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9

中国电影影像表达与跨文化传播图书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Film Expression

SSAPID:101-5390-5172-16
ISBN:978-7-5201-3792-8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勾勒了三个支点:文化、影像表达、好莱坞电影。即以文化作为基础,以影像表达作为切入口,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作为参照来进行考量和研究。全书共分为九章,梳理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简史,分享了《红高粱》《卧虎藏龙》等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探讨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语境及实践经验,分析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和思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陈晓伟
编 辑:周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自序

 后记

 绪论

  一 研究维度:文化、影像表达、好莱坞

  二 现状: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分析

  三 研究方法:综合与交叉

   1.定性与定量的综合

   2.电影理论与跨文化传播理论的交叉

 第一章 研究缘起: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三个语境

  第一节 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语境

  第二节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民族化语境

  第三节 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政治化语境

 第二章 理论工具: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多元审视

  第一节 爱德华·霍尔的语境理论在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适用性

  第二节 菲利普森的文化代码理论在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适用性

  第三节 约翰·贝利的文化适应理论在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适用性

 第三章 历程梳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简史

  第一节 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实践初尝试

   一 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前史:欧美电影在中国的放映及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欧美电影的放映

    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影片的大量输入

    3.美国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

   二 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开端:中国电影第一次走出国门

    1.第一次在国外放映的影片:《庄子试妻》

    2.第一次在国外参加电影节的影片:《渔光曲》等

  第二节 1949~1966年:在政治与艺术的斗争中“引进来”和“走出去”

   一 外来电影的持续影响

    1.暗线: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2.明线:苏联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3.辅助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法国新浪潮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二 新中国电影走出国门

    1.电影节

    2.电影周

  第三节 1976~1984年: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成就与问题

   一 电影创作方面

   二 电影管理方面

  第四节 1984~2000年:走上世界影坛的“第五代”“第六代”中国电影

   一 “第五代”电影的跨国传播

    1.植根中国美学的意象造型

    2.满足西方观众“东方”期待的乡土中国

    3.走向国际电影节的“艺术电影”

   二 “新生代”导演的另类跨国实践

    (一)“地下电影”

     1.张元违规参赛形成的群体“出走”效应

     2.中国电影“七君子事件”

    (二)国际电影节中的中国“独立电影”

     1.西方人眼中的“反体制斗士”

     2.“第六代”电影的国际影响

  第五节 2000年至今: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挑战与机遇

   一 国产大片的跨文化传播之路

   二 第六代电影的跨文化之旅

 第四章 影像风格: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与影像表达的实践之一

  第一节 民族化的题材内容

   一 武侠功夫片的经验

   二 民族风俗的呈现

  第二节 东方化的表现形式

   一 作者化的造型风格

   二 诗意化的镜语风格

   三 意境化的声画风格

   四 类型化的美学探索

  第三节 含蓄化的情感表达

   一 中国哲思的滋养

   二 东方情感的魅力

 第五章 明星符号: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与影像表达的实践之二

  第一节 明星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1.明星的符号意义大于实体意义

   2.明星自身具有被优势解读的可能性

   3.在文化交流中,明星符号具有相对恒定的内涵意义

  第二节 明星符号与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

   一 国民形象的塑造

   二 特色文化元素的建构

    1.女明星身体与中国元素

    2.男性身躯与功夫元素

   三 历史传统文化的建构

  第三节 明星符号对国家形象的政治意义

 第六章 跨国合作: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与影像表达的实践之三

  第一节 跨国合作的现状及特点

   一 中美合拍片

   二 中、日、韩合拍片

    1.中韩合拍片

    2.中日合拍片

   三 中欧合拍片

    1.中法合拍片

    2.中英合拍片

   四 中印合拍片

  第二节 多渠道合拍对中国本土电影的影响

  第三节 合拍片中的文化融合与认同

   一 边缘化、符号化的中国元素

   二 合拍中的文化认同感

  第四节 走向未来的电影合拍

   一 从“他者”到“自我”

   二 培养中国电影的国际受众

 第七章 个案研究:中国电影影像表达的跨文化传播典型案例

  第一节 电影个案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 电影个案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二 电影个案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电影个案研究的内容

    2.电影个案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典型案例之一:《红高粱》

   一 创造《红高粱》

   二 时势造英雄

   三 迷人“中国红”

   四 闪耀国际舞台

  第三节 典型案例之二:《卧虎藏龙》

   一 创作的前世今生

   二 中西合璧

   三 呈现文化中国

   四 从奥斯卡到各大影展

   五 引发文化效应

  第四节 典型案例之三:《春光乍泄》

   一 电影作者与“铁三角”

