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2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研究图书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Market in China

SSAPID:101-5706-5232-23
ISBN:978-7-5097-1786-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学术专著。全书由总论、市场需求篇、市场供给篇和应用示范篇组成。其中,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基本概念、市场特征、发展现状和市场建设的一般理论;市场需求篇和市场供给篇分别研究了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供求结构关系,查找了制约当前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发展的需求障碍和供给障碍;应用示范篇提出了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建设发展目标和任务,并针对市场供求障碍设计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供各级政府部门作为发展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决策依据,也可供研究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专家、教师和学生作为重要的文献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青年学者文库
作 者:
编 辑:明安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序

 附件

 前言

 后记

 总论

  第一章 发展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 农村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

    一 农村信息服务的定义

    二 农村信息服务的构成

     (一)农村信息服务的主体

      1.农村信息用户

      2.农村信息服务提供者

     (二)农村信息服务的客体

      1.农村信息服务内容

      2.农村信息服务策略

    三 农村信息服务的特征

     (一)公共性

     (二)时效性

     (三)针对性

     (四)多样性

     (五)双重性

    四 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必要性

   第二节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背景

    一 信息社会与农村信息化

     (一)信息社会

     (二)农村信息化

    二 城乡信息鸿沟

     (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尚存在缺口

     (二)城乡信息交流终端数量差距巨大

     (三)城乡网民规模差距巨大

     (四)城乡上网途径差距巨大

     (五)城乡互联网应用深度差距巨大

    三 农村信息化与农村信息服务

     (一)农村信息化是农村信息服务发展的基础

     (二)农村信息服务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三)发展农村信息服务需要建设和完善农村信息服务市场

   第三节 发展农村信息服务的意义

    一 促进农业生产

    二 促进农产品贸易

    三 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

    四 服务农民工就业

    五 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章 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发展状况概述

   第一节 我国农村信息化与农村信息服务概况

    一 农村信息化被列为国家战略目标

     (一)我国的农村信息化过程

     (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二 各部委联合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三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工作进展概况

     (一)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跃上新台阶

     (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逐渐建立

     (三)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内容不断完善

     (四)涉农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

     (五)上下游产业链逐步显现

    四 重庆示范基地的农村信息服务建设情况

     (一)政策背景

     (二)基础设施

     (三)农信服务

      1.“重庆移动”的“农信通”

      2.“重庆电信”的“信息田园”

   第二节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需求特征

    一 农村的信息需求内容及特点

     (一)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特征

      1.地域差别巨大

      2.城镇化不断加速

      3.农民意识逐渐淡化

     (二)农村的信息需求内容

      1.农业生产信息

      2.农资和农产品市场信息

      3.农民自身发展信息

      4.农民工相关信息

      5.村镇公共服务信息

      6.生活娱乐信息

     (三)农村的信息需求特点

      1.实用性

      2.易用性

      3.示范带动性

      4.低端性

      5.多样性

    二 农村的信息获取渠道

     (一)广播电视

     (二)图书、报纸、杂志

     (三)手机

     (四)互联网

     (五)社会人际关系

     (六)与政府及各种正式组织的当面交流

    三 不同类型信息的获取渠道

     (一)农业政策信息的获取渠道

     (二)农业新技术信息的获取渠道

     (三)文化信息的获取渠道

     (四)市场信息的获取渠道

   第三节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供给特征

    一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供给主体

     (一)政府

     (二)非政府公共服务组织

     (三)通信运营商

     (四)信息加工企业

     (五)媒体机构

    二 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内容

     (一)提供公共服务信息

      1.提供涉农政策信息

      2.提供村镇事务信息

     (二)提供生产服务信息

      1.提供农业技术信息

      2.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信息

      3.提供农业疫病信息

     (三)提供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

      1.提供农产品市场基本信息

      2.开展农产品市场专题调研咨询

      3.提供农产品网上交易服务

     (四)提供农资市场交易信息

      1.提供农资市场基本信息

      2.开展农资市场专题调研咨询

      3.提供农资网上交易服务

     (五)提供农民工就业信息

      1.提供农民工就业基本信息

      2.开展农民工就业市场专题调研咨询

      3.提供农民工网上就业服务

      4.提供农民工回乡创业服务

     (六)提供百姓生活信息

      1.提供农村社会服务信息

      2.提供农村文化娱乐信息

    三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供给状况

     (一)公共服务部门的农信供给状况

     (二)企业组织的农信供给状况

   第四节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潜力

    一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二)农村信息网络设施的有效应用不够

     (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四)农村信息服务不到位

     (五)基层信息服务人才匮乏

    二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潜力

     (一)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提升了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消费能力

