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17

社会建设研究(第二辑)图书

Social Empowerment Studies No.2

SSAPID:101-5592-5623-26
ISBN:978-7-5097-752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社会建设研究》是由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创办的院刊。本刊坚持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决策咨询并重,致力于办成在国内社会建设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性学术集刊,搭建一个社会建设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为社会建设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构筑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阵地,为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社会建设的文献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名 陈健秋
编 辑:单远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卷首语

 稿约

 《社会建设研究》编辑委员会名单

 来稿体例

 主题对话:社会治理的地方实践

  街道办事处的基层再造:以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为例*

   一 基层治理的困境与机遇

   二 基层再造的路径比较

   三 基层再造的凯旋模式

    (一)行政组织团队化

    (二)治理机制平台化

    (三)系统性治理

   四 结论与讨论

  网络、文化与绩效:以社会复合主体为例

   一 引言

   二 网络:社会复合主体的基本结构特征

    (一)合作意愿

    (二)共同目标

    (三)沟通

    (四)小结

   三 文化:社会复合主体的直接绩效因素

    (一)“企业家精神”

    (二)社会资本

   四 结论

 案例研究

  组织、制度与政治逻辑:“村委”如何造成村庄失序

   一 问题提出

    (一)作为村庄失序“嫌疑者”的村民委员会

    (二)谁在乡村秩序中发挥作用:从二元到四元的观察视角

   二 村庄秩序变迁与村委角色:来自艾镇箫村的案例

    (一)村委行动策略与村庄失序的进程

     1.封闭控制环下的村庄秩序:作为村民代表和村庄资源中心的村委

     2.缺口控制环与致密村庄结构:村民信任与村委的缓和策略

     3.外部力量嵌入:村委与乡镇的合作

     4.村庄秩序的“得而复失”:村委行动策略转变

     5.失控的秩序:村主任“离职”和小型行动团体形成

    (二)旧村改造中村委的“角色扮演偏差”与价值偏差

   三 村庄失序的解释

    (一)“求利行为”向“生存行动”的转变:自治组织缺陷与村委“政治背离”

    (二)艰难的生存行动:组织缺陷背后的“制度缺陷”

    (三)乡镇“政治背离”与村民“生存斗争”的蔓延:政治约束缺陷

   四 秩序重建:在反思“政治背离”中改善基层社会治理

  赋权:字幕组的兴与衰

   一 文献综述

    (一)个体赋权(Individual Empowerment)

    (二)组织赋权(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

     1.组织内赋权

     2.组织间赋权

     3.组织外赋权

    (三)个体赋权和集体赋权

   二 兴:知识型志愿者组织的成功

    (一)组织内视角

     1.激励管理

     2.子群联结

     3.机会角色体系

     4.领导力

     5.社会支持

     6.组织信念体系

     7.信息共享

    (二)个体视角

   三 衰:字幕组时代的终结?

    (一)组织内视角

    (二)组织间视角

     1.组织间的社会关系建立与联盟参与

     2.社会宣传与关注获取

    (三)组织外视角

     1.社会行动

     2.信息传播

   四 未来:何去何从的漫漫之路

  “明星”官员微博的话语特征与社会功能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二)样本的编码与处理

     1.“生活实录”

     2.“新闻接力”

     3.“政事评论”

     4.“便民服务”

   三 研究发现

    (一)“明星”官员微博的定位与类型

     1.信息与服务导向型微博

     2.政务讨论型微博

     3.综合型微博

    (二)“明星”官员微博的话语特点

     1.微博话语内容类别差异大,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2.微博话语交往中的“政事评论”类型呈现层次性特征

     3.充分发挥职业和知识优势为网友服务成为“明星”官员微博的特色

     4.“生活实录”占微博内容的相当比例

     5.“明星”官员微博间互动较为频繁

   四 讨论与结论

   五 结语

 普惠金融

  异质性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发展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异质性金融需求的特征与金融压抑

   四 互联网金融及其对传统金融业态的补充

    (一)融资需求满足

    (二)信息管理

    (三)投资渠道扩展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建设

    (二)建立明确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三)鼓励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深化合作

