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6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291

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三卷)图书

China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Review

SSAPID:101-5653-8221-20
ISBN:978-7-80230-499-4
DOI:
ISSN:
关键词:

问题 环境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长期从事环境与发展关系研究的专家,在本书中,他们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近年来中国的环境政策和相关的经济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和坦率的评论。众所周知,经济发展过程的环境问题涉及我国多个部门、多个学科、多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郑易生
编 辑:于渝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ABSTRACTS

 PREFACE

 序言

 前言

 CONTRIBUTORS

 第一篇 总论

  艰难的起步*

   一 引言

   二 新一轮的努力

    1.可持续发展原则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财政体制转向公共财政的进展

    3.改变环境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两张皮”的格局

    4.修订“软性”法律法规

    5.“绿色”观念在成长

    6.公众参与发展加快

   三 新的努力遇到严峻考验

    1.地方经济粗放增长带来的问题

    2.环境二元化趋势难以阻挡

    3.不合国情的消费方式仍在发展

   四 阻碍转变发展模式的原因之一: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1.政府职能转变的经济条件还不充分

    2.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滞后

    3.社会对政府的有效监督问题尚未解决

   五 转变发展模式的深层障碍之二:艰难的权衡问题

    1.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与转变发展模式的关系

    2.我们还有一些处理起来更为“两难”的问题

    3.是否需要节约型消费模式?

    4.小结

   六 让新的发展范式在自我变革的过程中形成

    1.不进则退的形势

    2.我们需要创造精神

    3.科学发展观要进一步纳入中国的改革进程

   结语

 第二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污染态势的特点分析

   一 “十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乏力”

   二 结构性污染更为突出,重化工业污染仍是污染控制的重点

   三 城市化加速,城市生活污染呈增长态势

   四 城市空气质量稳中有升,但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仍较严重

    1.污染控制的“盲区”

    2.城市空气质量Ⅱ级标准仅是低标准的目标

    3.城市空气污染PM10的控制难度在增加

   五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亟待加强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2.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3.乡镇企业产生的工业污染

    4.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

    5.城市排污对农村的污染

   六 污染物排放的累积效应逐渐显现,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公众健康

   七 地下水污染状况已经十分严重

   八 环境事故多发,环境风险增大

  环保目标与环保投入

   一 环境保护目标

   二 环保投入的重要性

   三 质疑“环保投资”

   四 关注政府环保投入

    1.政府的环保投入责任

    2.谁污染谁治理的片面理解

    3.环境保护的“泛市场化”倾向

    4.公共部门间的竞争

    5.当前的财政支出无法实现国务院环境保护的要求

   五 确保环保投入、落实环境目标

    1.继续加大环保投入

    2.用科学指标真实反映环保投入的力度

    3.明确投资主体的责任,落实环境目标

    4.政府应切实履行环境投入的职责

  中国环境法治:现状与思考

   一 中国的环境危机和法治需求

   二 理念落后和立法缺陷:环境法治失灵的源头

    1.经济中心论下的权力本位法:不能完全适应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和依法治国的要求

    2.政府部门主导立法:不能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立法受制于现行政府管理体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综合调整功能未见成效

   三 地方保护和监管错位:环境法治失灵的主因

    1.地方政府决策:牺牲环境质量,唯GDP增长至上

    2.落实“招商引资”指标:政府部门监管失灵

   四 司法救济:环境法治失灵的救命稻草

   五 环境法治任重道远,前程漫漫

  论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

   一 引人关注的变化

   二 什么是环境保护国家意志?

