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5

“城市病”防治图书

SSAPID:101-5716-0190-71
ISBN:978-7-5201-1461-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理论基础、制度分析和专题报告三个篇章对中国超大城市人口调控与“城市病”防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理论分析篇主要对城市人口承载力进行理论研究,制度分析篇对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的制度性根源进行深入研究,专题报告篇以北京(中国超大城市中“城市病”最为典型和严重的城市)为例,通过四个专题报告回答如何缓解超大城市“城市病”。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洁
编 辑:韩莹莹;周志静;马续辉;刘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后记

 课题研究人员

 前言

 本书语丝

 第一篇 理论基础:城市人口承载力的理论

  第一章 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研究回顾

   第一节 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 促进中国人口均衡分布,加快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

    二 重新认识城市人口承载力有助于正确认识“城市病”并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

   第二节 人口承载力研究回顾及其成果评析

  第二章 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内涵

   第二节 城市人口承载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城市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数理论证

    一 基于生产函数的数理论证

    二 仿真分析

  第三章 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协调度研究

   第一节 指标构建

   第二节 国内外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状况分析

    一 中国区域经济—人口协调度的现状及演变过程

    二 部分国家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的现状及演变过程

     (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及产业结构对比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对比

     (三)经济—人口分布协调状况的国际比较结论

   第三节 发展方式的选择是城市人口承载力分析的关键

    一 “消费偏好型”和“生产偏好型”发展方式

    二 中国“抄近路”发展方式导致的关键环节断裂

     (一)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为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导致“促进就业”环节的断裂

     (二)以户籍制度为门槛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导致“举家迁移”环节的断裂,区域间人均收入和福利水平的差距亟待缩小

     (三)偏重生产环节的税收制度导致“税收环节”的断裂,地方政府吸纳人口的动力不足

  第四章 城市人口承载力理论分析的政策含义

   第一节 积极优化产业结构

    一 具体调控思路

    二 调控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二节 合理选择城市发展模式

    一 东京:多中心模式

    二 伦敦:新城的自我平衡机制

    三 巴黎:多种模式共存

    四 新加坡:项链式布局

   第三节 加强城市群建设

 第二篇 制度分析: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的制度性根源与对策

  第五章 “城市病”相关研究评述

   第一节 “城市病”的内涵和外延

    一 “城市病”的概念定义

    二 中国“城市病”特点和本书外延的界定

   第二节 “城市病”及其成因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 对城市病的认识

     (一)“城市病”是一种“发展病”

     (二)“城市病”是一种“综合症”

    二 城市病的成因

     (一)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严重张力,且城市化发展在人口和空间上呈现严重分离和失衡的趋势

     (三)城市发展指挥棒“唯GDP主义”,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工程

     (四)外来流动人口大量进城,城市环境承载量负荷过重

     (五)过于强大的意识和体制惯性的束缚

   第三节 缓解“城市病”的研究和实践

    一 缓解城市病的理论

    二 缓解中国城市病的对策

  第六章 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的表现形式和直接成因

   第一节 中国超大城市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城市病”的表现形式

    一 城市病的定义

    二 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人口拥挤

     (二)交通拥堵

     (三)环境污染

      1.空气质量恶劣

      2.垃圾围城

      3.水体污染

     (四)住房困难

    三 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的三个规律

    四 城市病的度量及中国部分大城市城市病综合状况判断

    五 中国各类城市病的发展趋势

     (一)人口向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集聚将继续但可能分布更合理

     (二)交通拥堵可能加剧

     (三)环境状况有望逐步好转

     (四)住房困难逐步得到改善,但农民工群体仍然比较困难

   第三节 中国各类“城市病”的直接成因

  第七章 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的制度成因分析

   第一节 从干部选拔机制和政绩考核体系角度的分析

   第二节 从财税体制角度的分析

   第三节 从土地管理制度角度的分析

   第四节 从规划体制机制角度的分析

   第五节 从上下级政府关系角度的分析

  第八章 缓解“城市病”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大城市”趋势及其与城市病关系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历程及城市病状况

