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6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理论与应用图书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E-waste Recycling Symbiotic Network

SSAPID:101-5622-7231-82
ISBN:978-7-5097-4393-5
DOI:
ISSN:

[内容简介]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是各类参与主体通过共生、协同或者竞争机制耦合而形成的复杂系统。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良性、稳定、长效运转是废弃电子产品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也是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落实的保障。因此如何保障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加强废弃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无害化处理和资源提取,满足国内外的指令和法规的要求,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书以废弃电子产品为研究对象,在废弃电子产品的资源化共生网络现状和生成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的运作及其逆向物流的运营模式,研究了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的共生网络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出了治理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前沿管理论丛
作 者: 葛新权 刘宇 曲立
编 辑:冯咏梅;王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序

 前言

 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现状分析

   1.电子产品生产商缺位

   2.回收企业的短期行为

   3.逆向物流运营的高成本

   4.资源化的技术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五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 生态学

   二 环境科学

   三 信息科学

   四 系统工程学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循环经济理论

   二 清洁生产理论

   三 关键种群理论

   四 工业共生理论

   五 网络组织理论

 第三章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生成

  第一节 废弃电子产品的概念界定

   一 废弃电子产品的定义

   二 废弃电子产品的分类

   三 废弃电子产品的特点

    1.增长迅速,产量巨大

    2.可循环利用,资源性和价值高

    3.高污染性与强危害性

    4.废弃电子产品的复杂性和难处理性

  第二节 我国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的现状

  第三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的概念和意义

   一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的概念

   二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第四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我国建立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必要性

    1.有利于规范废弃电子产品回收体系

    2.有利于促进我国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和处理行业产业化发展

    3.有利于促进电子电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我国建立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可行性

    1.蕴涵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巨大的商业利润

    2.具有充足的电子垃圾货源保证

    3.具备相对成熟的技术保障和管理模式

    4.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公众的积极参与

  第五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主体分析

   一 重心法在选址中的应用

   二 实证分析

  第六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生成机理分析

   一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生成的成本推动机理

    1.降低运输成本

    2.降低采购成本

    3.降低交易成本

    4.节约其他成本

   二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生成的效益拉动机理

   三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生成的环境取向机理

   四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生成的协同作用机理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构建与运作

  第一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运作的内核——生态共生产业链

  第二节 共生产业链的设计

   一 上游回收产业链

   二 中游拆解产业链

   三 下游深加工产业链

   四 全流域中危险废弃物处理产业链

  第三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构建模式

   一 政府主导型

   二 市场自主型

   三 政府与市场互动型

  第四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一 依托型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二 平等型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三 嵌套型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第五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中的资源循环

   一 废弃电子产品中的废玻璃资源循环

   二 废弃电子产品中的废塑料资源循环

    1.材料式回收

    2.能量式回收

   三 废弃电子产品中的废金属资源循环

  第六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运营风险分析

   一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中的关系风险

   二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中的结构风险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逆向物流

