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59

中国研究2012年春季卷总第15期图书

CHINA STUDIES No.15

SSAPID:101-5521-2035-16
ISBN:978-7-5097-4331-7
DOI:
ISSN:

[内容简介]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周晓虹 谢曙光
编 辑:刘芳;崔晓璇;秦静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编委会

 特约文稿

  主持人语

  孙本文对中国社会学巨大贡献的再认识*

   一 构建综合性的理论体系,代表早期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高成就

   二 多方为社会学立法,对早期社会学学科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三 致力推动社会发展进步,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学的学科精神

  孙本文与“社会学学院派”*

   一 文化综合学派

   二 人口学派

   三 农村社会学研究

   四 优生学研究

  心理学派、文化学派,还是综合学派?

   一 关于孙本文社会学取向的不同说法

   二 心理社会学派:孙本文社会学思想的起点

   三 走向文化社会学派:孙本文社会学取向的第一次演变

   四 走向综合社会学派:孙本文社会学思想的再演变

   五 结语

  孙本文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学*

   一 从踌躇登场到仓促退场:历史的馈赠与剥夺

   二 文化决定论与心理还原主义的综合学派

   三 中国社会学的建设者与评论人

   四 从社会学建设走向社会建设

   五 创建一种中国化的社会学体系

 主题研讨:孙本文与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命运

  近代社会学泰斗:孙本文先生

   一 孙本文先生是中国近代社会学发展时期的统帅大家

   二 孙本文先生与《社会学原理》

   三 孙本文先生与《现代中国社会问题》

   四 孙本文先生与《社会心理学》

   五 孙本文先生与《当代中国社会学》

  孙本文与中国社会学社

  孙本文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

   一 如日中天——孙本文在中央大学社会学系的地位

   二 勤于耕作——中大社会学课程、专业设置

   三 以身作则——社会学系师生的管理

   四 多声部视角——档案的频道

  开山声远源流长:孙本文与社会学的中国化*

   一 “社会学中国化”议题的提出

   二 孙本文对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探索

   三 孙本文对社会学中国化的实践探索

   四 简短的总结与讨论

  孙本文的社会建设理论及当代启示

   一 孙本文先生与社会学

    1.生平著述

    2.学术流派

    3.社会学的本土化

   二 孙本文先生的社会建设理论

    1.社会建设的涵义

    2.社会建设的目标

    3.社会建设的实现

   三 孙本文先生社会建设理论的当代启示

    1.增进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

    2.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3.坚定社会建设的信念

   四 当前社会建设研究的新成果

    1.社会建设的新内涵

    2.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3.社会建设的新路径

  孙本文的文化建设论述与中国现代化

   一 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文化建设论

   二 理性、自主的文化建设论

   三 民族主义的文化建设论

   四 孙氏文化建设论的文化规定性

   五 余论

  孙本文的文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一 文化的维度

   二 文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学术论文

  导找中国社会的“自性”*

   一 研究视角和分析路径

    (一)以“西方社会”为镜

    (二)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两段论”

    (三)“群学理路”

    (四)问题取向

   二 对“中国社会构成原理”的几点分析

    (一)家族

    (二)公私

    (三)家国

    (四)治乱

   三 几点评价

  早期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制度变迁*

   一 概念界定与文献介绍

   二 从“体”到“用”:学科制度结构变迁

    (一)实用性的过度强调和方法训练的缺失

    (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逐渐减少

    (三)50年代以后意识形态类课程显著加强

   三 从“社会学系”到“社会系”:学科制度精神的变迁

  “门户私计”的社会逻辑*

   一 门阀制度下的社会阶级

   二 门阀制度形成的社会机制

   三 家族势力的历史沉浮

   四 门阀化倾向的潜伏与彰显

   五 结语

  重新认识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学中的地位*

   一 重视文化研究的中国社会学传统

   二 淡化文化研究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三 重新认识文化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和弦与变奏:孙本文文化社会学与黄文山文化学之比较

   一 轨迹相似的求学之路

   二 中大的合奏

   三 文化科学上的变奏

   四 天各一方的文化学者

  乔启明的中国农村研究及其开创意义*

   一 生平事略:学术历程和乡村建设实践

   二 寻求人地关系和租佃关系的协调

   三 共同的生活和事业:乡村社会研究

   四 乡村组织研究:为什么是“农会”?

   五 乔启明的学术贡献及其当下意义

  卫惠林民国时期思想研究

   一 无政府主义

   二 创建中国民族学

    1.介绍国外民族学

    2.创建中国民族学会和期刊

    3.边疆研究

   三 边疆研究与边疆建设

    (一)边疆、边疆问题和边疆建设

    (二)边疆文化建设思想

     1.研究在先,建设在后

     2.边疆文化区站制度

     3.教育是建设的关键

   四 边疆研究与民族学的关系

    (一)1938年前的中国民族学特征

    (二)边疆研究与民族学的关系

     1.人类学应用化的边疆研究不完全等同于民族学

     2.边疆研究是民族学的延伸——“抗战民族学”

   五 结语

 稿约

 发刊词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费孝通,1984,《中国社会学的成长》,北京:《社会学研究》第7期。

刘洪英,1998,《孙本文对社会学中国化的贡献》,徐州:《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孙本文,1936,《关于社会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上海:《社会学刊》第5卷第1期。

孙本文,1945,《社会学的观点》,《社会建设》第1卷第3期。

孙本文,1948,《当代中国社会学》,南京:胜利出版公司。

孙世光,2007,《我的父亲孙本文》,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xuejierenwu/sunbenwen/2007-03-24/628.html。

郑杭生、李迎生,1999,《中国早期社会学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南京:《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郑杭生、李迎生,2000,《中国社会学史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达,1929,《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