     (二)农村受教育程度的增加,提升了农民使用信息产品的愿望与能力

     (三)“村通工程”的实施,推动了信息基础设施对广大农村地区的覆盖

     (四)“信息下乡”的开展,推进了农村信息终端设备的普及

     (五)城乡之间的频繁交流,推动了信息产品从城市向农村的辐射

     (六)不断深化的城镇化进程,拉近了城乡之间的信息化距离

   第五节 国外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情况

    一 国外农村信息服务发展概况

     (一)农业数据资源及数据库系统建设

     (二)农村信息技术应用

     (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运作管理

     (四)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模式

    二 各国的农业信息化进程

     (一)美国

     (二)德国

     (三)法国

     (四)澳大利亚

     (五)日本

     (六)印度

     (七)韩国

  第三章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市场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市场的基本概念

     (一)市场的定义

     (二)市场的起源与发展

     (三)市场的作用

    二 市场规模的决定

     (一)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与市场需求的决定

      1.基数效用理论

      2.序数效用理论

      3.通过增加需求来扩大市场的规模

     (二)利润最大化与市场供给的决定

      1.利润最大化准则

      2.通过增加供给来扩大市场的规模

     (三)网络外部性与市场规模的价值

      1.网络外部性的概念

      2.网络外部性的需求价格特征

      3.网络外部性与厂商垄断

      4.信息产品的网络外部性

    三 市场的培育

     (一)产品的培育

     (二)消费者的培育

      1.培育消费者购买欲望

      2.培育消费者支付能力

      3.培育消费者使用能力

     (三)企业的培育

      1.增加市场中的厂商数量

      2.对商业研发项目进行补贴

      3.培育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

      4.要求自然垄断行业提供普遍服务

     (四)交易制度的匹配

     (五)外部性的补偿

      1.正外部性的补偿

      2.负外部性的补偿

    四 市场的发展:发展经济学

     (一)明特的“组织上的二元结构”理论

     (二)石川滋的“低度发达市场经济”理论

     (三)青木昌彦的“市场增进论”

     (四)麦金农的“自由化次序”理论

     (五)世界银行的市场经济形成理论

   第二节 国内对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一)对农村信息服务发展障碍的研究

    (二)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模式的研究

    (三)对农村信息服务具体应用的研究

   第三节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需求分析的相关理论

    一 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理性行为理论

     (二)计划行为理论

    二 技术接受理论

     (一)TAM模型

     (二)TAM与TPB的整合模型

     (三)TAM模型的扩展及其修正

    三 感知价值理论

     (一)感知价值的定义

      1.感知的含义

      2.感知价值的理性定义

      3.感知价值的感性定义

     (二)感知价值的主要理论

      1.波特的买方价值理论

      2.菲利普·科特勒的让渡价值理论

      3.Jeanke,Ron和Onno的顾客价值模型理论

      4.格朗鲁斯的消费者价值关系理论

      5.伍德鲁夫的消费者价值层次理论

     (三)感知价值的构面

      1.对感知收益的扩展

      2.对感知付出的扩展

     (四)感知质量

    四 感知风险理论

     (一)感知风险的定义

     (二)感知风险的构成

   第四节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供给分析的相关理论

    一 决定市场供给的基本因素

     (一)生产者的供给意愿

     (二)生产者的供给能力

     (三)市场中的厂商数量

    二 影响市场供给的二级因素分析

     (一)影响生产者供给意愿的因素

      1.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2.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

     (二)影响生产者供给能力的因素

      1.影响生产者技术能力的因素

      2.影响生产者资源能力的因素

     (三)影响市场中厂商数量的因素

      1.市场赢利前景

      2.市场进入障碍

      3.市场退出障碍

    三 公共产品及其供给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

     (二)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1.非竞争性

      2.非排他性

     (三)公共产品的分类

      1.纯公共产品

      2.准公共产品

     (四)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方式

      1.公共生产,公共提供

      2.私人生产,公共提供

      3.混合生产,混合提供

     (五)公共需要与公共产品

     (六)公共产品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四 农村信息服务产品的供给问题研究回顾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研究

     (二)农村信息服务产品的供给问题研究

   第五节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基本框架

    一 构建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体系

     (一)完善市场机制

      1.完善供求机制

      2.完善价格机制

      3.完善竞争机制

     (二)营造市场环境

      1.营造法律环境

      2.营造政策环境

      3.营造人文环境

     (三)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体系

    二 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

    三 政策引导

    四 市场建设试点示范

 市场需求篇

  第四章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需求研究设计

   第一节 消费者需求概念模型与测量指标设计

    一 研究模型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因子分析法

     (三)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四)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五)聚类分析方法

