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55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北京卷(2012~2013)图书

Annual Report on Beijing's Urban-Rural Integration(2012-2013)

SSAPID:101-5523-6978-32
ISBN:978-7-5097-4716-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2012年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延续了“十二五”良好的开局,为率先在全国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书中还结合区县案例分析,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城乡一体化蓝皮书
编 辑:王玉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Abstract

 主要编撰者简介

 皮书数据库

 中国皮书网

 城乡一体化蓝皮书编委会

 BⅠ 总报告

  B.1 2012年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

   一 城乡一体化进展

    (一)城乡经济稳步增长,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1.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

     2.农村经济基础进一步稳固,农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3.观光农业和民俗旅游优化整合,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

     4.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5.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发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6.重点沟域建设带动全市沟域经济发展

    (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1.大力实施平原造林工程

     2.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3.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建设优美乡村

    (三)统筹“7·21”特大暴雨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灾后农业生产

    (四)扩大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模,推动城乡互补发展

    (五)城乡结合部改造模式不断创新

    (六)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加速

     1.多项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或标准城乡并轨

     2.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3.农村医疗筹资水平及保障范围不断扩大

     4.多种途径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范围

    (七)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加速弥合

     1.新农村建设“五+三”工程圆满完成

     2.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维护体系初步建立

     3.农宅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4.多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基础

    (八)农村“三资”管理日益规范化

   二 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较大,生产性资金投入不足

    2.城乡收入差距仍处于拉锯状态

    3.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4.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5.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6.公共服务均等化仍显不足

   三 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展望

    1.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效应将逐渐释放

    2.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将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工作任务

    3.农村综合改革将进入攻坚期,继续加大城乡一体化领域的创新力度

    4.稳健推进郊区城镇化进程

    5.激发农民发展活力

    6.城乡一体化政策应具有良好的连续性

 BⅡ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B.2 北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积极的城镇化战略

   一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

    (一)什么是城乡一体化?

    (二)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四)城乡失调的现状

   二 北京城乡一体化的判断

    (一)北京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城镇化的高级阶段

    (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是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之一,但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三)发展不平衡是当前北京城乡发展的首要问题,北京今后城镇化的实现途径需要从集中转为分散

   三 实施更积极的城乡一体化战略

    (一)北京城乡一体化新阶段的战略选择

    (二)北京城乡一体化新阶段的具体思路

    (三)北京城乡一体化新阶段的实现途径

     1.多渠道解决农民就业

     2.加快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抓住发展机遇,提高乡村的发展质量

  B.3 北京市区县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及比较

   一 2011年北京市区县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结果

   二 纵向比较

   三 结论与建议

    (一)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发展资本深化型农业

    (三)发展科技农业,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

    (四)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B.4 新机场建设背景下北京南中轴区域发展研究

   一 南中轴区域的发展态势及存在问题

    (一)南中轴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1.区域发展缺乏亮点

     2.产业发展尚欠高端

    (二)南中轴区域借力新机场发展已成为可能

     1.综合交通的完善将缩短南中轴区域与新机场的时间距离

     2.“城南行动”将融合南中轴区域与新机场的发展空间

    (三)北京新机场建设为南中轴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

     1.新机场的建设将为南中轴区域带来全新的城市功能

     2.新机场的建设将为南中轴区域带来全新的产业形态

     3.新机场的建设将为南中轴区域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

   二 南中轴区域的发展战略

    (一)产业发展战略

     1.严格控制和淘汰低端产业

     2.增强时尚创意产业支撑能力

     3.拓展总部经济发展

     4.创建高端商贸中心

     5.打造丰台国际会展品牌

     6.培育生态休闲产业

    (二)区域协调战略

     1.南中轴区域内各利益主体的协调发展

     2.与传统中轴及北中轴区域的协调发展

     3.与大兴新航城的协调发展

     4.与北京其他功能分区的协调发展

    (三)品牌构筑战略

     1.全面实施品牌战略

     2.培育一批品牌企业

     3.打造一批品牌项目

    (四)国际发展战略

     1.产业高端化

     2.人才全球化

     3.品牌国际化

     4.科技创新化

     5.配套设施国际化

     6.服务人性化

     7.文化国际化

    (五)设施配套战略

     1.完善教育文化及体育娱乐设施配套

     2.构建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3.营造优越宜居环境,建设高品位商业设施

   三 南中轴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争取北京市政府支持,将南中轴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

