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300

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图书

Integra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pproaches: Policy Recommendation and Practices from NGOs of China

SSAPID:101-5373-0285-11
ISBN:978-7-5097-2790-4
DOI:
ISSN:

[内容简介] 《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回顾了中国和国际公益组织在过去十年间的实践,并展望各领域公益组织对新扶贫规划的期望。 报告的撰写组织分别来自扶贫、助残、艾滋病、流动人口权益、教育、社会性别、研究和信息支持等领域,通过不同领域的NGO已经取得成效的行动研究和社区实践案例,有针对性地对扶贫项目的操作理念、思路和具体的操作方式进行了还原、分析和归纳。32个鲜活的行动(研究)案例以及案例基础上的研究思考,多维度地体现了NGO对社区需求的敏感回应。这些自下而上切入扶贫问题的精细化和差异化探索,体现了NGO业界近年来出现的追求专业化倡导价值的趋势。

相关信息

丛书名:贫困、发展与减贫丛书
作 者: 刘海英
编 辑:王玮;童根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言

 第一章 大扶贫:分享、赋权与发展

  一 面向未来的中国扶贫:2001~2020

  二 中国扶贫与公益组织参与:政策空间与实践经验(2001~2010)

   (一)公益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政策空间

   (二)公益组织参加扶贫开发的实践和经验

  三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事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贫困的数字与现实:标准之争还是权利之争

   (二)贫困问题的扩散与集中

   (三)贫困问题的新趋势

   (四)扶贫理念与方式的内在不足

    1.参与式扶贫运行机制失灵现象明显

    2.参与式扶贫模式设计思路存在内在困境

    3.参与式扶贫模式面临结构因素和背景因素制约

    4.公益组织对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反思

  四 公益组织:扶贫开发的“精彩”力量

   (一)扶贫开发中的公益组织功能类型

   (二)被公认的国际公益组织扶贫开发经验

   (三)被初步证实的中国公益组织扶贫开发经验

    1.在我国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中,公益组织贡献良多

    2.经验证明,公益组织扶贫具有政府部门难以比拟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3.扶贫体系中,政府机构是扶贫的主体,公益组织则是不可分割的辅助角色

   (四)公益组织扶贫开发具有独特优势

    1.当前扶贫形势经过30年发展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单一的政府扶贫模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2.同时,在既定形势变化的前提下,政府部门的扶贫也越来越显现边际效用递减、扶贫效率下降的现实

    3.因此,公益组织凭借其优势参与扶贫开发事业也就处于责无旁贷的位置上

   (五)公益组织参与扶贫的限制:自我检视与学界建议

  五 贫困视野下的多元主体和多重议题公益组织的视角

   (一)发展成果分享失衡与贫困蔓延

    1.成果分享阴影下的残障人群

    2.艾滋病影响群体无法享受发展成果

    3.发展成果难以惠及流动人口

    4.成果分享失衡与贫困人群教育

    5.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成果分享问题

    6.气候变化对成果分享的影响

    7.成果分享失衡结构下的西部地区

   (二)贫困群体面临主体性和基本权利困境

    1.残障人群面临的权利威胁

    2.艾滋病影响群体的权利困境

    3.流动人口的权利困境

    4.贫困群体的教育权利问题

    5.贫困威胁下的妇女群体权利

    6.气候变化对贫困群体的权利冲击

    7.西部贫困群体的主体性威胁

   (三)“包容性”增长与发展面临的障碍

    1.政策服务、公共服务与包容性增长

    2.社会结构问题与包容性增长

    3.扶贫体系问题与包容性增长

   (四)公益组织的社区探索与扶贫实践

    1.助残公益组织的探索

    2.艾滋病公益组织的实践

    3.流动人口公益组织的努力

    4.教育公益组织的开拓

    5.社会性别公益组织的实践

    6.气候变化公益组织的探索

    7.西部地区公益组织的奋斗

  六 新十年、新力量、新选择:来自公益组织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 助残与扶贫:助残公益组织扶贫工作的实践与建议

  一 生存现状与贫困原因

   (一)面向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残疾人的就业率低,在业以男性为主,女性就业比例偏低

    2.农村残疾人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弱,收入渠道过于单一,经济收入偏低

    3.受教育水平偏低,致使农村残疾人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

    4.残障人士极少参与文化活动,对主动参与更是缺少信心

   (二)女性残疾人的贫困及面临的问题

    1.受教育水平偏低,文盲率尤其高

    2.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就业水平较低

    3.婚姻家庭不够稳定,容易陷入贫困状态

    4.所接受的服务和服务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5.遭遇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对待

   (三)残障者家庭贫困代际传递明显

   (四)残障人士贫困的根源

    1.社会制度安排缺失,面向残疾人这一特定人群的政策倾斜不足

    2.残疾观念的影响

  二 助残公益组织的实践与经验

   (一)助残公益组织开展无障碍倡导工作,为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二)助残公益组织开展助学扶残,帮助残疾人家庭摆脱贫困代际传递

   (三)助残公益组织助残脱贫既重实际又紧跟时代步伐

    1.小额互助和信用担保——助残脱困的利器

    2.无私相助——因为,我们都是残疾人

   (四)助残公益组织开展的社区康复工作质优价廉,为残障家庭节省康复开支,助残脱困

    1.助残公益组织提供的服务质优价廉,为残障家庭脱贫助力

    2.助残公益组织善于创新,为残障人士开辟多种就业途径

  三 政策建议

   (一)在新扶贫规划中,政府应优先加大在残疾人教育、康复、脱贫和环境无障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帮助

