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53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研究图书

A Study on Mainstream Culture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SSAPID:101-5753-0268-68
ISBN:978-7-5097-9686-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具体地分析了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形成与确立,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基本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重点梳理了儒家文化主流地位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主流文化认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带给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介绍了美国、苏联和日本主流文化认同的经验;提出了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基本原则、应有意识、基本维度和基本途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卓越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青年学者论丛
作 者: 薛焱
编 辑:曹义恒;肖世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后记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界关于主流文化认同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关于主流文化的研究

    (三)国内学界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

   二 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重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局限

   一 本书的创新之处

   二 本书的局限

 第一章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概论

  第一节 文化与主流文化

   一 文化的内涵

   二 主流文化的内涵界定

   三 主流文化的作用

  第二节 认同的解析

   一 认同的概念

   二 认同的特征

   三 认同的功能

   四 认同的影响因素

   五 认同实现的规律

  第三节 主流文化认同

   一 主流文化认同的内涵和特征

   二 主流文化认同的价值

   三 主流文化认同的机制

   四 主流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内涵厘定

   一 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当代”界说

   二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界定

   三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内涵

 第二章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现状

  第一节 探索与抉择: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形成与确立

   一 剧变中的探索: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形成

   二 转折中的抉择: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确立

  第二节 差异与分殊: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基本状况

   一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总体状况

   二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具体状况

  第三节 冲击与挑战: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面临的问题

   一 技术主义与互联网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冲击

   二 多元文化和价值交锋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挑战

  第四节 分化与冲突:影响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

   一 变革中的分化:影响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内部因素

   二 开放中的冲突:影响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外部因素

 第三章 中国古代主流文化认同的有益启示

  第一节 儒家文化主流地位的历史演变

   一 政治建构:儒家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

   二 社会接纳:儒家文化主流地位的巩固

   三 千年变局:儒家文化主流地位的沦丧

  第二节 中国古代主流文化认同的发展历程

   一 精英倡导:中国古代主流文化认同的形成

   二 社会契合:中国古代主流文化认同的发展

   三 精神裂变:中国古代主流文化认同的瓦解

  第三节 中国古代主流文化认同的有益启示

   一 国家认同与推行:实现主流文化认同的关键

   二 社会适应与契合:实现主流文化认同的根本

   三 雅俗兼具与包容:实现并维系主流文化认同的必然要求

   四 环境自由与宽松:主流文化壮大并实现认同强化的必要条件

 第四章 国外主流文化认同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主流文化认同的经验借鉴

   一 美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和特点

   二 美国主流文化认同的主要实现方式

   三 美国主流文化认同成功的经验

  第二节 苏联主流文化认同失败的教训

   一 苏联主流文化认同的建构及其内在矛盾

   二 苏联主流文化认同的蜕变和瓦解

   三 苏联主流文化认同失败的教训

  第三节 日本主流文化认同曲折历程的启示

   一 羽化与蜕变:日本主流文化认同的近代转型

   二 反思与重塑:战后日本主流文化认同的发展

   三 崛起与张扬:日本主流文化认同的新建构

   四 主体与价值:日本主流文化认同曲折历程的启示

 第五章 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基本方略

  第一节 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基本原则和应有意识

   一 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基本原则

   二 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应有意识

    (一)政治意识和底线意识是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立场意识

    (二)主体意识和战略意识是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思维意识

    (三)全球意识和历史意识是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视野意识

  第二节 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基本维度

   一 遵循认同实现的规律是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基础

   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关键

   三 在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是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根本

  第三节 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基本路径

   一 精英引领与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

   二 教育倡导与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

   三 文化创新与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

   四 大众传媒与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

 结语

 总序

本书全面具体地分析了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形成与确立,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基本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重点梳理了儒家文化主流地位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主流文化认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带给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介绍了美国、苏联和日本主流文化认同的经验;提出了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基本原则、应有意识、基本维度和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受到技术主义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面临严峻挑战。我们须明确坚定的政治性、底线性立场,树立主体性和战略性的思维,保持全球性和历史性的视野,以巩固和强化中国当代主流文化认同。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2。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

《毛泽东文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3。

《毛泽东文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96。

《毛泽东文集》第6~8卷,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

《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

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

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

吴兢编《贞观政要》,王贵标点,岳麓书社,2000。

《韩非子·显学》,中华书局,2010。

王利器撰《新语校注·辅政》,中华书局,2012。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2007。