    (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际高端要素集聚

     1.加强项目落地支持

     2.解决企业职工住房问题

     3.支持企业人才引进

     4.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5.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三)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四)设立专项资金,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B.5 丰台区适度人口容量研究

   一 丰台区人口承载力的基本形势和问题

    (一)人口发展面临总量急增与结构失调的双重压力

     1.外来人口驱动下的人口总量控制压力大

     2.少子化与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重

     3.人口素质明显提升,高端人才引进仍需加大力度

    (二)经济产业转型进入攻坚阶段,效率提升日显紧迫

     1.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但赶超发展任务依然严峻

     2.高端产业发展进入机遇期,低端产业升级日显紧迫

    (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1.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与城六区差距仍然较大

     2.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剧了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

    (四)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未来将有较大改观

     1.基础设施发展不足,制约城市环境与居民生活水平提升

     2.未来10年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将显著增强

    (五)自然资源潜力有限,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1.水资源极度匮乏,地下水超采严重

     2.新增建设用地有限,集约挖潜将成主导

     3.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 丰台区人口承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人口总量控制,完善人口管理与服务

     1.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2.强化落实“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

     3.创新人口调控理念,完善人口调控机制

     4.加强人口服务,优化人口素质结构

    (二)加快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1.发展高端产业与新型经济,促进增长方式转型

     2.加快低端产业转移升级,减少低端从业人员规模

     3.优化经济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人口空间分布合理化

    (三)完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2.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

    (四)提升资源利用水平

     1.推进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

     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B.6 朝阳区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研究

   一 朝阳区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情况

   二 朝阳区绿化隔离地区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地”的问题

    (二)“人”的问题

    (三)“统筹”问题

    (四)“遗留”问题

   三 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快审批步伐

    (三)难点问题突破

    (四)加快体制创新

  B.7 海淀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研究

   一 “三山五园”地区基本概况

    (一)山形水系独特,巧夺天工

    (二)皇家园林荟萃,气势恢宏

    (三)历史地位显赫,名噪京华

    (四)文化遗产丰富,世所罕见

    (五)人文资源丰富,名人辈出

   二 “三山五园”地区开发建设现状

    (一)逐步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力度

    (二)全面启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开展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四)大力开发科教文化旅游项目