   三 环境保护国家意志的发展历程

   四 历史性转变需要强大的国家意志

   五 国家在环境保护中的特殊作用

   六 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与社会意识

  中国战略环评的发展与前瞻

   一 中国战略环评的发展历程

   二 战略环评发展面临的困境

   三 战略环评发展的前瞻

  绿色GDP核算:争议与未来走向

   引言

   一 绿色GDP核算产生争议的原因

   二 关于绿色GDP核算的若干争议

    1.绿色GDP核算的基本认识——几种反对意见

    2.绿色GDP核算的基本认识——过度期望中的认识误区

    3.绿色GDP核算的基本认识——稳健态度中隐含的倾向

    4.绿色GDP核算实施——组织实施的不同模式

    5.绿色GDP核算实施——不同学科的不同观点

    6.绿色GDP核算实施——不同管理目标下的不同思路

   三 绿色GDP核算应该恪守的原则及未来走向

  中国的绿色GDP核算研究:未来的方向和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历史和现状

    1.研究历史及达到的水平

    2.当前的问题

    3.国际动向

   三 绿色GDP核算的逻辑系统

   四 绿色GDP核算的攻关方向

    1.概念与定义的标准化

    2.资产、产业、产品等分类的标准化

    3.资产估价体系的标准化

    4.计量与计价方法、账户结构、记账规则等的标准化

   五 绿色GDP核算实务的前景

   六 组织攻关的策略思想

 第三篇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评述与展望

   一 生态补偿的含义与政策范围界定

    1.生态补偿的含义

    2.生态补偿的政策范围

   二 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方法

    1.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生态补偿的方法体系

   三 国内外经验与进展

    1.国际实践经验

    2.中国的实践进展

   四 建立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思路

    1.中国生态补偿的特殊性认识

    2.中国生态补偿总体框架

    3.建立中国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

    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五条建议

  中国生态建设工程的扫视和分析

   一 退耕还林工程

    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状况

    2.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民当前收入的影响

    3.结论

   二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1.补偿标准单一和补偿标准过低

    2.盲目扩大生态公益林范围,侵犯农民权益的现象普遍

  将中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发展为天然林生态恢复工程

   一 中国天然林的破坏及其恶果

   二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提出及其局限性

   三 天然林生态恢复工程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提升和发展

   四 天然林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和基本途径

    1.天然林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2.天然林生态恢复的途径

   五 对中国天然林区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的若干意见

    1.确定恢复目标

    2.进行土地分类

    3.不同林地经营中的基本导向

    4.制定天然林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方案和培养人才

    5.改善实施天然林生态恢复工程的社会条件

  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问题研究

   一 引言

   二 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

   三 产权变迁绩效分析

    1.林业用地未得到有效利用

    2.森林资源随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而波动

    3.林地生产力低

    4.不能有效满足木材及其他林产品需求

    5.农民林业收入与林地规模不协调

   四 产权变迁评述

    1.集体林产权制度安排未充分考虑到林业生产特点

    2.产权调整频繁

    3.产权界定过程操之过急

   五 目前集体林产权改革分析

   六 结论与政策含义

    1.应充分考虑林业生产的特点

    2.力戒急躁冒进

    3.私有化不是目前集体林产权可行的选择

    4.集体林地和林木适度流转

    5.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济

    6.林权改革要扩展到公益林

    7.解决集体林产权改革工作经费

    8.放弃政府不合理的既得利益,精兵简政

  制度与政策的历史演变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引言

   一 北方草原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进程

   二 1949年以来的制度与政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产权制度和政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2.经济建设的总方针同生态环境间互动关系的变迁

    3.内蒙古的产业政策同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变迁

    4.财税政策对草地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5.草原建设和生态治理工程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 结语

  中国西部自然保护的新探索*

   一 中国西部保护区需要新的管理模式

   二 调查实施情况

   三 调查初步发现

    1.神山神湖有自然地理的边界,可以在地形图上表示其位置和边界

    2.神山神湖数量众多,面积辽阔

    3.神山神湖受到当地社区的有力保护

    4.部分寺庙参与保护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

    5.神山神湖地区存在与自然保护区类似的分区管理

    6.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正相关

   四 协议保护:保护行动初探

   五 社区保护与和谐社会

   六 区域发展与和谐发展

  原始森林的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

   一 风倒木生产的生态学评价

    1.破坏了林木更新的地被地表

    2.破坏了野生生物栖息的生境

    3.中断森林的自然更新

    4.风倒迹地变成皆伐迹地

    5.逆行演替形成高山草甸,成为保护区森林防火的心腹大患

    6.更新人工林再次造成人为干扰

   二 是“天灾”还是人祸

   三 竞价拍卖承包红松种子的人为干扰

    1.这种对红松种子资源的产业化经营大大加重了对自然保护区的人为干扰

    2.对红松林实行产业化经营,使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也就改变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性质,使之从资源保护管理单位转变为生产经营单位和永久性的红松种子商品生产基地

    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人踩出的小路已经形成网络且四通八达

    4.增加动物疾病传播及外来植物种入侵危险

   四 红松种子生产的生态学评价

    1.高强度采集红松种子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2.高强度采集红松种子对红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3.高强度采集红松种子对红松生长规律的影响

   五 减少与防止人为干扰的对策建议

    1.尽快制定《自然保护地法》

    2.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竞价拍卖承包红松种子的做法应立即停止,并强化区内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3.改变中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状

    4.对自然保护区的道路建设应慎重

    5.落实当年林业部的指示,扩大阔叶红松林与苔原带的核心区

    6.对管理自然保护地的各级政府干部和职工加强职业培训

    7.将风倒木的旅游公路沿线辟为环境教育基地

    8.对长白山的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

  文化多样性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良方

   一 唇齿相依——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二 保留文化多样性,应当在哪里聚焦?

   三 是什么在吞噬着文化多样性?

   四 生态移民,不要成为对市土文化的致命一击

   五 现代与传统,注定是非此即彼?

   六 文化多样性呼唤发展观的根本转变

  善待洪水,建设避灾型社会

   一 大洪水引发的思考

   二 自然河流、湿地与洪水的生态功能不容忽视

   三 善待河流、湿地与洪水,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四 与洪水共生,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防渗工程和节水

   引言

   一 北京水资源态势

   二 北京地下水状况进一步恶化

   三 地下水问题突出与现实做法的极大反差

   四 引人深思的问题

 第四篇 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经济政策

  地方与中央:投资冲动与可持续发展

   一 引论

   二 地方政府的破坏性竞争

   三 现行财税体制的主要问题

    1.税收制度的缺陷

    2.财政支出体制的弊端

   四 自谋财路的后果:扶持与掠夺

   五 结束语

  保护资源环境与增强创新能力:双目标的政策探讨

   一 对现有区域政策的再认识:内容缺陷与实施障碍

   二 中国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双重压力是设计政策的基础

    1.资源环境是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长期压力

    2.创新能力是影响中国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核心因素和巨大压力

   三 建立双压力下的双目标区域政策框架

    1.以“问题区域”而不是“地理单元”划分目标区域

    2.以“保护资源”与“增强能力”两类指标划分问题区域

    3.增强政府的政策实施能力

  环境资源配置低效率及自然资本“富聚”现象剖析

   一 环境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市场配置资源的失效

    1.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实现过程背离

    2.技术效率、经济效率与自然效率的实现过程偏离

   二 资源利用低效、自然资本“富聚”加大社会贫富差距:政府有效干预不足

    1.何谓自然资本的“富聚”

