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0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创新研究图书

SSAPID:101-5716-8908-99
ISBN:978-7-5097-6810-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研究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视角研究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创新问题,研究内容更加充实和系统,既避免了抽象地探讨制度创新,也克服了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研究的局限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创新中充当了先行者的角色,研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有助于比较系统地阐释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创新问题,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理论准备和决策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周文
编 辑:高雁;梁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绪论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和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二)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和谐的发展理念与当前的不和谐因素

  一 和谐社会概念辨析

  二 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

  三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创新

 第二章 新时期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区域布局与缩小区域差距的制度创新

  一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概况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溯源及现实背景

   (二)试验区的内涵与特征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

    2.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征

  二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布局分析

  三 经济增长与缩小区域差距

  四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缩小区域差距的制度创新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工具创新: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化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从增量转型到总量转型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创新:从单项突破到整体设计与推进

   (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模式创新:从行政区内部政策转向区域公共政策

 第三章 发展模式转变中的制度创新:基于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实践

  一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一)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二)国内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

  二 制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三 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

  四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上海浦东新区的改革实践

   (一)浦东新区发展成就

    1.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功能开发快速提升

   (二)上海浦东管理体制改革的3次转型之路

   (三)对转变政府职能的思考

   (四)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路径

  五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来自天津滨海新区的实践

   (一)滨海新区概况

   (二)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1.以绿色化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制造

    2.以航运金融和风险投资为重点的金融保险业

    3.以服务西北、华北为主体的航运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

    4.以面向西北、华北为重点的贸易业

    5.以高品质、便捷化为目标的生活性服务业

   (三)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制约因素

 第四章 城乡统筹试验与消除二元结构的制度创新:基于成都试验区和重庆试验区的分析

  一 国内外对城乡统筹的研究文献

   (一)国外研究理论

    1.二元经济结构论

    2.“中心-外围”理论

    3.增长极理论

    4.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5.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6.田园城市理论

   (二)国内研究理论

    1.重工抑农论

    2.乡村建设理论

    3.农业国工业化论

    4.工农业关系演变阶段论

    5.国内关于城乡统筹方面的研究文献

   (三)城乡统筹的必然性

    1.城乡统筹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2.城乡统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3.城乡统筹是逐步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距的客观要求

    4.消除二元结构的现实需要推进了城乡统筹的发展

  二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一)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现状

   (二)城乡二元结构阻碍城镇化进程

  三 城乡统筹下的城镇化发展

   (一)城镇化与城乡统筹之间的关系

   (二)国外城镇化研究概述

   (三)国内城镇化研究概述

  四 成都和重庆是全国城乡统筹试验的样本

   (一)选择成都和重庆作为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的依据

    1.协调东、中、西部发展的大背景

   (二)成都和重庆试验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天然试验场

   (三)成都和重庆试验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四)成都和重庆试验区改革成功的标志

  五 成都和重庆试验区对于全国其他区域破解二元结构的启示

   (一)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2.推进相关配套设施改革

   (二)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1.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2.尽可能地提供平等的福利水平

   (三)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2.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保范围

    3.改变“重城轻农”的观念,促进国民公平

 第五章 “两型社会”实践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探索

  一 “两型社会”制度创新

  二 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案例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案例分析

    1.近年来武汉城市圈的良好发展

    2.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

   (二)长株潭城市群案例分析

    1.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迅速

    2.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

   (三)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的几个问题

  三 推进我国的“两型社会”建设

 第六章 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特殊的试验区与抑制贫困的制度创新

  一 我国贫困问题现状概述

   1.我国的反贫困事业——成绩与挑战并存

   2.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

   3.我国扶贫工作的制度创新——以连片特困地区为突破口

  二 贫困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1.国外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

   2.国内对于贫困的研究

  三 从制度角度看我国反贫困的现状和挑战

   1.我国扶贫模式变迁的4个阶段(1949~2011年)

   2.制度的不完善阻碍着新时期扶贫工作的开展

   3.对我国反贫困现存问题的制度探讨

  四 反贫困的实例分析

   (一)毕节试验区

    1.毕节试验区成立背景

    2.毕节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毕节模式

   (二)武陵山区

    1.武陵山区区情与研究意义

    2.跨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

    3.民族和谐的制度创新

    4.扶贫工作的制度创新

  五 下一阶段反贫困的制度思考

   (一)着力改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

   (二)完善贫困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现有制度并发展就业促进制度

   (三)提高贫困人群创造财富的能力

   (四)提高贫困人群的社会资本——在政府的帮助下发挥社会爱心人士的作用

 第七章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创新路径与模式

  一 和谐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与体制创新

   (一)体制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综改试验区建设是我国体制创新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三)综改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

  二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体制创新的实践

   (一)“综合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体制创新

    1.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体制创新

    2.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体制创新

    3.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体制创新

   (二)“城乡统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体制创新的实践

    1.成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体制创新

    2.重庆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体制创新

   (三)“两型社会”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体制创新

    1.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体制创新

    2.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体制创新

   (四)“新型工业化”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体制创新

    1.沈阳经济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体制创新

    2.山西省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体制创新

  三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体制创新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思想观念上的制约

