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5

国际人权条约的国内适用研究图书

Domestic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reaties : Worldwide Perspective

SSAPID:101-5738-0100-22
ISBN:978-7-5097-5143-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的适用的理论基础即“条约必须恪守”的原则出发,对联合国人权九公约和欧盟、北美、非洲几个区域人权条约在国内的适用作了实证分析,还对中国的情况作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法领域中的效力及特征,分析了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使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对国家如何更好履行条约义务、保障人权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际法论丛
作 者:戴瑞君
编 辑:赵建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国际法论丛》编辑委员会

 索引

 后记

 导论

  一 本书研究的问题

   (一)“国际人权条约”

   (二)“国内适用”

  二 本书的研究视角、思路及方法

   (一)本书的研究视角

   (二)本书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三 本书的特色及创新

 第一章 人权的国际保护与人权的国内保护

  第一节 人权的国际保护

   一 什么是人权的国际保护

   二 人权国际保护的源起与发展

    (一)20世纪之前人权国际保护的萌芽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权国际保护的有限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权国际保护的全面发展

   三 人权国际保护的现状

    (一)国际社会对侵犯人权行为的预防

     1.联合国保护人权的宪章机制

     2.联合国保护人权的条约机制

     3.联合国保护人权的宪章机制与条约机制的关系

     4.区域人权保护机制

    (二)国际社会对严重侵犯人权行为的惩治

     1.联合国建立或协助建立的国际法庭

     2.国际刑事法院

  第二节 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

   一 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内管辖事项”

   二 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三 “保护的责任”与国家主权

  第三节 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内保护的关系

   一 人权的国内保护是人权保护的基础

   二 人权的国际保护是国内保护的补充

   三 人权的国际保护监督并促进人权的国内保护

 第二章 国际人权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

   一 条约必须遵守: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关系的指导原则

   二 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发展

    (一)一元论

    (二)二元论

    (三)协调论

    (四)自然调整说

   三 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上的接受

   四 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相互地位

    (一)条约在国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不同条约在国内法上的效力等级

     1.缔约权对条约效力等级的影响

     2.缔约程序对条约效力等级的影响

     3.条约的性质对条约效力等级的影响

   五 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

   六 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冲突与协调

    (一)国内法优于条约

    (二)条约与除宪法之外的一般国内法处于同等地位

    (三)条约优于一般国内法

    (四)条约优于宪法

  第二节 国际人权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

   一 国际人权条约体系

    (一)国际人权条约体系的历史沿革

     1.联合国人权条约体系的历史沿革

     2.区域人权条约体系的历史沿革

    (二)国际人权条约体系的现状

     1.联合国人权条约体系

     2.区域人权条约体系

     3.联合国人权条约体系与区域人权条约体系的关系

   二 国际人权条约与其他条约相比的共性与个性

    (一)国际人权条约与其他国际条约的共性

    (二)国际人权条约的个性

     1.国际人权条约缔约国义务的不对等性

     2.国际人权条约监督机制的准司法性

     3.国际人权条约体系正在实现从规范宣示型向规范实施型制度的转变

   三 国际人权条约与国内法关系的宪法规定

    1.人权条约在法律位阶上优于法律甚至等同于宪法

    2.人权条约是解释宪法基本权利的依据

    3.人权条约与国内法的规定择优适用

   四 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法上的接受

   五 国际人权条约的国内适用

    (一)国家人权保障制度: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适用的制度依托

    (二)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适用的主要路径

     1.宪法对人权的保障

     2.立法机关对人权的保障

     3.司法机关对人权的保障

     4.行政机关对人权的保障

    (三)国家有效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社会条件

 第三章 国际人权条约的宪法适用

  第一节 国际人权条约与宪法对基本权利的定位

   一 宪法确认“保障基本权利”的宪法原则

   二 宪法宣布“保障基本权利”是首要任务

   三 宪法置“基本权利”于显要位置

  第二节 国际人权条约与宪法中的基本权利主体

   一 宪法相关章节名称以“个人”权利取代“公民”权利

   二 宪法的具体条款规定权利主体为“每个人”

