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2

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的哲学解谱(三部曲)图书

SSAPID:101-5672-6593-72
ISBN:978-7-5097-3636-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连续出版的关于西方自由主义文化不同阶段的哲学解释,现在根据时段分三卷合集出版,形成作者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完整解释系统,也给学界提供了一部可供参考的佳作。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马林韬
编 辑:侯培岭;;周志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5 欧洲哲学

 前言

 内容提要

 后记

 第一篇 自由主义的“存在”与“虚无”

  第一章 本篇引言

  第二章 叔本华——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始作俑者及其生命意志论

   第一节 叛逆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叔本华

    (一)

    (二)

    (三)

    (四)

   第二节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世界和文化伦理的矛盾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三章 尼采虚无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权力意志论哲学

   第一节 尼采——权力意志的悲剧哲学家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二节 尼采哲学中的“阿波罗精神”同“狄俄倪索斯精神”虚无合一的悲剧文化本质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三节 “上帝死了”,“要重估一切价值”

    (一)

    (二)

   第四节 尼采权力意志论哲学的思想变异性和文化偏激性的极端主义倾向

    (一)

    (二)

    (三)

  第四章 其他各种非理性主义的人本论思想和现象论哲学

   第一节 本章的概说

   第二节 生命哲学简要

    (一)

    (二)

    (三)

    (四)

   第三节 精神分析哲学简要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四节 现象学哲学简要

    (一)

    (二)

  第五章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人道主义、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文化思想情结

   第一节 存在主义哲学的概说

   第二节 关于“存在”(being)的哲学概念

   第三节 被誉为“社会良心”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家让-保罗·萨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四节 关于萨特多维性、多层次本体论的存在概说

    (一)

    (二)

   第五节 关于“自在的存在”

    (一)

    (二)

    (三)

   第六节 关于“自为的存在”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七节 关于“自在自为的存在”

    (一)

    (二)

    (三)

   第八节 关于萨特的自由本体论和个人自由主义的文化哲学

    (一)

    (二)

    (三)

   第九节 萨特存在主义非理性的“生活咒语”和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的文化情结

    (一)

    (二)

    (三)

    (四)

 第二篇 19~20世纪的唯理论社会主义和经验论自由主义

  第六章 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唯理论和空想社会主义

   (一)

   (二)

   (三)

  第七章 人类自由王国的两个现代文化版本和“冷战”思维的意识形态矛盾

   (一)

   (二)

   (三)

 第三篇 “冷战”结束后的文化和文明论争

  第八章 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历史终结

   (一)

   (二)

   (三)

   (四)

  第九章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冲突文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十章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道”、“天道”、“神道”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十一章 新自由主义及其升级版的“华盛顿共识”

   (一)

   (二)

   (三)

  第十二章 美国:伟大的自由民主国家和得天独厚的“上帝”宠儿

   (一)

   (二)

   (三)

  第十三章 新自由主义为什么成了自由的原教旨主义

   (一)

   (二)

   (三)

  第十四章 大同世界(共产主义)

   (一)

   (二)

   (三)

   (四)

 第四篇 从西方自由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第十五章 对黑格尔遗产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和超越、发展

   (一)

   (二)

   (三)

  第十六章 关于确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本质论”)的理论思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十七章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社会哲学)基础的统观论(统一论)的市场经济学革命*

   第一节 本章的概说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思想体系最重要的法哲学(社会哲学)基础

   第三节 建立现代自由经济制度的经济学革命和人们始终需要面对的“市场悖论”矛盾

   第四节 近现代经济学理的“二元”分流和各种市场经济理论不平衡之矛盾要点

   第五节 关于经济学的目的和经济学目的为什么发生了市场偏离的问题

   第六节 微观经济学的“自平衡论”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第七节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投资平衡论”和“经济滞胀”的危机

   第八节 新自由主义货币经济理论的“新自平衡论”和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

   第九节 一切新兴经济体同样面临的市场机制矛盾

   第十节 要正确认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价值理论及其重要意义

   第十一节 统观经济学的市场平衡理论和基本平衡公式

   第十二节 作为西方自由主义文化基础的私有财产权

   第十三节 统观经济学重建个人或私人所有权的理论原则是真理现实性和真理普遍性的辩证统一论

   第十四节 建立以“全民基保”体系为平衡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现实版的模拟

   第十五节 统观经济的社会摹本:从“华西村模式”到“中华模式”*

   第十六节 统观经济学基础平衡的市场调节和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

   第十七节 统观经济学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类自由本质的全面复归

   第十八节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底韵注脚:普遍论、基础论的新民权主义和相对论、渐进论的科学共产主义

  结语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一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再到霍金“统一性”的宇宙苍穹

   二 从基督教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三位一体”的世界人生

   三 一切科学的真理其实并不神秘

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的思想家们在论及人的自由权利及人们自由权利普遍化的社会真理时,无不把个人的财产所有权看作人们最基本的自由权利或人权。黑格尔则推论了自由资本主义“自平衡”演绎的历史逻辑将会最终实现人们自由财产权利的普遍化。但自由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周期性经济危机却使黑格尔主义陷于流产了。黑格尔主义流产之后,一方面,西方自由主义的主流文化就完全放弃了对什么是自由主义真理的理论探求,并实用主义地把自由主义真理的“自由、平等、博爱”(或“自由、民主、人权”)看作一种并不需要建立深刻历史分析的形而上学的抽象价值符号,另一方面则形成各种非理性主义思潮对传统自由主义的批判解构和非体系化、狭义化的发展,从此,整个西方自由主义也再没有任何完整的体系化发展,而是沿着实用主义、经验主义、相对主义、解构主义的文化思想路线,最终陷入了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黑格尔之后,真正将构建一个完整科学文化思想体系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批判、继承和超越、发展。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使命无论是在理论形态上,还是在对历史经验的认识上都还没有最终完成。甚至,后来还不断地出现了种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和解构化的错误倾向和思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

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

《毛泽东选集》第1~4卷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

康德:《康德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97。

陶黎铭:《一个悲观者的创造性背叛——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76。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尼采:《悲剧的诞生》,作家出版社,1986。

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印书馆,1998。

泰奥多·德布尔:《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

爱德蒙·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96。

《萨特哲学论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萨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

萨特:《存在与虚无》,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余源培、夏耕:《一个“孤独”者对自由的探索——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1998。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80。

启良:《新儒学批判》,上海三联书店,1995。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

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于歌:《美国的本质》,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冯崇义:《罗素与中国——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经历》,三联书店,199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译《国富论》)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

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77。

米尔顿·弗里德曼:《论通货膨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商务印书馆,1982。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