   二 无地域差别的情感体验

   三 跨文化传播的“边缘人”策略

  第五节 典型案例之四:《三峡好人》

   一 “普通人”的突围

   二 记录三峡

   三 传播策略的现实主义转向

   四 国际荣誉与国内审视

 第八章 问题分析: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文化层面:语言与非语言的文化差异

   一 语言差异:字幕翻译的尴尬

   二 非言语语言的传播:电影中身体语言的文化差异

  第二节 媒介层面:“互联网+”电影的负面影响

   一 大数据的量化分析对电影叙事原理的解构

   二 基于互联网资本力量的电影属性变革

  第三节 创作层面:创作视角的“东方主义”和文化身份的迷失

   一 创作视角的“自我东方化”

    1.题材的选择

    2.文化符号的使用

   二 文化身份的迷失

  第四节 文本层面:文化传播与传播文化的疏离

   一 “仁”与丛林法则

   二 “义”“礼”与理性主义社会的失范

   三 “智”“信”与欲望的背叛

 第九章 策略整合:中国电影影像表达的跨文化思考

  第一节 文化层面: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的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两种路径

   一 发展跨文化敏感

   二 “整合”文化差异

  第二节 媒介层面:利用新媒体进行跨文化传播

   一 利用新媒体做好引导和互动

   二 充分利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

  第三节 创作层面:建立文化自觉

  第四节 文本层面:影像符号的开掘和中国故事的表达

   一 中国电影影像符号的开掘具备的两个层次

    (一)作为中国元素的影像符号

     1.“十七年”电影的传统绘画美学元素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学派”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民俗元素

    (二)超越本土经验的全球文化影像符号

   二 中国故事影像叙述的中国化与国际化

    (一)中国化内容: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文化价值观

     1.中国化的人物形象

     2.中国化的文本故事

     3.中国化的思想内涵

    (二)国际化形式:通用的视听话语体系

     1.高端CG技术的使用

     2.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3.镜头风格的开掘

    (三)开放式视角:国际化视野

     1.合拍片视野

     2.以跨境导演为主导的国际化制作团队

 结语

 附录:中国影片国外获奖目录

本书为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勾勒了三个支点:文化、影像表达、好莱坞电影。即以文化作为基础,以影像表达作为切入口,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作为参照来进行考量和研究。全书共分为九章,梳理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简史,分享了《红高粱》《卧虎藏龙》等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探讨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语境及实践经验,分析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和思考。

《苏联文学艺术问题》,曹葆华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程步高:《影坛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万籁鸣口述、万国魂执笔《我与孙悟空》,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

林年同:《中国电影美学》,台北允晨文化,1992。

倪震主编《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

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中国电影年鉴1985》,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杜可风:《〈春光乍泄〉摄影手记》,香港电影双周刊出版有限公司,1997。

李尔葳:《张艺谋说》,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

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知识出版社,1999。

汪继芳:《20世纪最后的浪漫——北京自由艺术家生活实录》,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

郦苏元、胡克、杨远婴:《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粟米:《花样年华王家卫》,中国文学出版社,2001。

丁亚平:《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897~2001》,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陆弘石:《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

李尔葳:《直面张艺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石川:《电影史学新视野》,学林出版社,2003。

李亦中、孟建:《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电影年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魏楚豫:《一生要看的50部经典电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姜鑫:《春光映画王家卫》,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陆邵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邓光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上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林邵峰:《视觉英雄张艺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罗艺军:《世纪影事回眸》,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潘国灵等:《王家卫的映画世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黄会林主编,周兴等:《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卢燕、李亦中主编《聚焦好莱坞:文化与市场对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艺术学》编委会编《影像思考:电影与电影史》,学林出版社,2006。

杨远婴:《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顾铁军:《外国新影片翻译与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钟大丰、舒晓明:《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7。

尹鸿:《跨越百年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陈晓伟:《融画入影:民族审美意识的会通与转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严敏:《奥斯卡奖:80年的电影传奇》,文汇出版社,2008。

《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李小丽:《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田卉群:《探寻:中国电影的本土化与类型化之路》,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刘宇清:《中国电影的历史审思与当下观察》,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张承宇:《影像传播中的传承、变迁与融合》,齐鲁书社,2009。

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贾磊磊:《什么是好电影?从语言形式到文化价值的多元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宁海林:《阿恩海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闫凯蕾:《明星和他的时代:民国电影史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陈林侠:《中国类型电影的知识结构及其跨文化比较》,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路春艳:《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聂伟:《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0。

陈犀禾:《华语电影:理论、历史和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孙绍谊:《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金丹元:《影像审美与文化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周清平:《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张国涛主编《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苏莉:《王家卫电影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陈犀禾、聂伟:《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陈旭光:《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张艺谋:《张艺谋的作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张英进:《多元中国:电影与文化论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孙绍谊、聂伟主编《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盖琪:《全球化时代的影视形象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范志忠、吴鑫丰:《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范志忠、熊颖俐、徐辉:《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与传播》,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胡和平、肖丽君:《影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

