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9

高师院校的组织变革研究图书

On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SAPID:101-5605-1720-35
ISBN:978-7-5201-2660-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我国教师资格新政策的时代背景,结合我国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发展路径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我国高师院校组织结构与教师资格新政策要求的适应性,论证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高师院校组织变革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寻求制约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瓶颈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与破解途径,进而提出变革的具体行动策略,以推动高师院校发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侯小兵
编 辑:袁卫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后记

 附录

 序*

 第一章 绩效、组织与制度: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理论逻辑

  第一节 教师教育绩效的内涵与评价

   一 管理学视域下的绩效概念

   二 从质量到绩效的视角转换

   三 教师教育绩效的评价模型

  第二节 教师教育组织的要素与系统

   一 教师教育组织的内涵阐释

   二 教师教育组织的要素分析

   三 教师教育组织的系统分析

  第三节 教师教育制度的形态与变迁

   一 教师教育制度的内涵阐释

   二 教师教育制度的存在形态

   三 教师教育制度的结构变迁

 第二章 学历、专业与资格: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外生动力

  第一节 教师学历提升与教师教育改革

   一 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的总体趋势

    (一)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的变迁

    (二)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的速度

    (三)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的预测

   二 分学段教师学历提升的趋势分析

    (一)高中教师学历提升的趋势分析

    (二)初中教师学历提升的趋势分析

    (三)小学教师学历提升的趋势分析

   三 学历提升视域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一)立法机关:修订《教师法》,提高中小学教师资格基准学历

    (二)在职教师:增强自我学习动力,不断提高教师学历的层次

    (三)师范生:提高初次入职学历,奠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四)高师院校:改革教师教育模式,持续提高教师学历含金量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

   一 对教师概念历史演化的三种理解

    (一)修身意义的“师”

    (二)职业意义的“师”

    (三)专业意义的“师”

   二 对“学高为师”经典命题的理性辨析

    (一)“学高为师”命题的三重意蕴

    (二)“学高为师”命题的教育危机

   三 专业发展视域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一)为学生发展而教

    (二)为教学生学而学

  第三节 教师资格国考与教师教育改革

   一 中小学教师资格国考的三重关系

   二 教师资格国考改革与师范生学习

   三 资格国考视域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第三章 国考、认同与响应: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内生动力

  第一节 高师院校师范生国考制度认同结构的分析

   一 对制度认同与制度实施关系的初步探讨

   二 师范生对国考制度认同结构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三 师范生对国考制度认同结构的基本维度

  第二节 高师院校师范生国考制度认同水平的考察

   一 师范生对国考制度认同水平的结果分析

    (一)师范生对国考制度的整体认同水平

    (二)师范生对国考制度价值的认同水平

     1.国考能否提高教师入职门槛

     2.国考能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师范生对国考制度效力的认同

     1.国考能否测量教师职业知识

     2.国考能否测量教师职业能力

     3.国考能否测量教师职业道德

    (四)师范生对国考制度影响的认同

     1.国考对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2.国考对师范生专业忠诚的影响

   二 师范生对国考制度认同水平的研究结论

    (一)师范生对国考制度认同的总体水平一般

    (二)师范生对国考制度价值的认同水平较高

    (三)师范生对国考制度效力的认同水平偏低

    (四)师范生对国考制度影响的认同水平居中

   三 促进师范生对国考制度认同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增强教师职业社会吸引力

    (二)将国考政策解读纳入师范生生涯教育体系

    (三)国考制度设计应兼顾统一考试与专业特质

    (四)国考制度设计应兼顾统一标准与地区差异

    (五)地方高师院校应根据发展新形势推动教育改革

  第三节 师范生国考制度认同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一 师范生国考制度认同与教学效能感关系的研究设计

   二 师范生国考制度认同与教学效能感关系的结果分析

    (一)师范生国考制度认同与教学效能感测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师范生国考制度认同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三)师范生教学效能感对国考制度认同的回归分析

