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07

世界与中国城市化之路图书

THE CITY WAY OF WORLD AND CHINA

SSAPID:101-5633-5783-90
ISBN:978-7-5097-3357-8
DOI:
ISSN:
关键词:

城市化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工业化的逐渐推进,城市化不可规避地走到了改革前台。但中国的城市化究竟走什么道路,在其演化中会遭遇哪些观念障碍、体制障碍、制度障碍、机制障碍、资源障碍并逐一对其破解,进而实现城市化路径的理性选择,一直是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及各级实践者面临的共同课题。本书便是以世界视野与中国实际,对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进行的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陈锐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主要编者简介

 第一篇 理念篇

  1 世界与中国:城市化进程解析

   1.1 城市化概念、内涵与本质

    1.1.1 城市化概念

    1.1.2 城市化内涵

    1.1.3 城市化本质

   1.2 全球视野: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时代演替

    1.2.1 城邦时代:人口聚集与王权统治催生城市雏形

    1.2.2 欧洲时代:文明冲突与商业兴起加速城市嬗变

    1.2.3 美洲时代:工业革命与技术创新彰显城市实力

    1.2.4 亚洲时代:内生增长与创新集聚驱动巨型城市

   1.3 中国历程:城市化阶段划分与特征剖析

    1.3.1 健康起步: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带动城市化初步发展

    1.3.2 波动停滞:自然灾害和政策影响导致城市化发展受阻

    1.3.3 稳步发展:乡镇企业繁荣推动小城镇建设全面兴起

    1.3.4 快速发展:经济强劲增长与城市化建设同步推进

    1.3.5 转型发展:增长方式转型呼唤城市发展新模式

   1.4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模式

    1.4.1 城市化战略模式

     1.以广深为代表的外向型城市化模式

     2.以成渝为代表的内生型城市化模式

     3.以长株潭为代表的“两型”城市化模式

    1.4.2 城市化运行模式

     1.以流程化为特征的巴尔的摩模式

     2.以精细化为特征的库里蒂巴模式

     3.以紧凑化为特征的圣何塞模式

     4.以自治化为特征的哥伦比亚模式

     5.以契约化为特征的香港模式

     6.以扁平化为特征的东京模式

     7.以低碳化为特征的伦敦模式

   1.5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特征

    1.5.1 人本发展:改善民生的内在需求

    1.5.2 普惠发展:包容增长的价值体现

    1.5.3 均衡发展:国家责任的先导任务

    1.5.4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

    1.5.5 创新发展:五倍级数的科技革命

    1.5.6 和谐发展:社会良治的必然趋势

   1.6 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壁垒

    1.6.1 贸易壁垒

    1.6.2 技术壁垒

    1.6.3 环境壁垒

    1.6.4 信息壁垒

 第二篇 态势篇

  2 城市化进程的动态监测

   2.1 路径选择

    2.1.1 发展轨迹

     1.社会多极化

     2.经济全球化

     3.区域一体化

     4.信息网络化

    2.1.2 态势分析

     1.规模扩张

     2.结构转型

     3.质量优化

   2.2 规模监测

    2.2.1 经济规模

    2.2.2 人口规模

    2.2.3 资源规模

   2.3 结构监测

    2.3.1 空间结构

     1.地理结构

     2.经济结构

     3.社会结构

     4.信息结构

     5.制度结构

    2.3.2 产业结构

     1.产值结构

     2.就业结构

     3.比重结构

    2.3.3 人口结构

     1.总体结构

     2.城乡结构

   2.4 质量监测

    2.4.1 创新质量

    2.4.2 生活质量

    2.4.3 环境质量

  3 城市化进程的测度体系

   3.1 评价准则

    3.1.1 评价体系

    3.1.2 指标构建

     1.全面性原则

     2.目的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5.针对性原则

     6.层次性

     7.可操作性原则

     8.时效性原则

     9.政令性原则

     10.突出性原则

     11.可比性原则

     1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13.公正性原则

   3.2 数据处理与评估方法

    3.2.1 数据预处理方法

     1.最大最小标准化

     2.z值标准化

     3.小数定标标准化

    3.2.2 层次分析法

   3.3 “三度五力”模型应用案例

    3.3.1 唐山案例

     1.指标选取

     2.态势测度

     3.对比分析

     4.结果讨论

    3.3.2 成都案例

     1.指标体系

     2.模型评价

     3.评价参考集

     4.数据处理

     5.结果讨论

  4 城市化进程的趋势研判

   4.1 社会

    4.1.1 全球:主张求同存异,构建和谐世界

    4.1.2 国家:彰显价值导向,推动和平发展

    4.1.3 区域:加强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

    4.1.4 城市:促进多元分配,实现财富公平

    4.1.5 社区:激励自助自治,构建公民社会

   4.2 经济

    4.2.1 全球:新兴经济体崛起

    4.2.2 国家:创新发展引领时代潮流

    4.2.3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4.2.4 城市:可持续增长促进经济发展转型

    4.2.5 社区:保障充分就业,构建福利社会

   4.3 资源

    4.3.1 全球:加强战略资源储备,提升核心竞争力

    4.3.2 国家:促进节能减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4.3.3 区域:注重集约高效,优化区域资源布局

    4.3.4 城市:实现四倍跃进,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4.3.5 社区:推广价值计量,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4.4 环境

    4.4.1 全球:创新绿色技术,促进国际碳市场交易

    4.4.2 国家:加强绩效考核,推行环境问责机制

    4.4.3 区域:推广生态预算,开展环境容量评估

    4.4.4 城市:构建绿色城市,倡导可持续消费

    4.4.5 社区:推行精细管理,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4.5 信息

    4.5.1 全球:打破信息孤岛,构建智慧地球

    4.5.2 国家:推进三网融合,弥补数字鸿沟

    4.5.3 区域:加快共建共享,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4.5.4 城市:依托先导技术,建设智慧城市

