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39

城市犯罪与基层治理图书

Urban Crime and Social Governance

SSAPID:101-5586-5190-81
ISBN:978-7-5097-4669-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1年中国社会学会的年会分论坛论文集,该论坛是国内犯罪社会学领域举办的第一次犯罪与公共治理的专题论坛。本文集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犯罪进行的专题研究,一部分是对公共治理的专题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章友德 吴鹏森
编 辑:郑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总序

 中国刑事犯罪60年:犯罪与社会的互动

  一 当代中国犯罪时段划分的不同观点

   (一)以政治经济历史分期为依据的“五时期论”

    1.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犯罪(1949~1956年)

    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犯罪(1957年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

    3.“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1966~1976年)

    4.粉碎“四人帮”到1983年“严打”期间的犯罪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犯罪(1979年以来)

   (二)以“文化大革命”和社会转型为依据的“四阶段论”

   (三)以犯罪统计数据为依据的“五高峰论”

  二 当代中国犯罪史历史分期的划分依据

  三 当代中国犯罪的分时段分析

   (一)新政权建立初期的犯罪(1949~1952年)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犯罪(1953~1977年)

    1.1954年的“小高峰”

    2.1957年的“小小高峰”

    3.1961年的“大高峰”

    4.1973年的“小高峰”

   (三)新旧体制过渡时期的犯罪(1978~2001年)

    1.1981年“犯罪高峰”和“第一次严打”

    2.1980年代中期的虚假回落与1991年的“犯罪高峰”

    3.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的刑事犯罪(1992~2001年)

   (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刑事犯罪(2001~2009年)

  四 结论与展望

 结构性犯罪:对农民工犯罪的法社会学分析

  一 文献回顾和问题的提出

   (一)农民工是城市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民工犯罪已成为一大城市问题

   (三)农民工犯罪的原因不能归结为微观层面的个体或心理因素

  二 导致农民工犯罪的结构性因素

   (一)城市用工制度对农民工的不公导致其生存困难

   (二)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经常受到侵犯却无法维权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导致生存型犯罪

   (四)教育权利的缺位影响到农民工的发展权

   (五)城市管理体制对农民工的拒斥导致归属感缺失

  三 农民工犯罪可纳入结构性犯罪范畴

 社会资本缺失、城市消费革命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

  一 文献综述

   (一)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相关研究

    1.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特点研究

    2.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原因研究

    3.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对策研究

   (二)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

   (三)社会资本*

  二 案例介绍

  三 案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原因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缺失

    1.农民工个人的社会资本来源:地缘人际关系网络

    2.社会纽带断裂:差序格局中乡土关系网络瓦解 团体格局中理性关系网络脱嵌

    3.农民工从社会组织中能获得的社会资本甚微:无处参与

    4.社会信用缺失:从被企业伤害到企业被伤害

   (二)城市消费革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诱惑:注重享乐 走向犯罪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能转化为经济资本吗?

  四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增加社会资本存量

   (一)增强农民工的个人社会资本,使其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二)大力发展农民工组织,增强农民工的组织型社会资本

   (三)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消除歧视和隔阂,弥补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