    (四)适时引导金融机构适度进行业务倾斜

  消费金融在中国市场的实践与研究

   一 中国市场的消费金融实践

   二 消费金融与其他类似金融产品

   三 消费金融的研究框架

   四 消费金融的宏观研究

   五 消费的微观研究

    (一)农民消费特征

    (二)大学生消费特征

   六 其他研究

   七 结论

 文献评述

  集体行动研究:理论范式演进与思想发展*

   一 集体行动研究的缘起

   二 集体行动研究的理论范式

    (一)新制度主义理论范式

     1.搭便车困境与理性选择理论

     2.囚徒困境与关键群体理论

     3.意识形态与社会资本理论

     4.自主治理与新制度主义理论

    (二)赋权学派的理论范式

    (三)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

   三 集体行动研究的思想发展

 他山之石

  瑞典社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 理论背景与研究思路

   二 瑞典的社会经济保障

   三 瑞典的社会凝聚

   四 瑞典的社会包容

   五 瑞典的社会赋权

   六 启示与借鉴

 前沿书评

  从强制干预到柔性运作的街区国家权力:《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评述*

   一 对中国城市街区自治中国家与社会权力结构的困惑

   二 街区中的权力运作:从强制干预到柔性运作的转变

   三 “双重代理人”的内卷化、市民组织化和街区中的社会

   四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国家中的社会”到“国家与社会共治”:《街坊变迁:城市社区组织的国家性与社会性》评述

   一 街坊研究与方法实践

    (一)小地方、大社会

    (二)视角与方法

   二 街区中的组织:国家性与社会性

    (一)双重代理人:具有两面性的社区居委会

    (二)“国家选择”还是“社会选择”:社区组织的成长性困境

   三 “国家中的社会”与“国家与社会共治”

   四 结语

 地方实践

  东莞异地商会务工人员服务组织发展模式研究

   一 东莞异地商会务工人员服务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 东莞异地商会务工人员服务组织的主要做法

    (一)搭建信息平台,加强务工人员的交流沟通

    (二)开展培训提升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

    (三)对遇困务工人员提供应急性帮扶

    (四)搭建务工人员与政府间的桥梁,畅通各类服务渠道

    (五)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处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拓展服务形式,提升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 异地商会务工人员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经费问题

    (二)人才问题

    (三)职能定位问题

    (四)信任与沟通问题

    (五)内部管理问题

   四 完善东莞异地务工人员服务模式的思路:“12345”框架

    (一)明确一个目标:把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范围

    (二)树立两个理念:平等共治、以人为本

    (三)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方优势

    (四)健全四种机制

    (五)落实五项具体措施

《社会建设研究》是由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创办的院刊,始于2014年。自本辑始以合作办刊方式委托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和明德公益研究中心,采取国际领先的创新机制,由清华大学在校博士生组成编辑团队全权负责刊物的组稿和编辑工作。本刊坚持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决策咨询并重,致力于办成在国内社会建设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性学术集刊,搭建一个社会建设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为社会建设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构筑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阵地,为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社会建设的文献参考。

[1]白杰(2010):《街道办事处权力运作逻辑——对宣南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2010):《再造政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董娟(2012):《存与废:我国街道办事处改革之争——行政派出模式的一种审视》,《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4]何增科(2009):《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刘国翰(2014):《社会共治的杭州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饶常林、常健(2011):《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变迁与制度完善》,《中国行政管理》,(2)。

[7]王叶臣(2013):《街道办事处改革的行政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报》,(462)。

[8]杨宏山、党华举(2011):《街道办事处改革与城市社区建设》,《城市观察》,(5)。

[9]周平(2001):《街道办事处的定位:城市社区政治的一个根本问题》,《政治学研究》,(2)。

[1]〔美〕曼瑟尔·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彼得·德鲁克(2007a):《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美〕彼得·德鲁克(2007b):《下一个社会的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陈娟(2011):《复合治理:城市公共事务治理的路径创新——以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实践为视角》,《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4)。

[5]〔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2006):《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6]冯钢(2012):《论社会组织的社会稳定功能——兼论“社会复合主体”》,《浙江社会科学》,(1)。

[7]〔美〕弗朗西斯·福山(2001):《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8]〔法〕皮埃尔·卡蓝默(2005):《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庄晨燕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美〕理查德·斯科特(2010):《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姚伟、王黎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李海、张勉(2012):《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吗?——文化契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国软科学》,(4)。

[11]刘国翰(2011):《公共领域网络化治理的联接模式》,《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

[12]〔美〕罗伯特·帕特南(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3]〔美〕罗德里克·克雷默、汤姆·泰勒(2003):《组织中的信任》,管兵、刘穗琴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14]〔美〕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萨拉格尔丁(2005):《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姚莉、刘伦、吴京芳、申小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5]〔英〕齐格蒙特·鲍曼(2003):《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6]〔美〕切斯特·巴纳德(1997):《经理人员的职能》,孙耀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宋雅琴、王有强、张楠(2012):《政府绩效视角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反思——基于地方政府公务员的感知调查》,《公共管理学报》,(4)。

[18]〔美〕唐·科恩、劳伦斯·普鲁萨克(2006):《社会资本:造就优秀公司的重要元素》,孙健敏、黄小勇、姜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法〕埃米尔·涂尔干(2000):《社会分工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法〕托马斯·皮凯蒂(2014):《21世纪资本论》,北京:中信出版社。