    4.5.5 社区:倡导数字生活,构建感智社会

 第三篇 行动篇

  5 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发展

   5.1 危机与转型:全球城市化的社会发展透视

    5.1.1 人口质量与年龄结构问题凸显

     1.人口质量有待提升

     2.人类发展指数急需关注

     3.老龄化问题凸显

    5.1.2 充分就业与隐性失业矛盾交织

     1.充分就业问题

     2.隐性失业问题

    5.1.3 社会保障与公民权益亟待改善

     1.社会保障体制创新

     2.公民权益保护

   5.2 治理与优化:中国城市化的社会发展透视

    5.2.1 社会分化与贫富差距有待缩小

     1.贫富差距的安全警戒

     2.新富阶层现象与社会影响

     3.多元阶层的社会融入

    5.2.2 城乡发展与二元结构功能失调

     1.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解析

     2.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城市战略构想

    5.2.3 自主性人口流动与政策移民规模渐增

     1.流动人口态势与问题

     2.流动人口管理创新

     3.政策移民

    5.2.4 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情势严峻

     1.空巢老人现状及对策

     2.留守儿童现状及对策

   5.3 市民分化与农民变迁逐步加快

    5.3.1 老龄化社会形势严峻

    5.3.2 城乡社会空间分异

    5.3.3 城乡社会居住分化

     1.城市地区的社会居住分化

     2.农村地区的社会居住分化

    5.3.4 城市居民职住分离

    5.3.5 村镇农民职业分化

   5.4 社区服务与村镇管理有待提升

    5.4.1 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5.4.2 提升村镇管理质量

   5.5 社会建设与民生工程亟待关注

    5.5.1 发展民生科技,推进民生工程

    5.5.2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秩序

     1.缩小地区差异,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2.加强社会保障,改善居民生活

     3.藏富于民,稳定发展

     4.总体结果

   5.6 战略构想:公民社会的政策前瞻

    5.6.1 公民社会的发展演变

    5.6.2 公民社会的制度基础

    5.6.3 公民社会的政策体系

  6 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基础

   6.1 经济解析:城市化发展中的经济要素衡量

    6.1.1 规模驱动:以高端辐射引领创新发展

    6.1.2 质量调控:以多元分配实现城乡均衡

    6.1.3 结构协同:以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

    6.1.4 总体解析:创新驱动与内生增长并重

   6.2 结构博弈:城市化发展经济基础的关键节点

    6.2.1 城市经济发展短期特点

     1.发展速度快速递增

     2.经济规模日益扩大

     3.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4.产出效益逐渐提升

     5.整体结构亟待优化

    6.2.2 实现结构优化和方式转型

     1.国际经验启示

     2.结构优化动因

    6.2.3 体制机制的制约瓶颈

     1.土地制度瓶颈

     2.财税制度瓶颈

     3.产业政策瓶颈

    6.2.4 包容性增长的制度安排

     1.收入政策:稳定增加财产性收入

     2.就业政策:促进比较充分就业

     3.产业政策:加快结构升级步伐

     4.科技政策:政府主导创新方向

     5.财税制度:推动财权事权对等

     6.土地制度:逐步完善价格市场

   6.3 分区治理:以精明增长促进和谐城市发展

    6.3.1 东部地区——以集群创新引领中国城市化发展

    6.3.2 中部地区——以区位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6.3.3 西部地区——以特色经济构筑国家安全屏障

    6.3.4 东北地区——以要素整合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6.3.5 老少边穷地区——以地区互助实现扶贫攻坚工程

     1.革命老区——继承创新,跨越发展

     2.民族地区——文化先导,因地制宜

     3.边疆地区——对口援建,促进和谐

     4.贫困地区——地区帮扶、强化协作

   6.4 战略构想:福利社会的政策前瞻

  7 城市化进程的资源支撑

   7.1 现状解析:资源禀赋的要素特征

    7.1.1 水资源: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安全并存

     1.禀赋现状

     2.利用特征

     3.趋势研判

    7.1.2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与紧凑发展并重

     1.禀赋现状

     2.利用特征

     3.趋势研判

    7.1.3 能源:总量控制与节能降耗并进

     1.禀赋现状

     2.利用特征

     3.趋势研判

    7.1.4 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与规模开采并举

    7.1.5 绿色能源:安全高效与清洁发展并行

     1.氢能:推行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和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2.水电:加速有序开发和合理扶持

     3.核电:强化规模发展与安全监管

     4.风电:增进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

     5.太阳能等新能源:注重研发投入与生产成本

   7.2 资源支撑:城市化发展中的资源要素解析

    7.2.1 资源供给:体现相对稀缺

    7.2.2 配置利用:提高利用效率

    7.2.3 整合协同:关注全流程统筹

    7.2.4 总体解析: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

   7.3 热点剖析:资源利用的战略要点

    7.3.1 增汇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7.3.2 节能降耗: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7.3.3 资源再生:加快构建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

    7.3.4 低碳消费:逐步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7.4 案例剖析:资源支撑模式的典型城市

    7.4.1 资源依赖型城市:资源开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1.德国鲁尔:以产业重构促进城市再生

     2.黑龙江大庆:资源与城市同生共荣

    7.4.2 资源稀缺型城市:多元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价值导向

     1.荷兰鹿特丹:临港产业夯实城市发展实力

     2.浙江温州:以要素配置优化为导向的产业生态化道路

    7.4.3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引领城市创新发展之路

     1.西班牙毕尔巴鄂:文化产业为城市转型倍增动力

     2.辽宁阜新:“工业遗产”奠定绿色增长基石

   7.5 战略构想: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前瞻

    7.5.1 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发展战略

     1.由规模扩张的供给管理转变为效率优先的需求管理

     2.将资源约束的压力转化为城市转型的动力

     3.城市化进程中资源配置的全球视野与低碳化趋势

    7.5.2 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域

     1.引导资源节约型城市消费模式

     2.倡导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3.实现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

