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56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策论图书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Policy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SAPID:101-5609-7651-36
ISBN:978-7-5097-0403-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经济发展一般范式与中国经济发展观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索:从经济发展的资本形成、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人口与就业、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对外贸易等领域稽考求源、多维透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参考作用,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
作 者: 李建建 刘义圣
编 辑:徐逢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书后语

 文库编委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

 第一章 发展经济学贫困阙疑与中国经济发展强势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贫困的阙疑

   一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困境

   二 所谓发展经济学“死亡”或“衰亡”的纰缪

   三 发展经济学身陷窘境之缘起

   四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复归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来自中国的推动

   一 发展经济学“贫困”的反例:中国的独特道路

   二 中国经济强势与发展经济学的转机

    1.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使发展经济学日月重光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宝库

    3.中国经济深入发展呼唤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三 发展经济学的突破——创建中国发展经济学

    1.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实践基础

    2.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3.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一般范式与中国发展观的演替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一般范式

   一 发展与经济发展释义

    1.发展的概念

    2.经济发展含义及其演化

   二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术语辨析

    1.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词义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

    3.发展经济学与增长经济学的差异

    4.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价值观

   三 经济发展的量度

    1.总值指标

    2.人均国民收入

    3.工业化率

    4.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四 经济发展决定因素举要

    1.土地(代表自然资源)

    2.资本

    3.劳动力和人力资本

    4.技术进步

    5.管理

    6.规模

    7.结构

    8.刺激体制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与思想的历史传承

   一 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

    1.模型分析方法

    2.比较分析方法

    3.经验分析方法

    4.专题分析方法

   二 经济发展研究的特点

   三 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传承

    1.重商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

    2.重农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

    3.斯密、李嘉图的经济发展思想

    4.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的经济发展思想

    5.马歇尔和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思想

    6.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

  第三节 中国发展观的变迁与演进

   一 “经济发展”的引进:从概念到理论

   二 新中国发展观的阶段演替

    1.“科技决定论”

    2.“农业基础论”

    3.“制度创新论”

    4.“市场导向论”

    5.“不平衡增长论”

    6.“对外开放论”

    7.“可持续发展论”

 第三章 资本形成理论与中国投资的政策思维路径

  第一节 资本形成的作用与生成机理

   一 资本形成的内涵

   二 资本形成的作用琐考

    1.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2.资本形成与人口就业

    3.资本形成与物价波动

    4.资本形成与国际收支平衡

   三 资本形成的机理

    (一)资本形成的国内来源

     1.农村中的资本形成

     2.城市居民中的资本形成

    (二)资本形成的国外来源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资本形成理论

   一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增长取决于资本积累

   二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因为贫困所以贫困

   三 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人口增长过速而不克负载

   四 缪尔达尔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富裕与贫困的两极累积

   五 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对规模资本的渴求

   六 莱宾斯坦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资本的寡众与增长的沸点

   七 罗斯托“起飞”理论:资本积累仍是首要

   八 钱纳里“两缺口理论”模型:弥补资本缺口的外援路径

  第三节 资本形成理论的评析与借鉴

   一 发展经济学资本形成理论评析

   二 发展经济学资本形成理论的借鉴

    1.重视资本形成质量,集约使用资本

    2.借助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形成

    3.补充而非替代:认清外来资本的双重作用

  第四节 中国投资问题的全息思考

   一 中国新时期投资问题综述

    (一)中国投资规模现状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2.投资率

     3.中国投资结构特征

    (二)“十一五”规划期间扩大投资需求的基本原则

     1.加大投资力度要与优化投资结构紧密结合

     2.适度投资扩张政策的基点是提高投资效益

     3.投资规模的扩张要以投融资体制的深化改革为保证

     4.投资扩张的适度调节应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三)启动和激活民间投资

     1.似升实降——民间投资增长率不进反退

     2.民间投资发展的制约瓶颈

     3.为民间资本解套,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二 “走出去”战略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一)逐步成长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待更大的发展

     1.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高

     2.对外直接投资区域不尽合理

     3.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4.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

     5.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结构有待改善

     6.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

    (三)稳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1.调整地区结构,进一步拓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多元化

     2.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3.制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规划

