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8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8)——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图书

Annual Report o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Development Report (2018)

SSAPID:101-5385-7991-93
ISBN:978-7-5201-3048-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同发展的新机制与新模式”为主题,系统梳理了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做法及经验,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和财税体制变革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归纳总结了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自由贸易区等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模式与机制,试图找出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京津冀蓝皮书
编 辑:王玉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摘要

 主要编撰者简介

 Abstract

 基本子库

 皮书数据库

 京津冀蓝皮书编委会

 法律声明

 Ⅰ 总报告

  B.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研究*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纵观世界——建立跨域协调机制是提升地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审视国内——探索跨域协调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聚焦京津冀——创新跨域协调机制是实现协同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理论探讨

    (二)国际经验

     1.英国东南部城市群:顶层设计与多维规划的生态协同治理机制

     2.日本东京城市群:中央主导的区域性行政协调机制

     3.大巴黎地区城市群:政府主导的功能分散化疏解模式

    (三)分析框架

     1.协同基础:要素禀赋与空间分异

     2.协同行动:区域内自组织和区际合作

     3.协同关键:协同机制与协同模式

     4.协同目标:实现功能互补、融合、协调的高水平协同

   三 协同进展与主要问题

    (一)总体进展

    (二)协同机制与进展

     1.产业协同:产业分工格局初步显现,北京发挥核心引领和辐射外溢作用

     2.创新协同:政策机制不断创新,三地协同创新成果激增

     3.生态治理协同:补偿主体以中央纵向补偿为主,补偿方式以经济和技术补偿为主

     4.公共服务协同:教育医疗养老协同进展突出,公共服务差距呈缩小态势

     5.财税制度协同:中央推动财税政策一体化,三地“双边合作”构建财税协调机制

    (三)协同模式与路径

     1.雄安新区:政府规划建设的集中承载地高质量发展模式

     2.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府主导的集中承载地功能融合发展模式

     3.中关村示范区:跨行政区协同创新模式

     4.天津自贸区:制度溢出的示范区模式

    (四)主要问题

     1.发展水平:河北发展水平亟待提升,京冀内部城乡差距有待缩小

     2.产业协同:津冀产业存在同构现象,市场机制发育不足

     3.创新协同:创新要素配置失衡,联合创新机制尚未形成

     4.生态协同:政府与市场失调,补偿标准与方式不完善

     5.财税制度协同:协商机制尚不完善,公共服务的常态化供给机制仍需优化

   四 实现路径与对策建议

    (一)创新协同机制,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实力提升与经济结构优化

     1.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

     2.构建产业转移对接机制

     3.完善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

     4.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5.探索财税协调机制

    (二)创新协同模式,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空间优化与均衡发展

     1.强化北京“一核”与“两翼”的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深化天津自贸区对接京津冀的合作模式,发挥制度示范和溢出效应

 Ⅱ 分报告

  B.2 京津冀区域创新驱动的机制与模式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指数评价与测度结果

    (一)指标体系

    (二)测度结果

     1.能力测度:三地呈现创新梯度差异,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高

     1.综合得分——北京高于津冀,三地呈现梯度差距

     2.结构分析——北京创新投入主体多样化,已成创新策源地

    (三)环境保障:北京优势显著,津冀创新环境正在优化完善

     1.综合得分——北京居领先地位,三地差距逐步缩小

     2.经济环境

     3.知识环境

     4.公共服务环境

     4.制度保障

      (1)北京以中关村为依托,全面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2)天津通过引进人才、科研院所和支持科技型企业为抓手,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河北重视培育农业创新,依托雄安新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三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从创新能力看,北京领先地位突出,天津成果转化具有优势,但区域创新资源配置不均

     2.从创新环境看,北京“虹吸效应”显著,但反哺津冀的“溢出效应”有待提升

     3.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且共享程度不足

    (二)对策建议

     1.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步伐,促进三地产业转型升级

     2.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实现三地协同创新

     3.建立雄安新区吸纳培育创新型企业与吸引人才的体制机制,促进高技术产业落地生根

     4.深化天津自贸区对接京津冀的合作模式,发挥制度示范和溢出效应

  B.3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一 现阶段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暴露出的机制体制障碍与多重发展困局

    (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产业动力和创新动力发生弱化效应,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

     1.对北京经济和产业发展动力弱化效应的分析

     2.对天津经济和产业发展动力弱化现象的分析

     3.对河北经济和产业发展动力弱化现象的分析

    (二)现阶段京津冀三地工业部门的发展也表现出各自的发展态势,而且在某些领域出现同质化竞争格局,尚未形成产业链有序分工和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1.对北京创新能力及辐射能力的分析

     2.对天津河北产业同质化的分析

     3.具体政策操作问题的分析

    (三)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协调和融合不完整、不完善,是导致产业协同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

    (四)政府行政力量的主导模式,短期来看,具有一定的具体效果以及推进效应,但是长期来看,必然会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性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