陈达,1934,《人口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

陈达,1938,《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上海:商务印书馆。

韩明谟,1987,《中国社会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柯象峰,1935,《中国贫穷问题》,南京:正中书局。

潘光旦,1928,《优生概论》,上海:新月书店。

潘光旦,1929,《中国之家庭问题》,上海:新月书店。

潘光旦,1935,《近代苏州的人才》,北京:国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第一卷第一期单行本。

潘光旦,1937,《人文史观》,上海:商务印书馆。

潘光旦,1941,《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重庆:商务印书馆。

潘光旦,1949,《优生原理》,上海:观察社。

潘光旦,1991/1937,《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上海:上海书店。

孙本文,1935,《社会学原理》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

吴泽霖,1930,《社会制约》,上海:世界书局。

许仕廉,1934,《人口论纲要》,上海:中华书局。

严景耀,1986/1934,《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吴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言心哲,1935,《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分析》,上海:商务印书馆。

言心哲,1944,《现代社会事业》,重庆:商务印书馆。

杨开道,1930,《农村自治》,上海:世界书局。

杨开道,1937,《中国乡约制度》,济宁:山东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

陈定闳,2012/1992,《孙本文研究》,载《孙本文文集》第10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胡炼钢,2010,《1949年以前孙本文的学术思想变迁——基于脉络和文本的分析》,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孙本文,2011/1948,《当代中国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2012a/1935,《社会学原理》,载《孙本文文集》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b/1927,《公民社会问题》,载《孙本文文集》第5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c/1943,《现代中国社会问题》,载《孙本文文集》第6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d,《何谓社会问题》,载《孙本文文集》第8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e,《文化失调与中国社会问题》,载《孙本文文集》第8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f/1945,《五十年来的社会学》,载《孙本文文集》第9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晓虹,2012,《孙本文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学》,载《孙本文文集》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阿古什,戴维,1985,《费孝通传》,董天民译,北京:时事出版社。

阿隆,雷蒙,1988,《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陈定闳,1992,《孙本文研究》,未发表的研究手稿。

陈树德,1984,《孙本文和〈社会学原理〉》,北京:《读书》第3期。

陈新华,2003,《留美生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学》,成都:《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陈序经,2004/1933,《中国文化之出路》,载余定邦、牛军凯编《陈序经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丁学明(编),2001,《七都镇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费孝通,1999a/1937,《论马氏文化论》,载《费孝通文集》第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1999b/1940,《禄村农田》,载《费孝通文集》第2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1999c/1947,《中国社会学的长成》,载《费孝通文集》第5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1999d/1957,《为社会学说几句话》,载《费孝通文集》第7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1999e/1982,《关于社会学的几个问题》,载《费孝通文集》第8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正清、费维恺(编),1993,《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刘敬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韩明谟,1987,《中国社会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黄宗智,2007,《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四个陷阱和一个问题》,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鞠春彦,2008,《孙本文社会建设思想评述》,武汉:《学习与实践》第8期。

李景汉,1933,《实地社会调查方法》,北京:星云堂书店。

李培林,2008,《20世纪上半叶社会学的“中国学派”》,长春:《社会科学战线》第12期。

李培林,2009,《20世纪上半叶的唯物史观社会学》,济南:《东岳论丛》第1期。

刘东,2004,《熬成传统——写给〈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十五周年》,广州:《开放时代》第6期。

陆学艺,2008,《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吕德文,2007,《在中国做海外中国研究》,上海:《社会》第6期。

毛泽东,1969/1938,《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载《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秦孝仪(主编),1983,《革命文献》第96辑《抗战建国史料——社会建设(一)》,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

邵元冲,1934,《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建设之演进》,《东方杂志》第31卷第1号。

孙本文,1915,《士说》,北京:《中华学生界》第1卷第1期。

孙本文,1928,《社会学ABC》,上海:世界书局。

孙本文,1932,《中国社会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载中国社会学社编《中国人口问题》,上海:世界书局。

孙本文,1933,《社会学上几条基本原则及其对于人类知识的贡献》,上海:《社会学刊》第3卷第3期。

孙本文,1934,《论控制社会变迁之困难及其可能范围》,《国立中央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期。

孙本文,1935,《社会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1936,《关于社会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上海:《社会学刊》第5卷第1期。

孙本文,1938,《战时社会统制的必要》,《新民族》第2卷第2期。

孙本文,1944a,《社会心理学之近今趋势》,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2卷第1期。

孙本文,1944b,《社会学原理》(修订版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1945,《五十年来的社会学》,载潘公展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重庆:胜利出版社。

孙本文,1947,《二十年来之中国社会学社》,《中国社会学讯》第8期。

孙本文,1948,《晚近中国社会学发展的趋向》,上海:《社会学刊》第6卷合刊。

孙本文,1956,《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对旧中国的影响》,北京:《新建设》第11期。

孙本文,1957,《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社会学复辟》,上海:《文汇报》10月4日。

孙本文,1989/1948,《当代中国社会学》,载《民国丛书》第一编,上海:上海书店。

孙本文,1991/1946,《社会心理学》,台湾: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1998/1932,《个人计划》,载刘仰东编《梦想的中国——三十年代知识界对未来的展望》,北京:西苑出版社。

王超,2011,《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社会部的社会救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未发表的硕士论文。

吴文藻,1999/1936,《〈花蓝瑶社会组织〉导言》,载《费孝通文集》第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吴文藻,2010/1940,《〈社会学丛刊〉总序》,载《论社会学中国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许妙发,1983,《旧中国的社会学团体》,上海:《社会》第4期。

许妙发,1984,《论孙本文在旧中国社会学界的作用和影响》,上海:《社会》第1期。

许仕廉,1931,《中国社会学运动的目标经过和范围》,《社会学刊》第2卷第2期。

宣朝庆、王铂辉,2009,《一九四〇年代中国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阎明,2004,《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叶启政,2003,《台湾社会学的知识-权力游戏》,《政治大学社会学报》第35期。

赵承信,1948,《中国社会学的两大派》,天津:《益世报》1月22日。

郑杭生、李迎生,1999,《中国早期社会学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南京:《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周晓虹,1994,《全球化与本土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北京:《社会学研究》第5期。

周晓虹,2002,《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晓虹,2010,《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北京:《社会学研究》第2期。

Blumer,H. 1971,“Social Problems as Collective Behavior”,Social Problem,18(3):298-306.