     4.优化对外投资管制和外汇管理制度,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基础

     5.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国外最新、最先进的技术

     6.促进新型企业集团等对外投资规模,扩大主力军的发展

  第五节 中国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深化

   一 资本市场的功能缺失与储蓄转化的窒碍

   二 中国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深化

    1.积极探索银行资产证券化,创新中国债券产品

    2.积极拓展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途径

  第六节 中国利用外资及其两面性

   一 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

    1.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对全国工业总产值的贡献

    2.实际使用外资额对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

    3.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税收对我国工商税收的贡献

    4.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贡献

    5.外国直接投资的制度贡献

   二 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三 FDI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

    1.过度依赖外资的经济损失

    2.FDI投资收益汇回投资国对中国国际收支构成的压力

    3.FDI正在导致中国经济结构失衡

   四 就利弃弊:充分挖掘FDI的功用

    1.引入和强化竞争机制,是实现利用外资的根本目的

    2.取消对于FDI的优惠政策,实现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原则

    3.理顺国内的储蓄投资转化渠道,进一步减少对于FDI的需求

    4.以并购作为今后引进FDI的主要方式

    5.优化FDI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

    6.人力资源是提升我国FDI使用效率的关键

 第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观点的纷呈

   一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凯恩斯理论动态化、长期化

    (一)哈多模型的产生,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具有巨大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1.模型发展了凯恩斯理论

     2.模型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

     3.模型的出现标志着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

     4.模型强调企业家投资预期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二)哈多模型的局限性

     1.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设是不合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之间可以替代的这一客观现实*

     2.模型过分强调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技术进步、知识与教育、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3.强调持久的政府干预的结论带有浓厚的凯恩斯经济学的色彩,忽视了生产要素的可调整性,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4.赫尔希曼指出哈罗德-多马模型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有差别的

     5.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个模型的局限性

   二 索洛-斯旺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勃兴

    (一)索斯模型的意义

     1.重新假定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具有相互替代性,使资本—产出比由固定不变成为可变

     2.强调市场机制(价格)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

     3.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趋势

     4.突破了经济增长理论中占有统治地位的“唯资本论”的观点

     5.索洛模型可以对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计量

    (二)索斯模型的局限性

     1.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长期以来,人均增长率完全依赖于外生的技术进步率

     2.新古典增长理论假定经济中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即产量增加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3.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

     4.新古典增长理论假定通过对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达到改变资本—产出比以实现经济长期均衡增长

   三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贫困恶性循环与经济增长

   四 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一揽子”投资与经济增长

   五 “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两种模式

   六 罗斯托的“起飞”理论:经济增长的六阶段

   七 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R&D模型)

   八 制度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评析与借鉴

   一 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的评析

    (一)模型分类综观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1.模型派

     2.结构派

     3.阶段派

     4.因素派或起源派

     5.新增长理论派

     6.制度学派

    (二)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

     1.现代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增长,是以发达国家工业革命所开创的历史为对象的

     2.通常人们所论述的经济增长是以国家为单位的

     3.经济增长的研究不是一个短期案例研究,它是研究那些持续和稳定推进经济增长的社会因素

     4.经济增长理论十分重视推动经济增长的每一个因素,但又不局限于某一种因素

    (三)发展经济学的局限性

     1.研究财富的增长,而不研究财富的分配

     2.研究增长,而不是消费

     3.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虽多,但其实质都是把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归结为物与物的联系,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二 经济增长理论的可鉴之处

    1.辩证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辩证认识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经济增长因素、经济增长作为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或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结果,是一国社会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资本因素

    2.劳动因素

    3.技术因素

    4.制度因素

    5.产业结构因素

    6.对外开放程度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及启示

    1.资本积累

    2.劳动因素

    3.制度因素

    4.对外开放程度

   (三)启示

    1.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因素的作用

    2.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正在奋勇前行

   二 中国经济增长依然任重道远

    1.重要资源的利用效率依然很低

    2.污染排放强度高

    3.交易效率低、交易成本高

    4.经济结构不合理

    5.缺乏体制和政策的保障

   三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间不容息

    1.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

    2.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环境将难以承受

    3.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加剧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

   四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突破

    2.建立统一的政府能源管理模式,发展可再生资源

    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决于能否不断实现技术创新

    4.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5.开源节流,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6.优化经济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产业

    7.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杜绝“GDP”崇拜

 第五章 技术进步理论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观”