《礼记·经解》。

《左传·昭公二五年》。

《管子·心术上》。

《荀子·非十二子》。

《艺文类聚》卷五四引《慎子》。

《商君书·画策》。

《商君书·慎法》。

《史记·商君列传》。

《韩非子·饰邪》。

《韩非子·五蠹》。

《晋书·刑法志》。

《贞观政要》卷六。

《汉书》卷七十一《于定国传》。

《礼记·礼运》。

《孟子·离娄下》。

《后汉书》卷七十六。

《荀子·荣辱》。

《论语·子路》。

《中庸》。

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

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袁刚:《隋炀帝传》,人民出版社,2001。

吴光辉:《传统与超越:日本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曹泽林:《国家文化安全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6。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7。

于炳贵、郝良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任光宣:《俄罗斯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陈来:《东亚儒学九论》,三联书店,2008。

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8。

于朝晖:《战略传播管理》,时事出版社,2008。

张文木:《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重庆出版社,2009。

肖伟:《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历史原点》,新华出版社,2009。

刘书林、蔡文鹏、张小川:《斯大林评价的历史与现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王能东:《技术生存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0。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10。

江西元:《中西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特性》,时事出版社,2010。

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

张允熠:《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0。

马广利:《文化霸权: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黄力之:《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人民出版社,2011。

杨劲松:《日本文化认同的建构历程——近现代日本人论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张维为:《中国震撼》,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陈开举:《话语权的文化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三联书店,2012。

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江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衣俊卿、胡长栓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郑永年:《为中国辩护》,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郑永年:《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东方出版社,2012。

沈壮海:《文化软实力及其价值之轴》,中华书局,2013。

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商务印书馆,2013。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韩源等:《国家文化安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李希光、顾小琛:《舆论引导力与文化软实力》,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江畅、戴茂堂、周海春等:《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及其构建研究(研究报告集)》,人民出版社,2013。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商务印书馆,2013。

戴茂堂、周海春、江畅等:《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及其构建调查(调查报告集)》,人民出版社,2014。

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甘阳:《通三统》,三联书店,2014。

郭齐勇:《文化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三联书店,2014。

江畅:《论价值观与价值文化》,科学出版社,2014。

李中元:《文化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14。

丁学良:《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东方出版社,2014。

佘双好等:《大众化时代化中国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路径》,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朱哲:《教育哲学思想片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

詹小美:《民族文化认同论》,人民出版社,2014。

朱喆、薛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论析》,周海春主编《中国文化发展论坛(201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张维为:《中国超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张文木:《中国地缘政治论》,海洋出版社,2015。

王均熙编著《汉语新词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张学智编《贺麟选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人民出版社,2003。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周琪主编《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辞典》(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李安强主编《世界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

李慎明主编《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玛雅主编《美国的逻辑》,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于平、傅才武主编《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周和平主编《文化强国战略》,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13。

孙承主编《日本软实力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周海春主编《中国文化发展论坛(201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新华出版社,2002。

〔美〕罗伯特·贝拉:《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王晓山、戴茸译,三联书店,2003。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10版),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美〕托马斯·弗兰克:《酷的征服:商业文化、反主流文化与嬉皮消费主义的兴起》,朱珊、胡传胜、孙东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Kenneth C.Wallis,James L. Poulton:《内化》,王丽颖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张娓莹、张俊彪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美〕奈森·嘉戴尔斯、迈克·麦德沃:《全球媒体时代的软实力之争》,何明智译,中信出版社,2010。

〔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10。

〔美〕赵志裕、康萤仪:《文化社会心理学》,刘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美〕梅尔文·P.莱弗勒:《人心之争》,孙闵欣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战略远见》,洪漫、于卉芹、何卫宁译,新华出版社,2012。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3版),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美〕理查德·F.库索尔:《法兰西道路》,言予馨、付春光译,商务印书馆,2013。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3版),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美〕约瑟夫·奈:《软实力》,马娟娟译,中信出版社,2013。

〔美〕约瑟夫·奈:《巧实力》,李达飞译,中信出版社,2013。

〔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14。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美〕兰德尔·柯林斯、〔英〕迈克尔·曼、〔美〕格奥吉·杰尔卢吉扬、〔美〕克雷格·卡尔霍恩:《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徐曦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美〕费正清编《中国的世界秩序》,杜继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10。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编《全球趋势2030——变换的世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译,时事出版社,2013。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英〕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郭忠华编《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英〕阿尔福特:《好莱坞的强权文化》,杨献军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英〕克里斯·巴克:《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孔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92。

〔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张俊彦译,商务印书馆,2003。

〔日〕青木保:《日本文化论的变迁》,杨伟、蒋葳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日〕渡边靖:《美国文化中心: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金琮轩译,商务印书馆,2013。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邱伟立译,华夏出版社,2009。

〔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1卷,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14。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奇炎、陈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刘成富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

〔法〕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论美国的文化》,周莽译,商务印书馆,2013。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形成的根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12。