   三 “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系统规划阙如

    (二)管理体制不畅

    (三)环境整治成本高昂

    (四)高端旅游产业发展滞后

    (五)文物保护亟待加强

   四 “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的总体设想

    (一)明确景区功能定位

    (二)完善景区建设思路

    (三)优化景区空间布局

    (四)把握景区建设原则

   五 “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聚焦各项政策,加快制定规划

    (二)完善组织机构,加强统筹协调

    (三)优化产业布局,打造高端产业链条

    (四)加快整治改造,提升区域形象

    (五)珍视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

  B.8 关于建设“县景合一”国际旅游休闲名区的研究

   一 建设“县景合一”国际旅游休闲名区的内涵及意义

   二 建设“县景合一”国际旅游休闲名区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1.自然资源丰富

     2.人文资源深厚

     3.生态资源优良

     4.实践基础较好

    (二)劣势(Weaknesses)分析

     1.设施服务不足

     2.品牌建设滞后

     3.人口土地制约

     4.景观开发欠缺

    (三)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四)威胁(Threats)分析

     1.外部竞争日趋激烈

     2.自有财力薄弱

     3.相关政策扶持不够

     4.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三 建设“县景合一”国际旅游休闲名区的思路和任务

    (一)总体思路

    (二)基本原则

    (三)目标任务

   四 “县景合一”国际旅游休闲名区的实现路径

    (一)规划拉动

    (二)产业带动

    (三)机制联动

    (四)大事推动

    (五)社会发动

 BⅢ 产业发展

  B.9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北京文化产业空间整合研究*

   一 文化产业空间现状特点

    (一)城乡文化旅游

     1.城市文化旅游业

     2.乡村文化旅游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

     1.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区

     2.北京市文化产业集聚区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

     1.现代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张力较小

     2.城乡之间文化产业吸引力不均衡

     3.城市传统文化资源亟待整合“提纯”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未能结合当地特色

     1.文化产业园区缺少人才后续发展乏力

     2.产业园区当地民俗文化资源规划缺位

     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彼此之间竞争激烈

     4.商业利益与核心竞争力难以维系平衡

     5.文化产业园区开发未能融入当地环境

   三 问题形成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文化旅游产业问题成因分析

     1.城乡一体化关注视角被忽视

     2.城乡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同

     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不足

    (二)文化创意产业问题成因分析

     1.城乡文化特色资源挖掘力度不足

     2.高端人才引进策略未能明确阐释

     3.产业园区联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4.文化产业园区总体定位同质化严重

     5.产业园区的文化资源发挥作用不够

   四 对策与建议

    (一)整合城乡文化关系促进城乡文化相互作用

    (二)利用新兴媒体加强城乡文化旅游宣传效率

    (三)出台相关措施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

    (四)完善政策优化园区周边环境以及配套服务

    (五)突出产业园区培育重点提升产业联动效应

    (六)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创新园区发展模式

    (七)关注当地农民切身利益保证园区持续发展

    (八)提高群众参与度,积极扩大产业园区影响力

  B.10 北京都市农业2012年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

   一 引言

   二 2012年北京都市农业发展总体情况

    (一)北京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增长,但构成发生显著变化,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

    (二)传统农业生产规模总体收缩

    (三)北京市的都市农业凸显其生态功能

    (四)休闲农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都市农业的生活功能进一步增强

    (五)北京市都市农业空间发展呈圈层布局

    (六)通过农业区域合作补充都市农业的生产能力不足,保障供应“菜篮子”

    (七)农业园区为都市农业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且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

   三 2012年北京都市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严重的水土资源短缺制约都市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阶段

    (三)都市农业缺少区域性总体规划的指导和控制,空间发展混乱

    (四)投融资渠道不畅通

    (五)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育水平低

   四 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一)发展节水农业,或者通过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对水土资源的匮乏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性都市农业总体规划,将都市农业发展纳入城市规划

    (三)完善农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四)加快产业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的引导

  B.11 关于加快东城区文化经济发展的研究

   一 文化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二 东城区发展文化经济的时代视野

    (一)发展文化经济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文化经济是落实东城区20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实现区域差异化发展的强大引擎

    (三)发展文化经济是传承文化、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三 东城区文化经济发展现状

    (一)文化资源品级高、数量多、种类全,但整合利用力度仍需加大

    (二)文化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对区域经济贡献度仍需提升

    (三)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但产业集聚效应、协调联动发展仍有待增强

    (四)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但政策环境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 加快东城区文化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抢抓机遇,明确战略目标,着力打造文化经济新引擎

    (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着力推动文化经济融合发展

    (三)彰显产业特色,建设“三个中心”,着力推动文化经济高端发展

    (四)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释放文化消费潜力,为文化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五)搭建服务平台,优化文化经济发展环境

    (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B.12 城乡统筹发展北京市养老服务产业

   一 北京市养老服务产业需求背景分析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二)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三)城市老人居住方式及其存在问题

     1.与子女同住

     2.住养老机构

     3.单独居住

    (四)养老服务机构需求上升

   二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需求调查分析

    (一)调查实施情况

    (二)北京市老年人主体特征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

     2.健康状况分析

     3.消费水平分析

    (三)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分析

     1.养老方式偏好

     2.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分析

     3.不选择机构养老原因分析

     4.家人赞成情况分析

    (四)老年公寓区位偏好分析

     1.位置偏好分析

     2.出行时间分析

     3.影响选择因素分析

    (五)老年公寓产品偏好分析

     1.房间类型分析

     2.居住面积分析

     3.卫生条件分析

     4.公共活动空间分析

    (六)老年公寓价格偏好分析

   三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一)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总体情况分析