  第一节 技术与技术进步释读

   一 技术的诠释

    1.技术的概念

    2.技术的分类

    3.技术的性质

    4.技术的独立性

   二 增长因素的分解和技术进步的内容

    1.丹尼森对国民收入增长因素的分解

    2.肯德里克的“全部要素生产率”分析

    3.技术进步的内容

   三 技术进步的类型:中性技术进步和有要素偏向的技术变动

    (一)中性技术进步(见图5-4)

    (二)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见图5-5)

    (三)节约资本的技术进步(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见图5-6)

     1.“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有弊无利

     2.“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无弊

   四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与技术进步测算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2.技术进步率(技术进步速度)

  第二节 技术进步理论的多维向度

   一 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分野

    1.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论

    2.卡曼和施瓦茨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理论

   二 关于技术引进的差距理论和后发优势论

    1.波纳斯和哈弗鲍尔的技术差距理论

    2.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

   三 技术选择:中间技术、适用技术和累进技术理论

    1.舒马赫的中间技术论

    2.雷迪的适用技术论

    3.马斯顿的累进性技术论

   四 技术选择最佳标准的衡量理论

    (一)产值标准

    (二)社会极限生产效率标准

    (三)再投资率标准

    (四)时间系列标准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实践视角

   一 历史上的技术传播与技术引进

   二 技术引进与贫困恶性循环的突破

    (一)开放条件下的贫困恶性循环(见图5-7所示)

    (二)开放条件下的经济良性循环

   三 国际技术转移的类别(technology transferr)

    (一)垂直技术转移和水平技术转移

    (二)简单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吸收

   四 技术引进的途径与障碍

    (一)备选途径

    (二)技术引进的障碍分析

     1.来自技术输出国方面的障碍

     2.来自技术输入国方面的障碍

   五 以往鉴来:日本、苏联技术引进的经验与教训

    (一)日本在“二战”后的技术引进的经验

    (二)苏联工业化过程中技术引进的覆车之鉴

  第四节 技术进步理论的镜鉴

   一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二 通过技术引进可实现技术赶超

   三 采用适用技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 引进适用技术,兼顾经济发展长远目标

   五 重视国内的研发工作,构建本国技术进步体系

   六 技术进步要与人力资本、自主知识产权相结合

  第五节 中国技术进步的战略转型

   一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回顾

    (一)开创与调整阶段:在曲折中前进(1949~1976年)

    (二)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全面发展(1976~2002年)

    (三)重大发展阶段(2003年开始至今)

     1.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内在联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科技管理体制仍存在问题

     4.科技投入不足,尤其表现在基础研究的投资缺乏动力

   二 技术发展战略目标的新定位

   三 中国技术进步的战略转型

    (一)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

     1.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意义

    (二)加快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1.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2.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三)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1.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2.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四)技术进步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五)构建扶持技术进步的公共财政体系

 第六章 人口、就业理论与中国就业城乡统筹战略

  第一节 人口与人力资本:经济分析视野

   一 适度人口与过剩人口

    1.适度人口

    2.人口多的积极作用假说

    3.人口过剩、人口压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人口——起飞理论

    3.“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情结”理论

    (二)人口变动、流动理论

     1.人口转变理论

     2.“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理论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及其解释力

     1.人力资本释义

     2.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区别

     3.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4.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

    (二)新增长理论

  第二节 人口流动模型及其就业的政策含义

   一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流动

    1.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探因

    2.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的利弊分析

   二 发展经济学的人口流动模型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

    2.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3.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第三节 人口流动与就业理论评鉴

   一 人口流动与就业理论评析

   二 人口流动与就业理论借鉴

    1.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

    2.解决城市失业不能单纯依靠工业扩张,而应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3.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根本途径

    4.发展差异化职业技能教育是解除二元劳动力市场约束的根本措施

    5.消除由工资津贴等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扭曲

    6.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

   三 二元经济理论对中国的价值*

    (一)有效性

     1.中国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

     2.农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城市失业人口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

     4.城市部门的工资不断提高

    (二)局限性

     1.中国存在城乡户籍的分割

     2.城市存在过量的失业人口

     3.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使工业化失去了市场的支撑

  第四节 中国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

   一 中国面临的就业压力分析

    1.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局面将长期存在

    2.非自愿失业和就业不足为主体

    3.城市公开失业凸显(数据取于p.313,“2.”)