    四 问卷设计

   第二节 消费者抽样调查

    一 抽样过程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地点

     (四)调查实施人员

     (五)调查实施时间

     (六)问卷回收情况

    二 被调查对象的分组特征

    三 量表问题描述统计

  第五章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需求结构关系分析

   第一节 消费者问卷数据的信效度检验

    一 量表问题的鉴别度检验

    二 结构效度分析

    三 信度分析

   第二节 市场需求的结构关系分析

    一 需求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二 需求结构方程模型的运算

    三 需求结构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检验

    四 路径系数与研究假设检验

    五 测量方程的路径系数检验

   第三节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需求障碍分析

    (一)消费者需求意愿不高

    (二)消费者感知风险不低

    (三)消费者感知政策保障不够

    (四)消费者感知价格不低

    (五)消费者感知信息质量不高

    (六)消费者感知有用性不高

    (七)消费者支付能力不高

  第六章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消费者特征分析

   第一节 消费者需求特征的分组差异分析

    一 计量经济模型估计

     (一)需求意愿的分组差异

     (二)支付能力的分组差异

     (三)感知有用性的分组差异

     (四)感知信息质量的分组差异

     (五)感知价格的分组差异

     (六)感知价值的分组差异

     (七)感知风险的分组差异

     (八)感知政策保障的分组差异

    二 对消费者需求特征分组差异原因的解释

     (一)需求意愿的分组差异原因

     (二)支付能力的分组差异原因

     (三)感知有用性的分组差异原因

     (四)感知信息质量的分组差异原因

     (五)感知价格的分组差异原因

     (六)感知价值的分组差异原因

     (七)感知风险的分组差异原因

     (八)感知政策保障的分组差异原因

   第二节 消费者类型划分

    一 基于现实需求的消费者分类

     (一)低需求型

     (二)较低需求型

     (三)较高需求型

     (四)高需求型

    二 基于“需求意愿—支付能力”组合的消费者分类

     (一)高意愿高能力型

     (二)高意愿低能力型

     (三)低意愿高能力型

     (四)低意愿低能力型

    三 基于“感知价值—感知风险”组合的消费者分类

     (一)高价值低风险型

     (二)高价值高风险型

     (三)低价值低风险型

     (四)低价值高风险型

    四 基于影响感知价值五因素的消费者分类

     (一)用途敏感型

     (二)质量敏感型

     (三)价格敏感型

     (四)风险敏感型

  市场需求篇研究小结

 市场供给篇

  第七章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供给研究设计

   第一节 厂商供给概念模型与测量指标设计

    一 研究模型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因子分析法

     (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四)聚类分析方法

    四 模型的测量指标设计

    五 问卷设计

   第二节 厂商抽样调查

    一 问卷调查与数据采集

    二 问卷数据的描述统计

     (一)量表问题得分的描述统计

     (二)样本分组情况

      1.被调查企业的农信服务业务比例

      2.被调查企业的产权性质

      3.被调查企业的成立年限

      4.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分布

     (三)量表问题的得分特点

      1.得分高的量表

      2.得分低的量表

     (四)构成概念的得分分析

      1.供给意愿

      2.供给能力

      3.感知政策支撑

      4.感知赢利前景

      5.供给行为

   第三节 厂商问卷数据的鉴别度检验

    一 鉴别度检验的基本原理

    二 鉴别度检验的步骤

    三 鉴别度检验过程

     (一)判断标准一: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均值比较检验

     (二)判断标准二:题项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

    四 鉴别度检验结论

  第八章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供给关系分析

   第一节 厂商问卷数据的因子信效度检验

    一 量表的因子提取

    二 因子的信度分析

    三 因子的效度分析

     (一)营运能力因子分析

     (二)研发能力因子分析

     (三)财务能力因子分析

     (四)感知赢利前景及感知政策支撑因子分析

     (五)企业供给意愿因子分析

     (六)企业现实供给因子分析

     (七)企业潜在供给因子分析

    四 模型调整

   第二节 市场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一 供给计量经济模型设定

     (一)变量、符号及赋值

     (二)分组控制变量

     (三)计量经济模型

    二 供给计量经济模型估计

    三 供给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解释

     (一)供给意愿模型的估计结果解释

      1.感知政策支撑对供给意愿的影响

      2.感知赢利前景对供给意愿的影响

      3.感知竞争优势对供给意愿的影响

      4.供给意愿的分组差异

     (二)现实供给模型的估计结果解释

      1.供给意愿对现实供给的影响

      2.财务能力对现实供给的影响

      3.研发能力对现实供给的影响

      4.营运能力对现实供给的影响

      5.现实供给的分组差异