    (五)北京在京津冀发展战略定位中存在维持短期发展任务和实施长期目标之间的冲突,存在发展“高精尖”经济结构和保障人力资本就业安全之间的双重矛盾

   二 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程中多重困局产生的动因分析

   三 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改革取向及相关建议

  B.4 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

   一 生态文明指数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

     1.体系构建

     2.测度方法

      (1)原始数据处理

      (2)确定指标权重

      (3)生态文明指数测度

      (4)生态文明耦合协调指数测算

    (三)京津冀生态文明指数的分析评价

     1.生态文明指数评价

      (1)发展指数——发展势头良好,北京最佳,天津次之,河北最低

      (2)环境指数——北京、天津环境质量明显好于河北

      (3)生态指数——北京、河北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且北京优于河北,天津最低,生态环境质量下滑后缓慢回升

      (4)管治指数——北京管治最佳,呈上升趋势;天津、河北差距不大,有下降趋向

      (5)生态文明指数——北京稳步攀升,生态文明指数最高,天津次之,河北逐渐赶上并超过天津

     2.生态文明耦合协调指数——区域协同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小结

     1.整体上,发展势头良好

     2.生态文明发展不平衡,显露出空间不均衡特征

     3.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初见成效,同时尚有提升空间

     4.生态文明发展尚不充分

   二 京津冀生态协同建设的发展模式

    (一)战略政策的顶层推进模式

    (二)区域联防联控模式

     1.完善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2.不断扩展的联防联控领域

     3.创新的联防联控模式

    (三)新时代的区域协同模式

     1.动态的区域协同

     2.跨域的区域协同

   三 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优化机制与对策建议

    (一)创新绿色发展机制

     1.绿色发展政策创新

     2.绿色产业升级

    (二)创新区域均衡发展机制

    (三)探索共建共享发展机制

    (四)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 结论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结论

  B.5 京津冀财税制度创新的机制与模式研究

   一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一)区域性公共物品与财税体制创新的理论分析

     1.区域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成本分担机制分析

     2.区域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对区域性公共物品需求的影响

     3.京津冀区域财税制度创新的策略分析

    (二)概念界定

     1.京津冀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

     2.京津冀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划分

   二 财税制度创新的主要机制与模式

    (一)中央政府主导强力推进的财税制度创新机制与模式

     1.中央财政支出用于京津冀区域行政管理类公共产品的供给。这类公共产品包括如下内容:

     2.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为京津冀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

     3.制定京津冀税收一体化政策为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创造良好税收环境

    (二)北京市主导的“双边合作”财税制度创新机制与模式

     1.北京市与河北省的双边合作及财税制度创新

     2.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双边合作及财税制度创新

     3.天津市与河北省的双边合作及财税制度创新

    (三)京津冀三地合作共建的财税制度创新机制与模式

     1.京津冀三地政府合作提供京津冀区域性行政管理类公共产品

     2.京津冀三地政府与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

    (四)河北省创新财政资金统筹管理机制与模式

    (五)充分利用国内外债券和资金市场支持重点项目支出

     1.京津冀三地政府利用国内债券市场增发地方债券

     2.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设立专项基金

    (六)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 创新政府投融资体制

     1.以PPP推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

     2.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推动社会资本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 重要进展与主要问题

    (一)重要进展

     1.初步形成了有利于京津冀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财税制度创新机制和模式

     2.探索并建立了有助于区域协同发展的京冀和津冀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3.河北省在整合财政资金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京津冀协同推进财政投资融体制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突破和进展

    (二)主要问题

     1.京津冀财政能力依然呈巨大落差,且现“固化”趋势

     2.有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持续供给机制尚未形成

     3.多中心治理格局下的财税协商机制仍未建立

   四 政策建议

    (一)以“共建”理念创新京津冀财政制度安排

     1.建立京津冀统一的财政规则

     2.强化京津冀区域财政规划的统筹与衔接

    (二)以“共享”理念创新京津冀财政性资金统筹机制

     1.继续创新适合京津冀区域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2.建立京津冀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基金

    (三)以“共赢”理念创新京津冀财税政策设计

     1.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助推产业加速转移

     2.完善税制设计促进生产要素跨辖区流动

    (四)以“共管”理念建立财税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机制

 Ⅲ 专题报告

  B.6 京津冀协同指数研究*

   一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二 指数评价与测度结果

    (一)基于联系度的测度——京津联系最为密切,河北石唐两市在区际联系中优势明显

     1.基于引力模型的总体区域联系度测度

     2.基于区域交通联系度的测度

     3.基于区域资金联系度的测度

    (二)基于均衡度的测度——教育、医疗、创新均衡度上升,经济均衡度下降,居民生活均衡度变化不显著

     1.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三地差距有所上升、经济发展分化加剧

     2.从居民生活来看,三地差距变化不显著,但城乡差距正逐步缩小

     3.从创新水平来看,三地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4.从医疗卫生水平来看,三地间差距明显缩小