   二 中国失业问题溯因

    1.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

    2.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

    3.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非一致性

    4.依然突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三 21世纪中国统筹城乡的就业方针

   四 统筹城乡就业的战略举措

    1.发展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拓宽就业渠道

    2.取消就业歧视,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3.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就业能力

    4.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纵向扩容就业

    5.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6.完善劳动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就业供需结合

    7.加快城镇化建设,带动就业增量

 第七章 工业化理论与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使命

  第一节 工业化:从概念到理论

   一 工业化的一般分析

    1.工业化的内涵

    2.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3.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4.工业化的标准阶段划分

    5.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6.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7.农业对实现工业化的作用

   二 工业化问题研究的阶段特征

    1.对工业化问题研究的最初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2.对工业化道路的反思阶段:20世纪70年代

    3.对工业化问题研究的深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

   三 工业化理论巡礼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2.普雷维什和辛格的“中心—外围”理论

    3.赫尔希曼的联系效应论

    4.杨小凯分工理论新解

  第二节 工业化理论的评析与当代启示

   一 工业化理论的评析

    1.把工业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题

    2.由偏重于工业转变为同时重视农业的发展

    3.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战略

   二 工业化理论的当代启示

    1.应注重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

    2.要重视走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工业化

    3.协调不平衡增长与平衡增长的关系

    4.重视工业化战略的相机转变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中国的“再度工业化”

   一 中国工业化的演变历程

   二 中国工业化进程所处的阶段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

    2.工业或制造业份额高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一般水平

    3.工业内部结构和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具有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

    4.就业结构

    5.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三 中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原罪”

    1.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2.传统型工业化道路的弊端

   四 中国新型工业化(内涵与高级形式)

    1.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分析

   五 重化工业助推新型工业化

 第八章 农业发展理论与中国“新农业”“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经典学家的语论

   一 农业与经济发展关系:观点摭谈

    1.刘易斯的劳动无限供给与农业消极论

    2.库兹涅茨的农业贡献与农业“工具论”

    3.舒尔茨的技术停滞理论与农业自身的发展

   二 农业发展理论的观点述要

    1.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农业发展理论

    2.舒尔茨技术停滞中的农业发展理论

  第二节 农业发展理论的纰缪与可鉴之处

   一 农业发展理论的纰缪

    1.对工业化的盲目崇拜

    2.农业发展理论的片面性与极端化

   二 农业发展理论的可鉴之处

    1.发展中国家应坚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2.发展中国家必须改变二元经济结构

    3.发展中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金融政策支持

    4.发展中国家应重视在农业中引入新技术

    5.发展中国家应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

    6.发展中国家应改变农工产品交换价格的不合理性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的更替:中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一 中国农业的“传统”特征

    1.中国农业生产要素更新缓慢

    2.技术水平低下且进步缓慢

   二 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析

    1.新的“剪刀差”使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

    2.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严重滞后

   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战略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

     1.农村经济滞后现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我国农业发展战略规划

     1.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

     2.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

     3.协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四 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1.全面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革

    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5.以国债的发行来支持对农业的投资

    6.实行城乡统筹的金融政策,从制度和资金供给上消除农民贷款难的矛盾

    7.主次分明,调整投资方向

    8.加大农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培育新型农民

 第九章 对外贸易理论与中国外贸战略性政策的适变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接合”

   一 对外贸易与资本积累

   二 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

   三 对外贸易与市场扩展

   四 对外贸易与生态改进

  第二节 对外贸易理论的递嬗

   一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二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三 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禀赋论

   四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节 对外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与普适性

   一 对外贸易理论的局限性简析

   二 对外贸易理论的普适性

    1.发展中国家应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适当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2.发展中国家应采取适当贸易保护措施,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中国家要努力打破按照比较利益分工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

  第四节 中国外贸战略的创新适变

   一 发展中国家外贸战略选择: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

    (一)进口替代战略

    (二)出口替代战略

   二 中国外贸战略的选择

    (一)中国外贸发展及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中国的外贸战略选择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构比较优势

     2.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施绿色外贸战略

     3.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壮大战略性产业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外贸产业竞争力

     5.择优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

     6.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

     7.调整“奖出限入”政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第五节 中国外贸政策选择: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