    一 东京

    二 伦敦

    三 纽约

    四 早期东京、伦敦和纽约城市病的主要成因

   第三节 国际大城市应对“城市病”的经验总结

    一 东京应对“城市病”的经验

     (一)注重人口调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人口合理流动

     (二)加强规划引导,疏解中心城区功能,促进城市功能合理分工

     (三)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加强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的联系

     (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避免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资源过度集中

     (五)加大公共投入力度,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二 伦敦应对“城市病”的经验

     (一)规划与立法引导城市功能疏解

     (二)构建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私家交通成本

     (三)完善多样化、分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三 纽约应对城市病的经验

     (一)重视跨行政区的组织协调,强化规划实施力度

     (二)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化解交通拥堵

     (三)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控制环境污染

     (四)兴建或资助公共住房建设,解决住房难题

   第四节 体制机制角度各城市应对“城市病”的主要经验总结

    一 加强跨区域的规划协调

    二 通过立法确立规划的权威性

    三 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促进公共资源的均等化配置

    四 国际城市应对城市病方面的体制机制因素

  第九章 “城市病”的国内经验教训及其借鉴

   第一节 建立多中心城市(群)成为应对“城市病”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先发展、后治理”式的“城市病”应对经验与教训

    一 主要应对措施及经验

     (一)各城市规划提出建立多中心城市

      1.北京

      2.上海

      3.广州

      4.深圳

      5.小结:多中心、组团式成为大城市应对城市病所共同寻求的空间布局模式

     (二)应对城市病的其他措施

      1.推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实施退二进三战略

      2.除加大公共交通支持力度外,行政措施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3.行政区划调整也有利于应对“城市病”

    二 各城市应对“城市病”不力的教训

     (一)各城市发展实际与规划目标对比

     (二)受就业容量及公共服务水平等影响,新城未能很好地起到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的作用

   第三节 组团式城市的“城市病”及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国内部分组团式城市的特征及城市病状况

    二 组团式城市面临城市中心不突出,影响城市竞争力

  第十章 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缓解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缓解“城市病”的政策建议及其与体制机制的关系

   第二节 改革政绩考核体系

   第三节 改革财税体制

   第四节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第五节 改革规划管理体制

   第六节 在若干方面调整上下级政府关系

 第三篇 专题报告:北京市人口调控与“城市病”防治

  专题报告一 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看北京“城市病”

   一 北京并不满

   二 北京人挤在北京城

   三 北京市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四 北京市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直接成因

   五 促进人口分布均衡,缓解“城市病”

  专题报告二 北京市人口总量调控合理性分析及人口承载力匡算

   一 北京市人口总量变化情况及规律

    (一)北京市人口变化特点

    (二)北京市人口总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二 北京市人口总量控制政策措施和决策依据

    (一)政策措施

    (二)决策依据

   三 北京合理的人口总量规模匡算

    (一)水资源约束下的人口承载力上限

     1.北京水资源总供给量分析

     2.水资源总用量分析

     3.水资源理论承载力总体判断

    (二)土地资源条件

     1.可用土地资源总量及人口密度分析

     2.基于土地规划控制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基础上的土地承载力

     3.基于适宜性和国际经验比较的北京人口承载力

  专题报告三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概念、选址和发展模式

   一 城市副中心的内涵与相关研究

    (一)城市副中心的相关研究

    (二)城市副中心的内涵

     1.城市副中心(Sub-CBD)

     2.副中心级城市(Sub-City Center)

     3.副中心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二 北京副中心应具备的条件

   三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选址

    (一)单纯考虑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

    (二)主要考虑为北京“分忧”的指标体系

   四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思路

    (二)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1.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多策并举,鼓励中心城区功能和产业转移至通州