    (二)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档次分析

    (三)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分布情况

    (四)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的收费情况

   四 北京市养老服务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养老机构总量少,养老服务缺口大

    (二)养老服务机构总体档次不高

    (三)养老服务机构空间分布均衡但矛盾突出

    (四)养老服务费用没有拉开档次

    (五)幽静的环境与城市配套难以兼顾

   五 北京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以城乡统筹的思路指导养老机构建设

    (二)由内向外调整养老机构布局,拉大服务档次

    (三)改善外围区域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

    (四)与医疗机构合作共建养老服务机构

  B.13 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对城乡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二 昌平、怀柔以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实践

    (一)通过发动群众参与创意活动提升整体文化素质

    (二)通过进行各类培训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三)提升环境质量

   三 昌平、怀柔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特点

    (一)以龙头产业带动特色产业集聚

    (二)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

    (三)与高校合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提升

     1.昌平区:高校参与经济文化发展

     2.怀柔区:与高校合作实现特色产业集聚

   四 昌平、怀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市场化程度有限

    2.资金不足

    3.人才匮乏

    4.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BⅣ 公共服务

  B.14 关于提升北京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的研究

   一 公共交通发展情况

    (一)制定落实保障政策

    (二)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三)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深挖轨道交通潜力

    (四)优化地面公交线网,提高运行速度

    (五)更新公交地铁车辆,改善乘车环境

    (六)加快枢纽场站建设,方便市民换乘

    (七)实施公益性低票价政策

    (八)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九)提升公共交通科技水平

   二 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不足

   三 提升北京公共交通服务能力的建议

    (一)思路和目标

    (二)重点工作内容

     1.构建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网络

     2.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网结构

     3.加快枢纽场站建设

     4.改善公共交通接驳换乘

     5.加强公共交通科技建设

     6.推进公共交通精细化管理

  B.15 努力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突破

   一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服务首都科学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二)积极主动服务,推进社会民生建设

    (三)加快市场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 提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需要破解的难题

   三 推动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四 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需要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联动落实责任,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格局

    (二)加强引导政策激励,实现首都国土资源利用高效率

    (三)加强服务严格执法,形成依法依规用地新局面

  B.16 北京农业科技支撑作用研究*

   一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动北京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一)科技进步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以科技为先导,北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攀升

     2.以科技为支撑,北京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质的转变

     3.以科技为保障,北京农业管理水平得到显著加强

    (二)科技进步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服务宜居城市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农业科技的生态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2.农业科技的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3.农业科技的信息传播功能逐步凸显

    (三)科技进步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保持领先

     2.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作用明显

     3.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得到强化

   二 破解北京农业发展难题必须依靠科技支撑

    (一)破解北京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二)破解北京农业成本效益约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必须依靠科技支撑

    (三)破解北京农业体制机制约束,提高农业辐射带动作用,必须依靠科技支撑

   三 加快构建首都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一)进一步突出农业科技的公益性质,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

    (二)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为依托,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

    (三)坚持农业科技的产业需求导向,推动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

    (四)建设高水平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

    (五)创新农业科技投融资机制,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强度

  B.17 东城平房区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研究

   一 平房区住房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和问题

     1.旧平房总量

     2.房屋质量

     3.分布情况

     4.居住状况

    (二)原因分析

     1.历史欠账太多,房屋修缮资金严重不足

     2.统筹协调不畅,规划落实不到位

     3.合适安置房源少,人口疏解困难

   二 意义、原则、方法及对策

    (一)意义

    (二)原则

     1.与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2.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原则

     3.与人口疏解相结合的原则

     4.与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原则

     5.与多渠道筹资共建的原则

    (三)方法

     1.人口疏解改善法

     2.文物与名人故居修缮带动法

     3.区域就近异地安置法

     4.市政建设带动修缮法

     5.危改项目带动法

     6.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法

    (三)对策建议

     1.推动设立历史文化保护“文化生态”补偿机制

     2.整合各类专项资金集中使用

     3.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

     4.完善郊区安置地各项设施建设

  B.18 进一步完善首都城市管理体制研究

   一 近年来北京市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变迁

    (一)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连续召开了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

    (二)健全完善首都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

    (三)推进城市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进程

    (四)理顺市与区县职能部门的关系

    (五)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二 北京城市管理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对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城市管理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现有城市管理体制无力应对世界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三)城市管理仍以行政手段为主,城市管理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市民自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还不畅通,城市管理成本较高