    2.资源低效、自然资本“富聚”的原因分析

   三 环境权益缺失、政策缺位、制衡效力不足

  “资源价格偏低”的辩证思考

   引言

   一 中国“资源价格偏低”的含义辨析

    1.资源价格远远低于人造资本品(资源加工产品)价格

    2.中国的资源价格与劳动力价格相比偏高

    3.“资源价格偏低”的实质

   二 中国“资源价格偏低”的根本原因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强化了“资源价格偏低”的历史格局

    2.中国经济的二元化国情部分地决定了“资源价格偏低”

    3.经济全球化进程间接固化了中国“资源价格偏低”的历史格局

   三 “资源价格偏低”的影响

   四 解决中国“资源价格偏低”的出路

   五 结论

  以经营取代管理的不同方式:从风景名胜资源上市到“特许经营”

   一 背景

   二 特许经营的含义

    1.商业(专营或分销)特许经营与政府特许经营

    2.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与经营

   三 国外国家公园实行特许经营的特征和经验

   四 对中国一些地区的政府特许经营的评论

   五 中国风景名胜区企业化管理的现实和弊端

    1.从根本上改变了风景名胜资源的公共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2.企业化的结果是以经营取代保护管理

    3.企业化是导致风景名胜区和遗产地高额门票的主要原因

   六 结语

  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

   一 引言

   二 中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

   三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意味着什么

   四 走出废物循环的循环经济误区

   五 “抓两头带中间”推动循环经济建设

    1.突出清洁生产在循环经济的地位

    2.以强化末端管制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一体化

   六 以制度创新打造发展循环经济的上下互动机制

   七 结束语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资源挑战

    1.确保能源安全

    2.突破资源瓶颈

    3.解决大气污染

    4.应对气候挑战

   二 推进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路径分析

    1.调整能源结构

    2.提高能源效率

    3.优化经济结构

    4.遏制奢侈浪费

    5.发挥碳汇潜力

    6.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三 《京都议定书》生效带来的机遇

   四 结束语

 第五篇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中国环境NGO的作用

   一 为环境领域的NGO开放空间

   二 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公民社会

   三 NGO影响力的提升

   四 政府组织的非政府组织

   五 国际机构牵手中国环境NGO

   六 依然局促的发展空间

   七 中国环境NGO发挥更大作用的机遇

   八 下一步

 《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三卷)编委会

本书是《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的第三卷。前两卷分别出版于2001年和2004年。本卷的38位作者来自27个大学、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他们大都是长期从事环境与发展关系研究的专家。而在本书中展示的,则是他们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近年来中国的环境政策和相关的经济政策进行的深入分析和坦率的评论。众所周知,经济发展过程的环境问题涉及中国多个部门、多个学科、多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因而,有利于形成和谐社会的决策特别需要来自第三方的评论——不仅不回避存在的问题,还要对这些问题给予客观、独立、着眼于全社会的长远利益的研究和评价。这正是《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追求的目标,本书是该评论的最新一次尝试。

[1]张世秋:《环境政策边缘化现实与改革方向辨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走向一种新的发展范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1期。

[3]汪恕诚:《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第247页。

[4]钱正英、陈家琦、冯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2005年12月《科技日报》。

[5]蒋高明、刘美珍:《沙尘暴》,《中国环境保护与发展评论》(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钱正英:《生态不是建设出来的》,2006年8月23日《人民日报》;钱正英:《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配置》,《中国水利》2006年第11期。

[6]2006年8月30日《中国环境报》。

[7]2006年8月2日《人民日报》。

[8]《重污染企业迁址农村之后》,2006年8月22日《中国青年报》。

[9]周天勇:《对中国经济深层次问题的分析》,2006年7月11日《中国经济时报》。

[10]沈可挺、郑易生:《资源供给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重新理解中国的经济增长》,《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1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小云、靳乐山、左停给“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国际研讨会”的论文。

[12]A.P.瑟尔沃:《增长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第402页。

[13]马小洁:《提高中国能源效率的经济分析——政策的均衡性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14]赵京兴:《警惕高增长下的高失业》,1997年7月24日《经济学消息报》。

[15]郑易生:《中国环境与经济至上主义》,《二十一世纪》(香港)2005年第2期。

[16]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006年9月26日《中国经济时报》。

[17]汪恕诚:《C模式——自律式发展》,《中国水利》2005年第3期。

[18]郑易生、钱薏红:《深度忧患》,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第2页。

[1]《长三角局部土壤污染调查》,2005年9月22日《第一财经日报》(上海),http://stock.163.com。

[2]《土壤污染防治法胎动》,2004年3月9日《南方日报》,http://www.nanfangdaily.com.cn,2006年7月20日。

[3]《洋垃圾涌入二恶英污染峰江土壤中毒》,人民网-华东新闻,http://www.sina.com.cn,2005年7月27日。

[4]《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告诉国人地下水污染有多重》,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6年7月7日。

[5]《地下水污染相当严重》,2006年1月16日《经济参考报》。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6。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统计公报》,2006。

[8]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9]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1]中国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国家环保总局新闻通气会,2006年4月12日。

[2]王金南、葛察忠、杨金田:《环境投融资战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第38~39页。

[3]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5~2005),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www.cei.gov.cn。

[4]国家统计局核算司:《经济普查后中国GDP数据解读之一:GDP总量、增长速度及人均GDP》,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经济普查,http://www.stats.gov.cn,2006年3月8日。

[5]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2006年2月28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文件报告,http://www.people.com.cn,2006年3月17日。

[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中国政府网,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往期〕,http://www.gov.cn,2006年6月5日。

[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文件汇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第2页,第3页。

[2]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资料,2006。

[4]夏光:《从国务院〈决定〉看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2006年3月22日《中国环境报》。