〔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12。

〔新加坡〕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邱道隆译,东方出版社,2014。

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

张光鸿:《文化全球化视野中的“和而不同”》,《孔子研究》2001年第2期。

张允熠、张瑞涛:《论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几个特征》,《安徽史学》2003年第1期。

殷晓蓉:《因特网与反主流文化运动》,《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3期。

李艳丽、何家伟:《非主流文化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刘德龙、刘德增:《正确认识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挑战》,《齐鲁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董小川:《美利坚民族认同问题探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韩星:《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学与中国文化整合》,《东方论坛》2006年第1期。

向卿:《国学与近世日本人的文化认同》,《日本研究》2006年第2期。

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

赖美琴:《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

冯向辉:《论全球文化形成中的文化认同与冲突》,《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贺彦凤、赵继伦:《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蔡陈聪:《中日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差异与启示》,《求索》2007年第3期。

高峰:《美国文化的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王十禾:《主流文化与网络文化:两种精神维度的融合与差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2期。

贾磊磊:《主流文化的体系建构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电影艺术》2008年第1期。

杨建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属性和建设路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翟学伟:《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对中国人价值变迁机制的探讨》,《开放时代》2008年第1期。

范可:《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世界民族》2008年第2期。

樊超:《自我实现与文化认同——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社会分析》,《理论界》2008年第2期。

姚晓蒙:《质疑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儒学说》,《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2期。

赵文学:《论清教主义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张先亮、戢广南:《文化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之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代金平、郝烨:《信息时代中国主流文化整合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矛盾——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一种探讨》,《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理论探索》2008年第6期。

陈继静:《国际冲突语境中的互联网传播(1999~2008):多元表达的文化认同阐释》,《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9期。

李白鹤:《文化认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汉论坛》2008年第11期。

蒋平:《多元文化整合机制的缺失及其现实影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刘德龙、刘若斌:《西方强势文化的深刻影响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东岳论丛》2009年第3期。

陆益龙:《社会主义市场转型中的文化矛盾》,《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唐克军、陈华洲:《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美国公民教育中有关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论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4期。

金华:《西方消费主义的软力量分析》,《求索》2009年第5期。

张军、张桂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主流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阮朝辉:《论个性自由与民族主流文化认同》,《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6期。

邓楠:《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流文化建设》,《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调查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刘丹忱:《试论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关系和特点》,《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陶家俊:《文化转化与文化认同——兼论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认知重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王宁:《重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和文化认同》,《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祝远娟:《以文化认同增进我国阶层关系的和谐》,《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郑晓云:《澳门回归后的文化认同变化与整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韦文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文化认同及思考》,《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吴玉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建》,《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陈莉莉:《现代信息手段推动主流文化认同研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5期。

欧阳康:《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彭慧、潘国政:《新形势下中华文化认同与海外统一战线工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曾宪灵:《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文化认同》,《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73.6%受调查者认为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主流文化怎么了”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人民论坛》2010年第24期。

李武装:《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认同”辨识》,《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游淙祺:《身体、不良信念与文化认同的基本态度:从萨特谈起》,《现代哲学》2011年第1期。

王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主流文化热点培育》,《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郭小川:《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贾友军:《新疆地区主流文化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应对策略》,《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第2期。

雷勇:《论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及其现代建构》,《世界民族》2011年第2期。

胡小岩、史鹤:《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与调控》,《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王宇:《文化的网络化生存与主流文化氛围的建构》,《前沿》2011年第3期。

曾楠:《历史与逻辑:当代文化认同的中国阐释》,《学术探索》2011年第3期。

陈占江:《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及重塑》,《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卢衍鹏:《主流文化的解构与文化研究的重生》,《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4期。

徐志远、龙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机制和规律》,《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周书灿:《文化认同在中国早期国家经略与民族整合过程中的功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苏振芳:《论文化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苏振芳:《两岸青年文化认同与两岸和平发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涂浩然、卢丽刚:《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建构中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前沿》2011年第7期。

施涛:《主流文化与青年群体亚文化辨析》,《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姚必鲜:《网络流行语对主流文化的僭越与消融》,《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0期。

吴建民:《何以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人民论坛》2011年第28期。

姜华:《全球语境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哲学思考——韦伯关于德国文化问题研究的启示》,《求是学刊》2012年第2期。

邓淦之:《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两种文化维度的差异、联系与融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

郑元景:《网络时代文化软实力竞争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

黄勇、王艺帆、何艳萍:《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动态——主流文化遭遇非主流文化“楞次定律”的作用》,《前沿》2012年第5期。

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认同问题》,《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5期。

王霞:《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与边疆文化安全》,《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第5期。

赵海峰:《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文化认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5期。

龙玉红、段涛涛:《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民考民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例》,《新疆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杨宜音:《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王庆、廖继超、唐山清:《关于以主流文化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思考》,《学术论坛》2012年第6期。