     4.构建资源配置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

    7.5.3 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的政策体系

     1.强化资源节约的发展规划

     2.完善资源节约的公共制度

     3.建设资源节约的市场体系

     4.加强法制建设

     5.推进技术创新

  8 城市化进程的环境影响

   8.1 环境状态:从环境承载到友好发展

    8.1.1 承载能力:设施建设力度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得益彰

    8.1.2 保护质量:污染治理强度与环境建设水平联动发展

    8.1.3 友好程度:区域价值导向与产业模式转型协同共进

    8.1.4 态势剖析:环境容量评估与环境绩效考核共生共荣

   8.2 环境治理:从多元主体到分区治理

    8.2.1 多元主体

     1.环境责任的引导主体

     2.环境治理的中坚力量

     3.环境服务的发展基石

    8.2.2 发展历程

     1.环境治理问题初现端倪(1949~1978年)

     2.法规体系初步建立(1979~1983年)

     3.强调环境建设整体改进(1984~2001年)

     4.推进生态建设全面改善(2002年至今)

    8.2.3 分区治理

     1.首善之区:奥运环境成就全球瞩目

     2.深圳特区:管理制度创新堪为典范

     3.魅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8.3 创新举措:政绩考核与关键环节

    8.3.1 地方政绩考核

    8.3.2 管理创新举措

    8.3.3 关键环节应对

     1.研究环境容量评估

     2.探索生态预算机制

     3.建立环境问责机制

     4.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8.4 战略构想: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前瞻

    8.4.1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演进

    8.4.2 多元制度保障日趋完善

    8.4.3 环境友好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9 城市化进程的信息推动

   9.1 全球视角:透视全球信息化演进格局

    9.1.1 先发模式

     1.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2.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城市化发展举措

    9.1.2 后发模式

     1.发展中国家及城市的实践启示

     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瓶颈

   9.2 中国现状:信息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

    9.2.1 信息力指数的构建

     1.信息力的测度

     2.信息力的支撑要素

     3.信息力的响应要素

     4.信息力的公信要素

    9.2.2 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演变特征

    9.2.3 中国信息空间分异的主要特点

     1.全球对比

     2.区域对比

    9.2.4 城乡一体的信息化发展格局

     1.城乡一体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城乡一体的信息化服务支撑环境

     3.城乡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标准规范

   9.3 模式创新:感智社会的“4I”模型

    9.3.1 互补融合的要素支撑

     1.网络融合

     2.产业融合

     3.服务与应用融合

    9.3.2 便捷高效的联动响应

     1.从“电子政务”到“电子公务”——政府、企业、公众联动响应

     2.从信息孤岛到统一信息智能共享平台——企业、客户联动响应

     3.从被动治理到联动智能预警——城市联动响应

     4.从城市信息化到智慧城市——信息、城市联动响应

    9.3.3 永续创新的信息公正

     1.舆情管理

     2.公信考核

     3.能力建设

   9.4 战略构想:从两化融合到三化并举的政策前瞻

    9.4.1 三化并举的战略内涵

     1.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

     3.城市化引领信息化

    9.4.2 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的助推器

     1.加紧制定信息化国家战略规划

     2.加快培育信息化领域中战略性新兴产业

     3.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服务产业

  10 世界城市:透视北京60年城市化演变历程

   10.1 首善之区

    1.首钢:引领国企60年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2.中关村:中国科技改革的“试验田”

    3.亦庄:国际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的新硅谷

    4.金融街:中国金融业的17年华丽转身

    5.CBD: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标志性象征

   10.2 人文福地

    1.法治建设:塑造公民社会和阳光政府

    2.公共服务:提升首都市民归属感

    3.文明素养:传承奥运人文精神

    4.教育文化:凸显文教中心地位

   10.3 创新之都

    1.科技北京行动计划践行可持续创新理念

    2.碧水蓝天孕育绿色首都

    3.市容环境整治成就靓丽都市

    4.公共基础设施保障城市持续运行

    5.科技元素助力首都绿色发展

    6.信息化管理催生数字城市

   10.4 国际都会

    1.历史精髓锤炼国际城市吸引力

    2.空港物流打造国际交通枢纽

    3.总部经济推动全球一体发展

    4.国际化生活彰显聚合效应

   10.5 创意之城

    1.文化创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工业设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高端咨询助力融入世界

    4.艺术传媒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10.6 和谐城乡

    1.城镇化进程奠定和谐城乡格局

    2.“新农保”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3.医疗保险关注城镇弱势群体

    4.社会保障实现城乡统一覆盖

   10.7 宜居环境

    1.以完善城市功能为核心提升首都整体品位

    2.以民生、宜居工程为核心促进首都基础设施完善

    3.以住房商品化分配与保障性安居工程为核心实现“住有所居”

    4.以旧城风貌保护为核心推动古都和谐共生

    5.以节能降耗为核心实现首都低碳发展

   10.8 城市生命线

    1.生命线安全运行加速首都城镇化进程

    2.地下管线建设保障城市高效和谐运行

    3.人性化、智能化交通提升生命线服务水准

    4.综合运力夯实可持续交通体系

   10.9 善为天下先

 第四篇 展望篇

  11 世界与中国:城市化发展远景展望

   11.1 幸福社会

   11.2 发展远景

   11.3 阶段划分

    11.3.1 形成新型城市化道路发展模式与基本框架

    11.3.2 试点和推广新型城市化道路发展模式

    11.3.3 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12 城市化进程的战略创新

   12.1 经验借鉴

    12.1.1 国际经验:欧盟区域一体化经验借鉴

     1.理论依据

     2.实证经验

     3.制度保障

    12.1.2 国内经验:长株潭联市制经验借鉴

   12.2 模式创新: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12.3 体制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行政、经济、生态区划

    12.3.1 欧盟区域一体化的启示

    12.3.2 构建三位一体的行政、经济、生态区划

   12.4 机制创新:培育政府、企业、公众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12.4.1 政府、企业、公众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12.4.2 政府治理机制创新

    12.4.3 企业盈利模式创新

    12.4.4 公众参与形式创新

   12.5 方式创新:推进城市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

    12.5.1 试点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2.5.2 示范实践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