Ennis,James G. ,1992,“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ociological Knowledge:Structural Models of the Intersections of Specialti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7:259-265.

Faris,R.,1967,Chicago Sociology:1920-1932,San Francisco: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

Faris,Robert E.L.,1967,Chicago Sociology,1920-1932,San Francisco,California: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

Gamson,William A. ,1992,Talking Politic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ddins,Franklin H.,1896,Principle of Sociology,New York:Macmillan.

Li,Hanlin and Others,1987,“Chinese Sociology,1898-1986”,Social Forces,65(3):612-640.

O’Hara,Albert R.,1961,“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6(2):928-929.

Ogburn,William F. ,1950,Social ChangeWith Respect to Culture and Original Nature,New York:The Viking Press.

Riley,Mathilda White,1960,“Membership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1950-1959”,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5:914-926.

Sorokin,P.,1928,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ies,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Spector M. & Kitsuse,J.I. ,1987,Constructing Social Problem,Second Edition,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Szacki,J.,1979,History of Sociological Thought,Westport,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

Ward,Lester F.,1893,The Psychic Factors of Civilization,Boston:Ginn & Co.

Wong,Siu-lun,1979,Sociology and Soci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孙本文,1935,《社会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1946,《社会心理学》,上海: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1948,《当代中国社会学》,南京:胜利出版公司。

陈达,1932,《生育制度与我国人口问题》,载中国社会学社编《中国人口问题》,上海:世界书局。

傅愫东,1982,《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三十年》,上海:《社会》第4期。

黄绍伦,1981,《中国解放前社会学的成长》,载《社会学文选》,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社会学刊》,1933,上海:中国社会学社,第3卷第4期。

孙本文,1932,《中国社会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载中国社会学社编《中国人口问题》,上海:世界书局。

孙本文,1948,《当代中国社会学》,南京:胜利出版公司。

吴泽霖,1981a,《美国几位社会学的奠基人》,天津:《南开学报》第2期。

吴泽霖,1981b,《忆抗战前沪宁一带的社会学》,北京:《社会学通讯》第2期。

许妙发,1984,《论孙本文在旧中国社会学界的作用与影响》,上海:《社会》第1期。

袁方、全慰天,1980,《社会学家陈达》,长春:《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陈定闳,2001a/1984,《孙本文社会学理论体系简论》,载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定闳,2001b/1989,《恩师百年颂——缅怀中国社会学的开拓者孙本文教授》,载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定闳,2012/1992,《孙本文研究》,载周晓虹主编《孙本文文集》(第十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树德,1984,《孙本文和“社会学原理”》,《读书》第3期。

陈新华,2009,《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郭骥,2001/1985,《孙本文老师的风范》,载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韩明谟,1987,《中国社会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胡炼刚,2010,《1949年以前孙本文的学术思想变迁——基于脉络和文本的分析》,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鞠春彦,2008,《孙本文社会建设思想评述》,武汉:《学习与实践》第8期。

科塞,2001,《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刘洪英,1998,《孙本文对社会学中国化的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

明强,2001,《孙本文先生评传》,载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欧阳湘,1999,《孙本文构建的中国理论社会学体系》,《益阳师专学报》第3期。

孙世光(编),2001,《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万国雄,2001/1999,《中国社会学系奠基人——孙本文博士》,载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徐妙发,1984,《论孙本文在旧中国社会学界的作用和影响》,《社会》第1期。

杨雅彬,2001,《近代中国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郑杭生、李迎生,1999,《中国早期社会学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孙本文的社会学探索》,《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兹纳涅茨基,2000,《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郏斌翔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中央大学法学院概况》(1934~194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756。

《国立中央大学章则一览》(193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822。

《中大教职员名册》(192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138。

《国立中央大学教职员名册》(1929~193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139。

《伪中大教职员名册》(193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141。

《伪中大教职员名册》(193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144。

《伪中大教职员名册》(193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146。

《中大及所属各院校名单》(194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164。

《国立中央大学教职员人员名册及兼任教员名单》(1942~194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173。

《伪中大教职员名册》(194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202。

《各院系教职员名册》(194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203。

《1948年教职员名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252。

《文学院教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系、职员聘书及应聘书》(193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472。

《中央大学教职员调派任免有关文件附中大各学院院长系科主任教授讲师助教一览》(193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593。

《中大聘吴榆珍任教授》(194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699。

《中大法学院教职员任免及有关文件》(1939~194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820。

《中大文学院教职员任免》(1928~193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1827。

《国立中央大学社会学原理底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2308。

《有关学生参观实习考察游览事宜》(1945~194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2351。

《文学院地理系外文系学生分赴东北沪杭等地考察》(1931~193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2380。

《社会学系、文学系学生赴外地参观请发津贴和购半价票邮件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2384。

《法学院学生参观实习及分派各地学生名单事宜》(1946~194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2399。

《社会学系与江宁自治实验县县政府合办土山镇农村社会实验区等文书》(1933~193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2465。