   (四)加强制度建设,填补农民工“城市化”中的制度性社会资本缺失

 农民工犯罪主体特征探析

  一 以青少年为主

  二 以男性为主

  三 来源地以中西部地区为主

  四 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五 以共同犯罪为主

 原因抑或后果:美国大都市区的郊区城市化与犯罪

  一 文献综述

   1.郊区城市化与犯罪的关系

  二 数据资料与变量

   1.犯罪率

   2.郊区城市化指标

   3.基于人口统计学的变量及辅助变量

   4.模型说明

  三 研究结果

  四 讨论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研究综述

  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现状研究

  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特征

  三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理论解释

  四 社会及刑事政策思路

  五 简要的评述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犯罪:趋势、影响与预防

  一 文献的简要回顾

  二 青少年犯罪的趋势分析

   (一)未成年人罪犯数量变化*

   (二)青年罪犯数量变化*

   (三)青少年犯罪的总体变化情况*

   (四)未成年罪犯占罪犯总体比例*

  三 环境变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1.控制式教养

    2.溺爱式教养

    3.监管式教养

    4.放任自流式教养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

   (三)社会文化的影响

  四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预防

   (一)建立家庭、学校、社会递进式联合网络模式

   (二)完善虚拟社会法律制度

   (三)信念养成与法律控制并重

  五 结语

 关于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过程机制的调查研究

  一 研究主题与研究视角

  二 研究综述和研究设计

   (一)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综述与问题发现

    1.国内

    2.国外

    3.问题发现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及总体状况

  三 越轨理论

   (一)社会结构文化理论

   (二)越轨亚文化理论

  四 对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的动态机制解读

   (一)流动前的生存风险

    1.家庭收入与父母学历

    2.个人学历

    3.个人收入

    4.困难类型

    5.求助对象

   (二)流动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变化

    1.原有社会关系资源的断裂

    2.遭到现有社会关系的排斥

     (1)工作机会与升职机会的不平等

     (2)教育费用偏高

     (3)社会权利保障缺乏

     (4)对城市的归属感不强

   (三)流动后的新的生存风险与环境风险

    1.流动后新的生存风险

    2.流动后新的环境风险

   (四)犯罪的产生

    1.合法性手段的缺失

     (1)城市外来青少年流动后的收入与犯罪刑期呈负相关

     (2)家庭资本与犯罪关系

     (3)弱关系社会资本与犯罪的关联

    2.亚文化群体的吸引

     (1)对越轨亚文化同辈群体的依恋

     (2)同龄越轨亚文化群体的吸引

     (3)越轨亚文化的吸引

  五 犯罪过程模型与分析结论

   (一)犯罪过程模型与解析

   (二)分析结论

    1.流动可能会增加对城市生活抱有过高期望、自身能力又欠佳的青少年的犯罪风险

    2.制度化手段的缺失与犯罪行为选择具有显著的关联性

    3.城市的社会支持体系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流动人口的犯罪率上升

    4.亚文化同辈群体的吸引力不容忽视

   (三)解决措施

    1.加大对流动青少年的教育与就业政策的支持力度

    2.加强城市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3.加快社会结构的调整,维护城市外来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4.及时介入越轨亚文化群体,采取卓有成效的干预机制

 香港“掷镪案”的应对机制及其对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的启示*

  一 “掷镪案”基本情况概述

  二 “掷镪案”体现的城市公共安全应对机制

   (一)案发时紧急救护伤者

   (二)案发后警方力捕凶徒

   (三)进一步加强监控

  三 “掷镪案”对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的启示

   (一)事前积极防范

   (二)事发快速反应

   (三)事后力逮罪犯

 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低龄化

  一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1.疯狂性

   2.突发性

   3.连续性

   4.组织机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

   5.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

   6.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

  二 家庭的负面影响是青少年走向犯罪最直接的原因

   1.父母教育失当,造成孩子逆反和对抗

   2.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上受到严重创伤

   3.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把他们“宠坏”了

   4.父母生活作风不正,造成“上梁不正下梁歪”

   5.缺少沟通,形成思想隔阂

   6.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孩子”变成“问题孩子”

  三 网络和娱乐场所的不良影响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温床

  四 青少年特有的模仿和叛逆心理使之处于违法犯罪的“易发期”

  五 在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上有哪些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学校教育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一 现代社会中的教育

  二 青少年犯罪理论

   (一)学业失败(school failure)和青少年犯罪

   (二)社会阶层偏见理论(social class bias)

   (三)学生与学校的疏离(student alienation)

   (四)亚文化(student culture)

  三 我国学校教育与青少年犯罪

   (一)社会转型阶段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四 国外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控制

   (一)国外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控制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控制

    1.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控制存在的问题

    2.社区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控制方面的作用

     (1)好的社区如同好的家庭,使青少年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2)以社区为纽带,建设青少年之家

     (3)社区学校的理念

     (4)社区司法(community justice)

  五 结语

 国外青少年犯罪预防项目的社会学分析

  一 佩里学前研究项目*

  二 护士—家庭伙伴关系项目*和积极抚养项目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008,Vol. 22,No. 3,506-517.">*

  三 反霸凌项目*

 中国白领犯罪的社会学习理论解析*

  一 我国白领犯罪的现状

  二 我国白领犯罪的定义及特点

   1.白领犯罪的定义

   2.白领犯罪的特点

    (1)犯罪主体的智能性高,反侦查能力强

    (2)权钱交易突出,大案要案增多

    (3)个体作案、窝案并行增多,犯罪的组织性、预谋性增强,侵害面扩大

    (4)受害人的非显性和社会腐蚀的恶劣性

  三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分析我国白领犯罪的原因

   1.相互攀比、模仿的“观察学习”,成为白领犯罪的示范性鼓动者

   2.相对剥夺感产生的相对贫困,是白领犯罪的厌恶性鼓动者

   3.大众传媒的不良社会暗示,是白领犯罪的符号示范者

   4.网络中的亚文化圈及畸形的“亲历学习”犯罪,是白领犯罪的妄想性鼓动者

  四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预防我国的白领犯罪

   1.不断提升白领的人格修养,促进白领持续社会化

   2.规范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减少不良符号示范的影响

   3.净化网络环境,做好网络管理,严惩网络犯罪行为

 困境及出路: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社会监督机制研究

  一 社会监督:反腐败的国际共识

   (一)社会监督是权力制约的基本范式

   (二)国际社会有关社会监督的实践与认识

   (三)社会监督是我国反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困境:当前我国腐败治理中社会监督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社会大众对腐败的片面认知影响了其参与反腐败的动力

    1.腐败的民俗化倾向使腐败在社会中有生存的土壤

    2.社会公众对腐败侵害自身利益的直观感受不深,抵制腐败的动力不足

    3.公众对参与反腐败的信心不够

   (二)腐败的行为特征使得社会参与反腐败有着很大的阻力

   (三)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权益尚不能得到充分保障

  三 出路:为社会参与反腐败搭建有效平台

   (一)摆正人民群众中在反腐败中的主体地位

   (二)推进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三)重视新形势下网络监督的作用

   (四)建立群众反腐败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四 结语

 社会转型期犯罪治理控制研究

  一 转型期犯罪治理控制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当前转型期犯罪治理控制面临的严峻形势首先体现为利益冲突明显加剧,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显现