[21]王国平(2008):《培育社会复合主体 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杭州通讯》,(12)。

[22]王国平(2009):《社会复合主体培育和运作机制研究——关于杭州培育新型创业主体的探索与思考》,杭州生活品质网,http://www.cityhz.com/hzcsppwq/wm/201106/t20110603_11785.html。

[23]王亚琪(2014):《揭秘2014北京APEC领导人服装上的万事利创意》,新华网,http://www.zj.xinhuanet.com/adnews/index_adnews/2014-11/14/c_1113255945_2.htm。

[24]王有强、叶岚、吴国庆(2015):《协同治理:杭州“上城经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5]〔美〕韦恩·贝克(2002):《社会资本制胜——如何挖掘个人与企业网络中的隐性资源》,刘吉、张国华主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6]熊澄宇、吕宇翔、张铮(2014):《社会复合主体与文化产业发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27]杨逢银、胡平、邢乐勤(2012):《公共事务复合治理的载体、实践及其走势分析——以杭州运河综保工程为例》,《中国行政管理》,(3)。

[28]杨建华、姜方炳(2010):《“共同体的重构”:对城市社会“终极实在”的追寻——以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建设为例》,《浙江社会科学》,(10)。

[29]杨正宇、赖小科(2008):《共创名城名校美好未来》,《杭州日报》,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08-11/26/content_545179.htm。

[30]叶岚、王有强(2014):《城市区级政府部门结构与运作——基于S区社会管理领域公务员调查的实证研究》,《公共管理学报》,(4)。

[31]张兆曙(2010):《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对杭州3种城市治理实践的组织分析》,《管理世界》,(2)。

[32]郑杭生、杨敏(2011):《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王群——以组织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杭州经验”》,《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4)。

[33]《构建杭州丝绸女装产业联盟》,杭州考评网,2010-4-18,http://kpb.hz.gov.cn/showpage.aspx?nid=3291&id=442。

[34]《杭州市与浙江大学战略合作大事记》,《浙江大学报》(网络版),2015-1-11,http://www.zdxb.zju.edu.cn/article/show_article_one.php?article_id=7341。

[35]《3.1万亿养老金空账怎么补 财政部长楼继伟力挺名义账户制》,观察者网,2014-12-29,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4_12_29_304699.shtml。

[1]陈柏峰、董磊明(2009):《乡村治理的“软肋”:灰色势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4)。

[2]陈盛伟、岳书铭(2006):《乡镇政府“谋利型政权代理人”行为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3)。

[3]陈胜祥(2014):《农地产权“有意的制度模糊说”质疑》,《中国土地科学》,(6)。

[4]陈潭、刘祖华(2004):《精英博弈、亚瘫痪状态与村庄公共治理》,《管理世界》,(10)。

[5]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2008):《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5)。

[6]杜赞奇(2003):《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7]冯小(2014):《发展主义逻辑下的村庄治理——基于皖北A县“富人治村”现象的分析》,《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3)。

[8]付英(2014):《村干部的三重角色及政策思考——基于征地补偿的考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9]高兆明(2007):《制度伦理与制度“善”》,《中国社会科学》,(6)。

[10]戈夫曼(2008):《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贺雪峰(2007):《农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1)。

[12]何艳玲、汪广龙、陈时国(2014):《中国城市政府支出政治分析》,《中国社会科学》,(7)。

[13]李慧中、张期陈(2011):《征地利益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4]李云新(2014):《制度模糊性下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6)。

[15]林少敏(1999):《从“乡土”走向“现代”——中国农村秩序的变迁与选择》,《东南学术》,(6)。

[16]刘刚、王芳(2008):《乡村纠纷调解中的公共权力与权威——对一起农地纠纷的调查分析》,《中国农村观察》,(6)。

[17]刘洪彪、甘辉(2007):《新农村建设中的“空心村”整治》,《农业现代化研究》,(9)。

[18]刘荣材(2012):《路径约束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刘行玉(2011):《村委会行为倾向考察与分析——以鲁东南夏村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

[20]刘义强(2009):《建构以社会自治功能为导向的农村社会组织机制》,《东南学术》,(1)。

[21]吕德文(2013):《乡村社会的治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2]申恒胜(2007):《乡村社会中的“国家在场”》,《理论与改革》,(3)。

[23]石亚军(2010):《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4]孙柏瑛(2011):《强镇扩权中的两个问题探讨》,《中国行政管理》,(2)。

[25]孙立平(2005):《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农村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3)。

[26]唐睿、刘红芹(2012):《从GDP锦标赛到二元竞争: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变迁的逻辑——基于1998—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公共管理学报》,(1)。

