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6

社会工作与社区研究图书

Social work and community research

SSAPID:101-5391-5831-55
ISBN:978-7-5097-1831-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社会工作专家论坛”、“本土社会工作探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社区工作研究”、“社会工作实务”等五个部分,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视野对社会变迁下的首都社会工作与社区工作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区论丛
作 者: 李素菊 袁光亮
编 辑: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北京市东城区助人社会工作事务所年报(2009年)

 第一部分 社会工作专家论坛

  服务社区建设 培养社会工作人才

   发挥社区教育职能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科学发展观与社区建设

   社区教育与发展社会经济

   关于首都社会工作者人才培养和社区教育的思考

  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

   双赢:构建专业实训中的伙伴关系

   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

  积极建设首都社会工作者队伍

   努力建设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一 关于北京市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二 当前北京市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可能面对的基本形势

    三 北京市社会建设的下一步工作思路

   学习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的体会

 第二部分 本土社会工作探索

  灾后重建中急需专业的社会工作

   一 灾民欢迎专业性的社会工作

   二 政府需要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 社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校地共建专业社工机构发展模式初探

   一 校地共建专业社工机构发展模式的优势

   二 当前校地共建专业社工机构中存在的问题

   三 关于进一步推进校地合作共建模式的几点思考

    1.充分肯定,大力支持

    2.政府主导,政策先行

    3.转变观念,购买服务

    4.明确重点,形成品牌

    5.发动社会,建立基金

    6.教师指导,人才为先

  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社会工作发展道路

   一 社会工作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抉择

    1.社会工作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2.社会工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需求

    3.社会工作的本质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

    4.21世纪是中国进入社会工作大发展的最佳时期

   二 中国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中的五大倾向

    1.强调学科特色的学院派倾向

    2.强调社会功能效益的官员派倾向

    3.强调国情社情特殊的经验派倾向

    4.强调价值中立的机构派倾向

    5.强调科学方法技能的技术派倾向

   三 走中国式社会工作发展道路

    1.整合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2.整合中国社会工作者队伍

    3.整合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4.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与发展

  关于完善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的思考

   一 我国社会工作的立法背景

   二 我国的社会工作立法现状

   三 我国社会工作的立法思路

    1.社会工作者职业法律法规

    2.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权利保护法律法规

    3.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业务法律法规

  我国内地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 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的契合性分析

   二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

   三 社会工作发展的立足点——社区、机构实践

   四 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协调发展

   五 社会工作行政化与专业化的关系

   六 对策与建议

 第三部分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思考

   一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

   二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

    1.加强价值观教育,塑造具有专业使命和专业精神的社会工作者

    2.加强课程规划和实习教育,培养具有“胜任”才能的社会工作者

    3.加强专业师资建设,培养具有多元能力的社会工作教育者

  在参与中学习 在学习中参与

   一 背景介绍

   二 参与式培训在岗位培训中的运用

    (一)参与式培训的含义

    (二)参与式培训的运用

     1.培训前期——资料收集,培训设计

     2.理论培训——理论学习

     3.巩固和内化——专业实习

   三 总结

    1.按需设课

    2.转变观念

    3.接纳自己

    4.培养文化理解力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一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十年探索

    1.起步阶段(1999~2004年)

    2.发展阶段(2004~2007年)

    3.成熟阶段(2008年至今)

   二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1.由浅入深的职业生涯发展体系

    2.“请进来、走出去”的实践教学理念

   三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

    1.坚持“一条主线,两个落实”

    2.对社会工作的教学模式的重新解构

    3.全方位的综合思考

    4.从助己自助到助人自助

   四 小结

  社会工作专业并行式实习的探索*

   一 社会工作专业并行式实习的概况

   二 社会工作专业并行式实习的特点

    1.实习时间长,贯穿专业教学全程,形式多样,注重反思

    2.学校与实训基地协作,职责明确,保证实习的有序性

    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科学指导,确保实习的实效性

   三 社会工作专业并行式实习的探索与思考

    1.确定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实践教学的反思精神

    2.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基地建立长期和广泛的合作关系

    3.丰富实习的内容与形式,加大实习时间的比重,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4.规范和完善实习的管理与评价