     5.从教育水平来看,三地间差距也呈明显缩小态势

    (三)基于融合度的测度——京冀融合度较高,京津次之,津冀较低

     1.三地分工形势明确:北京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势显著,河北一二产业具有优势,天津居中

     2.京津冀三地合作愈加紧密,北京是三地合作的核心驱动力

   三 基本判断与主要结论

    (一)北京具有核心辐射带动作用,但仍有上升空间

    (二)石家庄、唐山等地有望成为京津冀地区加强联系的重要节点

    (三)京津冀三地创新差距显著,北京创新基础实力雄厚而河北相对不足

   四 主要路径与对策建议

    (一)推动京津冀地区充分均衡发展

     1.以“北京南部地区振兴”为抓手促进区域充分均衡发展

     2.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河北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

    (二)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

     1.北京应提升首都功能,建设好“四个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2.河北应推进生产过剩领域“去产能”,高质量承接非首都功能

    (三)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均等化

  B.7 基于企业大数据的京津冀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一 信息产业链构成及研究思路

    (一)信息产业界定

    (二)信息产业链解析

    (三)本文研究思路

   二 京津冀信息产业总体协同状况的实证分析

    (一)基于存续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信息产业协同分析

     1.京津冀信息产业自2014年以来呈加速发展态势

     2.北京在信息产业方面优势明显,河北在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方面具有优势,天津信息产业总体优势不明显

    (二)基于存续企业注册资本占比的产业协同分析

    (三)基于新增企业注册资本的产业协同分析

   三 基于信息产业内制造业部分的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北京优势显著,利润总额天津优势明显

    (二)科研投入方面北京优势显著

   四 基于信息产业内服务业部分的分析

    (一)北京信息服务业优势明显

     1.基于业务收入、研发经费和利润总额等指标的分析

     2.基于产值和就业区位商的分析

    (二)三地互投呈大幅上升态势,北京已成为资本辐射中心

     1.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信息服务业三地互投总体呈大幅上升态势

     2.北京已成为信息服务业的资本辐射中心

     3.石唐廊秦与北京的资本互投较为紧密,秦廊石邯与天津的资本互投相对紧密

   五 政策建议

    (一)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京津冀信息产业协同

    (二)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京津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B.8 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机制与模式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研究意义

     1.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是新常态下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疏解整治”行动进展情况

     1.疏解“散乱污”企业和区域性专业市场,保护市内环境

     2.疏解部分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整治私搭乱建、占道经营和“开墙打洞”等乱象,打造美好市容,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率

     4.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双向整治,使城区旧貌换新颜、城郊紧跟新发展

     5.整治地下空间和群租房,消除城市安全隐患

    (三)研究“疏解整治”机制模式的必要性

   二 国内外经验借鉴

    (一)通过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促进城市人口疏解

     1.政府主导下的疏解

     2.市场主导下的疏解

    (二)通过城市乱象整治提升城市精细化水平

     1.城市市容市貌整治经验

     2.城市交通整治经验

     3.城市社区整治经验

   三 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北京人口疏解现状与主要问题

     1.分析模型

     2.基于分要素的实证分析

     3.基于产业梯度系数的综合分析

     4.基本结论

    (二)北京乱象整治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

     1.社区整治的基本现状及主要问题

      (1)基本现状

      (2)主要问题

     2.交通整治的基本现状及主要问题

      (1)基本现状

      (2)主要问题

     3.市容市貌整治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

      (1)基本现状

      (2)主要问题

   四 政策建议

    (一)针对城市整治难点,通过立“小法”促提升

     1.在调动社区工作者及社会组织积极性方面立系列“小法”

     2.在发挥科技作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方面立系列“小法”

     3.在新兴领域标准和规范上立系列“小法”

     4.注重细微处立法,实现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转变

    (二)强化城市设施定期更新,实现城市历久弥新

     1.设立城市更新局

     2.建立城市更新数据库,实现设施隐患自动报警和动态监测

     3.进行制度创新,推进城市设施有序更新

     4.对旧城进行更新改造,保护城市历史风貌

  B.9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实现路径*

   一 研究综述

   二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基础与功能定位演变

    (一)发展基础

     1.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但人均水平较低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有所发展

     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公共服务数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二)功能定位的演变

   三 城市副中心的形成条件与机制

    (一)城市副中心的形成条件

     1.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

     2.政府规划的引导

     3.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形成机制

     1.市级行政单位的转移是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原动力

     2.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前提

     3.产城融合发展是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持续动力

   四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模式演变

    (一)城市副中心发展的两种模式

    (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模式应由外生型向内生型转变

   五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实现路径

    (一)提升副中心综合承载力,有效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

    (二)加速要素流动,促进产城融合

    (三)完善城市综合功能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六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对策

