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3

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图书

Consumer Society and Consumer Identity

SSAPID:101-5386-3763-50
ISBN:978-7-5097-082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吸收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详细辨析认同概念的多重含义,厘清认同的哲学根源与社会基础,并针对现实提出认同建构的意义创造模式,深入分析现代社会中消费如何成为建构认同及形成消费者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同时对此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当代消费社会中的认同、审视中国的消费现实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平台。

相关信息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
作 者: 伍庆
编 辑:袁卫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伟大的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总序)

 引言

 第一章 认同及其哲学根源与社会基础

  一 同一性:认同的哲学根源

  二 身份:认同的社会基础

  三 认同的含义与特性

 第二章 认同的建构与认同危机

  一 认同建构的紧迫任务

  二 认同建构的关键

  三 认同的结构

   1.认同的内容层级

   2.多元认同类型的结构

  四 辨析认同危机

  五 同一性的冲突与断裂

   1.逻辑同一性的冲突

   2.实在同一性的断裂

 第三章 消费社会中的认同建构

  一 劳动者与消费者的分离

  二 从劳动到消费

   1.劳动的变化

   2.消费的变化

  三 消费建构认同的价值创造模式

 第四章 消费认同与消费者共同体

  一 商品符号价值及其形成机制

   1.商品的符号价值

   2.符号价值的形成机制

  二 符号价值的特性

  三 占有性方式

  四 存在性方式

  五 消费者共同体的意义

 第五章 反思消费认同

  一 消费认同作为意识形态

  二 差异与相同的幻象

   1.差异的幻象

   2.相同的幻象

  三 反讽的认同

   1.反讽的一般化

   2.真实与表现的混淆

  四 认同的终结:同一性的悖谬

 结语 认同的未来

Abercrombie(2004):Sociology,Cambridge,Polity Press.

Albrow,M.(2001):《全球时代》,北京,商务印书馆。

Althusser,L.(2002):《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Anderson,B.(2005):《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Appadurai(1997):《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及差异》,陈清侨编《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Aristotle(2000):《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Aristotle(2003):《工具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Bandura(2003):《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L.A.Pervin and O.P.John编《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Bastiat,F.(1995):《和谐经济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taille,G.(2003):《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乔治·巴塔耶文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Baudrillard,J.(1981):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Telos Press.

Baudrillard,J.(2001a):《物体系》,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Baudrillard,J.(2001b):《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Baudrillard,J.(2005):《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吴琼和杜予编《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Bauman,Z.(2000):《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auman,Z.(2001):《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北京,商务印书馆。

Bauman,Z.(2002a):《个体化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Bauman,Z.(2002b):《后现代性及其缺憾》,上海,学林出版社。

Bauman,Z.(2002c):《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Bauman,Z.(2003a):《共同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Bauman,Z.(2003b):《后现代伦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Bauman,Z.(2003c):《现代性与矛盾性》,北京,商务印书馆。

Bauman,Z.(2004):Ident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Bauman,Z.(2005a):Work,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Buckshire,Open University Press.

Bauman,Z.(2005b):《被围困的社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Bauman,Z.(2005c):《自由》,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Bauman,Z.(2006):《寻找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eck,U. and A.Giddens et al.(2001):《自反性现代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Belk,R.(1988):“Possessions and the Extended Self”,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5(2):139-168.

Bell,D.(1989):《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

Bell,D.(2001):《意识形态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Benjamin,W.(1989):《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北京,三联书店。

Berger,P.(1982):《社会学导引》,台北,巨流图书出版公司。

Berman,M.(2003):《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北京,商务印书馆。

Best,S. and D.Kellner(2002):《后现代转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Bittle,C.N.(1939):The Domain of Being,Milwaukee,The Bruce Publishing House.

Bocock,R.(1995):《消费》,台北巨流图书出版公司。

Boisot,M.H.(2000):《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Boorstin,D.(1993):《美国人:民主历程》,北京,三联书店。

Braudel,F.(1992):《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

Braudel,F.(1993):《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

Braudel,F.(1997):《资本主义论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Brennan(1988):Conditions of Identity,Oxford,Clarendon Press.