     (三)潜在供给模型的估计结果解释

      1.供给意愿对潜在供给的影响

      2.财务能力对潜在供给的影响

      3.研发能力对潜在供给的影响

      4.营运能力对潜在供给的影响

      5.潜在供给的分组差异

    四 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的结论

     (一)经检验成立的5条研究假设

     (二)供给意愿的分组差异

     (三)现实供给的分组差异

     (四)对于潜在供给的分组差异

  第九章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供给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第一节 农信服务企业类型划分

    一 基于现实供给—潜在供给组合的企业类型划分

     (一)聚类分析

     (二)分类解释

      1.表率型企业

      2.进入型企业

      3.退出型企业

      4.无关型企业

    二 基于潜在供给影响因素的企业类型划分

     (一)聚类分析

     (二)分类解释

      1.意愿能力双强型企业

      2.意愿不足型企业

      3.能力较弱型企业

      4.能力极弱型企业

      5.意愿能力双弱型企业

    三 基于供给意愿的企业类型划分

     (一)聚类分析

     (二)命名与解释

      1.支持型企业

      2.不安型企业

      3.观望型企业

      4.漠然型企业

    四 基于供给意愿影响因素的企业类型划分

     (一)聚类分析

     (二)分类解释

      1.竞争畏惧型企业

      2.政策无助型企业

      3.市场悲观型企业

   第二节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供给障碍分析

    (一)现实供给相当低

    (二)感知赢利前景较差

    (三)感知政策支撑不足

    (四)营运能力不算强

    (五)供给意愿不算高

  市场供给篇研究小结

 应用示范篇

  第十章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目标、任务与保障

   第一节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目标定位

    一 近期目标(2010~2011年)

    二 中期目标(2012~2015年)

   第二节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任务划分

    一 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一)继续深化“村村通电话”工程

     (二)加快农村地区互联网接入工程

     (三)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

    二 构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村信息资源

     (一)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二)开发专业化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

     (三)整合农村信息资源

    三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

     (一)全方位培育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消费群体

     (二)提高农村网络终端设备普及率

     (三)研究制定向农村倾斜的电信业务和资费政策

     (四)鼓励提供农村信息服务产品的增值服务企业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延伸

     (五)开发生产特色信息服务产品

     (六)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示范县、镇、村建设

   第三节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二 聚合相关力量,形成产业发展的巨大合力

    三 多渠道筹集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建设资金

     (一)积极寻求区县政府的政策支持

     (二)多渠道拓展资金

    四 大力开展相关技能的普及培训工作

     (一)农村信息员培训

     (二)农民群众的信息技术培训

     (三)信息服务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

    五 加大宣传力度

  第十一章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政策与示范

   第一节 促进农村信息服务市场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

    一 制定农信市场需求促进政策的依据

     (一)从消除需求障碍的角度制定需求促进政策

     (二)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类型设计不同的政策组合

     (三)其他相关事项的考虑

    二 农信市场需求促进政策分类

    三 促进农村信息服务市场消费需求的一般政策

     (一)提升消费者需求意愿的政策

      1.强化农村信息服务宣传

      2.提高农村地区的受教育水平

      3.鼓励企业开发时尚化、适应城镇化的农信产品

     (二)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的政策

      1.加强对农村信息服务企业的监管

      2.大力开展农信产品试用、加快农信产品扩散速度

     (三)提高消费者感知政策保障的政策

      1.制定和完善促进农信产品消费的配套政策

     (四)降低消费者感知价格的政策

      1.对赢利能力差的农信服务产品实行专项补贴

      2.采用适合农村地区的低价信息资费模式

      3.对女性和老年人等价格敏感人群实行优惠价格

     (五)提高消费者感知信息质量的政策

      1.制定农村信息服务质量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2.规范生产、服务环节的操作流程