   (二)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力度

    1.重视残疾人教育在提高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

    2.切实做好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就业素质,增加参与就业和创业竞争的资本

    3.加强对残疾人就业和创业工作的指导

    4.努力营造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舆论环境

    5.鼓励残疾人走信息化道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三)正视助残公益组织的存在及其在残疾人服务方面的优势

    1.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发展残疾人互助合作组织,引导残障人士组建互助合作社

    2.改革管理制度,变单一管理为鼓励与扶持,使助残公益组织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第三章 艾滋病防治、关怀与扶贫:民间组织是不可或缺的桥梁

  一 背景

   (一)中国艾滋病流行状况

    1.从地区分布上看,以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主

    2.感染者中贫困人群比例高

    3.传播途径的变化并没有降低贫困人口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二)艾滋病与贫困的关系

    1.家庭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和死亡

    2.因病致贫

    3.对儿童健康所需营养和教育的不利影响

    4.艾滋病身份标签及贫困增加了感染者及其家庭遭受的社会歧视

    5.贫困导致贫困人群易感性增加

  二 现状

   (一)儿童

    1.数量估计

    2.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3.救助政策

    4.主要应对措施及挑战

   (二)妇女

    1.感染现状

    2.原因及挑战

   (三)流动人口

    1.现状

    2.主要挑战

   (四)少数民族

    1.感染现状

    2.感染原因及反贫困的主要挑战

   (五)农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三 应对

   1.协助获得生活救助和经济援助

   2.组织社会力量进行一对一帮扶

   3.为贫困对象担保获得生产和经营贷款

   4.直接为受影响家庭提供小额贷款

   5.参与当地扶贫政策的设计和实施

  四 建议

 第四章 流动人口与扶贫:经验总结与政策建议

  一 现状与原因

   (一)居住与贫困*

   (二)教育与贫困

   (三)医疗与贫困

    1.工伤保险与职业病

    2.流动妇女的生育健康

   (四)就业与贫困

    1.工资待遇低

    2.缺少保障,大部分未签订就业合同

    3.就业环境恶劣

  二 民间组织的实践与经验

   (一)流动儿童教育:探索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二)让“农民”成为“新市民”:公益组织与政府合作探索的模式

   (三)北京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公益组织改善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环境的实践探索

   (四)重庆市忠县自强服务站:草根NGO帮助弱势群体的努力和经验

  三 政策建议

   (一)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居住问题

   (二)使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三)为流动人口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

   (四)为流动人口群体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就业保障制度

 第五章 教育与扶贫:切近贫困人口人生发展的真实需求

  一 教育相关问题的现状与存在原因

   (一)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受教育权利的保障状况虽然明显改善,地区差异仍然巨大

   (二)在基本解决“上得了学”的问题之后,教育质量低下问题凸显

    1.较为普遍的儿童营养不足、发育迟缓问题

    2.学前教育整体发展迟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困难

    3.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城市化、单一化导向,使少数民族地区、绝对贫困地区更加边缘化

   (三)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特别是针对贫困人口生存与发展需求的差异性教育需求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严重缺失,教育无法成为贫困人口维持生计和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1.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没有保存和发展地方的文化多元性

    2.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

  二 公益组织的实践与经验

   1.香港乐施会针对撤并校点,进行校点援建与一校多点的尝试,满足边远地区分散居住的贫困人口的受教育需求

   2.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西部阳光教育基金会、中国滋根基金会等通过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保障贫困儿童的基本生存权利和教育权利

   3.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通过乡土教材保存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文化多元发展的权利,并贡献于少数民族社区的综合发展

   4.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项目,弥补和完善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

   5.北京泓德中育文化发展中心通过动员政府、整合民间资源的形式,在新疆进行职业教育制度的新探索

   6.北京百年职校在城市探索农民工子女职业教育的新模式,通过使进城农民工子女成为城市“新公民”,推动职业教育成为广大农民的“新福利”

  三 政策建议

   1.应该切实地保障贫困地区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加大教育资金倾斜

   2.在保障受教育机会的前提下,大力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

   3.贫困地区的教育开发要立足于当地需求

 第六章 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现状、挑战、建议

  一 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回顾中国反贫困政策与策略

   (一)中国反贫困政策与策略的演进历程与进步

    1.贫困概念逐渐拓展,反贫困手段和策略拓宽

    2.区域扶贫向扶贫到村到户转变

    3.贫困监测中逐渐开始运用分性别指标

    4.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5.开始重视贫困人群、妇女参与问题

    6.设立针对妇女的特殊扶贫措施

    7.关注特殊人群的扶贫问题

    8.重视民间组织对扶贫模式创新的贡献

   (二)在既往的反贫困政策和措施中存在社会性别敏感性缺乏的问题

    1.分性别统计不完善,致使政府在反贫困政策制定和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妇女贫困现状和对减贫效果进行评估

    2.教育、资产占有、社会服务等性别不平等导致妇女遭遇贫困的易受损害性增强

    3.整村推进、小额贷款、异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等扶贫措施缺乏性别敏感性,影响扶贫效果

