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1

集市乡村的再造——一个中国西南村落精英的成长历程图书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Village as a Market Place:the Story of a Village Elite from Southwest China

SSAPID:101-5595-9823-11
ISBN:978-7-5097-3566-4
DOI:
ISSN:
关键词:

乡村 集市

[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区史作为叙述框架,以村落精英为线索,将集市发展和村落再造作为基本的发展实践,揭示了政府官员、村落精英、村民这三个利益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复杂的博弈和微妙的互动关系,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社会学画卷,从而达到对乡村发展实践的理解和解释,并为农村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能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青年学者文库
作 者: 李珂
编 辑:于占杰;范明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序

 附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乡村

  二 关于集市与村落变迁的文献回顾及述评

   (一)关于集市的文献回顾及述评

   (二)关于村落变迁研究的述评

  三 “国家代理人—乡村精英—村民”三者的互动与互构

  四 研究思路

  五 概念界定

  六 研究的历程与方法

 第一章 村落社区概况

  一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募乡概况

  二 斗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

   (二)土地与经济

   (三)村落生活

   (四)人口与民族

   (五)教育与医疗

  三 选择这个调查区域的理由

 第二章 集市村落的特性呈现

  一 斗村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二)周围环境

    1.节上组的居民

    2.斗村市场附近坐落在镇级中心地的其他市场

   (三)斗村市场自身的情况

    1.市场基础设施

    2.市场的管理

  二 斗村市场的空间体系特征及贸易状况

   (一)集期

   (二)卖者范围

   (三)买者范围

   (四)市场的一天

  三 斗村节上组所体现的社会特性分析

   (一)作为行政的中心地

   (二)作为教育的中心地

   (三)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中心地

   (四)成为文化活动的中心地

  四 以市场为载体的村落共同体

   (一)居民聚居于此的缘故

   (二)斗村市场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及原因分析

   (三)市场秩序:习俗与法制双管齐下

   (四)市场的社会结构性体现

 第三章 市场再生与节上组的出现

  一 斗村市场的前身和节上组的历史

  二 杨宏:一个村落精英的成长史

  三 带头盖房:风头与风险

  四 民间的市场与隐匿的国家

  五 隐秘的行动

  六 乡村精英与国家代理人的互构

 第四章 市场完善与节上组的发展

  一 学习规划市场

  二 市场因人而起落

  三 杨宏的复出与市场秩序的重构

  四 生活与秩序的常规化

  五 讨论与分析:重新思考“带头人型”的村落精英

 第五章 接受搬迁与拒绝搬迁

  一 搬迁户的社会结构特征

   (一)搬迁户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搬迁户的搬迁时间分布

   (三)搬迁户现在的从业结构

  二 搬迁户的基本类型

  三 拒绝搬迁

  四 从有序到危机

 第六章 集市与节庆

  一 民族的狂欢:创办樱桃花节

  二 节庆筹办过程

  三 节日的延续

   (一)颇费周折的第二届樱桃花节

    1.筹备与活动过程

    2.街道小组成为筹备委员会

    3.第二届樱桃花节:在娱乐中宣传卫生知识

   (二)“非法聚会”的第三届樱桃花节

   (三)全面升级的第四届樱桃花节

  四 去神圣性的狂欢

 结论 国家代理人、村落精英与村民之间的互构

  一 乡村发展实践中的国家及其代理人

   (一)传统生计下的自发发展

   (二)市场作为事件与政府的涉入

   (三)国家在场干预下的村落发展

  二 村落精英与乡村发展

   (一)村落精英状态:总体性精英

   (二)精英的生成机制:资本转化与积累

   (三)精英的公共性: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捆绑式发展

   (四)经纪人:勾连起国家与村民

  三 村民与存在的不确定性

 图表目录

围绕中国西南地区一山区农村集市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以社区史为叙述框架,将市场发展和村落再造作为基本的发展实践,揭示了政府、乡村精英和村民三个利益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博弈和互动关系,从而达到对乡村发展实践的理解和解释。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与乡村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经济方面,作为利益主体的农民与政府保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利益格局之中;政治方面,国家在保持基层政权对乡村的治理控制之外,村落共同体的自治性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复。在内生性发展实践中,基层政府被动地卷入到发展实践当中,而且其所遵循的逻辑就是“发展可以,要经过我允许;支持可以,但鲜有实质性的投入”。当村落发展实践取得进展,成为政府认可的、代表乡村发展面貌的符号时,这一被标签化的效果将使该村落具有诸多象征性资本,并有更多机会获取政府的资源支持和眷顾。在国家的现场干预下,政府对村落进行了“锦上添花”型的发展支持,村落实现了优于周边其他村落的快速发展。乡村精英是理解乡村发展的一个关键维度。在当前的乡村发展中,乡村精英勾连起政府与民众,对上要经营好国家对乡村秩序的要求和对乡村的投入,对下要在村民的支持和参与下经营好村落的发展以期让更多的民众受益。在新的利益主体格局中,村落的利益与家庭的利益不再是绝对的一致,甚至有可能冲突,在市场经济机制背景下,利益整合机制的建立、群众动员参与机制也应该从注重民众的实际利益的角度进行相应转变。传统乡土社会中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在发展实践中往往起到较强的社会联结作用,从而使发展实践具备较强的社会关系基础。