   (二)随着滋生犯罪因素及变量的增多,刑事犯罪总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新型犯罪不断增多,犯罪的智能化、暴力化、组织化的特征突出

   (三)流动人口犯罪成为转型期犯罪治理控制的重大威胁

   (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 影响转型期犯罪治理控制的重要因素

   (一)谋生障碍导致的绝对贫困

   (二)贫富差距引发的相对贫困

   (三)社会控制与规范约束的削弱

  三 转型期犯罪治理控制的对策探索

   (一)转型期犯罪治理控制应当立足于日常化的、长效性的法治实施机制

   (二)推动转型期犯罪治理控制从国家主导模式向国家与社会相结合的治理模式转变

   (三)实行以提供物质救济为特征的社会保障与构建精神家园为目标的社会团结的结合

   (四)建立符合国情民心的转型期犯罪治理控制的社会规范体系

   (五)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促进各部门协调配合,确立多部门、多领域协同合作的犯罪治理和控制格局

 基层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转变

  一 作为权力技术的调解

  二 村庄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失效

   1.父权家族制的打破

   2.个人主义的兴起

  三 基层司法机构纠纷解决机制的转变

   1.基层法治资源的短缺

   2.国家法制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3.法律程序主义

   4.法律程序主义与乡村社会的张力

  四 结语

 网络舆情:城市政府管理的新挑战

  一 网络舆情的定义

  二 网络舆情的特质

  三 城市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尺度

 关系网络、“地方形象促进联盟”与城市基层治理

  一 导论

  二 社会转型与中国基层政府:现有研究回顾

  三 正式制度变迁: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重构

  四 非正式政治:关系网络与社区“形象促进联盟”的形成

  五 后果:物业管理和“地方形象促进联盟”的统治

   1.帮助老关系物业公司垄断辖区业务,使其避免其他公司的竞争

   2.帮助物业公司逃避上级政府的监管

   3.帮助物业公司开展日常管理活动

   4.在冲突事件中庇护物业公司

  六 讨论:利益导向的社会和“地方形象促进联盟”的行动逻辑

   1.“效益”导向的行政评价体制和基层政府的“形象促进”倾向

   2.政策限制与物业公司的“理性选择”

  七 结论

 非政府组织与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一 文献回顾

  二 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工作站与社会支持

   (一)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二)社会支持的类型

    1.工具性支持

    2.情感性支持

    3.信息支持

  三 结语

 我国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

  一 符号—象征动员

  二 官员—黑幕动员

  三 历史—环境动员

  四 结语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民政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冯树梁:《中国刑事犯罪发展十论》,法律出版社,2010。

康树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发展变化及其理性思考》,载王牧主编《犯罪学论丛》(第一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第409~436页。

俞雷:《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张小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犯罪》,群众出版社,2009。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常红:《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2亿,城镇化率46.6%》,人民网,http://politics. people.com.cn/GB/1026/12291994.html。

褚福银、聂欣:《预防农民工职业病需建长效机制》,《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8月31日,http://www.chinado.cn/ReadNews.asp?NewsID=1057。

丁金宏等:《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及其社会控制——透过新闻资料的分析》,《人口研究》2001年第6期。

方建中:《流动人口犯罪实证研究》,《求索》2003年第6期。

黄海峰:《论相对剥夺感与民工制造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关系》,《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工人日报》2004年4月1日。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麻国安:《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麻泽芝、丁泽芸:《相对丧失论——中国流动人口犯罪的一种可能解释》,《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戚廷瑞:《为何受伤害的总是农民工》,《工人日报》2004年3月24日,http://read.anhuinews.com/system/2004/03/24/000600657.shtml。

王艳芳:《从农民工犯罪看农民工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

王寅:《浅谈社会转型期间城市农民工的越轨行为》,《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王玉叶:《民工“自我救济式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思考》,《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5期。

魏宏歆:《农民工违法犯罪之角色分析》,《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徐博:《统计局:2010年内地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新华网,http://news. xinhua.com/fortune/2011-02/12/C_13729271.htm。

徐志林、金林生、何银松:《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与控制对策》,《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阎德民:《当代中国农民工特征分析》,《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杨德敏:《城市农民工犯罪与社会治理》,《行政与法》2004年第10期。

尹华飞:《广东省对外省籍罪犯改造工作实践与思考》,《犯罪与改造研究》1997年第8期。

应培礼、肫宏梅:《关于农民工第二代犯罪问题的若干思考》,《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5期。

张敦富:《现代社会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福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以犯罪整合理论为视角》,《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李惠斌:《什么是社会资本》,载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大学,2007。

李锡伟:《广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与对策》,《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林彭、余飞、张东霞:《“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唐欢庆:《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善治》,《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5期。

王军、王珏:《缺失与生成: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犯罪研究》2010年第3期。

吴鹏森:《第二代农民工犯罪:概念辨析与解释模型》,《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谢建社:《融城与逆城:新生代农民工两难选择——基于GGF监狱调查》,《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岳平:《犯罪学论丛》(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

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张勇濂:《利益剥夺与角色落差:青年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1期。