     (1)整村推进

     (2)小额贷款

     (3)异地搬迁扶贫

     (4)劳务输出和培训

    4.社会保障制度中缺乏性别敏感的问题

  二 在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城乡贫困新特点中重新构建扶贫政策

   (一)金融危机、全球化的影响

   (二)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处于生产末端的农民面对利益分配不均的贫困

   (三)经济体制转型、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新一轮城市化的扩张导致的贫困

   (四)气候变化和灾害频繁导致生计脆弱,带来新型贫困

   (五)社会服务市场化导致的公共资源占有和分配不均

   (六)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化和缺陷

  三 新形势下中国贫困人群的特点

   (一)不同贫困妇女人群的生存现状凸显危机

   (二)分散和多样性

   (三)多重交叉的脆弱性和隐蔽性

  四 具体政策建议

   (一)将社会性别平等作为反贫困的目标纳入扶贫规划

   (二)确保妇女的参与

   (三)将性别平等纳入具体的扶贫措施和社会保障制度

   (四)关注多重交叉的易受损害人群的贫困问题及其社会性别差异

   (五)在社会变迁、重大社会经济事件及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中关注社会性别平等

   (六)完善分性别的贫困状况监测指标及反贫困效果评估制度

   (七)能力、资源配置、部门协调的机制保障

   (八)重视民间组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第七章 气候变化与贫困:知之甚少,知之甚浅*

  一 气候变化与贫困的关系概述

   (一)生态环境对弱势人群的影响

   (二)转型期或加大贫困、脆弱地区的风险

  二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危害

   (一)对冰川融化和旱涝的影响

   (二)灾害加剧并“青睐”穷人

   (三)气候变化影响粮食安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

   (四)中国的气候难民

   (五)气候变化与健康

    1.气候变化影响健康

    2.脆弱地区和群体与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六)减排与节能中的弱势人群利益

  三 民间组织的实践与经验

   (一)中国西部的水窖工程

   (二)云南绿色流域建立参与式社区灾害管理

   (三)民间组织全面参与灾害管理和紧急救援

    1.开发识别弱势人群的工具

    2.帮助受灾地区恢复生产和生活

    3.关注和救助最需求的人

   (四)引进作物良种、适宜发展养殖应对生产困境

   (五)生态移民的生存技能培训

   (六)减排与减贫结合的社区综合发展项目

   (七)云南生态网络建立沼气之家

  四 政策建议

 第八章 西部农村社区发展与扶贫:实践经验、本土创新与政策启示

  一 引言

  二 我国西部农村扶贫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农村减贫速度趋缓,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加剧*

   2.贫困人口分布日益分散,扶贫效率降低,脱贫成本和难度增加

   3.农村返贫现象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返贫率居高不下

   4.西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减贫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约束

   5.西部农村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不足

   6.农村贫困人口异质性增大,妇女、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进一步边缘化

   7.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人力资本积累不足

   8.少数民族地域性贫困严重,扶贫措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

   9.西部贫困农村基层组织功能逐渐弱化,社区本土资源动员能力缺乏

   10.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低下

   11.社区参与扶贫的空间和动力有限,基层创新十分缺乏

   12.贫困治理主体单一,不同政策间的衔接不足,扶贫资源整合不够

  三 政府农村扶贫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1.在扶贫战略与政策导向上,从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与救助“两轮驱动”转变

   2.在贫困人口瞄准上,逐渐从区域瞄准向贫困村、贫困户瞄准转变,瞄准主体日趋微观化

   3.在扶贫模式与方法上,更加注重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解决贫困,推行参与式扶贫理念和方法

   4.在反贫困治理结构中,开始重视民间公益组织的作用,强调政府与民间在扶贫领域的合作

  四 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农村社区综合扶贫的做法和经验

   1.合作伙伴关系与合作机制构建

   2.农村社区综合扶贫项目设计

   3.扶贫项目策略与关注重点

   4.社区综合扶贫项目管理体系

   5.扶贫经验推广与扶贫制度创新

  五 “新十年”推进西部农村扶贫的政策建议

   1.将扶贫开发与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重视社区组织与社区文化建设,推动贫困社区的全面发展

   2.保障和维护农村贫困人口发展权益,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等弱势人群的扶持力度

   3.改革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技服务在社区的延伸性,提高贫困社区自我发展能力

   4.将扶贫开发与社区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降低贫困社区脆弱性,防止“因灾返贫”和“生态贫困”

   5.深化和拓展政府“参与式扶贫开发”工作模式,加强政府扶贫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

   6.继续扩大社会参与扶贫,鼓励和支持民间公益组织在西部农村扶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7.完善农村扶贫政策绩效监测与评估体系,提高扶贫项目的综合效益

 结语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中公益组织参与大扶贫的价值和策略

  1.公益组织从扶贫概念拓展和实践的本土化,到充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2.公益组织是扶贫工作领域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部门

本书回顾了中国和国际公益组织在过去十年间的实践,并展望各领域公益组织对新扶贫规划的期望。 书中通过不同领域的NGO已经取得成效的行动研究和社区实践案例,有针对性地对扶贫项目的操作理念、思路和具体的操作方式进行了还原、分析和归纳,而32个鲜活的行动(研究)案例以及案例基础上的研究思考,多维度地体现了NGO对社区需求的敏感回应,体现了NGO业界近年来出现的追求专业化倡导价值的趋势。

〔英〕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曹海东:《中国新生代NGO崛起——专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副所长邓国胜》,《经济》2004年第5期。

陈山:《提供新型扶贫模式,消除贫困——非政府组织大有可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http://www.chinapop.gov.cn/rklt/dcyj/200509/t20050912_132801.html,2005年9月12日。