Jean Chun Oi.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reto,Vilfredo. 1991. The Rise and Fall of Elites:An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Sociology. New Brunswick,NJUSA:Transaction Publishers.

Victor Nee.“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 in State Socialism”. Amercian Sociological Review,54.

白莎、万振凡:《民国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7期。

宾长初:《近代中国镇、集的发展和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5期。

〔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6期。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陈光金:《中国农村社区精英与中国农村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1997。

陈潭、刘祖华:《精英博弈、亚瘫痪状态与村庄公共治理》,《管理世界》,2004年第7期。

陈万灵:《农村社区变迁——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实证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陈肖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乡村精英与村民自治研究的文献综述》,《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2期。

陈欣:《责任意识新探:基于行为博弈论视角》,《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陈燕:《论云南民族节日旅游资源的开发》,《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陈一收:《信息公平:新农村民主建设的“善治”考量——一种博弈论的分析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4期。

程中原:《张闻天的南方调查和“集市贸易意见书”》,《江南论坛》,2000年第9期。

初明达:《乡村基层政权职能的解体与重建》,《调研世界》,2007年第8期。

褚颖春:《江南乡村精英的百年变迁》,《江南论坛》,2007年第1期。

戴桂斌:《从现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看村民自治的未来走向》,《晋阳学刊》,2008年第2期。

丹尼尔·哈里森·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邓正来等:《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1月第1卷,1992。

丁长清、慈鸿飞:《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0。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2。

高长江:《乡村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设》,《中国农村观察》,1995年第4期。

公风华、王顺冬:《现阶段农村集市的文化功能探析——以鲁南蒙阴为例》,《新西部》,2007年第16期。

龚关:《官府、牙行与集市——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市场制度分析》,《天津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龚关:《近代华北集镇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

郭纯:《繁荣农村集市激活农村市场》,《求实》,2001年第2期。

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读书》,2002年第5期。

郭正林:《卷入民主化的农村精英:案例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

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4期。

贺雪峰:《乡村建设重在文化建设》,《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0期。

贺雪峰:《乡村的前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胡杨:《精英与资本——转型期中国乡村经营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奂平清:《中国传统乡村集市转型迟滞的原因分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黄东风:《近十年来乡村集市研究述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黄应贵:《农村社会的崩解?——当代台湾农村新发展的启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黄正林:《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英〕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

贾贵浩:《河南近代农村集市的特点与作用》,《南都学坛》,2007年第3期。

〔意大利〕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

江涛:《乡村共同体的衰落——从赣南山区自然村庄的消亡看农村社区的变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姜守鹏:《明清北方市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蒋超:《公共生活的变革:一个西南农村定期集市的兴起与衰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第11期。

金太军:《村级治理中的精英分析》,《齐鲁学刊》,2002年第5期。

金太军:《村庄治理中三重权力互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旷宗仁、杨萍:《乡村精英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三联书店,2005。

郎友兴:《从经济精英到村主任:中国村民选举与村级领导的继替》,《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郎友兴、郎友根:《政治的塑造:政治精英与中国乡村民主》,《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李伯重:《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李德阳:《从城镇化的高度去认识和发展农村集市》,《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

李怡婷、赵旭东:《一个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研究——1922~1955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论文再分析》,《乡村中国评论》第三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 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李志勇、白士宾:《村民自治:重构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8期。

林修果、谢秋运:《“城归”精英与村庄政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庭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商务印书馆,1995。书中收有《凉山彝家》、《凉山彝族今昔》、《三上凉山》、《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等作品。

刘玫:《浅析农村社会结构变化——洪雅农村社会结构调查》,《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3期。

刘博:《精英历史变迁与乡村文化断裂——对乡村精英身份地位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青年研究》,2008年第4期。

刘军等编《新权威主义——对改革理论纲领的论争》,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刘奇、刘见君:《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精英”》,《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5期。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刘铁芳:《乡村文化的危机》,《中国老区建设》,2006年第12期。

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常姝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龙朝霞、赵爱平:《新农村发展中的乡村精英形成与精英关系格局实录——基于南冲村的个案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8。

龙登高:《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7。

卢飞:《乡村精英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决策&信息》,2008年第5期。

陆学艺主编《内发的村庄:行仁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马永辉:《新中国农村集市贸易史研究综述》,《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6期。

