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亚太地区发展报告NO.5(2004)图书

A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SIA-PACIFIC NO.4(2004)

SSAPID:101-5683-6839-65
ISBN:7-80190-599-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内容包括2004年亚太经济回顾与展望,东亚地区合作的进展与意义,东亚经济复苏的结构分析,2004年亚太地区政治、外交与安全形势分析等内容。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亚太蓝皮书
作 者: 孙士海 张蕴岭
编 辑:陈斗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前言

 相关链接

 经济篇

  2004年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回顾

   一 美国

   二 日本

   三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四 东亚发展中国家及地区

    (一)中国

    (二)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三)东南亚

   五 南亚

   六 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

  评亚太经合组织圣地亚哥会议

   一 “一个大家庭,我们的未来”

   二 本次会议讨论的议题

   三 圣地亚哥会议的主要成果

    1.积极推动WTO多哈议程,支持全球多边贸易体制

    2.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3.呼吁加强人类安全,保障经济稳定增长

    4.强调实施良政,开展反腐败斗争

    5.重申APEC成员要履行进行结构改革的承诺

    6.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 引人注目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倡议

   五 中国的立场与贡献

   六 APEC面临的挑战

  2004年东亚经济合作的进展

   一 2004年东亚合作的进展

    (一)贸易领域

     1.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2.双边协议继续深入

     3.金融

    (二)其他方面的合作进展

   二 从10+3到东亚共同体

    1.东亚共同体的提出

    2.从10+3到东亚共同体

  韩国经济结构转型及其对华投资的影响

   一 韩国制造业相对下降

    1.韩国制造业的相对下降

    2.制造业相对下降的原因

   二 韩国制造业下降对其投资的影响

    1.国内投资率相应下降

    2.国内制造业的相对下降推动了对外投资的增长

   三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

   四 韩国产业调整与对外投资趋势

    1.韩国对外投资将会达到新的高峰

    2.韩国将成为近期东亚区域内直接投资新增的重要来源地

    3.受韩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周边地区是中国

    4.对外投资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

   五 结语

  韩国金融体系的重组和改革: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一 银行体系的重组和改革

    1.重组和改革的进程和措施

    2.对银行部门重组和改革的基本评价

   二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组和改革

    1.重组和改革的进程和措施

    2.对非银行金融机构重组和改革的评价

   三 资本市场的重组和改革

    1.重组和改革的进程和措施

    2.对资本市场重组和改革的评价

   四 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

    1.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和措施

    2.对金融体系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评价

   五 小结

  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分析

   一 前言

   二 中新贸易发展:1994~2003年

   三 中新贸易的结构特点

   四 中新贸易的未来发展

    1.贸易量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中国的贸易逆差会随着贸易量的增加而扩大

    3.中新贸易将会进一步向少数贸易产品集中

    4.作为中国在东盟国家中重要贸易伙伴,新加坡的地位将会逐步下降

   五 结论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外汇储备变动状况的分析

   一 印度外汇储备变动的主要特点

    1.外汇储备增长显著,储备结构合理

    2.资本账户中,来自外国投资的比例增长最快,国外私人投资的增长已成为外汇储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3.经常账户连续三年保持盈余,其中无形贸易盈余增长显著,商品贸易逆差有所减少

   二 引起印度外汇储备变动的国内政策因素及国际经济环境

    1.政策因素

    2.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三 未来影响印度外汇储备变动的不确定因素

  印度的科学技术政策与成就

   一 引言

   二 印度2003年科技政策

   三 印度的科技实力和未来发展

 政治、社会篇

  2004年亚太地区政治形势

   一 印度大选及其启示

    (一)选举结果的“意外”

    (二)瓦杰帕伊落败的深层社会原因

    (三)印度大选的启示

   二 韩国经历总统遭弹劾的政局危机

    (一)总统遭弹劾引起韩国剧烈的政治动荡

    (二)黑金政治和权力斗争困扰韩国政坛

    (三)总统弹劾案后的韩国政局发展

   三 印尼举行历史上首次直接选举

    (一)印尼选举制度的历史变迁

     1.苏哈托“受控制的选举”时期

     2.开始政治转型后的自由选举时期

    (二)2004年直接选举

    (三)直接选举是印尼民主化的新发展

   四 暴力流血冲突影响泰国南部地区的社会稳定

    (一)泰国南部伊斯兰分离主义问题的历史渊源

    (二)近几年泰国南部分离主义势力重新活跃的主要原因

  总统弹劾案与韩国的政治发展

   一 韩国法律关于弹劾总统的制度安排

   二 总统遭弹劾的原因

   三 弹劾案的审议与宣判

   四 弹劾案与韩国的政治发展

  大选后印尼政治的新格局与新政府的政策走向

   一 新国会形成七大政党两大联盟对峙的新格局

   二 新人协军警派系退出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 新总统绝对优势当选 人民寄予厚望

   四 经济、反腐与安全是新政府施政重点

    (一)内政方面

     1.消除贫困和解决失业问题将是第一位的目标

     2.铲除腐败和贪污将是第二位的目标

     3.消灭地方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是第三位的目标

    (二)对外政策方面

     1.与美国和日本关系会拉近

     2.提高在东盟内部的大国形象

     3.继续保持对华的友好关系。

  缅甸“民主路线图”计划及其发展前景

   一 “民主路线图”计划出台的原因

    1.政治上,希望以此逐步解决因反对派持续不断的“民主”诉求和对反对派的不断镇压而引发的政权合法性危机,缓解国内外的巨大政治压力

    2.经济上,希望通过改善国际形象,缓解因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给本国经济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