陈元:《农村扶贫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农业经济》2007年第6期。

丛亚平、李长久:《中国基尼系数超“警戒线”,专家称要大幅提高职工收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5/23/c_12130803.htm,2010年5月23日。

戴旭宏:《构建贫困主体、基层组织和NGO在扶贫开发中联动参与机制的参考——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

戴志勇:《调整中国未来十年的扶贫战略——取消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直接瞄准贫困户》,2009年6月25日《南方周末》。

都阳:《中国的城市贫困:趋势、政策与新的问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项目,2007年10月。

范小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求是》2007年第23期。

傅涛:《参与式扶贫接受初检》,《中国发展简报》2003年秋季刊。

顾仲阳:《我国新扶贫标准上调》,2009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顾仲阳:《新扶贫新在哪(政策解读)》,2009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郭立场:《中国的贫困标准需要国际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网站,http://www.redcrossol.com/sys/html/lm_5/2009-04-21/134036.htm,2009年4月21日。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11亿》,http://www.chinapop.gov.cn/xwzx/zwyw/201006/t20100626_208390.html,2010年6月26日。

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2007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国发〔2001〕23号,2001年6月13日。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国办发[2006]13号,2006年2月27日。

国务院扶贫办a:《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及其贫困村数量》,http://www.cpad.gov.cn/data/2006/0303/article_312.htm,2006年3月3日。

国务院扶贫办b:《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一览表》,http://www.cpad.gov.cn/data/2006/0716/article_2330.htm,2006年7月16日。

国务院扶贫办c:《新时期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http://www.cpad.gov.cn/data/2006/1119/article_331579.htm,2006年11月19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2001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韩嘉玲、张眉:《流动人口与扶贫:经验总结与政策建议》,本书第四章,2011。

韩洁:《我国首次选择11家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扶贫》,2007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郝阳:《中国艾滋病防治现状及挑战》,中国健康传播网(科技日报社、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科技网主办),http://www.stdaily.com/jiankangchuanbo/2010-06/22/content_200598.htm,2010年6月22日。

洪大用:《中国民间组织扶贫工作的初步研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胡小军、林连华:《西部农村社区发展与扶贫——实践经验、本土创新与政策启示》,本书第八章,2011。

胡新良:《中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机制的缺陷与完善》,《粮食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4期。

黄承伟、蔡葵:《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经验及其启示》,《贵州农业科学》2004年第4期。

黄浩明:《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与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学会》2008年第4期。

江国成、张敏:《中国6个非政府组织首次参与政府扶贫项目》,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2/27/content_4233959.htm,2006年2月27日。

匡远配、汪三贵:《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岭南学刊》2010年第3期。

蓝燕:《卫生差信息乏,中国八成艾滋病毒感染者在农村》,央视国际,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21201/100089.shtml,2002年12月1日。

黎娟:《“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的反思与完善》,《农村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

李存才:《中国贫困标准如何确定》,《财会月刊》2004年第10期(下)。

李健强:《深化与拓展:参与式发展的本土化探索——甘肃雨田农村发展论坛会议评述》,《社会工作》2009年第5期(下)。

李凯:《林毅夫:中国贫困标准已过时,应按国际标准重定》,2005年7月8日《经济参考报》。

李想:《艾滋病防治、关怀与扶贫:民间组织是不可或缺的桥梁》,本书第三章,2011。

李小云等a:《2003~2004中国农村情况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小云等b:《我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李小云等c:《关于中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进行扶贫工作政策研究报告》(修改稿),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技术援助项目(TA4580-PRC),2009年5月。

联合国:《社会性别主流化》,http://www.un.org/chinese/esa/women/mainstreaming.htm。

梁晓燕、赵丽霞:《教育与扶贫:切近贫困人口人生发展的真实需求》,本书第五章,2011。

凌志军:《依靠中外民间力量开辟扶贫第二渠道——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成立》,1989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刘纯彬:《我国贫困人口标准再探讨》,《人口研究》2006年第6期。

刘海英:《气候变化与贫困》,本书第七章,2011。

刘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与实践》,国务院参事室,http://www.counsellor.gov.cn/Item/7257.aspx,2010年07月05日。

吕娟:《中国的防洪抗旱减灾与脱贫》,载《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中国代表团论文集》,2003。

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民政部网站,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1006/20100600081422.shtml,2010年6月10日。

明亮:《参与式发展的中国困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潘绥铭等:《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潘跃、姜赟:《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8.6%》,2010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潘跃:《2009年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发布》,2009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彭俊:《开拓民间扶贫之路:写在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之际》,1999年6月10日《人民日报》。

钱林:《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期。

曲天军:《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扶贫成果的贡献分析及其发展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9期。

世界银行:《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2009年3月。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发布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最新贫困人口测算数据》,世界银行网站,http://go.worldbank.org/SG7B56C2K0,2008年8月26日。

搜狐:《中国已成为世界艾滋病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http://health.sohu.com/2004/04/10/64/article219796412.shtml,2004年4月10日。

汪力斌、周源熙:《参与式扶贫干预下的瞄准与偏离》,《农村经济》2010年第7期。

王建民、陆德泉:《导言:中国少数民族与扶贫减贫》,载黄承伟、王建民主编《少数民族与扶贫开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王名:《NGO及其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王萍萍:《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第9期。

王仁贵:《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范小建: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瞭望》2010年第44期。

王天奡:《为公民社会参与扶贫探索新模式》,2009年1月9日《人民政协报》。

王小林、Sabina Alkire:《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报告》2010年第4期。

王越英:《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的对策研究》,《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10期。