   三 教学效能感视域下提高师范生制度认同水平的思考

    (一)引导师范生理性地认识教育功能,保持合理的一般教育效能感

    (二)培养师范生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地提高个人教学效能感

 第四章 创立、调整与重建: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高师院校组织结构的创立与升格

   一 高师院校诞生的历史背景

   二 癸卯学制与优级师范学堂

   三 壬子癸丑学制与高师学校

   四 壬戌学制与高师改大运动

  第二节 高师院校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破坏

   一 抗战时期高师院校的组织变革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师院校的组织变革

   三 “文革”时期高师院校的组织变革

  第三节 高师院校组织结构的重建与发展

   一 改革开放初期的师范教育形势

   二 高师院校组织结构的恢复重建

   三 高师院校组织结构的转型发展

 第五章 体系、转型与多元: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全国高师院校体系的构成

   一 高师院校的地域布局

   二 高师院校的学校类型

    (一)师范大学

    (二)师范学院

    (三)师专学校

   三 高师院校的学历层次

   四 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

  第二节 高师院校的组织结构特征

   一 高师院校的组织概况

   二 师范大学的组织结构

    (一)师范大学的教学院系结构

    (二)师范大学的本科专业结构

    (三)师范大学的专科专业结构

   三 师范学院的组织结构

    (一)师范学院的教学院系结构

    (二)师范学院的本科专业结构

    (三)师范学院的专科专业结构

   四 师专学校的组织结构

    (一)师专学校的教学院系结构

    (二)师专学校的专科专业结构

  第三节 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组织

   一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组织的转型

   二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组织的形式

   三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的发展

 第六章 综合、特色与效果:高师院校组织结构的适应分析

  第一节 高师院校组织结构的综合化转型发展

   一 教师教育的大学化转型

   二 高师院校的综合化转型

   三 高师院校综合化的逻辑

  第二节 高师院校转型发展中的教师教育特色

   一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实践危机

   二 高师院校办学定位的教师教育特色

    (一)本科高师院校的总体办学定位

    (二)本科高师院校特色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本科高师院校办学定位的教师教育特色

    (四)坚持教师教育办学特色院校的学校特征

   三 高师院校办学实践的教师教育特色

    (一)新建地方本科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评价的因素分析

    (二)新建地方本科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评价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学习效果