Campbell,C.(2003):《求新的渴望》,罗钢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Caspi and Roberts(2003):《跨人生历程的人格连续性与变化》,L.A.Pervin and O.P.John编《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Chaney(2004):《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de Certeau,M.(2003):《“权宜之计”:使用和战术》,罗钢和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Debord,G.(2006):《景观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Dittmar,H.(1992):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Material Possessions,Hertfordshire,Harvester Wheatsheaf.

Douglas,M. and B.Isherwood(1980):The World of Goods,Harmondsworth,Penguin.

Drucker,P.F.(1998):《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Dunn(2000):“Identity,Commodification,and Consumer Culture”,Davis eds.,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

Durkheim,E.(2000):《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

Durkheim,E. and M.Mause(2000):《原始分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Erikson,E.(1998):《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Erikson,E.(1963):Childhood and Society,New York,Norton.

Featherstone,M.(2000):《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Ferguson(2000):“Deception and Despair:Ironic Self-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Davis eds.,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

Finkelstein,J.(1991):The Fashioned Self,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Firat,F. and N.Dholakia(1998):Consuming People,London,Routledge.

Fiske,J.(2005):《电视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Frank,M.(2006):《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美学导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Freud,S.(1986):《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Friedman,J.(2003):《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北京,商务印书馆。

Fromm,E.(1989):《占有或存在》,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Fromm,E.(1994):《健全的社会》,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Fromm,E.(2002):《逃避自由》,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Fumaroli,M.(1999):《“我是他人”:对于同一性的误解》,《第欧根尼》第1期。

Gertz(2002):《欧洲中世纪生活》,北京,东方出版社。

Giddens,A.(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

Giddens,A.(2000):《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

Goffman,E.(1989):《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Gregory,C.A.(2001):《礼物与商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Gross,F.(2003):《公民与国家》,北京,新华出版社。

Habermas,J.(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

Habermas,J.(2000a):《合法化危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Habermas,J.(2000b):《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Habermas,J.(2004):《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Habermas,J.(2005):《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国家的危机与乌托邦力量的衰竭》,苏国勋、刘小枫编《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Hall,J.R. and Neitz,M.J.(2002):《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

Hegel(1961):《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

Hegel(1980):《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Hilton,M. and M.Daunton(2001):“Material Politics:An Introduction”,M.Daunton and M.Hilton eds.,The Politics of Consumption,Oxford,Berg.

Hobhouse,L.T.(1997):《形而上学的国家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Hobsbawm(2001):《非凡的小人物》,北京,新华出版社。

Hobsbawm,E.(1999):《认同政治与左翼》,《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2期。

Hobsbawm,E.(2000):《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Horkheimer,M.(2004):《封建地主、消费者和专家霍克海默集》,上海,远东出版社。

Horvat,B.(2001):《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Huntington,S.P.(2002):《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

Huntington,S.P.(2005):《我们是谁》,北京,新华出版社。

Isin,E.F. and P.K.Wood(1999):Citizenship and Identity,London,Sage.

Jameson,F.(2000):《对作为哲学命题的全球化的思考》,杰姆逊和三好将夫编《全球化的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Jameson,F.(2004a):《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Jameson,F.(2004b):《詹姆逊文集第4卷: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Jenkins,R.(1996):Social Identity,London,Routledge.

Jhally,S.(2004):《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Keane,J.(1999):《公共生活和晚期资本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Kellner,D.(2004):《媒体文化:介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和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

Koslowski,P.(1999):《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Kratochwil,F.(2003):《文化之舟在航行抑或返航》,拉彼德等编《文化和认同:国家关系回归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Larrain,J.(2005):《意识形态和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Lash,S. and J.Urry(2006):《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

Locke,J.(1959):《人类理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Lukacs,G.(1989):《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重庆出版社。

Lukacs,G.(1993):《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重庆,重庆出版社。

Lury,C.(2003):《消费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Mandel,E.(1983):《晚期资本主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Marcuse,H.(2006):《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Marx,K.(19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Marx,K.(2004):《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McCracken,G.(1990):Culture and Consumption:New Approaches to the Symbolic Character of Consumer Goods and Activitie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ead,G.H.(1999):《心灵、自我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

Mill,J.S.(1991):《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Mills,C.W.(2006):《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Montemayor,R. and M.Eisen(1977):“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ceptions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Development Psychology,13(4):314-319.