网易:《“被特色”的中国贫困线》,http://news.163.com/10/1029/02/6K4L89B000012Q9L.html,2010年10月29日。

肖明:《明年贫困标准上调25%,贫困人口“被增加”,明年或达1亿》,2010年10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肖文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新华社:《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摘要)(1994~2000年)》,1994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新华社:《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近百万》,http://www1.china.com.cn/chinese/health/218002.htm,2002年10月16日。

新华社:《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汇报》,2010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许吟隆、居辉:《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绿色和平、乐施会,2009。

杨洪斌、齐乾坤、苗春雨:《助残与扶贫——助残公益组织扶贫工作的实践与建议》,本书第二章,2011。

杨小柳:《参与式扶贫的中国实践和学术反思——基于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调查》,《思想战线》2010年第3期。

姚润丰、江毅:《我国确定“两个基本”为“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目标》,新华社网站,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3/28/content_4356192.htm,2006年3月28日。

姚润丰:《短评:让更多穷人分享发展成果》,新华社网站,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3/28/content_4356214.htm,2006年3月28日。

尹世洪主编《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于学军:《艾滋病的流行对中国人口发展影响初步探索》,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http://old.chinapop.gov.cn/rklt/gzyj/200407/t20040707_138999.htm,2004年7月5日。

张海霞、庄天慧:《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扶贫的绩效评价研究——以四川农村发展组织为例》,《开发研究》2010年第3期。

张辛欣:《国务院扶贫办:西部地区“返贫”现象突出》,2010年12月23日《春城晚报》。

张欣:《中国非政府组织扶贫国际会议闭幕》,2001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张秀兰、宋思年:《开创农村减贫新时代:关于社会安全网和开发式扶贫并驱的农村减贫政策的几点建议》,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观察与建议》,2008年3月2日。

章立明:《参与式发展的迷思:云南省三个少数民族社区项目的个案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赵群、王云仙:《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本书第六章,2011。

郑功成:《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7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1997年1月8日《人民日报》。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扶贫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http://www.cdpf.org.cn/zcfg/content/2007-12/06/content_50508.htm,2007年12月6日。

中国城镇贫困研究课题组:《城镇贫困;中国发展的新挑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中国扶贫基金会等:《中国NGO反贫困北京宣言》,《中国扶贫基金会会刊》2001年第9期。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课题组(吴忠、黄承伟等):《世界各国贫困标准研究》,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报告,2010。

中国网:《中国的艾滋病现状和趋势》,中国网网站,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53247.htm,2002年12月。

周谷风:《德国七分之一国民按欧盟标准生活在贫困线下》,新华网网站,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8/28/c_12493402.htm,2010年8月28日。

朱四倍:《贫困线标准是一个权利问题》,2009年10月31日《长江日报》。

朱晓阳、谭颖:《对中国“发展”和“发展干预”研究的反思》,《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

David Lewis,“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and Poverty Reduction,” www.iprcc.org.cn/ppt/2008-04-10/1207780830.pdf,Aprit,2008.

Diana Mitlin,“Poverty Alleviation or Poverty Reduction:The Contribution of Civil Societ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Vol.13,2001.

“Directory of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http://www.devdir.org/index. html,2010.

Eileen Connolly,“Civil Society in Poverty Alleviation:Perspectives from Tanzania,Ethiopia and Central America”,Research Findings:Governance,Trade and Aid Effectiveness,Vol.1,Advisory Board for Irish Aid,2007.

Howard White,“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in Vandana Desai and Robert Potter eds. The Companion to Development Studies,London:Arnold Press,2002.

Ndangwa Noyoo,“Civil Society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South Africa,A Research Conducted for the Foundation”,Maison des Science de L’Homme,Paris,France,2008.

ODI,“Policy Engagement for Poverty Reduction:How Civil Society Can be More Effective”,Briefing Paper 3,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June,2006.

OECD,“Ownership and Partnership:What Role for Civil Society in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ies?”,2003.

Pamela Sparr and Caroline Moser,“International NGOs and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ies:The Contribution of an Asset-based Approach”,Global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08,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2007.

Suharko,“The Roles of NGOs in Rural Poverty Reduction:The Case of Indonesia and India”,Discussion Paper,No.160,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Nagoya University,October,2007.

United Nations,“The Integrated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iCSO)System”,http://esango.un.org/civilsociety/login.do,October 28,2010.

World Bank,“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Civil Society/Overview”,citing from http://library.duke.edu/research/subject/guides/ngo_guide/igo_ngo_coop/ngo_wb.htmlJHJcat,October 3,2007.

《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cdpf.org.cn/sytj/content/2010-04/01/content_30272785.htm,2009。

程凯:《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对策》,《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7期。

杜金沛、张兴杰:《当前农村残疾人经济生活的基本状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1期(下)。

孔祥智、谭智心、钟真:《北京市农村残疾人劳动扶持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23期(2)。

郭玲霞:《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http://china.findlaw.cn/info/baozhangfa/shbzdt/88221_7.html,2010年1月14日。

郑一平:《农村残疾人生存状况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

卢俊智:《残疾人农民工创、就业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中国发展简报”网站,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go_talkview.php?id=13632010-07-14。

杜鹏、孙鹃娟、和红:《中国农村残疾人状况及政策建议》,《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2期。

许琳、王蓓、张晖:《关于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现状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蒋美华、赵子廉:《残疾女性的生存境遇及其相关对策思考——以河南省为例》,《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第3期。