   一 师范生对教师专业学习效果评估的研究设计

   二 师范生对教师专业学习效果评估的基本概况

   三 师范生对教师专业学习效果评估的群体差异

    (一)师范生对教师专业学习效果评估的年级特征

    (二)师范生对教师专业学习效果评估的专业特征

    (三)师范生对教师专业学习效果评估的地区特征

    (四)师范生对教师专业学习效果评估的学校特征

 第七章 价值、原则与范畴: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理想之境

  第一节 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价值追求

   一 教师教育结果的有效性

   二 教师教育过程的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系统的组织化

  第二节 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行动原则

   一 组织变革与培养模式切合

   二 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

   三 教师教育与学科教育协同

   四 教师教育与创造教育融合

   五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

   六 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合作

  第三节 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基本范畴

   一 教师教育学科

   二 教师教育专业

   三 教师教育课程

   四 教师教育者

   五 教师教育学院

   六 教师教育共同体

 第八章 知识、制度与文化: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实践之困

  第一节 教师知识视角下的高师院校组织变革

   一 教师知识算得上高深知识吗

   二 教师知识等同于学科知识吗

   三 实践性教师知识能够教会吗

  第二节 路径依赖视角下的高师院校组织变革

   一 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历史依赖

   二 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政治依赖

   三 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惰性依赖

  第三节 理性选择视角下的高师院校组织变革

   一 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选择

   二 以院长为代表的学院选择

   三 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选择

  第四节 文化冲突视角下的高师院校组织变革

   一 学院本位与协同育人的文化冲突

   二 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文化冲突

   三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文化冲突

 第九章 管理、治理与协同: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行动之策

  第一节 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外部治理

   一 坚持政治导向,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推进改革

    (一)强化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推动高师院校组织变革

    (二)优化政府行政,以善政善治来助推高师院校组织变革

   二 面向基础教育,加强与中小学校的深度合作

    (一)科学评价中小学生的学业水平,回归素质发展的教育本质

    (二)完善中小学校和教师评价制度,激发中小学校的合作需求

    (三)促进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化,保障高师院校的有效供给

   三 挖掘社会资源,借助第三方机构的资源优势

    (一)加强与教育协会组织的联系,以交流学习推动学校组织变革

    (二)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力量,以科学评估推动学校组织变革

  第二节 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内部治理

   一 强化战略管理,坚持教师教育的特色发展

    (一)在顶层设计中聚焦教师教育特色

    (二)在综合转型中坚守教师教育特色

    (三)在改革发展中创新教师教育特色

   二 分析教情校史,探索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

    (一)教师教育学制模式与高师院校组织变革

    (二)教师教育课程模式与高师院校组织变革

    (三)教师教育实践模式与高师院校组织变革

   三 创新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教育的机构协同

    (一)面向教师素质结构的教师教育机构改革

    (二)以协同育人为导向界定校院二级管理权

    (三)建立不同教师教育部门的沟通衔接机制

  第三节 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机构建设

   一 加强学校顶层设计,建设教师教育领导机构

    (一)校长应是教师教育领域专家

    (二)成立教师教育改革领导小组

   二 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建设教师教育专业机构

    (一)在教育科学学院之外新建教师教育学院

    (二)在教育科学学院之内组建教师教育学院

   三 立足学校特色优势,建设教师教育支持机构

    (一)教师要有开发儿童创造力的教学能力

    (二)成立创造教育机构以培养创造型教师

本书基于我国教师资格新政策的时代背景,运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组织管理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发展路径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我国高师院校组织结构与教师资格新政策要求的适应性,论证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高师院校组织变革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寻求制约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瓶颈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与破解途径,进而提出变革的具体行动策略,以推动高师院校发展。

〔比〕普里戈金、斯唐热:《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湛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

〔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钢译,三联书店,1986。

〔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2版),冯克利译,三联书店,2005。

〔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法〕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法〕卢梭:《爱弥尔》,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3。

〔法〕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荷〕杜玛、斯赖德:《组织经济学》,原磊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

〔美〕波伊曼:《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2版),洪汉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2版),王承绪、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美〕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任敏、李璐、林虹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美〕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涂艳国、方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3版),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美〕盖托:《上学真的有用吗?》,汪小英译,三联书店,1991。

〔美〕古德莱德:《学校的职能》,赵晓燕编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编译,三联书店,1999。

〔美〕吉特洛等:《质量管理》,张杰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美〕杰克森:《什么是教育》,吴春雷、马林梅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美〕理查德·威廉姆斯:《组织绩效管理》,蓝天星翻译公司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美〕马奇、西蒙:《组织》,邵冲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美〕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

〔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2008。

〔美〕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孙绵涛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美〕索耶:《创造性:人类创新的科学》,师保国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美〕唐纳德·A.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夏林清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美〕约瑟夫·M.朱兰、A.布兰顿·戈弗雷:《朱兰质量手册》(5版),焦叔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日〕佐藤学:《教师的挑战》,钟启泉、陈静静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西〕萨瓦特尔:《教育的价值》,李丽、孙颖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英〕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庄莲平、王立中译,文汇出版社,2012。

〔英〕罗素:《罗素论教育》,杨汉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英〕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英〕玛丽·道格拉斯:《制度如何思考》,张晨曲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英〕蒙克:《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王宇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英〕纽曼:《大学的理想》,徐辉、顾建辉、何曙荣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课题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安徽师范大学校史1928—2008》,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白景坤、荀婷、张贞贞:《组织惰性:成功的副产品,抑或组织病症——基于系统性审查方法的述评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12期。