程文:《耦合与嬗变:21世纪合拍片的繁荣与华语电影新形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周晓枫:《宿命:孤独张艺谋》,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张颐武:《跨世纪的中国想象:张颐武电影文章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丁亚平:《大电影的互动: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可行性研究2》,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张兵娟:《电视媒介意识与文化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赵卫防:《香港电影艺术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丁亚平:《全球化与大电影: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可行性研究3》,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英〕詹姆斯·L.史密斯:《情节剧》,武文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美〕大卫·鲍德威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美〕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何慧玲译,海南出版社,2003。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彭吉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美〕白睿文:《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电影访谈录》,罗祖珍、刘俊希、赵曼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美〕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冯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英〕理查德·戴尔:《明星》,严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英〕里昂·汉特:《功夫偶像——从李小龙到〈卧虎藏龙〉》,余琼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英〕吉尔·布兰斯顿:《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闻钧、韩金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美〕柯玮妮:《看懂李安:第一本从西方观点剖析李安的专书》,黄煜文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周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范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郁龙余主编《中西文化异同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黄光国:《知识与行动:中华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诠释》,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

马戎主编《西方社会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耿龙明:《翻译论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精神》,商务印书馆,2000。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

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文化与个人论文集》,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

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李怀亮、刘悦迪主编《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乌丙安:《民俗学入门》,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冯天瑜:《文化守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刘继南、何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刘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与传播》,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商务印书馆,2008。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崔婷:《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彭凯平、王伊兰:《跨文化沟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张艳芬:《詹姆逊文化理论探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徐小立:《传媒消费文化景观》,人民出版社,2010。

姜智芹:《美国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

潘一禾:《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张兴成:《文化认同的美学和政治——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

姜飞:《传播与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陶东风、胡疆锋主编《亚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胡正荣等主编《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单波:《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

〔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卢明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美〕爱德华·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商务印书馆,张国清译,2000。

〔法〕雅克·拉康等:《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美〕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英〕考林·霍普金斯、〔加〕司图亚当·迈克法蒂耶、〔澳〕亚当·费恩:《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宇译,新华出版社,2004;

〔美〕特里·K.甘布尔等:《有效传播》,熊婷婷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法〕塔尔德、〔美〕克拉克:《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等:《凝视的快感》,吴琼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马雪峰、苏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J·Z·爱门森编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等:《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美〕拉里·A·萨默瓦等:《跨文化传播》,闵惠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何道宽译,2010。

〔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何道宽译,2010。

〔荷〕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

〔美〕米尔顿·J.贝内特:《跨文化交流的建构与实践》,关世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美〕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文化人类学:欣赏文化差异》,周云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美〕迈克尔·H.普罗瑟:《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杨燕、周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周宪、许钧主编,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13。

〔美〕艾瑞克·克莱默、刘杨:《全球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Frank Chin,Jeffery Paul Chan,et al.(eds.),The Big Aiiieeeee!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Meridian,1991.

Geremie R. Barme,In the red:on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

Berry J.W.,Poortinga Y.P.,Segall MH,et al.,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ed.),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Joseph S. Nye,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

谢晋:《遵循规律,调实焦点——与电影界的同行谈心》,《电影艺术》1980年第7期。

阿达:《动画片〈三个和尚〉的导演构思和工作方法》,《电影通讯》1981年第9期。

赵焕章:《一点意见——访埃有感》,《电影通讯》1983年第2期。

《提高影片质量,加强对外宣传》,《电影通讯》1984年第8期。

黄崇:《在“黄金国”参加电影节》,《电影通讯》1984年第9期。

白杰明:《香港:〈黄土地〉的冲击波》,《当代电影》1985年第4期。

沈伯俊:《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论〈三国演义〉的主题》,《天府新论》1985年第6期。

《美国电影界三教授谈〈黄土地〉》,《影剧艺术》1985年第5期。

张艺谋:《〈黄土地〉摄影阐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莫言:《影片〈红高粱〉观后杂感》,《当代电影》1988年第2期。

张艺谋:《唱一支生命的赞歌》,《当代电影》1988年第2期。

〔美〕珍·库瓦劳:《〈霸王别姬〉——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历史、情节和观念》,李小刚译,《世界电影》1996年第4期。

舒晓鸣:《千秋功罪 谁人评说——谈“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历史评价》,《电影通讯》1999年第5期。

石川:《简论夏衍的电影输出思想》,《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尹鸿:《世纪之交:90年代中国电影备忘》,《当代电影》2001年第1期。

黄式宪:《华人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文化苦涩》,《电影艺术》2001年第1期。

力子:《融合中西之长 创造完美电影——李安访谈录》,《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2002年第6期。