   一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国内均衡目标约束

    (一)政府内在目标因素的影响

    (二)利益集团因素的影响

   二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外部环境约束

    (一)关税大幅度削减

    (二)工业品非关税壁垒几乎全部取消

    (三)出口鼓励政策将受到严重削弱和阻碍

   三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定位

    (一)对外贸易发展

    (二)社会经济均衡目标

    (三)产业升级目标

   四 WTO框架下的政策选择: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

    (一)加强对国内产业扶持,尽快实现产业机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

     1.发挥政府采购对产业自主发展的辅助功能

     2.对国内产业实行可申诉和不可申诉补贴

     3.运用国内法保护国内产业

    (二)实施中性贸易政策,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1.充分认识政策含义,防止矫枉过正

     2.改善对外贸易不均衡的根本是改善国民经济的内部不均衡

     3.外经贸部门要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三)有效利用WTO关税和非关税规则给予中国的政策空间

    (四)高度重视贸易组织、制度因素,重塑中国外贸体制

 第十章 宏观调控理论与中国“和谐经济”的打造

  第一节 “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的论辩

   一 “政府至上”、“市场至上”和“制度至上”

   二 宏观调控:“市场失灵”下的政府干预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策论

   一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一)财政政策职能与收入、支出政策的经济发展作用

    (二)西方财政政策理论概述

    (三)西方财政政策理论简评

   二 金融发展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

    (一)发展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

     1.“金融抑制论”与金融深化政策

     2.“金融供给论”与金融优先政策

     3.“金融约束论”与政府金融干预政策

     4.金融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内生金融经济增长论

    (二)发展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的评析与借鉴

    (三)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内容

     1.货币供应政策

     2.信贷调控政策

     3.汇率政策

    (四)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三节 中国宏观经济的“政策搭配”与相机抉择

   一 “金融深化”与我国财政、货币政策

    (一)金融深化下的财政政策

    (二)金融深化下的货币政策

    (三)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选择

     1.要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实行有弹性的“微调”政策

     2.要注意宏观调控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区别

     3.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

     4.要注重规避“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

   二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践论”

   三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特点及缺陷

    1.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主题和关键

    2.解决宏观调控目标不一致最理想的办法是地方不能规定GDP指标,以国家规定的为唯一指标

    3.宏观调控的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代替以总量调整为主,特别是调整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

    4.正确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重点是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四 完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制度与政策层面的建议

    (一)加快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二)加强立法,在法律规范下实施宏观调控活动

    (三)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5.要深化财税、投资、价格体制改革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经济”

本书对经济发展一般范式与中国经济发展观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索:从经济发展的资本形成、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人口与就业、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对外贸易等领域稽考求源、多维透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参考作用,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谭崇台:《怎样认识发展经济学》,《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1期。

2.金泓汎:《应用发展经济学通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陈俊明:《发展经济学批判》,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2。

4.何炼成:《中国发展经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5.赵晓雷:《西方经济学对现代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影响》,《经济学家》1997年第4期。

6.朱厚伦:《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刍议》,《理论月刊》2002年第12期。

7.习近平:《发展经济学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兼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借鉴》,《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第9期。

8.刘会强:《发展观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

9.方福前:《论发展经济学失败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0.杜宝元:《发展经济学与经济发展》,《景德镇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11.储东涛:《邓小平对发展经济学的重大贡献及其深远意义》,《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2.刘伟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经济学》,来源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3.傅学良:《有关发展经济学的若干问题的思考》,《宁波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14.刘拥军:《关于发展经济学学科定位与发展方向的思考》,《当代财经》2004年第2期。

15.高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16.任保平、卫玲:《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及其启示》,《学术月刊》2001年第12期。

17.刘凯亚:《发展观的逻辑演变——从经济增长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4月。

18.郭万达:《用“制度演进”审视中国改革开放20年》,《开放导报》1998第11期。

19.许俐:《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理论与改革》1996年第12期。

20.叶初升:《发展经济学的逻辑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州学刊》2001年第1期。

21.于建国:《我国发展经济学的学科建设》,《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22.居占杰:《创建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的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庄培章:《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李家祥:《顺应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周树立:《略论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4.韩康:《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再认识》,《新视野》2003年第5期。