白景坤:《基于组织惰性视角的组织理论演进路径研究》,《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3期。

柏美屹、朱萃:《中国师范大学校长群体特征研究——以36所师范大学校长为例》,《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鲍宇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一种哲学的视角》,《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枈邦衡:《ISO900质量管理体系》(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蔡永红、林崇德:《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曹瑄玮、席酉民、陈雪莲:《路径依赖研究综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3期。

陈桂生:《常用教育概念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

陈金圣:《大学校长之法定权责、履职路径与保障机制》,《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23期。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论:中日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陈克娥:《关于新教师资格考试政策反响的调查报告》,《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4期。

陈时见、王雪:《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教育研究》2015年第8期。

陈向明等:《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陈永明、王健:《“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陈元晖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戊戌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陈元晖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陈运超:《组织惰性超越与大学校长治校》,《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2期。

陈运涛编著《质量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谌启标:《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国际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丛小平:《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商务印书馆,2014。

戴伟芬:《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探析》,《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10期。

戴伟芬:《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第三空间研究》,《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

邸强、郭俊华:《组织资本与组织绩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丁守和:《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想的再认识》,《文史哲》1993年第5期。

董云川:《论中国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杜静:《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

付亚和、许玉林主编《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高军、赵黎明:《社会系统组织化研究》,《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年第4期。

高永惠、黄文龙、刘洁:《高校教师人才胜任力品质因子模型实证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顾明远:《论教师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郝德永:《教育学面临的困境与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7期。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共三册),海南出版社,1998。

河南师范大学校史编写修订组编《河南师范大学校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贺国庆:《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贺巷超主编《洛阳师范学院校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洪明:《美国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历史演进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洪秀敏、庞丽娟:《论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本质、结构与特征》,《教育科学》2006年第4期。

洪真裁:《绩效管理在高校运行过程中的价值引导》,《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6期。

侯小兵、谭小宏:《师范院校培养创造型教师的价值、困境及对策》,《当代教师教育》2014年第4期。

侯小兵、张继华:《理解与行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

侯小兵:《教师教育大学化与地方师范学院转型》,《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侯小兵:《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身份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

侯小兵:《学校—大学—联盟: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基本轨迹》,《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7期。

胡春光:《大学学科的“学术部落化”及知识危机》,《教育评论》2012年第2期。

黄敏、杨凤英:《第三方治理: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的管理职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3期。

黄崴:《教师教育体制:国际比较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期。

霍小光、张晓松:《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全国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光明日报》2016年9月10日,第1版。

季诚钧:《创造型教师:一个值得推广的概念》,《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蒋玉、刘绛华:《从组织伦理能力到国家软实力——组织化社会中的国家软实力之核心问题探究》,《求实》2011年第8期。

教育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教苑:《《上海师范大学“3+3”教师教育模式》,《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4期。

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

金长泽、张贵新主编《师范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2。

康凯:《《对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理念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康震、陶群英、付谧:《《以专家型教师为目标——谈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理念与质量保障》,《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6期。

雷忠、侯小兵:《《教师资格新政对师范生不利吗》,《光明日报》2015年7月14日,第13版。

李斌、霍小光:《《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光明日报》2014年9月10日,第1版。

李福华:《《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人民出版社,2012。

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普通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李海英:《《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1期。

李化树:《《论大学学科建设》,《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李剑萍:《《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

李奇勇:《《教师资格,为何而考》,《中国教师报》2014年4月2日,第5版。

李庆豪:《《我国公立大学校长地位的法学审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李群、朱松涛:《《我国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江苏高教》2012年第2期。

李润洲:《《教师教育学:一门有待具象的学科》,《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第2期。

李铁生:《《战略思维与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师》2007年第10期。

李学农:《《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与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的生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