《研究院、所、学部设置计划和经费补助等问题》(1944~194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2465。

《社会学系设置社会服务实验区的有关文书》(1944~194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2474。

《文学院文件留稿及工学院土木系1943年暑期毕业生名单》(193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3843。

《理、医、法三学院教学科研及仪器、设备添置等有关函件》(1941~194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5590。

《文学院文件留稿》(193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648,案卷号:6253。

AU-YEUNG Chi-ying(欧阳志英),2000,The Academic Sociologists and the State in Republican China:The Case of Sun Benwen,The Chins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硕士学位论文。

Corttazzi,Martin,1999,“Sociological and Sociolinguistic Models of Narrative”,in Qualitative Research,vol.Ⅲ,ed.by Alan Bryman & Robert G.Burges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Riessman,Catherine Kohler,1993,Narrative Analysis,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

蔡勇美、萧新煌,1986,《社会学中国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陈定闳,2001a,《恩师百年颂——缅怀中国社会学的开拓者孙本文教授》,载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定闳,2001b,《孙本文社会学理论体系简介》,载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新华,2009,《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龚长宇,2001,《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韩明谟,2005,《中国社会学名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林南,1986,《社会学中国化的下一步》,载蔡勇美、萧新煌编《社会学中国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路英浩,2006,《在回顾和反思中把握社会学中国化》,上海:《社会》第6期。

孙本文,1957,《八亿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上海:《文汇报》5月11日。

孙本文,2001,《社会学体系发凡》,载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孙本文,2012a,《孙本文文集》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b,《孙本文文集》第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c,《孙本文文集》第3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文军,2004,《承传与创新:现代性、全球化与社会学理论的变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文藻,2010/1940,《〈社会学丛刊〉总序》,载《论社会学中国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许妙发,1984,《论孙本文在旧中国社会学界的作用和影响》,上海:《社会》第1期。

言心哲、陈定闳,2001,《孙本文先生与中国社会学》,载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杨雅彬,1984,《中国社会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杨雅彬,2001,《孙本文学术年谱》,载孙世光编《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杨雅彬,2002,《以己为任的中国社会学》,北京:《人民论坛》第12期。

叶启政,1994,《社会学研究“本土化”主张的解读》,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郑杭生、李迎生,1999,《中国早期社会学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孙本文的社会学探索》,南京:《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郑杭生,2000,《社会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南京:《学海》第6期。

郑杭生、王万俊,2000,《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郑杭生,2012,《孙本文先生对中国社会学巨大贡献的再认识》,南京大学“孙本文与中国社会学”学术研讨会论文,南京。

周晓虹,2012,《孙本文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学》,北京:《社会学研究》第3期。

陈树德,1984,《孙本文和〈社会学原理〉》,南京:《学海》第3期。

邓伟志,2009,《中国加强社会建设迫在眉睫》,上海:《科学发展》第12期。

胡锦涛,200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景天魁,2008,《社会建设的科学构思和周密布局》,南京:《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鞠春彦,2008,《孙本文社会建设思想述评》,武汉:《学习与实践》第8期。

李培林,2011,《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组织载体》,载陆学艺编《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对话·争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2008,《如何理解社会建设》,北京:《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14日。

刘少杰,2007,《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北京:《社会学研究》第2期。

刘欣,2010,《发挥中产阶层在城市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上海:《探索与争鸣》第1期。

陆学艺,2008a,《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陆学艺,2008b,《北京社会建设》,北京:科学出版社。

陆学艺、宋国恺,2010,《新阶段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调整社会结构》,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fazhanshehuixue/2010-01-27/9571.html。

陆学艺,2011,《社会建设迎来新阶段》,北京:《农村工作通讯》第4期。

屈先蓉,2012,《对社会建设核心内涵的理解》,昆明:《法治与社会》第5期(上)。

宋林飞,2007,《优化社会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北京:《社会学研究》第2期。

孙中山,2002,《建国方略》,北京:华夏出版社。

孙世光,2001,《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孙世光,2007,《我的父亲孙本文》,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xuejierenwu/sunbenwen/2007-03-24/628.html。

孙本文,1927,《社会学上之文化论》,北平:朴社。

孙本文,1929,《社会学ABC》,上海:世界书局。

孙本文,1935,《社会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1936,《关于社会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社会学刊》第5卷第1期。

孙本文,1948a,《当代中国社会学》下册,南京:胜利出版公司。

孙本文,1948b,《社会建设的基本知识》,《社会建设》复刊第1卷第1期。

唐军、时文,2011,《社会建设研究综述》,载《中国社会学年鉴2007-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忠民,2004,《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北京:《人民日报》11月30日。

吴忠民,2007,《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2期。

向德平、程玲,2009,《社会建设的理论辨析与路径探索——近年来关于社会建设的研究综述》,武汉:《学习与实践》第2期。

宣朝庆、王铂辉,2009,《一九四〇年代中国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颜烨,2010,《中产主义:社会建设突围政经市场的核心议题》,北京:《战略与管理》第3/4期合编本。

张林江,2011,《社会建设要促进社会团结、合作与共享》,北京:《学习时报》3月7日。

张永光,2007,《关于社会建设概念体系的研究》,武汉:《湖北社会科学》第9期。

郑杭生、李迎生,1999,《中国早期社会学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孙本文的社会学探索》,南京:《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郑杭生、王万俊,2000,《论社会学本土化的内涵及其目的》,吉林:《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

郑杭生,2007,《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与公平正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11月15日。

郑杭生、杨敏,2008,《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南京:《学海》第4期。

郑杭生、黄家亮,2009,《论社会建设的理论意涵与实践思路——社会学视角的解析》,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fazhanshehuixue/2009-02-15/7296.html。