  关于“自我认识与成长”课程的研究与思考

   一 开设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二 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

    1.自我同一性确定方面的问题

    2.青年自我意识的缺陷

   三 课程的框架和内容介绍

   四 课程的形式和教学特色

  论社会工作大专生进入社区工作的适宜性*

   一 写作背景及相关概念界定

   二 社区工作是不是一项“好”工作

   三 谁比较适宜干社区工作

   四 现在的问题所在

   五 需要说明的两点问题

 第四部分 社区工作研究

  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发展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 社区公共服务机构中各类服务之间的关系

    1.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

    2.“既有工作人员+专业社会工作者”服务模式

   二 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的政府建立与委托运营的关系

   三 社区公共服务机构人员的行政管理与专业管理的关系

    1.以原有行政管理为依托,建立专业管理体系

    2.专业管理的长远发展趋势:组建专门的“行业协会”

  社区治理与社会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一 中国社会的转型

   二 社区的出现及基本理论观点

    1.“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2.城市社会基层管理工作内容的变化及现实困境

    3.“社区服务”与“社会建设”的提出

    4.社区基本理论观点

   三 社区治理与社会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1.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

    2.社区治理与社区居民委员会

    3.社区治理与街道办事处及社区服务站的定位

    4.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

    5.社区治理与传统街居体制

    6.业委会和居委会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本土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方法与社会

    1.“三个世界”方法论

    2.社会工作过程

    3.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三 社会工作者培养面临的困境与优势

    1.学校面临的困境与优势

    2.社区工作者培养面临的困境与优势

   四 “双基地”建设模式

    1.培养目标

    2.双岗位、双项目、双评价的实训模式

    3.“双进入”培养模式

   五 成果

   六 建议

  社区青少年家庭工作方法研究*

   一 引言

    1.对青少年的关注

    2.社区青少年成长的介入层面

   二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评述

    1.实证主义的传统

    2.反实证主义的挑战

   三 理论视角探讨

    1.人性观的分歧

    2.问题视角

    3.优势视角

   四 家庭工作方法探讨

    1.家庭社会工作

    2.结构式家庭治疗

    3.“家庭工作法”

   五 展望:新的干预策略

 第五部分 社区心理研究

  青少年校园教育与社区教育中的情绪与情感问题研究

   一 情感教育的含义与意义

    1.情感教育的含义

    2.情感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意义

   二 情感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条件:情绪氛围与情绪交流

    1.情绪氛围在情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情感教育中情绪交流的基本内涵与意义

   三 总结与展望

  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 关于社区的概念

   二 关于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理论

   三 社区心理服务的对象

   四 社区心理服务的工作形式

   五 社区心理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六 我们的社区心理服务实践

   七 思考与讨论

  我国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的现状及其思考

   一 我国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的现状

    1.社区居民的心理服务需求强烈

    2.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相对集中

    3.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人员不足

    4.社区心理咨询人员对心理知识掌握不足

   二 思考及相应对策

    1.加大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的政策扶持

    2.加强社区心理工作的宣传

    3.加紧心理咨询服务人员的培训

    4.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有效性

    5.建立社区心理咨询服务质量评估体系

  北京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 前言

   二 北京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北京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已经起步,但覆盖面较窄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制度尚待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缺乏有效保障机制

    3.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化、规范化

    4.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认识程度不深,且存在一些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知,导致社区居民活动参与积极性不强、参与率低

    5.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城乡差距显著,不利于农村居民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 北京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对策

    1.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管理体制,形成政府—社会—社区成员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措施,提升软环境的质量

    3.加大专业人员引进力度,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培训机制,构建参与主体多元化的服务人员系统

    4.以社区成员心理健康需求为中心,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实现服务目标的三级建设

    5.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建设力度,大力提高农村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第六部分 社会工作实务

  引导培育社会组织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军

   一 社会组织参与改善民生建设的必要性

    1.党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2.发展社会组织满足改善民生多样性多层次的需求

    3.发展社会组织有利于扩大就业

    4.社会组织是社会动员的新载体

   二 引导培育社会组织参与改善民生建设的具体建议

    1.改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2.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