   12.6 措施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社会建设

    12.6.1 欧美案例

    12.6.2 中国情况

    12.6.3 关键举措

    12.6.4 结语

 《世界与中国城市化之路》编委会

 内容简介

本书集合国内城市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智慧观点,从城市化的概念界定、内涵解析、本质识别入手,翔实剖析了城市化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及趋势,制定了科学的监测和评估模型,对世界与中国城市化道路进行了历史回顾、现状评述和未来展望。本书围绕城市化的规模度、结构度和质量度三大内涵,从支撑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力、经济力、资源力、环境力和信息力五大动力机制进行“三度五力”模型的科学度量。对城市化进程的内在机理、演变规律、发展机制、战略模式、路径选择和政策情景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本书针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特征,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环境壁垒和信息壁垒四大主要壁垒;提出了城市发展的科学特质——人本发展(改善民生的内在需求)、普惠发展(包容增长的价值体现)、均衡发展(国家责任的先导任务)、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创新发展(五倍级数的科技革命)、和谐发展(社会良治的必然趋势);进而对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远景进行了战略展望和政策前瞻。

[1]Caragliu A.et al.2009.Smart Cities in Europe//CERS.3rd Central European Conference in Regional Science.Ko?ice:CERS:45-59.

[2]Chong D.,Druckman J.N.2007.Framing Public Opinion in Competitive Democrac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01(4):637-655.

[3]Gottmann J.1957.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Northeastern Seaboard.Economic Geography,33(3):181-220.

[4]ITU,UNCTAD. 2007. World Information Society Report 2007. Geneva Switzerland:ITU:127-128.

[5]Saaty T.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cGraw-Hill,Newyork,1980.

[6]Saaty T.2004.Decision Making-The Analytic Hierarchy And Network Processes(AHP/ANP).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13(1):1-35.

[7]Sami Al Basheer Al Morshid et al.2010.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ITU-D.Geneva Switzerland:ITU:5-36,103-108.

[8]WIRTIH,1989,LOUIS.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9):46-63.

[9]艾大宾、王力:《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人文地理》2001年第16(2)期,第11~15页。

[10]安哥拉·乔菲特:《水污染吞噬中国发展成果》,《海外文摘》2008年第5期,第56页。

[11]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安筱鹏:《论中国的城市化与信息化》,《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22(5)期,第5~9页。

[13]白春礼:《从创新一批产业到创新国家体系》,《紫光阁》2011年第4期。

[14]白新、童腾飞、毛东军:《建设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电信网技术》2010年第1(1)期,第1~4页。

[15]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门户网站,2009-10-30,《北京市社区管理办法(试行)》,http://www.bjshjs.gov.cn/78/2009/10/30/3@572.htm。

[16]毕俊成、袁峰:《合同能源管理:能否成为节能新宠》,2010年4月12日《经济参考报》。

[17]蔡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2。

[18]蔡守秋:《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与健全》,《河北法学》2008年第20(1)期,第18页。

[19]蔡玉梅、张文新、刘彦随:《中国耕地需求量的多目标预测与分析》,《资源科学》2007年第29(4)期,第134~138页。

[20]曹春玲:《韩国城市信息化经验谈》,2002年12月14日《科学时报》,第三版。

[21]柴彦威:《城市空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第121~124页。

[22]陈党、顾赵丽:《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公民监督权实现路径的探索与启示》,《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81~84页。

[23]陈德超、李香萍、杨吉山等:《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河网水系演化》,《城市问题》2002年第5期,第31~35页。

[24]陈会广、单丁洁:《农民职业分化、收入分化与农村土地制度选择——来自苏鲁辽津四省市的实地调查》,《经济学家》2010年第22(4)期,第86~93页。

[25]陈建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国土资源导刊》2010年第7(1)期,第13页。

[26]陈劲:《绿色智慧城市(二)绿色智慧城市构想》,《信息化建设》2010年第18(4)期,第11~17页。

[27]陈锐、李如刚:《可持续创新的城市运行与发展模式——以北京构建首善之区的理念、格局与路径为例》,《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年第24(6)期,第623~630页。

[28]陈锐、牛文元:《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城市战略构想》,《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第22(5)期,第26~31页。

[29]陈锐、宋刚、李如刚等:《后奥运时期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年第24(1)期,第61~68页。

[30]陈锐、宋吉涛:《世界城市:城市化进程的高端形态》,《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第25(3)期,第271~278页。

[31]陈锐:《基于生态重建的西部流域尺度水资源调控模式初探》,《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年第20(1)期,第37~41页。

[32]陈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与模式创新》,《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学通报期刊社,2006,第24~27页。

[33]陈锐:《可持续创新的城市运行与发展模式》,《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第5期,第1~2页。

[34]陈锐:《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政策回归与展望(第七章)》,2008,第1~35页。

[35]陈瑞莲:《欧盟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与启示》,《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17(3)期,第118~128页。

[36]陈述彭:《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地理科学》2001年第21(3)期,第193~196页。

[37]陈珽:《决策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第173~184页。

[38]陈旭峰:《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状况对政治参与意愿的影响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第1~3页。

[39]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地区与部门特征》,《财贸经济》2003年第24(8)期,第68~76页。

[40]迟福林:《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第97~98、105、196页。

[41]迟福林等:《经济转型与政府角色定位》,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42]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商务与经济统计》,张建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3]丁纯:《德英两国医疗保障模式比较分析:俾斯麦模式和贝弗里奇模式》,《财经论丛》2009年第6期,第25~27页。

[44]丁康:《21世纪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展望》,《当代财经》2000年第8期,第24~28页。

[45]董经纬:《世界社会保障制度五种类型》,《经济论坛》1998年第18期,第5页。

[46]董锁成等:《中国百年资源》,《环境与发展报告》,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7]杜力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视野下的公民监督权再探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4页。

[48]杜全军:《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探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3年第10(1)期,第61~62页。

[49]杜作锋:《信息化推动城市化》,《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23(4)期,第34~36页。

[50]杜作锋:《以信息化为支点实现城市化跨越式发展》,《城市问题》2001年第20(4)期,第11~13页。

[51]段昌群、杨雪清、张文逸:《生态环境问题对新中国政治生活之影响——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46页。