     (六)提高消费者感知有用性的政策

      1.鼓励农信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特色农信产品

      2.构建信息服务应用综合平台、提高信息应用水平

      3.注重开发为农民工服务的信息产品

     (七)提高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政策

      1.对农信产品消费者实行信息消费补贴

      2.提高女性收入和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

     (八)提高消费者感知易用性的政策

      1.开展电脑操作技术培训

      2.支持设备厂商开发适应农村特点的实用终端

    四 针对各细分市场的需求促进政策组合

     (一)根据需求意愿和支付能力组合划分的细分市场政策

      1.针对高意愿低能力型消费者的政策

      2.针对低意愿高能力型消费者的政策

      3.针对低意愿低能力型消费者的政策

     (二)根据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组合聚类的细分市场政策

      1.针对高价值高风险型消费者的政策

      2.针对低价值低风险型消费者的政策

      3.针对低价值高风险型消费者的政策

     (三)根据感知价值五因素聚类的细分市场政策

      1.针对用途敏感型消费者的政策

      2.针对质量敏感型消费者的政策

      3.针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政策

      4.针对风险敏感型消费者的政策

   第二节 促进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产品供给的政策措施

    一 制定农信市场供给促进政策的依据

     (一)从消除供给障碍的角度制定供给促进政策

     (二)根据市场发展阶段提出分阶段的供给促进政策

     (三)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设计不同的供给政策

    二 消除农信市场供给障碍的供给促进政策

     (一)提升企业供给意愿的政策

      1.增强企业对农信市场政策保障信心的政策措施

      2.增强企业对农信市场赢利前景信心的政策措施

     (二)增强企业业务能力的政策措施

    三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不同发展阶段的供给促进政策

     (一)市场导入期——协商、强制、引导

      1.协商促进渠道畅通,搭建统一接入应用平台

      2.加大农信服务市场投入,多形式鼓励企业研发

      3.多项优惠进驻、风险规避措施,大力吸引企业参与建设

      4.中小企业农信服务基金

      5.合理规划示范点,定向研发项目降低研发难度

      6.资金使用跟踪及政策的有效性保障措施

      7.加大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优惠开放的宣传

     (二)市场培育期——协调、监督

      1.保障渠道畅通的延续性、关注分成比例

      2.改进优惠政策、推出保障措施及激励政策

      3.专项资金解决中小企业推广难题

      4.城乡业务的交叉补贴措施

      5.划定重点区域,保证有序开发

      6.重点宣传市场建设成效、市场环境及保障措施

     (三)市场发展期——监督、约束

      1.完善发展机制,合理控制舆论导向等主要问题

      2.形成完善的优惠、保障、激励措施

      3.逐步降低补贴力度,形成完善的筹资模式

      4.次重点区域规划

      5.各地明星企业推选及重点宣传

      6.关注发展动态,保持有序竞争

     (四)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

      1.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政府调控,合理界定政府角色

      2.合理界定相关部门在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发展中的事权

      3.纳入政府考核指标

      4.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供给管理激励机制

      5.构建农村信息服务长效供给机制

    四 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供给政策组合

     (一)基于供给行为组合的企业分类政策措施

      1.表率型企业——激励

      2.无关型企业——宣传

      3.退出型企业——挽留

      4.进入型企业——引导

     (二)基于供给行为影响因素组合的企业分类政策措施

      1.意愿能力双强型企业——激励

      2.意愿不足型企业——宣传

      3.能力较弱型企业——协助

      4.能力极弱型企业——协助

      5.意愿能力双弱型企业——宣传加协助

     (三)基于供给意愿差异的企业分类政策措施

      1.支持型企业——激励

      2.不安型企业——安抚

      3.观望型企业——推动

      4.漠然型企业——宣传

     (四)基于供给意愿影响因素组合的企业分类政策措施

      1.竞争畏惧型企业——培育竞争力

      2.政策无助型企业——完善政策保障

      3.市场悲观型企业——改善赢利前景

   第三节 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示范

    一 建设示范的目的与意义

     (一)建设示范的目的

      1.探索农村信息服务的可行模式

      2.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的政策体系

      3.积累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经验

      4.树立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标杆

      5.建立和健全相关配套政策

     (二)建设示范的意义

    二 建设示范的目标、任务与内容

     (一)建设示范目标

     (二)建设示范任务

      1.农业特色信息服务示范

      2.就业信息服务示范

      3.社会事业特色信息服务示范

     (三)示范内容

      1.农业特色信息服务示范

      2.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示范

      3.农村社会综合服务示范

      4.信息技术培训示范

      5.农信产品营销示范

      6.规范市场环境政策示范

      7.提高产品质量政策示范

      8.企业培育政策示范

    三 建设示范点的选取

     (一)特色示范点

     (二)边远地区示范点

     (三)近郊地区示范点

    四 建设示范的实施步骤

     (一)典型示范阶段

     (二)扩大示范阶段

     (三)全面实施阶段

    五 建设示范的保障措施

     (一)提倡地方政府支持

     (二)鼓励相关企业参与

     (三)大力开展相关技能的培训工作

     (四)多渠道融通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建设资金

    六 建设示范的考核验收指标体系

    七 市场培育示范项目

     (一)消费习惯培育示范

      1.商业宣传与用户体验

      2.政府宣传提倡

     (二)消费意愿培育示范

      1.企业措施

      2.政府措施

     (三)需求能力培育示范

      1.提高消费者购买能力

      2.农村信息技术培训

     (四)建立信息整合机制示范

      1.信息来源主体

      2.信息整合的激励机制示范

     (五)信息传播渠道示范

      1.完善“12582”应用平台

      2.设立服务网点

      3.与农村中间组织合作

     (六)产业链协作示范

      1.内容生产的主体间协作机制示范

      2.面向用户的主体间横向协作机制

      3.移动公司与移动支付相关企业的合作

    八 保障体系示范项目

     (一)组织架构

     (二)管理控制

      1.进度控制

      2.成本控制

      3.质量控制

