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

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图书

SSAPID:101-5395-6931-21
ISBN:978-7-80230-806-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张载哲学的诗性本体特征、南冥哲学精神论、孔子对东亚文明的贡献(代序)、安义三洞和南冥学派、儒学与现代政治文明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韩文化交流丛书
作 者: 刘学智 李刚
编 辑:尤田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前言

 孔子对东亚文明的贡献(代序)

 “中韩文化交流丛书”编辑委员会

 序言

 张载及关学研究

  张横渠礼学思想及其对曹南冥学派的影响

   一 横渠之礼的多重根源和体系定位

   二 横渠礼学的多重结构功能及其特质

   三 横渠礼学思想对南冥学派的影响

  《横渠易说》的新天人观

   一 “太虚即气”的气本论

   二 “天道即性”的新天人观

  论张载对思孟学说的融合与改造

   一 对子思之天道诚与孟子性善说的融合与改造

   二 对《易》、《庸》认识论的融合与改造

   三 对孟子“尽心、知性、知天”之说的改造和发展

   四 对孟子养心寡欲论的改造与引申

   结束语

  张载的易哲学

   一 导论

   二 张载的易学观及其在易学史上的地位

   三 张载易学的气论结构

    (一)太虚即气论

    (二)阴阳和神化论

    (三)“一物两体”论

   四 结束语

  论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一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成

    (一)“由太虚有天之名”——张载的天道观

    (二)“人但物中之一物耳”——张载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人”

    (三)合——张载天人观的思维特征

   二 “因明致诚,因诚致明”——张载的修养方法

   三 “民胞物与”——张载“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

  张载哲学的诗性本体特征

   一

   二

   三

   四

  张横渠曹南冥实学思想的贡献

   一 横渠和南冥的为己之学

   二 横渠和南冥的实学特色

   三 “天人合一”思想的启示

  张载“感通”论研究

   一 “咸感而应”“感而遂通”

    1.“至静无感”、无所不感

    2.感须待有物、感之道不一

    3.圣人之“感”、“通蔽开塞”

   二 善反成性 性命贯通

    1.“大心”“无我”、“体物不遗”

    2.变化气质、善反成性

    3.天命流行、尽性至命

   三 “因诚致明”、“因明致诚”

    1.人道之“诚”本于天道之“诚”

    2.穷理尽性、诚明互补

  陕西馆藏关学文献考察*

   一 宋代关学人物及其著述

   二 元代关学人物及其著述

   三 明代关学人物及其著述

   四 清代关学人物及其著述

  20世纪陕西学者研究儒学的视野与进展

   一 20世纪前期用传统方法传播与研究儒学*

   二 八十年代儒学“人学体系”与“和而不同”的研究

   三 八十年代“关学”文献的整理与关学史研究

   四 九十年代以来张载关学与实学思潮研究

   五 九十年代关中三李的研究

   六 九十年代儒学价值、儒学命运与儒学史的研究

   七 民间儒学与儒学的普及

 南冥学研究

  南冥哲学精神论

   一 “主敬存心”的主体精神

   二 “穷天下理”的理性精神

   三 “务为践履”的实践精神

   四 “忧时愤世”的批判精神

  南冥“圣学二十四图”辨证

  曹南冥的创新哲学与二十四图研究

  浅论曹南冥的理气观

   一 南冥理气观的思想基础

    (一)南冥理气观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二)南冥理气观对张载“气”论的传承

    (三)南冥对朱熹理气观的汲取

   二 南冥理气观的结构模式

    (一)南冥对太极学说的思想重构

    (二)南冥理气观与“太极”阴阳的关系

    (三)南冥理气观与“太极”动静的关系

    (四)南冥理气观与“三才”的关系

   三 南冥理气观的特点

    (一)理气观与南冥的二元论思想

    (二)理气与道德的根源论

  曹南冥的社会思想与实践

   一 以天地人三才为思维框架,追求圣贤与天地合德的理想境界

   二 以敬义作为内圣外王的新思维,成为南冥实现社会理想的基本途径

   三 立足社会直言国事,修身为政端正朝纲

   四 下学上达扭学风衰颓,挽救时弊为生民立命

   五 实行实践知行合一,守礼变俗治理社会,师儒师范教育教化

  安义三洞和南冥学派

   一 观山赏水之义

   二 南冥和花林洞(玉山洞)

   三 卢玉溪和长寿洞(寻真洞)

   四 林葛川和猿鹤洞

  南冥曹植诗的浪漫主义性格

   一 序言

   二 浪漫的理想

   三 浪漫的想象力

   四 积极的浪漫主义

  性情和学术

   一 南冥与退溪

   二 独特的交往

   三 南冥与退溪之间的相互推许和学术差异

   四 南冥退溪的性情和学术

   余论

 儒学与东亚文明

  儒家的“为政以德”与企业的“形象管理”