   三 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议

    (一)按照世界城市建设的要求,更新城市管理理念

    (二)按照世界城市的要求,重构北京市的政府管理体制

     1.整合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决策职能,组建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城市管理的宏观决策

     2.将现有的城市管理职能部门改造为行业执法部门,负责专业性执法工作

     3.夯实城市管理基础,将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城市管理要经济效益

    (四)转变城市管理方式,实行依法治市

    (五)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机制

 BⅤ 新农村建设

  B.19 2012年北京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一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

    (一)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结构进一步调整

    (二)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结构趋向城镇化

    (三)郊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扎实推进

    (四)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二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

   三 对策建议

  B.20 向世界城市迈进的北京农村发展趋势

   一 农村城镇化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二 传统农村要融入城镇体系的不同层次

   三 农村城镇化转型有两种基本形态

   四 城镇化转型要与产业园区建设一体化联动

   五 两种社区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

   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两个途径

   七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和体制支撑

  B.21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基础条件

    (一)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增长迅猛

    (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得到巩固

    (三)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五)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方式不断创新

   二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基本类型

    (一)存量资产量化型

     1.资产股权量化

     2.人员界定

     3.法人治理结构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型

     1.资产股权量化

     2.人员界定

     3.法人治理结构

    (三)林权量化型

   三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法制化滞后导致集体经济功能定位不清晰

    (二)集体经济运行效率偏低

     1.专业合作社实力偏弱,规模偏小

     2.集体经济发展失衡、分散,缺乏有效整合

     3.经营效益偏低

    (三)集体经济发展面临三重体制障碍

     1.城乡之间的二元土地制度障碍

     2.村自为战的封闭体制障碍

     3.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微观制度障碍

   四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有效实现形式的政策建议

    (一)突破村庄社区产权的封闭结构

    (二)把股权管理列入深化农村产权改革的重要工作

    (三)改善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四)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应根据区位差异分类推进

    (五)以盘活集体建设用地为重点完善城乡一体的土地要素市场体系

  B.22 北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统筹利用情况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不高

    (二)农村集体产业用地集中统筹不够

     1.村级组织统筹利用占据主导位置

     2.乡镇统筹规划利用规模快速增加

     3.区县重大项目统筹利用开始出现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行为混乱

    (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监管处置困难

   二 影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定位不够明确,违法违规占地大量存在,监督管理困难很大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隐形流转普遍存在,集中统筹成本增加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财产权利不够明晰,农民长远利益缺乏保障,土地利用短期行为比较突出

   三 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赋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完整的财产权利,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土地集中利用

    (二)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功能属性,大力提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统筹规划水平

    (三)大力加强农村土地用途管理,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加快流转

    (四)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类管理,推动规模利用,引导城乡产业高端发展

  B.23 北京市郊区“农民上楼”现象研究*

   一 研究背景与方案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案

     1.主要内容

     2.研究方法

   二 北京郊区“农民上楼”现状分析

    (一)保留耕地及农民获补偿情况

    (二)宅基地置换过程

    (三)就业安置情况

    (四)社会保障情况

    (五)消费状况

    (六)未来预期调查

   三 “农民上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民补偿不到位,房屋置换不公平

    (二)置换房屋产权性质不统一,房屋产权归属不明晰

    (三)上楼后家庭生活成本明显增加,对生活现状满意度一般

    (四)就业服务作用不明显,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四 完善“农民上楼”政策建议

    (一)加速产权制度改革

     1.规范相关法律,明确土地产权主体

     2.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统一城乡土地市场

    (二)提高置换补偿标准

     1.重视土地市场经济作用,弱化政府定价权力

     2.增加补偿项目,确保补偿落实到位

    (三)创新经营主体制度

    (四)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1.农民集体自身接管小区物业管理工作

     2.成立社区就业培训中心

     3.建立低收入家庭保障体制

  B.24 北京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 引言

   二 被调查三镇的基本情况

   三 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和特点

    (一)农民的身份特征

     1.文化程度

     2.职业分化

    (二)农民基本生活习惯特征

     1.月均消费

     2.服装偏好

     3.饮食结构偏好与聚餐

     4.居住条件与交通状况

    (三)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分析

     1.业余文化活动

     2.组织性文化娱乐

     3.看电视内容

     4.阅读习惯

     5.互联网的了解

     6.文化公共设施

    (四)农民当前的社会心理

   四 结论

    (一)受教育程度低,农村文化人才匮乏

    (二)农民观念中时尚与趋同并存

    (三)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活动空间闭塞

    (四)文化娱乐设施不健全,利用率低

    (五)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正在逐步减弱,乡土文化气息渐淡

    (六)社会心理文化尚侧重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B.25 关于大兴区魏善庄镇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一 魏善庄镇基本情况