李学农:《《论教师教育者》,《当代教师教育》2008年第1期。

李学农:《《论我国教师教育机构改革的路径选择》,《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9期。

李友芝、李春年、柳传欣、葛嘉训编《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二册,内部资料,1983。

连榕主编《教师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林丹:《《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抑或学科功能?——理性审思教育学学科地位的独立原点》,《教育学报》2007年第6期。

林杰、苏永建:《《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特殊性的来源》,《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12期。

林筠主编《绩效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林志扬、李海东:《《组织结构变革中的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刘宝剑:《《教师资格国考:师范生的认识、态度与诉求——基于浙江省万名师范生的调查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22期。

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第3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刘捷、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刘静:《《20世纪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历史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刘涛、陶媛:《《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探析》,《教育探索》2012年第12期。

刘问岫:《《当代中国师范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刘湘溶:《《综合与特色——关于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刘亚荣、高建广、梅强、张金刚、李华、计建炳、孙毅:《《我国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刘益春、李广、高夯:《《“U—G—S”教师教育模式实践探索》,《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

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卢裕家:《《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四川统一战线》2006年第2期。

陆国志:《《高师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的弱化及扭转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6期。

罗祖兵:《《教育理论与实践:后现代的检视》,《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孟惠南:《《第三方评估在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应用》,《领导科学》2012年第8期。

宁虹、胡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宁虹:《《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意识品质的养成——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建设》,《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庞丽娟、齐强、刘亚男:《《学科教学论教师的职业尴尬与发展契机》,《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26期。

彭虹斌:《《U—S合作的困境、原因与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第2期。

郄海霞:《《西方“教师教育大学化”研究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秦国民:《《政治稳定视角下制度认同的建构》,《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实业教育 师范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

沈玉顺主编《现代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史晖:《“我”将何去何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教师的生存困境》,《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宋永忠:《师范大学转型不能丢掉教师教育特色》,《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5期。

宋钰、朱晓宏:《实践、实践哲学与教育——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综述》,《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眭依凡、俞婷婕、汪征:《教师教育:地方师范大学必须安于本位的使命》,《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7期。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2版),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滕大春编《外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王飞、车丽娜:《美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色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12期。

王健:《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4期。

王健:《我国高校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09第11期。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9。

王结发:《论制度认同》,《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

王军红、周志刚:《教育质量的内涵及特征》,《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

王维新、陈金林、戴建国:《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图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王宪平、唐玉光:《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关系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王宇翔:《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实施的必要性探究》,《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

王玉衡:《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王征、蒋笑莉:《关于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开展第三方评估的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9期。

王卓君、赵顺龙、陈同扬等:《中国大学外部经济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魏志春、鲍春艳:《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教育状况调查与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5~16期。

文辅相:《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及其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吴民祥:《教师成长状况调查研究——以浙江金华地区617位中师学历背景教师为样本》,《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12期。

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吴遵民、张松铃、秦洁:《强化还是削弱——略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问题与弊端》,《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吴遵民:《终身教育的基本概念》,《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武海顺、闫建璋、程茹、赵英:《论教师教育特色》,《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人民日报》2016年9月10日,第1 版。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10日,第2 版。

肖瑶、陈时见:《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教育研究》2013年第8期。

谢和平主编《世纪弦歌 百年传响:四川大学校史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辛鸣:《制度论》,人民出版社,2005。

徐今雅:《发达国家学士后教师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徐娟:《以中小学为基地:英国教师培训模式及其启示》,《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第1期。

徐双敏:《政府绩效管理中的“第三方评估”模式及其完善》,《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期。

许杰:《试析高等教育领域的绩效管理——管理主义的研究视角》,《教育与经济》2008年第2期。

许立新:《欧盟国家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探索与实践》,《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许小东:《组织惰性行为初研》,《科研管理》2000年第4期。