  第一节 基于补贴的多级逆向物流网络

   一 模型的定义

   二 模型的建立

   三 模型求解

   四 仿真算例

  第二节 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流程设计

   一 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流程设计原则

    1.战略运营原则

    2.整合原则

    3.可持续发展原则

    4.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

   二 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流程

   三 基于虚拟共生网络的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流程的特点

    1.组织的柔性化

    2.资源的灵活共享

    3.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

  第三节 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构建

   一 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构建思路

   二 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构建步骤

   三 基于虚拟共生网络的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模式框架

   四 基于虚拟共生网络的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模式的运行

    1.企业组织方面

    2.技术方面

  第四节 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流程的运行及评价

   一 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流程的运行

   二 基于虚拟共生网络的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评价流程

   三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模型分析

  第五节 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信息平台构建

   一 基于虚拟共生网络的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目标

   二 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1.管理模块

    2.共享模块

    3.私有模块

   三 信息平台的逻辑设计

    1.信息采集存储层

    2.信息处理层

    3.信息发布层

   四 信息平台的运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利益分配机制

  第一节 构建利益分配机制的必要性和原则

   一 构建利益分配机制的必要性

   二 构建利益分配机制的原则

    1.公平分配原则

    2.民主决策原则

    3.互惠互利原则

    4.兼顾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原则

  第二节 成员企业间的利益分配原则

   1.利益与风险相匹配原则

   2.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3.可重复性原则

  第三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利益关系的分析

   一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价值链

   二 影响利益分配机制的因素模型

  第四节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定价策略研究

   一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造定价模型参数说明

   二 非合作博弈分析

   三 合作博弈分析

   四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均衡解的比较

  第五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利益分配机制的内容

   一 基于EPR机制的各利益分配主体的相关责任

   二 资金运作协调机制

   三 基于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模型

  第六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利益分配机制效果分析

  第七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利益分配机制运行保障措施

   一 利益分配机制运行的外部保障措施

    1.加强法制建设

    2.加强激励和监督

   二 利益分配机制运行的内部保障措施

    1.建立执行督查制度

    2.实现信息共享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治理对策建议

  第一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治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中的投机行为分析

  第三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治理相关对策建议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为消除废弃电子产品回收管理失位造成的全球生态污染威胁和居民健康隐患,推动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企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本书在分析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现状和生成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的运作及其逆向物流的运营模式,研究了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1]蔡小军、李双杰:《生态工业园共生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软科学》2006年第3期。

[2]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

[3]丁尚、张增棨:《汽车供应链利益分配中带风险修正因子的Shapley模型》,《公路与汽运》2008年第1期。

[4]董博、夏训峰:《两种工业共生组织模式的比较研究》,《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第1期。

[5]葛新权等:《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与预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第12期。

[6]金涌、李有润、冯久田:《生态工业: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金志英、梁文、隋儒楠:《沈阳市电子废物产生量估算及管理对策》,《环境卫生工程》2006年第1期。

[8]J.凯瑞高斯·福罗特·尼托、G.沃斯:《德国关于电子电气设备的闭环供应链研究:一种生态效益计算方法》,《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9]赖静:《德国WEEE 回收处理体系和资源再利用技术》,《电机电器技术》2004年第5期。

[10]李博洋:《综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应政策与市场并重》,《中国电子报》2010年第6期,http://epaper.cena.com.cn/shtml/zgdzb/20100618/27033.shtml。

[11]李宏煦、苍大强、白皓等:《城市电子废物的资源循环及回收方法探究》,《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年第4期。

[12]李强、汤俊芳、钟书华:《生态工业园的微观经济价值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8期。

[13]刘冰、梅光军:《在废弃电子产品管理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2期。

[14]刘博洋:《废旧电子材料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展望》,《再生资源研究》2007年第2期。

[15]刘平、彭晓春等:《国外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概述》,《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年第2期。

[16]刘铁柱:《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体系研究》,天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7]刘小丽、杨建新、王如松:《中国主要电子废物产生量估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5期。

[18]刘昕光:《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及处理技术》,《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9]刘妍、魏哲:《企业应对欧盟RoHS指令和中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解决方案》,《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第1期。

[20]刘志峰、王淑旺:《基于模糊物元的绿色产品评价方法》,《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第1期。

[21]罗哲:《基于集群和共生网络视角下的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体系的构建》,《兰州学刊》2006年第12期。

[22]钱书法、李辉:《企业共生模式演进及其原因分析》,《经济管理》2006年第14期。

[23]RoHS专题:《“中国RoHS”加速本土电子产业绿色化进程》,《电子产品世界》2006年第11期。

[24]宋丹萍、徐金球:《废弃电子产品的处理技术和管理现状》,《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5]宋旭、周世俊:《基于专家“估计”模型的河南省废弃电子产品量化分析》,《河南科学》2007年第3期。

[26]孙颖:《废弃电子电气设备(WEEE)资源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7]Stevels A:《荷兰电子消费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家电科技》2005年第7期。

[28]王虹、叶逊:《生态工业园中企业的动力机制分析》,《环境保护》2005年第7期。

[29]王灵梅:《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研究——以朔州火电厂生态工业园为例》,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0]王一宁:《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的研究》,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1]王勇等:《电子垃圾污染的防治对策》,《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6年第6期。

[32]王兆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33]王兆华、武春友等:《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软科学》2002年第2期。

[34]王兆华、武春友:《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8期。

[35]王兆华、尹建华:《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

[36]吴志军:《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治理研究》,《当代财经》2006年第9期。