李晓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述评》,《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乔庆梅:《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内容、经验与启示》,《人文杂志》2009年第1期。

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王燕燕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www.moh.gov.cn,2010。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

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2009。

刘攀、汤先忻:《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医学与社会》2010年第2期。

王文杰、吕繁、郝模:《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关键问题的确认研究》,《疾病监测》2009年第2期。

于欣:《HIV/AIDS相关的精神卫生问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第4期。

徐鹏、韩琳等:《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艾滋病患者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统筹基金的可行性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8年第3期。

李小云、唐丽霞:《艾滋病与贫困的关系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3期。

景军、唐丽霞、赵红心、璐羽:《艾滋病与中国扶贫工作——河南调查报告》,载靳薇主编《艾滋病防治政策干部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党建文汇》2007年第6期,转引自《环境健康安全快讯》2010年第2期,http://www.ehs.cn/msg.php?id=2050,2010。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劳工项目组:《建筑业农民工的居住与贫困》,2010。

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打工者居住现状和未来发展调查报告》,2009。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打工妹之家、上海市新途健康促进社:《北京流动女性产期保健项目调查报告》,2008。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打工妹之家:《单身流动母亲城市支持网络(北京)调研报告》,2008。

打工妹之家“来京务工女性就业状况调研”课题组:《来京务工女性就业状况与权益保障调研报告》,2009。

富平学校:《富平甘肃家政合作:让“农民”成为“新市民”》。

打工之友:《关于改善北京市流动儿童教育现状的建议书》,http://www.dgzd.org.cn/,2009。

郭安、杨光、王燕:《丰台建小区专租流动人口》,2005年4月21日《新京报》。

韩嘉玲:《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生存状态》,《改革内参》2010年第10期。

黄乐平、邓卫华:《五大“软肋”催生“工伤保险法”》,2009年6月《半月谈》。

黄乐平、毛素梅:《〈职业病防治法〉变革之道》,《现代职业安全》2010年第4期。

黄乐平:《工伤保险立法,强制意外伤害险何去何从?》,《现代职业安全》2010年第2期。

毛素梅:《建立工伤赔偿垫付制度,破题工伤保险救助困局》,http://www.yilianlabor.cn/yanjiu/zhengce/482.html,2010。

潘毅、卢晖临:《暴力的根源——揭开建筑业拖欠工资的面纱》,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911/116779.html,2009。

沈原等:《社会学者的呼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杜绝富士康悲剧重演》,http://money.163.com/10/0528/16/67PL29LV00253B0H.html,2010。

王道斌、吴子因、林甲松:《广州将出台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目前仅3万人参保》,2007年10月18日《信息时报》。

王亦君、欧阳骆沙:《NGO调查:北京百万外来流动妇女的生活》,2009年8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我国拟扩大工伤认定范围》,2010年12月9日《潇湘晨报》,http://epaper.xxcb.cn/xxcba/html/2010-12/09/content_2366971.htm,2010。

南都公益基金会:《新公民学校:流动儿童教育的第三条道路》。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第192~193页;转引自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打工者居住现状和未来发展调查报告》,2009年10月。

朱茂林:《聚焦2009年工伤保险:冲突与变革》,《现代职业安全》2010年第1期。

庄庆鸿:《北京:政府大拆迁波及数万农民工子女上课》,2010年2月23日《中国青年报》。

瞿方业:《对农村大学生比例减半应多重反思》,2009年1月24日《北京青年报》。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为了国家的未来——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试点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何苍劲:《4502名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第10期。

朱小明等:《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吸烟与饮酒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9期。

肖利敏等:《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9期。

程代娟等:《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伤害发生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9期。

史疆耀、罗仁福等:《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身心健康亟需关注》,《政策研究简报》2009年第1期,中国科学院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罗仁福、张林秀等:《农村儿童营养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政策研究简报》2009年第13期,中国科学院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农村学校厨房和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千龙网,http://report.qianlong.com,2010。

曹小瑾:《农村幼儿教师在职培训的“四缺”与“四要”》,《早期教育》(幼师版)2008年第9期。

黄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对吉林省舒兰市(县)的调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杨东平主编《2010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尚守恭等:《制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胡珊珊等:《建国60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研究》,《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年第10期。

《农村幼儿园该由谁来办》,2010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张林秀、罗仁福等:《营养、关怀、教育:中国农村儿童被忽视的疾病——贫血》,《政策研究简报》2009年第13期,中国科学院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邓国胜:《第二届中国发展市场项目终期评估报告》,http://www.developmentmarketplace.org.cn/2nd%20CDM%20final%20report.doc,2007。

董之鹰:《社会保障制度的性别视角》,http://www.cnss.cn/sblt/jcgd/200609/t20060914_30935.html,2006。

傅蔚冈:《靠不住的“以土地换保障”》,2010年3月7日《东方早报》。

关信平:《现阶段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反贫困政策》,《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http://www.cpad.gov.cn/data/2006/1120/article_331600.htm,2006年11月20日。

洪大用:《试论改革以来中国城市扶贫》,《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胡星斗:《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http://theory.southcn.com/llzhuanti/lndjt/wqhg/content/2008-11/03/content_4684295.htm,2008。

蒋永萍主编《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

金一虹:《农业女性化:影响及前景》,2010年7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匡远配:《中国扶贫政策和机制的创新研究综述》,《农村经济问题》2005年第5期。