   二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主要做法

   三 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现代农业园区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

    (二)现代农业园区提升了农业的功能价值

    (三)现代农业园区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四)现代农业园区支撑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四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高水平规划布局,确保现代农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

    (二)整合和完善相关政策,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加强培训指导,提高现代农业园区经营管理水平

    (四)加强资源统筹,推动现代农业园区与城镇化发展互促共进

 摘要

 城乡一体化蓝皮书·北京卷编辑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2012年,北京市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延续了“十二五”良好的开局,为率先在全国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2012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3亿元,增长3.2%,第一产业的投资增长高于第二、第三产业。全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扩大对农村、农业的投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476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2%,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四年快于城镇居民。在农村经济领域,北京加快推进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的项目开工建设。沟域建设在京郊山区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成为北京山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环境建设方面,大力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绿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6%。北京积极应对,迅速跟进,取得了“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工作的重大胜利。在综合改革方面,经过艰苦努力,北京市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改造基本完成,与此同时适时推进了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探索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新途径。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加速弥合,累计投入资金213亿元,新农村建设“5+3”工程圆满完成。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维护体系初步建立,农宅改造工程亦顺利推进。2012年北京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加速,多项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或标准城乡并轨,在全国率先实现养老保障城乡统筹和制度全覆盖,农村医疗筹资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在集体经济领域,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农村“三资”)的监督和管理也日益规范化。与此同时,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制约着城乡互动和良性循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较大,生产性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收入差距仍处于拉锯状态,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但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仍不断拉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仍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仍显不足,在享受医疗服务、金融服务、义务教育产品方面,城乡间仍存在便利性、可获得性上的较大差异。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切实加以解决。展望未来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效应将逐渐释放。随着农村综合改革进入攻坚期,需继续加大城乡一体化领域的创新力度,同时应注意使城乡一体化政策具有连续性。为此应激发农民发展活力,稳健推进郊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程必定:《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期。

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刘玉:《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区域特性与矛盾差异》,《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2期。

盛广耀:《中国城市化模式的转变与反思》,《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

王树春、王玉婧、刘学敏:《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

张敦富、孙久文:《中国区域城市化道路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北京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与思考2009》,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蒋和平、卢江勇:《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期。

李永进、张士运:《北京现代化报告2009——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袁蕾:《北京市区县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研究》,《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北京卷(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周伟:《对世界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发展规律的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2010。

刘临安、刘致韵:《伦敦:成为世界城市的概要史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第27卷第1期。

沈金箴:《东京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北京的启示》,《经济地理》2003年第23卷第4期。

沈金箴、周一星:《世界城市的含义及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城市问题》2003年第3期。

张晨光等:《纽约城市产业转型及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启示》,《投资北京》2011年第9期。

诸大建:《面向都市经济增长的创意产业发展——以伦敦、纽约为例》,《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宋伟、杨卡:《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地理科学》2006年第6期。

沈丹阳:《临空经济区入区企业遴选评价研究》,中国民航大学,2009。

《顺义区关于进一步优化临空经济区发展政策环境的若干意见》(顺政发〔2011〕40号)2011年10月21日。

《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

《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8月。

《北京市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2010年10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2011年4月。

徐琳瑜、杨志峰:《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张影轩:《生态城市的概念、原理与规划方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席玮:《中国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的人口承载力分析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李听:《深圳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海天出版社,2010。

汪诚文:《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及其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谢高地:《中国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

刘广俊:《北京市人口承载力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黄传岭:《区域发展中的人口承载力和适度人口分析——以仪征市为例》,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段玉厂:《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的新问题及其治理》,《西北人口》2011年第4期。