    3.提高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

    4.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论司法社会工作介入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必要性

   一 司法社会工作及司法社会工作者的概念

   二 司法社会工作介入少年司法制度的必要性

    1.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理念与司法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契合是社会工作进入少年司法体系的先决条件

    2.社会工作专业介入中国少年司法制度是少年立法的内在要求

    3.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使其成为少年司法制度构建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力量

   三 社会工作介入少年司法制度的领域和范围

  农民工社会福利政策过程中主体性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一 社会福利政策过程中农民工主体性的必要性研究

   二 关于社会福利政策过程中农民工主体性展现方式的研究

   三 社会福利政策过程中影响农民工主体性发挥的因素研究

   四 关于提升农民工应对社会福利政策规范化进程中主体性、规范其行动策略的途径

   五 农民工社会福利政策主体性研究的国外现状

   六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简单评述

  面向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工作

   一 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界定

    1.留守和留守人群

    2.关注留守妇女

    3.农村留守妇女的定义

   二 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的处境

    1.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

    2.新农村建设带来的良好契机

   三 开展面向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工作

    1.培养先进人物

    2.发展妇女组织

    3.开展社区公共服务

   结语

  打造青少年社会实践与社会教育的平台

   一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活动机制

   二 用好两个载体,提升活动质量

   三 丰富活动形式,营造良好氛围

 序言

 2009年年报编写成员

[1]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黄春梅:《试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3]黄耀明:《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沈春耀:《关于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的若干问题》,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09-04/24/content_1499768.htm。

[2]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组编《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关信平:《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袁光亮:《浅析我国当前的社会工作法律和社会工作者法律》,《社会工作》2008年第2期。

[5]袁光亮:《浅谈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工作法规》,《现代商业》2009年第2期。

[1]冯燕:《社会工作者的胜任能力与社工教育课程标准》,载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编《社会变迁中社会工作者角色定位与社会工作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

[2]黎永亮:《研究调查与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角色、功用和挑战》,载《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麦萍施、莫泰基:《华人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初探:社会工作研究科的教学模式个案分析》,载《发展 探索 本土化——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4]孙莹:《透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群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增刊。

[5]孙莹:《理念与策略——社会工作教育中的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王思斌:《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科学报》2004年第3期。

[8]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科学研究》,载《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在转型社会中的社会责任》,载《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1年会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1]史铁尔:《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探索》,《社会工作》2007年第8期。

[2]刘斌志:《香港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经验与启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3]齐芳:《在行动中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并行式实践教学探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徐明心、何会成:《社会工作督导:理论、实践与反思》,香港: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出版,2003。

[5]库少雄:《社会工作实习》,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6]童敏:《社会工作实务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北京市社会建设“1+4”系列文件。

[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定位研究报告》,2009。

[1]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http://www.shequno1.com/shh/ShowInfo.asp?InfoID=103&Page=3。

[2]夏建中:《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3]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剑敏:《城市社区政治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尹维真:《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Babbie,Earl:《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Benard,Bonnie:《改变人与地方:从风险到抗逆》,杜立婕译,载Saleebey,Dennis编著《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蔡忠:《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载香港青年协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主编《预防犯罪与青年工作——沪港两地的探索与实践》,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陈蓓丽:《家庭层面社会工作服务案例:家庭关系调和》,载费梅苹主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陈宇嘉主持《台湾地区少年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提供之研究》(三印),台北: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系所、台湾省政府社会处,1997。

[6]丛梅:《家庭伦理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年第6期。

[7]范明林编著《社会工作方法与实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8]Farley,O.William,Larry L.Smith & Scott W. Boyle:《社会工作概论》(第9版),隋玉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费梅苹:《上海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研究》,载杨允中主编《社会发展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澳门: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2006。

[10]费梅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载费梅苹主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1]高刘宝慈、朱亮基编《个人工作与家庭治疗——理论及案例》(三印),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

[12]顾秀莲:“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序”,载罗国振主编《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3]关颖:《城市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14]关颖:《家庭教育功能的不良和缺失与未成年人犯罪》,《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年第1期。