陈成文、傅健:《社会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犯罪问题》,《理论月刊》2007年第11期。

陈尚坤:《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及对策思考》,《人口学刊》2004年第5期。

丁金宏、杨鸿燕、杨杰、翁建红、张彬彬:《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及其社会控制——透过新闻资料的分析》,《人口研究》2001年第6期。

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研究课题组:《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黄立:《论流动人口犯罪及控制对策》,《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赖修桂:《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林彭、余飞、张东霞:《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

刘世天、卓黎黎:《犯罪学视阈内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犯罪学论丛》2008年第7期。

麻国安:《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宁建海、秦江锋:《郑州市金水区外来人口犯罪实证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6期。

王大中、柴艳茹、张晓东、郭冰:《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调查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王桂新、刘旖芸:《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特征及原因分析——透过新闻资料的梳理、分析》,《人口学刊》2006年第3期。

王志强:《对近年来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魏平雄、欧阳涛、王顺安:《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与对策》,群众出版社,1995。

杨云娟:《城市农民工犯罪特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乡镇经济》2007年第5期。

张原震:《犯罪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及其分析——以天津为例》,《西北人口》2007年第3期。

Alba,R. D.,Logan,J. R.,& Bellair,P.(1994). Living with crime:The implications of 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in suburban location. Social Forces,73(2),395-434.

Angel,S.(1968). Discouraging crime through city planning(Paper No. 75).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Center fo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Barber,N.(2000). The sex ratio as a predictor of cross-national variation in violent crime.Cross-Cultural Research,34(3),264-282.

Beasley,R. W.,& Antunes,G.(1974). The etiology of urban crime:An ecological analysis.Criminology,4,439-461.

Berry,J. L.,& Kasarda,J. D.(1977). Contemporary urban ecology. New York:Macmillan.

Booth,A.,Welch,S.,& Johnson,D. R.(1976). Crowding and urban crime rates. Urban Affairs Quarterly,11,291-307.

Bradford,D. F.,& Kelejian,H. H.(1973). An econometric model of the flight to the suburb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1(3),566-589.

Burnham,R.,Feinberg,R. M.,& Husted,T. A.(2004). Central city crime and suburban economicgrowth. Applied Economics,36,917-922.

Bursik,R. J.(1988). Social disorganization and theories of crime and delinquency.Criminology,26,519-551.

Bursik,R. J.,& Grasmick,H. G.(1993). Neighborhoods and crime. San Francisco:Lexington Books.

Case,A. C.,& Katz,L. F.(1991). The company you keep:The effects of family and neighborhood on disadvantaged youths(Working Paper No. 3705). Cambridge,MA:Natur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ohen,L. E.,& Felson,M.(1979).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4,588-605.

Cullen,J. B.,& Levitt,S. D.(1999). Crime,urban flight,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citi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81(2),159-169.

Farley,J. E.(1987). Suburbanization and central-city crime rates:New evidence and a reinterpret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3(3),688-700.

Galle,O. R.(1973). Population density,social structure,and interpersonal violence:An intermetropolitan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Montreal.

Galster,G.,Hanson,R.,Ratcliffe,M. R.,Wolman,H.,Coleman,S.,& Freihage,J.(2001).Wrestling sprawl to the ground:Defining and measuring an elusive concept. Housing Policy Debate,12,681-717.

Gibbs,J. P.,& Erickson,M. L.(1976). Crime rates of American cities in an ecological context.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2,605-620.

Jacobs,J.(1961).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New York:Random House.Jargowsky,P. A.(1997). Poverty and place:Ghettos,barrios,and the American city.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Jargowsky,P. A.(2002). Sprawl,concentration of poverty,and urban inequality. In G. Squires(Ed.),Urban sprawl:Causes,consequences and policy response (pp. 39-72). Washington,DC:Urban Institute Press.

Jargowsky,Park / Suburbanization and Crime 49 Liska,A. E.,Logan,J. R.,& Bellair,P. E.(1998). Race and violent crime in the suburb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3,27-38.

Jarrell,S.,& Howsen,R. M.(1990). The transient crowding and crime:The more “strangers” in an area,the more crime except for murder,assault and rap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49(4),483-494.

Joassart-Marcelli,P. M.,Musso,J. A.,& Wolch,J. R.(2005). Fiscal consequences of concentrated poverty in a metropolitan reg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95,336-356.

Jordan,S.,Ross,J. P.,& Usowski,K. G.(1998). U.S. suburbanization in the 1980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8,611-627.

Kling,J. R.,Ludwig,J.,& Katz,L. F.(2005). Neighborhood effects on crime for female and male youth: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housing voucher experi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0(1),87-130.

Kposowa,A. J.,Breault,K. D.,& Harrison,B. M.(1995). Reassessing the structural covariatesof violent and property crimes in the USA:A county level 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46(1),79-105.

Krivo,L. J.,& Peterson,R. D.(1996). Extremely disadvantaged neighborhoods and urban crime. Social Forces,75(2),619-648.Kvalseth,T. O.(1977). A note on the effects of population density and unemployment on urban crime. Criminology,15(1),105-110.

Liska,A. E.,& Bellair,P. E.(1995). Violent-crime rates and racial composition:Convergence over ti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578-610.