   三 宪法总括性地规定权利主体是境内的所有人

  第三节 国际人权条约与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内容

   一 宪法增加了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规定

   二 宪法完善了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保护

    (一)废除死刑

    (二)扩大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主体范围

    (三)保障诉讼程序中的权利

    (四)禁止酷刑

   三 宪法加强了对特定群体权利的专门保护

    (一)宪法加强对妇女权利的保障

    (二)宪法加强对儿童权利的保障

    (三)宪法加强对少数人权利的保障

  第四节 国际人权条约与宪法中的基本权利保障机构

   一 督察专员

   二 国家人权机构

  第五节 国际人权条约与宪法中的基本权利救济制度

   一 侵犯基本权利之诉

   二 法律合宪性审查

   三 对基本权利的其他救济途径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人权条约的立法适用

  第一节 国家参照国际人权条约进行立法改革

   一 国家立法以国际人权条约为指导原则

   二 国家法律改革以国际人权条约为参照蓝本

    (一)参照《禁止酷刑公约》进行的法律改革

    (二)参照《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进行的法律改革

    (三)参照《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进行的法律改革

    (四)参照《儿童权利公约》进行的法律改革

    (五)参照《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进行的法律改革

    (六)参照《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进行的法律改革

  第二节 国家依条约机构的结论性意见进行立法改革

  第三节 国家依条约机构对个人来文的意见进行立法改革

   一 国家依人权事务委员会的意见进行的法律改革

    1.加拿大

    2.玻利维亚

    3.韩国

    4.哥伦比亚

    5.立陶宛

    6.挪威

    7.奥地利

    8.荷兰

    9.瑞士

   二 国家依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的意见进行的法律改革

  第四节 国家的“合国际条约性”审查导致立法改革

  第五节 国家依区域人权条约进行立法改革

   一 国家依欧洲人权法院的判决进行法律改革

   二 国家依美洲人权法院的意见进行法律改革

   三 国家依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委员会的意见进行法律改革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人权条约的司法适用

  第一节 联合国人权条约在国内法院的适用

   一 国内法院根据联合国人权条约解释宪法

   二 国内法院根据联合国人权条约裁判案件

  第二节 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的意见在国内法院的适用

   一 国内法院对条约机构个人来文意见的适用

    (一)人权事务委员会的意见

    (二)禁止酷刑委员会的意见

   二 国内法院对条约机构一般性评论的适用

    (一)人权事务委员会的一般性评论

    (二)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的一般性建议

    (三)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的一般性评论

   三 国内法院对条约机构结论性意见的适用

  第三节 区域人权条约在国内法院的适用

   一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在国内法院的适用

   二 《欧洲人权公约》在国内法院的适用

   三 《美洲人权公约》在国内法院的适用

  第四节 区域人权条约机构的意见在国内法院的适用

   一 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在国内法院的适用

   二 美洲人权机构意见在国内法院的适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 国内法院对联合国人权条约的适用

   二 国内法院对区域人权条约的适用

 第六章 国际人权条约的行政适用

  第一节 国际人权条约与国家人权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一 国家以国际人权大事件为契机出台人权政策

   二 国家以国际人权条约为指针制定人权政策

   三 国家依国际人权条约机构的结论性意见调整人权政策

  第二节 国际人权条约与国家人权措施的调整

   一 国家依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的个人来文意见调整人权措施

    (一)禁止酷刑委员会的意见

    (二)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的意见

    (三)人权事务委员会的意见

   二 国家依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的调查结果调整人权措施

   三 国家依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的一般性评论调整人权措施

   四 国家以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接受人权国际合作

   五 国家依区域人权条约机构的意见调整人权措施

  第三节 国际人权条约与国家人权部门的建立和加强

   一 保障儿童权利的部门

   二 保障妇女权利的部门

   三 消除种族歧视的部门

  第四节 国际人权条约与国家人权教育的发展

   一 国际人权条约要求加强人权教育

    (一)国际人权文书强调人权教育

    (二)国际人权条约机构诠释人权教育

    (三)国际人权监督程序督促人权教育

   二 国家采取措施发展人权教育

    (一)国家在宪法中强调人权教育的重要性

    (二)国家按照国际人权条约的要求开展人权教育

     1.人权教育形式多样

     2.人权教育内容广泛

    (三)国家采纳条约机构意见开展人权教育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 国家以人权政策适用国际人权条约