   (二)体制创新的环境有待优化

   (三)行政授权不到位

  四 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创新方式

   (二)构建良好的体制创新环境

    1.加快实施以所有制改革为主体的产权体制改革

    2.建立统筹性机构,统一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职能

    3.加快融资体制改革,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三)构建有效的体制创新机制

    1.创新区域开放型文化

    2.完善竞争机制和试错机制

    3.构建服务型政府

  五 和谐社会建设中体制创新的模式

   (一)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居站分设”为载体,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夯实和谐社会基础

    1.“居站分设”的含义

    2.“居站分设”的不同形式

    3.“居站分设”的保障措施

   (二)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民主与法治建设”为核心,形成和谐社会建设的“成都样板”

    1.体制、政策的一体化

    2.统筹城乡发展的政府主导

    3.推行“新土改运动”,齐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

    4.构建民主治理新机制,奠定可持续性的体制基础

   (三)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创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为突破口,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路子

    1.创新资源节约体制机制

    2.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四)沈阳经济园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抓手,筑牢和谐社会稳固基石

    1.从细微服务着手,构建“大调解”协调格局

    2.强化基层管理,合力推动社会管理

   (五)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1.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

    2.改革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3.创新社会管理

 后记

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与问题交织、改革与转轨并行、利益差异与利益冲突凸显。因此,中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与体制转型的三元转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和谐社会构建问题的提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本研究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视角研究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创新问题,研究内容更加充实和系统,既避免了抽象地探讨制度创新,也克服了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研究的局限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创新中充当了先行者的角色,研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有助于比较系统地阐释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创新问题,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理论准备和决策参考。

[1]Hurwicz,L.,On Informationally Decentralized Systems,in:R.Radner and C.B.McGuire,eds.,Decision and Organization in Honor of J.Marschak(North Holland),1972,pp.297-336.

[2]Hurwicz,L.,“The Design of Mechanism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No.63,1973,pp.1-30.

[3]Chen,S. and M.Ravallion,Absolute Poverty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1981-2004,Pr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4]卢现祥、崔兵:《和谐社会的新制度经济学解读》,《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罗必良:《和谐社会的制度经济学含义》,《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6]杨明佳、邹军娥:《从断裂到整合:和谐社会的制度分析》,《改革研究》2006年第3期。

[7]罗昌瀚、迟明:《非正式制度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理论探讨》2006年第2期。

[8]任典云:《试论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

[9]李家祥:《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价值与阶段特征》,《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期。

[10]高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1]刘少杰:《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2]田国强:《和谐社会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13]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庄锡福:《构建和谐社会:崭新的执政理念》,《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15]宋思伟、孙建成:《儒家大同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S1期。

[16]李锦坤、杨义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理念内涵》,《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7]刘建华:《以科学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24期。

[18]熊滨:《和谐社会的公正理念》,《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19]刘琼华:《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20]秦瑞芳、李来和:《理念:和谐社会与和谐立法》,《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3期。

[21]黄力之:《历史和现实语境中的“以人为本”——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22]毕力夫:《树立科学的和谐社会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前沿》2006年第19期。

[23]黄天柱、李楠:《浅析和谐社会的幸福理念》,《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S1期。

[24]李国兴:《和谐社会理念:对现代性的中国式解读》,《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

[25]刘俊祥:《和谐社会建构的人本政治理念》,《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6]易杰雄:《从“实践标准”到“构建和谐社会”——改革开放过程中党的发展理念的哲学透视》,《理论前沿》2008年第17期。

[27]孙文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构建的三维视野》,《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28]张春阳、吕元礼:《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29]胡少维:《和谐社会理念下调控政策的特点》,《金融与经济》2007年第4期。

[30]王忠武:《论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理念主导与价值目标追求》,《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1]蓝蔚:《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发展理念》,《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32]张井:《和谐社会的真谛》,《南方日报》2005年3月9日。

[33]李君如:《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八篇》,《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34]王宗礼:《收入差距、和谐社会与民主政治建设》,《甘肃社会科学》2005第6期。

[35]顾钰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纵横》2008年第1期。

[36]吴海燕:《正确处理农村社会矛盾与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求实》2006年第10期。

[37]陈永志、钟春洋:《三大差距与社会和谐》,《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38]何荣山、刘培森:《包容性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学术交流》2011年第8期。

[39]鱼俊清:《试论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导刊》2007年第12期。

[40]张海波:《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总体特征、生成逻辑与化解之道》,《学海》2012年第1期。

[41]董怀军、李俊斌:《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民生问题及对策思考》,《前沿》2009年第8期。

[42]青连斌:《当前中国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2期。

[43]李杰:《影响西部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及原因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44]何荣山、刘培森:《包容性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学术交流》2011年第8期。

[45]白津夫:《经济和谐与社会和谐》,《瞭望新闻周刊》2004第47期。

[46]王家庭、张换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5期。

[47]李燕、张颖春:《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经验探索与启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2期。