[15]郭伟和、范燕宁、席小华:《优势为本的青少年社区整合干预模式探索——以杨宋社区案例为基础的行动研究》,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6]Hepworth,Dean H.,Ronald H.Rooney & Jo Ann Larsen:《社会工作直接服务》,载许临高主编,张宏哲、顾美利等译,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17]胡赤怡、李维榕、王爱玲:《浅论家庭治疗的工作概念(一)》,《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4期;《浅论家庭治疗的工作概念(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期。

[18]胡阳帆、蹇洁:《论青少年犯罪与父母离异的关系》,《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年第5期。

[19]江光荣、林孟平:《三种人的本质观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2期。

[20]Kisthardt,Walter E.:《人际支持的优势视角:目标、原则和功能》,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1]Saleebey,Dennis编著《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2]李太斌:《上海社区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23]廖荣利:《社会个案工作》,台北:台北幼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

[24]梁吕少欣:《结构式家庭治疗》,载高刘宝慈、朱亮基编《个人工作与家庭治疗——理论及案例》(三印),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

[25]林静雯:《策略家庭治疗法——似非而是介入法》,载高刘宝慈、朱亮基编《个人工作与家庭治疗——理论及案例》(三印),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

[26]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27]刘晓芳:《家宁——精神分裂症康复者的家庭工作》,载何明宝、高民政、朱希峰主编《走向社工——专业社会工作实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8]刘志红:《从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处理看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长沙市某中学的个案研究》,载古学斌、阮曾媛琪主编《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9]马凤芝:《社会个案工作》,载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0]马丽庄:《青少年与家庭治疗》,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

[31]Nichols,Michael P. & Richard C.Schwartz:《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王曦影、胡赤怡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2]Nichols,Michael P. & Richard C. Schwartz:《家庭治疗基础》(第2版),林丹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3]区泽光:《沙维雅家庭治疗法》,载高刘宝慈、朱亮基编《个人工作与家庭治疗——理论及案例(三印)》,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

[34]区泽光:《Satir治疗模式》,载高刘宝兹、区泽光编《个案工作:理论及案例》,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35]Payne,M.:《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6]裴玉成:《现代家庭结构变迁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青少年犯罪研究》2003年第1期。

[37]Saleebey,Dennis:《人的力量》,李亚文译,载Saleebey,Dennis编著《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8]沈小峰:《混沌初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9]盛先磊:《加强社区青少年事务的法制化含量》,《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年第1期。

[40]苏晓丽:《关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综述》,《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年第5期。

[41]王东贵、陈祥松:《未成年人犯罪状况及原因分析》,《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年第3期。

[42]王行:《家庭治疗的意义》,载米纽庆著《回家——结构派大师说家庭的故事·序三》。

[43]王志华:《离异家庭与未成年人犯罪》,《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年第3期。

[44]夏林清:《实践取向的研究方法》,载《由实务取向到社会实践》,台北:张老师出版社,1993。

[45]夏学銮:《社会工作方法》,载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6]谢秀芬:《家庭与家庭服务——家庭整体为中心的福利服务之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47]许莉亚主编《个案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8]叶楚生:《社会工作概论》,台北:作者印行,1967。

[49]余叔南:《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年第5期。

[50]虞浔:《家庭暴力受害经历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年第2期。

[51]Zastrow,Charles H.:《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七版,孙唐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2]翟进:《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载翟进、张曙主编《个案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3]张曙:《结构家庭治疗法、联合家庭治疗法》,载翟进、张曙主编《个案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4]张微:《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以对一个混合型家庭的治疗为例》,社会工作(学术版),2007年1月。

[55]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6]张宇莲等主编《社会工作实务(下)》,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7]郑日昌、江光荣、伍新春主编《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8]周路:《深入探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家庭因素——评〈城市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年第3期。

[59]朱志强:《社会工作的本质: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载何国良、王思斌主编《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香港: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

[60]America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1965.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New York:NASW.

[61]Boehm,Werner W. 1958. The Nature of Social Work,Social Work (4).

[62]Goldenberg,I. & H. Goldenberg. 1996. Family Therapy:An Overview,4th Edition,Brooks/Cole.