[52]段成荣:《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第1~5页。

[53]段思午:《1.19亿元助力基层公共管理》,2011年5月10日《南方日报》,第DC2版。

[54]樊纲:《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如何规避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15(10)期,第8~10页。

[55]范俊玉:《政治学视阈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

[56]方创琳:《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保障问题与对策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年第24(5)期,第468~474页。

[57]方创琳:《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8]方宁:《后世博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17(10)期,第1~2页。

[59]方世南:《生态文明与企业的环境责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2(6)期,第74~75页。

[60]方维慰:《以信息化推动江苏城市化进程》,《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10(1)期,第23~25页。

[61]方维慰:《区域信息化统筹发展的理念与路径》,《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13(7)期,第105~107页。

[62]冯兴元:《欧盟与德国——解决区域不平等的方法与思路》,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第426页。

[63]甘甜:《我国数字鸿沟现状及其跨越》,《情报科学》2004年第22(5)期,第625~627页。

[64]关则行:《柳州航运发展研究》,重庆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

[65]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6]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研究》,《城市规划》1997年第21(4)期,第12~15页。

[67]顾准:《顾准文集》,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68]郭连成:《经济全球化正负效应》,《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4(8)期,第41~47页。

[69]国际标准化组织:2010-10-28,《ISO26000:2010社会责任指南》http://www.iso.org/iso/iso_catalogue/catalogue_tc/catalogue_detail.htm?csnumber=42546。

[70]国际能源署:《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2005。

[71]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统计》,2007。

[72]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国际大都市信息化水平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3年第12(8)期,第27~29页。

[73]国家发改委新闻中心2010-04-08,《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升至八个》,http://xwzx.ndrc.gov.cn/mtfy/zymt/t20100514_346803.htm。

[74]国家林业局:《资源清查报告——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http://www.forestry.gov.cn[2010-01-28]。

[75]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76]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2009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公报》,http://www.chinapop.gov.cn/tjgb/201005/t20100526_204024.html。

[77]国家统计局科研所信息化水平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中国信息化指数(IDICN)的国际比较——〈信息化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系列报告之二》,《中国信息界》2010年第8(4)期,第71~76页。

[78]国家统计局科研所信息化水平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中国信息化指数(IDICN)的国际比较——〈信息化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系列报告之一》,《中国信息界》,2010年第8(3)期,第64~69页。

[7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0/19/content_3645697.htm。

[8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http://www. scio.gov.cn/zxbd/wz/201009/t769410.htm。

[8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82]韩金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原因及对策研究》,2009年9月5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9期。

[83]韩秀伟、胡佳佳:《天津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研究》,《城市》2010年第23(5)期,第48~50页。

[84]贺斌、于洁:《北京公共支出占九成》,2008年1月3日《中国财经报》,第1版。

[85]侯颖:2004-10-22,《世界六大城市群》,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10-22/content_780894.htm。

[86]胡联合、胡鞍钢:《贫富差距是如何影响社会稳定的?》,《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8(9)期,第142~151页。

[87]胡喜盈:《关爱空巢老人》,《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4期,第1~3页。

[88]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模式》,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第1~7页。

[89]湖南省统计局:《湖南应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问题》,http://www.hntj.gov.cn/fxbg/2010fxbg/2010jczx/201006/t20100608_77485.htm。

[90]黄柯可:《英美法德俄城市化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兰州学刊》1994年第77(2)期,第39~40页。

[91]黄璐:《社会充分就业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92]黄少波:《创新城市的理念及其建设》,《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25(3)期,第97~100页。

[93]黄文云:《社区变迁:基于城市规划的透视与策略》,《经济地理》2006年第26(2)期,第59~62页。

[94]黄学贤、齐建东:《试论公民参与权的法律保障》,《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17~128页。

[95]基佐:《欧洲文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96]吉庆华:《现代服务业集群特征及发展战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7(5)期,第42~45页。

[97]简新华、何志阳、黄坤:《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98]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42(3)期,第345~359页。

[99]江泽民:《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42(10)期,第1589~1607页。

[100]姜爱林:《城市信息化:城市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有机范式》,《南方经济》2003年第21(1)期,第42~45期。

[101]姜锐、姜琰:《乌鲁木齐城市信息化建设之管见》,《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3(4)期,第39~42页。

[102]姜新娜:2006-06-16,《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glqz/20060616/14182657756.shtml。

[103]蒋秧生:《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时代经贸》2008年第6(121)期,第43~45期。

[104]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京津粤列前三部委及格率4.7%》,载《中国行政透明度报告》,2010年9月29日《京华时报》,http://finance.ifeng.com/city/cskx/20100929/2667666.shtml[2010-12-27]。

[105]孔令锋:《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市场与政府的视角》,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第206~207页。

[106]雷瑛:《论信息化对城市的推动作用》,《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1(4)期,第94~95页。

[107]雷震洲:《解读智慧地球》,《中兴通讯技术》2010年第16(Z1)期,第10~412页。

[108]李朝民:《中部六省贸易依存度比较研究——河南贸易依存度现状分析》,《经济经纬》2009年第26(5)期,第44~47页。

[109]李劼、许舫:《新型无线城市发展研究》,《移动通信》2009年第33(21)期,第34~37期。

[110]李锦:2010-10-15,《临沂模式:中国革命老区跨越式发展的亮丽篇章》,http://www.cntheory.com/news/Llltllyt/2010/1015/10101585559EF4IHCDI9EIIF 450B88E.html。

[111]李峻,2011-02-22,《面向十二五规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http://miit.ccidnet.com/art/32559/20110222/2316515_1.html。

[112]李克强:2010-03-29,《在“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30/c_128713.htm。

[113]李立明等:2010-07-23,《电子公务eGBCP初探》,http://wenku.baidu.com/view/ff3e5329bd64783e09122b99.html。

[114]李善同、何建武:《2006~2020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系列论文第87号》,2007。

[115]李胜广、张之津:《感知社会——物联网在城市应急预警系统中的应用》,《中国安防》2010年第7期,第42~44页。

[116]李双成、赵志强、王仰麟:《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机制》,《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28(1)期,第63~70页。