王桂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主流文化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6期。

张雁军、马海林:《西藏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模式研究》,《青年研究》2012年第6期。

辛红:《以主流文化自觉培育文化强国自信》,《艺术百家》2012年第7期。

杨建义:《大学生文化认同机制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

龚丹:《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大众化论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6期。

叶飞:《教育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与文化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8期。

顾洪英:《流行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期。

程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邓斌、杨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民教育全过程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2期。

檀宝生:《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发展倾向及引领路径研究》,《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年第2期。

姜微微:《西方青年文化对今天主流文化的影响——以20 世纪中叶的美国为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庞德英:《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与和谐》,《长白学刊》2013年第3期。

尤华:《主流文化与多元化文化的关系论证》,《前沿》2013年第3期。

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3期。

沈建波:《社会心态视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郭国祥、杨光红:《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创新的价值取向》,《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江畅:《主流文化存在的三种样态及我们的战略选择》,《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韦春北:《价值哲学视域中主流文化认同的价值基点、视野和原则》,《学习论坛》2014年第1期。

苗普生:《文化认同:新疆历次动乱的深层次原因及历代应对之策》,《史学集刊》2014年第1期。

俞吾金:《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三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付秀荣:《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三重转换》,《求实》2014年第4期。

朱哲、薛焱:《价值自觉、价值自信与价值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第5期。

柴焰:《积极建构主流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

傅华:《全球认同与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光明日报》2006年4月18日。

沈望舒:《文化认同的条件、动力论》,《北京日报》2008年2月25日。

祁进玉:《消费全球化与文化认同》,《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29日。

托马斯·麦格奈尔:《表层文化、深层文化和文化认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24日。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

张健:《核心价值体系:人民诉求与社会主义的当代使命》,《光明日报》2012年6月16日。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沈壮海:《把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光明日报》2013年1月5日。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张岂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人民日报》2014年5月16日。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探讨》,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3。

姚登权:《全球化与民族文化——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的考察》,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4。

沈洪波:《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5。

孙万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5。

肖萍:《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

黄慧玲:《美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霸权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8。

曲文波:《中国文化安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8。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0。

张冉:《文化自觉论》,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0。

张学标:《全球化时代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传播》,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0。

操奇:《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博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11。

李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1。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1。

李琳:《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

郝良华:《美国文化霸权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2。

张江彩:《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2。

张宏斌:《秦汉国家形态建构中的儒教因素——以董仲舒思想为中心进行的考察》,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魏明:《全球信息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余晓慧:《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文化认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2011。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2。

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2。

闫世东:《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虚无现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13。

许瑶:《中国转型时期的国家形态: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14。

A.L. Kroeber,Clyde Kluckhohn,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 and Definitions(New York:Vintage Books,1952).

Herbert Schiller,Mass Communications and American Empire(Boston:Beacon,1971).

Jack Snyder,Soviet Strategic Culture:Implications for Limited Nuclear Operations(Santa Monica,Cal.:RAND,R-2154-AF,September 1977).

Jack Snyder,Myths of Empire: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Ambitions(New York:Ithaca,1991).

John Arquilla,David Ronfeldt,The Emergence of Noopolitik:Toward an American Information Strategy(RAND Corporation,1999).

Evan A. Feigenbaun,China’s Techno Warriors: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ic Competition from the Nuclear to the Information Age(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Forrest E. Morgen,Compellence and Coercive Diplomacy of Imperial Japan:Implications for Coercive Diplomac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Westport: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3).

Susan L. Shirk,China:The Fragile Superpower(New York:OUP USA,2007).

Susan Moeller,Openness & Accountability:A Study of Transparency in Global Media Outlets(ICMPA,University of Maryland,2009).

Jeffery N. Wasserstrom,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Robert W. McChesney,Digital Disconnect:How Capitalism Is Turning the Inter-net Against Democracy(New York:The New Press,2013).

Stuart Poore,ed.,Neorealism Versus Strategic Culture(Aldershot:Ashgate,2004).

Monroe E. Price,Daniel Dayan,eds.,Owning the Olympics:Narratives of the New China(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8).

H. Lasswell,“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Lyman Bryson,ed.,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New York:Cooper Square,1964).

Liu Shu-hsien,“Confucian Ideals and the Real World:A Critical Review 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 Thought,” in Tu Wei-ming,ed.,Confucian Traditions in East Asian Modernity:Moral Education and Economic Culture in Japan and the Four Mini-Dragon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Robert B. Zoellick,Whither China: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paper re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New York City,September 2005).

Elizabeth C. Economy,Adam Segal,“China’s Olympic Nightmare:What the Games Mean for Beijing’s Future,” Foreign Affairs 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