     3.加强副中心建设用地指标保障

     4.加强资金财税政策支持

     5.引进高端公共服务人才

  专题报告四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一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必要性

    (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战略意义重大

    (二)北京城市副中心设计建设要求更高

     1.一个模式

     2.三个示范区

     3.四个城市

   二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1.区位条件

     2.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发展阶段分析

    (二)北京城市副中心当前存在的问题

   三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配套试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一)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配套试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二)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实施范围

   四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配套试验区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配套试验区的重点改革任务基本框架

    (二)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配套试验区的改革方向和思路

    (三)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配套试验区改革的政策建议

     1.改革副中心行政管理设置

     2.统筹规划体系改革

     3.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4.优化社会治理方式

     5.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制约

     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创新城市群协同发展模式

  附件 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一 东京城市副中心发展路径及定位

   二 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

    (一)城市发展高度集约化

    (二)交通运输网络密集便捷,管理体系独特、有效

    (三)城市发展规划体系完整、规范、连续性强

    (四)城市建设管理组织方式科学完善

    (五)城市管理方法体系完善

    (六)多措并举筹措城市建设管理资金

    (七)注重发挥公民参与管理的重要作用

    (八)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和激励

   三 横滨的产业培育经验

    (一)国家政策支持

    (二)城市自身政策

   四 上海市浦东的体制改革经验

    (一)政府机构改革,瘦身政府职能

    (二)政府运作方式,权力公开透明

    (三)建设效能政府,精简审批事项

    (四)调整街道职能,回归社区管理

    (五)公共服务供给,强化政社合作

    (六)社会组织发展,推进改革创新

   五 全球城市治理新趋势

本书以四个问题为线索(『城市病』是因为『人满为患』吗?如何看待城市人口承载力?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的制度性根源是什么?北京市如何缓解『城市病』?),通过理论基础、制度分析和专题报告三个篇章对中国超大城市人口调控与『城市病』防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理论分析篇主要对城市人口承载力进行理论研究,制度分析篇对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的制度性根源进行深入研究,专题报告篇以北京(中国超大城市中『城市病』最为典型和严重的城市)为例,通过四个专题报告回答如何缓解超大城市『城市病』。

奥沙利文,2008,《城市经济学》,周京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毕斗斗,2009,《生产服务业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蔡来兴,1995,《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蔡莉、穆光宗,2008a,《不同人口承载力标准的指标构建研究》,《人文杂志》第4期。

蔡莉、穆光宗,2008b,《人口承载力指标系的建立及量化》,《人口学刊》第5期。

蔡小波,2010,《精明增长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热带地理》第1期。

长子中,2011,《人口城市化应快步跟上土地城市化》,《中国经济导报》5月17日。

陈卫、孟向京,2000,《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第1期。

陈瑛、汤建中,2001,《国际大都市Sub-CBD建设刍议》,《世界地理研究》第2期。

陈予军,2007,《能耗降低未完成应进行深刻反思》,《上海证券报》3月1日。

楚国清,2011,《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及对策》,《新视野》第2期。

丹尼斯·米都斯等,1997,《增长的极限》,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邓伟志,2003,《当代“城市病”》,中国青年出版社。

丁健,2003,《城市化与城市病》,《领导决策信息》第4期。

丁金宏,2011,《论城市爆炸与人口调控》,《人口研究》第1期。

段成荣,2011,《从无序到有序: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的思考》,《人口研究》第1期。

段小梅,2001,《城市规模与“城市病”——对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反思》,《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1期。

段玉厂,2011,《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的新问题及其治理》,《西北人口》第4期。

范生海,2007,《中国城市交通拥堵对策》,《交通标准化》第6期。

冯海燕等,2006,《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6期。

冯晓英,2005,《城市人口规模调控政策的回顾与反思——以北京市为例》,《人口研究》第5期。

高培勇,2011,《结构性减税要对接税制改革方向》,《中国财经报》12月26日。

高鹏、张子秦,2011,《城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研究》,《交通科技与经济》第2期。