[63]Johnson,Louise C. 1998. Social Work Practice,A Generalist Approach,6th Edition,U.S.A:Allyn and Bacon.

[64]Markstrom,C. A.,S. K. Marshall & R. J. Tryon. 2000. Resiliency,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in Rural Low-income Appalachian Adolescents from Two Racial Groups,Journal of Adolescence (23).

[65]Miley,K.,Michael O’Melia & Brenda L. Dubois. 1995. Generalist Social Work Practice:An Empowering Approach,U.S.A.:Allyn & Bacon.

[66]Minuchin,S.,1974. Family and Family Therapy.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7]Minuchin,S.,1993. Family Healing,New York:Free Press.

[68]Nichols,M. 1995. The Family Therapy:Concepts and Methods,3rd Edition,New York:Allyn & Bacon.

[69]Parton,Nigel & Patrick O’Byrne. 2000. Construction Social Work:Towards a New Practice,Great Britian:Macmillan Press LTD.

[70]Pincus,A. & Minahan,A. 1973. Social Work Practice:Model and method. Itasca,IL:F.E. Peacock.

[71]Richmond,M. E. 1917. Social Diagnosis. New York:Russell Sage.

[72]Specht,H. & Courtney,M. 1993. Unfaithful angels: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 New York:Free Press.

[73]Whitaker,C.A. 1986.The Symptomatic Adolescent-An Awol Family Member. In M.Sugar(ed.)The Adolescent in Group and Family Therapy. U.S.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4]Zastrow,Charles H. 1992. The Practice of Social Work,4th Edition,California:Wadsworth,Inc..

[75]Zuber-Skerritt,Ortrun. 1996. New Directions in Action Research. London:The Falmer Press.

[1]江可达:《益智情绪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期。

[3]Shields S.A.,Kappas A.Magda B. Arnold’s contributions to emotions research. Cognition and Emotion,2006,20:pp.898-901.

[4](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

[1]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心理学动态》2001年第1期。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日本〕山根薰:《学习指导与生活指导(中译本)》,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2。

[4]张明岛、陈国福:《医学心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李强:《论社区心理及其对社区发展的影响》,《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年第3期。

[6]吴均林、周指明、巫云辉、陈劲、何艳、李淼:《城市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现状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第2期。

[7]杨凤池:《智慧、和谐、希望——社区心理卫生读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吴均林、周指明、巫云辉、陈劲、何艳、李淼:《城市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现状研究》,《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年第20期。

[2]李荐中:《我国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现状及改进策略》,《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11期。

[3]吴均林、周指明、巫云辉、朱岩:《社区心理卫生服务需求调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第20期。

[4]郭梅华、张灵聪:《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对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借鉴》,《社会工作》2001年第2期。

[5]Schneider J.,Carpenter J.,Wooff D.,Brandon T.,McNiven F.,Career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Socpsychiatry Epidemiol,2007,p.36.

[6]杨凤池、高新义:《我国社区心理卫生工作的可行模式探讨》,《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第3期。

[7]陈传锋、何心展、宋修竹、田宾:《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调查》,《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8]Chang V. N.,Greene R.. Study of service delivery by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s as perceived by adult protective services investigators. Journal of Elder Abuse & Neglect,2001,p.13.

[1]郭梅华、张灵聪:《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对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借鉴》,《社会工作》2009年第1期。

[2]张庭辉、瞿建国:《关于构建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思考》,《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3]刘青、袁瑞云:《做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思考》,《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高红英、苗元江:《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5]邱成平、杜李琴:《美国儿童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与思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第3期。

[6]杨凤池、高新义:《我国社区心理卫生工作的可行模式探讨》,《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第3期。

[7]陈传锋、武雪婷、严建雯:《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5期。

[8]陶勑恒:《社区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和素质及其养成》,《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13期。

[9]付文青、阙墨春、郭玲玲:《社区心理咨询中常见现象的处理技术》,《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13期。

[10]马立骥:《心理评估技术在社区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11期。

[11]李荐中:《我国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现状及改进策略》,《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11期。