[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2]潘岳:《战略环评与可持续发展》,在第八届绿色中国论坛上的演讲,2005年8月28日。

[3]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华夏出版社,2005。

[4]储叶来:《安徽政府部门规划无一环评》,2006年1月14日《中国环境报》。

[1]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2003》,国家统计局内部印行,2004。

[2]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框架研究课题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6。

[3]高敏雪:《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高敏雪:《SEEA对SNA的继承与扬弃》,《统计研究》2006年第10期。

[1]Tropical Forest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of China,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ITTO,2002,Beijing;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ITTO,2002,Beijing;Valuation and Green Accounting of Tropical Forest Assets,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ITTO,2005,Beijing;Evaluation et Comptabilité des Actifs des Forêts Tropicales,Académie Forestière de Chine/ITTO,2005,Beijing;Evaluación y Cálculo de los Bienes Forestales,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ITTO,2005,Beijing.

[2]《绿色GDP:中国是第一个做出实质性努力的国家》,2004年12月30日《国际先驱导报》。

[3]Roger Perman:《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第2版。

[4][13][19]UN/EC/IMF/OECD/WB,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2003(高敏雪等翻译,非正式译本;《环境经济综合核算2003》,丁言强、王艳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5]中国环境规划院:《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绿色GDP)研究》,简报项目技术组,2005年9月总第39期,许宪春、王益煊、葛察忠:参加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委员会预备会议报告。

[6]James Boyd,The Nonmarket Benefits of Nature:What Should Be Counted in Green GDP?,Resources For The Future,May 2006.

[7]高敏雪:《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的基础理论问题》,《森林资源核算(下卷):会议论文核心文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8]《自愿与环境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曾贤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原著:A. Myrick Freeman,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Values:Theory and Methods,Resources for the future,1993。

[9]毛文永著《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修订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刘国仁主编《资源性资产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罗江宾等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吴延熊等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和联合大学出版社,2002。

[10]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1]《不能在致癌环境中数钞票》,2005年1月3日《中国经济导报》。

[12][15][16][18]侯元兆:《我国森林绿色GDP核算研究的攻关方向与核算事务前景》,《世界林业研究》2005年第6期。

[14]Robert Costanza,“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Nature,Vol.387,15 may 1997,pp.253-260.

[17]景谦平、侯元兆:《森林资产评估的基本要素》,《世界林业研究》2006年第19卷,第2期。

[1]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环境科学大辞典》,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2]王钦敏:《建立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求是》2004年第13期。

[3]Costanza R,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1997,387:253-260.

[4]Maritta Koch-Weser & Walter Kahlenborn,Legal,economic,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in support of sustainable mountain development,Draft background paper B1 for review by the Mountain Forum,Bishkek Global Mountain Summit 2002.

[5]马建章、高继宏、高中信:《世界野生动物管理现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consultant/majianzhang/majianzhang-8.pdf.

[6]Caraten Drebenstedt. Regulations,Methods and Experiences of land Reclamation in German Opencast Mines [A]. Addressed to Mine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the 21 Century-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Reclamation. 2000:11-21.

[7]赵景逵、朱荫湄:《美国露天矿区的土地管理及复垦》,《中国土地科学》1991年第1期。

[8]Direct payments for conservation in the UK:an example from the North York Moors Jon Lovett,Centre for Ecology Law and Policy,Environment Department,University of York;Deborah Kirby & Caroline Holmes,Agricultural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Group,Central Science Laboratory,York;Tom van Rensburg,Lincolnshire School of Agriculture,University of Lincoln,Lincoln.

[9]Chapter 6. Policies for a Mor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caling Up through Appropriate Policies.

[10]Effec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reas on floristic and breeding bird diversity in Swiss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F. Herzog a,S. Dreier a,G. Hofer a,C. Marfurt b,B. Schu pbach a,M. Spiess b,T. Walter a a Agroscope FAL Reckenholz,Swiss Federal Research Station for Agroecology and Agriculture,Reckenholzstrasse 191,CH-8046 Zurich,Switzerland b Swiss Ornithological Institute,CH-6204 Sempach,Switzerland.

[11]庄国泰、高鹏、王学军:《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1995年第15册第6期。

[12]邢丽:《建立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对策研究》,庄国泰、王金南编《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第32~39页。

[1]东梅、钟甫宁、王广金:《退耕还林与贫困地区粮食安全的实证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

[2]郭晓鸣、甘庭宇、李晟之、罗虹:《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原因与政策建议——四川省天全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的跟踪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3期。

[3]李若凝:《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后续发展对策——以河南洛阳为例》,《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第5期。

[4]李世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报告》,《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讨会发言及论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47~255页;徐晋涛、陶然、徐志刚:《退耕还林: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效应与经济可持续性——基于西部三省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期。

[5]易福金、徐晋涛、徐志刚:《退耕还林经济影响再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

[6]张国明、袁卫国、汪飞跃:《退耕还林工程与‘三农’问题——以四川省为例》,《绿色中国》2005年第6期。

[7]《六大工程,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2004年9月10日《中国绿色时报》。

[8]Uchida,Emi,Jintao Xu and Scott Rozelle,“Grain for Green:Cost-effect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China’s Conservation Set-aside Program”,Land Economics,May 2005.81(2):247-264.

[1]徐化成:《森林生态与生态系统经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2002。

[3]徐化成:《中国红松天然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FAO,2005,State of the World’s Forest 2005,Rome.

[2] Liu C. and Yin R.,2004,“Poverty Dynamics as Revealed in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Rural Households:the Case of West Anhui,China”,Journal of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Vol.6,pp.391-401.