韩笋生、秦波,2004,《借鉴紧凑城市理念,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外城市规划》第6期。

何强,2008,《北京的“城市病”根源何在?》,《中国统计》第11期。

何兴刚,1991,《论我国大城市人口膨胀及规模控制》,《社会科学家》第2期。

赫伯特·格鲁伯、迈克尔·沃克,1993,《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陈彪如译,三联书店。

胡昊、殷婷婷,2007,《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研究》,《上海房地》第8期。

胡晓娟,2010,《基于“城市病”现象的中国城市化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期。

黄润龙,2011,《“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之浅见》,《人口研究》第1期。

黄亚林,2011,《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制约因素及解决路径》,《当代经济》第1期。

《加强城市规划 依法建设首都——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汇报展”》,1998,《北京规划建设》第1期。

贾绍凤,2006,《开放条件下的区域人口承载力》,《市场与人口》第6期。

金三林,2010,《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框架》,《开放导报》第3期。

柯察今,2010,《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现代商贸工业》第23期。

寇静、朱晓青,2016,《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与疏解》,《新视野》第1期。

李保春,2010,《我国土地财政现象若干思考》,《财政研究》第7期。

李波,2003,《应用CBD系统理论分析北京CBD发展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6期。

李陈,2013,《“城市病”研究述评和展望》,《西北人口》第5期。

李瑞杰,2009,《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污染规制方面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管理学刊》第10期。

李淑华,2003,《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成因及对策初探》,《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期。

李舒瑜,2011,《深圳市开全国先河为“治堵”立法》,《深圳特区报》4月22日。

李西建,2002,《城市环境污染的根源及治理措施》,《西安工程学院学报》第3期。

李涌平、扬华,2002,《社会动态人口承载力的预测——以云南省澜沧江区域人口为例》,《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李玉江等,1996,《黄河三角洲人口承载力研究》,《人口研究》第2期。

廉思,2009,《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志远,2017,《北京人口膨胀的三个主要原因》,《北京观察》第1期。

刘洁,2010,《基于协同演化的企业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

刘洁、苏杨,2013,《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看北京“城市病”》,《中国发展观察》第5期。

刘洁、苏杨、段正,2014,《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应成为国家战略》,《中国发展观察》第2期。

刘洁、苏杨、魏方欣,2013,《基于区域人口承载力的超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0期。

刘洁、王宇成、苏杨,2011,《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基于发展方式角度》,《人口研究》第1期。

刘守英,2011,《土地财政出路在于改变城市化动力机制》,《农村经营管理》第5期。

刘晓丽、方创琳,2008,《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地理科学进展》第5期。

刘永亮、王孟欣,2010,《城乡失衡催生“城市病”》,《城市》第5期。

刘志慧、秦传熙、陈娟,2008,《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的解决措施研究》,《才智》第23期。

刘志林、张艳、柴彦威,2009,《中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及其特征——以北京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第9期。

卢毅、张欢、曾江洪,2004,《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与对策》,《湖南交通科技》第3期。

鲁驰,2016,《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比较研究》,《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规划实施与管理)》。

陆杰华、黄文香,2011,《首都人口调控论争与出路的理论思考》,《人口与经济》第3期。

陆杰华、朱荟,2010,《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人口研究》第4期。

吕强,2010,《六大“城市病”挑战中国“十二五”城市发展》,财经网,10月29日。

罗旭敏,2004,《我国“城市病”问题比较思考》,《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增刊。

马尔萨斯,2008,《人口论》,郭大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亚西,2010,《东京、巴黎打造城市副中心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的借鉴》,《北京规划建设》第6期。