[27]王三意、雷洪(2009):《农民“种房”的行动理性对W市S村的个案研究》,《社会》,(6)。

[28]王晓毅(2000):《村庄结构与村庄内部的紧张》,《中国农村观察》,(2)。

[29]吴理财、夏国锋(2007):《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

[30]吴毅(2002):《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管理世界》,(1)。

[31]项继权(2002):《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兼论中国乡村民主的生成逻辑》,《中国农村观察》,(3)。

[32]谢新水(2014):《“伯姆对话”与合作治理沟通机制的建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33]徐勇(2007):《“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8)。

[34]荀丽丽、包智明(2007):《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5)。

[35]杨嵘均(2014):《县乡行政管理层级的结构调整与改革路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3)。

[36]殷华方、潘镇、鲁明泓(2007):《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管理世界》,(7)。

[37]张文明(2006):《村民自治:结构与功能的失衡——以东北四村调查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38]郑欣(2005):《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9]张静(2007):《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0]张康之(2004):《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1]张康之(2012):《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论坛》,(1)。

[42]郑欣(2005):《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3]周飞舟(2007):《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1)。

[44]周雪光(2012):《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9)。

[45]周业安(2000):《县乡级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对策》,《管理世界》,(5)。

[46]朱静辉、吴素雄(2014):《基层秩序何以可能——传统地方社会治理的理论视角及其述评》,《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4)。

[47]Lipsky,M.(1980). Street-Level Bureaucracy: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丁未(2011):《新媒体赋权:理论建构与个案分析——以中国稀有血型群体网络自组织为例》,《开放时代》,(1)。

[2]胡绮珍(2009):《中国字幕组与新自由主义的工作伦理》,《新闻学研究季刊》,(101)。

[3]雷巧玲、赵更申、段兴民(2006):《企业文化与知识型员工心理授权的关系研究》,《科研管理》,(5)。

[4]尹俊、王辉、黄鸣鹏(2012):《授权赋能领导行为对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影响:基于组织的自尊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10)。

[5]Bartle,E. E.,Couchonnal,G.,Canda,E. R.,& Staker,M. D. (2002). Empowerment as a dynamically developing concept for practice:Lessons learned from organizational ethnography. Social Work,(47).

[6]Bond,M.,& Keys,C. B.(1993). Empowerment,diversity,and collaboration:Promoting synergy on community board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1).

[7]Boehm,A.,& Staples,L.H.(2004). Empowerment:The point of view of consumer. Families in Society,85(2).

[8]Burstein,P.(1999). Social movements and public policy. In M. Giugni,D. McAdam,& C. Tilly(Eds.),How social movements matter. Minneapolis,MN:Minnesota Press.

[9]Clary,E. Gil,Mark Snyder and Arthur A. Stukas.(1996). ìVolunteersí Motivations: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urvey,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5).

[10]Conger J. A. & Kanungo R. N.(1988). The Empowerment Process: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6).

[11]French,H.W.(2006). Chinese tech buffs slake thirst for U.S.TV shows. Retrieved July 23,2009,http://www.nytimes.com/2006/08/09/world/asia/09china.html.

[12]Hardiman,E. R.,& Segal,S. P.(2003). Community membership and social networks in mental health self-help agencies.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27).

[13]Hur,M. H.(2006). Empowerment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Exploring a typology of the process and components across discipline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4).

[14]Konczak L. J.,Stelly D. J.,Trusty M. L.(2000). 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owering leader behaviors:Development of an upward feedback instrument.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60).

[15]Liden,R.C.,Wayne,S.J. & Sparowe,R.T.(2000). An examinetion of the medio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on the relatious between the job,interpersoual relationships and work outcom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5).

[16]Makinen M.(2006). Digital Empowerment as a Process for Enhancing Citizens’ Participation. E-Learning,(3).

[17]Maton,K. I.,& Salem,D. A.(1995).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mpowering community settings:A multiple case study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3).

[18]Maton,K. I.(2008). Empowering community settings:agents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community betterment and positive social chang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41).

[19]May D.R.,Gilson R.L. & Harter L.M.(2004). The psychological couditions of meamingfulness,scofety and cwailability and the engagement of the human spirit at work. Joum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enizationd psychology,(77).

[20]Minkler,M.,Thompson,M.,Bell,J.,& Rose,K.(2001). Contributions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to organizational-level empowerment:The federal healthy start experience.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28).

[21]Miller,R. L.,& Shinn,M.(2005). Learning from communities:Overcoming difficulties in dissemination of prevention and promotion effort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5).

[22]Neal,Z.P.(2014). A Network Perspective on the Processes of Impouered Organizctious. Americom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53).

[23]Rappaport,J.(1987). Terms of empowerment/exemplars of prevention:Toward a theory for community psyc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5).

[24]Rogers E. M. & Singhal A.(2003)Empowerment and Communication:Lessons Learned From Organizing for Social Change[J],communication Yearbook,(27).