Morley,D. and K.Robins(2001):《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Mort,F.(2001):《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Muecke,D.C.(1981):《反讽》,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Muecke,D.C.(1982):Irony and the Ironic,London,Methuen.

Orel,T.(1998):《“自我—时尚”技术:超越工业产品的普及性和变化性》,M.Diani编《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Popenoe,D.(1999):《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itzer,G.(2006):《虚无的全球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Sahlins,M.(2002):《文化与实践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Sartre(2007):《存在与虚无》,北京,三联书店。

de Saussure,F.(1980):《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

Schilegel,F.(2003):《雅典娜神殿断片集》,北京,三联书店。

Senior,N.W.(1977):《政治经济学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

Simmel,G.(2000):《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上海,学林出版社。

Simmel,G.(2002):《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Simon,B.(2004):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Oxford,Blackwell.

Sklair,L.(2000):《社会运动和全球资本主义》,杰姆逊和三好将夫编《全球化的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Slater(1997):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Polity Press.

Smail,J.(2006):《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Stearns(2001):Consumerism in World History,London,Routledge.

Stets and Burke(2000):“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3(3):224-237.

Storey,J.(2001):《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Taylor,C.(1997):《承认的政治》,陈清侨编《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Taylor,C.(2001a):《现代性之隐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Taylor,C.(2001b):《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南京,译林出版社。

Thompson,E.P.(2002):《共有的习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Thompson,J.W.(1963):《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

Thompson,J.B.(2005):《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

Tomlinson,A.(1990):“Introduction: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Aura of the Commodity”,A.Tomlinson eds.,Consumption,Identity and Style,London,Routledge.

Toynbee,A.(2000):《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Turow,J.(2003):《分割美国:广告主与新媒介世界》,北京,华夏出版社。

Twitchell,J.B.(2006):《美国的广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Veblen,T.(1964):《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Wallerstein,I.(1998):《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Wallerstein,I.(2004):《族群身份的建构:种族主义、国族主义、族裔身份》,许宝强和罗永生编《解殖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Weigert,A.J. and J.S.Teitge,et al.(1986):Society and Ident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ttgenstein,L.(1996):《逻辑哲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埃维耶克(2001):《青年概念的终结》,《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期。

毕尔格(2004):《主体的退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曾少千(2003):《我买故我在:芭芭拉·克鲁格与消费文化》,《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8期。

段亚男(2005):《何处为家:巴西的〈日侨日裔〉与日本的〈巴西日裔〉》,《东南学术》第4期。

冈本庆一(1988):《剧场社会的消费》,星野克美等编《符号社会的消费》,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桂世河(2005):《符号价值是商品的第三种价值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郭金山(2003):《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心理科学进展》第2期。

郭金山和车文博(2004):《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心理科学》第5期。

海塔塔(2000):《美元、解体和上帝》,杰姆逊和三好将夫编《全球化的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韩震(2005):《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江海学刊》第5期。

姜奇平(2003):《符号价值:第三种价值》,《互联网周刊》第18期。

杰姆逊和三好将夫编(2002)《全球化的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李春玲(2004):《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李正欢和曾路(2004):《符号消费的意义解读》,《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练玉春(2004):《论米歇尔·德塞都的抵制理论——避让但不逃离》,《河北学刊》第2期。

刘森林(2005):《辩证法的社会空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刘小枫(1998):《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罗森堡(1992):《自我概念:社会的产物和社会的力量》,罗森堡和特纳编《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马小虎(2004):《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秦晖(1998):《文化决定论的贫困》,赵汀阳、刘军宁和盛洪编《学问中国》,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青木贞茂(1988):《商品的符号学》,星野克美等编《符号社会的消费》,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陶东风(2004):《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答赵勇博士》,《河北学刊》第5期。

王成兵(2004):《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宁(2001a):《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宁(2001b):《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社会学研究》第1期。

星野克美(1988):《消费文化的符号论》,星野克美等编《符号社会的消费》,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燕道成(2005):《消费意识形态建构中大众传媒的共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姚建平(2006):《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小虹(2002):《假名牌、假理论、假全球化》,文化研究学会2002年会。

张筱薏(2006):《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分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第11期。

张旭东(2006):《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