    (一)科学制定副中心发展规划,并严格落实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三)实现通州与廊坊北三县的协同发展

    (四)畅通城市副中心与北京主城区的交通联系

    (五)促进北京市域外生产要素在副中心的集聚

  B.10 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与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研究*

   一 雄安新区发展定位与国家总体要求

    (一)基本定位: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

    (二)发展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发展示范区

    (三)发展目标:绿色低碳的生态城市、科技智能的智慧城市和人文宜居的现代城市

   二 雄安新区建设模式

    (一)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建设模式

     1.制定生态环保规划

     2.积极探索多元化环境保护措施

     3.实施“千年秀林”种植工程

     4.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

     5.白洋淀上游河流综合整治

     6.实施“穿府济淀”和“引黄入冀补淀”工程

    (二)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建设模式

     1.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2.搭建高新产业发展平台

     3.集聚高端要素资源

     4.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

    (三)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模式

     1.统筹区域发展

     2.统筹城乡发展

    (四)开放发展先行区建设模式

     1.引进国内外一流设计团队

     2.搭建对外合作交流平台

     3.打造雄安新区“海上门户”

     4.开展高端引才引智系列活动

     5.打造多元、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

    (五)共享发展模式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措施

     3.实行教育三年提升计划

     4.提供创业就业服务

     5.实现农民工工资无拖欠

    (六)城市规划建设模式

     1.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

     2.专家咨询委员会严格把关

     3.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精心设计

     4.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5.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绿色智慧新城建设模式

     1.建设“智能+”模式的智慧城市

     2.推进智能互联网、大数据运用

     3.启动“雄电加速度创客空间”

     4.成为智慧服务的先行区

   三 推进雄安新区体制机制创新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二)推进生态环保体制机制创新

     1.建立环保顶层设计与战略合作机制

     2.健全对污染治理的资金支持机制

     3.建立环保督查制度

     4.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体制

    (三)推进创新驱动体制机制创新

     1.建立吸引创新要素资源集聚的体制机制

     2.建立国际性创新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

     3.建立“官产学研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4.建立鼓励技术创新以及成果产业化支持机制

     5.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化引导机制

    (四)推进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1.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2.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新机制

    (五)推进开放发展的体制创新

    (六)推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的体制机制创新

     1.建立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企业的体制机制

     2.以“企业总部”为重点的高端企业引进机制

     3.构建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体制机制

    (七)推进高端人才引入和培养机制创新

     1.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2.建立高端人才专项引进计划

     3.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外籍人才引进制度

     4.“企业家大讲堂”制度

    (八)推进可持续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

     1.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政府投资体制

     2.进一步深化金融制度创新

     3.构建推进绿色雄安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

     4.构建支持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金融体制

    (九)推进依法依规实施管控制度

    (十)推进新的租售并举住房制度

  B.11 天津自贸区推动京津冀经济发展机制与效应研究

   一 自贸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自贸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机理的视角

    (二)自贸区区域经济带动效果的实证分析视角

   二 国外自贸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自贸区以“港”带“区”,范围呈扩大趋势

    (二)自贸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功能从单一走向综合

    (三)自贸区的管理体制灵活、授权充分

   三 天津自贸区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一)制度溢出机制

    (二)开放平台机制

    (三)产业联动机制

   四 自贸区区域经济带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1.模型设定

     2.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1)核心解释变量

      (2)出口规模

      (3)进口规模

      (4)实际直接利用外资规模

      (5)对外承包工程规模

    (二)自贸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1.F检验

     2.面板回归结果

     3.修正模型的建立

    (三)与上海自贸区驱动长三角经济效应的比较

    (四)初步结论

   五 天津自贸区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京津冀利益协调机制缺失

    (二)改革创新力度还需加大

    (三)极化效应还需加强

    (四)产业联动效应发挥不够

   六 进一步发挥天津自贸区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尽快构建高层次的利益协调工作机制