[25]Segal,S. P.,Silverman,C.,& Temkin,T.(1995). Measuring empowerment in client-run self-help agencies.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31).

[26]Snow,D. A.,Zurcher,L. A.,& Elkind-Olson,S.(1980).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movem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5).

[27]Solomon,B.(1976). Black empowerment: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i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8]Speer,P. W.(2000). Intrapersonal and interactional empowerment:Implications for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8).

[29]Speer,P. W.,& Hughey,J. (1995). Community organizing:An eco-logical route to empowerment and power.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3).

[30]Speer,P. W.,Hughey,J.,Gensheimer,L. K.,& Adams-Leavitt,W. (1995). Organizing for power: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3).

[31]Spreitzer,G. M.(1992). When organizations dare:the dynamics of individual empowerment in workpla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chigan:University of Mihigan.

[32]Spreitzer,G. M.(1995). An Empirical Test of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Intrapersonal Empowerment in the Workplac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3).

[33]Thomas K. W.,Velthouse B. A.(1990). Cognitive Elements of Empowerment:An “Interpretive” Model of Intrinsic Task Motiv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5).

[34]Perkins,D. D.,& Zimmerman,M. A.(1995). Empowerment 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A Special Issu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3).

[35]Peterson,N. A.,& Hughey,J.(2002)Tailoring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Empowerment:Accommodating Individual Economic Resources. Journal of Community Practice,(10).

[36]Peterson,N. A.,& Reid,R. J.(2003). Paths to empowerment in an urban community:Sense of community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substance abuse prevention activitie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1).

[37]Perterson,N. A.,& Zimmerman,M. A.(2004). Beyond the Individual:Toward a Nomological Network of 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4).

[38]Peterson,N.A.,Lowe,J.B.,Aquilino,M.L.,& Schnider,J.E.(2005). Linking social cohesion and interactional empowerment:Support and new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3(2).

[39]Prestby,J.E.,Wandersman,A.,Florin,P.,Rich,R.,& Charis,D.(1990). Benèfits,costs,incentive wan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voluntary organizations:A meaus to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empowerment. Americam Jou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9).

[40]Wandersman,A.,Duffy,J.,Flaspohler,P.,Noonan,R.,Lubell,K.,Stillman,L.,et al.(2008).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preven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The interactive systems framework for dissemin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41).

[41]Woick K.E.,Sutcliffe K.M.,Obstfeld D.(2005). Organizing and the process of Sensemaking,Organization Sciene,(16).

[42]Zachary P. Neal.(2014). A Network Perspective on the Processes of Empowered Organiz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53).

[43]Zheng,Y. N.(2008). Technological Empowerment:The Internet,State,and Society in China. 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4]Zimmerman,M. A.(1995).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Issues and illustr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3).

[45]Zimmerman,M. A.(2000). Empowerment theory:Psychological,organizational,and community levels of analysis. In J. Rappaport & E. Seidman(Eds.),Handbook of community psychology(pp. 43-63). New York:Plenum.

[1]褚松燕、崔珣(2012):《三种制度化互联网政民沟通模式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5)。

[2]冯伟、王国华(2012):《官员微博传播与评论者行为》,《情报杂志》,(8)。

[3]〔美〕福克斯(2002):《后现代公共行政》,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德〕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5]〔美〕凯斯·孙斯坦(2003):《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法〕让-马克·夸克(2002):《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7]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3):《2013年新浪政务微博发展报告》。

[8]张宁(2012):《官员个人微博:一种政府公共关系视角的考察》,《现代传播》,(7)。

[9]赵国洪、陈创前(2012):《微博问政现象的实证研究:基于新浪微博的分析》,《图书情报工作》,(3)。

[10]郑芸(2006):《网络政治视野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苏州大学学报》,(1)。

[1]冀颖(2009):《信息不对称、金融抑制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今日财富》,(12)。

[2]宫晓琳(2013):《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南方金融》,(5)。

[3]焦瑾璞、黄亭亭等(2015):《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及实证研究》,中国人民银行。

[4]李耀东、李钧(2014):《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5]李猛(2008):《金融宽度与金融深度的影响因素——一个跨国分析》,《南方经济》,(5)。

[6]林毅夫、孙希芳(2005):《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7)。

[7]刘瑞明(2011):《金融压抑、所有制歧视与增长拖累——国有企业效率损失再考察》,《经济学》,(10)。

[8]卢峰、姚洋(2004):《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1)。

[9]罗明雄、唐颖、刘勇(2013):《互联网金融》,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0]麦金农、施纳布尔(2014):《中国汇率、金融抑制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冲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

[11]田杰、陶建平(2012):《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中国农户收入的影响——来自1877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财经论丛》,(2)。

[12]田轶刚(2010):《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合作经济与科技》,(10)。