李昌平:《2008市场主体非均衡(非对称)组织化是通胀主因》,未正式出版,2008。

李大兴:《“外嫁女”权益保护的法律救济》,http://www.66law.cn/channel/lawarticle/2010-06-22/5365.aspx,2010。

李敏:《城市贫困的政策回应:实践与反思》,《学术交流》2008年第3期。

李小云等:《资产占有的性别不平等与贫困》,《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6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1995。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根除贫困》,1997。

林万龙a:《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8期。

林万龙b:《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及成因》,《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林万龙:《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模式与政策影响因素:基于实证调研的总结》,载张晓山等编著《转型中的农村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潘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实施村级扶贫规划》,2005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时代周报》社论:《土地换户口是对农民的再次剥夺》,2010年8月26日。

石英、江波主编《贫困对教育的呼唤:西部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一项质性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王景新:《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意义、现状、趋势》,《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

王仁贵:《新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2009年4月15日《瞭望新闻周刊》。

汪雁、慈勤英:《对城市贫困主流测量方法理论假定的社会性别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3期。

王卓、李小雨、吴迪:《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社会性别分析——以西部小额信贷组织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王佐芳、王云仙、赵群、冯媛:《妇女和扶贫政策及措施专题报告》,http://www.china-gad.org,2003。

魏后凯、邬晓霞:《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韦惠兰、惠东旭:《生育健康意识教育:贫困地区妇女脱贫的重要变量》,《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6期。

吴晨:《经济危机下的就业:鼓励企业吸纳劳动力政策研究》,社会资源研究所报告,2010。

吴国宝、汪同三、李小云:《中国式扶贫:战略调整正当时》,《人民论坛》2010年第1期。

杨东平:《2010中国教育公平的问题和前景》,http://blog.163.com/ybxldh@126/blog/static/6924273120109562230895/,2010。

章元、万广华:《贫困脆弱性的预测及未来贫困与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http://www.crpe.cn/06crpe/index/clinic/2007qnlt/070.pdf,2007。

郑宝华、张兰英:《中国农村反贫困词汇释义》,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郑晓瑛等:《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怎样做好非国定贫困县的残疾人扶贫工作》,http://www.cdpf.org.cn/bszn/content/2010-10/14/content_30296609.htm,2010。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金融危机与减贫——中国经济刺激政策及减贫效果分析》,“金融危机与贫困:挑战与行动”高层论坛资料,2009。

《中国贸易报·公益慈善周刊》等:《品牌商采购模式对供应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调研报告),未发表,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特殊教育基本情况》、《特殊教育在校学生中职业技术班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情况》,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630/,2009。

金一虹:《妇女与城市贫困》,载赵群、王云仙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蒋永萍:《贫困概念与社会敏感性的贫困监测》,载赵群、王云仙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赵群:《社会性别与农村妇女贫困》,载赵群、王云仙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关冰、郝彦宏:《重点贫困地区的社会性别与贫困关系分析》,载赵群、王云仙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黄晓:《贵州政府区域反贫困政策与实践研究》,载赵群、王云仙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赵捷、武承睿:《反贫困与性别话语建构》,载赵群、王云仙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冯媛、刘大庆:《灾害与妇女贫困》,载赵群、王云仙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马东平:《民族妇女与贫困》,载赵群、王云仙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郭瑞香:《贫困与受艾滋病影响的妇女》,载赵群、王云仙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徐勤:《老年妇女与贫困》,载赵群、王云仙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欧晓鸥:《城市单亲家庭女性户主与贫困》,载赵群、王云仙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李筱红、陈琼:《公共政策视角下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妇女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刘伯红:《浅析金融危机对中国妇女的影响》,“妇女观察网”,http://www.womenwatch-china.org/newsdetail.aspx?id=180,2009年4月10日。

Baden,S.,Milward,K.,Oxaal,Z.etc.1998. Gender Inequality and Poverty:Trends,Linkage,Analysi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Sida.

Cagatary,N.1998.“Gender and Poverty”,UNDP Working Paper 5.

Chambers,R.1996. Whose Reality Counts? London:IT Publications.

Duncan,Jennifer & Li,Ping,2001. “Women and Land Tenure in China:A Study of Women’s Land Rights in Dongfang County”,Hainan Province,April 2001,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Reports on Foreign Aid and Development.

Feng Yuan,2010. “Turning Stress into Strength:Disadvantaged Women Coping with Crisis and Working for Change”,Keynote Speech,29th Sept.-1st Oct.2010,Canberra,Australia. International Women in Asia Conference.

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2009. 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for Women:March 2009,Geneva.

Kabeer,Naila.1994. Reversed Realities:Gender Hierarchies in Development Thought,Verso,London.

Oxfam,“Suffering the Science:Climate Change,People and Poverty”,130 Oxfam Briefing Paper,2009-7-6,http://www.oxfam.org.cn/userfiles/ Suffering. the.Science.Embargoed.doc,accessed on 2010-10-8.

Oxfam,“Gender Perspectives on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Oxfam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Paper,Feb.2010.

Sen,A.1990.“Gender and Cooperative Conflicts”,in Irene Tinker,Persistent Inequalities:Women and World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DP,1995.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New York.

UNDP,1999.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DP,2001,Human Development Report,New York.

Whitehead,A.1985.“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on Rural Women:A Review of Analysis and Concepts”,in Ahmed,I. (ed.) Technology and Rural Women: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Issues,George Allen & Unwin Ltd.,London.

Whitehead,A.2003,“Failing Women,Sustaining Poverty:Gender in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 Papers”,Report for the UK Gender and Development Network.