    (二)积极申报自由贸易港,实现港区联动发展

    (三)自贸区与自创区联动,与北京携手共同打造科创中心

    (四)加大改革力度,妥善处理开放与风险监管的关系

 文前辅文

纵观世界,建立跨域协调机制是提升地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审视国内,探索跨域协调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聚焦京津冀,创新跨域协调机制是实现协同发展的有效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发展重点战略实施4年来,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北京“大城市病”尚未得到明显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依然严峻、区域发展差距还相当悬殊、城镇体系尚不完善、公共服务落差明显,解决这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实现区域协同的机制与模式创新。当前京津冀区域合作主要推动力还是来自政府,尚未形成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公众等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与治理模式。本报告系统梳理了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做法及经验,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和财税体制变革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归纳总结了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自由贸易区等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模式与机制,试图找出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报告以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与新模式”为主题,构建了包括协同基础、协同行动、协同关键和协同目标四个部分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与模式分析框架,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共11章内容组成。总报告系统梳理了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具体经验,构建了包括协同基础、协同行动、协同关键和协同目标四个部分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与模式分析框架。提出要素禀赋与空间分异是实现协同发展的基础,区域内自组织和区际合作行为是协同发展的具体行动,完善和创新协同机制与协同模式是实现协同发展的关键,实现功能互补、融合、协调的高水平协同是协同发展目标。从总体水平看,京津冀协同水平稳步提升,城市群空间联系呈现“中心—外围”格局;从协同机制与进展看,在产业协同方面,三地产业分工格局初步显现,北京发挥了核心引领和辐射外溢作用;在创新协同方面,政策机制不断创新,三地协同创新成果激增;在生态治理协同方面,形成了补偿主体以中央为主和补偿方式以经济和技术补偿为主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公共服务协同方面,三地教育医疗养老协同进展突出,公共服务差距呈缩小态势。在财税制度协同方面,中央推动财税政策一体化,三地“双边合作”构建财税协调机制。从协同模式看,主要包括雄安新区的政府规划建设的集中承载地高质量发展模式、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政府主导的集中承载地功能融合发展模式、中关村示范区的跨行政区协同创新模式和天津自贸区的制度溢出示范区模式等。分报告由创新驱动机制与模式、产业协同发展问题与对策、生态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财税制度创新机制与模式四个专题报告组成,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的机制与模式进行系统梳理,得出基本判断和关键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专题报告对京津冀协同指数、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与发展、天津自贸区发展机制五大领域进行了专项分析。本报告的主要建树:第一,进行了京津冀区域创新驱动的机制与模式研究,在系统梳理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和国外创新型国家与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京津冀创新驱动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区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京津冀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二,进行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总结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多重障碍和困境,如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下,京津冀的产业动力和创新动力发生弱化效应、协同发展所需要的软件和硬件的不协调且滞后于产业一体化的内在要求等。并分析了成因:一些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基本目标,导致了京津冀地区协同创新战略扭曲;市场一体化建设滞后;创新体系和产业政策体系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创新激励与产业政策不相容的矛盾;过度依赖自上而下的设计和行政权力推动,市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本报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和方向,以推进下一步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第三,进行了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构建了多因素、多层次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京津冀三地2006~2016年10年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并对比分析了三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差距和协同发展状况。得出: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最佳,且优势呈扩大态势;天津市次之,但河北与天津的差距不断缩小。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优化环境保护协同机制,坚持绿色发展路径,完善区域共建机制和多元化补偿机制。第四,进行了京津冀财税制度创新的机制与模式研究,对财政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三地政府应联合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对推进区域协同的财税制度创新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中央政府主导、北京市主导、京津冀三地合作共建、河北省创新财政资金统筹等财税制度创新模式。认为:中央和京津冀三地政府应充分利用国内外债券和资本市场;利用财政的杠杆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第五,进行了京津冀协同指数研究,运用统计数据和企业大数据,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基于联系度、均衡度、融合度三个方面的测度,得出:京津联系最为密切,河北石、唐两市在区际联系中优势明显;京津冀地区教育、医疗、创新均衡度上升,经济均衡度下降,居民生活均衡度变化不显著;京冀融合度较高,京津次之,津冀较低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京津冀充分均衡发展、高质量协同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对策建议。第六,进行了京津冀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运用企业大数据和统计数据,通过对信息产业企业注册资本、企业资本空间流向、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京津冀信息产业自2014年以来呈加速发展态势,其中北京在信息产业方面优势明显;京津冀三地的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均具有很强的活力;京津冀累计资本互投呈持续上升态势,北京已成为资本互投的辐射中心。第七,进行了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机制与模式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疏解整治的成功做法,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北京产业疏解的基本现状及主要问题,并从市容市貌、交通和社区三个方面分析了自“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北京城市整治成效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北京城市新总规,提出了通过立“小法”解决北京整治难点问题,强化城市设施定期更新,让城市美丽历久弥新等对策建议。第八,进行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通过对通州经济发展现状和建设历程以及城市副中心形成条件的分析,阐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的机制:以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转移为起点,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拉动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最终形成产业与城市良性互动的城市综合体。探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发展的路径:提升综合承载力,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加速要素流动,促进产城融合;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提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现通州与廊坊北三县的协同发展;畅通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促进北京市域外生产要素在副中心集聚等对策。第九,进行了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与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研究,其建设模式主要有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建设模式、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建设模式、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模式、开放发展先行区建设模式、共享发展模式、城市规划建设模式、绿色智慧新城建设模式。雄安新区发展建设中,必须打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推动行政管理、生态环保、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开放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发展、高端人才引入和培养、可持续的投融资、依法依规实施管控、住房的租售并举等多方面体制机制创新,使之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第十,进行了天津自贸区推动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机制效应研究,认为天津自贸区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应通过制度溢出机制、服务平台机制以及产业联动机制进行具体分析,并利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天津自贸区之于京津冀地区和上海自贸区之于长三角的带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与横向对比。以此分析了天津自贸区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问题在于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极化效应和产业联动效应不强等。另外从构建高层次利益协调工作机制、申报自由贸易港、培育优质营商环境和妥善处理开放与风险监管关系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天津自贸区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用的对策建议。第十一,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京津冀协同发展目前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发展水平上,河北亟待提升,京冀内部城乡差距有待缩小;二是在产业协同上,津冀产业存在同构现象,市场机制发育不足;三是在创新协同上,创新要素配置失衡,联合创新机制尚未形成;四是在生态协同上,政府与市场失调,补偿标准与方式不完善;五是在财税制度协同上,协商机制尚不完善,公共服务的常态化供给机制仍需优化。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创新协同机制,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实力提升与经济结构优化。具体包括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产业转移对接机制、完善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探索财税协调机制。二是创新协同模式,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空间优化与均衡发展。具体包括优化北京“一核”与“两翼”的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天津自贸区对接京津冀的合作模式发挥制度示范和溢出效应。本报告是京津冀三地专家学者通力合作的智慧结晶,作者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行政学院等单位。本报告也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年度研究报告。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成立于2007年11月,是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创办和建设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决策咨询、决策支持和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研究基地有效整合了政府与高校的科技、人才和信息资源,为首都高校“立足首都、服务首都”搭建了重要平台。研究基地依托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领域和方向主要包括首都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都市治理与区域协调机制、非首都功能疏解与空间优化、资源生态与绿色发展等,总体定位是建设成为研究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一流的理论高地、北京市政府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的重要智库。研究基地在二期建设(2010~2012年)和三期建设(2013~2015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验收中,均获得“优秀基地”称号。本报告还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发展报告(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与新模式”(项目编号:17JDYJA0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区域治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DA059)和北京市教委创新团队项目“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同时获得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京津冀研究中心、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资助。