毛丹:《村落变迁中的单位化——尝试村落研究的一种范式》,《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美〕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袁宁译,姜开君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募乡计生办:《募乡斗村“三新”建设 村级规划》,政府资料,2008。

募乡人民政府:《镇宁自治县募乡基本情况简介》,政府资料,2008。

慕良泽:《景乡集市:政治与市场的微观博弈——基于实地调研基础上的一项分析框架的陈述》,《经济问题》,2007年第12期。

欧阳君山、金戈:《农村集市庙会建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潘淑君、徐勇:《河南省农村集市历史演变规律的探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彭多意、崔江红:《变迁中的彝族社区——以可邑村为例》,民族出版社,2007。

〔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吴爱明、邓勇译,黄坤访审校,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邱煌福、涂洪樱子:《留守乡村精英与新农村建设——以江西省龙南县W镇为个案》,《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任放:《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单强:《江南区域市场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

沈关宝:《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沈世培:《试论近代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的变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石忆邵:《中国农村集市的理论与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孙君芳、赵麟斌:《村庄体制外精英对乡村社会稳定的影响分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孙庆忠:《都市村庄——广州南景村的人类学追踪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孙双琴:《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法团主义视角》,《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唐合亮、刘晓辉:《多彩贵州 中学版(高中部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特纳:《仪式过程》,黄剑波、柳博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田广增:《河南省农村集市等级体系》,《殷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6期。

仝志辉、贺雪峰:《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汪小红:《乡村精英格局演变的启示》,《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11期。

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王春生:《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基层政权与村落社区互动关系探究——以1998年后珠三角农村地区为个案》,《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6期。

王凤梅:《农村市场的缺失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研究(1953-1978)——以山东省为中心》,《社科纵横》,2008年第5期。

王国胜:《现代化过程中的乡村文化变迁探微》,《理论探索》,2006年第5期。

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南三村调查》,三联书店,1997。

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铭铭:《没有后门的教室:人类学随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王庆成:《晚清华北定期集市数的增长及对其意义之一解》,《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6期。

王思琦:《在村庄与国家之间:论施坚雅中国传统市场研究》,《东方论坛》,2008年第2期。

王玉贵、娄胜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6。

王中标:《“乡村精英”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特区经济》,2007年第10期。

魏胜文、穆纪光、李树基主编《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乌庭玉:《解放前北方农村集市贸易》,《北方文物》,1998年第4期。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吴素雄、陈洪江:《从精英治理到民主治理—村民自治制度演进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三联书店,2007。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肖唐镖等:《村治中的宗族:对九个村的调查与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谢涤湘:《农村集贸市场建设:意义、问题及发展对策》,《中国流通经济》,1998年第4期。

谢庐明:《赣南农村市场中的非正式制度与近代社会变迁》,《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

行龙、张万寿:《近代山西集市数量、分布及其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邢亚非、李晓鹏:《乡村精英的崛起与政治认同的获得——国家政权与乡村关系新形态的探讨》,《改革与开发》,2009年第7期。

徐浩:《清代华北的农村市场》,《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4期。

徐勇:《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秩序的建构——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4期。

徐勇、徐增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许倬云:《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颜文京:《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第三种模式——试论组合主义》,《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杨建华主编:《经验中国——以浙江七村为个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杨庆堃:《邹平市集之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毕业论文,1934。

杨小柳:何星亮:《人类学与中国乡村社会的百年变迁——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评介》,《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玉长文:《论广西乡村精英权力复位的产业动力——广西蔗区新农村调查报告之一》,《广西党史》,2006年第Z2期。

张登国、任慧颖:《当代中国乡村精英治理:局限与可能》,《理论学刊》,2008年第7期。

张静:《私人与公共:两种关系的混合变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张其春:《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市贸易的演变及政策取向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张青国:《法团主义视角下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调整与建构》,《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商务印书馆,2005。

张筑平:《贵州农村社会发展与社区变迁实证分析——基于贵州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分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赵树凯:《乡村治理:组织和冲突》,《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

赵旭东:《乡土社会中的权威多元与纠纷解决——一个华北村落的法律人类学考察》,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赵旭东:《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赵旭东:《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郑起东:《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书店,2004。

郑双胜:《精英互动下的乡村权力配置——候选人视角》,《学海》,2008年第5期。

郑卫东:《“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2期。

钟兴永:《近十年中国集市贸易史研究概述》,《益阳师专学报》,1998a第2期。

钟兴永:《近代湖南集市贸易的发展》,《求索》,1998b第1期。

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

周朗生:《洪仁玕、严复、梁漱溟的乡村文化观》,《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朱春雷:《建国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综述》,《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朱又红:《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