Logan,J. R.(1978). Growth,politics and the stratification of plac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4,404-416.

Lorenz,K.(1967). On aggression. London:Methuen and Co.

Ludwig,J.,Duncan,G. J.,& Hirschfield,P.(2001). Urban poverty and juvenile crime: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housing-mobility experi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6(2),655-679.

Maddala,G. S.(1977). Econometrics. New York:McGraw-Hill.

Maltz,M. D.,& Targonski,J.(2002). A note on the use of county-level UCR data.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18(3),297-318.

Mieszkowski,P.,& Mills,E. S.(1993). The causes of metropolitan suburbaniz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7(3),135-147.

Mladenka,K. R.,& Hill,K. Q.(1976). A reexamination of the etiology of urban crime. Criminology,13,491-506.

Morenoff,J. D.,& Sampson,R. J.(1997). Violent crime and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neighborhood transition:Chicago,1970-1990. Social Forces,76(1),31-64.

Oh,J.(2005). A dynamic approach to population change in central cities and their suburbs:1980-1990.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64(2),663-681.

O’Sullivan,A.(2003). Urban economics (5th ed.). New York:McGraw-Hill.

Park,R. E.,Burgess,E.,& McKenzie,R. D.(1925). The ci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ul A. Jargowsky is a professor of public policy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He received his PhD in public policy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91.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he concentration of poverty,segregation by race and class,and suburban sprawl.

Pew Center for Civic Journalism,Princeton Survey Research Associates.(n.d.). Straight talk from Americans-2000:National survey results. Retrieved March 10,2006,from http://www.pewcenter.org/doingcj/research/r_ST2000nat1.html Pressman,I.,& Carol,I.(1971). Crime as a diseconomy of scale.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29,227-236.

Sampson,R. J.(1987). Urban Black violence:The effect of male joblessness and family disrup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3,348-382.

Sampson,R. J.,Raudenbush,S.,& Earls,F.(1997). Neighborhoods and violent crime:A multilevel study of collective efficacy. Science,277,918-924.

Sampson,R. J.,& Wilson,W. J.(1995). Toward a theory of race,crime and urban inequality.In H. Barlow(Ed.),Crime and public policy:Putting theory to work (pp. 37-56). Boulder,CO:Westview Press.

Schichor,D.,Decker,D. L.,& O’Brien,R. M.(1980). The relationship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police per capita and population density in twenty-six cities.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8,309-316.

Shaw,C. R.,& McKay,H. D.(1942).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urban area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ihadeh,E. S.,& Ousey,G. C.(1996). Metropolitan expansion and Black social dislocation:The link between suburbanization and central-city crime. Social Forces,75(2),649-666.

Skogan,W. G.(1977). The changing distribution of big-city crime:A multi-city time series analysis. Urban Affairs Quarterly,13,33-48.

South,S. J.,& Messner,S. F.(2000). Crime and demography:Multiple linkages,reciprocal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6,83-106.

Stafford,M. C.,& Gibbs,J.(1980). Crime rates in an ecological context:Extension of a proposition.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61,653-665.

Stahura,J. M.,& Sloan,J. J.(1988). Urban stratification of places,routine activities and suburban rime rates. Social Forces,66(4),1102-1118.

Stock,J. H.,& Watson,M. W.(2003). 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 Boston:Pearson Education.

van den Berghe,P. L.(1974). Bringing breasts back in:Toward a biosocial theory of aggress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9(6),777-788.

Weathersby,G. B.(1970,October). Some determinants of crime: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ajor and minor crimes around Bost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8th national meeting of he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America,Ann Arbor,MI.

Wilson,W. J.(1987). The truly disadvantaged:The inner city,the underclass,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olfgang,M. E.,& Ferracuti,F.(1967). Subculture of violence. London:Social Science aperbacks.

Yang,R.,& Jargowsky,P. A.(2006). Suburb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segregation in the 1990s.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28,253-273.

Yoonhwan Park is a research scientist of the Texas Schools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He received his PhD in public policy and political economy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patial patterns of urban development,poverty,crime,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郭文君:《东莞青少年犯罪群体,外来孩子占9成以上》,《南方日报》2004年9月3日。

翰林:《“80后”农民工犯罪现象追踪》,《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第19期。

扈晓芹:《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与控制》,《改革与开放》2009年第6期。

李长健、陈占江:《新生代民工犯罪的社会成因及其控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第6期。

李长健、唐欢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文化社会学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李福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以犯罪整合理论为视角》,《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李锡伟:《广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与对策》,《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林彭、余飞、张东霞:《“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

刘津慧:《天津市外来人口犯罪分析报告》,《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陆正中:《全社会都应关心“移动花朵”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第3期。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课题组:《关于上海市监狱系统外省籍服刑人员的调研报告》,《中国监狱学刊》2007年第1期。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课题组:《上海市监狱系统在押抢劫犯调研报告》,《中国监狱学刊》2007年第6期。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降低外来人员犯罪率的路径选择》,《中国监狱学刊》2007年第6期。

孙璐:《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心理原因及防控》,《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5期。

唐欢庆:《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善治》,《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5期。

魏鑫:《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及其预防对策》,《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33期。

吴鹏森:《“第二代农民工犯罪”概念辨析与解释模型》,《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邢益壮:《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透视与反思》,《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5期。

应培礼、肫宏梅:《关于农民工第二代犯罪问题的若干思考》,《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5期。

赵胜营:《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研究》,《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10期。

陈新林:《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及预防探析》,中国法院网,2008年5月15日。

蒋索、何姗姗、邹泓:《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鞠青:《中国青少年犯罪演进的定量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5期。

谢忠保:《互联网对青少年及青少年工作的影响调研报告》,《南方青少年研究》2000年第2期。

R.Merton: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38.