1.郭景平:《对利用外资问题的几点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第1期。

2.胡兴华、王孝仙:《FDI模式国际比较与中国的选择——对我国FDI模式存在问题的思考》,《财贸经济》2004年第11期。

3.《FDI正在演变为中国经济难以承受之重》,2005年5月20日《中国经营报》。

4.陈墨:《中国的外资多不多》,2004年10月20日《中国经济时报》。

5.肖六亿、张志良、罗月珍:《当前制约我国资本形成的因素剖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6卷,2003年9月第3期。

6.国家统计局:《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第341页。

7.裘雨明:《我国民间投资的结构特征及政策建议》,《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9期。

8.张远军:《激活民间资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9.李含琳:《对民间资本的解读和估量》,《西部论丛》2005年第7期。

10.苏岐:《有关投资效益问题的思考》,《中国工程咨询》2003年第6期。

11.陈轶丽:《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问题分析》,《市场研究》2004年第7期。

12.戴永华、张合金:《我国当前扩大投资规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改革与战略》2000年第3期。

13.李成勋:《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北京出版社,1997。

14.刘大志:《西方资本形成理论发展综述》,《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15.茶宏旺:《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不足的原因及对策》,《世界经济》1997年第3期。

16.陈彬彬:《印度政府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与启示》,《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3月第1期。

17.张东辉:《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18.尚斌义、黎涓:《我国新时期资本形成问题分析》,《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9.黄景贵:《资本形成作用的经济学考察及其评论》,《学术探索》2000年第1期。

20.霍利斯·钱纳里、阿兰·斯特劳特:《外援与经济发展》,《美国经济评论》1966年第9期,第679~733页。

21.韩纪江、胡星:《发展经济学》(第1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2.赵春明:《任重道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世界经济》2003年第4期。

23.尹晓波:《扩大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模式研究》,《商业研究》2004年第2期。

24.杨建清:《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探析》,《当代财经》2004年第5期。

25.胡平波、徐龙、黎荆:《我国境外直接投资规模分析及其扩大对策》,《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6.李优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分析》,《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4期。

27.商务部、国家统计局:《2004年度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省)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

28.周延军:《西方金融理论》,中信出版社,1992。

29.谈儒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当代财经》2004年第2期。

30.胡庆康、刘宗华、魏海港:《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变和新发展》,《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3期。

31.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2.阿赫塔尔霍赛恩、阿尼斯乔杜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与金融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3.朱闰龙:《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世界经济文汇》2004年第6期。

34.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5.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6.赵晋平:《2006年我国利用外资形势展望》,2005年12月30日《中国经济时报》。

1.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年9月12日。

2.鲍银胜:《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影响社会和谐大局》,《上海证券报》2006年10月23日。

3.连玉明、武建忠:《战略规划 何处入手》,《中国国策报告(2006)》。

4.联合课题组:《中国经济宏观与微观间的矛盾》,《经济走势跟踪》2006年第52期。

1.郎作鹏、王丽娟、李中才:《技术进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农机化研究》2004年第9期。

2.陈伟、罗来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3.许志晋、徐宪春、冯丹纯:《适用技术理论历史发展评析》,《科学研究》1996年第4期。

4.汪青松、卢卫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后发优势——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商业研究》2005年第8期。

5.徐永禄、褚与根、张南保、吉慧君:《评析西方科学技术进步理论对我国的借鉴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2期。

6.苏振锋、范旭:《浅析先进适用技术——兼论适用技术的历史发展》,《科研管理》1998年第5期。

7.陈丽珍、万君康:《关于引进“适用技术”原则与提高我国技术竞争力的思考》,《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第12期。

8.薛淞文:《新时期技术引进的战略思考》,《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9.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研究述评》,《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0.董洪光、樊瑛、方福康:《论包含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1.公共财政扶持和引导企业技术进步课题组:《技术进步中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2002年1月21日。

12.肖洪钧、张薇:《技术引进、创新和扩散的双向循环》,《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5期。

13.熊宁:《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六策》,《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年第8期。

14.商务部研究院政策研究课题组:《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商务部网站2004年5月1日。

15.孙景峰、王雪雁:《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潜能分析》,《长白学刊》2005年第1期。

16.“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课题组:《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4月27日。

17.周维富:《加快技术进步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2004年2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18.吴越人:《技术进步超越“世界工厂”》,《中国外资》2005年第7期。