[1]毛汉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36(01)期,第2~14页。

[2]王浩、李新春、沈正平:《城市群协同发展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研究——以淮海城市群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第17~25页。

[3]马淑萍:《进一步完善北京产业疏解政策》[J],《北京观察》2016年第9期,第42~43页。

[4]王辉、张明:《京津冀协同视角下河北省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年第4期,第88~90页。

[5]周桂荣:任子英:《区域产业功能定位重构及协同发展机制创新——以京津冀为例》[J],《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1期,第75~80页。

[6]王建廷、黄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与动力机制》[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22(05)期,第18~23页。

[7]郭炜煜:《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环境协同治理模型与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16。

[8]李惠茹、杨丽慧:《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进展、效果与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1(01)期,第66~71页。

[9]何树臣:《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横向生态补偿途径探讨》[J],《国土绿化》2016年第6期,第48~49页。

[10]高树兰:《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与财税政策支持探讨》[J],《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6期,第12~17页。

[11]辜胜阻、王建润、吴华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31(01)期,第10~13页。

[12]李国平、罗心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1期,第25~33页。

[13]李玉涛:《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2期,第28~47页。

[14]孙明正、余柳、郭继孚、李先、周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城市交通》2016年第14(03)期,第61~66页。

[15]陈诗波、王书华、冶小梅等:《京津冀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第7期,第63~68页。

[16]李京文、李剑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比较研究》[J],《经济管理》2016年第2期,第13~17页。

[17]颜廷标:《基于中观视角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河北学刊》2016年第2期,第149~154页。

[18]郭斌:《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设计——基于日韩经验的借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第37(09)期,第37~48页。

[19]方创琳:《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J],《改革》2017年第5期,第54~63页。

[20]周立群:《“双城联动”引领区域协同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15日(005)。

[21]高国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开发利用对策》[J],《开放导报》2017年第1期,第46~50页。

[22]周立群、王庆芳:《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需处理好五个关系》[J],《领导之友》2017年第1期,第64~68页。

[23]孙久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3期,第5~9页。

[24]孙久文、张可云、安虎森、贺灿飞、潘文卿:《“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笔谈》[J],《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11期,第26~61页。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政府网,2016年3月18日。

[3]《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政府网,2017年1月18日。

[4]《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政府网,2006年2月9日。

[5]樊杰、刘汉初:《“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驱动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与适应》[J],《经济地理》2016年第1期,第1~9页。

[6]辜胜阻、刘江日:《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J],《人口研究》2012年第6期,第3~12页。

[7]潘家华、魏后凯:《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8]王兰英、杨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9期,第163~169页。

[9]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0]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J],《管理世界》2007年第12期,第18~30+171页。

[11]李国平:《加快构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J],《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2期,第35~36页。

[1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13]杨开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使命和责任的定位》[N],《光明日报》2015年1月28日。

[14]马树强、金浩等:《河北省经济发展报告(2015)——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河北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孙久文、姚鹏:《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2]薄文广、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3]陆大道:《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3期。