[117]李毅中:2011-02-25,《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信息化水平》,http://house.focus.cn/news/2011-02-25/1206048.html。

[118]李永乐:《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商业时代》2007年第26(1)期,第104~105页。

[119]厉以宁:《我国加入WTO后地方发展战略的调整》,《高教探索》2002年第18(2)期,第7~12页。

[120]联合国人居署编著《吴志强译制组译制》,《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第5页。

[121]辽宁省振兴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辽宁省振兴老工业基地2007年报告(上)》,沈阳市:辽宁人民出版社。

[122]俞岚:《观察:贫富差距挑战容忍底线收入分配改革渐近》,http://www.chinanews.com/cj/cj-gncj/news/2010/06-24/2360475.shtml。

[123]林波等:《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新时代》,《WTO经济导刊》2010年第9(11)期,第27~31页。

[124]林华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研究》,http://www.cqjbdx.com/showNews. aspx?id=294。

[125]刘本玲、马有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性城市协同发展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27(15)期,第71~73页。

[126]刘昌明、陈志恺:《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发展趋势分析》,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27]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经济评论》1998年第5期,第56~61页。

[128]刘立力:《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研究》,《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0(1)期,第1~6页。

[129]刘玲玲、周天勇:《对城市规模理论的再认识》,《经济经纬》2006年第1期,第112~115页。

[130]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61,第31页。

[132]刘玉玫、张芃:《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量化研究》,《统计研究》2003年第20(12)期,13~18页。

[133]柳纯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1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3~5页。

[134]卢向虎:《农村人口向城镇“永久性”转移规模的测算》,《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12(4)期,第68~71页。

[135]卢渝:《有效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第五次“山西发展论坛”观点述要》,http://news.sina.com.cn/c/2008-06-23/064114058792s.shtml。

[136]陆大道、樊杰:《2050中国的区域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37]陆首群:《论城市信息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8(2)期,第5~8页。

[138]陆学艺、宋国恺:《调整社会结构是社会建设的核心》,2010年9月14日《新华日报》,第B07版。

[13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3页。

[140]吕炜、孙克竞:《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框架分析》,《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第5(4)期,第15~19页。

[141]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王正平、金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第202页。

[142]骆小平:《“智慧城市”的内涵论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年第12(6)期,第34~37页。

[143]马超群、何艳芬:《信息化作用下的城市发展研究》,《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年第13(4)期,第16~19页。

[14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

[145]马仲良:《运用“社会经济”机制变“社会包袱”为重要人力资源》,2008,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id=32159&dictionid=3500&catid=350022。

[146]茅于轼:《从GDP到人类发展指数HDI》,《民主与科学》2009年第3期,第34~35页。

[147]孟丽娟:《公民知情权》,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4,第5页。

[148]孟昭丽等:《调研: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新格局》,《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26(4)期。

[149]民政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2011。

[150]年福华、姚士谋:《信息化与城市空间发展趋势》,《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11(1)期,第73~76页。

[151]农业部:2010-06-06,《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http://nmyj.xlgl.gov.cn/zwgk111/jsdw/mnmyxxzx/201008/t20100827_491343.html。

[152]欧阳晓光:2010-07-27,《产业化组织化信息化——造就巴西农业强国的三个支柱》,http://www.shac.gov.cn/fwzx/hwzc/scyhy/200802/t20080227_229143.htm。

[153]欧祝平:《系统辩证发展观的诠释》,《求索》2004年第51(11)期,第151~152页。

[154]潘德平、卢阳春、吴凡等:《推动四川省经济发展务必提高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1(2)期,第11~18页。

[155]潘永江:《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进展》,《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12期,第3~7页。

[156]彭婷婷:《我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发展研究》,《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8(3)期,第18~20页。

[157]平凡一豆:2009-02-25,《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化》,http://hnxdd. blog.51cto.com/56097/133058/。

[158]齐中熙:《我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仅30%》,http://www.xinhuanet.com。

[159]钱箭星:《环境安全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中国发展》2010年第10(1)期,第13~16页。

[160]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的新领域——开放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1990年第13(1)期,第3~10页。

[161]钱学森:《再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1年第4(1)期,第1~4页。

[162]强国:2009-07-03,《强国同志在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http://www.etec.edu.cn/cmsx/cms/article.jsp?articleId=4028e3e523c18aff0124a34ea8d50169。

[163]秦大河:《气候变化的事实与影响对策》,《中国科学基金》2003年第17(1)期,第1~4页。

[164]仇保兴:《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第1~11页。

[165]曲格平:《我们需要一些变革》,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第35~36页。

[166]曲格平:《梦想与期待——中国环境保护的过去与未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第78页。

[167]任保平:《衰退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第103页。

[168]任锦鸾、郭雯、陈锐等:《资源型城市创新战略研究——以唐山市为例》,《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21(12)期,第142~145页。

[169]尚海:《倡导混合居住》,《构建异质社区——当前居住空间分异格局下改善居住隔离的有效途径》,硕士论文,2007。

[170]邵培仁、张健康:《关于跨越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3(1)期,第125~132页。

[171]申曙光:《政府对风险投资的经济激励政策》,2001年4月24日《人民日报》,第4版。

[172]沈茂英:《汶川地震灾区受灾人口迁移问题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http://www.sass.cn/news.asp?NewsID=8717。

[173]沈明欢:《“智慧城市”助力我国城市发展模型》,《城市观察》2010年第2(3)期,第140~146页。

[174]史探径:《世界社会保障立法的起源和发展》,《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2期。

[175]舒小庆:《公民网络监督权的法律规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3(6)期,第46~49页。

[176]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2008-04-03],《全国2/3城市地下水水质下降》。

[177]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2008。

[178]宋刚、陈锐:《复杂性科学与现代城市管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年第26(4)期,第27~30页。

[179]宋军继:《浅谈当前城市水环境现状及发展对策》,《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第10(3)期,第114~116页。

[180]宋丽娟:《以信息化推进辽宁省城市化的思考》,《图书馆学刊》2004年第26(1)期,第5~6页。

[181]孙德炜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2003年2月18日《文汇报》,第13版。