周铁东:《新中国电影对外交流》,《电影艺术》2002年第1期。

倪伟:《论“七十年代后”的城市“另类写作”》,《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刘文峰:《全球化时代香港动作片对好莱坞的冲击》,《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

朱梁:《数字技术对好莱坞电影视觉效果的影响》,《影视技术》2004年11期。

罗艺军:《第五代与电影意象造型》,《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徐长福:《重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陈旭光:《“影响的焦虑”:接受、变异、融合——中国电影外来影响源流踪迹的初步考察》,《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郑宜庸:《感伤旅途——西方同性恋电影的发展》,《世界电影》2006年第2期。

石川:《重读吴贻弓:一种诗化电影的历史际遇与现实困境》,《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陆邵阳:《外国电影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三十年探讨(1978-2008)》,《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

梁英:《全球大众文化语境下的韩剧现象》,《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陈林侠:《消费文化视野的后政治、性虐待与文化杂交》,《艺术百家》2008年第4期。

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蔡利民:《从全球文化融合看中华文化的主体自觉》,《求是学刊》2009年第3期。

钟大丰:《中国电影的历史及根源(上):再论“影戏”》,《电影文学》2009年第14期。

贺红英:《夏伯阳——一种苏维埃神话模式的确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李正光:《回顾:第六代导演与两次“七君子事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沙丹:《构建新巴别塔:中美电影的现代交流与跨国合作》,《电影艺术》2009年第4期。

黄式宪:《大片“博弈”以弘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而与世界对话》,《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葛均艳:《论王家卫电影的海外传播》,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0。

汪瑞:《中国元素未必等于中国设计》,《装饰》2010年第1期。

尹鸿、张建珍:《全球多元电影格局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建构》,《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彭侃:《西方研究视野中的中国独立电影:回顾与反思》,《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1期。

陈旭光:《中国电影大片的海外市场推广及其策略》,《现代传播》2011年第3期。

杨紫轩:《全球化视域下的华语电影:身份、集体记忆与传播策略》,《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6期。

丁亚平:《华语电影:话语交换、变奏与挑战》,《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黄会林、刘湜、傅红星、李明、熊晓鸽:《2011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家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下)》,《现代传播》2012年第2期。

景海峰:《仁义礼智信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4期。

陈国明:《“跨文化传播”术语和学科的生成发展》,《学术研究》2012年第11期。

关世杰:《对外传播中的共享性中华核心价值观》,《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5期。

李艳:《对当前中国电影产品跨文化传播状况的实证调查——以在京外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年第1期。

黄会林:《2012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上)》,《现代传播》2013年第1期。

詹庆生:《产业化十年中国电影合拍片发展备忘(2002~2012)》,《当代电影》2013年第2期。

吴保和、魏燕玲:《中国红:文化符号与色彩象征》,《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向宇:《文化中国的影像建构及其矛盾——论李安电影的中国想象》,《上海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刘四芳:《华语电影与跨文化传播案例研究——以两部国际公映的中国电影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4。

熊焱煦:《2003~2013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状况研究——基于北美市场的分析》,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4。

刁亦男等:《白日焰火》,《当代电影》2014年第5期。

邓双林、郝建:《诗意、陌生化纪实与现实质感——贾樟柯的话语策略与中国语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黄式宪:《互联网“新业态”下中国电影产业文化滑坡的反思》,《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6期。

陈林侠:《北美外语片市场与张艺谋电影的竞争力》,《中州学刊》2016年第3期。

李振礼、王永收:《诗意时空营造与历史文化想象——〈路边野餐〉与〈长江图〉比较研究》,《文化艺术研究》2016年第4期。

苗晓天、詹庆生:《合拍片:相关政策、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当代电影》2017年第1期。

汪越:《身份政治的理论逻辑》,《学术界》2018年第3期。

黄会林、孙子荀、王超、杨卓凡:《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传播——2017年度中国电影北美地区传播调研报告》,《现代传播》2018年第1期。

朱靖江:《中国大陆电影与国际电影节的“纠缠舞步”》,《羊城晚报》2005年11月5日。

袁蕾:《贾樟柯:这次拍的是变化即将完成的中国》,《南方周末》2006年9月14日。

乔虹:《国家形象:一个和平崛起大国的新课题》,《中国妇女报》2008年3月15日。

张宏森、朱伟一:《阿凡达:天才+资本的故事 华尔街止步好莱坞》,《法制日报》2010年3月4日。

邓艳玲:《贾樟柯:我的电影我做主》,《中国周刊》2010年10月8日。

李廷筠:《“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电影报》2013年11月14日。

杜思梦:《〈白日焰火〉:具有方向性意义,引领文艺片市场》,《中国电影报》2014年4月23日。

《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