肖周燕、刘文、苏杨:《从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看人口承载力》,《红旗文稿》2011年第6期。

蔡莉、穆光宗:《人口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量化》,《人口学刊》2008年第5期。

陈图深、童玉芬、曾序春、李德玉:《深圳市人口承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西北人口》2008年第3期。

童玉芬、齐明珠:《制约北京市人口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问题与对策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李振福:《城市交通系统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陈仲常、马红旗、谢小丽:《人口承载力预警系统研究》,《西北人口》2011年第4期。

陈正:《陕西省人口承载力与适度人口定量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第11期。

张英飒:《人口承载力的理论内涵与测算方法》,《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徐琳瑜、杨志峰、毛显强:《城市适度人口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朱农、曾昭俊:《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李丽萍:《丰台区人口状况调研报告》,丰台区2010年调研报告。

杨浚:《丰台区建设用地资源整合与功能定位研究》,丰台区规划局2011年调研报告。

冯晓光:《丰台区教育事业发展研究调研报告》,丰台区教育局2011年调研报告。

《丰台区人口监测预警研究》,丰台区政研室2012年调研报告。

《丰台区市政基础设施实施建设规划》,丰台区规划局2012年规划课题成果。

《关于土地资源与人口承载规模的关系研究》,丰台区国土资源分局课题成果。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延庆县人民政府:《延庆新城规划(2005~2020)》。

延庆县旅游委:《延庆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王力丁、王鸿春:《北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同心出版社,2012。

郭光磊:《城与乡在博弈中共享繁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胡兆量:《文化资源论》,《城市问题》2006年第4期,第2~7页。

米子川:《文化资源的时间价值评价》,《开发研究》2004年第5期,第25~28页。

首都旅游协调与区域合作处:《2012年北京旅游业概况》,http://www.bjta.gov.cn/xxgk/tjxx/356494.htm。

梅亮:《论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以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为例》,《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20~24页。

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分类》,2006年4月,http://www.bjww.gov.cn/2006/4-29/15824.html。

张中江:《各地迎国际博物馆日 单霁翔解读现代博物馆关键》,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5-18/3897152.shtml,2012年5月18日。

杨汛:《北京旅游上半年总收入达到1576.9亿元 同比增长11%》,《北京日报》2012年8月12日,http://zhengwu.beijing.gov.cn/tjxx/tjsj/t1236764.htm。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jdsj/2012/201301/t20130129_243011.htm。

《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产发〔2003〕38号文件)。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刘牧雨、李建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定位》,《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9~22页。

姜凯:《北京郊区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5期,第27~29页。

曹淑艳:《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视角》,《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第105~112页。

邓丽丽:《北京动漫产业能否做大做强》,《北京观察》2011年第8期,第15~17页。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2年11月。

范玉刚:《以新观念新思维引导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第72~75页。

北京青年报:《北京市将建19个文创产业功能区》,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3-01/28/c_124286672.htm,2013-01-28。

海子:《北京动漫产业园区分布地图》,《民间文化(中国文化产业)》2007年第9期。

张建、张学飞、赵之枫:《京郊原生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第1期,第108~112页。

林梅:《文化集聚力量——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运行特点素描》,《数据》2010年第11期,第8~9页。

吴艳:《论对那达慕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第2期,第110~113页。

杜姗姗、韩非:《都市农业:应对城市化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1年第3(3)期,第280~287页。

刘盛和:《都市农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见《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韩非:《基于都市农业的村镇发展模式与空间重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论文,2010。

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0。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3-01-22,http://www.bjstats. gov.cn/sjjd/jjxs/201301/t20130121_242375.htm。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璐羽、孙晓圣、李红:《发展北京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议》,《科技导报》2012年第30(26)期,第11页。

《北京今年将新增外埠供京蔬菜基地4万亩》,《京华时报》2013年2月20日,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3-02/20/c_114732540.htm。

邱为铎:《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缓解水土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灌溉技术创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灌溉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12。