[182]孙定东:《市场一体化的欧盟治理——CAP与地区政策的借鉴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第35、147~153页。

[183]孙继荣:《ISO 26000——社会责任发展的里程碑和新起点》,《WTO经济导刊》2010年第9(12)期,第44~49页。

[184]孙家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2002年8月26日《科学时报》,第5版。

[185]孙元明:《国内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与平台建设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9(1)期,第59~65页。

[186]孙执中、荣衰论:《战后日本经济史(1945~2004)》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87]谭秀娟、郑钦玉:《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生态学报》2009年第29(7)期,第3559~3568页。

[188]汤芷萍:《对美国政府社会福利体系的认识》,《经济界》2009年第14(2)期,第64~68页。

[189]唐燕:《柏林—勃兰登堡都市区:跨区域规划合作及协调机制》,《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6(1)期,第49~54页。

[190]陶建杰:2007-10-03,《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http://news. xinhuanet.com/newmedia/2007-10/03/content_7192007.htm。

[191]滕瑜:《我国城市应急联动平台建设问题研究》,《改革与开放》2010年第15(2)期,第102~104页。

[192]田光进等:《中国城镇化过程时空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第212~215、220~222页。

[193]田银生:《城市发展史讲义》,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94]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22(5)期,第116~120页。

[195]屠启宇等:《金字塔尖的城市——国际大都市发展报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24~26页。

[196]汪明峰:《互联网使用与中国城市化——“数字鸿沟”的空间层面》,《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0(6)期,第112~133页。

[197]汪小英、周艺:《关于中国人口质量制度引导机制的思考》,《西北人口》2011年第32(1)期,第15~22页。

[198]王富臣:《论城市结构的复杂性》,《城市规划》2002年第140(4)期,第26~28页。

[199]王健:《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发展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200]王利迁:《实现充分就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涉性考量》,《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3(2)期,第41~45页。

[201]王莲芬:《网络分析法(ANP)的理论和算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1(3)期,第44~50页。

[202]王梦庆:《欠发达地区城市信息化前景光明》,《中国信息界》2005年第3(14)期,第34~35页。

[203]王庆、章俊:《2020年前的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不是会否发生,而是如何发生》,《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2009。

[204]王蕊蕊、于彬:《农村职业分化探析——对一个自然村庄的个案研究》,《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5(14)期,第216~217页。

[205]王维颖:《香港地区信息化建设发展启示》,《管理观察》2010年第17(15)期,第60~61页。

[206]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54(1)期,第4~16页。

[207]王延中:《加入WTO对中国工业就业的影响及对策》,《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4(2)期,第31~35页。

[208]隗斌贤:《隐性失业的特征、成因与对策》,《嘉兴学院学报》2001年第13(6)期,第25~28页。

[209]魏晓蓉:《落后地区发展信息产业探析》,《开发研究》2001年第17(5)期,第21~22页。

[210]温家宝:2011-03-05,《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05/content_13103677.htm。

[211]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12]邬焜:《信息化与城市化——变革西部社会时空模式的战略性思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24(6)期,第96~100页。

[213]邬伦等:2007-12-21,《电子公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必由之路》,http://www.ahpc.gov.cn/information.jsp?xxnr_id=10036773。

[214]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17(11)期,第56~60页。

[215]吴洁明、周宁:《基于LDAP的信息共享平台研究与实现》,《计算机应用》2008年第28(4)期,第1042~1044页。

[216]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第320页。

[217]吴启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第28~35页。

[218]吴庆国:《农民职业分化与流动的因素分析——以安徽省霍邱县花园村为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4)期,第64~66页。

[219]吴伟萍:《国际大都市的信息化道路及对我国的启示》,《情报资料工作》2006年第13(4)期,第38~42页。

[220]吴仪:2007-03-27,《中国已经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http://news.qq.com/a/20070327/003227.htm。

[221]奚国华:2011-01-27,《工业和信息化部奚国华副部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报告》,http://www.gxdrc.gov.cn/cslm/gjscy/201101/t20110127_275219.htm。

[222]夏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年第15(17)期,第34~35页。

[223]夏洁、张明琼:《全球社会保障制度演变的新趋势及其启示》,《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4)期,第40~45页。

[224]夏军、张永勇、王中根等:《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水利学报》2006年第37(12)期,第1482~1488页。

[225]夏青青:《公民知情权的基本理论探研》,《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1(7)期,第62~66页。

[226]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1期,第1~5页。

[227]肖巍、钱箭星:《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行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75页。

[228]肖左、吁芳云:《城记——世界名城的传奇记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229]谢庆奎:《政府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16页。

[230]谢琼:《浅谈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28。

[231]谢晓怡:《全国留守儿童人数已近5800万监护状况堪忧》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GB/13547534.html。

[232]新华网,2010-10-31,《上海宣言》,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0/31/c_12722102.htm。

[233]新华网广东频道,2011-01-18,《粤“十一五”社保基金结余居全国之首》,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1-01/18/content_21888494.htm。

[234]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2009年中国新富群体消费的十个趋势》,http://www.sinomonitor.com/view.asp?ClassID=8&ID=1145&sKey=&oLG=0。

[235]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2011~2020:新黄金10年的中国消费与媒体趋势》,http://www.sinomonitor.com/view.asp?ClassID=8&ID=1244&sKey=&oLG=0。

[236]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中国新富阶层:一个不断壮大的新社会阶层》,http://www.sinomonitor.com/view.asp?ClassID=160&id=1246&sKey=&oLG=0。

[237]徐家林:《人文发展指数:构成、争论与超越》,《人文杂志》2006年第32(5)期,第69~74页。

[238]徐龙建:2011-03-03,《加大农村信息投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guangdong/2011-03-03/content_1918837.html。

[239]徐敏:《论欧盟区域经济发展对淮海经济区的启示》,《经济论坛》2007年第14(3)期,第12~14页。

[240]许国银:《绿色贸易壁垒及我国对策》,《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年第18(4)期,第21~24页。