马奕鸣,2007,《紧凑城市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城市研究》第4期。

孟凡德、王晓燕,2004,《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中国水利》第9期。

孟向京,2008,《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人口研究》第3期。

穆光宗,2010,《人口增长与大城市病诊治——以北京市为例》,《人民论坛》第11期。

宁越敏,2012,《中国城市化特点、问题及治理》,《南京社会科学》第10期。

潘东旭、冯本超,2003,《徐州市区域承载力实证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5期。

秦毅,2010,《医治大城市病的药方在“城外”》,《中华建筑报》8月31日。

邱灵,2013,《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中国软科学》第5期。

史卫东、熊竞,2004,《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理性思考——以上海市真如副中心为例》,《城市管理》第4期。

宋金平、王恩儒、张文新、彭萍,2007,《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地理学报》第4期。

苏杨、王宇成,2011,《从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辨析人口承载力》,《群言》第2期。

苏杨、肖周燕,2010,《人口承载力视野的政策应用与调控区间》,《改革》第11期。

苏杨、肖周燕、尹德挺,2010,《中国流动人口管理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

孙立平,1993,《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第1期。

孙欣梅,2010,《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和对策浅议》,《经济师》第9期。

谭纵波,2008,《从中央集权走向地方分权——日本城市规划事权的演变与启示》,《国际城市规划》第2期。

唐黎明,2010,《城市病根源于战略眼光的欠缺》,《社会科学报》12月16日。

唐晓平、舒克盛,2007,《三峡库区人口承载力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南方人口》第4期。

陶然、曹广忠,2008,《“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改革》第10期。

童玉芬,2010,《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模拟与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9期。

童玉芬,2012,《人口承载力研究的演进、问题与展望》,《人口研究》第5期。

童玉芬、刘广俊,2011,《基于可能—满意度方法的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北京为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

王玲慧、万勇,2004,《国际大都市新城发展特点比较》,《城市问题》第2期。

王小鲁,2010,《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第10期。

王小鲁、夏小林,1999,《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9期。

王中亮,2006,《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思考——以上海为例》,《上海经济研究》第4期。

威廉·福格特,1981,《生存之路》,商务印书馆。

文魁、祝尔娟等,2013,《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群刚,2009,《北京市人口规模现状与调控》,《城市问题》第4期。

郗磊等,2012,《北京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建筑经济》第12期。

《细说交通管制“重要活动的安全要万无一失”》,2012,《南方周末》2月23日,第9版。

夏海勇,2002,《城市人口的合理承载量及其测定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夏越青、钱光人、王茹静,2005,《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方法研究》,《环境卫生工程》第3期。

肖周燕、苏杨,2010,《人口承载力视野的政策应用与调控区》,《改革》第11期。

徐传谌、秦海林,2007,《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病的经济学分析》,《税务与经济》第2期。

徐现祥、周吉梅、舒元,2007,《中国省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统计研究》第5期。

宣晓伟,2016,《建国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制度变迁——“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之二十五》,《中国发展观察》第8期。

闫庆军,2005,《基于外部性的交通拥堵成因分析与缓解策略》,《经济论坛》第5期。

杨东平,2012,《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光斌,2007,《我国现行中央与地方关系下的社会公正问题与治理》,《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杨胜利等,2011,《世界城市与北京市的水务发展指标比较研究》,《北京水务》第4期。

尹德挺、苏杨,2009,《建国六十年流动人口演进轨迹与若干政策建议》,《改革》第9期。

袁东振,2005,《国外如何应对“城市病”》,《科学决策》第8期。

原华荣,1993,《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研究》,《地理研究》第3期。

原松华,2016,《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促京津冀成中国经济第三极》,《中国发展观察》第12期。

曾长秋、赵剑芳,2007,《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湖南城市学院学报》第5期。

翟振武、杨凡,2010,《解决人口问题本质上是追求人口均衡发展》,《人口研究》第5期。

张飞,201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研究》,《财政金融研究》,第5期。

张汉飞,2010,《我国城市病的表现及治理》,《天津日报》11月8日。

张鸿雁,2010,《中国“非典型现代都市病”的社会病理学研究》,《社会科学》第10期。

张虎林,2004,《“逆城市化”现象对我国城市病防治的价值研究》,《社科纵横》第6期。

张晖明、温娜,2000,《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与城市病的综合治理》,《上海经济研究》第5期。