[48]郝寿义、高进田:《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放导报》2006年第2期。

[49]李罗力:《对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若干思考》,《开放导报》2006年第5期。

[50]王家庭、张换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5期。

[51]李春洋:《中部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意义》,《开放导报》2007年第2期。

[52]吕晓刚:《制度创新、路径依赖与区域经济增长》,《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53]严汉平、郭海阳:《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模式选择》,《经济学家》2008年第4期。

[54]李玉虹、马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的理论(探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经济科学》2001年第1期。

[55]叶民强、吴承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机制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56]赵放:《论技术和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关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57]吕晓刚:《制度创新、路径依赖与区域经济增长》,《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58]孙伟、高建、张帏等:《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综合创新体》,《科研管理》2009年第5期。

[59]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60]李晓伟:《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规律及其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7期。

[61]薛宏雨:《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测算》,《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9期。

[62]郝寿义、高进田:《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放导报》2006年第2期。

[63][美]保罗·罗默:《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政治经济学期刊》,1986。

[64]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5]李德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求是》2009年第21期。

[66]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67]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远东出版社,1996。

[68]刘国光、沈立人:《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远东出版社,1996。

[69]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1968年第12期。。

[70]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1]王祖继:《制度视角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7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

[73]江曼琦:《天津滨海新区成长的机理与发展策略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74]王森等:《专项资金助推发展,天津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亮点频现》,人民网。

[75]姜作培:《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和措施选择》,《求实》2004年第1期。

[76]李银星、杨印生:《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7期。

[77]姜太:《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动力》,《农村经济》2005年第6期。

[78]林萍:《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探讨》,《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79]秦庆武:《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与重点》,《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80]徐静珍、王富强:《统筹城乡发展目标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经济论坛》2004年第15 期。

[81]李雪艳、高翠珍:《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民营科技》2007年第4期。

[82]章国荣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民增收》,《农业经济》2006年第1期。

[83]石忆邵:《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意义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2期。

[84]郭纬:《城乡差距扩大的表现、原因与政策调整》,《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5期。

[85]李佐军:《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城乡统一制度》,《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第5期。

[86]张红宇:《城乡统筹:以农民收入为中心的结构转换分析》,《产业经济分析》2003年第4期。

[87]胡乃武等:《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理论前沿》2004年第6期。

[88]季建林:《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发展》2004年第8期。

[89]西奥多·舒尔茨:《贫穷经济学——一九七九年诺贝尔演说》,《科技导报》1985年第6期。

[90]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91]罗森斯坦·罗丹:《东欧与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经济学杂志》1943年第6~9期。

[92]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93]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95]林毅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评审季节银行新的“惠及贫困人口的农村发展战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

[96]马丁·拉瓦里昂、陈绍华:《我国减贫工作取得不平衡的进展》,世界银行发展研究组,2004。

[97]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98]章春化、刘新平:《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综述》,《开发研究》1997年第5期。

[99]黄英君、苗英振、蒋径舟:《我国政府反贫困政策回顾、反思与展望——基于社会资本投资的视角》,《探索》2011年第10期。

[100]周文、李晓红:《社会资本对反贫困的影响研究:多元范式的形成与发展》,《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期。

[101]李晓红:《社会资本的当下功用与政府反贫困前瞻问题》,《改革》2012年第2期。

[102]万广华、章元、史清华:《如何更准确地预测贫困脆弱性:基于中国农户面板数据的比较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9期。

[103]丁军、陈标平:《构建可持续扶贫模式治理农村返贫顽疾》,《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04]王宏梅:《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效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理论观察》2005年第10期。

[105]姚迈新:《对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行为的思考——扶贫目标偏离与转换及其制度、行动调整》,《行政论坛》2011年第1期。

[106]向德平:《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中国扶贫政策的变迁与走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107]陈安平:《收入差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面板协整研究》,《经济评论》2009年第1期。

[108]温家宝:《尽快改变连片特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人民日报》2012年5月30日。

[109]《毕节试验区建设干部读本》,毕节地区闻达报业有限责任公司,2010。

[110]贾庆林:《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年9月27日。

[111]杜青林:《在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成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 年 6 月 28 日。

[112]叶丹江、谢定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毕节试验区的成功实践》,《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8期。

[113]姚鸿、赵高才:《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在京召开》,《贵州日报》2010年6月29日。

[114]包俊洪:《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理论的先行探索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1期。

[115]聂华:《毕节地区农业生态建设的“五子登科”模式》,《毕节日报》2009年11月4日。

[116]段忠贤、胡松:《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演进、成效与经验》,《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17]朱德云:《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齐鲁学刊》2009年第5期。

[118]杨成波、王磊:《简论阿马蒂亚·森能力贫困理论及对完善中国低保制度的启示》2010年第5期。

[119]毕红静:《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创新研究》,《前沿》2011年第19期。

[120]郭建宇:《社会资本视域下的贫困农户减贫分析》,《商业研究》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