     (三)考核监督

      1.进度监督

      2.成本监督

      3.建立考核指标

      4.信息产品质量监督

     (四)政府政策示范

      1.财税政策示范

      2.监管政策示范

      3.政府激励制度

     (五)企业政策示范

      1.企业激励制度

      2.企业资费政策

    九 示范效果

     (一)总体示范效果

     (二)政策示范效果

     (三)“农信通”主要产品示范效果

      1.百事易

      2.务工易

      3.政务易

      4.商贸易

  应用示范篇研究小结

   1.定位了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目标

   2.划分了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任务

   3.建议了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保障措施

   4.提出了刺激农村信息服务市场需求的政策措施

   5.提出了促进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供给的政策措施

   6.开展了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应用示范

  研究结论

本书是以部专门研究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的学术专著。全书由总论、市场需求篇、市场供给篇和应用示范篇组成。其中,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基本概念、市场特征、发展现状和市场建设的一般理论、市场需求篇和市场供给篇分别研究了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供求结构关系、查找了制约当前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发展的需求障碍和供给障碍;应用示范篇提出了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建设发展目标和任务,并针对市场供求障碍设计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本书的研究成国可供各级政府部门作为发展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决策依据,也可供经济理论研究人员、研究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专家、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重要的文献参考。

[1]白长虹:《西方的顾客价值研究及其实践启示》,《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4期。

[2]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陈晴、焦春生、朱元励:《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江苏农村经济》2006年第12期。

[4]董英利:《发展我国农村信息产业的条件分析》,《天津图学刊》1999年第1期。

[5]方银水:《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主要提供主体间的博弈分析》,《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3期。

[6]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2008年第2期。

[8]郭斌、谢企华:《企业资源对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9]郭泽保:《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选择的表达机制》,《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2期。

[10]郭作玉:《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多元化、社会化、网络化》,《农业网络信息》2007年第8期。

[11]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2]黄友兰:《对“政府+市场”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模式的思考》,《农业经济》2009年第2期。

[13]李应博:《中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研究》,2006。

[14]林万龙、杨秋林:《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与农村民主理财》,《中国农业会计》2000年第11期。

[15]刘畅:《构建立体化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重庆通信业》。

[16]刘继芬:《德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世界农业》2003年第10期。

[17]刘文波、陈荣秋:《顾客感知价值研究的理论评述》,《经济论坛》2008年第11期。

[18]吕晓燕:《浅谈现阶段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的对策》,《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19]马庆国:《管理统计》,科学出版社,2002。

[20]曼昆:《经济学原理》,2003。

[21]梅特卡夫法则,参见http://wiki.mbalib.com/wiki/%E6%A2%85%E7%89%B9%E5%8D%A %E5%A4%AB%E6%B3%95%E5%88%99。

[22]孟枫平:《日本农业信息化进程的主要特点》,《世界农业》2003年第4期。

[23]曲春红:《印度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及成功经》,《世界农业》2003年第11期。

[24]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十六版),1999。

[25]万尚钦:《以农村信息化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湖南农业科学》2006年第4期。

[26]王位玉:《西方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成功经验》,《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7]韦东方、游专:《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点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农业网络信息》2008年第11期。

[28]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科学出版社,2003。

[29]谢俊贵:《信息的富有与贫乏:当代中国信息分化问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

[30]徐小青:《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现状以及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7年第5期。

[31]赵俊晔:《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的特点与模式选择》,《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

[32]郑全太:《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探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8。

[34]朱晓峰:《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008。

[35]Amna Kirmani and Hans Baumgartner,“Reference Points Used in Quality and Value Judgements”,Marketing Letters 11(4,2000):299-310.