张开琳,2004,《巴黎拉德芳斯城市副中心建设启示录》,《上海经济》第5期。

张开琳,2005,《大城市副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城市问题》第2期。

张利华等,2008,《城市人口承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管理评论》第5期。

张明贵、高自强,2011,《应坚决摒弃土地财政主导的城市化》,人民网,4月7日。

张耀军、张正峰、齐晓燕,2008,《关于人口承载力的几个问题》,《生态经济》第1期。

张英飒,2008,《人口承载力的理论内涵与测算方法》,《重庆社会科学》第11期。

赵弘,2009,《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城市问题》第5期。

赵弘,2012,《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起点》,《北京观察》第8期。

赵剑芳,2007,《当代中国的“城市病”及其防治》,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

赵鑫需,2011,《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赵玉肖、李现者,2006,《我国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及对策》,《河北交通科技》第9期。

郑伯红、陈瑛,2004,《重庆大都市区CBD系统演变的机制与规律》,《经济地理》第1期。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2004,《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第3期。

周加来,2004,《“城市病”的界定、规律与防治》,《中国城市经济》第2期。

朱灿阳,2009,《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

朱诗柱,2007,《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层矛盾的财税体制根源探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2期。

朱向军,2011,《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需要综合治理》,《现代城市》第1期。

诸大建、刘冬华,2006,《管理城市成长:精明增长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Arrow,K.,Bolin,B.,Costanza,R.,et al.1995.“Economic Growth,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Environment.”Ecological Economics 15:91-95.

Asato,S..2003.“Global City Formation in a Capitalist Developmental State:Tokyo and the Waterfront Sub-centre Project.”Urban Studies 40:283-308.

Brasington,David M.2001.“A Model of Urban Growth with Endogenous Suburban Production Centers.”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35:411-430.

Cohen,J.E..1995.How Many People Can the Earth Support?(New York:W.W.Norton & Co.).

Cohen,J.E..1995.“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Earth's Human Carrying Capacity.”Science 269:341-346.

Ehrlich,P.R.1971.The Population Bomb. Ballantine Books,New York.

Greenfield,H..1966.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unnar,Myrdal,Asian,Drama.1968.An Inquiry into the Poverty of Nations (New York:Pantheon Books).

Harrington,Jr.James W.,Campbell,Jr.Harrison S..1997.“The Suburbaniz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 Employment.”Growth and Change 28:335-359.

Higgins,G.M.et al..1982.Potential Population Supporting Capacities of Lands in Developing Word.Rome,Italy,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

Hopfenberg R.2003.“Human Carrying Capacity is Determined by Food Availabili-ty.”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5(2):109-117.

Kenneth,Arrow et al..1995.“Economic Growth,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Environment.”Ecological Economics 15:91-95.

Meadows,D.H.,Meadows,D.L.,Randers,J.and Behrens,W.W.III,1972.The Limits to Growth: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 Universe Books,New York.

Meyer,P.S.,Ausubel,J.H..1999.“Carrying Capacity:A Model with Logistically Varying Limit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61:209-214.

Park,R.F.,Burgess,E.W..1921.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earl,R.and Reed,L.S.1920.On the Rate of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US since 1790 and Its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Sci.USA 6,275-288.

Russell,Hopfenberg.2003.“Human Carrying Capacity is Determined by Food Availability.”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5:109-117.

Saskia,S..2001.The Global City:Newyork,London,Tokyo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assen,Saskia.1991.The Global City. New York,London,Tokyo.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J.Coffey,Mario,Polèse.1989.“Producer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Police-oriented Perspective.”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67: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