郑杭生,2011,《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北京:《社会学研究》第4期。

邹农俭,2011,《运用制度创新推进社会建设》,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第2期。

博厄斯,1999,《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北京:华夏出版社。

陈序经,1998,《中国文化的出路》,载邱志华编《陈序经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第十四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高宣扬,2004,《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何晓明,1997,《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洪峻峰,2006,《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金耀基,1977,《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台北:言心出版社。

金耀基,1980,《中国新知识阶层的建立与使命》,载徐复观编《知识分子与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

鞠春燕,2008,《孙本文社会建设思想述评》,《学习与实践》第8期。

梁漱溟,2008,《人生的哲学:忆往谈旧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作忠,2008,《从荆州走出的十大院士》,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孙本文,1915,《士说》,《中华学生界》第1卷第1期。

孙本文,1917,《人格修养浅见》,《学生》第4卷第6期。

孙本文,1927,《社会学上之文化论》,北平:朴社。

孙本文,1928,《文化失调与中国社会问题》,《社会学界》第2卷。

孙本文,1930,《中国文化研究刍议》,《社会学刊》第1卷第4期。

孙本文,1934,《中国社会之过去与今后》,上海:《新中华》第2卷第1期。

孙本文,1935,《建设本位文化的标准》,载马若芳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上海:经纬书局。

孙本文,1936,《非常时期社会服务的方向》,《新运月刊》第40期。

孙本文,1936,《青年与社会》,《广播周报》第80期。

孙本文,1936,《我国民族的特性与其他民族的比较》,《广播周报》第113期。

孙本文,1937a,《中国文化在世界上之地位》,《政治季刊》第2卷第1期。

孙本文,1937b,《论文化建设的内容》,《晨光周刊》第六卷第11/12期合刊。

孙本文,1938a,《抗战建国中之文化问题》,《新民族》第1卷12期。

孙本文,1938b,《中国文化建设之初步研究》,《政治季刊》第2卷第2~3期。

孙本文,1938c,《中国与日本果有共同的文化!》,《新民族》第1卷第5期。

孙本文,1948,《社会建设的基本知识》,《社会建设》复刊第1卷第1期。

孙本文,1974,《社会学原理》(第七版)上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2011,《当代中国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世光,2001,《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汪晖,2004,《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吴景超,1935,《建设问题与东西文化》,北京:《独立评论》第139号。

谢泳,2009,《清华三才子》,北京:东方出版社。

新潮社,1920,《蔡子民先生言行录》,北京:北京大学新潮社。

许纪霖,2007,《大时代的知识人》,北京:中华书局。

宣朝庆,2012,《百年乡村建设的思想场域和制度选择》,天津:《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宣朝庆、王铂辉,2009,《一九四〇年代中国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言心哲,1935,《社会调查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上海:《文化建设》第1卷第8期。

叶启正,1984年,《社会、文化和知识分子》,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

英克尔斯、史密斯,1992,《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余英时,1989,《论中国文化的重建》,载王跃、高立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张朋园,1986,《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载《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十八编,台湾商务印书馆。

张朋园,2002,《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张崧年,1935,《文化通讯(一)》,上海:《文化建设月刊》第1卷第9期。

张玉法,2001,《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留学生的经历与见闻》,载张起雄编《“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论文选集》下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郑杭生、李迎生,2000,《中国社会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郑天挺,1986,《蔡先生在北大的二三事》,北京:《文史资料选辑》第83期。

朱高正,2004,《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定闳,2012,《孙本文研究》,载《孙本文文集》第10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尼采,1991》,权力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定闳,1992,《苏鲁支语录》,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2012a,《社会的文化基础》,载《孙本文文集》第4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b,《社会变迁》,载《孙本文文集》第4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c,《文化与社会》,载《孙本文文集》第4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d,《社会心理学》,载《孙本文文集》第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e,《社会学上之文化论》,载《孙本文文集》第4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郑震,2009,《文化社会学的基本问题》,香港:《社会理论学报》秋季卷。

郑震,2011,《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社会学意义》,北京:《社会学研究》第3期。

成中英,2002/1985,《创造和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杜亚泉,1915,《差等法》,《东方杂志》第12卷第4号。

杜赞奇,2003,《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葛兆光,2000,《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第2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沟口雄三,1998,《中国公私观念的发展》,北京:《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

黑格尔,2001/1837,《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黄宗智,2003,《中国研究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勒文森,1986,《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李培林,2001,《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启超,1989a/1897,《说群序》,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b/1898,《南学会序》,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a/1899,《论中国人种之将来》,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b/1899,《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c/1900,《少年中国说》,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a/1901,《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b/1901,《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c/1901,《中国积弱溯源论》,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d/1901,《自由书》,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a/1902,《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

梁启超,1989b/1902,《新大陆游记节录》,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二,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c/1902,《新民说》,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1904,《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a/1910,《国家运命论》,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二,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b/1910,《说国风》,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a/1912,《国性篇》,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b/1912,《中国道德之大原》,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1913,《欧洲政治革进之原因》,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1917,《国民浅训》,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二,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a/1920,《孔子》,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六,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b/1920,《清代学术概论》,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a/1922,《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载《饮冰室合集》之三十九,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b/1922,《先秦政治思想史》,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五十,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c/1922,《中国历史研究法》,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上海:中华书局。

梁启超,1989/1923,《历史统计学》,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上海:中华书局。

王处辉,1996,《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中江,1995,《中国哲学中的‘公私’之辨》,《中州学刊》第6期。