[12]吴俊平、李雁:《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第11期。

[13]李序科:《重庆市城市社区心理卫生现状调查及其对策思考》,《社会工作》2007年第4期。

[14]李晓燕、夏苏林:《社区心理健康研究综述》,《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15]陈世海、侯永艇:《联办社区心理咨询室的出路》,《社区》2007年第20期。

[16]朱丽华、顾卫平、申志东:《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模式的构建》,《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17]刘新民、孙红、李秀艳、张曼华、林晓嵩、杨凤池:《全科医师心理学培训与我国社区心理工作的开展》,《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第23期。

[18]吴均林、周指明、巫云辉、朱岩:《社区心理卫生服务需求调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第11期。

[19]彭涛、李欣、臧立新:《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发展》,《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第7期。

[20]吴均林、周指明、巫云辉、陈劲、何艳、李淼:《城市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现状研究》,《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年第4期。

[21]陈传锋、何心展、宋修竹、田宾:《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调查》,《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22]李强:《论社区心理及其对社区发展的影响》,《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2期。

[23]张功:《社区心理卫生综述》,《前沿》2003年第10期。

[24]刘素珍、徐建平、周坚、李金风、徐志芸、吴梦麟、叶勤、王晓棠:《社区心理辅导实验模型的建构及其价值》,《心理科学》2003年第1期。

[25]顾兴成、周燕:《谈社区心理咨询的原则(摘要)》,《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第3期。

[26]严亚西、严光正:《创建中国式社区心理咨询初探》,《引进与咨询》2002年第3期。

[27]杨凤池:《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探索》,《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第11期。

[28]黄雪薇、项中、王凤仪、陆小莲:《有关开展社区心理咨询的探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9年第7期。

[29]黄雪薇、项中、王凤仪、陆小莲:《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咨询初探》,《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李强:《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3]李迎生:《转型时期的社会政策:问题与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张启春:《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江汉论坛》2003年第4期。

[5]黄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与社会政策选择》,《人口研究》2007年第4期。

[6]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7]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学海》2006年第6期。

[9]刘小年:《农民工的政策表达行为研究——基于东莞市某厂农民工调查》,《乡镇经济》2008年第6期。

[10]刘小年:《农民工的政策实践与政策范式新检讨》,《行政与法》2006年第8期。

[11]潘泽泉:《国家调整农民工政策的过程分析: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5期。

[12]黄进:《资本建设:农民工政策范式的新走向》,《农村经济》2009年第6期。

[13]盛昕:《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的演进及发展》,《学术交流》2008年第4期。

[14]杨国勇、朱海伦:《基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农民工政策实践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5期。

[15]徐永新:《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走向》,《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6]张勇濂:《农民工政治参与缺失状况的调查与政策建议》,《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17]洪伟:《新时期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8]潘冬青、樊丽淑、胡松华、孙家良:《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效应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地区为例》,《农村经济》2008年第2期。

[19]刘纳、范晓光:《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邓恩政策分析模式应用》,《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8期。

[20]卢海元:《积极的城市化政策与农民工社会保险》,《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第4期。

[21]朱海龙、周春发:《社会排斥与社会认同——农民工社会政策调整的影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2]张永宏:《从组织间关系看政策执行差距:L镇农民工保护个案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3]刘天金、蔡志强:《农民工代际转换问题及其政策调适和制度安排》,《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24]Lina Song.(2001)Proeess of Rural-Urban Labour Migration in China:Information Flow and Networks. Beijing,China. 2001 International Forum on Rural Labor Mobility in China.

[25]John Knight,Lina Song.(1996)Towards a Labour Market in China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6]De Brauw,Alanf,Scott Rozelle,Zhang Linxiu,Huang Jikun,Zhang Yigang.(2002)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ural labor Markets During The Reform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7]Hare,Denise.(1999)‘Push’versus‘Pull’Faetors in Migration out flows and Retums:Determinants of Migration Status and Spell Duration Among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黄安丽:《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及思考》,《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3期。

[2]唐钧:《农村“留守家庭”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

[3]张俊才、张倩:《5000万“留守村妇”非正常生存调查:新“三座大山”》,《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第40期。

[4]李小云:《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谈新时期农村妇女发展》,《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