[3] Natasha,Landell-Mills and Ford Jason,1999,“Privating Sustainable Forestry- A Global Review of Trends and Challenges”,IIED.

[4] Yin,R. S.,1999,“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Rural Forestry in China,1978-1990”,Ph 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5] 贝尔纳·夏旺斯:《东方的经济改革——从50年代到90年代》,吴波龙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6] 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发展报告》,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7] 黄鹤羽、王志学:《中国林情》,开明出版社,2000。

[8] 林毅夫:《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验》,林毅夫、姚洋主编《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8~49页。

[9]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10] 文贯中:《中国的疆域变化与走出农本社会的冲动——李约瑟之谜的经济地理学解析》,田国强主编《名家学术讲演录》(第一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第233页。

[11] 吴郁玲、曲福田:《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农业经济》2006年第1期。

[12] 张道卫:《为什么中国的许多林地不长树?》,《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1] 达林太:《五十年来内蒙古天然草地利用方式回顾》,郑易生主编《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二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2] 张自学等:《二十世纪末内蒙古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3] 达林太:《内蒙古土地荒漠化的定性定量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年第3期。

[4] 达林太:《草原荒漠化的反思》,《生态环境保护》2005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

[5]〔美〕哈罗德·F. 黑迪:《草原管理》,农业出版社,1982。

[6] 达林太、腾有正:《征税方式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 达丽:《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8] 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9] 恩和主编《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防治对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10] 布赫主编《内蒙古大词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11] 况浩林:《中国近代少数民族经济史稿》,民族出版社,1992。

[12] 陈昌笃:《生态学在内蒙古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任务》,吴国忠主编《环保工作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13] 恩和:《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变迁: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的影响》,“中亚世界”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002年6月。

[14] 莫斯塔法·卡·托尔巴:《论可持续发展——约束和机会》,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15]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厅修志编史委员会:《内蒙古畜牧业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16] M. 托摩尔扎布、N. 额尔敦朝格特:《蒙古地游牧人》(西里尔文),乌兰巴托,1999。

[17] 王铎主编《当代内蒙古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18] B. 苏米亚:《蒙古族游牧文化:继续生存还是行将灭亡?》(西里尔文),乌兰巴托,1998。

[19]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 [2] 陈青:《中国保护区可持续管理研究》,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报告,2005。

[3] 吕植:《保护区与社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报告,2005。

[4] Kailash C. Malhotra.etc:Cultural and Ecological Dimensions of Sacred Groves in India,P10,Indian National Science Academy,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1] 徐化成:《景观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徐化成:《中国红松天然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 王战等:《长白山北坡主要森林类型及其群落结构特点》,王战主编《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第1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第25页。

[4] 阳含熙等:《长白山红松混交林干扰历史的重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18卷第3期。

[5] 沈孝辉:《“天灾”掩盖下的人祸》,1988年9月18日《中国环境报》。

[6] 沈孝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倒木的清理与更新》,《国土绿化》1991年第5期。

[7] 沈孝辉:《长白山:一夜台风刮来十年人祸》,1996年6月8日《中国林业报》。

[8] 长白山保护区科研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重点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管理》,工作报告,2003。

[9] 翟凤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清理风倒木的效益分析》,研究报告,1994。

[10] 陶炎:《长白山地区森林之今昔变化及演替趋势》,《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第7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第173~185页。

[11] 赵大昌:《长白山火山爆发对植被发展演替关系的初步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第2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第81~88页。

[12] 杨野等:《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灾区调查报告》,1990。

[13]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山林清理与恢复规划》,1988。

[1]《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 陈章龙著《论主导价值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 罗康隆、黄贻修著《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发展与代价》,民族出版社,2006。

[4] 韩影:《面对一个古老传统的反思》,《人与生物圈》2006年第2期(总第38期)。

[1] 阮本清等:《首都圈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科学出版社,2004。

[2] 本文的数据引自于阮本清等:《首都圈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科学出版社,2004。

[1] 城市化与土地制度改革课题组:《城市化、土地制度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靠土地支撑的城市化还将持续下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

[2] 审计长李金华:《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http://www.rednet.cn,2006年6月28日。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完善》,《经济要参》2005年第28期。

[4] 沈可挺:《水电工程经济利益关系分析》,郑易生主编《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华夏出版社,2005,第103~113页。

[5] 时红秀:《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一个理论解释》,张曙光、邓正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5,第64~112页。

[6] 世界银行:《东亚地区分权化——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http://www.worldbank.org.cn,2005。

[7] 世界银行:《中国利民分权化管理》(会议背景资料),http://www.worldbank.org.cn,2003。

[8] 史晋川、钱滔:《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市场增进论视角对浙江台州的历史考察》,《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9] 宋超、绍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问题研究》,《地方财政研究》2005年第1期。

[10] 许善达:《地区间税收划分问题》,在“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http://www.drcnet.com.cn/temp/20060803/jb-xshd.html。

[11] 郑易生:《谈怒江地区生存与发展之路》,郑易生主编《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华夏出版社,2005,第256~269页。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走向“共赢”的中国多级财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 李青:《区域创新下区域发展观念及政策的变化》,《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

[2] [4] 陈泉生:《论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环境保护》,http://www.law-walker.net,2004年9月23日。

[3] [6] 任光照:《中国水资源状况及综合管理》,中国水利科技网,http://www.cws.net.cn,2002年3月27日。

[5] 刘建国、加里德·戴蒙德:《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中国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译文载于《世界环境》2005年第4期。

[7] 房维中:《从地区的“十一五”规划引出的思考》,《中国投资协会通讯》2006年第4期。

[8] 吕政:《自主创新与产业安全》,2006年8月7日《光明日报》。

[9]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第23页。

[10] 李青、李文军、郭金龙:《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04,第144页。

[11] Birgitte Gregersen,Bjorn Johnson,Learning Economies,Innovation System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Regional Studies,July,1997,v31,n5,pp.467-478.