王中江,2002,《进化主义原理、价值及世界秩序观》,杭州:《浙江学刊》第4期。

杨铨,1924,《中国近三十年之社会改造思想》,上海:《东方杂志》第21卷17期。

叶适,1223,《法度总论一·水心文集》卷一。

张德胜,1989,《儒家伦理与秩序情节: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张灏,1997,《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巴伯,1991,《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鲍嵘,2008,《学问与治理——1949-1954中国大学知识的现代性状况》,上海:学林出版社。

邓正来,2008,《学术与自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方文,2008,《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99a,《费孝通文集》第一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1999b,《费孝通文集》第五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1999c,《费孝通文集》第六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1999d,《费孝通文集》第七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傅愫冬,1982,《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三十年》,北京:《社会学通讯》第4、5期合刊。

郭沫若,1951,《中国科学院1950年工作总结和1951年工作计划要点》,北京:《科学通报》第4期。

华勒斯坦等,1997,《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黄启兵,2007,《中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加斯顿,1988,《科学的社会运行》,顾昕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2003,《社会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1948,《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

李绍明,2009,《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刘超,1998,《联大社会学及其谱系、渊源与嬗变》,合肥:《学术界》第3期。

龙冠海,1937,《国内各大学社会学课程调查》,上海:《社会学刊》第5卷第3期。

卢茨,1987,《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曾钜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梅贻琦、潘光旦,1994,《工业教育与工业人才》,载《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默顿,R.K.,2003,《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潘光旦,1994,《工业教育与工业人才》,载《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潘光旦,2000a,《闲话生物学的课程》,载《潘光旦文集》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潘光旦,2000b,《课改与院系调整应稳步前进,综合大学可促进理论与实际真正配合》,载《潘光旦文集》第十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潘光旦,2000c,《存人书屋日记》,载《潘光旦文集》第十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苏汝江,1948,《论社会学与社会术》,《益世报·社会研究》第36期。

苏云峰,2001,《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孙本文,1934,《普通社会学教材与教法商榷》,上海:《社会学刊》第4卷第2期。

孙本文,1948,《当代中国社会学》,上海:胜利出版公司。

燕京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院,1929,《私立燕京大学应用社会科学院课程一览》。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1991,《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1994,《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吴景超,1957,《社会学在新中国还有地位吗?》,北京:《新建设》1月号。

吴文藻,1988,《吴文藻自传》,载《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六),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谢泳,1998,《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许仕廉,1925a,《对于社会学教程的研究》,北京:《社会学杂志》第2卷第4期。

许仕廉,1925b,《人与文化的关系》,北京:《社会学杂志》第2卷第4期。

许仕廉,1929,《建设时期中教授社会学的方针及其步骤》,北京:《社会学界》第3卷。

宣朝庆、王处辉,2006,《从社区研究看社会学的中国风格》,石家庄:《河北学刊》第26卷第1期。

于述胜,2004,《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共中央民族学院委员会(编),1958,《揭露和批判章罗联盟的军师——费孝通》,铅印本。

中央人民政府政府教育部(编印),1950,《高等学校课程草案》,南京大学档案馆藏“金陵大学档案”,教学附件第13802号。

《科学研究》编辑部(编),1958,《资产阶级社会学、哲学资料汇编》(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

Barber,W. T. A.,1890,Recorder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May7-20.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Edward,Dwight W. ,1959,Yenching University,New York: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Wong,Siulun,1979,Sociology and Soci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贝尔,丹尼尔,2001,《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蔡洪滨、周黎安、吴意云,2008,《宗族制度、商人信仰与商帮治理:关于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管理世界》第8期。

陈序经,2004,《中国文化的出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寅恪,1987,《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合肥:黄山书社。

陈寅恪,2001,《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成伯清,2012,《情感、叙事与修辞:社会理论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费孝通,1985,《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冯军旗,2010,《中县干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傅衣凌,2007,《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北京:中华书局。

傅衣凌,2008,《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北京:中华书局。

谷川道雄,2002,《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

蒋中正,1946,《中国之命运》,北平时报社。

李永芳,2010,《简述家族文化在民国时期的演变》,http://www.ccrs.org.cn/show_4336.aspx。

马克思、恩格斯,19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帕累托,2003,《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潘光旦,1999,《潘光旦选集》第一卷,北京:光明日版出版社。

秦晖,2003,《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田庆余,1996,《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司马迁,1959,《史记》,北京:中华书局。

孙本文,2012a,《孙本文文集》第一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b,《孙本文文集》第二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本文,2012c,《孙本文文集》第三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亚南,1981,《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韦伯,2004,《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筠如,1930,《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金光,1988,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历史研究》第6期。

张祥浩,2011,《王守仁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张翼,2002,《国有企业的家族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赵鼎新,2002,《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郑樵,1987,《通志》,北京:中华书局。

Bourdieu,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in J. Richard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

Kiser,Edgar & Yong Cai,2003. “War and Bureaucratization in Qin China:Exploring an Anomalous Cas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 68(August:511-539).