19.王红江、陈占勇:《中外研发投入比较与思考》,http:www.tt91.com。

1.汪继福、罗恩立:《西方就业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黄松玲:《中国特色就业理论探析》,《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第10期。

3.白小虎:《就业理论的新认识:兼论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

4.刘文:《现代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评述》,《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5.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6.刘军勇、毕康:《对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和中国的就业战略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6期。

7.伍希:《借鉴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8.唐珏岚:《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与中国城乡综合就业发展战略》,《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4期。

9.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劳动就业处:《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9期。

10.王兆阳:《城乡统筹就业: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路径依赖》,《中国物价》2003年第7期。

11.寒冰:《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积极探索》,《四川劳动保障》2004年第10期。

1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战略研究: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中国劳动》2005年第5期。

13.郭庆松:《中国劳动就业发展战略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5期。

14.王元璋、盛喜真:《实施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障碍及变迁路径》,《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15.吴宏洛:《论经济转型中的农民失业问题》,《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16.温铁军、赵军、何新发:《西北人口发展的理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理论》1999年第1期。

17.王国敏:《城乡统筹: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8.林刚,《关于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修订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3.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4.韩纪江、胡星:《发展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5.王一鸣:《“十一五”规划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htt://www.zjzw.net,2005-10-24。

6.李泊溪:《信息化与工业化》,《冶金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4期。

7.燕晓飞:《发展经济学概论》(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8.刘力:《全球化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贸易与环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9.高钟庭、甄增荣:《论工业化的性质》,《河北学刊》2004年第7期。

10.刘世锦:《我国经济“低成本竞争”模式形成的背景和特征》,《国研报告》中国经济信息网,2005-11-22。

11.张建华:《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中的系统论思想》,《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2.任保平、洪银兴:《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述评》,《学术月刊》2004年第4期。

13.钟超:《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思想三种思路的比较分析》,《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4.崔向阳:《中国工业化指数的计算》,《江苏统计》2003年第3期。

15.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16.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7.霍夫曼:《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8.吕政、郭克莎、张其仔:《中国工业化的程度及道路选择》,2003年2月19日。

19.高德步、吕致文:《内外环境制约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改革》2004年第3期。

20.郭振英:《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68期。

21.《吴敬琏谈旧型工业化七大弊端:地方曲解结构调整》,2005年9月13日《经济参考报》。

22.《走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认知误区》,2005年5月16日《中国信息报》。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

2.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78。

3.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第1版),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4.海闻:《国际贸易》(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黄晓玲主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1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6.陈宪等:《国际贸易——原理·政策·实务》(第3版),立信会计出版社。

7.贾继锋等:《重构优势:“入世”后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第1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张珂:《技术进步与外贸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对外经贸实务》1998年第8期。

9.郑海蓉:《论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财金贸易》1999年第8期。

10.王钰:《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9期。

11.方时姣:《中国绿色外贸战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2.郭峰濂:《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第1期。

13.陈鹭:《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评述》,《发展研究》2001年第7期。

14.陈建南:《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1年2期。

15.冯宗宪、柯大钢:《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6.朱立南:《国家贸易政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7.黄建忠:《国际贸易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8.黄静波:《WTO贸易政策规范及其扩展与中国贸易政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9.陈丽丽:《迈向贸易强国的战略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0.张鸿:《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

2.项飞:《发展经济学视野中政府视角的演变与启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文贯中:《市场机制、政府定位和法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1期。

4.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出版社,1997。

5.郭熙保、张进铭:《经济发展中的计划与市场》,《经济评论》1999年第6期。

6.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7.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北京经济出版社,1992。

8.张培刚主编《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0.刘义圣:《当前我国经济反周期调控“政策搭配”问题探析》,《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8期。

11.《国家统计局答问:如何看待当前投资增长过快》,新华网,2006年8月29日。

简 介:本书首先运用分工协作理论、价值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贸易理论等分析了产业分工与协作对生产性服务部门与制造部门的影响,构建了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对福建省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 林海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

简 介:在世界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资源约束和增长价值观紊乱等值得反思的问题。这些非合意现象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现有增长模式和增长目标的反思,“包容性增长”正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提出的。基于此,本书研究了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发展脉络和基本要义,并结合其理论内涵构建合理的评价模式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

作者: 武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