[4]邓仲良、张可云:《北京非首都功能中制造业的疏解承接地研究》[J],《经济地理》2016年第9期。

[5]崔晶:《区域地方政府跨界公共事务整体性治理模式研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J],《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2期。

[1]彭向刚、向俊杰:《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25(03)期,第12~18页。

[2]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31~37、127页。

[3]王会、王奇、詹贤达:《基于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03)期,第27~31和第138~139页。

[4]张文彬:《从国际合作视角看如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J],《理论导刊》2013年第2期,第109~112页。

[5]杨开忠:《哪个省的生态更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12期,第34~39页。

[6]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32期,第8~12页。

[7]王红茹:《哪个省份生态更文明?》[J],《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25期,第52~57页。

[8]成金华、李悦、陈军:《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趋同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25(05)期,第1~9页。

[9]程松涛:《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与趋同性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6年第24期,第19、21页。

[10]顾勇炜、施生旭:《基于PSR模型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1(1)期,第21~26页。

[11]郇庆治、李宏伟、林震:《生态文明建设十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第244~269页。

[12]张贵祥、陈润羊、胡曾曾、冯军宁:《京津冀生态文明指数研究》,载《京津冀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73~94页。

[1]武义青、赵建强:《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测度——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31(04)期,第11~16页。

[2]周婧楠:《京津冀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评价及对策建议》[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2016年,第17页。

[3]梁林、刘兵:《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及河北省提升途径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8(03)期,第1~10页。

[4]段铸、刘艳、孙晓然:《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思考》[J],《生态经济》2017年第33(06)期,第146~150页。

[5]韦文英:《京津冀协同发展“马太效应”预警:问题、成因与建议》[J],《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第64~68页。

[6]段铸、程颖慧、康绍大、王晓伟、钱宇:《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京津冀财政合作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6年第9期,第86~88页。

[7]王晓洁:《京津冀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量化研究:基于AHP方法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5年第34(10)期,第48~50页。

[8]谢姗、汪卢俊:《转移支付促进区域市场整合了吗?——以京津冀为例》[J],《财经研究》2015年第41卷第10期,第31~44页。

[9]赵国钦、宁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政体制:一个框架设计》[J],《改革》2015年第8期,第77~83页。

[10]于学深:《京津冀一体化下的财税政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5年第4期,第54~56页。

[11]段铸、程颖慧、康绍大:《京津冀协同发展:德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启发性思路》[J],《经营与管理》2015年第4期,第26~28页。

[12]李俊久:《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视角(上)》2013年第10期,第1~5页。

[13]张士威:《论基于区域公共产品分类的供给模式选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3(09)期,第14~16页和第19页。

[14]于印辉:《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公共产品横向供给模式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68~72页。

[15]魏勇强、苗迎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产业结构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33(10)期,第150~154页。

[16]张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多重困局与改革方向》[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7年第19(05)期,第24~27页。

[17]王晋、张惠娜、娄博杰、朱英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劳动力流动特点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年第10期,第14~15页。

[18]孙彦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7年第9期,第64~69页。

[19]张杰、郑若愚:《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多重困局与改革取向》[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21(04)期,第37~48页。

[20]Ferroni,Marco. 1999. Reforming Foreign Aid: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Mimeo.

[21]Ver Eecke,Wilfried,In Defense of the Concept of Public Good.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Vol.28,1999. Available at SSRN:https://ssrn.com/abstract=350220.

[1]祝尔娟、何皛彦:《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1(03)期,第49~59页。

[2]叶堂林、毛若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如何发挥龙头作用》[J],《前线》2017年第8期,第61~63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课题组,黄群慧、叶振宇、姚鹏、王宁、崔志新:《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3期,第44~50页。

[4]阎东彬、丁波、陈雪:《基于要素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布局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第8期,第31~40页。

[5]戚晓旭、何皛彦、冯军宁:《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及相关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7年第9期,第70~79页。

[1]祝合良、叶堂林、张贵祥等:《京津冀发展报告(2017)——协同发展新形势与新进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叶堂林、潘鹏:《京津冀如何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增长的新引擎》[J],《人民论坛》2017年第18期,第82~83页。

[3]江曼琦、刘晨诗:《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与协同发展策略》[J],《河北学刊》2016年第6期,第135~142页。

[1]叶堂林:《疏解非首都功能也是给污染做减法》[N],《中国环境报》2017年2月27日。

[2]文魁:《疏解与提升是辩证统一的》[N],《北京日报》2017年7月31日。

[3]张可云、沈洁:《疏解首都科技创新功能可行吗?——韩国的经验及其对北京的启示》[J],《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第58~66页。

[4]姜鹏飞、唐少清:《首都人口疏解的制约因素与突破思路——基于国外城市人口疏解的经验》[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2(04)期,第150~155页。

[5]李然、马萌:《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及布局优化》[J],《经济问题》2016年第1期,第124~129页。