   二 国家以人权措施执行国际人权条约

   三 国家以人权部门协调国际人权条约的履行

   四 国家以人权教育传播国际人权条约

 第七章 国际人权条约在中国的适用

  第一节 中国对国际人权条约的接受

   一 中国政府人权观念的演进

   二 中国参加的联合国人权条约

    (一)中国批准和加入的国际人权条约

    (二)中国对联合国人权条约的保留和声明

   三 中国在国际层面对人权条约的执行

  第二节 中国对国际人权条约的宪法适用

  第三节 中国对国际人权条约的立法适用

   一 国际人权条约与中国国内法的关系

   二 中国参照国际人权条约进行的法律改革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改

    (二)《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

    (三)《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四)《残疾人保障法》的修改

   三 中国保障人权的法律体系

    (一)生命权的法律保障

    (二)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法律保障

    (三)平等权的法律保障

    (四)政治权利的法律保障

    (五)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障

    (六)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

    (七)经济、社会、文化和其他权利的法律保障

  第四节 中国对国际人权条约的司法适用

  第五节 中国对国际人权条约的行政适用

   一 人权政策的制定

    (一)综合性的人权政策

    (二)专项人权政策——以禁止酷刑为例

   二 人权机构的设立

   三 对侵犯人权的行政救济

  第六节 中国对国际人权条约的适用:问题与完善

   一 中国在适用国际人权条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人权条约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明

    (二)中国人权权利体系与人权国际义务差距很大

    (三)对人权的司法救济不到位

    (四)国家人权机构缺失

    (五)执法人员人权意识淡薄

   二 完善人权保障制度,有效适用国际人权条约

    (一)在宪法中明确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

    (二)比照国际人权条约完善保障人权的法律体系

    (三)建立专门的国家人权机构

    (四)要着力加强人权宣传教育

 第八章 国际人权条约的国内适用: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适用状况的总体分析

   一 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适用的总体特征

   二 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适用的促进因素

    (一)国际层面的促进因素

    (二)国家层面的促进因素

   三 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适用的制约因素

    (一)国际人权条约体系自身的制约因素

     1.国家报告程序千疮百孔

     2.个人申诉程序受到冷遇

     3.条约机构亦须完善

     4.条约机构的意见质量有待提高

    (二)国家层面的制约因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4.文化因素

     5.法律因素

     6.外部因素

  第二节 增强国际人权条约体系:改善人权保障的外部动因

   一 增强国际人权条约体系的努力

    (一)联合国关于增强人权条约体系的探索

     1.理论论证

     2.实践中的修补调整

     3.结构性改革的探索

     4.对改革进程的反思

    (二)国家对条约体系“加强进程”的参与

    (三)学术界关于提高人权条约体系效力的讨论

   二 定位国际人权条约体系的人权保障功能

    (一)明确增强人权条约体系效力的目标

    (二)客观评价正在进行的改革努力

    (三)通过完善国家人权保障制度提升国际人权条约的效力

  第三节 完善国家人权保障制度:提高人权水平的内在力量

 结论

 总序

 序

21世纪以来,国际人权条约体系出现了快速膨胀的势头,这引发了人们对其正当性和有效性的反思。国际人权条约体系的成败,取决于这些人权条约是否在缔约国国内得到了有效适用,是否对各国的人权保障状况产生了有力影响。因此,证成国际人权条约体系的价值与效力,需以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的适用状况为切入点。本书以全球视野,考察了百余国家以其宪法、立法、司法以及行政措施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情况。全书侧重实证研究,通过大量20世纪90年代以后形成的法律法规、司法判决、政策文件等一手资料,反映各国在国内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概貌,以此呈现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适用的新动向,以及国家在处理国际人权条约与国内法关系时出现的新趋势。

1.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

2.〔荷〕亨利·范·马尔赛文、格尔·范·德·唐:《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陈云生译,华夏出版社,1987。

3.姜士林、陈玮主编《世界宪法大全》(上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

4.庞森:《当代人权ABC》,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5.许崇德、张正钊主编《人权思想与人权立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6.沈宗灵、黄枬森主编《西方人权学说》(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7.董云虎、刘武萍主编《世界各国人权约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8.〔英〕詹宁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1卷第1分册),王铁崖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9.〔美〕托马斯·伯根索尔:《国际人权法概论》,潘维煌、顾世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0.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

