006.

[89]Rioja,F. and N.Valev,“Finance and the Source of Growth at Various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 Inquiry(42),2004.

[90]Robert G.King and Ross Levine,“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8),1993.

[91]Rorbini,N. and Sala-I-Martin,X.,“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39),1992.

[92]Rudiger Dornbush and Alejandro Reynoso,“Financial Factor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9),1989.

[93]Shaw,E.,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94]Valerie R.Bencivenga,Bruce D.Smith,“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8),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