[12] Olivier Guersent,The Regional Policy of the European Union:A Balance and An Outlook,Regional Studies,Vol.35,No.2,2001。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 刘再兴主编《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

[15] 杨树珍主编《中国经济区划研究》,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16] 郭振淮主编《经济区与经济区划》,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17] 陈栋生:《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几个问题》,《生产力布局与国土规划》1986年第4期。

[18] 肖金成:《重划中国经济区域》,《中国企业家》2005年第15期。

[19] 刘勇:《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地理学报》2005年第3期。

[20]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

[21]“六五”以来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http://www.sdpc.gov.cn。

[22]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http://www.gov.cn,2006年2月9日。

[23] 曲格平:《影响中国生态安全的若干问题分析》,《环境保护》2002年第9期。

[24] Bj?rn T.Asheim and Philip Cooke,Local Learning and Interac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in a Global Economy,in Edward J.Malecki and Paivi Oinas edited,Making Connection: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Regional economic Change,Ashgate,Aldershot,1999,pp.145-178.

[25] D.Archibugi,J.Michi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An Introduction,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Vol.19,pp.1-4.

[26] Kevin Morgan,The learning region:institutions,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Regional Studies,July,1997,v31,n5,pp.491-503.

[27] Philip Cooke,From Technopoles to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Evolution of Localis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olicy,Canad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Autumn 2001 v24,il.

[28] Stefano Breschi,Francesco Lissoni,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A critical Survey,www.biblio.liuc.it,2001.

[1] 张世秋:《环境政策边缘化现实与改革方向辨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3期。

[2] 张世秋:《中国环境管理制度变革之道:从部门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4期。

[3] Milanovic,Branko.Worlds Apart:Global and Internatinal Inequuality,1950-2000[M].Washington D.C.:World Bank.2003.

[4] 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M]. Nirobi:UNDP.1999.

[5] 马中、蓝虹:《产权、价格、外部性与环境资源市场配置》,《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

[6] 郑易生等:《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二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 Portney,Paul R. Public Polici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Washington D.C.:Resources for the Future.1990.

[1][5][21]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5年第四季度),央行网站,http://finance,sina.com.cn,2006年2月21日

[2] 〔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第312页。

[3][24] 〔英〕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202页。

[4][10] 严绪朝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建立我国合理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关于理顺原油价格的几点思考》,《中国能源》1994年第11期。

[6] 冷淑莲、冷崇总:《关于自然资源价格若干问题的探讨》,《发展》2005年第6期。

[7] 姚晓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发展观》,《学术交流》2005年第4期。

[8][11][12][13]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

[9][17] 朱成章、何建武:《中国的电价体系和形成机制的沿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4年专刊49期。

[14] 黄铁苗、孙宝强:《能源涨价何时休?》,《广东经济》2004年第11期。

[15] 胡春力:《我国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形成与对策》,《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16] 武力:《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18] 高尚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体制创新》,《财经界》2005年第11期。

[19] “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的政策和体制”课题组:《中国初级资源供求的基本形势、利用效率和配置机制改革的方向》,《国研报告》,http://report,gov.cn,2006。

[20] 李佐军:《我国工业化中的资源约束及其原因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http://report,gov.cn,2005。

[22] 朱志刚:《稳步实施资源价格改革》,2005年11月14日《经济日报》。

[23][25] 罗杰 珀曼、马越、詹姆斯 麦吉利夫雷、〔英〕迈克尔 科蒙:《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第2版。

[26] 邓聿文:《谨防涨价思路主导资源价改》,2006年2月2日《瞭望新闻周刊》。

[1][3][16] 张晓:《所谓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企业股票上市的实质是国家风景名胜资源上市》,课题组《风景名胜资源上市的国家利益权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2][21] 张晓:《自然文化遗产的内涵和资源特殊性》,张晓、郑玉歆主编《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3~17页。

[4] 张晓:《自然文化遗产地门票性质与功能辨识》,张晓主编《加强规制: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管理与利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85~100页。

[5] 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第106~107页。

[6] 石新荣:《风景区特许经营权转让之痛》,人民网《信息导刊》2004年第45期(www.people.com.cn)。

[7] 肖朝阳、罗天宇:《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应用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第4~6页。

[8] 邢鸿飞:《论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契约性》,《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9] 黄进:《论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合同》,《旅游学刊》2005年第4期。

[10] 赵京兴、郑易生:《贵州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调研报告》,张晓主编《加强规制: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管理与利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176~184页。

[11] Dilsaver,Lary M.(Edited)2000. America’s National Park System:The Critical Documents,www.cr.nps.gov/history/online_books/anps/anps_6d.htm.

[12]The National Park Hospitality Association.1994. National Parks Visitor Facilities and Service(Third Edition).(Free book).

[13][14][15]Martin,Stephen P.2005. Note for Congressional Testimony on NPS Concessions.Apri 6,2005.www.doi.gov/ocl/2005/Concessions,htm.

[17] 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贺词》,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8] 江明修、郑胜分:《全球性公民社会组织发展之析探》,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39~86页。

[19] 于海:《行业协会与社会中间结构》,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303~316页。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绿皮书(1994年3月4日),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风景名胜区重要文件汇编》(非正式出版物),1996,第49~56页。

[2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 Fatih Birol:“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high oil prices on the global economy”,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2004.Available at:http://www.iea.org/textbase/work/2004/cambodia/bj_sessionl.3.pdf.