    3.外交上,希望通过“路线图计划”的提出,缓解国际压力,摆脱在国际社会中的孤立局面

   二 制约“民主路线图”计划的主要因素

    1.缅甸政府提出的“民主路线图”计划本身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加以改进之处,这也正是国际社会对缅甸政府实现“民主”的诚意和决心普遍表示怀疑的主要原因

    2.缅甸军政权内部矛盾斗争将对“路线图”计划产生重要影响

   三 “民主路线图”的前景

  泰国南疆分离主义的重现与影响

   一 泰南分离主义的历史源流与兴衰

   二 泰南分离主义的重现与背景

   三 泰国政府的对策与困境

  大选后的巴基斯坦政局

   一 成功化解政治危机,避免国内政局动荡

    1.与反对党达成协议,圆满解决修宪危机

    2.贾迈利主动辞职,平静度过内阁危机

   二 穆沙拉夫地位巩固,未来政局不会出现大的动乱

    1.穆沙拉夫始终掌握军政大权,地位难以撼动

    2.穆沙拉夫走马换将,在军队和政府安插得力人选

    3.穆沙拉夫坚持反恐政策,巴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获得不小收益

    4.穆沙拉夫提出“温和文明论”,树立开明国家形象

   三 目前仍存在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可能对巴未来政局产生影响

    1.宗教政党在西北边境省掌权,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取得稳固阵地

    2.极端势力和“基地”组织紧密勾结,欲将巴变为“圣战”前沿阵地

  斯里兰卡大选后的政党政治对民族和解进程的影响

   一 人民解放阵线与斯里兰卡自由党同床异梦,统一人民自由联盟政府内部矛盾重重

   二 政治局面更加复杂化,和平进程困难重重,近期僵局难以突破

  台湾“大选”及其影响

   一

   二

   三

 外交、安全篇

  2004年亚太地区安全形势

   一 美军在全球的重新部署将影响东亚的安全格局

   二 东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仍未降温新的复杂因素有所增加

    1.朝核问题没有明显进展

    2.日本希望突破和平宪法,成为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的意图进一步明朗化,这一进程因为伴随着周边国家对日本的长期不信任感而给未来的地区安全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三 南亚:地区形势出现缓和,印巴关系有所好转

   四 东南亚:美国因素继续增加非传统安全的影响显著

   五 非传统安全影响亚太安全

    1.恐怖主义依然威胁地区安全

    2.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东盟首脑会议与地区合作

   一

   二

   三

   四

   五

  “9·11”后美国的亚太军事态势

   一 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

    1.按照“基于能力”的原则,加快军队改革,打造灵活机动、快速部署的超强军队

    2.大规模地调整和改造美国的海外军事部署和军事基地,谋求在全球建立更多分散的小型基地和武器库

    3.发展太空军备,加快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4.对新的威胁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

   二 背景及原因

    1.是适应冷战后战略环境变化的需要,是反恐战争和应对新的威胁的需要

    2.美国海外驻军的调整可以缓解与驻在国的矛盾

    3.美国亚太军事调整既是“反恐”的需要又是应对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挑战的需要

   三 美国亚太军事调整的表现

    1.驻韩美军将撤军1.2万人,汉城军事基地将南移

    2.在西太平洋增加航母战斗群和海、空军力量

    3.鼓励日本突破宪法限制,增强日本的安全作用

    4.增加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加强与中亚各国的政治和军事合作

    5.重返东南亚,把东南亚国家整合进美国主导的安全体系中

    6.保持与印巴关系的微妙平衡

   四 可能的影响

    1.朝鲜半岛形势面临变数

    2.日本在东亚安全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日本将与美合作加快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3.美国重返东南亚,使地区安全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4.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小泉政府的亚太外交政策

   一 坚持并强化日美同盟,借重美国提升日本政治军事大国地位

   二 对华关系两面性鲜明,以期突破历史束缚增大对华外交的主动性

   三 积极改善日朝关系,显示外交政策独立性以提高日本在亚洲的地位

   四 提升日俄关系,谋取更大经济利益并寻求在东北亚事务中占据主导

   五 巩固东盟关系,提出“小泉主义”以显示日本在东南亚的重要存在

   六 建立地区合作新模式,拓展新的外交战略支点

   七 结语

  日本修宪及其对亚太政治的影响

   一 日本修宪的原由与前景

   二 修宪对日本国内政治的影响

   三 修宪对亚太政治格局的影响

  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的进程及其前景

   一 第三轮六方会谈以来的朝鲜核问题

   二 美国大选与朝鲜核问题

   三 朝鲜核问题的实质

   四 美国大选后的朝鲜核问题及其前景

  近年来越南在南沙问题上的动向

   一 南沙争端局势复杂化

   二 积极开发南海资源,鼓励移民南沙,筹划行政机构

   三 加强南沙军备力量

   四 南沙主权宣传的定期化和系统化

   五 南海问题与台湾问题的纠缠

   六 结语

  印度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走势

   一 决定印度未来对外政策的基本因素

   二 发展与美国的关系仍是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

   三 对华政策:合作与竞争并举

   四 对巴基斯坦的政策:寻求关系正常化

   五 结语

 附录

  2004年中国亚太研究综述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

   二 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变化

   三 东亚地区合作

   四 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

   五 印度的发展

  2004年亚太地区大事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皮书系列》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