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9。

蔡昉(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丁金宏等:《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及其社会控制》,《人口研究》2001年第6期。

方建中:《流动人口犯罪实证研究》,《求索》2002年第6期。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黄淑瑶:《从社会支持网角度看流动人口犯罪》,《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金耀基:《关系和网络的建构:一个社会学的诠释》,《中国社会与文化》1992年第8期。

康树华(主编):《犯罪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李春玲:《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李培林:《流动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刘祖云:《社会转型与越轨行为》,《长江日报》2002年9月3日。

卢国显:《差异性态度与交往期望: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变化趋势——以北京市为例》,《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译,译林出版社,2006。

罗伯特·桑普森、约翰·劳布:《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汪明亮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潘泽泉:《社会网排斥与发展困境:基于流动农民工的经验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戚攻:《论社会转型中的“边缘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桂新、刘旖芸:《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特征及原因分析》,《人口学刊》2006年第3期。

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工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王志强:《对近年来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魏平雄主编《犯罪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杨善华:《当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钟其:《浙江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基本趋势》,《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第2期。

周振想:《青少年犯罪》,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

《60干探镪水弹现场搜证 24小时高空监察 特首:要尽快拉人》,《苹果日报》2009年5月19日。

《查掷镪弹位置 重案组重返现场发问卷缉凶》,《星岛日报》2008年12月16日。

《改革开放30年报告: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成绩显著》,国家统计局,2008。

《镪水弹空袭旺角4+6人灼伤》,《苹果日报》2008年12月14日。

《镪水狂逍遥 区会轰警方 天眼无用》,《都市日报》2010年1月21日。

《香港:“天眼”监控高空抛物》,《文汇报》2010年7月1日。

《香港铜锣湾掷镪案拘2狂徒 凭科学鉴证破案》,《香港明报》2010年1月14日。

《中“弹”5游客 获邀免费游迪园》,《文汇报》2009年6月11日。

百度百科:《唐楼》,2012,http://baike.baidu.com/view/576424.htm。

蔡楚辉:《警检获腐蚀液 录影带追线索 镪弹狂徒疑同一人》,《香港成报》2009年12月13日。

大公网:《特首:令人很气愤很伤心》,2011,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10/01/11/mw-1199594.htm。

广州日报:《香港闹市再次发生高空抛掷镪水案致30人受伤包括9名游客,落网斯文疑犯是大厦住客》,《广州日报》2010年1月11日。

郝君儿、聂晓辉、严敏慧:《学者:港九案件性质不同》,《香港文汇报》2010年1月14日。

何家骅:《铜锣湾掷镪案天眼助捕两汉》,《香港商报》2010年1月14日。

刘安安:《不涉其他掷镪案 抽丝剥茧 镪魔落案料贪玩惹祸》,《香港商报》2010年1月15日。

梅安安:《香港闹市再次发生高空抛掷镪水案 疑犯是大厦住客》,《新闻晚报》2010年1月11日。

沈卫:《江苏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金陵晚报》2012年2月27日。

太阳报:《悬红加码60万缉镪水弹狂徒》,《太阳报》2009年5月28日。

香港文汇报a:《港铜锣湾“掷镪案”疑凶落网 警方悬赏170万缉凶》,《香港文汇报》2010年1月14日。

香港文汇报b:《港“掷镪案”再三发生 油尖旺区会为“三无”厦装闸》,《香港文汇报》2010年1月12日。

作者不详a:《香港近年镪水事件》,2011,http://bbs.yuensang.com/archiver/?tid-32365。

作者不详b:《香港从大楼往下泼腐蚀性液体的案子破了没有》,201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3165149.html。

刘如媛:《修复式司法的现状与未来》,《月旦法学杂志》,2005。

罗克·华康德:《解读皮埃尔·布迪厄的“资本”——国家精英英译本引言》,郭持华、赵志义译,《文化研究》第4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夏学銮:《社区发展须摆脱管制思维》,《南方周末》2009年9月17日。

Allison Ann Payne.A Multilevel Analysis Relationships among Communal School Organization,Student Bonding,and Delinquenc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vol 45 number 4:430-431.

Bad school experiences affect juvenile delinquency.China Daily.(2004-10-25)http://www.chinadaily.com.cn/english/doc/2004-10/25/content_385464.htm.

Larry J.Siegel,Joseph J.Senna.Juvenile Delinquency. Third Edition.New York:West Publishing Company,2001:300,189-191,309.

Leena Kurki. Restorative and Community Jus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Crime and JusticeA Review of Research. vol 27.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235.