11.刘楠来等主编《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2.〔美〕路易斯·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知识出版社,1997。

13.〔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4.〔英〕R.J.文森特:《人权与国际关系》,凌迪、黄列、朱晓青译,知识出版社,1998。

15.朱晓青、黄列主编《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16.杨成铭:《人权保护区域化尝试——欧洲人权机构的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7.刘杰:《国际人权体制——历史的逻辑与比较》,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刘海年主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研究——中国挪威经社文权利国际公约研讨会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9.王家福等主编《人权与21世纪》,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20.〔瑞典〕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挪威〕阿斯布佐恩·艾德编《〈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翻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1.莫纪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法律出版社,2001。

22.〔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3.〔英〕伊恩·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第5版),曾令良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

24.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5.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人权法教程》(第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6.李浩培:《条约法概论》(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3。

27.朱晓青、柳华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8.朱晓青:《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

29.赵海峰、卢建平主编《欧洲法通讯》(第5辑),法律出版社,2003。

30.刘杰:《人权与国家主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1.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四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32.徐显明主编《国际人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3.A.艾德、C.克洛斯、A.罗萨斯主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修订第2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34.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5.朱晓青主编《国际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6.莫纪宏:《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37.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8.“人的安全网络”组织编写:《人权教育手册》,李保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9.〔美〕路易斯·亨金:《国际法:政治与价值》,张乃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0.刘连泰:《〈国际人权宪章〉与我国宪法的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41.林喆:《公民基本人权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2.中国人权研究会编《“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团结出版社,2006。

43.潘灯、单艳芳译:《西班牙宪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44.〔英〕克莱尔·奥维、罗宾·怀特:《欧洲人权法:原则与判例》(第3版),何志鹏、孙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5.谷盛开:《国际人权法:美洲区域的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6.蔡高强等:《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内实践》,法律出版社,2007。

47.胡建淼主编《世界宪法法院制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8.谭世贵主编《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法制建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9.莫纪宏主编《人权保障法与中国》,法律出版社,2008。

50.莫纪宏等:《人权法的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1.莫纪宏等:《宪法学的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2.莫纪宏:《宪法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3.〔奥〕曼弗雷德·诺瓦克:《〈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评注》(修订第2版),孙世彦、毕小青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4.王孔祥:《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人权教育》,时事出版社,2008。

55.万鄂湘主编《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6.《世界各国宪法》编译委员会编译《世界各国宪法》,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

1.吴大英、刘瀚:《对人权要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法学研究》1979年第4期。

2.谷春德、吕世伦、刘新:《论人治和法治》,《法学研究》1979年第5期。

3.徐显明:《人权主体之争引出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

4.李步云、王修经:《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法学研究》1995年第4期。

5.万鄂湘、陈建德:《论国际人权条约的准司法监督机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6.韩延龙:《中国法律对人权的保护》,载王家福主编《人权基本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1997年版。

7.徐显明:《对人权的普遍性与人权文化之解析》,《法学评论》1999年第6期。

8.杨成铭:《简评区域性人权机构与世界人权机构的关系》,《法学评论》1999年第4期。

9.吴慧:《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法上的地位及与国内法冲突的预防和解决》,《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0.陈寒枫、周卫国、蒋豪:《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及中国的实践》,《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

11.杨泽伟:《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法中的地位》,《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2.莫纪宏:《论人权的司法救济》,《法商研究》2000年第5期。

13.徐贲:《秩序和道义:哈贝马斯的国际人权观》,《二十一世纪》2000年4月号总第58期。

14.谷盛开:《西方国家的世界新秩序论评析——关于“新干涉主义”的法律和政治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5.李龙、汪习根:《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兼论亚洲国家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16.孙世彦:《论国际人权法下国家的义务》,《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

17.张秀三:《论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实质》,《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3期。

18.莫纪宏:《论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新动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4期。

19.时弘毅、沈志雄:《论人道主义干涉及其严格限制——一种侧重于论理和法理的阐析》,《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8期。