[2] 新浪网,http:www.finance.sina.com.cn,2005年8月24日。

[3] 卢中原执笔:《“十一五”期间至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基本任务、前景展望和政策取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部研究报告,2005。

[4] 阚海东,陈秉衡等:《提高能源效率及结构调整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评价》,《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第9期。

[5] Warwick J.Mckibbin.2005.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Rising Energy use in China. Revised paper prepared for the 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 conference held in Tokyo on October 22,2005.

[6] 过孝民等:《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计量研究的问题与前景》,2005,广东省环保总局公众服务网(http://www.gdepb.gov.cn/hjgl/lsgdp/zjsd/t20051011_3339.htm)。

[7] WHO(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2004. Environmental Health Country Profile China,WHO:Geneva.

[8] 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2006.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06,Official Energy Statistics from the U.S.Government.

[9] 唐更克、何秀珍、本约朗:《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协议的立场与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8期。

[10] Jiang Lin:“Trends in Energy Efficiency Investments in China and the US”,Ernest Orlando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June 2006.

[11] David I.Stern and Cutler J.Cleveland. “Energy and Economic Growth”,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Working Papers in Economics,March 2004.

[12] 潘家华:《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分析》,藤滕、郑玉歆主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23~262页。

[1] Jim Yardley,“Dam Building Threatens China’s Grand Canyon,” New York Times,10 March 2004.

[2] Hu Kanping with Yu Xiaogang,“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s: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Promot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River Basin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in Jennifer L.Turner and Kenji Otsuka,eds.,Promoting Sustainable River Basin Governance:Crafting Japan-U.S.Water Partnerships in China,Chiba,Japan: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IDE)/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JETRO),2005,pp.125-40.

[3] Yardley,op.cit.note 1.

[4] Pamela Baldinger and Jennifer L.Turner,Crouching Suspicions,Hidden Potential: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Cooperation with China(Washington,DC:Woodrow Wilson Center,2002).

[5] Elizabeth C.Economy,The River Runs Black: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to China’s Future(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4);Anna Brettell,“Environment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nnocents in a Co-opted Environmental Movement?” Journal of Pacific Asiay,vol.6(2000),pp.2756;Wang Canfa et al.,Studies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isputes in East Asia:Cases from Mainl and China and Taiwan(Tokyo:IDE/JETRO,2001).

[6] Baldinger and Turner,op.cit.note 4.

[7] Baldinger and Turner,op.cit.note 4.,p.20.

[8]“CPC to Convene 5th Plenary Session Tomorrow,” China Daily,6 October 2005.

[9] Shui Yan Tang,with C.P.Tang and Carlos Wing-Hung Lo,“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Political Foundation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vol.41,no.1(2005),pp.1-32.

[10] Qin Chuan,“All 30 Law-breaking Projects Suspended,” China Daily,3 February 2005.

[11] Pan Yue,“Assessment System Will Help Protect Environment,” China Daily,12 September 2005.

[12] Jason Subler,“China Crackdown on Assessment Violations Could Reflect LongTerm Enforcement Tre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Reporter,9 February 2005.

[13] International Rivers Network,“Call for Public Disclosure of Nujiang Hydropower Development’s EIA Repor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press release (Berkeley,CA:31 August 2005).

[14] Ibid.

[15]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at www.zhb.gov.cn.

[16] Benjamin Kang Lim,“China Homeowners Defy Summer Palace Power Project,” Reuters,13 August 2004. The English letter written by the citizens of Bai Wang Jia Yuan can be viewed at bbs. soufun. com.

[17] Kathy Chen,“Fixing Up Grounds Around Beijing Palace Is No Walk in Park,” Wall Street Journal,26 August 2005.

[18]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 letter from NGOs demanding public disclosure of the EIA ar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Rivers Network,at www.irn.org.

[19] Nick Young,“Searching for Civil Society,” China Development Brief,2001,at www.china developmentbrief.com.

[20] Economy,op. cit. note 5;Young,op. cit. note 19;Lu Hongyan,“Bamboo Sprouts After the Rain:The History of University Student Environmental Associations in China,” in Woodrow Wilson Center,China Environment Series,Issue 6 (Washington,DC:2003),pp.55-66.

[21] Hsin-Huang Michael Hsiao,“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n Taiwan,” in Yok-Shiu Lee and Alvin Y. So,eds.,Asias Environmental Movement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Armonk,NY:East gate Press),pp.31-54.

[22]Descriptions of groups in this section,unless otherwise noted,are based on the authors’ contacts with the groups in question.

[23] Jennifer L. Turner and Timothy Hildebrant,“Navigating Peace:Forging New Water Partnerships:U. S. -China Water Conflict Resolution Water Working Group,” in Woodrow Wilson Center,China Environment Series, Issue 7 (Washington,DC:2005),pp.89-98.

[24]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at www.cbik.org.

[25] Jennifer L. Turner,“Inventory of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Projects in China,” in Woodrow Wilson Center,op. cit. note 20,pp.251-80.

[26] Wen Bo and Melinda Kramer,“Giving Voice to the Environment:Stories from the Front Lines of China’s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Movement,” presented at Environmental Equity in China Workshop at Woodrow Wilson Center,Washington,DC,12 December 2003.

[27] from personal contacts with Lü Zhi and from Marcus Gee,“Saving China’s Endangered Environment,” Toronto Globe and Mail,23 October 2004.

[28] Jennifer L. Turner,Environment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China Environment Forum Meeting Summary,in Woodrow Wilson Center,China Environment Series,Issue 4 (Washington,DC:2005),pp.94-96.