[241]许倞:《关于国家能源战略取向的思考》,《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7期,第29~32页。

[242]许涛等:《法国卫生与社会保障制度与欧盟公共卫生政策》,《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29(S1)期,第286~290页。

[243]薛荣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世界经济》1998年第21(4)期,第6~10、28页。

[244]亚斯:《巴林王国教育信息化规划评介》,《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5(3)期,第92~94页。

[245]严陆光:《积极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大众用电》2009年第3期,第3~5页。

[246]阎小培、周素红:《信息技术对城市智能的影响》,《城市规划》2003年第27(8)期,第15~18页。

[247]杨保军:《巨型城市:是天堂,也是地域》,《商务周刊》2009年第1期。

[248]杨开黎:《民族地区茶产业的文化创意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49]杨明:《世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改革与理论》1997年第5期。

[250]杨上广:《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第18~22、32~34、53~57页。

[251]杨洋、张雪梅:《浅析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投资的综合效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第247~249页。

[252]杨重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家庭裂变与社会和谐》,《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20(5)期,第103~106页。

[253]姚静、吴迪军:《面向公共安全与应急联动的空间信息智能服务模型》,《地理信息空间》2009年第7(3)期,第105~107页。

[254]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信息环境下城市群区的发展》,《城市规划》2001年第25(8)期,第16~18页。

[255]姚万华:《用智慧谋划“智慧城市”》,《中国信息界》2010年第138(1)期,第32页。

[256]叶胜:《浅析欠发达地区城市信息化发展对策》,《信息化建设》 2009年第12(2)期,第33~34页。

[257]叶文虎、张勇:《环境管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212页。

[258]叶文虎:《环境资源价值评估与赔偿的若干问题的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28(5)期。

[259]衣保中、刘吉双:《东北地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路径分析》,《经济视角》2010年第28(18)期,第1~4页。

[260]衣军强:《瑞典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一瞥》,《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09年第14(4)期,第37~39页。

[261]余凯:《美国公民知情权及其保障研究》,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

[262]于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第2页。

[263]郁建兴:《行业协会:寻求与企业、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8(2)期,第118~123页。

[264]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65]曾万涛:《中国城市群联市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第161、166~167页。

[266]张才学:《和谐社区:理念、问题与对策》,《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5(4)期,第104~107页。

[267]张红霞:《北欧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及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第34~37页。

[268]张敬淦:《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城市问题》2008年第1期,第1~5页。

[269]张利平、夏军、胡志芳:《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8(2)期,第116~120页。

[270]张蕊、孔丹:《我国和谐老龄化社会构建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4(21)期,第121~123页。

[271]张蔚文:2001-05-23,《加快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通向未来之路》,http://unpan1.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apcity/unpan004437.pdf。

[272]张新红等:《走进信息社会: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北京:国家信息中心:2010,第31~74页。

[273]张学慧:《农产品绿色壁垒及对策研究》,《求实》2005年第2期,第111~112页。

[274]张学真:《城市化对供水河流水文序列的影响分析》,《水利经济》2005年第1期,第39~41页。

[275]张一平:《城市化与城市水环境》,《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第11(2)期,第20~22、27页。

[276]张艺:《城市信息化的功能及意义》,《南方经济》2002年第20(1)期,第41~42页。

[277]张永丽:《信息化与中国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8(4)期,第51~53页。

[278]张永民:《解析智慧技术与智慧城市》,《中国信息界》2010年第159(11)期,第38~41页。

[279]张再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其社会和经济后果》,《南开学报》2000年第1期,第1~5页。

[280]章国荣、盛运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及对策》,《调研世界》2003年第11(8)期,第6~9页。

[281]赵国忠:《基于全社会层面的弱势群体知识援助体系建设》,《国家情报工作》2009年第(15)期,第3~9页。

[282]赵霞:2007-04-04,《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http://tech.qq.com/a/20070404/000110.htm。

[283]赵燕菁、刘昭吟、庄淑亭等:《税收制度与城市分工》,《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32(6)期,第4~11页。

[284]赵艺丁:《信息网络化: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论坛》2002年第9(3)期,第48~50页。

[285]赵永平:[2007-11-22],《中国水资源污染加剧供需矛盾》,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711/22/t20071122_13682180.shtml。

[286]中共中央办公厅:2006-05-08,《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387/n11302874/11656780.html。

[287]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中国工程科学》2000年第2(8)期,第1~17页。

[288]中国管理网:2010-11-25,《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定义、内容,两者的区别和联系》,http://www.themanage.cn/201011/391860_2.html。

[28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第31~45页。

[290]《中国企业报》:2009-06-30,《软件大国印度软件出口快外包多》,http://www.ssfcn.com/outs/news_detail.asp?id=1558&wordPage=1。

[291]中国新闻网:2010-03-19,《2009网络舆情报告:中国网民最关注房价等8大热点》,http://house.focus.cn/news/2010-03-19/883348.html。

[2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9。

[2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2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04-08,《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1年)》,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jzgj2011/。

[2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20331_15434.htm。

[2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等统计资料》,2007。

[297]中华商务网:2006-02-13,《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成功投产》,http://business.sohu.com/20060213/n241802350.shtml。

[298]周海丽、史培军、徐小黎:《深圳城市化过程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9(2)期,第273~279页。

[299]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第20(2)期,第69~72页。

[300]朱传耿:《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人口学刊》2001年第(2)期,第3页。

[301]朱杰、王绪本、陈红娟:《数字化城市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研究》,《微型机与应用》2004年第23(10)期,第41~43页。

[302]朱玲:《全球社会保障改革潮流概览》,《读书》2010年第6期。

[303]朱学谦:《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战略意义》,《中科院院刊》2009年第1期,第22~27页。

[304]朱咏等:《汇聚未来城市发展的多方智慧——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江西科学发展的其实与借鉴》,《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2(4)期,第20~26页。

[305]庄丽娟、李大胜:《国际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度效应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第(10)期,第54~57页。

[306]宗传宏、白庆华、易元东:《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发展》,《预测》2001年第20(4)期,第7~10页。

[307]左其亭等:《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