20.彭锡华:《国际人权条约实施的国际监督制度》,《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0期。

21.齐延平:《论普遍人权》,《法学评论》2002年第3期。

22.伍艳:《浅议人道主义干预的立法规制》,《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0期。

23.谷盛开:《西方人道主义干预理论批判与选择》,《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6期。

24.欧阳强:《国家主权是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基本因素——兼论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S2期。

25.慕亚平、冼一帆:《WTO协议在我国国内适用的问题》,《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6.贺鉴:《论区域性人权保护与人权的国际保护》,《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4期。

27.张兴平:《论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以国际政治为视角》,《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8.蔡高强:《论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湘潭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29.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30.莫纪宏、李岩:《人权概念的制度分析》,《法学杂志》2005年第1期。

31.车丕照:《论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法学杂志》2005年第3期。

32.周桂银:《奥斯威辛、战争责任和国际关系伦理》,《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9期。

33.迟德强:《人道主义的合法性辨析》,《理论月刊》2006年第4期。

34.罗国强:《“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理论及其新发展》,《法学》2006年第11期。

35.李杰豪、龚新连:《“保护的责任”法理基础析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6.李步云、杨松才:《论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6期。

37.张立伟:《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析论》,《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第3期。

38.王蔚:《权力制衡与宪政转型——以法国最新宪改为指向》,2008年10月四川成都宪法学年会论文。

39.刘松山:《人民法院的审判依据为什么不能是宪法——兼论我国宪法适用的特点和前景》,《法学》2009年第2期。

1.United Nations,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1946-1947),(1947-1948).

2.Osita C.EZE,Human Rights in Africa:Some Selected Problems,Macmillan Nigeria Publishers Ltd,1985.

3.R.Bernhardt(ed),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Vol.10,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1987.

4.Mark W.Janis,Richard S.Kay,European Human Rights Law,Connecticut,1990.

5.Scott Davidson,The Inter-American Human Rights System,Dartmouth,1997.

6.HR/PUB/91/1(Rev.1),Manual on Human Rights Reporting,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1997.

7.Yuji Iwasawa,International Law,Human Rights,and Japanese Law,Clarendon Press,1998.

8.Philip Alston & James Crawford,(eds.)The Future of UN Human Rights Treaty Monitor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9.Vincent O.Orlu Nmehielle,The African Human Rights System:Its Laws,Practice,and Institutions,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2001.

10.Gudmundur Alfredsson,Jonas Grimhcdcn,Bertram G.Ramcharan and Alfred de Zayas,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onitoring Mechanisms,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2001.

11.David Barnhizer,(ed.)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Protecting Human Rights:Economic Sanctions,Use of National Courts and Internationaiybra and Coercive Power,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2001.

12.Lori Damrosch,Louis Henkin,Richard Rugh,Oscar Schachter,Hans Smit,International Law:Cases and Materials,(Fourth edition),West group,2001.

13.Christof Heyns & Frans Viljoen,the Impact of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Treaties on the Domestic Level,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2.

14.Nihal Jayawickrama,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Human Rights Law:National,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Jurisprud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5.Manfred Nowak,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Regime,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2003.

16.Jo M.Pasqualucci,The Practice and Procedure of the 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17.Janusz Symonides,(eds.)Human Rights:International Protection,Monitoring,Enforcement,Ashagate UNESCO Publishing,2003.

18.Christof Heyns,(ed.)Human Rights Law in Africa (Vol.1 & Vol.2),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2004.

19.Duncan B.Hollis,Merritt R.Blakeslee,Benjamin Ederington,National Treaty Law and Practice,Martinus Nijhoff,2005.

20.Brian Burdekin & Jason Naum,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2007.

21.Bryan A.Garner,(eds.)Black’s Law Dictionary,eighth edition,West,Thomson,2nd reprinted,2007.

22.Helen Keller & Alec Stone Sweet,(eds.)A Europe of Rights:The Impact of the ECHR on Domestic Legal Systems,Oxford,2008.

1.Jack Donnelly,“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a regime analysis”,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ummer 1986.

2.B.G.Ramcharan,“Vie Travaux Preparatoires of the African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in Human Rights Journal,Vol.13,1992.