[36]Annika Ravald and Christian Gronroos,“The value concept and relationship marketing”,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0 (2,1996):19-30.

[37]Babin,B.J.,Darden,W.R. & Griffin,M,“Work and/or Fun:Measuring Hedonic and Utilitarian Shopping Value”,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4,1994):644-656.

[38]Buckler,Carolyn,“Beyond Partnership-Strategies for Innovation & Lean Supply (Book Review)”,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5(4,1993):424.

[39]Butz,H.E. & Goodstein,L.D,“Measuring customer value:Gaining the strategic advantage”,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4(3,1996):63-77.

[40]Churchill,G.A.,J.P.Peter,Marketing:Creating value for customers(Burr Ridge,Ill.:Irwin,New York,1997).

[41]Cox,D.F.,“Risk Handling in Consumer Behavior:An inte-ractive Study of Two Cases”,Risk Taking and Information Handling in Consumer Behavior,Ed.Donald,F.C (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34-81.

[42]Davis,F.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IS Quarterly 13(3,1989):319-340.

[43]Davis,F.D.,Bagozzi,R.P. & Warshaw,P.R.,“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Management Science 35(8,1989):982-1003.

[44]Derbaix.C.,“Perceived risk and risk reliever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3(1,1983):19-38.

[45]Dodds,W.B.,Grewal,D. and Monroe,K.B.,“Effects of price,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et evalu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3,1991):307-319.

[46]Economides N.,“The Economics of Networ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4(6,1996):673-699.

[47]Erdern,“Understanding References’Price Shoppers:A Within and cross-Category Analysi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8(4,2001):445-457.

[48]Gale B.T.,Managing Customer Value(New York:Free Press,1994).

[49]Gardial,S.F.,Clemons,D.S.,Woodruff,R.B.,Schumann,D.W.,Burns,M.J.,“Comparing consmuers’ recall of prepurchase and pospurchase”,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4,1994):548.

[50]Gornroos,C.A.,“Sevrice quality model and its marketing implic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8(4,1984):37.

[51]Grewal Dhruv,Kent B.Monroe and R.Krishnan,“The Effects of Price-Comparison Advertising on Buyers’ Perceptions of Acquisition Value,Transaction Value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62(1998):46-59.

[52]Grewal Dhruv,Krishnan R.,Baker Julie & Borin,“The effect of store name,brand name and price discounts on consumers’ evaluations and purchase intentions”,Journal of Retailing 74(3,1998):331-352.

[53]Grewal.D and R.Krishman,“The effect of store name,brand name and Price discount on consumers’ evaluations and purchase intentions”,Journal of retailing 74(3,1998):331-352.

[54]Gronroos C.,“The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concept is a mistake?”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11(3,2001):150-152.

[55]Gronroos,C.,“Value-driven relational marketing:from pro-ducts to resources and competencies”,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3(5,1997):407-419.

[56]Hartwick,J. & Barki,H,“Explaining the Role of User Participation in Information System Use”,Management Science 40(4,1994):440-465.

[57]Helhrook,B.M.,Hirschman,C.E.,“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Consumption Fantasies,Feelings and Fu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9,1982):132-140.

[58]Holbrook,M.B. and Corfman,K.P.,“Quality and other types of value in the consumption experience”,Working paper(Columbia University).

[59]Holbrook,M.B.,“Customer Value: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3(1,1996):138-142.

[60]Holbrook,Morris B. & Batra,Rajeev,“Assessing the role of emotions as mediators of consumer responses to advertising”,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eh 14(3,1987):404-420.

[61]Hoover R.J.,Green R.T. and Saegert J.,“A cross national study of perceived risk”,Journal of marketing 42(3,l978):102-108.

[62]Jacoby,Jerry C.Olson,and Rafael A.,“Haddock.price,brand name and product composition charaeteristics as determinants of perceived qualit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5(6,1973):570-579.

[63]Julian C.Sweeney,Geoffrey N.Soutar and Lester W.Johnson,“The role of perceived risk in the quality-value relationship:A study in a retail environment”,Journal of Retailing 75(1,1999):77-105.

[64]Karahanna,E.,Straub,D.W. & Chervany,N.L.,“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Across Time:A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of Pre-Adoption and Post-Adoption Beliefs”,MIS Quarterly 23(2,1999):183-213.

[65]Katz,M. & C.Shapiro,“Network Externalities,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3,1985):424-440.

[66]KIM H W,CHAN H C.,“Value-based adoption of mobile Internet: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43(1,2005):111-126.