李雪妍、孟斌:《京津冀北区域养老住宅产业发展新思路》,《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12期。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EB/OL],http://www.bjghw.gov.cn/web/static/articles/catalog_233/article_4627/4627.html,2005年4月。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第四次交通综合调查》,2012年7月。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EB/OL],2012年7月,http://zhengwu.beijing.gov.cn/ghxx/sewgh/t1237237. htm。

北京市政府:《“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2009。

北京市农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介绍及下一步发展思路》,2011。

北京市农业局:《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规划(2009~2012年)》,2009。

孔祥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和基本框架》,《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北京市科委:《科技部—北京市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方案》,2010。

《北京市领导在全市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2010,2011。

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2006。

东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东城区以“住宅”为载体人口规模预测研究》,2011年4月。

东城区名城保护办公室:《以人口疏解为例——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新模式调研报告》,2011年11月。

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

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2030年)》,2011年1月。

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城市管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出版社,2002。

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重点调查研究课题汇编》,北京市委研究室,2006~2011。

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调查研究关注成果汇编》,北京市委研究室,2006~2011。

王敬波:《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研究出版社,2011。

杨立勋:《世界先进城市管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刘林、刘承水:《城市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饶会林:《中国城市管理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尤建新:《城市定义的发展》,《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纪晓岚:《试论认识城市本质定义的重要意义》,《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2期。

马怀德、王柱国:《城管执法的问题与挑战——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05年1月。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北京日报》2008年12月30日。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北京卷编辑部:《北京(上、下)》,北京出版社,2010年1月。

张文茂等:《城镇化与社会转型》,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4月。

林子力:《经济理论研究的若干方法问题》,《红旗》1979年第12期。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

厉以宁:《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

吴敬琏:《经济改革问题探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

黄中廷、陈涛:《从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的变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黄中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新华出版社,2007。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9。

北京市国土局:《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2011。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广州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实施办法》,2009。

北京市农委:《北京市城乡结合部重点村产业发展问题研究》,2011。

丰台区政府:《丰台区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研究》,2011。

西红门镇政府:《西红门镇城乡结合部整体改造试点用地工作汇报》,2012。

北京市国土局:《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2009。

程世勇:《北京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海淀区北部办:《海淀北部地区乡镇产业用地开发模式研究》,2012。

杨魏欣:《“宅基地换房”问题与对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4期。

张若翔:《浅析“农村宅基地换房”促进小城镇建设》,《现代商业》2007年第17期。

向勇:《宅基地换房经营主体制度创新探讨》,《嘉兴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北京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第11页。

吴学丽:《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转型》,《理论学刊》2009年第6期。

王志芹:《关于农村青年农村文化生活状况的反思》,《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报》1994年第4期。

周利琼:《忠县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和思考》,《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第5期。

林少雄:《中国服饰文化的深层意蕴》,《复旦学报》1997年第3期。

魏晶:《新型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诉求——以苏州市为例》,《改革与开》2010年第9期。

张友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改革与创新》2010年第2期。

姜美珍、吕剑红等《广东农村社区农民文化生活及文化需求的调查与思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寒柳,惊堂木等:《广阔天地谁领潮头——农村文化生活现状扫描》,《人民政坛》1995年第5期。

郑杭生:《社会学概念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张互桂:《家庭角色认知变化看当今农村妇女地位变迁》,《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7期。

〔美〕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

闵庆文,孙业红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经济地理》2007年第5期。

蔡志刚:《现代化视角下我国农民公民意识问题探析》,《前沿》2010年第10期。

孙庆忠:《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江海学刊》2009年第4期。

沈毅:《“仁”“义”“礼”的日常实践:“关系”“人情”与“面子”》,《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袁银川:《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武汉出版社,2008年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郭光磊主编《城与乡 在博弈中共享繁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北京市大兴区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大兴区“十二五”时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

黄修杰、何淑群等:《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综述》,《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7期。

简 介:本书从理论研究、政策实践、实际成效等方面对北京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在借鉴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狭义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2012年北京狭义城乡一体化进程做了动态监测与评价。同时,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了北京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

作者: 张英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简 介:本书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题,围绕杭州都市圈的建设发展,从杭州都市圈整体、城市和专业领域三个层面反映所在区域或领域新型城镇化的前沿信息,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和不足,研判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为杭州都市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可供决策参考的对策性建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