[13]吴军(2012):《数学之美》,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4]吴晓灵(2011):《关于金融问题的若干思考》,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15]谢平、尹龙(2011):《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经济研究》,(4)。

[16]谢平、邹传伟、刘海二(2012):《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17]徐洁等(2014):《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4)。

[18]郑联盛(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国际经济评论》,(5)。

[19]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09):《中国小额信贷案例选编》,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周茂清(2014):《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兴起原因及其风险应对》,《当代经济管理》,(10)。

[21]周治翰(2014):《互联网金融价值在于普惠》,《新金融观察》,(2)。

[22]冯果、袁康(2014):《走向金融深化与金融包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金融法的使命自觉与制度回应》,《法学评论》,(3)。

[23]张栩青(2013):《平台经济与商业银行交易银行策略的实施》,《上海金融》,(1)。

[24]Berger S.,Gleisner F.(2008). Emergenc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on Electronic Markets:The Case of Online P2P Lending”. 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Frankfurt.

[25]Robert G. King,Ross Levine.(1993). 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3).

[1]艾春荣、汪伟(2008):《习惯偏好下的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1)。

[2]杭斌(2009):《习惯形成下的农户缓冲储备行为》,《经济研究》,(1)。

[3]胡春燕、岳中刚(2007):《中国银行卡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经济经纬》,(5)。

[4]李少付、王力(2011):《财富变量、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函数——基于PIH-LCH假说消费函数的扩展》,《统计与信息论坛》,(6)。

[5]林慧(2013):《我国消费金融与经济增长》,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6]刘锐(2013):《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分析》,《消费经济》,(1)。

[7]刘珊、风笑天(2005):《大学生消费研究述评——对1988年~2004年间169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青年探索》,(4)。

[8]刘杨(2014):《内陆地区消费信贷缘何难以启动消费——对常德市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关系的探索与思考》,《武汉金融》,(7)。

[9]马树才、刘兆博(2006):《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5)。

[10]尚杨娇(2013):《信用卡与家庭消费行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11]孙文章、李延喜、陈克兢(2014):《消费金融公司与地区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中国软科学》,(7)。

[12]万广华、张茵、牛建高(2001):《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经济研究》,(11)。

[13]王敏、梁利(2010):《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5)。

[14]王坤(2014):《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财务与金融》,(6)。

[15]余永定、李军(2000):《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中国社会科学》,(1)。

[16]张蔚虹、朱明宣(2007):《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分析与检验》,《统计与决策》,(9)。

[17]周弘(2012):《中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理论与实证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1]〔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0):《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美〕曼瑟尔·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美〕诺斯(199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昕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美〕乔纳森·特纳(2001):《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5]〔日〕乔治·瑞泽尔(2005):《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青木昌彦(2001):《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7]赵鼎新(2005):《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社会学研究》,(1)。

[8]赵鼎新(2012):《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Axelrod,R.(1986).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Norm.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0(04).

[10]Bourdieu,P.(1988). Homo Academicu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1]Coleman,J. S.(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2]Fireman,B.,& Gamson,W.A.(1979). Utilitarian Logic in the Resource Mobilization Perspective. The Dynamics of Social Movements.

[13]Goldman,M.(1998). Inventing the Commons: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the Commons’ Professional. in M. Goldman(ed.)Privatizing Nature:Political Struggles for the Global Commons. 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4]Hardin,R.(1982). Collective Action. Baltimore:Johns HopkinsUniversity Press.

[15]Jodha,N.S.(2001). Life on the Edge:Sustaining Agriculture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in Fragile Environments.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Johnson,C.(2004). Uncommon Ground:the “poverty of history”in Common Property Discourse. Development and Change,35(3).

[17]Li,T.M.(1996). Images of Community:Discourse and Strategy in Property Relations. Development and Change,27(3).

[18]Mayer,M.(2003). The onward Sweep of Social Capital:Causes and Consequences for Understanding Cities,Communities and Urban Move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7(1).

[19]Mc Carthy,J.D,& Zald,M.N.(1977)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 cial Movements:A Partial Theory Amercicun Journal of Sociology,1212-1241.

[20]Mosse,D.(1997). The Symbolic Making of a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History,Ecology and Locality in a Tank-irrigated Landscape in South India. Development and Change,28(3).

[21]Mosse,D.(2003). The Rule of Water:Statecraft,Ecology,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South India. 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Mosse,D.(2006). Collective Action,Common Property,and Social Capital in South India:An Anthropological Commentar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54(3).

[23]Oliver,P.,& Marwell,G., & Teixeira,R.(1985). A Theory of the Critical Mass. Interdependence,Group Heterogeneity,and the Production of Collective 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4]Oliver,P.,& Marwell,G.(1988). The Paradox of Group Size in Collective Action:A Theory of the Critical Mass. II.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5]Ostrom,E.(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etive A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Ostrom,E.(1995).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7]Ostrom,E.(1998).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Collective Action:Presidential Addres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8]Ostrom,E.(2005).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Knowledge Commons:A Chapter from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as a Commons:from Theory to Practice.