[67]Koller M.,“Risk as determinant of trust”,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9(4,1998):265-276.

[68]Kolter P.,Marketing management,7th Ed.(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1991).

[69]Liljander V.Strandvik,“Estimating zones of tolerance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and perceived service valu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4(2,1993):6-28.

[70]Mitchell.V.W.,“Consumer perceived risk:conceptualizations and model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3(1,1999):163-195.

[71]Mitehell,V.W. and Boustani Pari,“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pre-and post-purchase risk perception and reduction”,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8(1,1994):56-72.

[72]Miyazaki,Anthony D.,Fernandez,Ana,“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vacy and security risks for online shopping”,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35(1,2001):27-45.

[73]Monroe K.B.,Krishnan R.,“The effect of price-comparison advertising on buyers’ perceptions of acquisition value,transaction value,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62(2,1985):46-59.

[74]Mowen,John C.,“A new perspective o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for professional services”,Services Marketing Quarterly 15(2,1997):55-69.

[75]Oliver,R.L.,“Whence Consumer Loyalty?”Journal of Marketing 63(1999):33-44.

[76]Oliver,R.L.,Satisfaction:A behavior perspective on the consumer(New York:Mc-Graw-Hill,1997).

[77]Parasuraman,A.,Grewal,D.,“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the quality-value-loyalty chain:A research agenda”,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8(1,2000):168.

[78]Parasuraman,A.,“Reflection on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customer value”,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5(2,1997):154-161.

[79]Perryetal,“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Alternative uses of the Internet in households”,Inform Systems Res 10(4,1999):287-303.

[80]Ozanne,A.,“Perverse Supply Response in Peasant Agriculture:A Review.Preview”,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27(2,1999):251.

[81]Porter,M.E.,Competitive Advantage(New York:Free Press,1985).

[82]Rachel M.Friedberg &Jennifer Hunt,“The Impact of Immigrants on Host Country Wages,Employment and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9(1995):23-44.

[83]Ravald & Gronroos,“The value concept and relationship marketing”,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0(2,1996):19-33.

[84]Rohlfs,J.,“A Theory of Interdependent Demand for a Communications Service”,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5(1,1974):16-37.

[85]Schiffman Leon G.,Consumer Behavior(Prentice-Hall lnternational,Inc,1997).

[86]Se-Joon Hong,James Y.L.Thong,Kar Yan Tam,“Understanding continu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behavior:A comparison of three models in the context of mobile internet”,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42(20060:1819-1834.

[87]ShePPard,B.H.,Hartwick,J. & Warshaw,P.R.,“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A Meta-Analysis of Past Research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Modif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eh”,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5(3,1988):325-343.

[88]Sheth,J.N.,Newman,B.I. & Gross,B.L.,“Why we buy what we buy:a theory of consumption value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2(2,1991):157-170.

[89]Stephen Haag,Maeve Cummings etc.,Management Database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Age(Mc.Graw-Hill,2001).

[90]Stone R N,Gronhaug K.,“Perceived Risk:Further conside-rations for the marketing discipline”,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7(3,1993):372-394.

[91]Sweeney,J.C. & Soutar,G.N.,“Consumer Perceived value: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 item scale”,Journal of Retailing 77(2,2001):203-220.

[92]Sweeney J.C.,“The role of perceived risk in the quality-value relationship:a study in a retail environment”,Journal of retailing 75(1,1999):77-105.

[93]Taylor,S. and Todd,P.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6(2,1995):144-176.

[94]Venkatesh V. & Davis F.D.,“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Management Seience 46(2,2000):186-204.

[95]Veronica Liljander,Tore Strandvik,“Emotions in service satisfa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8(2,1997):148-169.

[96]William B.Dodds,Kent B.Monroe and Dhruv Grewal,“Effects of price,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3,1991):307-319.

[97]Wood Charies,M.Scheer,Lisa K.,“Incorporating perceived risk into model of consumer deal assessment and purchase intent”,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3(1,1996):399-404.

[98]Woodruff R.B.,“Customer value:the next source for competitive edge”,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5(2,1999):143-151.

[99]Woodruff,“Customer value:the next sourc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5(2,1997):139-153.

[100]Woods W.A.,Consumer Behavior(New York:North-Holland,1981).

[101]Zeithaml Valerie A.,“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quality and value: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ournal of marketing 52(3,1988):2-22.

[102]Zeithaml,V.A.,Berry,L.L. & Parasuraman,A.,“The Behavioral ConseXuences of Service Quality”,Journal of Marketing 60(2,1996):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