   (一)“三畏”思想

   (二)“三戒”思想

   (三)“三思”思想

   (四)“三友”思想

   (五)“三恕”思想

   (六)“屏四恶”思想

   (七)“尊五美”思想

   (八)“六本”之说

   (九)“七教”思想

   (十)“重九思”思想

   (十一)除上述外,在《论语》中,还有许多做人谋事的至理名言,也是值得企业家学习和提倡的

  《易经》——早期儒家的形上学与意识进化学

   《易经》与意识学关系简介

   一 《易经》在西方

   二 《易经》的发展

   三 维度间关系

   四 宇宙道德

   五 意识进化学

   六 意识进化尺度

   七 意识再教育与意识协助

   结论

  Dewey’s and Chuang Tzu’s epistemology of‘oneness’

  东南亚儒学的经学渊源与涵义

   东南亚:从儒家思想到儒学框架再到经学渊源

   印度尼西亚儒学的《中庸》与《易传》渊源

   马来西亚儒学的《孟子》与《论语》渊源

   新加坡儒学的《春秋》与《孝经》渊源

   东南亚儒学的经学渊源之涵义

  礼学与正统*

   一 序言

   二 名分和正统

   三 “三统”

    1.“家统”

    2.王统

    3.道统

  儒家文化与东亚文明

   一

   二

    (一)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价值理念

    (三)正心修身、追慕圣贤的做人价值理念

    (四)慎终追远、家国同构的政治价值理念

    (五)以和为贵、谐和相处的社会价值理念

    (六)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天人价值理念

    (七)见利思义、义利并举的生存价值理念

   三

  先秦儒家之“信”浅析

   一 真实无妄是“信”的基本内涵

   二 循物无违是“信”的基本道德要求

   三 义为“信”之准则

  儒学与现代政治文明

   一 儒家优秀的政治思想

    (一)注重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

    (二)崇尚治国的政治伦理规范

    (三)浓厚的人文主义与民本思想

    (四)强调反躬修己、自强不息,增强忧患意识

    (五)恪守维护宗法、爱有差等的传统

   二 儒家思想对政治的负面影响

    (一)重人道,轻天道

    (二)重礼治,轻法治

    (三)重群体,轻个体

   三 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战略

    (一)政治文明的不和谐因素

     1.儒家等级观念影响下的政府管理意识滞后

     2.发展缓慢、分配不公、矛盾凸显

    (二)政治文明的建设战略

     1.“民为邦本”,民主执政

     2.敬重儒家爱民思想,树立新的人民观

  朝鲜理学的最后光焰

   一 序言

   二 李恒老学派主理的见解

   三 李恒老学派的斥邪运动

  郭再佑纪录的历史性和文学性

   一 《宣祖实录》中郭再佑纪录的历史性

   二 《乱中杂录》中郭再佑的历史纪录性

   三 《郭再佑传》的人物形象化

  儒学的社会化与社会化的儒学

   一 乡村困境:文化批判的疏导与关怀

   二 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贞定与重构

   三 路向论:文化主张的视域与架构

   四 儒学社会化:文化实践的悖论与反思

    (一)以乡村建设为根本目标

    (二)以政教合一为组织原则

    (三)以知识分子与农民群众为主体力量

    (四)以村学乡学为具体形式

 附录

  关学、南冥学与儒学研究的新拓展

   一 关学研究

   二 南冥学研究

   三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

  五年来陕西地区南冥学研究的新进展

 “国际南冥学研究会”组织机构人员

[1]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

[2]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89。

[3]刘学智:《儒道哲学阐释》,中华书局,2002。

[4]宗福邦:《故训汇纂》,中华书局,2003。

[5]林乐昌:《20世纪张载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反思》,《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6]林乐昌:《张载成性论及其哲理基础研究》,《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1期。

[7]杨立华:《论张载哲学中的感与性》,《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明)冯从吾撰《关学编》,陈俊民、徐兴海点校,中华书局,1987。

李正德主撰《陕西著述志》,三秦出版社,1996。

《陕西省志·著述志》,三秦出版社,2005。

刘学智:《关学及20世纪大陆关学研究的辨析与前瞻》,《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

林乐昌:《20世纪张载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反思》,《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Chan,Wing-Tsit,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Vol.1 Compiled by Wm.

Theodore de Bary. Burton Wats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uk,1960

—Chan,Wing-Tsit,Chinese Philosophy. Tranlated and compil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3

—Dewey. John,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The Beacon Press,Boston,1963

—Dewey,John and Bentley,Arthur F, Knowing and the Known,Beacon Press Beacon Hill Boston 1960

—Fang,Thomé H. Chinese Philosophy Vol 1. “Chinese Wisdom”,China Academy. 1974

—Fung,Yu-Lan,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e Free press New York,1966

—Feibleman,James K. Understanding Oriental Philosophy,New American Library,1976

—Kim,Yong Jeong,金镕贞,The Third Tide of Philosophy,Bum yang Sa,Korea,1988

—Kim,Dong Shik,金东植,Dewey’s Instrumentalism and Roty’s Neopragmatism,Hwarangdae Research Institute,Korea,2001

—Tang Chun-i. Edited by Charles. A. Moore. The Chinese Mind,“The individual and the world in Chinese methodology”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7

—Ware,James R,The Saying of Chuang Tzu. A new translation by Confucius Publishing Co.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