鲍德里亚,2009,《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鲍德里亚,2008,《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2004,《试探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载《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福山,2002,《大分裂》,刘榜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孙本文,2012,《社会学原理》初版序言,载《孙本文文集》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艾恺,2003,《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埃里亚斯,1998,《文明的进程》第一卷,王佩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陈定闳,1992,《孙本文研究》,未刊稿。

陈新华,2009,《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格哈特,2009,《帕森斯学术思想评传》,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韩明谟,2005,《中国社会学名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马松玲,1934,《德国文化社会学与美国文化社会学》,《新社会科学》第1卷第1期。

怀特,1988,《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沈原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黄有东,2007,《黄文山文化思想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博士论文。

黄文山,1930,《史则研究发端》,《社会学刊》第1卷第3期。

黄文山,1934a,《文化学的建筑线》,《新社会科学》第1卷第2期。

黄文山,1934b,《中国古代社会的图腾文化》,《新社会科学》第1卷第1期。

黄文山,1935,《文化法则论究》,《社会学刊》第4卷第4期。

黄文山,1938,《抗战建国与民族复兴》,广州:更生评论出版社。

黄文山,1943,《世界文化的转向及其展望》,《中山文化季刊》第1卷第1期。

黄文山,1946,《文化学上的科学的比较方法》,《中华文化》第1卷第1期。

黄文山,1947,《文化学在创建中的理论之归趋及其展望》,《社会学讯》第8期。

黄文山,1948,《文化学的建立》,《社会科学论丛》第1卷。

黄文山,1949,《文化学方法论》,《广大学报》第1卷第1期。

黄文山,1959,《黄文山学术论丛》,台北:台湾中华书局。

黄文山,1968,《文化学体系》上下卷,台北:台湾中华书局。

罗志田,2009,《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

孙本文,1926,《美国社会学现状及其趋势》,《东方杂志》第23卷第12号。

孙本文,1927,《社会学上之文化论》,北京:朴社。

孙本文,1928a,《文化与社会》,上海:上海东南书店。

孙本文,1928b,《文化失调与中国当代社会问题》,《社会学界》第2卷。

孙本文,1930a,《社会学ABC》,上海:世界书局。

孙本文,1930b,《中国文化研究刍议》,《社会学刊》第1卷第4期。

孙本文,1935,《社会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

孙本文,1948,《当代中国社会学》,重庆:胜利出版公司。

科塞,1990,《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孙世光,2001,《开拓与集成——社会学家孙本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建民,1997,《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乌格朋,1935,《社会变迁》,费孝通、王同惠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谢燕清,2008,《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人事变迁线索》,未刊稿。

亚当斯,2006,《人类学的哲学之根》,黄剑波、李文建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阎明,2004,《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杨堃,1932,《中国现代社会学之派别与趋势》,《鞭策周刊》第1卷第3、4期。

杨雅彬,2001,《近代中国社会学》(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于长江,2006,《从理想到实证—芝加哥学派的心路历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赵立彬,2004,《黄文山文化学与文化观述论》,《暨南学报》第26卷第6期。

赵立彬,2005,《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20世纪20-40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Blasi,A. J. ,2004,“The Ph. D.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Sociology”,in American Sociologist,Vol.35,No.4(Winter,2004).

Boas,F,1940,Race,Language and Culture,Free Press.

Fabris,R. E. L. ,1967,Chicago Sociology(1920-1932),Chandler Publishing House.

Huang Wen-shan,1980,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ology,South Sky Book Company.

Kuper,A,1999,Culture:The Anthopologists’ Accou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roeber,A.L. & Kluckhohn,C. ,1952,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Cambridge,Massachusettes,Published by the Museum.

Stocking,G. W. ,1987,Victorian Anthropology,The Free Press.

White,L. ,1959,“‘Culturology’in the Webster’s Dictionary”,in Man,Vol. 59.

卜凯,1991,《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之发展(1920~1946)》,卢良俊译,载金陵大学农经系在宁校友联谊会编《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建系70周年纪念册》。

卜凯、乔启明,1928,《佃农纳租评议》,金陵大学农林丛刊第46号。

费孝通,1999/1948,《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载《费孝通文集》第五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1985/1948,《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韩明谟,1997,《中国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北京:《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

何炳棣,2000,《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上海:三联书店。

胡炼刚,2011,《杨开道对社会建设的探索——从现代农村社区到现代农业国家》,未刊稿。

侯建新,200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开封:《史学月刊》第4期。

蓮見音彦,2007,『講座社会学3村落と地域』,東京大学出版会。

李培林、渠敬东,2009,《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术史》,载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海伦,2007,《乔启明事略》,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员会网站http://www.sx93.gov.cn/Article/Showlnfo.asp?ID=145。

卢晖临,2005,《社区研究:源起、问题与新生》,广州:《开放时代》第4期。

罗俊,1991,《乔启明老师的一段经历》,载金陵大学农经系在宁校友联谊会编《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建系70周年纪念册》。

乔启明,1926a,《江苏昆山南通安徽宿县农佃制度之比较以及改良农佃问题之建议》,金陵大学农林丛刊第30号。

乔启明,1926b,《乡村社会区划的方法》,《农林新报》总第70~71期。

乔启明,1928,《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研究》,《东方杂志》第25卷第21号。

乔启明,1929,《农佃问题纲领》,《农林新报》总第162~163期。

乔启明,1930a,《山西人口问题的分析研究》,《社会学刊》第2卷第2期。

乔启明,1930b,《租佃问题》,《农业周报》第47号。

乔启明,1932a,《山西清源县一百四十三农家人口调查之研究》,载中国社会学社编《中国人口问题》,世界书局。

乔启明,1932b,《乡村服务者应认识自己所在的乡村社会》,《农林新报》第9卷第13~15期。

乔启明,1933,《中国乡村经济组织及社会组织之概况》,《新农村》第5期。

乔启明,1934a,《近六十年来中国农村人口增减之趋势》,《新农村》第13~14期。

乔启明,1934b,《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之研究》,金陵大学农学院。

乔启明,1935,《中国农村人口之结构及其消长》,《东方杂志》第32卷第1号。

乔启明,1937a,《中国今日应采之人口政策之商榷》,《现实生活》第1卷第1期。

乔启明,1937b,《中国乡村建设问题的过去与将来》,《现代读物》一周年特大号。

乔启明,1939a,《现阶段农会之认识与推行》,《新经济》第1卷第12期。

乔启明,1939b,《农会与农业推广》,《农业推广通讯》第1卷第4期。

乔启明,1944,《国农村社会之文化基础》,《农业推广通讯》第6卷第9期。

乔启明,1947,《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书店影印本。

乔启明、蒋杰主编,1942,《抗战以来各省地权变动概况》,农产促进委员会研究专刊第2号;