[29]Ostrom,E.(2010). Beyond Markets and States:Polycentric Governance of Complex Economic Syste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0(6).

[30]Ostrom,E.(2011). Background on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Policy Studies Journal,39(1).

[31]Putnam,R. D.(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2]Scoones,I.(1999). New Ecolog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What Prospects for Fruitful Engagement?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28).

[33]Sen,A.(1981). Ingredients of Famine Analysis:Availability and Entitlement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96(3).

[34]Thompson,E. P.(1971).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English Crow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ast & Present,(50).

[35]Tyler,S. R.(ed.).(2006). Communities,Livelihoods and Natural Resources:Ac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Change in Asia. Bourton on Dunsmore:Intermediate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and Ottawa: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36]Uphoff,N.T.(1998).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Connecting Micro and Macro Processes,and People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The World Bank,Washington,DC,10-14 May.

[37]Vernooy,R.,& McDougall,C.(2003). 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Participatory Research:Reflecting on Lessons from the Field. In B. Pound,S. Snapp,C. McDougall and A. Braun(eds.) Managing Natural Resources for Sustainable Livelihoods:Uniting Science and Participation,London:Earthscan and Ottawa: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38]Vernooy,R.,& Sun Qiu & Xu Jianchu(eds.).(2003). Voices for Change:Participator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 China. Kunming:Yun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and Ottawa: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1]艾伦·沃克(2007):《21世纪的社会政策:最低标准,还是社会质量?》,载杨团、葛道顺主编《社会政策评论》(第1 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丁刚(2006):《瑞典模式的起源:海盜的民主》,《东方早报》,http://news.sina.com.cn/w/pl/2006-12-20/084111838714.shtml。

[3]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编写组(2013):《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http://hdr.undp.org/sites/default/files/hdr_2013_summary_ch.pdf。

[4]郭巍青(2010):《社会建设的主旨是赋权于公民》,中国改革论坛网,http://www.chinareform.org.cn/gov/service/Practice/201011/t20101101_49306.htm。

[5]高锋(2003):《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党纲》,《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

[6]高锋(2007):《从党纲的八次修改看瑞典社民党的理论创新与调整》,《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5)。

[7]黄安淼、张小劲(1989):《瑞典模式初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8]金重远(1997):《战后西欧社会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9]孔德涌(1995):《日、美、瑞典、墨四国妇女经济参与情况》,《瞭望新闻周刊》,(35)。

[10]梁树发(2005):《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东岳论丛》,(6)。

[11]李勇等(2014):《社会质量测量维度与城市社区创新》,《中国社会科学》,(3)。

[12]刘家强等(2005):《中国新贫困人口及其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考》,《人口研究》,(5)。

[13]陆学艺(2011):《目前形势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4)。

[14]李强(2007):《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6)。

[15]林卡、高红(2010):《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科学》,(3)。

[16]林卡(2005):《论北欧学者对于其福利国家体制的研究、论争及其论争的逻辑基础》,《国外社会科学》,(6)。

[17]林卡(2010):《社会质量理论: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

[18]李慧英(2005):《瑞典妇女参政引发的就业政策调整》,《中国党政干部论坛》,(7)。

[19]刘成、马约生(2006):《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缘起与演进》,重庆:重庆出版社。

[20]刘强(2006):《瑞典、芬兰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调节政策考察报告》,《经济研究参考》,(32)。

[21]蓝瑛波(1999):《瑞典的家庭政策和妇女就业》,《学海》,(3)。

[22]马永堂(2007):《瑞典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中国劳动》,(5)。

[23]马世骏(2007):《瑞典农民的合作组织“农家人”合作社》,《中国合作经济》,(1)。

[24]粟芳等(2010):《瑞典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5]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代表团(2009):《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提升质量竞争力——瑞典、挪威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考察》,《上海质量》,(12)。

[26]汤益诚(2008):《促进社会和谐的瑞典经验:制度变革与政策选择》,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7]王小章(2011):《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浙江学刊》,(1)。

[28]吴耀辉(1990):《瑞典模式的考察和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4)。

[29]夏学銮(2007):《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学习与实践》,(7)。

[30]徐延辉、兰林火(2013):《社会建设研究:回顾与展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5)。

[31]杨宜勇(2004):《对瑞典和德国中产阶级的考察》,《开放导报》,(3)。

[32]张晓华(1997):《瑞典妇女运动特点初探》,《世界历史》,(6)。

[33]张晓华(2008):《试论瑞典的“充分就业”》,《世界历史》,(5)。

[34]Beck,W.,L. Maesen V.d. & A. Walker(eds.).(1997). The Social Quality of Europe. The Hague:Kluwer International.