Wayne,Roberts.“Women Ignored in Climate Change Debate at Copenhagen”,adapted from NOW Magazine,December 3-9,2009.

World Bank,“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2009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国际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4。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全国气候影响评价2005》,气象出版社,2006。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国气象局编《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讨会文集》,气象出版社,2004。

彭广、刘立成、刘敏、周月华等编著《洪涝》,气象出版社,2003。

黄健民、徐之华编著《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气象出版社,2005。

叶笃正、张培远、周家斌:《需要呵护的气候》,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安树民、张世秋:《中国贫困与环境问题的概况分析》(PPT)。

绿色和平、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工作报告,2009。

乐施会:《不是天意——灾害与贫穷》,内部报告。

乐施会:Up in Smoke,内部出版物。

《低碳化生存》,http://media.ccidnet.com/art/2647/20070821/1184709_1.html。

李维:《什么是气候变化》,http://www.cenews.com.cn/xwzx/yz/yzqt/200909/t20090901_622299.html。

国际在线:《中国将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中国网,http://gb.cri.cn/18824/2007/11/26/2185@1854009.htm,2007。

冯会玲:《2010年地质灾害损失60年来最重国土系统痛定思痛》,http://finance.jrj.com.cn/2010/11/0611478502264.shtml,2010。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http://club.kdnet.net,2005。

水利部:《中国将在2030年抵达缺水警戒线》,http://www.cctv.com/news/bjzl/20020410/100071.html,2004。

冯广志:《粮食维稳:迟到的水利清欠》,2011年1月6日《南方周末》。

新华社:《“中国环境威胁论”可以休矣》,2007年6月5日《新民晚报》。

大卫·纳什:《气候政策应公平到户》,《中外对话》2010年第7期。

马晓河在“中国农村能源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http://202.130.245.54/webcast/template/153.jsp?id=1643,2007。

刘鸿燕:《西部地区形成“大扶贫”格局》,2009年12月11日《农民日报》。

范小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求是》2007年第23期。

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2010。

国务院扶贫办:《西部大开发十周年成就》,http://finance.people.com.cn,2009。

陈立中:《收入增长和分配对我国农村减贫的影响——方法、特征与证据》,《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8期。

苗齐、钟甫宁:《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与扶贫政策取向》,《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2期。

李石新:《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减少》,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余新华、阎芳、柏先红:《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农村减贫的实证分析》,http://www.sescn.org.cn,2008。

胡兵、胡宝娣、赖景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财经研究》2005年第31期。

马丁·拉瓦里昂、陈绍华:《中国减贫工作取得不平衡的进展》,http://www.worldbank.org.cn,2004。

陈杰:《我国政府农村扶贫资金投向评价与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5期。

姜爱华:《我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估与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沙拜次力:《在甘肃省扶贫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fupin. gansu.gov.cn,2010。

李小云:《中国的自然灾害与贫困》,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2009。

绿色和平、香港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http://www.oxfam.org.cn,2009。

佟玉权、龙花楼:《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13期。

沈红:《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9期。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http://www.people.com.cn,2001。

童玉芬、王海霞:《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贫困原因及其政策启示》,《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1期。

韩俊魁:《农民的组织化与贫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韩俊魁:《社区主导型发展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http://www.cpad.gov.cn,2007。

范丽珠:《公益活动与中国乡村社会资源》,《社会》2006年第26期。

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始终把西部作为主战场》,http://www.cpad.gov.cn,2009。

香港乐施会:《对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建议》,http://www.oxfam.org.cn,2009。

刘金龙、张大华、张敏新:《社区参与森林管理:甘肃小陇山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区参与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陈晓红、陈杰:《我国农村扶贫资金运行中的科层损耗机制研究》,《当代财经》2007年第6期。

王卓:《扶贫资金政府管理中的公有地悲剧》,《农村经济》2007年第7期。

韩广富:《论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机制的创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赵曦、罗洪群、成卓:《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软科学》2009年第10期。

钱宁:《农村发展中的新贫困与社区能力建设:社会工作的视角》,《思想战线》2007年第1期。

刘敏:《贫困治理范式的转变——兼论其政策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张新文:《论社会政策在我国农村扶贫中的类型构建》,《开发研究》2009年第5期。

康晓光:《NGO扶贫行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坎迪达·马奇、伊内斯·史密斯、迈阿特伊·穆霍帕德亚:《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社会性别意识资源小组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4期。

章力建:《实施生态扶贫战略,提高生态建设和扶贫工作的整体效益》,http://www.caas.net.cn,2007。

简 介:本书集中讨论了一个向中国贫困问题宣战的社会公益组织,从其历史演变、理念、组织结构、行为特征出发,将其扶贫行为放置在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及乡村变迁的大历史背景下来进行考察。从对该组织的研究中可获得一些关于中国乡村建设与发展、社会建设运动等等目前社会学界热点问题的启示。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简 介:本书为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办的集刊,以中国非营利事业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本卷以“政社关系”研究为重点,在社区冲突、支持型组织与实务型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政府组织的文化交流机制等领域,进行深入的观察、研究和案例分析。

作者: 王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简 介:基于中国扶贫深入推进的现实需求,本书从理论、策略、保障三方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中国扶贫精细化问题。书中采用了多维贫困的研究思路,对收入贫困、健康贫困、权利贫困及其精细化应对进行了具体探讨,不仅使扶贫研究更为深入和细致,而且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

作者: 王三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