乔启明、姚颙,1934,《安徽宿县原有乡村组织之概况》,《实业统计》第2卷第5期。

乔启明、应廉耕,1937a,《豫鄂皖赣四省土地投资之报酬》,《农林新报》第14卷第13期。

乔启明、应廉耕,1937b,《豫鄂皖赣四省之田租高度测验》,《农林新报》第14卷第7期。

乔启明、应廉耕,1937c,《豫鄂皖赣四省十四地区之土地制度》,《农林新报》第14卷第19期。

森岡清美,1956,「アメリヵ農村社会学におけるルーラル·コンミユニティ論の展開」,村落社会研究会編『村落共同体の構造分析』,(東京)時潮社。

盛邦跃,2008,《卜凯视野中的中国近代农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孙本文,1948,《当代中国社会学》,南京:胜利出版公司。

孙叔璠,1991,《乔映东(启明)教授晚年的生活片段》,载金陵大学农经系在宁校友联谊会编《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建系70周年纪念册》。

陶诚,1990,《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调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3期。

王达三,1947,《书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农业通讯》第1卷第1期。

吴文藻,1935,《西方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社会研究》第81期。

行龙、常利兵,2007,《中国社会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乔启明,乔启明及其农村社会学思想初探》,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xuejierenwu/qiaoqiming/2007-03-26/930.html。

阎明,2010,《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清华大学出版社。

杨开道,1930,《农村社会学在中国大学的讲授》,《中国基督教教育季刊》第6卷第2期。

杨懋春,2001,《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

殷晓岚,2002,《卜凯与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学的发展》,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於红,2005,《水稻育种专家顾复档案解读》,《档案与建设》第4期。

郑大华,2000,《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朱安新,2010,《被遗忘的社区概念的维度乔启明,费孝通的社区研究》,《社会理论论丛》第5辑。

朱甸余,1991,《怀念我的老师乔启明先生》,载金陵大学农经系在宁校友联谊会编《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建系70周年纪念册》。

朱甸余,1996,《乔启明》,《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综合卷Ⅰ),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朱甸余,2005,《著名的农村社会学家乔启明》,光明网:http://www.gmw.cn/conet/2005-1l/09/content_326586.htm。

朱甸余、乔玉润、刘子钦,1999,《乔启明先生事略》,载《山西文史资料》全编第4卷,《山西文史资料》编辑部。

卫惠林、巴金、吴克刚,1927,《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上海“民钟”杂志》。

卫惠林、巴金、吴克刚,1935,《酆都宗教习俗调查》,四川乡村建设学院研究实验部。

卫惠林、巴金、吴克刚,1937,《民族文化与战时文化工作》,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战时丛刊第六种。

卫惠林、巴金、吴克刚,1938,《边疆民族问题与战时民族教育》,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编印。

《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现代卷)编委,1986,《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现代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高德增,1997,《鸿儒遍天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李存光,2009,《无政府主义批判:克鲁泡特金在中国》,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王建民,1997,《中国民族学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王建民,2009,《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纪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卫惠林,1927,《克鲁泡特金之宇宙观与其社会哲学》,《上海“民钟”杂志》第1卷第8期。

卫惠林,1932,《最近世界暗杀事件的社会学考察》,《“大陆”杂志》第2期。

卫惠林,1935,《法兰西大革命时代的社会思想》,《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第1~2期。

卫惠林,1936,《民族学的对象领域及其关联的问题》,《民族学研究集刊》第1期。

卫惠林,1941,《边疆青年训练问题》,《中国青年(重庆)》第5期。

卫惠林,1942,《中国边疆研究的几个问题》,《边疆研究通讯》第3期。

卫惠林,1943,《边疆文化建设区站制度拟议》,《边政公论》第1~2期。

卫惠林,1945,《如何确立三民主义的边疆民族政策》,《边政公论》第1期。

卫惠林,1946,《边疆语文运用问题》,《中央边报》第5期。

卫惠林,1947,《论现阶段的边疆问题》,《边政公论》第3期。

卫惠林,1948,《论边疆建设与中国前途》,《中国边疆建设集刊》第1期。

杨成志,1938,《民族学与中国西南民族》,载刘昭瑞编《杨成志文集》。

龙平平,1985,《从必然到自由的探索——中国民族学发展过程研究》,中央民族学院硕士论文。

周星,1990,《应用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社会科学战线(民族学)》第3期。

卫记慰,1987,《家叔卫惠林先生归国探亲的经历》,载阳城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阳城文史资料第1辑》,阳城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出版。

卫记慰,1996,《台湾著名社会学家卫惠林先生》,《文史月刊》第4期。

散木,2001,《巴金的山西挚友——卫惠林》,《博览群书》第8期。

周宏,2003,《无政府主义:无根的社会学说》,《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马甫平,2004,《社会学家卫惠林》,《文史月刊》第8期。

散木,2001,《巴金的山西挚友——卫惠林(一)》,《博览群书》第10期。

梁华纬,2004,《浅析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无政府主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谢燕清,2008,《中国人类学的自我反思》,载王建民,汤芸主编《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北京: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

朱洪涛,2010,《试论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岱宗学刊》第3期。

刘波儿,2011,《“中国民族学会会员录”小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Paul Avrich,Anarchist Voices:An Oral History of Anarchism in America. ISBN:1904859275.Oakland:AK Press.在纽约1975年1月11日和2月22日赵京对卫惠林进行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