Sunghoon Roh,Tae M.Choo.Looking Inside Zone V:Testing 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 in Suburban Areas.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2008(9):1-16.

UN.Juvenile Delinquency /World Youth Report,http://www.un.org/esa/socdev/unyin/wpayjuvenile.htm.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李强:《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张国平:《校园霸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报业》2011年第6期。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Parrerson,G.R.,DeBaryshe,B.D.,& Ramsey,E.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Antisocial Behavior. American Psychologist,44,1989,pp.343-349.

Wheaton,B.,& Gotlib,I.H. Trajectories and turning points over the life course:Concepts and themes. In I.H.Gotlib,& B. Wheaton(Eds.),Stress and Adversity over the Life Course:Trajectories and Turning Point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25.

崔莹、陈昱:《计算机网络犯罪及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范跃红、顾晓慧:《浙江嘉兴特大职务犯罪46人窝案涉及金额超亿》,正义网—检察日报,2009年12月14日,转引自腾讯新闻,http://news.qq.com/a/20091214/001035.htm。

海剑:《中国高智能犯罪调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黎国智、马宝善:《犯罪行为控制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李春雷、靳高风:《犯罪预防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梁文平:《预防文化——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柳新萌:《论大众传播媒介与犯罪的传播》,《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梅传强:《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2010。

钱开胜:《盖公章交钱,权钱交易的最佳案例》,人民网强国论坛,http://www. glmj.gov.cn/news/pinglun/2008/07/0402.htm,2008年7月4日。

唐永军、邹志臣:《白领犯罪若干理论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魏平雄、张智辉等:《预防犯罪概论及白领犯罪剖析与对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小路易斯·米泽尔:《智能犯罪——遍及全球的白领犯罪与自我防范措施》,肃草、新馨、马季方译,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严励、崔晓芳、祝大安:《犯罪文化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

于滨:《经济犯罪呈现十个新动向》,《瞭望》,转引自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3/10/others271003v.html,2003年10月27日。

张蔚然:《中国一年查处上万件商业贿赂案 涉三千余公务员》,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10/01-08/2060531.shtml,2010年1月8日。

张文军:《论白领犯罪》,《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陈晓舒、徐凯:《高官贪腐录》,《财经》2010年第22期。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黄炎培:《延安归来》,载《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杰瑞米·波普:《制约腐败——构建国家廉政体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研究室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李秀峰(主编):《廉政体系的国际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林尚立:《以政党为中心:中国反腐败体系的建构及其基本框架》,《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屈学武:《论反腐败与公众参与》,载《第七届国际反贪污大会论文集》,红旗出版社,1996。

宋代祝:《政治冷漠,政治参与及公民组织的角色:韩国案例》,载《“政党联系民众的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行政学院,2010年6月11日。

吴丹红:《举报人法律保护的实证研究——从检察机关与举报人的关系切入》,http://vip.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art&gid=335583928。

谢海生:《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深层解构——一个多维视野下的范式和悖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5期。

喻中:《权力制约的中国语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袁峰:《以互联网为工具的反腐败模式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陈泽伟:《确保社会治安大局平稳》,《瞭望》2009年第2期。

胡虎林主编《流动人口法制:现状及其完善》,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李永松:《新中国社会控制思想的发展与控制模式的变迁》,《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邵道生:《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光明观察》2006年9月14日。

翟中东:《犯罪控制——动态平衡论的见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陈柏峰:《中国法律近代化历程之新叙述——评强世功的著作〈法制与治理〉》,《法律书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董磊明:《“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9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

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田先红:《乡镇司法所纠纷解决机制的变化及其原因探析》,《当代法学》2010年第5期。

朱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丁柏铨:《论网络舆情》,《新闻记者》2010年第3期。

东磊:《网络舆情的三个基本问题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冯雪:《网络群体事件和网络舆情引导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7期。

姜胜洪:《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李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马映红:《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演变机理与社会效应》,《学习月刊》2010年第4期。

史波:《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情报杂志》2010年第7期。

斯进:《从互联网舆情形成的特点谈创建立体化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技术研究与应用》2008年第8期。

田枫、彭学涛:《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危机的治理》,《观察思考》2010年第5期。

谢山河、左功叶、周黎:《网络舆情中的社会安全隐患研究》,《求实》2010年第7期。

许蓉佳:《网络群体性事件与政府舆情引导》,《唯实》2010年第7期。

喻国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特征及统计分析》,《人民论坛》2010年第11期。

周敏、王莹:《从地方网络论坛舆情生成看网络问政的新模式》,《现代传播》2010年第7期。

毕金华、周仲秋:《市场发展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戴星翼、何慧琴:《社区发育与社会生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杜赞奇:《文化、权力和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高清廉:《上海:售后公房物业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物业管理》2009年第3期。

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

石发勇:《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学海》2005年第3期。

石发勇,《业主委员会、准派系政治和基层治理》,《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孙慧民:《现代大都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与目标——关于上海城市社区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上海跨世纪社会发展问题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徐玉华、谢承蓉:《非对称信息下的政府规制与企业家寻租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6期。

杨海鹏:《业委会炒不掉的物业公司》,《南方周末》2000年5月19日。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张紧跟、庄文嘉:《非正式政治:一个草根NGO的行动策略——以广州业主委员会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为例》,《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静,《公共空间的社会基础》,载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编《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Blecher,Marc,1991,“Developmental State,Entrepreneurial Stat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form in Xinji Municipality and Guanghan County,” in Gordon White,ed.,The Road to Crisis:The Chinese State in the Era of Economic Reform,London:MacMillan,pp.265-291.