[29]Economy,op. cit. note 5;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Hotspots,at www.biodiversityhotspots.org.

[30] Yu Xiubo,“China Dams at a Critical Point,” presentation at China Environment Forum,Woodrow Wilson Center,Washington,DC,22 June 2004.

[31] Lu,op. cit. note 20.

[32][33][34] Nick Young,“‘ Volunteer Spirit’ and a Big Helping of Greens,” China Development Brief,at www.chinadevelopmentbrief.com.

[35] Fengshi Wu,“New Partners or Old Brothers?Gongos in Transnational Environmental Advocacy,” in Woodrow Wilson Center,China Environment Series,Issue 5 (Washington,DC:2002),pp.4558.

[36] Elizabeth Knup,“Environmental NGOs in China:An Overview,” in Woodrow Wilson Center,China Environment Series, Issue 1 (Washington,DC:1997),pp.915;Wu,op. cit. note 34.

[37] Jane Sayers,“Environmental Action as Mass Campaign,” in Woodrow Wilson Center,op. cit. note 34,pp.77-79.

[38] Wu,op. cit. note 34.

[39] Wu,op. cit. note 34.

[40] Wen and Kramer,op. cit. note 26.

[41] Information on CANGO available at www.cango.org.

[42] Kate Lazarus,“A Multi-Stakeholder Watershed Management Committee in Lashi Watershed:A New Way of Working,” in Woodrow Wilson Center,op. cit. note 20,pp.99-103;Marilyn Beach,“Lo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China,”in Woodrow Wilson Center,op. cit. note 28,pp.21-31.

[43]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s Yangtze River information from presentation by Yu Xiubo (WWF-China) at China Environment Forum workshop,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6 June 2004,and from WWF-China Conservation Program,at www.wwfchina.org.

[44]Blue Moon Fund Programs,at www.blue moonfund.org/programs.

[45]Global Green grants Fund,China Grantees List,at www.greengrants.org.

[46]Critical Ecosystem Partnership Fund Homepage,at www.cepf.net.

[47] Jennifer L. Turner,ed.,“Inventory of Environmental Projects in China,” in Woodrow Wilson Center,China Environment Series,Issues 5,6 and 7 (Washington,DC:2002,2003 and 2005);Fong Ku,ed.,Directory of International NGOs Supporting Work in China (Hong Kong:China Development Research Services,1999).

[48]Information drawn from Lu Zhi’s work at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on these projects.

[49] Jennifer L. Turner,“Inventory of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Projects in China,” in Woodrow Wilson Center,op. cit. note 28,p. 162.

[50]Information on NGO exchanges in Asia from Wen Bo,Global Greengrants Fund,e-mail to Jennifer Turner,24 September 2005.

[51]“New State-Run Federation May Limit Environmental NGO Independence,” 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 Newsletter,1 June 2005.

[52]“Green GDP System to Debut in 35 Years in China,” People’s Daily, 12 March 2004.

[53] Ma Jun,“Sue You Sue Me Blues,” in Woodrow Wilson Center,op. cit. note 20,pp.8188;Wang,op. cit. note 5;Turner and Hildebrant,op. cit. note 23.

[54] Li Lailai,“Chinese Grassroots NGOs Fulfilling Unmet Needs of Society,” presented at Environmental Equity in China Workshop at Woodrow Wilson Center,Washington,DC,12 December 2003;Peter Ho,“Greening Without Conflict?Environmentalism,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Change, vol. 32,no. 5 (2001),pp.893-921.

[55] Nailene Chou-Weist,“Environmental Journalism in Mainland China,Taiwan,and Hong Kong,” in Jennifer Turner and Fengshi Wu,eds.,Green NGO and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Forum (Washington,DC:Woodrow Wilson Center,2002),pp.27-32.

[56] Turner,op. cit. note 25.

[57] Turner,op. cit. note 25.

[58] Jennifer L. Turner. “Cultivating Environmental NGO Business Partnerships:Moving Beyond Simple Philanthropy i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arket,” The China Business Review,November-December 2003,pp.2225.

[59] Alex SEE,at see. sina. com. cn/en/index. shtml.

[60]World Business Council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ina Regional Network,at www.wbc-sd.ch.

[61] Turner,op. cit. note 57.

[62] Wu Gang,“Government to Increase Public Role in Ecology,” China Daily,28 May 2004.

[63]China Development Brief and The Nature Conservancy programs from Fengshi Wu,Chinese University,Hong Kong,e-mail to Jennifer Turner,24 September 2005;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 public participation from Christine Cheung,project officer overseeing this work,e-mail to Jennifer Turner,29 September 2005;ABA from Allison Moore,project officer,discussion with Jennifer Turner,29 September 2005.

[64] Turner,op. cit. note. 57.

[65] John Elkington and Mark Lee,“China Syndromes:Will Hard-won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Gains Survive China’s Economic Rise?” Grist Magazine,23 August 2005.

简 介:本书是作者在阿尔泰山区富蕴县境内,长达4年多田野调查基础上完成的民族志报告。全书立足于阿尔泰山哈萨克游牧社会,以草原生态变迁为背景,围绕着“游牧民、草原、牲畜”系统性地研究了“游牧知识”,主要探讨了这套“本土知识”体系在生成、发展与变化过程中与草原生态的互动关系。

作者: 陈祥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简 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是一种优化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艺术。本书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的首创之作。全书共10章。第一章是在界定区域、区域经济、发展、发展战略等基本概念基础上阐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评述相关理论;第三章阐明为研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如何对区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战略分析;第四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作者: 李成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