[35]Beck,W.,L.Maesen v.d.,F.Thomése & A. Walker(eds.).(2001),Social Quality:A Vision for Europe. The Hague,Netherlands: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36]Berman,Y. & Philips,D.Zndicator for Social Cohesion European Foundation on Social Quality,2004,http://www.socical qualitity.org/site/ima/indicator-June-2004.

[37]Herrmann,P.(2005). Social Quality-opening Individual Well-being for a Social Perspective. Alternative:Turkis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4(4).

[38]Monnickendam,M & Y. Berman.(2008).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nents of the Social Quality Theoretical Construct.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86(3).

[39]Olsson,Sven. E. (1993). Social Policy and Welfare State in Sweden,2nd ed.Arkiv:Lund.

[40]Steffens,P & C.R.J.de Neubourg.(2005). European Network on Indicators of Social Quality:Summary of the Dutch National Report.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Quality,5(1&2).

[41]Therborn,G & S.Therborn.(2005). Social Quality in Swede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Quality,5(1&2).

[42]Walker,A & A.Wigfield.(2004). The Social Inclusion Component of Social Quality. form European Foundation on Social Quality,http://www.socialquality.nl/site/ima/Social-Inclusion-febr-2004.pdf(Accessed May. 10,2013).

[43]Walker,A. (1998). The Amsterdam declaration on the social quality of Europ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1(1).

[44]Walker,A.(2009). The Social Quality Approach:Bridging Asia and Europe. Development and Society,38(2).

[1]何艳玲(2007):《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3]荣敬本(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4]萧楼(2002):《柔性政权:“政治动员”下的乡镇和村庄:东南沿海D镇个案分析》,《浙江学刊》,(4)。

[5]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

[6]Geertz.(1963). Agricultural Involution: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7]Davis.(1995). 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utonomy and Community in Post-Mao China.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8]Oi.(1992).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45). 99-126.

[9]Oi.(1999). 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0]Duara.(1987). State Involution:A Study of Local Finances in North China,1911-1935.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29).

[1]艾云(2011):《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学分析——以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制为例》,《社会》,(3)。

[2]范翠红(200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初探》,《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3]费孝通(1998):《乡土社会、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冯钢(2002):《现代社区何以可能》,《浙江学刊》,(2)。

[5]郭圣莉(2005):《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6]桂勇(2005):《城市“社区”是否可能——关于农村邻里空间与城市邻里空间的比较分析》,《社会》,(5)。

[7]桂勇(2007):《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社会》,(6)。

[8]何艳玲(2007):《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黄仁宇(2007):《万历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

[10]〔美〕怀特(1994):《街角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

[11]梁漱溟(1994):《中国文化要义》,北京:学林出版社。

[12]罗威廉(2008):《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潘晓娟(2004):《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4]荣敬本(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5]石发勇(2005):《城市社区民主建设与制度性约束——上海市居委会改革个案研究》,《社会》,(2)。

[16]孙立平、李强、沈原(1998):《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管理》,(5)。

[17]孙立平(2004):《转型与断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8]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分析》,《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福州:鹭江出版社。

[19]王晓章、王志强(2003):《从“社区”到“脱域的共同体”》,《学术论坛》,(6)。

[20]王汉生、王一鸽(2009):《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2)。

[21]王名(2009):《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

[22]王名、蔡志鸿、王春婷(2014):《社会共治: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中国行政管理》,(12)。

[23]吴文藻(1935):《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能》,《社会研究》。

[24]吴刚(2001):《类行政组织概念》,《中国行政管理》,(7)。

[25]许纪霖(1998):《从范型的确立向范例的论证》,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6]杨爱萍、余雁鸿(2012):《选择性应付:社区居委会行动逻辑的组织分析——以G市L社区为例》,《社会学研究》,(4)。

[27]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

[28]周雪光(2008):《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6)。

[29]张静(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0]邹党(1989):《中国二十世纪政治与西方政治学》,《思想家》,(1)。

[31]Davis,D.(Ed.).(1995). 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utonomy and Community in Post-Mao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2]Fischer,C. S.(1977). Networks and Places:Social Relations in the Urban Setting. Free Press.

[33]Gans,H.(1962). The Urban Villagers:Group and Class in the Life of Italian-Americans. New York:Free Press.

[34]Lewis,O.(1952). Urbanization without Breakdown:A Case Study. The Scientific Monthly,75,31-41.

[35]O’Brien,K. J.,& Li,L.(1999).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167-186.

[36]Wirth,L.(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24.

[37]Wellman,B.,& Leighton,B.(1979). Networks,Neighborhoods,and Communities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he Community Question. Urban Affairs Review,14(3),36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