宣勇:《大学变革的逻辑》,人民出版社,2009。

宣勇:《论大学的校院关系与二级学院治理》,《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第7期。

阎光才:《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颜泽贤主编《华南师范大学校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杨德才:《新制度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杨克瑞:《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及其评析》,《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杨善林主编《企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杨秀玉、孙启林:《教师的教师:西方的教师教育者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杨跃:《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理性思考》,《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杨跃:《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困境的社会学分析》,《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第1期。

杨跃:《谁是教师教育者——教师教育改革主体身份建构的社会学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4期。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佚名:《驻马店共识》,《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8日,第3版。

殷雅竹、李艺:《论教育绩效评价》,《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9期。

俞国良、辛涛、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报》1995年第2期。

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翟家庆主编《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史1973—1997》,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张斌贤:《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张楚廷:《论大学校长》,《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张继华、侯小兵:《理顺教师资格中的三重关系》,《光明日报》2016年9月13日,第13版。

张景焕、申燕:《创造型教师的心理素质与课堂教学行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张军:《书里书外的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

张康之:《论组织化社会中的信任》,《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张文军、钟启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10期。

张翔、张学敏:《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发生机制探究》,《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

张翔:《教师教育U—S合作中的大学困境与出路》,《当代教师教育》2013年第3期。

张翔:《教师教育U—S合作中的中小学困境与出路》,《当代教师教育》2014年第1期。

张旭昆:《制度演化分析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张学敏、侯小兵:《教育是效果之道也是结果之道——与郭思乐先生商榷》,《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

张玉荣、陈向明:《何以为师?——实习生的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教师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

张元龙:《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章鸣:《高等教育评估中“第三方评估”的历史与发展模式分析》,《科技与管理》2008年第3期。

赵婀娜:《“十三五”期间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人民日报》2017年1月17日,第12版。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5期。

赵蒙成:《复杂性思维与“高深知识”》,《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5期。

赵明仁:《先赋认同、结构性认同与建构性认同——“师范生”身份认同探析》,《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

赵明仁:《新时期我国师范大学办学定位的话语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

郑杭生等:《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郑丽娜、张丽珍:《大学变革中的组织惯性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郑师渠、方增泉:《师范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和高师改革趋向》,《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钟柏昌、李艺:《教育绩效管理论纲》,《教育学报》2009年第1期。

钟秉林主编《教师教育转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

周洪宇:《教师教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周钧、李小薇:《关于高质量教师教育的阐释——评〈有效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周钧、唐义燕、龚爱芋:《我国本科层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周钧、朱旭东:《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周钧:《解制:当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另一种声音》,《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周钧:《美国教师教育认可标准的变革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周世厚、孙启林:《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的内部协调机制解析》,《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

朱九思:《竞争与转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朱旭东、胡艳主编《中国教育改革30年:教师教育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朱旭东、周钧:《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必然选择》,《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朱旭东:《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建立:未来教师教育的方向》,《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

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内涵的理论建构》,《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第6期。

朱旭东:《如何理解教师教育大学化?》,《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朱旭东:《应当实施教师教育大学化战略》,《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19期。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祝怀新编著《封闭与开放——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Borman,W.C.,and S.J.Motowidlo,“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in N.Schmitt and W.C.Borman,eds.,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3).

Clift,Renee Tipton and Allen R.Warner,“Universities Contributions to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7(1986).

Cochran-Smith,Marily,Policy,Practice,and Politics in Teacher Education(Thousand Oaks:Corwin Press A Sage Publications Company,2006).

Haberman,Martin,“Twenty-Three Reasons Universities can’t Educate Teacher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2(1971).

Hannan,Michael T.,and John Freeman,“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1977).

Hodgkinson,Gerard P.,“Cognitive Inertia in a Turbulent Market:The Case of UK Residential Estate Agents,” Journal of Manage Study 34(1997).

Nolan,James F.,“Potential Obstacles to International Reform in Teacher Education:Findings from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6(1985).

Sull,Donald,“Why Good Companies Go Ba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7(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