3.Martha I.Morgan,“Taking Machismo to Court:the Gender Jurisprudence of the Colombian Constitutional Court”,30 U.Miami Inter-Am.L.Rev.,1999.

4.Constitution Watch,“A Country-by-country update on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Ex-USSR”,8 E.Eur.Const.Rev.,1999.

5.Linda Camp Keith,“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Does it Make a Difference in Human Rights Behavior?” 36 J.PEACE RES.95,1999.

6.Lori Damrosch,“The inevitability of selective response?Principles to guide urgent international action”,in Kosovo and the Challenge of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New York,2000.

7.Anne Gallagher,“Making Human Rights Treaty Obligations a Reality:working with new actors and partners”,in Philip Alston & James Crawford,(eds.)The Future of UN Human Rights Treaty Monitor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8.Christof Heyns,“The African Regional human rights system:in need of reform?” in African human rights law journal,vol.1,no.2,2001.

9.Douglass Cassel,“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in Practice:Does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Make a Difference?” 2 CHI.J.INT’L L.121,2001.

10.Heyns & Viljoen,“The Impact of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Treaties on the Domestic Level”,23 Human Rights Quarterly 483,2001.

11.Oona A.Hathaway,“Do Human Rights Treaties Make a Difference?” 111 YALE L.J.1935,2002.

12.David Weissbrodt:“do human rights treaties make things worse?” in Yale Law Journal, vol.111,no.8,June 2002.

13.Rachel Murray,“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frican and European courts of human rights”,in African human rights law journal,vol.2 no.2,2002.

14.Konstantin Korkelia:“New challenges to the regime of reservations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in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vol.13.No.2,2002.

15.Christof Heyns,Wolfgang Strasser and David Padilla,“A schematic comparison of regional human rights systems”,in African Human Rights Law Journal,Vol.3 No.1,2003.

16.Jean-Bernard Marie,“National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in Janusz Symonides,(eds.)Human Rights:International Protection,Monitoring,Enforcement,Ashagate UNESCO Publishing,2003.

17.Michael Kirby,“Indicator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 Rights”,in Janusz Symonides,(eds.)Human Rights:International Protection,Monitoring,Enforcement,Ashagate UNESCO Publishing,2003.

18.Rett R.Ludwikowski,“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in Post-Soviet States and Latin America:A comparative Analysis”,33 Ga.J.Int’l & Comp.L.,2004.

19.Nsongurua J Udombana,“Interpreting rights globally:courts and constitutional rights in emerging democracies”,in African human rights law journal,vol.5 no.1,2005.

20.Christof Heyns,David Padilla and Leo Zwaak,“A schematic comparison of regional human rights systems:An update”,in African human rights law journal,vol.5 no.2,2005.

21.Martin Scheinin,“The Proposal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Blueprint for UN Human Rights Treaty Body Reform—without Amending the existing Treaties”,6 Hum.Rts.L.Rev. 131,2006.

22.John C.Mubangizi,“some reflections on recent and current trends in the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n Africa:the pains and the gains”,in African Human Rights Law Journal,vol.6 no.1,2006.

23.Francoise J.Hampson,“An Overview of the Reform of the UN Human Rights Machinery”,7 Hum Rts.L.Rev. 7,2007.

24.Michael O’Flaherty & Claire O’Brien,“Reform of the UN Human Rights Treaty Monitoring Bodies:A ceitique of the Concept paper on the High Commissioner’s Proposal for a Unified Standing Treaty Body”,7 Hum.Rts.L.Rew. 141,2007.

25.Rachael Lorna Johnstone,“Cynical Savings or Reasonable Reform?Reflections on a Single Unified UN Human Rights Treaty Body”,7 Hum Rts.L.Rev. 173,2007.

26.Michael Bowman,“Towards a Unified Treaty Body for Monitoring Compliance with UN Human Rights Conventions?Legal Mechanisms for Treaty Reform”,7 Hum Rts.L.Rev. 225,2007.

27.Manfred Nowak,“The Need for a World Court of Human Rights”,7 Hum Rts.L.Rev. 251,2007.

28.Frans Viljoen and Lirette Louw,“State Compliance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frican Commission on Human and Peoples’ Rights,1994-2004”,101 AM.J.Int’l L. 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