[37]夏世德、王杰红、谢刚等:《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z2期。

[38]夏云兰等:《我国电子类产品逆向物流的模式及其选择研究》,《物流技术》2007年第8期。

[39]徐立中、秦荪涛:《基于价值链的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稳定性对策研究》,《财经论丛》2007年第2期。

[40]徐振发:《电子废弃物处理系统生态绩效评价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1]严维红、孙燕、张琰:《基于多Agent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物流科技》2006年第10期。

[42]袁增伟:《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其系统解析框架》,《生态学报》2007年第8期。

[43]张健、徐峰等:《WEEE资源化共生网络收益分析》,《生态经济》2009年第7期。

[44]张景波:《国外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状况简介》,《标准化研究》2004年第8期。

[45]张科静、魏珊珊:《国外废弃电子产品再生资源化运作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2期。

[46]张默、石磊:《我国彩色电视机废弃量预测模型对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年第5期。

[47]张伟刚、吴丰顺等:《国外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技术》,《中国环保产业》2006年第6期。

[48]郑良楷等:《电子垃圾拆解区儿童铅污染现状调查》,《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9]Ahluwalia P.K.Nema A.K.,“A Life Cycle Bas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puter Waste”,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7,51(4),pp.792-826.

[50]Aras N.,Aksen D.,“Locating Collection Centers for Distance-and Incentive-Dependent Returns”,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2(2),pp.316-333.

[51]Barba-Gutiérre Y.,Adenso-Díaz B.,Hopp M.,“An Analysis of Som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Europea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Waste Regulation”,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8,52(3),pp.481-495.

[52]Bartolomeo M.,et al.,“Eco-efficient Producer Services—What are They,How do They Benefit Customers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How Likely are They to Develop and be Extensively Utilised”,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3,11(8),pp.829-837.

[53]Cote R.,Smolenaars T.,“Supporting Pillars for Industrial Ecosystem”,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7,5(1-2),pp.67-74.

[54]Engberg H.,Industrial Symbiosis in Denmark,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Stem School of Business Press,1993,pp.25-26.

[55]Hicks C.,Dietmar R.,Eugster M.,“The Recycling and Disposa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Waste in China:Legislative and Market Response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5,25(5),pp.459-471.

[56]Jayaraman V.,Patterson A.,Rolland E.,“The Design of Reverse Distribution Networks:Models and Solution Procedure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3,150(1),pp.128-149.

[57]Kang H.Y.,Schoenung J.M.,“Estimation of Future Outflows and Infrastructure Needed to Recycle Personal Computer Systems in California”,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6,137(2),pp.1165-1174.

[58]Lambert B.F.,“Eco-industrial Parks:Stimul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ixed Industrial Parks”,Technovation,2002,22,pp.471-484.

[59]Lu Z.Q.,Bostel N.,“A Facility Location Model for Logistics Systems Including Reverse Flows:The Case of Remanufacturing Activities”,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2007,34(2),pp.299-323.

[60]Lyons D.I.,“A Spatial Analysis of Loop Closing among Recycling,Remanufacturing,and Waste Treatment Firms in Texa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7,11(1),pp.43-54.

[61]Mirata M.,Emtairah T.,“Industrial Symbiosis Net-works and the Contribution to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The Case of the Landskrona Industrial Symbiosis Programme”,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5,13,pp.993-1002.

[62]Nagurney A.,Toyasaki F.,“Revers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Waste Recycling:A Multitiered Network Equilibrium Framework of E-cycling”,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5,41(1),pp.1-28.

[63]Sinha-Khetriwal D.,Philipp Kraeuchi P.,“A Comparison of Electronic Waste Recycling in Switzerland and in Ind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5,25(5),pp.492-504.

[64]Stevels A.L.N.,Ram A.A.P.,“Take-back of Discarded 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s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Producer Conditions for Succes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9,7(5),pp.383-389.

[65]Williamson O.E.,Scott E.M.,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ldershot,Eng.Edward Elgar,1995,pp.213-216.

[66]Zoeteman B.C.J.,Krikke H.R.,Venselaar J.,“Handling WEEE Waste Flows”,Int.J.of Adv.Manuf.Techno.,2010,47,pp.41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