Brunn,Ole,1995,“Political Hierarchy and Private Entrepreneurship in a Chinese Neighborhood,” in Andrew G. Walder,ed.,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ai,Yongshun,2004,“Irresponsible State:Local Cadres and Image Building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Post Communist Studies and Transition Politics,20(4):20-41.

Dittmer,Lowell,1995,“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China Journal,34:1-34.

Dittmer,Lowell,and Yu-Shan Wu,1995,“The Modernization of Factionalism in Chines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47(4):467-494.

Kasza,Gregory J.1995,The Conscription Society:Administered Mass Organization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Lin,Nan,1995,“Local Market Socialism:Rural Reform in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24:301-354.

Nathan,Andrew J,1973,“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53:34-66.

Oi,Jean,1989,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Berkeley:The University California Press.

Oi,Jean,1999,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i,Jean,1989,“Social Changes in Post-Revolution China,”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15:405-422.

Pye,Lucian W.1981,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Cambridge,Mass.:Oelgeschlager,Gunn & Hain.

Pye,Lucian W.,1995,“Fac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Guanxi:Paradoxes in Chinese Administrative and Political Behaviour.” The China Journal34.

Read,Benjamin L,2000,“Revitalizing the State’s Urban Nerve Tips”,The China Quarterly,163:806-820.

Read,Benjamin L,2002,“China’s Changing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Transition towards a More Market Oriented Economy,” London:Urban Studies,vol.39.

Read,Benjamin L,2003a,State,Social Networks,and Citizens in China’s Urban Neighborhoods,PhD dissertation,The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Massachusetts.

Shi Fayong,2006,“State,Guanxi Networks and Social Capital:The Politics of Local Governance in Urban China,” PhD dissertation,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ang Wenfang and Parish,William,2000,Chinese Urban Life Under Reform:the Changing Social Contract,Cambridge,UK:New York,NY,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der,Andrew,1986,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der,Andrew,2004,“Local Developmental State and Order in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during Trans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8(2):424-447.

Walder,Andrew,ed,1995,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nk,David L,1995,Bureaucratic patronage and private business:changing networks of power in urban china.in Andrew G. Walder,ed. 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hyte,Martin. King,and Parish,William L.1984,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u,Fulong,1999,“The ‘game’ of landed-property production and capital circulation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with reference to Shanghai”,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vol.31,pp.1757-1771.

Wu,Fulong,1992,“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45(1):99-126.

Wu,Fulong,2000,“The Global and Local Dimensions of Place-making:Remaking Shanghai as a World City”,Urban Studies,37,pp.1359-1377.

Yang Kaifeng,2002,“From ‘Danwei’ Society to New Community Building,”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No1:65-82.

Zhang,Tingwei,2002,“Urban Development and a Socialist Pro-growth Coalition in Shanghai,” Urban Affairs Review,37(4):475-499.

Zheng Yongnian,2001,“Ideological Decline,the Rise of an Interests-based Social Order,and the Demise of Communism in China”,in John Wong & Zheng Yongnian,eds. The Nanxun Legacy and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e Post-Deng Era. 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Zhu Jieming,Sim Loo-Lee and Zhang Xing-Quan,2006,“Global Real Estate Investments and Local Cultural Capital in the Making of Shanghai’s New Office Locations,” Habitat International,30(3):462-481.

Zhu,Jiemin,1999,“Local growth coalition:the context and implications of China’s gradualist urban land refor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3(3):534-48.

Zhu,Jiemin,2003b,“Democratizing the Neighborhood? New Private Housing and Homeowner Self-Organization in Urba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49:31-59.

J.L.费尔南多、A.W.赫斯顿:《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非政府组织》,载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贺寨平:《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与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骆群:《社区服刑人员社会网络排斥的成因探析——以上海市为例》,《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2期。

王名:《非营利组织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张长伟:《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探析——以河南省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0期。

Cohen S.,Wills T.A. 1985,Stress,Social Support,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大涤子:《人民日报评石首事件:批评政府新闻发布语焉不详》,天涯杂谈,2009年6月24日至7月1日。

孤云:《“石首事件”在网络围观下走向极端》,天涯杂谈,2006年6月25日。

克里斯蒂安·麦茨:《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

刘国林:《参与处理石首事件的一些感言》,转引自任波《石首事件月余后官员被问责 真相仍扑朔迷离》,《时代周报》2009年7月30日。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鲁直:《石首事件:“不明真相”之殇》,天涯杂谈,2009年12月1~3日。

马克·弗里曼:《传统与对自我和文化的回忆》,载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任波:《石首事件月余后官员被问责 真相仍扑朔迷离》,《时代周报》2009年7月30日。

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转引自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维克多·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刘珩、石毅译,民族出版社,2007。

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赵玉燕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