[1]李国平:《“政治副中心”不可取首都“单中心集聚”效应破解良方》[J],《人民论坛》2014年第13期,第28~30页。

[2]张开琳:《大城市副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J],《城市问题》2005年第2期,第73~76页。

[3]刘洁、高敏、苏杨:《城市副中心的概念、选址和发展模式——以北京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3期,第1~12页。

[4]赵弘:《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J],《城市问题》2009年第5期,36~40页。

[5]郑瑞芳:《北京建设通州城市副中心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中国统计》2017年第3期,第7~9页。

[6]赵弘、陈智国:《将通州建设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战略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6(01)期,第12~16页。

[7]张姝雅:《城市副中心下的通州区商贸业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第25~27页。

[8]石芸:《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端商务发展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31(04)期,第19~22页。

[9]王峥:《北京城市副中心》[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10]施昌奎:《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6~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11]温宗勇、李伟等:《北方水城 希望热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调查实录》[J],《北京规划建设》2016年第4期,第110~125页。

[12]刘伟、类淑霞:《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形成定位及战略要求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13(06)期,第109~113页。

[13]梁宏志:《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4]王岩:《北京副中心选址决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5]林洁:《我国城市副中心的开发模式与营建对策探讨》[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6]魏嵘:《我国城市副中心发展演变规律及生成机制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7]张龙刚:《东部城市副中心三圣片区开发建设研究与对策》[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8]宋培臣:《上海中心城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成长》[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9]赵玮、王韬等:《论中部地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互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4期,第43~47页。

[20]吴丰林、方创琳等:《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29(10)期,第1201~1208页。

[21]袁宇、李福华:《高新区向科技新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2]袁蕾:《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北京新城发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23]王济武:《科技新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4]杨国义:《中国城市副中心建设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5]连玉明:《首都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北京之路》[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

[26]金钦:《金融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7]张建平:《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8]余欧:《北京副中心建设对城市蔓延的作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29]施昌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

[30]常瑞祥、安树伟:《河北与京、津交界地带的协同发展》[J],《城市》2015年第3期,第14~20页。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2]《张高丽就设立雄安新区接受记者采访》[N],《人民日报》2017年4月15日。

[3]叶连松:《扎实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J],《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5期。

[4]《河北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在石家庄召开》,http://hebei.hebnews.cn/2017-12/24/content_6724582.htm,2017-12-24。

[5]贾楠:《生态优先 蓝绿交织 水城共融》[N],《河北日报》2017年4月11日。

[6]《〈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解读》,http://hebei.hebnews.cn/2017-12/21/content_6720827.htm?from=singlemessage,2017-12-21。

[7]杨守勇、白林、王昆、班娟娟、方家喜:《雄安新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N],《经济参考报》2017年4月7日。

[8]《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J],《中国经济信息》2017年第18期。

[9]高智:《努力把雄安新区建成开放发展先行区》[N],《河北日报》2017年4月28日。

[10]梁飞:《千年雄安 新时代的点睛之笔》[J],《南方企业家》2017年第9期。

[11]武义青、柳天恩、窦丽琛:《建设雄安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3期。

[12]武义青、柳天恩:《雄安新区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思考》[J],《西部论坛》2017年第5期。

[13]《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2018年4月21日。

[1]Hamada,K.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Duty-Free Zon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4,4(3)

[2]Findlay,R. Relative Backwardness,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A Simple Dynamic Model.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8

[3]Chiu,R.H.,Lirn,T.C.,Li,C.Y.,Lu,B.Y.,and Shang,K.C. An Evaluation of Free Trade Port Zone in Taiwan. The Asian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Logistics,2011,27(3)

[4]Hamilton.C. and Svensson,L.E.O. On the Welfare Effects of A‘Duty-Free Zon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2,13(1)

[5]赵亮:《“自贸区驱动”能否驱动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贸易福利视角的理论机制与实证论证》,《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第4期。

[6]李鹏凯:《天津自贸区建设对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7]徐美娜:《上海自贸区建设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带动效应研究》,《中国商论》2016年第7期。

[8]王大本、冯薇:《以上海自贸区为鉴看天津自贸区对河北省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渤海经济瞭望》2015年第7期。

[9]刘恩专:《天津港保税区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的分析评价》,《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10]李秀华:《综合保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商业时代》2013年第19期。

[11]田雅娟、甄力:《物流视角下保税区拉动腹地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统计与管理》2013年第2期。

[12]赵榄、常伟:《全球化下中国保税区与腹地经济发展:基于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8期。

[13]陈琪、刘卫:《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动因及其经济效应分析》,《科学发展》2014年第2期。

[14]杨向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济与政治效应关系初探——以国民待遇为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12期。

[15]苏振东、尚瑜:《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天津“出海口”效应研究——兼论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动作用》,《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10期。

[16]王利辉、刘志红:《上海自贸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